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6:15

序论:在您撰写软件测试课程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软件测试;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赵晓君(1979-),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讲师;黄艳(1976-),女,河南信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软件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01-02

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实现也越来越复杂,导致软件中存在的缺陷数量大大增加,这些缺陷将会带来各种损失,甚至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何保证软件质量已成为所有使用软件和开发软件的人们关注的焦点。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用来验证软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保证和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为适应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满足软件测试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已经有许多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添加软件测试课程或者添加软件测试专业方向。

软件测试专业包含多门专业课程,有“软件测试理论”、“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缺陷管理”等,其中,“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重点为初学测试的同学讲解测试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理论、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等,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软件测试理论”教学现状

“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重点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因此整个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初学软件测试的学生,首先要向其讲授相关测试理论,使其建立系统的测试理念。

但是学测试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喜欢操作性强的课程,“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理论性太强,需要背诵很多概念性的知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2.测试方法和技术案例实际应用价值不足,学生很迷茫

测试方法和技术是“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仅靠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案例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测试技术的内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会产生迷茫: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在具体的项目测试中,应该怎样应用这些知识?没有实际的项目案例做支撑,学生会失去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提出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践的同时,根据需要学习软件测试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法

项目驱动法是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所谓项目驱动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1]这里的项目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所包含的涵义也不同。在“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中,项目即指一个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测试工作。通常,项目教学都是实践导向的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

在项目驱动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项目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以项目实施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把课程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融入项目操作的每个步骤中。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做组织和指导工作,学生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探索知识的情景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入化的目的。

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学生通过一个具体项目的实践,感受到了真实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团队协作的必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拥有真实项目的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择业时拥有很大竞争优势。

将项目驱动法应用于“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中,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加入一个完整的项目测试实践环节,通过项目实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先做,遇到问题,再学,解决问题,再做,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测试实践,同时也学到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既解决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理论性太强的问题,又解决了测试方法和技术案例实际应用价值不足的问题;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理解软件测试理论与原则;掌握主流测试技术和方法,熟悉测试用例的编制、熟悉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熟悉软件测试过程中各类技术文档的编制规范,并能灵活运用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个具体项目软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如下手工测试流程: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撰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环境配置和测试数据准备工作、执行各种测试,撰写缺陷报告、跟踪并修复缺陷、进行测试评测,最后提交测试总结报告,达到软件企业对测试专业人才的要求。

2.教学内容

“软件测试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理论、软件测试基本技术、软件测试过程和软件测试工具。[2]

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包括软件测试、软件缺陷和测试用例的基本概念,测试的目的、测试模型、测试分类和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基本技术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其中白盒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动态测试又包括程序插桩、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黑盒测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判定表法、场景法等。这些基本技术都是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使用的。

软件测试过程是指执行测试的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软件测试工具有多种:功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测试管理工具等。

四、项目驱动法的应用方案

1.项目的设计

实施项目驱动法,首先需要设计项目。项目的设计与选取直接影响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软件测试理论”课程项目的选取与其他课程又有所不同,学生要进行的操作是对现有的或者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的测试工作,因此在设计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项目是现有的软件或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软件中有部分明显错误,有部分隐藏错误;明显错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测试积极性,隐藏错误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第二,项目具有典型性,代表大部分软件的共性。通过该项目的测试,学生可以掌握大多数软件的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

第三,项目中有多种情景元素,符合使用多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进行项目测试的同时,学习使用多种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第四,项目大小和难易适中。每个项目组的人数控制在3~5个人,设计的项目能使学生通过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根据以上原则,本课程目前选择的项目是《企业薪酬管理系统》。

2.项目驱动法的实施

本课程通过让学生进行企业薪酬管理系统完整的测试流程实践的同时,讲解测试需求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配置、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和管理、测试报告撰写等内容。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分阶段讲解测试过程和测试要求,每一个阶段开始,老师先讲原理,选择部分内容做例子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比照例子跟着做;阶段内容完成时,学生提交完成的文档,老师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评,然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内容,如此类推直至测试结束。

