时间:2023-03-01 16:33:02
序论:在您撰写产教融合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产教融合,校园合作”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前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幼儿园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大量的企业资源。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零距离的观察幼儿,完成对儿童的感性-理性的认知(观察学习法,提升理解水平,强化应用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场景教学法,树立实践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为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技能技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首次参与、体验、挑战职业,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该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对幼教职业的理性认识,使她们懂得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要求与职业规范,提升其科学育儿的教育观,使其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规范与流程,增强她们热爱幼儿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能够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3)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既能丰富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幼儿园及其他早教机构等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管理与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4)能够促进实习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幼儿园参与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采用合资建设、共同使用等方式,从而满足人才培养对实践和实习基地的需求,为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提供可靠保证。5)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等有亲身的体验和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成长;同时“零距离”与幼儿园师生接触,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感情,从而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工资待遇的大大提高。
2产教融合,把握教育教学主动
2.1教学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以此,探索解决职教的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界面的平衡,试图建立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而可控的体系架构。1)校企共建“双课堂模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入一体,开辟职业教育学校理论课堂与幼儿园实践课堂互动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促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2)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试点项目班级的新生入学就5~10人/组,安排进入幼儿园一个班级,其幼儿园的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具体指导教师(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指导。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建立“一对一”结伴成长的关系。学生三年不间断地到幼儿园实践好“一对一”,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从头到尾观察一个小朋友幼儿园阶段的各种成长。一年级时每周去1-2次,并参与相应幼儿园班级活动;二年级时“三学六法”课理论联系实践,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基础,再结合教学见习、实习,在幼儿园实践学习;三年级时顶岗实习。整整三年都让她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幼教工作中,从观察者到保育员到配班老师再到主班老师,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分别见习和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一体,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的体现。
2.2师资融合
1)引师傅入校,带老师入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交叉任职,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能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在幼儿园任职,完成幼儿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交叉任职,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聘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来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也100%到实验幼儿园任职,以获得最新的学前教育信息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实现校园师资融合。2)教育沙龙,竞技舞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可通过聘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也可为学前教育教师们开办主题沙龙活动,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为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教学教研提供平台。
2.3德育管理
1)项目实验班推行双班主任制(校内、幼儿园),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幼儿园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教育教学指导。2)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册”。“校园融合一体”模式下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会十分丰富,每次参加都要求学生要有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照片、活动总结等。学生会见证自己的成长,从取得的成绩中体会到成就感。3)实现学生自我完善。在新模式下,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的安全责任重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也扮演了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也能从中成长得更快。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4)推行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管理模式。为提高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召开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座谈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方案和计划,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较好发展。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模式
3.1建全机构,专家引领
