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素描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16:32:32

序论:在您撰写素描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素描教案

第1篇

知识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课后给出的“阅读材料”和“做一做”对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教法建议

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参与速度的定义过程,通过一些讨论突破瞬时速度这个难点,配合一些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时,也可采用,给出两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让同学体会,介绍一种运动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由此得到速度的定义.讲述平均速度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问: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展示媒体资料: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资料)

2、提问: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3、提问: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4、提问: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方向?

5、讨论:如何在位移图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给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

2、引导同学思考与讨论:

(1)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两个的运动?谁运动得更快?

(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底快吗?为什么?

(3)引导:在介绍某一事物时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得到速度的定义.

3、讨论速度的单位、矢量性等.

4、讨论:如何利用位移图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m/s,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

3、提问:什么叫瞬时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体资料:汽车速度计及理程计,让瞬时速度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5、练习书后“做一做”,模拟打点计时器.

探究活动

请你想办法测量下列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时的情况.

2、人骑自行车时的情况.

3、某人在运动会上400m跑时的情况.

第2篇

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去认知、感受形态,在大自然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伴随着形的存在。我们所能看到、感觉到、触摸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以形态的形式存在着。大自然的可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浩瀚的大自然丰富多彩、幻变无穷,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我们要对大自然的形态进行提炼、归纳和分析,吸收艺术营养,开拓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具有对简单形体的写实能力与相应的表现技巧,能够将物象元素按照创意或设计需求来进行取舍的技能,以及能够根据形式美法则来构图、组织画面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多视点,多视角,构图反映物象。然后进行形态的采集、重构、解构。在现代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对大自然物象的构造进行拆卸和分解,再将其基本构件和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与建构,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形态。这种对于现实形态的拆卸,分解和重新组合就是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是现代造型艺术中最常见的造型处理方式。对于形态而言,就是对形态元素的观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代表中国传统的形态元素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历史底蕴,名族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和继承。中国艺术设计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要从民族本土的东西上找灵感,把民族审美情愫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整合与重构真正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譬如,南北方的建筑风格迥异,民间艺术博大精深……设计的多元化性特征要求创新思维的培养应从多方面寻找设计创新灵感,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文化注入,赋予设计作品一定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对于创作者来说,除了要观察、分析形象,还要进行采集、重构形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它涉及具象、抽象两种形式。这样才能结合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全新、立体、多维的思维方式,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1.元素的联想训练

对造型元素进行加工、处理、再整合,可利用联想与转换,由一个形联想到多个形。

2.元素+元素的蒙太奇处理训练。

通过象形、象意的手法将两个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进行同构处理。电影的蒙太奇是利用时间差的一种剪接方法,通过镜头的切换,打破时间空间的概念,将几个世纪来自不同时期的人物组合在一起,通过很短的时间了解到几个世纪的历史,使不现实的历史有了视觉上实现的可能性。视觉图形的蒙太奇则是将不同的元素通过一个共性的连接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比如;由绳索联想到绳子之类的东西;由高跟鞋联想到女人等,以及与与之共性的物象。

3.元素替代训练

是对物体联想与转化能力的设计。它是一种形和意的转换,在保持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其图形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的组合形式,虽然物形之间结构不变,但在逻辑上要求要张冠李戴,从而产生新的含义和新的视觉形象,这种进行替换的作品内涵得到完全延伸或产生相反意义,使作品具有新的指向,使图形产生意想不到和更深远的意义,这种方法在设计和绘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四是改变元素训练,在忠实于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化,在对比表现中产生不同的感觉,增加画面的风趣与幽默感,使之更生动、和谐。

