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任务型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1 16:30:03

序论:在您撰写任务型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任务型教学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 任务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5-01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听课的习惯,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有时候你精心设计的一堂课,他们没听几分钟注意力就不集中了。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来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具有明显时展特点的课程,因此,英语课应根据时展的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将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谈不上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谈不上自我发展。教会学生如何主动的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并借助于词典、参考书等独立地解决问题。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学习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显得很有必要。

任务型教学课堂步骤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给出任务。在热身环节中,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时的向学生呈现教学任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任务的一种情景当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2)当学生具备了这种需要完成任务的心理倾向时,就进入了学习过程的第二环节,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等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包括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各种学习形式,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学习的内容始终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展开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学生进行习。

(3)新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由于是刚刚接受的新知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需要在老师的知道下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角色扮演、调查、问答、复述、转述、填表、游戏等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课巩固和加强。这就是师生合作,巩固与强化新知识的环节。

(4)边学边练,知识的拓展。当学生新知识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应及时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边学边练。此环节是学生能否形成知识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也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他们的学习生活贴近的活动情景,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练习的效果会更好。

(5)检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多多鼓励不敢说,怕出错的同学,让每个人都能有完成任务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自我展示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充分的感觉的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五个步骤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通过团体成员之间交流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对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学生在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中,能取长补短,优化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如果提出某一学习要点,而不给学生提示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就会不知所措。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知过程,又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最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任务型外语教学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是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有独特的群体特征和专业学习特点。由于自身和外在的种种因素,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英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生想学好,教师想教好,艺术类的英语教学应采取什么策略,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及问题对象的特点。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文化课素质普遍较低,英语水平薄弱,英语学习动机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反应迟钝,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气氛不活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适合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这个群体的普遍特点是表现欲强、联想丰富、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模仿力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等。但是他们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思想上比较自由散漫,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这些特点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厌倦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渴望表现自己,喜欢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要解决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找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势。国外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但主要集中于中学。国内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小学,而对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较少,对艺术类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三、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英文是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从这个英语术语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四、任务型教学原则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

1.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对任务型教学来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学会的语言进行交际,而互动性能够促进语言自动生成。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习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理解上,而不是语法和其他语言形式上。这有利于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引进真实文本原则

真实文本使学习者直接接触目的语文化,能促进学习者以与母语者交流的方式使用新习得的语言,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语境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习得的语言是动态的,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和参与意识。

3.过程性原则

语言规则是程序性知识,学用结合才能很好地掌握。任务型外语教学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过程上来,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点。同时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这些活动任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这一特点有利于解决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上课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问题。

4.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个人体验,建立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习者新习得的信息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理念允许学生犯语言错误,认为这种错误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任务结果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5.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注意到传统语言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紧密联系的重要意义是缩小课堂和社会的距离,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本文分析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继红.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征与外语认同初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

第3篇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宗旨与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宗旨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很符合效能感提升的实施策略。任务型英语课堂是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调控、帮助为辅的互动式交际教学课堂。其基本结构包括:课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出质疑——公布答案——导入课堂——讨论交流——汇报总结——课堂测试——作业布置这几个主要步骤。在教学目标上,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围绕着完成任务进行,学生的交流合作,广泛的参与互动,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够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获得自主的发展。而制定任务要符合一些原则,任务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任务设计要坚持从实性:第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本着各有所需、各尽所能、教有重点、学有收获的宗旨,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第二,任务的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包含初级任务的循环;第三,任务既要注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渗透,也要注意社会、生活、交际、跨文化的相互渗透,并要融哲史、文学、艺术、环保、法律于一体,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第四,活动应具有激励性。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征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本节课所讲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能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生活语言情景,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让学生真正地感知语言,体验英语语言的内在美,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理解掌握英语,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因此它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强化口语训练,突出信息的沟通。任务型教学方式正是利用学生的普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寻觅和追求,有意识地创造一种信息差的任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投入到交际活动之中,注重语言表达,而不是一味追求语言形式的正确性。

2.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而任务型教学方式在任务的设计上都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各个环节,设计不同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那么,如何以任务型英语课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呢?