聘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前教育机构园长、学前教育机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合作,并组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研讨、定期检查和总结,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进度及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和工作重点,制定或完善促进“校园融合一体”与园校互动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修订教改试点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等相关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调整,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为园校互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3.3初探品牌,产教融合
第一阶段,在我校园合作单位中,遴选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深入开展校园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我校和幼儿园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形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创建独树一帜的幼儿园品牌。同时,该园也作为我校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见习服务、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提供试点,为理论与实践搭建平台,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为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校园双方共同拥有幼儿园的经营权、股权,真正意义实现产教融合,校园深度合作,开启教育改革试点新模式。第二阶段,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将与优秀幼教机构或幼儿园深度合作,创办教学幼儿园1所,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有品牌幼儿园,在3~4年内预期发展3~4所分园,以满足本专业教学活动所需,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
3.4扩大规模,形成产教结合链
当前,学前教育集团已成为一种驱势。该项目拟计划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前教育机构品牌策划、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儿童艺术培训、家庭育婴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结合链,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3.5效能评价
随着职业院校对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日臻成熟,现代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同市场逐步向“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渐入佳境。
1.政府部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新兴办学模式——职教集团。”目前已经在交通、农业、水利、牧业、医药卫生、建筑、化工、机电、地质、工艺美术、国防科技工业等行业部门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总数已经突破60个。截止5月,我省普通高校已达到127所,其中本科学校达到50所(含独立学院8所),高职高专学校达到77所。年底,省教育厅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还签署了《共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协议》,为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用”无缝对接提供服务平台。但从人均数量上来看,职教集团内部组织相对松散,这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是不相匹配的。
2.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滞后
就高等教育类型组成来说,目前所实施的职业教育其最高学历仍是专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本科,缺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尽管这几年针对高职毕业生对口“专升本”,实际上还是升入普通本科院校,而非职业教育本科,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在认识上存有偏见。
3.高等职业教育人均教育经费依然偏低
“十二五”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
4.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仍有待加强
①专业教师不足。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②企业缺乏合作动力。由于缺乏相关利益链条的连接,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还有待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多数校企合作项目、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松散,捐助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实训实习基地后续建设和利用、培训员工等仅停留在层面上。
③职业资格证书亟待规范。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某些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团体等出于自身利益,既培训又颁证,一方面造成培训质量下降、走过场,另一方面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证书泛滥,“证”出多门,严重妨碍了职业资格培训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分析
当前,国家已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还需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要着力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把理论教学逐步转向理论与应用相兼顾,学历教育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兼顾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1.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部副部长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上的书面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从而为社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①专业人才培养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要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有针对性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专业群建设带动学院转型,专业规划对接地方产业规划,专用链对接产业链,校园文化建设对接行业企业文化,推动创业教育向终身职业教育方向发展。
②教师职教能力要求对接职业岗位要求。要以实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为契机,做好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企业一线实践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解除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
③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企业职工参加养老等社会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出台导向性人事和相关劳资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2.逐步提高职业院校经费标准
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强大的社会系统支撑,政府必须稳步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教育总经费的占比,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规模相适应。此外,应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兼容企业、社会团体、民企、外资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资体系。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不仅制定相关政策,而且搭建具体的实质性合作框架,出台相关细则和落实政策措施,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双方的积极参与,使省的职业教育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育基金的投入,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予以与普通院校同等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给予民办职业院校的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和产学研的政策支持。
