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4:57
序论:在您撰写基础会计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学科主要教授会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及核算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培养管理人员的会计素养,因此也是大部分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开设的一门课程。
就笔者所在学校赣南师范大学而言,商学院七个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其他学院,如,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政治与法律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基础》课程。就此可以看出,《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帮助管理类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将会计知识运用于本专业,提升管理素养有重要作用。
一、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未与财会类专业作区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并未作区分。财会类专业学生使用的会计学基础教材涵盖全面,理论深度较高,如笔者所在赣南师范大学,选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周京徽等主编的《会计学基础》一书。因为是基础课程,一般是经验丰富、理论层度较高的老师来授课。大部分院校非财会管理类学生也使用此类教材,教学内容也一样,没有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设置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理解该课程的作用及对本专业有何意义,学了基础原理,但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专业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W目的混同
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是让本专业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对象、任务,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具体运用,同时能够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最终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目的是能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对科目、账户有较深的了解,懂得运用凭证,能够看懂会计报表,并且根据各种报表能分析相应财务数据以为做管理工作而服务。从目的上来看,前者是站在培养专业财会人才的角度,侧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培养实践运用的能力,为后面《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后者则是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侧重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运用等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管理工作岗位能看懂并运用财务会计报表打基础。
目前,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的目的与财会专业教学有混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因授课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教学目标,而是以同样的目标去讲解会计学基础知识。易造成非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同时由于学习内容较多没有重点,慢慢失去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因教学内容没有与财会类专业相区别,教授该课程的老师也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按照章节,先讲述会计的概念、基本原理,到后面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主,介绍企业资金运动各阶段的会计核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积极性,会计学里大量专业术语令其觉得与本专业没有联系,很多非财会专业学生认为会计学基础是枯燥的、无用的。
二、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运用设想
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特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在此过程实现特定内容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
(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本专业
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如,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假设在物流公司的情景之下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当假定在酒店财务会计工作情景之下,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大部分会计学基础课本以工业、制造企业为学习背景。同时,应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二)区分教学目的
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设置以实用为原则的教学目的。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教学。不应要求该类学生掌握过多、多深的会计学知识,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能运用会计知识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例如将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纳入课程学习,让学生知道报表中每一项内容所代表的意思,并能通过专业的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服务于管理工作。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发生了变更,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可以不在教授,注重基础和实用。
(三)课堂上采取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按照不同的专业设计好不同的教案。课堂讲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础理论讲授阶段,二是会计核算讲授阶段,三是实践阶段,四是运用报表阶段。其中,从第二阶段开始,课堂上要有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大量案例。将学生分为小组,教师上课先介绍基本核算方法,之后由学生小组讨论具体案例的解答。例如,在学企业资金筹集阶段的会计核算时,先由老师介绍资金筹集的流程,简单讲解下核算。随后,通过企业资金筹集的案例,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会计学基础课堂里,给学生如下案例:有一家即将成立的酒店,需要筹集资金,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筹集资金比较有效,同时资金的比例怎么安排,资金筹集到了之后,会计上怎么处理等问题。讨论之后,让小组派代表公布方案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此种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感到会计学能辅助其本专业的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熊微.《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7(2).