企业薪酬管理系统测试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本课程课时为60学时,根据图1系统测试流程图安排,基于项目驱动法的“软件测试理论”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的测试流程进行,测试流程为:先获取项目测试需求,撰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提交缺陷报告并跟踪修复缺陷,最后提交测试总结报告。课程结束,要求学生提交项目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包括多个文档,整个流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必须有撰写规范的文档提交,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报告、缺陷报告和测试总结报告等等。

测试报告既体现了教师项目教学的结果,也体现了学生对测试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通过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安排,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对象和教学特点,把真实项目引入“软件测试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从项目的需求评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报告、测试评测到测试总结一个完整的测试流程,交给学生组建测试团队,按照流程进行任务分配和管理,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测试工作。通过一个完整项目测试流程的完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测试的各种测试技术和基本流程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项目测试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实践教学 测试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11.53 文献标识码:A

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

1.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介绍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本校的课程设置中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上机实践为24学时,由于软件测试的各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软件工程的相应环节,使得软件测试课程的内容庞杂,而其实践环节也相应地具有内容杂,任务重的特点。

软件测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及实践教学,让本科生熟悉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常用软件测试方法及常用工具的使用及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书目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原著为Paul C.Jorgensen,韩柯等译的《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原书的英文名为《Software Testing A Craftsman''s Approach(Second Edition》。授课基本流程基本也是依据以上教材的流程,首先介绍软件测试的概论,介绍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意义、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概念等内容。接着介绍贯穿全书的软件测试需要的示例以及软件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测试人员使用的离散数学及图论相关知识。介绍完以上知识以后,按照软件测试流程依次介绍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测试用例开发方法和技术。其中在单元测试部分分别介绍单元测试部分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内容,黑盒测试部分包括边界值测试、等价类测试和基于决策表的测试,在白盒测试部分介绍路径测试、数据流测试等结构性测试方法的测试用例开发技术。介绍完以上内容以后,又介绍了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方法。

课程的上机实践基本上也是配合上课的流程进行安排,在相应的知识点介绍以后,安排学生按照指定的技术开发测试用例以进行测试活动,附带掌握相应的软件测试的各种管理和自动化工具。

1.2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的描述结合以往毕业生工作以后反馈,可以总结其教学过程的特点为:通过系统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掌握软件测试用例开发的各种技术要点,对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所触及,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各种实用的软件测试用例的开发方法,也能将各种方法应用于实际软件测试中。

而在实际软件测试实践中,软件测试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依据测试工作越早开展越有利的原则,软件测试一般从开发的初期就开始介入。例如在开发初期,需要编制测试计划进行时间人员和物力上的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进行软件测试的系统测试用例的开发;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集成测试用例的开发,随着设计粒度越来越细,相应的路径及数据流集成测试用例也向下扩展;到达软件编码阶段,主要依据相应白盒技术进行单元测试用例的开发。其次,现代化的测试管理技术需要利用软件全面管理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环节,包括测试计划的建立及管理、测试用例的管理、测试过程评价管理等。最后,因为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及各种技术限制,各种自动化的软件用例的运行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等。

通过比较教学过程及实际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很容易发现以往教学过程具有以下限制:

首先,没有将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的有机部分进行介绍,而是将软件测试过程从软件开发过程中割裂开来。知识点没有按照实际应用过程展开,容易造成同学们掌握各个知识点,却无法形成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其次,缺少相应的测试管理软件的介绍和实践,影响了同学们对软件测试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教学课程缺乏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各种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的介绍。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通过上文的现状介绍和分析,针对以上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同时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软件工程专业2009级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契机为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和IBM公司开展教材合作编写项目,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良机。