二、结语

第3篇

明暗素描中黑、白、灰三面是物体不同的面,是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接受不同的背光、正光、斜光所表现出来的,并呈现物体长、宽、高三维立体空间的特性。如果学生学画石膏像时,将黑白灰三面相混,就会造成明暗秩序错乱,影响石膏像的整体色调,不是洁白的,而是灰暗的。所以有时看到教师用于示范的石膏像是洁白的,而学生创作的石膏像却显得灰暗了许多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对明暗素描中的“黑、白、灰”三大面的辨别没有弄清楚,那么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学生能清楚地辨别这三大面。例如:在创作石膏像时摆放蓝色衬布作为背景布,因为蓝色衬布在光照下的明暗值在黑白之间呈灰调子,而石膏像在光照下又产生黑白对比,这样将它们放在一起观察,就能有效形成黑白灰画面的整体对比,改变以前的灰暗感。

二、对“明暗交界线”的认识

明暗素描中,结构轮廓是骨,明暗是肉,那么明暗交界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暗素描就是在平面的纸上绘画出物体虚幻的三维结构,达到逼真效果。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时,最好采用灯光下的几何体来练习,它能帮助你认识物体在光源下的明暗变化,并结合静物进行练习,能进一步了解光源在复杂形体的明暗变化,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光源的变化及对象表现的立体感、质感及明暗空间关系等。明暗素描的切入点是五调子中最为显现的“明暗交界线”调子,是由光产生的,物体不同的面以不同角度接受不同光源,最后形成深浅不同的色阶,而物体接受正光和背光的交接地带就称为明暗交界线。它既是暗部的开始,又是暗调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此部分无光,是物体结构转折最强的地方,更是塑造物体体积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白交界线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面,通过实物让学生体会,例如:触摸圆柱体表面,尝试让学生寻找圆柱体球形表面的轮廓线。通过触摸体会,学生最终能清楚地回答,球形表面并不存在轮廓线,只有面。由于直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照射不到明暗交界线这一区域,因此它的明暗值是最深的,学生应抓住明暗交界线为描绘物体结构的重点,这样会让物体的边缘线消失在整个画面当中。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4篇

一、对物体轮廓框架的定位要尽量准确

在明暗素描中,物体轮廓框架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骨架,是整个物体的支架,能确定物体的整体效果,对初学者来说,他们更应该注重起稿时对物体轮廓框架的定位,若定位不准确,就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初学者要多看几遍,逐渐建立起对构图的审美和设计意识,由于构图是一幅画的灵魂,因此要多画轮廓,在画轮廓时必须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勾画原则,再运用结构造型手段,用“穿透性”视觉体现出物体的轮廓,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框架。这样对物体轮廓框架的定位就比较准确。

二、尽量辨别清楚“黑、白、灰”三大面

明暗素描中黑、白、灰三面是物体不同的面,是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接受不同的背光、正光、斜光所表现出来的,并呈现物体长、宽、高三维立体空间的特性。如果学生学画石膏像时,将黑白灰三面相混,就会造成明暗秩序错乱,影响石膏像的整体色调,不是洁白的,而是灰暗的。所以有时看到教师用于示范的石膏像是洁白的,而学生创作的石膏像却显得灰暗了许多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对明暗素描中的“黑、白、灰”三大面的辨别没有弄清楚,那么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学生能清楚地辨别这三大面。例如:在创作石膏像时摆放蓝色衬布作为背景布,因为蓝色衬布在光照下的明暗值在黑白之间呈灰调子,而石膏像在光照下又产生黑白对比,这样将它们放在一起观察,就能有效形成黑白灰画面的整体对比,改变以前的灰暗感。

三、对“明暗交界线”的认识

明暗素描中,结构轮廓是骨,明暗是肉,那么明暗交界线就显得尤为重要,明暗素描就是在平面的纸上绘画出物体虚幻的三维结构,达到逼真效果。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时,最好采用灯光下的几何体来练习,它能帮助你认识物体在光源下的明暗变化,并结合静物进行练习,能进一步了解光源在复杂形体的明暗变化,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光源的变化及对象表现的立体感、质感及明暗空间关系等。明暗素描的切入点是五调子中最为显现的“明暗交界线”调子,是由光产生的,物体不同的面以不同角度接受不同光源,最后形成深浅不同的色阶,而物体接受正光和背光的交接地带就称为明暗交界线。它既是暗部的开始,又是暗调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此部分无光,是物体结构转折最强的地方,更是塑造物体体积的突破口。让学生明白交界线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面,通过实物让学生体会,例如:触摸圆柱体表面,尝试让学生寻找圆柱体球形表面的轮廓线。通过触摸体会,学生最终能清楚地回答,球形表面并不存在轮廓线,只有面。由于直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照射不到明暗交界线这一区域,因此它的明暗值是最深的,学生应抓住明暗交界线为描绘物体结构的重点,这样会让物体的边缘线消失在整个画面当中。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5篇