3.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建设
①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教育性是提高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品牌的重要途径。加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优化全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办法,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激励,重点提升其专业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力量,促进“双师型”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同时,以德育人,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更多社会需要人才。
②完善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在推进中职、高职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展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的发展空间,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合起来,引企入校、引职校入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作更大贡献。学校与企业及行业单位联合起来,建立职业教育就业评价体系,以硬件、软件、就业来吸引学生、留住学生;积极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扭转只重技能的旧观念,为职业教育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③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贡献最为直接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只有与实践、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才能学到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正逐步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过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企业要有参与的自觉性。
④规范“职业资格证”的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规范职业准入类职业资格和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这对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宏观管理和质量监管等服务工作。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企业理财观念与资本运作能力的增强,对外投资对企业日益重要,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看,规范有关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准则有关投资的部分与原投资准则相比,在名称、内容、核算范围、计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新旧准则关于投资的划分类别存在差异
原准则将投资按可变现性和目的不同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通常易于变现,且持有时间较短,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作为短期投资应当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并且有明确市价,例如各种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二是持有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存放形式,并保持其流动性和获利性,这一条件取决于管理当局的意图。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投资作为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分为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新准则将投资按照目的不同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见表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类似于原来的短期投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二是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三是属于衍生工具(注: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可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比如,企业准备运用衍生工具对某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进行套期保值,但由于套期有效性未能达到套期保值准则规定的条件而无法运用套期会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将该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类,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新会计准则下有关投资业务核算设置的一级会计科目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二、原准则中的短期投资与新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比较分析
原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在新准则中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新旧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时。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分析
原准则规定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成本包括购买时支付的买价、税费、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实际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企业的债权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不含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十四条和十五条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将所有金融资产重新划分,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在首次执行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因此,新准则执行时,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值波动体现在当期收益中,则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在新旧准则交替时将其潜亏显形化的可能,间接提高其未来收益水平。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差异分析
原准则规定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不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应在实际分得时作为投资的收回冲减投资成本;资产负债表日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市价低于成本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市价高于投资成本的,按投资成本的原账面价值作为期末账面价值。
新准则规定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将其反映在企业的损益中,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每期通过投资获得的收益金额,但是也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点调节利润。另外,新准则中短期投资的成本始终不变,而且能在期末反映企业短期投资的真实价值。而原准则原始投资的投资成本随着股利的发放在不断变化,不便于查看其原始投资额;资产负债表日当投资成本低于市价时不能如实反映投资的真正价值。此时,新准则的变化无疑使短期投资者当年的利润增加。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的差异分析
