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8 15:27:14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教育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促使着中国飞速地步入国际化的舞台。随着对社会信息化的加快,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要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其文化素养,进而提高综合素质。这就极大地体现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改变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和文化素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教师,转变观念是树立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条件。如果英语教师不具备跨文化教育意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跨文化意识,是不可实现的。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重视文化渗透,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以文化教育促进语言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权威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所以,要想很好地给学生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势在必行的。
2.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1)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文化差异。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语言情景的英语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出来。它大大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发展,如听力、观察力、灵活性、想象力和即兴表达力等,而且角色扮演肯定会对学生的认识兴趣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他们学习,促使他们自觉地掌握英语。当教师在讲交际文化背景时,应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现场表演,对话可以是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况和经历,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交际氛围,从而达到切身体会文化差异的目的。
(2)多媒体及信息技术的使用。由于我们的学生对于西方的文化知识一般没有亲身经历,我们的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阅读教材或进行抽象讲诉来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理解其真实含义,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地使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此外,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形象,并且大部分学生的记忆方式是以具体形象占主导作用的,而多媒体教学资源又正好为其提供了可能性。因其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涵盖了西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背景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餐桌礼仪时,可用PPT播放小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这比讲解省时、清晰。
(3)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是英语课堂所使用的教材。中学教材在内容设置和编排上都很好地渗透了跨文化交际的丰富内涵,并且与时俱进。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要充分地挖掘和开发利用教材资源,适时地渗透背景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创设英语文化背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英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创办英语角活动,举行英语专题手抄报展览,举办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交流会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小组独立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学生不仅了解到很多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识,还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维。
三、结论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跨文化交际教育即是这个艺术殿堂里的璀璨明珠。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在面临着我国教育体制和强大的升学压力之下,我们英语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学生的语言知识的运用之外,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7)。
关键词: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氧化物
一、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本章学习中重要的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反应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课本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将所学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独立而又相连的模块,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问题的设计巧妙地串联起来,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来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形体语言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实验的改进和增加,思考时允许同学之间小声讨论等等。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在知识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增加内容。
2.在技能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注意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研究某物质的方法;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逆反应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引言: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它就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有关(创设情景,激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
提问:我们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给学生每人一试管二氧化硫)
学生:(思考后回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学生观察已经收集在试管中的二氧化硫,两个学生闻它的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引导:(1)为什么只让两位同学闻气味?(2)那么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性如何?怎样通过实验说明?
教师:二氧化硫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
学生实验1: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注意观察试管内水面的变化,做好后用橡皮塞塞住备用)
思考:(1)怎样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而又不至于气体逸散?(2)试管中水面上升包含着哪些物理、化学现象?
现象:水面上升并迅速充满试管。
讨论: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易溶于水,1:40
由学生解释本实验里包含的物理、化学现象,并且能延伸到某些气体不易溶于水,但能跟溶液(酸、碱性)反应也会导致液面升高的现象。(创设情景,探索问题,以诱达思)
投影: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毒性
密度
无色
气态
刺激性
1:40
有毒
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问题:SO2是酸性氧化物吗?怎样证明?
讨论: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看其水溶液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实验2: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并加热。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
信息传递:H2SO3= SO2+H2O
提问:观察上面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何特点?