关键词:目标技能;课程设计;专业技能

众所周知,随着世纪之交的教育格局调整,中师教育从辉煌逐步走向彷徨,美术教育也日益边缘化。无论是生源、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及培养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五年制中职师范生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都将走上特岗教师或各级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岗位,所以,有必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能为人师表;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可胜任小学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学;能承担美术活动课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并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富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情感丰富,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计划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口语、语文、英语、音乐、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书法、电脑美术设计、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中国写意画、中国工笔画、儿童画创作、简笔画、小学美术教学法、艺术概论、中外美术简史等。

在上述课程中,应体现出专业特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元素。应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其中,专业基础课、儿童画创作、简笔画、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手工制作、小学美术教学法等课程能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中应当着重研究、落实并见成效。

由于生源的变化,五年制师范生既不同于高校扩招前的三年制师范生,又不同于现阶段师范院校的美术学科的学生。他(她)们的文化课起点普遍较低,分数线一般每年都在中考成绩的300分左右。美术专业课水平多数学生基本从零开始。所以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内心里接纳学生,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美术专业一年级的课程为素描几何形体、简笔画和美术基础知识,使他们初步懂得造型的方法和绘画的乐趣。万事开头难,老师应精选教材,研究教法,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素描以抓住结构、比例为主,简笔画重在用线,感悟线条的美感。二年级学习素描静物,色彩及简笔动物、人物,中国美术鉴赏常识等,注重造型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三年级学习石膏人像、白描花卉、图案的制作、色彩静物及外国美术鉴赏常识等。四年级主修素描人像、工笔鸟类、平面设计、色彩风景及艺术概论等。五年级主要学习油画、美术课件的制作、工笔人物、儿童画及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法等。

三、专业技能

1.能欣赏,会鉴别

著名画家潘天寿说:“学艺之道,首在鉴别。”学美术首先要眼高,懂得造型的规律和美学辩证法,将美术学习提高到文化的高度。运用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什么是和谐、优美、意境、神韵等。在绘画实践中明了比例、结构、色彩、调子的高下之别。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充满着神秘莫测和人文主义的光辉。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给人一种力量之美,大气磅礴,充满生机和活力。欣赏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可体会到画家笔底涌动的色彩,表现大自然光色奇妙的变化。面对齐白石透明的河虾、徐悲鸿奔腾的骏马,形神兼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能写美术字,会画简笔画

在当今读图和键盘时代,汉字的书写功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化。去年央视科教频道的“全国汉字书写大赛”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美术字将汉字和美术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技巧性,是未来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人人会写,且有相当的书写水平。实际上,写美术字要比写毛笔字容易。只要有一定的素描功底,写好美术字就不是十分困难,但要写出相当高的水平却另当别论。简笔画造型较简,容易入门,学生较感兴趣。学好简笔画能为今后的儿童画辅导打下基础。简笔画重在用线,要求学生画出均匀、有力、流畅的线,结合有趣的形象,画得既快又生动。

3.能出黑板报,会设计制作

黑板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编排黑板报是师范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它涉及构图、文章内容、书写、图案、美术字及色彩等综合知识技能。且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指导学生编排校园生活题材和青年成长题材的黑板报,要求内容健康,主题突出统一,版面美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设计制作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制作一个小动物、一个人物、一个建筑物,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能力,力戒浮躁和马虎。设计制作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材以廉价、易得和环保为宜。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变废为宝。