原准则规定短期投资处置时,处置净收入与短期投资成本(短期投资账户余额)或账面价值(短期投资成本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新准则规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执行原准则时处置产生的投资收益即为与原开始投资时相比是赔还是赚,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新准则中处置产生的投资收益考虑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如果该投资在持有期间增值,按原准则处置时产生的收益将大于按新准则时的收益,而新准则将这些收益实现在不同期间,不便于企业由此在某个期间因亏损而操纵利润。
以上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时的差异可用表2直观说明。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分析
由于新旧投资准则在短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时的规定不同,所以它们在会计处理上也会有许多差异。下面笔者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其变动及其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例1:甲公司于2007年12月20日购入乙公司流通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10元,发生交易费用1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是15元。2008年1月2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3元。2月1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3000元,2008年2月28日将该项投资出售,售价为160000元。其会计处理见表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积极适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动态掌握社会需求和物流管理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专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主动将专业改革和建设融入地方产业链,充分利用行业和区域优势,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型服务业培养高水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这才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
2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思路
2.1准确定位: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术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物流管理行业也从比较初级的阶段发展到了现在具备了相当的资源和技术的阶段。相应地,物流管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原来需求比较初级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在需要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应在定位上做相应的调整,即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和管理人才。
2.2思想统一:从根本上做到学校与产业、行业合一
由于校企各自出发点和所处立场不一样,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思想表现形式不一样: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持续而系统的工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品德修养与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并重。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强调“实用性”,强调企业发展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关注学生能否马上胜任工作,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职业操守。当我们拨开表象、探求内在的时候发现校企的出发点和宗旨是不抵触的:都是以社会伦理、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学生、企业、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之路,校企协同推进“系统性”与“实用性”这一系统工程。
2.3步调协调:做好产教融合的对接与参与工作
产教融合一是职业院校要“对接”地方主要产业与行业。二是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
①学校“对接”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考量。
宏观方面指的是学校办学、办专业应深度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中观方面指的是院系专业群应对接地方产业群(链)。微观方面指的是应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依据实施专业建设。下面主要从学院、系部和教研室等几个方面给出产教融合的具体建议。
第一个方面是学院要实现产教融合,首先,学院要了解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情况。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陆兼备,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人民币。物流产业被纳入十大振兴国家产业之一。蓬勃发展的产业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近几年浙江省国际物流发展迅猛,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既需要大量的仓储配送、采购、运输调度等方面的人才,更急需大量掌握国际物流与货运、经济学、进出口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其次,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放到学校即是好的师资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产教融合就需要合适的师资,这需要学院层面给予制度方面的支持:请兼职教师与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是真正在企业或行业从事物流领域相关工作达到一定高度、且能把自己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也十分愿意为了培养职业人而付出努力的相关人士。一般来说,能来且愿意来学校的兼职教师不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工作,学校可以在待遇、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教师挂职锻炼是指学校教师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担当实在的职务,通常半年或一年作为一个周期的挂职,教师才有可能达到自己了解行业和产业,从而带动专业发展。现在,浙江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实行这项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制度支持和考核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来解决兼职教师和教师挂职锻炼的问题:通过创办校内企业的模式。比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例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拉近了和工作岗位的距离。