[2]王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4(02).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earn to teach, classroom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focuses on the "learn to teach, classroom training" in the "basic accounting" the teach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learn to teach; Classroom training; Teaching mode;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首先,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的改革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够教好。转变角色,教师从系统传授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表现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时间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多。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再次,具体操作方法上的创新。“以学定教”、“生生互学,师生互教”、“兵教兵”、“4分钟教学”、“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当堂作业当堂批改”等等。把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习的过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已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一、转变思想观念
以前我以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头脑笨,没办法教好、教会他们。自本学期我学习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得以提高,我更加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拿会计班的周晓同学来说,第一次测验只得了50分,有一道5分的计算题,运用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已知二个要素,求另外一个要素,全班就她一个人不会做。因为她好学,上课时我也经常注意她,点拔她。她后来的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由不及格到及格甚至是良好。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教好,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
二、开展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时,应备学生能够学会学习的课,而不能只备老师讲得好的课。因为老师讲得好,学生不一定学得好,多媒体课件做得好,学生不一定能接受。新旧知识一般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应抓住知识的切入点,从学生会的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理解新知识,疑难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以《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三节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为例,备课时,我借鉴了一位上过这节公开课的老师的教案,因为当初大家都认为她的课上得好,包括我自己在内。她备课的程序是:首先以“原材料”T型账户为例,复习引入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及结构,然后以多媒体教学光盘演示这两种账户的具体登记方法,并引出平行登记的概念,再是通过实例分析,归纳出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及平行登记的要点,最后是练习。本来两种账户的关系及平行登记的要点,课本把它放在登记方法前介绍,而这位老师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光盘先介绍两种账户的登记方法后,再归纳两种账户的关系及平行登记的要点。当时我认为这种教材处理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确很好,只是练习时间短,有些学生不会做。为了更好的备课,我反复琢磨上次公开课有哪些值得借鉴,有哪些需要改进?结果想起学生的练习存在很大的问题。当时有一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也就是说有些学生看似懂了,实际还没有真正学会。因为多媒体幻灯片放得较快,没有预习或预习时间短的话,那么多表格的登记,学生是很难弄懂的。而是我在备课时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前预习,并提出了自学目标、自学思考与要求,结果在会计班上课时发现除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外,其余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懂课本,也回答不出我所提的问题。证明我在引导学生自学时采用的方法不对。这时,我就想起把T型账与实用账联系起来,把T型账作为切入点,从学生会的开始。T型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会登,就让她们先登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及丙材料的T型账,并叫四位同学上黑板板演。评讲时引出平行登记的概念及要点。并要求学生对照课本例题介绍的实用账,说明实用账的登记方法与T型账的登记方法有哪些异同?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实用账的登记也就迎刃而解了。然后用多媒体教学光盘演示实用账的登记过程及方法,多数学生也会做练习。在会计班上这堂课时少走了许多弯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集体备课非常重要。备课时,先把去年最好的教师的教案复印给大家,由授课教师给大家讲教案,疏通教材;然后大家修改教案,比谁改得多、改得好;各自改好后,进行集中交流,取众人之长,由有经验的老教师执笔、定案;再把定下的教案印发给大家。上课前,个人根据本班实际,再对教案作适当调整。
三、结对帮扶,以“兵”教“兵”
学生中有优生,也有后进生,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尽量缩小差异,第一次测验后,我就找出班里的优生,让后进生去自由选择她们,形成结对子,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兵”教“兵”、“一帮一”不仅可以解决后进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当然前提条件是后进生愿意学习。
四、以学促教,以教导学
第二次测验后,我发现优生还是那些优生,后进生还是那些后进生,优生与后进生的比例几乎没有改变。这迫使我不得不找原因,优生反映有些后进生感觉会计难学而不愿意学,个别差的根本就没想找优生教。怎么办?我必须另辟蹊径,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既然这些学生不能适应我,我得想办法适应这些学生;既然多讲也是浪费时间,就让学生多练好了。从这时起,在课堂上开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提出目标一指导自学一互教互学一当堂反馈。
一位曾经不爱学习的学生跟我反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自己会做题了,有成就感,觉得很开心。为了解决问题,我先讲一点点,提示一下后就让学生自己做题,不会做的,我再讲,关键是多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练习,因为基础会计从第三章开始操作性越来越强了。
通过学生的反馈,让我知道自己现在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学生,让学生乐学、会学。我也不断的鼓励她们、表扬她们,让她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上午做的练习未完成,中午不休息也要把书和练习带回家去做。看来她们是急于想把问题弄懂,急于想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职业教育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职业中学的学生喜欢动而不喜欢听。首先利用该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课堂上经常有讨论、探究活动,因此课堂纪律要把握好一个“度”;其次要多通过实验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
[关键词]基础会计 案例 教学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开始不断推广开来,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
在基础会计的传统教学中,理论学习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为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定义及其特点