4.能教学设计,会评价反思

学会教学设计,又称会写教案,是毕业生参加招聘考试的需要,也是教师未来从业的需要。首先必须告诉学生教案的结构。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时及教学过程等。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节课应有一个重、难点,有时重难点是重合的。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可切分为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评价、小结、反思等几个部分。导入应新颖,可多样化。而活动部分又是重点,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学写教案者不易把握,要对所教的课程内容进行挖掘,才能抓住关键。如教小学生画树、花、鱼等动植物,可进行关爱自然及环保教育的渗透,又如教《我的妈妈》《今天我值日》等美术课,可进行亲情关爱和热爱劳动的教育。

评价即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评述和鉴别。以鼓励为主,但要真诚,实事求是。既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盲目吹捧,应恰到好处。评价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师评、生评、学生互评等。

反思即教师或执教者对所授课的得与失进行的自我小结。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有不足的败笔,可理解为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反思和小结的水平就越高。这正如高考生的自我估分,成绩越好的考生,估分越准确。

教学设计可先仿写,再由学生设计,循序渐进。尽量写他们熟悉的课题。如《美丽的大森林》《海底世界》《大公鸡》等。

教育格局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师美术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在路上,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力前行!

第6篇

关键词:成人类学生;美术教育;差异性;因材施教

本人是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绘画专业老师,所教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创作等绘画类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所在学院除了绘画专业以外还有环境艺术、装潢艺术、动漫艺术等其它三个专业。而在绘画专业的班级设定为:高升本的四年制全脱产白天班、专升本的二年制全脱产白天班及专升本三年制业余晚上班。全脱产白天班无论从上课时间与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本科教学并无二致,而业余班则是星期三晚上与星期日全天上学。因为面向的是成人类学生,学生成份相对复杂,但归纳而言大致分为三类:努力几年或应届没有考上美术院校正规本科的美术高考落榜生、设计专业或其它专业毕业工作了若干年的再学习者、纯粹爱好美术进而希望系统学习的美术爱好者。虽然每个班级都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教案,但在学生的差异性面前则难免有点理想化。老师面对着不同的鲜活的学生个体之时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全方位的,不只是教学方法,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性与复杂性,成人美术教育并非单板的纯教学教案似的循序渐进,呈现出成人类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变性。

相对于入学之初美术院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整齐划一而言,成人类绘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则为出现极端化现象。学生都经过入学考试这一关的筛选,由于在完成招生任务与成人类普及性教育的特点,注定了入学考试的低门槛。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初都只有短时间的绘画经历与绘画基础训练,与教学教案的起点设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学生之间的能力与水平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课程的难度推进而逐步放大。比如造型训练中的素描课程,从教案设定的绘画内容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先是静物素描,然后才是石膏、人物头像、半身着衣、人体。如果是一个考了几年的美术院校落榜生,静物素描对其而言就是个比较容易上手的课程,静物素描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构图、造型的准确性、黑白灰关系、明暗五调子的基本素描理论知识等等问题都一一了然于心。必须针对学生特点摆出二到三组在难度系数上有差异的静物,让学生各自选择。能力强的必然会选择难度系数高的,能力差的则会选择相对容易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调配不同学生的教学时间,精力要向能力弱的学生倾斜。对于绘画水平弱的学生经多做示范性、修改性的教学,在示范与修改中将知识点讲述清楚,做到学生不但清楚而且的手上能够画出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对于能力好的学生更多的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提高审美视野,比如素描训练中的构图新奇性与情感表达、绘画材料选择与质感表达等等知识。

成人类美术学生的绘画水平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必然要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不同的教学知识,为每个学生根据其能力而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拔苗助长。由于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发现每个学生天生的美学喜好,比如有些学生偏爱以线造型,那么就可以多讲讲线在素描中的作用与运用及其形式特点,同时参考中国传统的线描或者是结构性素描。或者是意象性的、表现性的素描特征,让其慢慢体会同时保持平等的沟通。

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规律。有可以传授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特点,也有着不可教与难以言说的天赋性与情感性特征。言“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讲的就是艺术中这种技术性知识与修养性的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