第二个方面是系部和教研室。系部或分院主要应该从行业与产业对接过程中的主动出击、主导订单培养、提供顶岗习、寒暑期打工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实打实的帮助。比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对这部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主动与杭州市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及相关单位或部门对接,这些单位或部门有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物流协会、杭州通创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等。系部在与这些单位对接时用心聆听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行业商讨人才培养方案、推敲顶岗实习模式与时段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直好评。教研室则主要在具体岗位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做好一切对接工作。物流管理课程应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去开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学生心理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浙江省特殊的沿海的区位优势,应该有步骤地在原来课程体系基础上整合一些电商仓配、跨境电商与物流等适应浙江特色的课程。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随着区域经济的变动而有所调整,当然,调整的前提是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标准。第三个方面是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类。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反馈等多个能反映教师教学能力与效果的几方面进行,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特长、兴趣爱好等多维度进行,构建立体评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专业建设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②企业“参与”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说。
(一)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战略的缺失
办学模式单一,缺乏内部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许多院校目前仍仅仅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这使其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只能靠学费滚动发展;另外,没有形成多元化经营的产教集团,也没能形成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无法实现产教集团内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到本集团的实体企业,进而也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二)工商管理专业品牌意识的欠缺
1.品牌形象的可识别度不高
从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来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者的可识别度均不高。特别是行为识别(B)I直接与产教融合相关,识别度不高直接原因在于产教融合领域工商管理专业的行为识别(B)I没有做好。
2.品牌定位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的原因是品牌定位模糊,社会只知道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每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均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象,或者不能说出一所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另一所的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与职业工作过程脱钩
1.课程体系中的低仿真率与低时间配比
一方面,仿真效率的低下,仿真体验的缺失。许多高职院校为重点建设工商管理专业而大力兴建商务实训中心,但其仍然是从书本到软件、从教室到教室的改变,仍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体验。另一方面,产教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简单统计学生在学校课堂和在职业岗位上的时间比例,高职学生大学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了课堂,而用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是一个亟待扭转的局面。
2.没能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
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书本为重的教育现状没有改变。教师无法跳出学生培养中的书本模式,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构成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教授、研究员等高职称者大多为50后,他们是刚刚从公立高校退休后被聘请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对于60、70后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中坚力量的教师还没到退休年龄,仍留教于公立高校;而低层次的富有改革创新意识的80后讲师、助教虽一直就职于高职院校,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既无话语权也无决策权,这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沿袭了以前的围绕课程进行的方式。另一方面,唯教材论思维挥之不去。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材虽然经历了章节式、模块式、任务导向式等改革,但真正对应到工作过程中时,没有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也无法实现产教无缝对接,而在工作过程中需由企业一方另行开发培训教材。这两方面的现状导致评价学生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这对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没有帮助。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脱钩,最终也折射出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偏离高职教育宗旨的。
二、分析与原因探究
(一)产教融合中的职业院校发展与专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面临的环境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增加,但威胁的增加速度大于机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在减少、劣势在增加、威胁在扩大,只有机会对其发展较为有利。因此,高职院校发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危机与风险最大。于是,对于高职院校根据波特战略原理应当选择ST发展战略,即进一步扩大优势同时不断攻克威胁。具体表现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突出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多元化经营打造产教集团,大力发展自有实体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当选择WO战略,如表1所示,即应着力攻克劣势及时抓住机会,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根本紧抓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契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对接需求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对接中,参与各方有着深度的、潜在的需求。只有将各方的需求明晰,并进一步促成各方利益需求的相交,才能整合其力量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以产养教,以教促产”需求的分析