1.案例教学法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进行典型化,让学生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案例教学法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性、直观性。教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会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总结,能够将平时的理论学习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对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形象性的特点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元性室案例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每一个案例都是不同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例。并且,同一个案例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这种解题方法的多元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以理论传授为主,忽略了理论的在实践中的运用,这严重局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案例教学法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将知识运用道解决具体的案例中。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分析案例,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水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整个课堂变成了“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案例教学法则更为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开展学习。在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整个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理论性较强是基础会计传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特征。会计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基础会计学习的目标。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每次都是面对不同的案例,并且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这就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
1.准备案例教学材料
准备各种不同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刊、和其他各种媒介搜集案例,在搜集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不能够随意杜撰案例。搜集的案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将要学习的案例有初步了解,教师可以提前将案例资料发给学生,这样也能够节省课堂时间。
2.针对案例开展分析和讨论
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在整个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可以在达成统一意见的前提下发表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另外,在各小组发表意见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主题方向,并积极带动起大家学习的热情。
教师在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时,最好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如果教师提前表达观点,就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解决案例,不利于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
3.案例教学总结
针对案例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当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成果。案例教学总结不仅仅是记录下准确的答案,并且很多案例并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而是记录下整个讨论过程中思路的发展,以及讨论中的重点、难点等等。教师在总结时,既要表扬那些表现积极的学生,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又要指出这次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为下一次的案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建议
1.建立教学案例库
开展基础会计案例教学时,应当提前准备案例。建立案例库可以既方便了查找,也利于长久教学的使用,节省了教学资源。案例库应当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和多元性,但是在选择基础跨系案例时,应当选择一些能够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案例。各个国家由于在文化环境和法律规定方面的不同,相应解决案例的方式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尽量避免选择国外的一些案例,而找一些符合我国会计工作要求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基础会计案例教学的正常开展。
2.正确处理与传统教学关系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建立在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相反,它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的。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而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来传授的,所以案例教学离不开传统教学的辅助。一些老师盲目的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没有传统教学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那么案例教学也就无法正常开展。
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案例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获得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中。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有很多图标和数据,如果都进行板书势必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对案例进行讲解时,可以运用视频、语音和照片等方式。这些方式相对文字材料更为生动直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室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案例教学之所以会被运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中去,是与基础会计这门学科的性质分不开的,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相结合,真正的做到学有所用。相信在未来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缨.积极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法[J].发展研究,2005,( 11).
[2]张玉武.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新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3]杨同芝.会计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 9) .
[4]陈婉丽.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 ( 23).
1.课前准备阶段⑴教师教师需要做的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案例的选择,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针对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前要明确想要重点讲解的知识,也就是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第二、典型性原则。一般同一个会计问题在实际案例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案例的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第三、实用性原则。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较为基础的、贴近学生实际接触范围的案例。除了要做好案例的选择之外,教师应该事先对所选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应对课堂上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⑵学生认真阅读教师课前给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思考,同时还可以再课前就进行小组讨论,找出不明白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加以解决。
2.课堂教学阶段⑴教师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详细的进行案例的介绍。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并记录学生找出的问题、解决思路以及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期间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单独的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解决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要注意相似联想法与对比联想法的结合应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⑵学生针对案例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去。要积极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对于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指导。认真听取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归纳。