具体的有利因素可以概括为:首先,学校向IBM公司购买JAZZ开发平台及相应的专业软件测试管理软件。通过和业界领先的最新的软件测试管理软件接触,了解了最新的软件测试管理理念;其次,通过IBM公司对教工的业务培训,了解了IBM公司的各种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情况;最后,通过本文作者共同努力,将平时用于开发的实际应用软件例如体育公共课管理软件等进行整合,用于软件测试用例的案例教学。

有了以上基础前提以后,结合以上有利条件,教改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进行案例化教学,通过自己开发的软件这样生动的实例向同学们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各种原则,避免了介绍知识的空洞和乏味,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案例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下,重新安排各个教学点的教学顺序,主要脉络为依照软件开发的实际流程,首先介绍系统用例开发技术,然后介绍继承测试用例开发,到最后介绍单元测试用例开发方法。在运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充分结合IBM公司提供的各种软件测试用例运行工具,使得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最后,充分利用IBM的软件平台,介绍业界领先的软件管理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理顺了教学和实践的关系,使得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实际软件的开发过程,同学们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理解得到了加深。

3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通过上文对教学现状的总结,以及针对教学现状的利弊进行分析,本文充分利用外部优势大胆进行了软件测试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改革目标。同时也注意到改革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包括:进一步丰富用于软件测试教学的案例及密切关注业界测试技术的最新发展以用于教学。总之,本文的教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使得同学们对于软件测试的理解较之以前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和实用化。

参考文献

[1] 匡青.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第3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

近年来,国内外软件市场越来越大,软件企业也逐步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软件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软件企业的发展情况看,软件测试人才是软件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之一,因此,加强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由于当前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必须立足于实际,全面推进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

1.软件测试课程概述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人们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当前的软件产品质量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即便是非常成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软件产品,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软件测试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寻找。所谓的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软件中隐藏的缺陷、错误寻找出来,确保软件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近年来,随着软件产品的复杂化程度加强,软件测试也越来越受欢迎,同时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了软件测试课程,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软件测试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软件测试课程教材,其内容大多是简单的介绍关于软件测试的理论方法,并没有详细的介绍软件测试的方法、实现过程,也没有通过具体的案例详细的讲解软件测试过程,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灵活的应用学到的软件测试知识,因此,注重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

2.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当前的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比较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软件测试课程中,有很多知识是关于测试理论,这部分知识如果让学生单纯的进行理解,学生会感觉很苦难,但是通过实践练习,则可以让学生很轻松的理解这些知识,但是当前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缺乏充足的实践训练项目,使得学生实践练习不足,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其次,在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学生错误理解软件测试的现象,在学生看来,软件测试是比软件开发低一个层次的,学生错误的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做软件开发,所以才会做软件测试,所以,学生对软件测试课程的兴趣很低,认为学习软件测试没有什么前途,最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1)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在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积极的推进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为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对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是影响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改革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内容。对于软件测试课程,其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这些知识点需要经过多次实践练习,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将软件测试课程的内容分层设置,如分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自动化测试技术知识、系统测试、设计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多个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确保学生能全面掌握软件测试课程中的知识。另外,在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软件测试的其他课程,如《软件测试理论、方法》、《软件测试系统训练》等,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加强实践训练。对于软件测试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有很多知识学生只能在实践中掌握,因此,在进行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中,要特别注重软件测试实践训练的加强。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实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环节的合理组织对于激发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软件测试技能有极大的帮助,此外,通过生产实习,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因此,在高职软件测试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习环节的合理安排,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保证学生能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高职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推进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时,高职院校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为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师资资源。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在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对于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引导其多进行实践学习;对于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其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师能满足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需求。

4.总结

在新时期,软件测试课程已经成为高职软件工程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为全面促进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推进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提高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亮.高职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1):231.

[2]廖远来.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25):39-42.