高职教育要做好,高职院校自身先要职业化,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产教融合在国家层面是为了使产业和职业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融合,进而促进社会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院校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在高职院校层面,对于个体的职业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那么其在未来职业教育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创收的需求。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欠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面对分流整合、淘汰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高职院校的发展宗旨逐渐地由单一的人才培养变为“育人+生存”,在做好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收,多元化经营自办企业“以产养教”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本科的做法基本雷同,最终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与公立高校本科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不如公立高校的学生。进而,在就业市场上面对大企业、知名企业、国企、跨国企业,公立高校毕业生“公立本科”和“名校”的光环背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被歧视+低竞争力”的双重障碍面前,大多被排挤和分流到小、微、弱、差的企业当中。面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与公立高校展开正面竞争不如直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培养管理者和创业者。而且,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厌学而又头脑灵活、对自主创业兴趣更浓。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更是此专业打造专业新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
3.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体验与企业对熟练工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获得的,职业体验是获得职业能力的桥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情景,以及以实操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顶用”、“好用”、“马上用”的熟练员工,这一需求有两个途径可以满足,其一是招聘跳槽来本企业的员工;其二是接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后者更具有可塑性和工作活力,企业对产教融合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青睐。
4.企业的潜在需求
企业在发展中,面对转型升级或者在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时往往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许多企业自建培训部门,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面对产教深度对接,为了节省开支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将这一业务外包给职业院校。另外,企业可以反过来将高职院校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市场,许多高职院校都已成为万人大学,存在巨大消费潜力。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推广、促销策划等都需要来自高职院校权威的指导,而且可以完全外包给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去做。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供给是一种被动等待的供给,也是外在力量主宰的供给,高职院校本身不拥有自和决策权,因而目前的高职院校面对产教融合的困境无能为力。这也暗示着未来高职院校亟需自己开发内在的或自有的产教融合平台,自己掌握推进产教融合的主动权。依据现实状况,剔除其他次要因素近似地画出校企产教融合供需关系图即图1、2,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需求、学生职业体验需求、企业对熟练工以及员工再培训的需求都很旺盛,但满足这些需求的供给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几乎不变的水平,表现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减小供给曲线的斜率,使其与需求曲线的变动同步且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要向右上方移动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使整个产教融合市场向上发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成本—收益分析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比例分析
对学生用课程评价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完全以课程成绩评价学生却是错误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和就业,进一步便是与之对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因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如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商管理专业总学时2444,但专业实践学时只有384,实践与理论比约为9∶50,因而导致对学生的考核也遵循这一比例,这也是该校目前正在改革的重点。
2.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时间成本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并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能力的链接。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管理与商务知识为“叶子”,计划、组织、人事、营销、财务、控制等能力为“主干”,这种结构是现实工作岗位和过程的写照。因而,也映射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同样要符合现实管理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结构关系。从职业倒逼的角度看,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事的是一般基层的管理岗位,其对知识的广博性、深邃性要求不高,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只是职业岗位“够用”为度。从长期观察与分析发现,工商管理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比约为4∶6,那么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知识与能力的时间分配比例上也应当服从4∶6,如果这一比例越大,则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就越高,且对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收益也越不利。学生、家长和教师苦苦纠结于学生的考核模式。这三个利益相关者深陷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而不能自拔。根本上源于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误解误读,没有厘清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用获得知识的多寡对学生的成败进行评价,是包括家长、社会、学校长期无法释怀的传统,上述评价体系花费了大量的教育成本却收益甚少,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已成为大势,如今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应当转向学生如何将知识变为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商务工作的能力,这才是对该专业学生评价的正确方向。
三、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推进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在工作过程中深度对接:
(一)构建高职院校自身职业化发展的平台
集团化办学,打造产教融合的内部平台。首先,以企业化的理念推动自身发展和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成立产教集团发展教育的同时也发展实体经济产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用其他产业的收入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其次,采用“引进来”战略,将企业引进至学校内部创建校内产业园、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办公以及部分生产场地,使企业行政总部设立于校园之中,这样在物理上拉近了校企融合的距离。高职院校既保障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使产教融合的主动权和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将工商管理专业打造为“中小微企业家的摇篮”
1.个性化订制创业型工商管理专业