归纳:可逆反应的概念(见课本72页)
教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气体接触有色物质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3:向SO2的水溶液中投入红色花瓣,观察花瓣颜色变化。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学生实验4:向品红溶液(2ml)中逐滴加入饱和SO2水溶液,并且边加边振荡。观察品红颜色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观察操作,并由实验得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结论。将褪色的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套上一个小气
球,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套上小气球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刚才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至沸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析疑(师生共同参与):SO2的漂白原理是通过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的过程,它跟HClO,Na2O2,O3,H2O2的漂白原理不同。漂白后的物质易分解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并且不是对所有有色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如紫色石蕊通入SO2变红色,但红色不会褪去)。
得到二氧化硫的用途:漂白剂、消毒杀菌,用在食品上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一些过于白净的面粉、馒头(有的还有刺鼻气味)是商家不规范使用的结果。往往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在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最终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问题:(1)请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据此分析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2)SO2中的硫显示+4价,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判断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分析:S+6、S+4、 S0、S-2
教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实+4价硫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价态的转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激发兴趣,引发探究,动手动脑,全员参与)。
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氧化性:SO2和H2S的反应;还原性:(1)2mlKMnO4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2)向2ml溴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
教师:通过两个实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变化:
(1)KMnO4 ——Mn2+(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2)Br2—— 2Br-(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要求学生写出二氧化硫跟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上述实验发生的反应证实了SO2具有还原性,其实还有像Cl2,O2等均能氧化SO2。
(四)本课小结(师生共同回顾)
SO2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毒、溶。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弱酸H2SO3;(2)具有漂白性,消毒杀菌;(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跟KMnO4,Cl2,Br2,O2等氧化剂及H2S等还原剂反应。
(五)随堂检测:(投影)
1.下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有( )。
为了全面落实、充分借鉴“六步实效教学流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教材体系、课堂体系,创造新时代的语文,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龙头作用,拉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相互融合,共谋发展,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基本思路
在“定方向、定目标、定课型、定内容”的基础上,凸显“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的总体目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素质作为终极目标的,把学会写作,能说会写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目标,构建全新的、开放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以写作带动阅读、围绕写作搞阅读,锤炼语言、培养思维等从属目标”的语文定向教学新战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学科导生制课堂,认真探索、大胆实践、简化目标、讲求实效,开启新思路、坚持新理念、落实新构想,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一课多赢,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三、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从目标到载体再到方法的完整的教学流程,系统实施语文定向教学,适时恰当地借鉴使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导生制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四大难题,即:复杂化的问题、实效差的问题、载体窄的问题和功能弱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深刻理解语文定向教学的真正内涵。学校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做语文定向教学的研究者,在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的领导下,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认真学习,积极研讨语文定向教学,从总体上把握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班级、每一节课上。
我们的方向是:构建完整的语文定向教学体系,解决语文清晰度的问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前提下,以工具性为核心,以人文性为载体,由单纯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综合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生命素质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紧扣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直奔工具性目标。把“掌握字词、锤炼语言、培养思维、学会写作”确定为今后语文教学要遵循的总目标,让孩子通过学习语文真正在字词上有所得,在语言上有所得,在思维上有所得,在写作上有所得,而且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写作。从教师备课,到预设学案,到选择教法、学法,到确定课型,直至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裁,都要以此为依据和标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各年段都要有落脚点,都要有具体落实的目标和途径,并且要明确写进语文组及每个语文教师个人的工作计划。
3.确定语文课型,落实教学总体目标。根据各年段、各班级的具体学情,确定字词课、语言课、思维课、写作课四种基本课型,并结合实际做相关调整,要上什么课型像什么课型,要根据课型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具体目标。
4.采取各种途径,实现具体目标。
(1)掌握字词:立足教材,采取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的目标。根据我校实际,低年级字词课可占用课时进行,高年级字词课则一律放在课外。主要是在读写实践中,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对于中职在基础化学的教材选择上,要坚持“理论知识适度,后续课程够用”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要勇于删除那些深奥的理论和陈旧的内容,善于补充一些新近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使教学具有新颖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同时,基础化学作为化工学科的基础课程,不可能只用一本教材就能够顾及到各相关专业的联系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化工专业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前了解教材了解专业特点及该专业在基础化学中所要涉及到的知识点,以便在备课前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定适合的授课计划。例如:在化工冶炼专业的教学中应侧重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氧化还原反应这四部分的内容;在食品化工专业的教学中应侧重物质的量、有机化合物和溶液的配制这三部分的内容。同时,要将学生实验作为重中之重,在实验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因为中职学生不像普高学生要面临升学压力,用人单位在他们身上看中的不是理论知识的深远,而是动手能力的强弱。为了培养这样具有一定知识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不要求纵向的深度而要求横向的广度,在教学中应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专业课打造一个够用管用的平台。例如:指导食品加工专业的学生制作果冻;引导化工冶炼专业的学生可以自行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来模拟“炼焦”等,充分体现“以专业为中心,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这一教学理念,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课前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吃得了;课堂讲解时“宁少勿多”,让基础居中的学生能够吃得好;课下个别补充扩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最终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3采用探究型教学法
为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加快探究型教学法的步伐。因为探究型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而设计授课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评议→最后得出结论。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