1.课前自主学习。针对学生课堂上遇到的一些词汇、语法,还有一些背景知识,预先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当然,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题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自主地去学习。

2. 展示学习目标。定什么样的任务目标,怎样来确定任务目标,取决于教学内容、任务本身的性质特点、教学条件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理解。单个任务或复合任务应有一个主体目标,别的目标都在主体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教师所做的一切,比如,情景的创设、信息的输入、活动的开展、师生角色的表现都要为主体目标而服务。我的教学策略是鼓励学生带着学习动机投入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去获取课堂活动所指向的知识或技能。

3.小组合作参与,师生研讨。设计任务,让学生参与。任务活动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内容,任务只有在预期开展的活动下,任务才能有效完成。因此,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真实的资料信息,语言环境要适合于语言实际功能,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规律。

4.小组呈现研究成果,并作相关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及教师展示研究报告成果,其他小组以及教师对其作出评价。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 交际教学

在我国,课堂英语教学的方法经历了多种形式,从最初的翻译法、视听法、交际法、直接法等,方法样式很多,但是鉴于其结果,往往不言而喻,学生在考试中分数确实很高,但是实际的运用情况确实无法令人满意。“高分低能”是人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总结。2001年,我国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它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就在于其更加注重以交际活动为核心,联系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正是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应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的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1.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顾名思义,它以“任务”为基本核心,“任务”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更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指出任务学习法理论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前期任务、任务环和语言关键点。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主要环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合作的教学理念。

2.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2.1真实性原则

主要是指语言和情景的真实。具体是指在选择材料上要尽量贴近生活中的情景性材料,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学生的任务是切实可行的,有明确目标的。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然的真实或仿真实的环境中体会语言,掌握其应用。

2.2趣味性原则

这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即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动力,使他们能够融入学习过程中。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易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等。

2.3在做中学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任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即让学生在做中学。由他们亲自通过实际运用去学习掌握和内化所要学习的知识。

3.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角色

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主宰着学生学习的一切,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者,因此,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影响的英语教师应放弃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的权威身份,在课堂中扮演好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参与者、合作者、观察者、监督者和评估者,当好学生的鼓励者、帮助者、支持者及学习者的角色。

“任务型”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在运用中学习,而是为了运用而学习。它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各种教学任务的时候,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做到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以学生的角度为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应以任务为中心,它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与现实有着某种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交际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交际者、探索者和创造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动态角色使得课堂成为交际的课堂、互动的课堂,接近真实生活的课堂。

4.任务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正确理解任务型教学

外语教师及研究者应全面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的含义、特点、核心,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所在。对任务型教学应持有一种批判借鉴的态度,摒除为了任务而任务的认识和做法。由于任务教学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当前的教育国情,我们不折不扣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是不可能的,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当前的教育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另外,对于任务型教学的采用不等于对其他教学方法的抛弃。因为从认知的角度看,各种教学理论都是对于不同教学实践的总结和范畴化,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的。边界是不明确的,范畴之间是相互交叉的。我们强调任务型教学法,但不主张完全抛弃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在肯定任务型教学种种优点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或其他教学法,要努力做到任务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互补。

4.2评估完成后的任务

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根据任务成果的外部表现,展开积极的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共同或者家长评价的形式。不仅要看完成后的成果,而且要注重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表现出来的情感。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为只看重学生分数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避免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把激励转化成动力,努力学习。当然,除了对于学生的评价外,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评价。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想,学生对于任务的反应如何,材料是否真实和充足,是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难度是否适宜等都要进行反思。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以充分体现语言价值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但是,要使它充分地发挥功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内涵和本质,坚持其原则。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趋势,我们要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其内容,认真研究和吸取它的精华,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地去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教学才会事半功倍。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Wiilis,Jane.Frame 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lnan Limited,1996.

[2]吴春华.“任务型”教学在《新标准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7(7):527.

第5篇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与教学技巧

教学步骤

前期任务(pre-task)—引出话题和任务

任务环(task circle)

a.任务(task)—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mg)—计划如何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

c.汇报(reporting)—汇报展示任务完成情况

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分析(analysis)—分析任务执行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点

前期任务主要有三项活动:首先,提供并介绍任务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如:课文。语言材料中应有新的语言知识出现,以便引起学生对某些语言形式的注意;最后,通过分析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注意某些语言形式等活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任务环分为三个阶段:(1)执行任务;(2)计划如何汇报完成任务情况;(3)汇报展示任务完成情况。执行任务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和提高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得体性的机会。在计划阶段,学生根据任务执行的情况,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为汇报展示做好准备,而教师只充当语言上的帮手。最后的汇报展示阶段强调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还可证明前期活动是否有效。