以“创业+就业”的模式,为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平台。首先,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打造创业型专业。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建立自己的创业孵化中心,不仅为本校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提供优越条件,而且将校外企业项目引进来孵化并推动运行。其次,打造电商创业平台,目前该校已建立了电商创业实战平台,提供158个实战席位,采用以实战业绩淘汰制来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也成功申办为“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2.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形象
在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的指导下,以行为识别(B)I为核心,以理念识别(M)I和视觉识别(V)I为两翼,树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视为未来中小微企业主来培养,鼓励并支持其创业,以企业家精神、素质、能力为内容培育学生,在整个专业中形成创业文化。
(三)创建工商管理专业360°职业能力量化评价体系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在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人类社会较为优秀的文化成果借助一定的知识传授和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对相关学生实施人格和素养方面的教育,促使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逐渐向着受教育者个体心理品质内化,进而有效发挥文化教育的功用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为受教育者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一般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基本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态度的树立以及人文精神的确立等。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也应该从理论教学、精神引导等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对人文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逐步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奠定基础。
二、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对教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想切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就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逐步养成一定的人文素养,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辅助。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可以适当的要求一部分心理学专家到学校中对教师实施人文社科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讲座,进一步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知识加以丰富,并通过组织本校教师参与一定的人文性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保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觉的渗透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学质量的强化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理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应该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还应该在其中渗透一定的人文知识,如社会伦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加以培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社会上的相关事件形成正确的判断,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教育思想,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和母爱的尊重,引发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活中能够以更为真诚的态度为患者服务,避免医患纠纷问题的出现。
例如教师在对不孕症辅助生育技术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孕妇女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妇科肿瘤学的相关教学案例,将肿瘤患者的心理和不孕患者的心理进行对比,让学生对不孕患者的心理疾苦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产生对患者的同情心,给予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在学生沟通技能培养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护理人员要想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避免医患纠纷问题的发展,保证自身护理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并且注意在贤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对患者思想加以引导,获得患者的认同。因此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视,并适当的在沟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注意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心理感受,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进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护理水平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思想还应该重视通过教学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良好工作态度,只有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才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促使护理专业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来说,妇产科护理工作责任更为重大,产科的母婴安全更是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稳定。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人文教育思想的渗透形成一定爱岗敬业的态度,对每一个患者认真负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学生良好服务意识的树立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缓解医患矛盾,为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秀兰.浅析人文素质教育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1):139-139.
一、“域”和“阈”的文字源流考察
分析“视域”和“视阈”二词,重点放在“域”和“阈”两字上。两字声符相同,■,或又从土,阈,从门或声,都读作yù,只是形符不同,“域”从土,“阈”从门。
(一)“或”、“国”、“域”
《说文・戈部》:“■,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又从土。”段玉裁注:“既从口从一矣,又从土,是后起之俗字。”可见“域”是“或”的后起字。“或”(yù)本是个会意字,“或”的甲骨文写法是■:左边是“戈”,中间的“囗”表示城墙,并有武器守卫。“或”字的本义是“区域”,吴大徵《说文古籀补》:“或,古国字,以戈守囗,象城有外垣”,后来由区域引申为“邦国”的“国”。后世 “或”假借为无定代词, 邦国义分化出在“或”之外再套上个“囗”的形声字“”(国)。“”(国),《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高鸿缙在《中国字例》说:“国之初字,从囗,一为地区之通象,合之为有疆界之地区之意为通象,故为象形意而属指事符;益之以戈声,故为指示符加声之形声字。周时借用为或然之或,乃加囗(即围字)为意符作国……徐灏曰:‘邦谓之国,封疆之界谓之域,古但以域字为之’是也”。从中看出“国”的本义是“区域”,更早以前写作“或”字。“或”是古字,“国”、“域”都是“或”的后起字。现示例如:
(1)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地域广轮之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2)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