成人类学生的年龄差异让我印象深刻,既有稚气末脱的90后,也有与我同辈的再学习者,还有着已经退休寻求艺术梦想的大叔大婶。可以想像一个班级存在着小辈、同辈、长辈的有趣场面。年龄结构使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真是天壤之别,众所周知,艺术不仅是技术性与知识性的传授,它更多的是关于生命、情感、人生与价值观的综合性的生存体验。美术教育从来都不是刻板的知识灌输,对于艺术的学习更多的需要理解力而非单板的记忆力。从这个层面而言,人生阅历与生活经历丰富的年长者就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点在创作中的感受尤其明显。

严格的说,所有绘画形式都是一种创作方式,所不同的仅仅是材料与媒介的不同。素描不单单是一种基础训练,也是一种创作手法与方式。正如我们常说的写生创作化这一概念。只是因为我们长久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影响下常常使这门课程赋予了技术性与基础性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高考指挥捧下使很多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素描必然是全因素明暗关系的,色彩必然是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的。如何使作业完成基础性与创作性的理念转换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这个转换不既是画面效果的,而更多的是思维与理解模式的转换。在这里不同的年龄层次就会出现明显的分野,稚气末脱的年轻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快,新的技法或新的观察与思维方式、新的表现手法,一旦接受与理解则水平突习猛进。而年龄大的则比较容易固守自己所喜爱的风格形式与固定的表现手法,对于其它的风格与手法要么完全排斥,要么小心翼翼。而到了创作课程以会出现另外的一个面貌,年轻学生平日里显得个性十足,可是到了创作课就会手足无措起来。不知道要画些什么,仿佛这个社会与现实与他又没了任何关系与关联。一旦逼急了要么就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宏伟巨制,要么就是随手而来的敷衍草图。如何引导这些学生提炼对于社会与现实的感悟,凝结创作的关注点,强化创作的构思与主题认识。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情感等等命题下探讨与互动。年长的学生则创作思维明确很多,明白自己想通过创作完成与表达什么,生活的阅历与人生的体验在这里体现出它的优势与长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协助,参与意见及提出合理性的技术支持与并通过修改部分画面讲述创作实践层面应当注重与提高的知识要点与难点。

每个来到学校学习的同学都是有目的的,希望遇到每个学生都是怀揣着炽热的艺术梦想不过是种假大空的乌托邦。学习目的性的不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日常行为方式,社会对于成人类院校学生文凭的轻视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下降。我们无法在这点上苛求,它有着现实就业残酷性的一面,同时带着商业社会的功利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热爱艺术的,部分学生仅仅是迫不得已的委身于此拿个不太重要的文凭,正规全日制本科中也不乏这种人的身影。从社会上热度不减的艺术考生大军中不难感受其热度。与此相反的是怀着明确目标而学的同学在行为方式与思考方式则积极很多。学习目的的差异性使班级中不乏积极勤奋者,也有着二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同时有介于二者之间完全凭一时之兴趣与心情而转换着不同学习态度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当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讨论的是在这种学习目标差异面前老师的角色定位,非自上而下式的传统威严式,而应是平起平坐的沟通式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学习期待,以沟通来开导,让厌学者知道每段学习不仅是技能的学习,而是对于自身能力的锻炼,对于困难的逃避只是下下策,积极的面对才是人生每个阶段真正应该学习的人生课程。学习阶段更加注重的是在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于自身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哲学思辨力等等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勤奋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鞭策的,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为何而来。他们缺少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更加先进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知识。有些学生的绘画生涯超过了老师也不足为奇,让他们苦恼的是怎样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更上一层楼。对于他们的教学,老师更多的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建议他们读相关的书籍,对他们感兴趣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鼓励与赞赏、合理的提出批评性建议是同这些学生相处的最佳方式。

结论

第7篇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美术学生生源和课堂教学均出现诸多新特点,原有的美术基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依据这些特点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切实提高当代美术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一)采集有效的教材