第4篇

我院从2004年即开设了软件测试方向,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我院的软件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

1两年制软件测试方向课程体系的特点

两年制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有:

(1) 学制短,只有两年;

(2) 目标是培养实用型软件测试技术人才;

(3) 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上述特点决定了软件测试人才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1) 方向即专业由于学制短(两年),除了第四学期的毕业实训,实际上真正上课时间只有三个学期。所以软件职业技术人才不能像本科生培养一样,到大三才分方向,而必须从入校就开始分,所以软件测试方向实际上是按软件测试专业来培养。

(2) 开发与测试兼备一个合格的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人才的基本素养。所以软件测试方向的课程除了测试课程外,还要掌握软件技术的基本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以及至少一门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等。

(3) 课程紧凑、课时多由于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软件测试方向的学生要学习更多的课程,所以课时就多,课程安排紧凑。

(4) 实用性和实时性作为实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学生必须掌握当前主流的测试工具、实用测试技术和方法等。所以课程体系必须要具备实用性和实时性。

2课程的设置

在设置课程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经过2004级和2005级两届学生的培养实践,针对培养效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课程改革。目前2006级的课程设置是在掌握基本的软件技术基础知识和一门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开设了“软件测试技术”、“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测试管理”等软件测试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

从功能上讲,课程的设置可以分成5个部分,对应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

第一部分程序设计能力、工程化开发思想的培养。该部分的课程主要包括VB、Java、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等,主要是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使之具备软件技术人才的基本素养,同时软件工程等培养学生工程化和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思想。采用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将另一主流语言C#作为选修课,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在编程的课时和基础训练上和软件技术专业编码方向的学生一样,设置的原则:首先是一个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编程能力和经验,才能更好地搞好软件测试工作。第二是根据当前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考虑学生的就业,因为河南省绝大多数软件企业规模都较小,设置专职的软件测试岗位的较少,程序员通常又是测试员,所以使学生既能编程又能测试,拓宽就业渠道。

第二部分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主要是“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侧重于测试理论和技术的掌握、搭建测试环境、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编程的同时,掌握对应的测试技术概念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的实际项目测试打下基础。该部分对应有2周的一级集中实践课题,进行基本的测试训练。

第三部分主流测试技术和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实际测试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对应的课程是“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该课程主要是结合实际的软件项目,介绍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的使用,但并不只是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该部分对应有3周的二级集中实践课题,分组进行实际的测试训练。

第四部分测试项目管理能力培养。主要课程为“软件测试管理”,培养学生工程化的测试思想,学习主流测试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该部分对应有3周的三级集中实践课题,训练项目的测试过程管理和测试管理工具的使用。

第五部分综合测试能力培养,即毕业实训。该实训为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到软件企业或实训基地参加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和测试,进行实境实习,综合地运用所学的测试和编程技术。

3实践环节

培养过程的实施可以归结为“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即培养基本的编程能力和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强化训练即强调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际的软件项目进行测试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的使用。

为了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正常教学的实践外,我们还在第1~3学期分别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集中实践课题,并要求软件测试方向的学生要与软件编码方向的学生组合协作进行,专门负责相应的软件测试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其协作能力。一级和二级实践课题主要为验证型,三级实践课题则为设计型。

第4学期为毕业实训,采用实地场景教学,对实际的应用项目进行测试,角色模拟,项目驱动。该阶段从测试需求分析开始,一直到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贯穿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和测试整个过程。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和综合利用的强化。

各实践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集中实践环节安排见表2。

4测试工具的选择

由于软件测试工具较多,而两年制课时太紧张,所以只能学习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我们选用的主要自动化测试工具见表3。

通过测试工具的使用,可以加深对测试原理和理论的理解,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5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软件测试人才作为刚兴起的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其他院校在培养软件测试人才时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

(1) 对口就业较难

主要原因是我国“重开发,轻测试”的现象过于严重,很多软件公司没有专门的测试部门,测试工程师太少,开发人员兼作测试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并不是说我们的培养方向不对,这正说明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还没形成规模,正在兴起时期。据2006年12月国家信产部“2006中国软件质量年会”公布,软件测试人才为2006年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在上海、北京等地,软件测试工程师已成为“地位高,待遇高”的“双高”人才。企业规范化需要规模和过程,软件质量问题将成为软件企业能否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产品测试的重要性,所以软件测试工程师属于朝阳职业。