在对学生的汇报展示进行了分析后应专门设计一定程度的活动强调一些语言点,还可组织专门的练习,但要注意的是强调语言知识应在任务完成后,要针对学生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交际目的,而不应机械地按教学大纲的规定按部就班地去做。

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

(1)分析教学内容,在把握教学的知识性目的的同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许多教材并没有为教师指出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的目的,而大多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运用性目的也缺乏必要的分析。

(2)从教材提供的任务建议中的选择适合的任务,并设计出具体的运用任务。若教材中没有提供任务建议,则可以从其他资料中选择合适的任务。

(3)检查任务是否符合真实任务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者(教师和学生)等因素对任务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之更符合教学要求。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 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 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兴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后的思考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认识到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任务型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产生成功的喜悦,把培养成功感作为英语教学的目标。

英语是一门运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教师在设定任务目标和设计任务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参与任务,教师应重视课前准备环节---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从中感受到成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编制小组,加强小组内或小组间的交流。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激励评价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英语知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是课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习惯等调整教学内容。我们知道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良,是因为相关知识之间没有建立联系或某种联系建立得不够完善。没有联系的知识不能被激活,而联系减弱的知识不易被激活。这些知识就属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学生只有对自己现状、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如何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永恒话题。在任务型教学中,何为共性,又何为个性呢?我们认为任务是共性(任务是由单词、词组、句型构成的),也是个性(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英语的障碍,并在教学中发挥其个性特长,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5、教学过程中设计阶梯式验收,把任务分成基础、一般、提高三种任务,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完成地任务,而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们的英语课堂经常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困难生跟不上。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及阶段验收要体现差异,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使我们的任务具有阶梯性,从而真正实现课标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6篇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44—01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能力即“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操作性;二是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具有交际情景的特点;三是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才能完成上述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能做某事”,笔者认为应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入手。

一、抓好课堂环节,充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学习运用语言的机会

1. 简洁导入,示范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上。只有保证足够的信息输入量,人脑才能主动地进行选择、领悟、编码和记忆,再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内化,最终保证信息输出的质量。所以,按照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教师应避免传统的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体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分解任务。应尽可能以简洁的情景语言导入,以准确的语言示范、以轻松活泼的语调,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任务。然后及时抽身,让学生自己去接受并完成任务。

2. 分组活动,鼓励创新。小组合作是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个人的责任,真正明白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明确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的努力与团结协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课内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小组各种形式的演练,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则充当合作学习的帮扶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遇到语言、词汇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指导,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加入自己的联象,把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情景交际当中。通过课前布置交互性任务,引发合作学习;课堂当中布置交互性任务,促进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来实现“任务型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落实。

3. 设计任务,作业优化。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任务设计能力,教师应有任务设计的前瞻性,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情现状等相关因素制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各级子任务和总任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各级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等。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要从学生乐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拓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书本,要根据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际,灵活设计蕴含生活实际的作业。

二、抓好课后巩固,把课堂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1. 设计多层次、多种类型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皆有所收获,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知识的学习掌握是课堂上的重要任务,课后的巩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布置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多梯度地设计好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练习的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了各自的训练目的。

第7篇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任务的设计也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那么在教学中又应如何设计任务?

一、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按照一般教育理论书籍较一致的提法,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任务时,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任务,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二、任务的设计要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紧密相关

《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有合适的课程内容,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所以,对教师而言,要自觉地去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规划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使活动设计不仅能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吻合,而且还应该和整个单元或整个模块的教学主题相吻合,真正做到通过教材来教英语,使学生接触和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知识,为日后真实交际作准备。

三、任务的设计要和学生的生活背景或生活经验相联系

我们常说,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不同的地区,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学生,其成长的背景、生活的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他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差异。但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是统一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关注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是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要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把教材上的语言知识内容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掌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真正做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让英语成为学生真正用来交际的工具,而非仅仅是停留在脑袋中的语言知识。

四、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比如: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活动在对学生语言训练上面是否有递进的要求。通过连续的几个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旧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如果忽略了这些的话,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或许也很活跃,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这对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量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帮助不大。所以任务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

五、任务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基础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更高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比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另外合作意识的培养,任务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六、任务的设计的难易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前苏联心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者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两个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指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潜在发展水平指学习者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Vygotsky把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域,这个区域是动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