3.课后思考阶段⑴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客观的分析案例教学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下一节课的案例进行合理的调整。⑵学生回顾课前准备阶段的问题与课堂讨论的结果,记录自己在本次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观点和思想。
二、如何完善基础会计案例教学
1.设立相关部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工作由基础会计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可以看出案例的选择是一项专业性极强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单单依靠任课教师很难保证案例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通过帮助企业开展会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大量的案例资料。同时要对不同的案例进行分类以方便案例的选择使用,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专业综合案例、专业部分案例、相关综合案例三大类。
2.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传统理论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关系,不并能完全否定理论教学。而是要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代替教师发挥课堂知识学习的主导作用。
三、结语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学习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直观。案例是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来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多元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必局限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这种多元化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
2.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会发现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3.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案例教学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记忆。案例教学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水平。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1.准备案例教学
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个案例来展开案例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案例:东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资本总额一亿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7500万,一股50元,银行借贷2500万,年利率为10%。公司准备融资上一个新项目,大约要1000万,新项目投产后每年税前利润为2000万。目前有个两个融资方案,一个是按每股50元的价格增发1000万新股,一个是以12%的年利率发行债券1000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出最佳的筹资方案。对学生而言,学生在知道这个案例后,要仔细进行阅读,了解其主要内容,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分析案例。
2.小组讨论
针对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展开学习。例如针对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的督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小组讨论结束后,争取组内成员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同学来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表达不同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进行适当地引导,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研究分析案例,建立案例库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就要提前准备好案例。为了便于长久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在建立教学案例库时,教师应当注重案例的多元化。但是在进行基础会计案例选择时,不管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或是国内的,亦或是国外的。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法律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案例解决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应随意的选择一些国外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一些同我国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
【关键词】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践教学
一、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大学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自学完成的,课程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教育目标应服从大学教育目标。目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压力等因素而对会计产生不的需求。对于那些打算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深入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知会计准则、熟练掌握会计工作技能,拥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判断能力。
对于那些不打算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有什么作用、掌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学会如何获取与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应掌握会计信息生产能力,后者应掌握会计信息的使用能力。综合考虑大学教育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关系,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我们认为,由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定位绝大部分不是专门从事会计或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如审计等),而且在目前教学课时数安排有限的条件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何做会计”,必然会影响“懂会计”目标的实现。
在目前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实行分层教育的情况下,只能将教学目标分成教学基本目标和教学扩展目标两部分,其中教学基本目标定位为:通过基本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联系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来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学生能联系强化内部控制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来把握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信息的 获取和会计信息的使用;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技能把;具有利于社会目标实现的品质。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为了满足非会计人员的长短期及个人与社会需要。而将教学扩展目标定位为:通过课内外自学与教师答疑使学生掌握详细的会计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设计
会计实践教学活动根据进行实践教学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即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两种形式。根据实践中所采用的手段不同,可分为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模拟实践;根据实践的对象范围又可以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模拟实践。
(一)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即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与校外实践相比,校内实践具有许多优点。如会计模拟实习通过重塑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仿佛实际置身于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通过对模拟原型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加工、提炼、简化,便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对会计过程的全面认识;可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地集中开展,既便于学生及时消化,又便于教师辅导和管理,且会计模拟实习成本相对较低,仿真模拟的效果也能较大程度的达到校外实践的预期目标。
