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国工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4:43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工运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国工运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可靠性;建议

2006年2月15日,中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而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的引入,这个重大变化引起了会计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质疑和担心的声音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一些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以当前市场价值为基础,需要相关人员的估计,从而会影响其可靠性。本文拟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进行初步分析。

1公允价值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利率、汇率的开放,金融业的竞争加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特点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履约之前,其市场价值常常会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损失或收益。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这些损益只有等到合约履行或取消时,才能一次性报告。这使得大量的金融机构在破产之前,其财务报表仍显示良好、健康的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同时,会计的目标也逐渐由受托责任观转向了决策有用观。信息的使用者不仅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也就是希望财务信息面向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出现,并且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于公允价值是这样定义的: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通过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以基于确定的假想交易为对象,主要是面向未来,在它的金额、时间安排等方面力求反映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而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

2可靠性的含义

对于可靠性的含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同的组织也给出了不同的表述:

FASB在其《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认为,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合理地、不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内容,具体包括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

IASC则认为,可靠性是指当没有重大错误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有了可靠性,它包括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等反映真实性的一些方面。

对于可靠性的理解,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公允价值不具有可验证性,或者不具有精确性及真实性等等,我们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来看,因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的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所以只要财务报告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在总体上不存在重大的错误和偏向,不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那么,信息就具有可靠性。

3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分析

对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会计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是以当前市场价格为基础,可能需要估计,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估计也不可能精确,因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就很难获得保证。同时人们还担心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导致利润操纵,从而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FASB在其2006年9月25日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按照估计所需信息的可获得性及可靠性程度规定了公允价值有3个层级:第一个层级的公允价值是有活跃市场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第二个层级的公允价值是经过适当调整后的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第三个层级的公允价值是利用价值评估模型评估的价值。从该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越是靠近前面层级的公允价值信息,其可靠性程度越高。

而中国也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从公允价值的取得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资产存在活跃市场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于市价的可核实性及反映真实性都可以得到保证,因而此时的公允价值是可靠的。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资产并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此时我们只能采用现值技术来对公允价值计量,随着金融学、财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很多资产的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这些模型的可靠性也逐渐得到证实。不能再因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而反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因为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极为复杂且变化不定,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估计,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必然存在的,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的残值率、坏账损失率、法律诉讼导致的预计负债的金额等等。关键问题不在于公允价值需要估计,而是估计的结果是否能够保证足够可靠。IASC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到:成本或价值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而说公允价值不可靠,公允价值只是我们进行会计计量的一种工具。其本身并不存在利润操纵问题,关键还是很多上市公司蓄意造假、很多会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而且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督失灵。即使我们不引入公允价值,利润操纵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手段不同而已。这次新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弃而又用”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解决了利润操纵的问题,而是中国目前已具备了适宜使用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财政部在制定新准则时,对于公允价值也强调适度、谨慎地引入,只有在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公允价值可以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其可以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引入公允价值是一种必然。

4在中国运用公允价值需要的条件

目前,很多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地推广公允价值的运用,由于公允价值能更好地反映财务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信息,更有利于评估企业过去的业绩和未来的前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相关,因而要更多地应用公允价值。但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是要慎重地引入公允价值。因为中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不活跃,尚未建立起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长期以来,中国会计界一直要求会计人员完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这导致了目前中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精神和技能的严重欠缺。所以,中国运用公允价值的许多条件还有待建立和逐步完善,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市场体系

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是建立一个统一且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只有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下,价格才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充分考虑了收益和风险之后所达成的共识。此时,价格才能成为真实的、准确的市场信号。

4.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交易双方进行公平交易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而目前,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进行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造假成本过低。如果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造假成本,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操控公司盈余行为的发生,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正确运用。同时还要强化国家监督机构的职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做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工作。

4.3加快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

逐步建立一个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条件。在理想状态下,市场上的每笔交易都将被系统记录并统计在该系统的数据库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渠道出来,而且这个系统的数据会随交易的发生而变化,企业可以随时从公允价值系统中获得相应资产的公允价值,审计人员也可参照系统的数据来判断企业有关交易的公允性。

4.4大力发展独立诚信的中介机构

当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无法获得时,企业除了可以自行估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外,还可以借助独立的中介机构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因此,以评估价值代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主要取决于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诚信。目前,中国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诚信都不理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中国管理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加强对其监管。制定更加严厉的措施对违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中介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4.5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第2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优越性;不利因素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并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运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完全的市场经济、公平交易、持续经营。

二、公允价值的优越性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相比,有以下几点优越性:

(一)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便于会计的国际协调

公允价值所强调的是交易与事项中蕴含的产权契约关系。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产权契约关系又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公允价值恰恰能够体现这种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可以看成是会计计量的回归。正因如此,公允价值一经提出,就受到世界各国会计界的重视,并且逐步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变化趋势,便于会计的国际协调。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二)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尽管都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但是计量的属性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和费用却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这样计算出来的收入缺乏准确性和可比性,会出现收入超分配或者虚利实分的现象。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收入、成本和费用都采用公允价值,使得计量属性符合配比原则,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三)有利于维持的经营能力

企业要使经营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必须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得以补偿,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能力耗费,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相同的金额却不能购回与原来相等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将会萎缩。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即是按照现行市价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量生产能力,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相同的金额也能购回与原来相等规模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经营在正常的状态下持续下去。

(四)能够适应新业务的需要

从目前会计界所遇到的会计计量难题来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环境会计问题、网络会计问题等,在计量基础上所共同指向的应是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当然,作为一项基本的会计计量基础,只能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并不能代替具体计量方法的研究。正因为如此,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应该能够适应各种经济发展变化对会计计量的需要。

三、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利因素

公允价值计量尽管有上述诸多优越性,但是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大环境尚未全面形成,运用公允价值还有诸多不利因素:

(一)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

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许多问题还处于研究之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现阶段还处于一个正待研究的领域,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它的价值如何来进行确认与计量,因其在实务操作上对其价值的选择很难克服人为因素影响。由于在理论上还不完善,使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上还是处于探索的过程。由于具体的价值确认的标准有许多,容易受人为的因素影响,致使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差。

(二)市场不活跃,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

市场不活跃,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构对于绝大多数资产和负债而言,很难找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价值。我国现在还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各类要素市场的运作还不够正规。中介机构尚难以真正独立、客观、公正地行使中介职能。还有一些中介机构缺乏诚信,对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评估有失公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还存在较大欠缺。

(三)会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经济形式的发展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低,在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使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难以发挥。

四、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运用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

借鉴国际会计的研究成果,曾为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要注重理论体系的健全,并将健全的理论在我国全面推广与运用,才能促进解决运用中出现的难题。

(二)改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市场环境

1.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只有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建立,才能更好的确定商品成本和市价,从而获得商品公允价值的信息。首先需要完善的是市场体系;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充分考虑了收益和风险之后所达成的共识。此时,价格才能成为真实的、准确的市场信号。其次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为交易双方公平交易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完善法制环境,健全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法律责任的规定和惩罚机制,尽力避免给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操纵的空隙。

2.大力发展独立诚信的中介机构。当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无法观察到时,企业除了可以自行估计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外,还可以借助独立的中介机构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因此,以评估价值代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主要取决于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诚信。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诚信都不理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我国管理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加强对其监管,制定理加严厉的措施对违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一方面需要政府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中介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3.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信息化的建设。一方面加大市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力度,一方面企业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也应加大力度,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会计部门与市场信息之间的网络并行,加快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处理。

(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在我国全面地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形势的发展,要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的知识。其次,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宣传和对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使广大会计人员能尽快地熟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同时并能尽快地掌握对其的具体运用。最后,会计准则制定者应经常与会计实践工作人员保持沟通,及时解答他们在处理公允价值上遇到的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徐淼.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3).

[2]李惠.公允价值的应用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

第3篇

1.1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所谓历史成本,就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对价,而且即使物价变动,一般也不进行调整。从历史成本的定义可以看出,历史成本是一种基于过去所发生交易的计量属性,这样来看,历史成本就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更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具有更强的可靠性。但是,历史成本的应用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币值稳定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然而,利率和通货膨胀的不稳定都会导致经济环境的不稳定,这样便造成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1.2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购买(偿付)相同或者相似资产(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重置成本是从企业主体的角度出发,计量资产的投入价值,而公允价值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计量资产的市场价值。

1.3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扣除了销售所必须的预缴税金,费用等直接成本的净值,而公允价值不涉及直接成本。

1.4公允价值与现值。现值是指以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或未来现金净流入金额为依据,同时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进行计算的资产价值。按照预计从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资产,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现值不一定是公允价值,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是以现值为依据计量。