当然我们也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在前期强化基本的编程训练,使学生既能搞开发,也能搞测试,提高就业的灵活性。

(2) 教材少

软件测试作为一个新的专业(方向),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软件测试系列教材,所以在选教材时只能选与教学大纲内容相近的教材或技术书,或自己编写讲义。但给讲师授课带来许多困难。当然要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众多同行的共同努力。

(3) 测试项目实例缺乏

由于测试项目都属于公司内部资料,一般很难获得,不像通用应用程序模块一样在网上可随意找到。对此我们组织设计了一些测试案例,同时从合作的软件公司获取了一些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能在实境中实践。毕业实训时大部分学生则直接到软件公司进行实地实习。

(4)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开始时师资力量较薄弱,我们采取的措施有:挑选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老师来授课、从IT公司引进专业测试工程师、将有一定测试工作经验的老师送出去加强培训等。另外还不定期聘请IT公司的测试专家来做专业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5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软件测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353-02

Course System Research of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mand of Talent Market

ZHENG Hao, LIU Jian-fang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 the actual needs of talent market at first, and then set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software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we want to construct course system to meet the market, which has deep foundation and strong skills. All of these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Key words: Market requirement; software testing; Curriculum system

最近的年度软件测试行业专项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人才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实际能力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目前国内对测试人才职业化培养体系还不够充分,现行的传统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导致了软件测试人才告急。如何结合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构建适合的课程培养体系,成为软件测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1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我国,软件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就是这短短十几年。在前面的兴起和发展壮大阶段,一般的软件公司都是重开发轻测试,甚至存在把测试工作都放在用户那里去做的错误思想;追求眼前功能的实现,开发软件追求“短”、“平”、“快”。不太考虑性能和功能的优化。软件测试以往一直被中小IT企业所忽视,只有一些知名企业才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

现在,更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测试人才的储备相对较少,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软件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软件测试人才,缺口达到30~40万。但由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是近几年才被充分认识到的,高校教育和企业培养都还没有跟上,致使软件测试需求严重供不应求。

分析年度软件测试行业专项调查报告,目前对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要求逐步提高,测试人员不仅应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背景、软件工程基本知识、熟悉项目编程语言、熟悉项目技术架构及需求内容,而且要求工作有责任感、独立分析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其中“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是软件企业在招聘软件测试人员时最为看重的,而这也恰恰是很多求职者的“软肋”。

2现有软件测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校软件学院认证管理中心被授予计算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均开设有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由于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开展教学,即学生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开发、执行能力以及软件测试的管理能力。但在具体实践教学组织中,教师普遍感觉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1)对实践课程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软件测试开展的不够彻底,测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性;

2)缺乏合适的教材,同时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导致教学上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具体应用脱节,尽管教师都能很好的讲解软件测试理论知识,但却由于缺乏合适的测试案例,没有将理论教学内容和最新相关技术结合,使得学生思维局限性大,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循守旧,学生对软件测试职业存在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3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主要是分析目前人才市场对软件测试行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掌握软件测试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调查研究在学生对前续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目前所具备的相关职业素养的程度,计划从技术、沟通协调能力、经验和技能、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分别对岗位需求和学生水平展开调研。

3.1课程体系目标定位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以软件技术为基础,测试理论与技术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法、相关技术和系统地软件测试过程;会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同时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培养与提高项目测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总结报告等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黑盒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工具。2)让学生了解测试流程,掌握测试总结报告的编写。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软件缺陷的描述,并能结合项目设计出较完善的测试用例。