口语,简言之,指相对于书面语而用在口头上交际的语言。它是指一种语言形态,是诉诸人们听觉的有声音的语言形态。口语交际有如下几个特点:
1.灵活性。因为口语交际是面对面地讲话,对象明确,所以用词方面,口语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词汇丰富,通俗生动,这与书面语言表达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所不同。口语表达要求思维更为敏捷,灵活和条理化。
2.即逝性。即逝性是指一句话讲出来,能清晰地留在记忆里的时间很短。因为口语是靠声波传出去的。这种声波传送的时间很短,距离也不长,这就决定了口语留驻时间很短。科学试验,一般人听连续的讲话,能精确地记住时间不过七八秒钟。因此,说话都一定要语速适中,表述准确。
3.针对性。指口语交际双方都处于同一特定交际环境之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使用的词语都明显地受到环境和对象的制约,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使表达达到最佳效果,讲话应该根据讲话的场合,讲话的对象,对方的反应,相应调整自己的讲话。
4.无声语言的辅。无声语言指人们说话时的姿态、手势、动作、表情等,这些非言语的“语言”虽然是无声的,却与有声语言一样传达着某种信息,在口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无声语言的合理运用,能帮助口语传情达意,强化输出信息,渲染感彩增强表达效果。还可以吸引听者,加深听者印象,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初中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教师示范,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语交际的内容,也要注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这方面突出自己的示范作用。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任何场合,要说普通话;(2)要做到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件清楚、态度自然;(3)在交流中,要养成说话有礼貌的习惯。教师在平时讲话中的特点、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教师力求在平时的口语教学中,做到准确、简练、畅达。
2.思维训练与口语训练相结合。研究表明,口语表述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口语表述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思维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对思维宽度、思维深度、思维灵敏度和思维准确度的培养。思维活动的宽度检测,具体表现为表述者在就某一话题发展看法时,是只能就事论事,呈单向型因果发展趋势,还是可以触类旁通,广征博引,以话题为思想主脉,同时在思考面上交叉纵横,呈网状发展趋势。思维活动的深度检测,具体表现为表述者就某一话题发展看法时,是浅尝辄止,只能肤浅地发表一些人所共知的观点看法,还是能紧扣话题,向思想深处发掘,最终得以发表别人没有想到,或虽想到却认为不应该说出,或不知如何说的深刻见解。思维活动的灵敏度检测,具体表现在为表述者在双向交流过程中,对新出现的话题或观点能否在事先未作准备的情况下,迅速作出或是赞同,或是反对的即时反应,并且能以“快速编码”的方式组织适当的语言明晰表述自己的立场、观点的原因。思维活动的准确度检测,可理解为灵敏度的延伸。如果灵敏度是瞬间反应检测,那么,准确度则是反应后果检测。具体表现为,在双向交流过程中,表述者能否发掘话题的关键与实质,并准确无误地作出应有反应。所以说,教师在平时语言训练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这四个品质,使得学生思维有较大的提高。
3.创造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在一般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口语表述者,尤其是那些初次在公众面前说话的人,哪怕事先已背熟了讲话,也仍难免出现卡壳,忘词及支支吾吾、颠三倒四的情况。这种事实向我们显现了心理学原理对口语交际的不可忽视的依托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同时知识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生活化,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知识的感悟和认知能力,并着力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并且将课本知识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其生活能力。
1.让初中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大多文章均是对生活的感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以及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理解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文中描述的景象或是情感体验,在自身的生活中能够激起共勉,并让文中的理论指导生活。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章深意。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文中的人物描写较为细腻,并且情感变化脉络较为清晰。通过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突出作者对父亲浓浓的怀念之情。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几次背影描写和情感变化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父亲和生活阅历进行思考,并对学生和父亲的情感状况进行调查,让学生写出父亲为自己所做的最为感动的故事。以此增进学生对生活及父亲的感恩之情,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对自己无私的爱,与此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2.应用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初中生的生活体验
文字是开展各类活动的特殊载体,在教学中能够可以应用各类活动,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例如排演小品、辩论赛、课本剧、情景对话、手抄报、即席采访等。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辨别。同时也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语文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加深其对生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奥楚蔑洛夫在断案时,关于是否是将军家的狗的不同言辞和情绪变化,进行揣摩和演练,让学生充分理解“变色龙”这一比喻。并且结合文中突出的语言特点,充分利用其强烈的讽刺意味,展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的沙皇专制统治的丑恶行为。通过角色扮演和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性丑恶的一面,并在生活中作为反面教材,培养自身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学习《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等文章时,教师可编成情景短剧让学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并将课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应用初中生的生活实践丰富教学活动
通常学生对自身经历过的事情,在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时,会有更多的理解,也会有更多的创新之处。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生活实践的指导。促使学生在自然中和人文关怀中学会感恩生活,形成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并且构成学习语文知识的思维体系。
例如,教师可让给学生进行书信交流,让学生交到各自的笔友,还可让学生进行广告标语、对联等的创作。同时加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在生活中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随笔的良好习惯。另外还需紧密结合课文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在生活中常见的环保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考察报告,对环境污染行为,资源浪费现象等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又如,在学生《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并描述自身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体验。此后,让学生每周都为母亲做一件事,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会学生感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4.应用人文环境构造初中生广阔的语文空间
语文学科属于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室和校园中,建造出恰如其分的人文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应用各类人文性质的材料和题材结合生活实践对校园和教室进行布置。促进校园整体人文环境的形成,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和其他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例如,可建造开放式的院门和围墙,或僻处专门的教室,进行壁画展示,诗词、书画和成语等长廊,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在教室的布置的布置方面,将其布置成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环境。可在教室的各个角落中布置不同的知识角,如学生自创的书画展,优秀作文展,或是图书角、生物角和时事角等。还可根据季节的变化将教室布置为不同的风格,如“春暖花开”、“杨柳依依”、“秋高气爽”、“银装素裹”等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在观察和思考中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有提升学生的学生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完善其思维体系,促进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生活和语文教学中的关系,促进二者间关系的相互转化,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琼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综合能力[J].甘肃教育
[2]朱奇松.让语文教学荡起“生活”之桨[J].科教文汇(中旬刊)