2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一部分中关于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的论述来看,公允价值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同时,我国采用公允价值也是适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必经的历程。近几年来,我国在公允价值的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在具体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等级结构,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下列等级结构层次做出职业判断,进而得到公允价值。①存在活跃市场的,应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②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参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③同类或类似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可见,存在活跃市场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条件,以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市场价格所确定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然而,判断市场是否活跃的最基本标准是,观察该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交易频率是否足以提供持续性的定价信息。如果一项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无法提供持续性的定价信息,则它可能是非活跃市场;如果它能提供持续性的定价信息,则该市场中的资产、负债的交易频率和交易量是充足的。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当前市场能否提供一个持续性的定价信息,当前市场价值是否代表公允价值,当前市场价格是否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即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取得的交易价格能否作为计量公允价值的真正参数。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全开放,自愿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资本市场规模难以形成,再加上相对单一的金融产品和发展缓慢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期权市场尚未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督机制等等原因,交易市场上的股票、债券以及期货合约的价格经常在短期内发生大幅波,公允价值缺乏参考标准,也就很难真正反映资本市场的信息。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只有在以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作为支撑的条件下,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2.2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会计系统自身需要职业判断。从上一部分中阐述的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公允价值等级结构的第三个层次来看,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或可参照的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只能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来估计公允价值,而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会计人员做出一系列职业判断的过程。葛家澍(2000)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这正指出了会计系统具有主观性的特征。一方面,在确定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折现期判断的结果,直接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结果。因此,不同会计人员因为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敏感度,对风险的态度,性格等众多因素的不同,使得职业判断的结果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另一方面,因为公允价值在应用中需要职业判断,这样就可能造成管理层进行利润操作的问题。例如,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当投资成本大于取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不调整投资成本;当投资成本小于取得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这样,投资单位可以通过对多个单项资产的职业判断影响投资成本总额的数额和方向。另外,会计职业判断具有社会性,具体表现为会计职业判断受到社会的外在约束机制、会计自身的特征和原则和相应的理论框架、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制约的同时其结果也直接影响税收及财富分配,因而对各利益相关者具有鲜明的经济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更倾向于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此时,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客观中立性与经济影响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尽量满足各利益团体的共同需求或尽量维护公众的利益,会计的反映就很难保持较强的客观性了,而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必然对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提出了极大的质疑。因此,可以说,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约有1200万会计从业人员,其中,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差,绝大多数仍处于基础会计阶段,很大一部分会计人员缺少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而且,很多单位仍然停留于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水平亟待提高。可以说,从整体来看,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这严重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2.3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问题文中前一部分对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等级结构做了详细的阐述,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往往取决于理性判断这一因素,而理性判断通常又要借助已经成熟的模型来达到公允的境界。但是,目前我国在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上仍不成熟。此外,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但是对于它的估计方法不够详细,正如准则中规定的公允价值的等级结构中的第一层次所言,按照活跃市场中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但是,试问市场价格又怎么确定?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会计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地规定相对于国内要更详细一些,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国内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6年颁布的FAS157《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估计方法、层级方面为会计实务做了详细的指导。相比较之下,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详细的估值方法的不完善,势必增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终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

2.4会计监管力度不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会计工作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新形势下,要想客观公允的披露会计信息,严格的法律标准和健全的法律环境对于保障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基础的会计法律体系。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就目前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来看,部分公司公允价值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所以说,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会计法律体系仍然存在着不足。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会计监管力度仍然不够,由于没有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的统一规定,给惩罚的顺利进行造成了障碍,削弱了会计法律的监管力度,不利于会计法律环境的改善,从而阻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

3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对策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内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几点对策。

3.1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

3.1.1交易双方要树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交易意识。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存在公平交易是公允价值存在的重要条件,而公平交易又依赖于交易双方是否具有公平交易的意识。所以,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种公平交易的意识对于公允价值的良好应用有重要意义。

3.1.2完善市场经济体质,建立统一充分的交易市场。为了使得公允价值的获得更加具有客观性,培育良好的生产资料市场变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生产资料市场的供需工作,以不断满足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城市化建设的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1.3政府要积极建立和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促使价格功能的充分发挥。因为价格功能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把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程度,因此,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及时,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由的市场交易主体。

3.2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

3.2.1作为会计人员自身,要不断增强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作为一门为经济服务的学科,它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得到不断完善,再加上会计变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会计人员不能仅仅停留于会计书本上的知识,它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进行后续学习的过程。会计人员要不断进行学习,认真接受正规地定期后续教育,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2.2会计人员要积极实践,丰富经验。会计较强的实务操作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功底,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根据职业判断将所掌握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于实践中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会计人员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判断标准,不断积累经验,增加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技巧,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

3.2.3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相关会计机构要制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根据不同单位地性质特点,制定具有差异性的培训教育制度。同时,可以不断完善相关的继续教育考核与评估制度,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之于众,实行淘汰机制。

3.2.4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科学的诚信体系。具体到可以通过建立会计诚信网络系统或诚信档案来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突破原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会计诚信教育。

3.3完善估值技术会计人员为达到信息更具有公允性的境界,往往依靠已有的成熟的模型来估计公允价值。因此,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成为了估值技术应用与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建立科学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必须不断推进估值技术的改进。