当然校内实践也有一些缺点:尽管可以较好的模拟真实企业的工作内容,但是无法模仿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学生无法融入企业文化,其社交能力无法得到较好锻炼;无法了解真实企业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及工作的紧迫性。校内实践根据其实践所涉及专业知识的综合性程度可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模拟实践。
1.课程实践方案设计。课程实践是为了更好理解与掌握某门课程的相关理论与技能而进行的一种校内实践,它一般安排在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基础会计课程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掌握基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可以采用单项模拟实践和整体模拟实践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单项模拟实践。它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践单位,一般可在每一章理论教学完成后组织本章的单项模拟实践,对于理论知识不难理解而操作性很强、很细致的章节也可以直接在本章的单项模拟中穿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即边讲解边动手。
实践内容包括:根据企业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的大小、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特点及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企业账簿的组织方式(建账)和选择记账程序;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原始凭证的设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与入账登记;累计折旧方法选择、折旧计算表的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和生产成本计算表的编制;财产盘点报告表的编制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含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错账更正;调整前试算平衡表的编制、账项调整和调整后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其末账项结转(含转账分录的编写);报表的编制(重点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编制,对现金流量表只介绍直接分析法不讲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所有实践内容,以防止有的学生搭便车。
(2)整体模拟实践。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之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模拟实践。重点考核学生对经济业务确认条件、计量方法等知识的运用,包括:是否应该确认、什么时候确认、对哪些科目产生影响、采用什么计量属性、计量金额为多少,写出正确的会计分录。以及考核学生填制凭证、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规范化程度。从记账规范讲,体现在原始凭证的整理、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及登账的程序等是否符合要求;从算账方面讲,主要是算账技术是否达到要求,计算公式、程序是否熟悉、各合计数的准确性及账证、账账核对等;从报账方面讲,主要体现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及输出等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按照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组织规定并参照现实中的某一企业模拟设立会计机构、安排会计人员(由学生担任各岗位中的会计人员,可以由几个学生共同担任一份工作)并规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
其次,对该企业的业务进行筛选。选出没有超出基础会计知识范围的一般业务,并对其进行分类,大致按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及利润形成与分配各环节最基本业务组成有序的业务资料。要求每笔业务发生后各岗位的会计人员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完成科目设置、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设置,会计凭证的设计、填制、传递、审核、更正、保管,账簿的设置、启用、登记、对账、错账更正、期末结账,报表的编制。这一整个会计信息加工过程。在处理完以上任务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岗位轮换,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他工作的训练,并能从整体上把握发生后所有岗位人员是如何分工合作来完成相关业务处理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应该对基础会计的考核办法进行改革。期末时要求学生必须单独通过整体模拟实践的上机考试,才能有资格参与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考试。且基础会计的综合考试成绩由实践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
2.综合模拟实践。综合模拟实践是跨若干课程的实践,因此一般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进行,以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通常是选择有代表性企业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将一个真实企业中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一个典型企业,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要求实习用材料包括凭证、账表等均与实际相同,以增强真实感。
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并利用会计实务完成的会计资料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审计实务模拟操作等。综合模拟试验的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有所不同,用于满足基本教学目标的综合模拟试验模块内容可涵盖初级会计学、企业内部控制、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与会计信息的应用有关的课程。用于满足扩展教学目标的综合模拟试验模块内容可涵盖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大部分会计专业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不同的实践模块进行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对综合模拟实践的重视,应该给其以学分,作为必修的课外实践活动之一,学生可以多次报名参与上机考试,只要通过就可给与学分。
(二)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学生置身于现实经济生活中有机会对企业及其外部环境进行全面了解,不只是了解其专业相关的方面;可以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工作特点、工作氛围;可以深入了解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等等。
校外实践也有许多缺点: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决定校外实践难以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只能是旁观者;由于会计资料的连续性、时间性,校外实践使学生接触不到不同账务处理环节的全面会计资料,实践中学生会被分成小组各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个别指导,只能接触单一的业务;校外实习不可以同场集中展开,不便于教师指导;成本的不断增加,可能导致实习时间缩短,实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条件限制,只将那些打算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之后的暑假或寒假期间安置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跟班实习,详细了解会计行业有关工作的组织与特点,掌握会计行业有关工作的处理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对其它不打算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可以将基础会计的校外见习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见习揉合在一起进行,只要了解企业有关会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范围就行了。不管是见习还是实习,都要求老师预先明确有关目标与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以提高其积极性。要加强与被实习单位的意见反馈,重视对校外实践的考核。
为了弥补会计实践的不足,可以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略策,即鼓励基础会计等专业老师深入企业考察,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能更好的在教学中献身说法,拉近课堂教学与工作实务的距离,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人员给学生上实践性课程或作讲座。
参考文献
[1]赵莹,曹峥.需求多样化下非会计专业本科会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1)
[2]权英淑.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J].广西会计.2003(12)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案例教学; 学生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贺颖奇,陈佳俊.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