一、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从人文视角的来看,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下,任何人类动因的概念都是由文化建构形成。每一个民族在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故而在语言习惯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在不同主体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都会按照自身所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解读对方的话语,如此便会得出偏差的认知,最终导致沟通障碍。可见,跨文化交际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变得更加出众。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虽然教师也会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但是目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观念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积累与完整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等,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观念不足
初中生具有中考压力,课时安排非常紧凑,教学任务艰巨,因此分配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非常繁杂的,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和语法知识占据了英语课堂的大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也非常大,教师很少能够将时间过多地分配到跨文化交际教学上,二者间的平衡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常常会更多地关注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忽略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积累与完整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
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多元且丰富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当前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多数是碎片化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会将其简要地介绍给学生,而背后的原因、表现出来的差异则没有系统地进行传授,也没有让学生课后自己进行探索。如此,学生所习得的文化知识是碎片化的,所积累的文化知识也是较少的,同时由于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结合,影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
跨文化交际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衍生的语言学习技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涵盖了众多的语言学与文化学的内容,如果仅限于课堂内,甚至仅限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模式非常单一,内容比较单薄,多数限于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英语教师应该针对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变,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注重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借助互联网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并在日常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巩固,通过在教学环节当中向学生讲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对英美文化的有效了解与认知。同时,教师应当系统地为学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基础,以此来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让学生得以养成良好的交流素养。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教学真正在初中英语课程当中得到贯彻,结合自身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应当注重对自身英语课程教学观念的主动转变,使学生不再将英语知识的学习视为记忆单词和背诵语法,而是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深入领会这些词汇和语法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文化洞察力。针对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应当让其意识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并非仅仅是为了取得理想的分数,而是能够让自身具备卓越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第二,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加以全面发掘,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跨文化语言交流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更为深入地实现对英语文化的领悟和洞见。第三,教师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敏锐度,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注重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当下的英语教科书来看,尽管内容较为丰富,不过教科书当中的知识量较大,知识较为分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多数英语教科书未能重视对文化背景的体现,这会导致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受到影响,仅仅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视为一种工具。鉴于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而是应当立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的目的,让学生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持续积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和布置优秀的、适合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英语素材,比如英文书籍、英文报纸、英文杂志等,以此来使学生比较两种文化间的异同,帮助学生积淀足够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且使学生的英语语感在这一过程当中得到强化,进而实现语言迁移。第二,针对课内较为简单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进行课后延展。举例而言,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问候”这部分知识内容时,考虑到教科书当中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且易于掌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中国人问候的话语和形式,翻译成英语。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在下课之后借助互联网或者书籍,去搜集英语问候句型。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两个小组相继表演,其中一个小组运用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另一个小组运用西方人常用的问候语,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英语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第三,为学生推荐一些英文动画片、电影、纪录片等。比如《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料理鼠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等等,因为这些英文原版影视资源中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的呈现,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熏陶。
(三)借助互联网拓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仅仅凭借课内所学、教材中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应当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借助各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和教学,以此来达到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目的。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对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的反复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资源,并通过班级微信群发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即便在课上对某一知识点学习不够透彻,亦可以借助微课资源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亦有着显著的帮助。当然,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类英语学习APP、网站等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及西方文化、历史等,可以供学生课后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学习。比如英语趣配音、沪江英语、英语流利说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涵盖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给学生获取跨文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利用新资源辅助课堂教学。
四、结语
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体现到语言上就是跨文化交际。在使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双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就会有失分寸,造成相互间的误解。因此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是英语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简要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展开了论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本文所作出的论述仅仅是基于笔者教学经验的一己之见,更多的教学策略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孙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策略[J].校园英语,2020(46).
[2]廖小琴.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5).
[3]张可.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