在一般综合类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大多采纳的是以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要素等各种基本视觉造型语言为主要内容与形式的课本教材,这种形式的教材虽然能细致阐述美术基础学习的基本内容,但是容易造成美术基础学习中各种视觉造型语言的相对孤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学习内容从视觉空间造型方式着手编定与采集教材,例如内几所美院采用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的教材都是基于教师们多年教案及教学实践的总结,它更符合所在学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二)编写有效的教学大纲

编写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应该依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做到每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明细化,重点突出每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目的明确,并制定出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例如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强调明暗的造型空间,使学生学会利用明暗的造型语言去自由创造黑白的艺术视觉空间;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强调色彩的明暗、纯度、冷暖对比演变,使学生学会利用色彩的造型语言达到创造色彩的艺术视觉空间,以此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三)建立有效的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美术基础课程中包含了素描、色彩、透视、三大艺术空间构成等教学内容。由于美术基础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课程间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课程间的相互孤立,使学生在美术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从而难以做到综合运用,例如在透视与素描、色彩间的基础教学中看似三门不同的课程,而且很可能是由三位教师独立授课,这更加使课程容易变得相互孤立而缺乏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利用“达芬奇”的三大透视学去系统地讲解线、明暗、色彩在视觉空间中发生的透视变化关系就能使三门学科进行有机的联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程之间的教学效果。

二、创建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立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课前准备的高效机制

高效的美术基础教学准备环节要求在设计和编写课程教案时就应当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的设定、教学重点的规划、教材的采纳、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组织活动形式的确定等多方面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统筹安排。以美术静物素描课程为例,高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前准备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在教案准备工作中要规划教学内容,静物基础素描教学内容一定要突出素描明暗造型空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静物素描的线的空间的构成、线与明暗在造型空间中的运用、明暗与形体造型在纵深空间中的演变等,要使静物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内容与以后所要开设的人物素描建立一套理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从而达能够独立地进行素描的研究和创作。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在当前高校整体扩招的大形式下美术考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整体绘画水平比以往有所降低;第二,一个班级内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第三、学生越来越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自己所上课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分布和学习程度状况,根据实际了解的“学情”进行备课。三是精心设计每周课程的课题研究,在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中一般是以一个周次为一个教学阶段,例如在静物素描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素描会针对构图、明暗造型空间、细节与整体、肌理与写实等进行重点的研究学习,因此依据静物素描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并且在课堂训练后快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学生产生互动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机制

实现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活动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每一位学生的绘画成长依赖每一堂课的知识积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美术基础教学内容的高效性。在美术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比其它学科显得复杂,这是因为在美术学科的分类上它是分为纯绘画和设计两大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课程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学习重点,做到优化选择;二是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美术基础教学活动中的课堂设计要从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达到教学内容的生动化、学生认知思维的多元化、师生间交流的互动化,从各个教学环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三是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通常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从教学内容出发,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启发与互动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把所有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以此来努力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建立美术基础课程实践训练的高效机制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是当代高校美术教学的两种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当堂的教学内容训练,做到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当堂课程当堂解决,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适时矫正,同时还要注重课后的实训训练的高效性,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实训过后要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讲评,做到切实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置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考核标准

(一)建立教学问卷调查

对于课后学生的问卷调查目前在国内高校还没有具体的制度实施,因而很容易使教师在上完每一门课程后对于学生的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了解,对教学情况没有进行适时的检测与跟踪,这样一是会容易造成教师教学过程形式化和教师使命缺失的严重问题,二是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能力不能进行适时的改进与提升,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学校依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能更准确地掌握教师的教学质量,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使命感。

(二)建立教师间学生作业的评画制度

作为一般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听课和评课是促进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作为特殊学科的美术专业教师还需对学生作业进行相互评阅与借鉴,通过把学生课程间完成的作业质量水平作为考核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作业评阅中可以说什么样的绘画教学态度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作品认真程度,什么样的教师所理解的绘画深度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作品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2]陈兴无,黄萍.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