3)了解Web系统的测试范围,使学生能在应用场景下联系实际和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3.2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结合课程体系目标定位,该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主要是基于人才市场需求,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总学时共72学时,其中理论和实践各36学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包括以下几部分:

1)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及方法:包括软件测试的概念、测试的原则、用例的设计、各种测试方法及技巧,测试策略。同时通过实验掌握软件测试的步骤、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2)测试流程及文档写作:软件测试流程、各阶段的文档编写;书写测试计、测试用例、测试报告、产品安装手册、产品使用手册。在实践环节,通过SATM系统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流程各个阶段的相关技术、测试相关文档的写作技巧。

3)系统学习软件测试的各种工具,包括:自动测试工具WinRunner;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测试管理工具Testdirector;流程管理工具CVS;JAVA单元测试工具Junit。要求学生掌握自动化测试理论与方法,熟练使用常见测试工具。

4)软件过程控制与质量保证: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软件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测试项目的范围管理、人员组织结构、理解测试的配置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

5)项目实训:引入具有真实企业背景的软件测试案例,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突出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际项目掌握实际工作中开发和测试的流程,使用相关工具,完成各种测试目标,实现软件测试实践环节单项专业知识与整体技能综合运用的目标,提高测试能力和积累相关经验。

3.3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为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突出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做了一下改进:

1)突出工学结合: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具有真实背景的软件测试案例,并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将案例进行改造,使案例的分析应用与理论知识相呼应。目前市场上IT公司在招聘测试人员时按照所需技能的不同,将测试人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和高级测试工程师。分析不同等级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初级和中级的技能要求循序渐近的展开教学。使通过此教学改进,既弥补了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带来的不足,也使学生能较真实的接触到实际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2)强调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实施“1-7”模式,即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分组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验初期由教师合理分配各团队成员间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基本岗位技能。经过两个实验任务的完成,每个团队挑出一名同学为项目组长,模拟公司招聘的形式,招聘4~6个组员组建自己的团队。后期实验任务的分工由团队组长负责项目进展、分工协作、制定测试计划等工作,其他小组成员则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如编写测试策略、设计测试用例、撰写测试报告等,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组员通过角色互换,充分发挥其沟通能力及综合技术能力。在学期末,通过团队评比,以提高平时成绩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团队进行奖励。通过此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加强学生面试技巧、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4结束语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定位在对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分析之上,针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特点要求,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古乐.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马民生,马友忠,任刚.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课课程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241-242.

[4]刘伟.独立学院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24):31-33.

第6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工具;测试管理;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64-0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misunderstanding in College of Software Testing Talents Training, through explains the intension of software testing,proposes the teaching was in th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necessary and feasible, as long as the change of thoughts, simulation test case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can cultivatecomprehensive talent of software testing by enterprise love.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st tool; test management; enterprise demand

自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需要,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行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们目前评价软件测试,它即需要工具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它既要保证软件能够健壮运行,又要保证软件的功能完全符合客户的需求,一个好的测试队伍,是软件开发必不可少的依靠,尤其是复杂的软件项目,开发和测试要亲如手足,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目前高校的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约有1/5的人在5年之内从事过或最终从事软件测试相关的职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反应出社会上对软件测试职业的缺口很大,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往往落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这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已经盛行了很多年,当然,在许多专业领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培养体系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在计算机软件教学领域,因为这个学科的发展速度几乎超乎人类的想象,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计算机企业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方向,这样才不至于在学生走出校园时无所适从。软件测试职业的职位待遇稳步提升,而且其职业寿命要远远长于软件开发,从学生的职业规划角度来看,在高校进行软件测试中高级人才的培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1 高校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必要性

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开设软件测试课程,并不单单是为了迎合企业的需求,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延伸,是软件开发课程的补充,是软件管理课程的实践。

软件测试课程的基础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如果没有这些学科的支撑,软件测试无法深入学习。