(3)葛生蒙棘,敛蔓于域。郑玄笺:“域,茔域也”。(《诗・唐风・葛生》)
(4)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庄子・德充符》)
(5)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史记・礼书》)
第一例可看出域的本义是“区域”,后引申为邦国、葬地、界限、居处义。再后来引申为近代一个抽象数学概念,如“值域”, 数学名词,函数经典定义中,因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二)“阈”
《说文》:“阈,门榍也。从门,或声。《论语》曰:‘行不履阈’。■,古文从阈从洫。”可知,“阈”的本义是门槛。
《尔雅・释宫》:“晃街阈。”邢m疏:“徽撸孙炎云:‘门限也。’经传诸注皆以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如:(6)不践阈。(《礼记・曲礼》)
随后过了这个门槛,到了门外,自然就可以看到整个“门楣”了,如(7)仰瞻城阈,俯惟阙庭。(三国魏・曹植《应诏》)
后来由门限就引申出后来的“界限”之意。(8)宜其咽喉九州,阃阈中夏。(唐・贾至《虎牢关铭序》)
所以“阈”字最初是指门槛,因为门槛之意分出门内门外,故而有门限之意。后来慢慢引申出界限的意思。
王力指出“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1]他在《同源字典》中指出“阈”、“限”(亦作)、“y”(亦作“阃”)是一组同源字。
《说文》:“限,阻也,一曰门榍。从阜,艮声。”又:“榍,限也。”《广韵・产韵》:“,门阈,本只作限”。《说文》:“y,门橛也。从木,困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横界于门下者为阈,亦为切,直竖于门中者为y,亦为阃……凡横者直者皆所以为限。”《一切经音义》卷一引《三苍》:“y,门限也。”索隐:“‘y,门限也。’字亦作‘阃’。”《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三苍》:“阃,门限也。”“阈”属职部,“限”和“y”属谆部,都有门限之意,可见是一组同源字。
“域”字,本义是区域,是人所居住或领有的土地,表示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是可测量、可见的。后来泛指某种界限、范围,如“音域”( 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而“阈”字,本义是门槛儿。后来泛指界限或范围,如常见的“听阈”(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以上我们从“域”、“阈”的字源入手,得出二字都有界限、范围的意思。如下图:
域,《广韵》:“雨逼切,入职云。职部”。阈,《广韵》:“况逼切,入职晓。职部”。二者读音相近,又都有界限之意,笔者推断“域”、“阈”属于同源字。
二、“视域”、“视阈”
翻开《汉语大词典》中视野的解释:①“视力所及的范围” ②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
其中表示“视野”意义时,也就是从某个理论视角下来分析现实问题,两词均有用到。“视阈”除了第一种“视野”意义用法外,第二种情况是将社会背景标示为视域,如中国知网中的《公民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第三种情况是研究某个小问题,但又不能撇开对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的分析,因此一般使用“大问题视域下的小问题研究”的格式,如《均衡发展视域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等。
但哲学上谈到的“视域”(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则不能写作“视阈”。“视域”( Horizont)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胡塞尔的哲学著作上,他提出“内视域与外视域”(innerer und ?]uβerer Horizont)这两个概念。简单的来说,所谓“视域”(Horizont),不仅仅与肉眼的“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因而作为哲学概念的视域似乎也可以译作“观场”。譬如彭启福《“视域融合度”: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论”批判》,在哲学上只能用“视域”这个词。
而“视阈”除了表示视野意义外,还有表示“临界值”这个意思,此时不能换成“视域”。这里“视阈”是表示一种阈值(阈强度),阈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现示例如下:
(9)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此种间断性:处在任何一个物质结构层次上的物质系统,都不过是一些“关节点”,它只存在于一定的量的阈值之内(主要是一定的能量状态)。(《自然辩证法总论》)
上面例子中的阈值就有界限之意,也就是刺激某体系时,虽然对小刺激不反应,但当超过某限度时就会产生激烈反应的一种界限值。常用英文threshold表示,与阈本义(门槛)有关。“视阈”表示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为了考察二词在今天的用法,笔者通过在CNKI(中国知网)“全文”条目下搜索“视域”、“视阈”二词,搜出的论文分别是34022篇和20544篇。相关数据如表1、表2:
从表格看出“视域”“视阈”的使用频率大致呈上升趋势,并且“视域”的频率大于“视阈”。1960~1999年二词使用频率较于2000~2014年低,且在2010~2014年段二词均现高频。从而“视域”和“视阈”的辨析也刻不容缓。
笔者在《简明美术词典》中查找“视域”的解释是“透视学名词。眼睛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视角约在60°范围内,所见到的景物才能清晰正常,这叫做正常视域。”[3]据查,在中国知网上“视域”最早出现在1964年《β-C2S的稳定性及防止其在普通水泥熟料中粉化的一些因素的探讨》一文中,“如图8结果发现贝利特发育得很完善,形状也比较规整,从视域内可以看到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晶体,边缘轮廓都很清晰。”[4]从这看出“视域”即是按照人眼的视力划分出来的可视区域,是一个透视学名词。而“视阈”一词最早出现在1963年《关于我国正常人暗适应曲线的一些观察》一文中,“该仪能自动描记暗适应阈值与时间关系的曲线。侧定的视阈约100,以中央凹为中心。”[5]可以明确“视阈”是指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表示一种阈值。
虽然两词于六十年代已经在论文中出现,可是笔者翻阅相关权威词典,发现“视域”一词释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滞后倾向。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1978年第1版)、《现汉》(1983年第2版)均未收录“视域”一词,仅收“视阈”一词:
【视阈】shìyù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现汉》(1996年修订本第3版)、《现汉》(2002年增补本第4版)均收“视阈”一词,而且增加一个义项,未收“视域”词条,只是将其作为非推荐词条附列于“视阈”后:
【视阈】shìyù ①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指视野:丰富游人的~。也作视域。
《现汉》(2005年第5版)二形皆收,“视域”单列出来作为非推荐词条,具体为:
【视域】shìyù同“视阈”②。
【视阈】shìyù ①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指视野:丰富游人的~。也作视域。
《现汉》(2012年第6版)二形皆收,并且明显看出表示“视野”义项时,“视域”作为推荐词条,二词地位改变。
【视域】shìyù [名] 指视野:具有国际~|社会考察使大家的~开阔了不少。也作视阈。
【视阈】shìyù [名] ① 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②同“视域”。
通过在《现汉》词典中二词的释义,可以发现“视域”一词早在论文中出现,并且词频远远大于“视阈”,可是词典释义却滞后已久,仅在《现汉》(第6版)把“视域”作为主推荐词条。而且在中国知网论文中,“视域”在很多情况下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领域,作为一个透视学名词使用,而《现汉》中未收入此义项,此外,据查得知“视域”与“视阈”作为一组异形词见于《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中,笔者认为这二词不是一组异形词,异形词是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视域”与“视阈”虽然都表示“视野”,但意思并不等同,所以这组词不应该划入异形词一类中,只能看作是一组近义词。
三、结语
“视域”和“视阈”都表示范围,有“视野”之意,表示“视野”这个义项时,《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推荐词条是“视域”。“视域”偏重地理空间上的范围,是可测量的;“视阈”偏重“临界”之意,抽象程度高。现在“视域”的使用频率高于“视阈”一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两个词语的用法会更加明晰。
――――――
注释:
[1]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511).
[2]注:所占比例的数据加起来约等于100%,下同。
[3]薛锋王学林编《简明美术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版。
[4]冯修吉,黄锦扬,陶景扬,李雅琴《β-C2S的稳定性及防止其在普通水泥熟料中粉化的一些因素的探讨》,《硅酸盐学报》196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