软件测试课程的开设,对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的,目前很多大型的软件企业并不担心开发人员的招聘,而对熟练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高级测试人员求贤若渴,这一方向的职业缺口确实非常之大,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软件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软件开发从技术到管理的全套课程,而软件测试的相关课程几乎为零,这样的学生走出去,很难迅速掌握测试的理念,也无力制定宏观测试计划,不得不从测试行业最低端的测试员开始做起,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加入软件测试内容已经迫在眉睫。

在任何一个行业,从业人员对行业的成熟度区分,是企业招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经常在招聘信息中看到“有工作经验”这样的条款,在软件测试行业也是如此,一般给出5种分级:1级我们称之为用户级测试人员,这一级别的测试人员直接扮演客户的角色来使用软件,看是否能发现问题;2级是软件测试操作员,这类人群受过一定程度软件测试的专门训练,可以执行上级下达的具体测试任务;3级是软件测试技术员,这一职位人群有很多软件测试的经验,能够非常熟练的使用某些软件测试专门技术,能够设计测试用例;4级是软件测试系统工程师,他们具有相当广泛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软件开发,熟练掌握所有软件测试技术,并具有项目管理经验;5级是软件测试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负责管理整个软件测试项目,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技术。

高校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其目标要向3级人才靠近,并且这些人才有向4级或5级成长的持续发展能力。

2 软件测试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两个问题

2.1扭转重开发,轻测试的偏见思想

很多人轻视软件测试,认为软件测试无需具备很高的技能,是没有前途的工作,缺乏创造性,很多高校也存在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学生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也对测试工作存在偏见,其中对软件测试工作有三个认识误区尤为突出:首先,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进行的,只是软件编码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地位可有可无。其次,软件测试不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工作乏味枯燥,不具创造性,最后,软件投入使用后一旦出现BUG,测试人员要负主要责任。

事实上,首先,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团队,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就已经开始测试了,开发人员理解的客户需求是否正确,要由测试人员监控和保证,测试工作和开发工作是并行的,尤其在软件项目开始的时候,监控和防范一个微小的问题或隐患,是为了防止软件成型后出现无法挽回的缺陷。其次,软件测试是一项综合技能能强的工作,运用测试工具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效管理的能力,书写文案的能力等等,做好软件测试工作绝对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一旦具备了综合测试的素质,将是受用终身的资本。最后,软件测试规范实施后,软件仍然可能出现BUG,这是开发和测试人员应该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测试人员只能保证BUG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影响系统的健壮运行。

2.2强调管理与技术并重

软件测试的规范实施需要测试技术和管理方法两方面的支撑,如果不具备专业的测试技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功能测试,如果不具备宏观管理计划的能力,只能处于被指挥状态进行片面测试的实施,现在软件测试真正缺少的是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高校的学生素质非常适合软件测试高端人才的培养。高校的培养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只能低头做测试任务,而是要能指挥测试工作,这绝对不是件简单的工作,需要全面的技能和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带领出出色的测试队伍。

教学中,增加实训环节,给学生安排丰富的实例和习题,最好采用实际软件项目的测试案例,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企业中一样的工作环境,并安排和企业中一样的测试岗位,让学生体会沟通和管理的必要,在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把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融汇于教学中。

3 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软件测试专业要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训练等综合素质。重视管理、人文、经济等知识的学习。

3.1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

高校软件测试培养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的设计测试计划方案的、具有管理能力,能平衡整个测试项目各方面因素的软件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软件开发的整体认识,能制定和执行测试,能利用测试工具完成一定测试任务。

本专业课程的重点包括: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管理;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的内涵;主流测试工具的应用;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的方法;注课程以实训为主,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具体课程要涵盖: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数据库应用技术及一门软件开发语言;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掌握主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科学管理测试队伍。

3.2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原则

课程的设计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依托,主要原则包括:

1)开展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等。项目的选择要知识涵盖全面,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定专业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案等,课程计划提倡电子化、网络化和课堂教学并用,建设校企合作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开设以项目为载体的教育大纲,用以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3)建立测试工程内容的课程结构模式,把真正的测试项目开展到课堂上来,或者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充分安排工程实践,引进软件测试的工程师资格认证,同时逐步建立科学的工程教育检验和质量评估体系。

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需要涵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与系统测试。注重设计和管理的执行过程。为学生创造可自由而主动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出发点,在软件测试中融会贯通大学里学习的软件相关课程,在项目驱使下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分组讨论学习方式,结合实际项目,把学生组织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专能,提供系统学习和阶段性培训机制。

4 总结

软件测试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我们根据行业的发展随时调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行业

中高级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实训教学为依托,边进行边思考,逐步发展,逐步稳定,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灵活的策略来微调教学过程的细节,测试无处不在,高校进行软件测试的教学改革也是一种测试,只要我们采用严谨的工程控制策略,科学管理,总结规律,必然能取得高校进行软件测试课程探索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Ron Patton.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Myers G J.软件测试的艺术(中文版)[M].王峰,陈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7篇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猛增,软件测试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模式,测试理论和测试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很好的满足软件企业对测试人才的要求。依托广东东软学院的特色教学实践1321教学模式,进行以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贴近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和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软件测试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二、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构建的主要思路

软件综合实践安排在大三课程开始之前的实践学期进行,为期4个星期,每天4学时的实践教学指导,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专业基础课《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过程实践》,专业课《软件测试概论》、《功能测试》,学生初步具备了参与综合实践的专业素质能力。在综合实践开发团队中,将软件开发专业、网站规划与设计专业、数据库管理专业、软件测试专业和网络技术的同学,以3:1:1:1:1这样的比例进行团队建设,从中选出一位同学兼职项目经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老师,一位教师负责指导5-7个团队的项目开发,当需要进行专业指导时,临时进行专业化实践指导,全方位分阶段、分岗位进行进行全程交叉技术指导,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软件工程师,同步进行项目过程的跟踪,给予学生岗位最精准的实践指导。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开发真实的软件项目,以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为导向,制定软件综合实践——软件测试方向的实践方案,分阶段进行实践,选择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项目给学生选题,选题要贴合实际项目,需求相对容易获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求的调研,需求的评审,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记录的跟踪和测试总结报告,对每个测试阶段进行教学设计,不断的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增强学生职业岗位素养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探索以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三、软件综合实践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与方法

在软件综合开发实践过程中,对软件测试岗位的同学依据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指导,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采用软件测试常用的W模型,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测试岗位的工作主要分成两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需求的调研和评审,测试计划中测试策略的选择、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第二部分主要是测试执行,安装测试工具,部署测试环境,按照测试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进行手动功能测试,尝试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QTP进行自动化测试,运用所学过的黑盒测试方法,进行web测试,兼容性测试等方法的测试工作,将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到测试管理平台(QC)的缺陷缺陷跟踪表中,修复后,进行验证性测试,第三部分就是测试总结报告。

四、软件综合实践的考核

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立体化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采用学生团队答辩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考核,答辩委员会成员由软件开发方向教师、网站规划与开发教师、数据库管理方向教师、软件测试技术方向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2.软件测试岗位的知识点的考核。每个专业都设计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三个部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评。第一部分IT职业素养能,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勤、项目管理能力、文档编写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演讲与答辩能力;第二部分团队实践成果,占总成绩比例的30%测试环境部署、测试工具软件的安装、测试执行中缺陷报告的跟踪、测试总结报告的编写;第三部分岗位技能成果,占总成绩比例的40%,软件开发过程文档:需求评审报告、测试计划报告、测试用例报告。

五、软件综合实践教学实践的意义

1.软件综合实践项目分组教学的意义2.软件测试岗位同学的收获3.综合实践教学的后续影响4.软件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未来方向

作者:张彤宇 李晶 姚庚梅 单位: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参考文献:

[1]罗先录.IT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层次[J].计算机教育,2007(1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