3.3.1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体系。相对于国外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完善性,我国会计准则则显现出来了一定的不全面性。面对目前国家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估值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全面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体系的情况下,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健全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成为了财政部的当务之急。具体到要通过不断学习目前国际关于现值和公允价值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不断补充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增强会计法则的可操作性。

3.3.2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平台。当今计算机技术、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高速发展为进一步完善估值技术奠定了基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与行业之间进行协调来建立一个公开的全国性的行业价格和经济数据网络平台,提供关于模型、参数等估值要素的指导,进而促进估值技术的快速发展。

3.4建立科学的会计监督体系

环境的动态性,计量对象的复杂性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了解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的信息需求。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兼顾对风险的管理,减少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引发的市场波动,就公允价值本身的应用而言,为了提高其可靠性,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会计监管体系来保障公允价值在生成过程中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4.1建立科学的会计工作政府监督体系。我国《会计法》中规定了会计监督包括三部分内容: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分行业、分部门进行《会计法》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将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相结合,坚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规范管理的原则,以源头治理为突破,稳步推进会计监管工作。但是,我国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方面仍不健全,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会计违法的惩罚力度,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有关违法行为的惩戒规定,增强我国会计法律的可操作性。3.4.2建立科学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会计的社会监督就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另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法行为也包括于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之中。所以说,加强社会监督主要意味着要加强资产评估队伍对于委托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只有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各自发挥才能,充分合作,才能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目前我国只有在2006年出台《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因此,与政府监督体系相结合,通过完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来提升资产评估队伍的质量,从而发挥社会监督对于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积极作用。

3.4.3建立科学的会计工作单位内部监督体系。具体到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重点解决认为操作问题是公允价值得以顺利推广的关键,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又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解决人为操纵问题就是要重点要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只有积极促进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建立与完善,才能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②完善公司的内控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为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企业决策和控制相关与可靠的会计信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作业目标而提供保证的过程。所以说,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现企业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内部需实行岗位职责分离制度:①要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岗位职责制度。明确每个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分工协调并且相互监督。②要加强事中控制,严格实行岗位分离制度,及时纠正岗位中发生的偏差,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控制能力。③要加强事后控制。在工作结束后对于工作进行总结,更好的为未来的工作提出更好的计划,促进新一轮工作的顺利展开。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 问题 对策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以上定义虽然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一,双方在自愿、公平的条件下进行交易;第二,价格是双方达成的,任何一方有异议都不会形成公允价值;第三,存在交易前提,这里的交易可以是现在的,也可以是尚未实现的预期交易。

公允价值的出现是现代会计计量以价值取代传统计量强调成本的结果。当处于静态的经济环境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企业产出中的保值和增值部分。但是,当处于变动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所代表和拥有的是一种生产能力或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此时,资产计量属性就有必要由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的出现,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相关性缺陷越来越突出,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则成为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应当发生和存在于交易中,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的根本特征在于“真实与公允”,公平交易市场是确认公允价值的基本前提条件,而公平交易只有在发达的市场(即公开、透明、活跃的市场)中,或者是在没有发达市场时交易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并且,公允价值还同时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特征。公允价值的其他特征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公平性,是交易双方平等议价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对象具有全面性,其计量对象不仅包括资产也包括负债;公允价值得以存在的交易市场具有兼容性,不仅包括活跃市场也包括非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反映虚拟的市场价格,即交易和交易双方可以是假定的;公允价值概念具有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信息及时充分、能够面向市场而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并且能够全面反映管理层决策水平。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价。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力。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电算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较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等,这些都限制了公允价值的推广和应用。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应该说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运用尚难以适应。

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完备,公开的、成熟的交易市场较少,许多市场还处于发展、起步、甚至论证阶段。活跃市场的缺乏、要素市场的不成熟,市场化程度较低等情况都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了可想而知的困难。在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不完善,制度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等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带来了税收上如何衔接的问题。如公允价值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又如收益的税收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中一个很实际而且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公允价值计量还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莫测,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面对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能更准确的使用公允价值,更好的提高信息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决策信息,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

1.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是以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为基础的,“基础”的薄弱无法为准则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职业水平的参差也将给“公允”带来不同的结果,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的保证。

2.积极地建立一个与公允价值计量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环境。面对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不完善,制度规范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等等这些严重影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的问题,我国必须努力完善产权资本市场,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完善各项设施。努力提高市场运作透明度,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信息平台,提供完全的要素市场信息,反映市场行情的瞬息变化。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加大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专业评估机构等等,为使用公允价值提供完善的环境。

3.对于税收上的不衔接,应努力协调。从我国现阶段的税收立法看,是遵循税法与会计相互分离的原则。由于税法上对企业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强调的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对调增的留存收益和未实现收益,估计进行征税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样如果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房地产后将使原来折旧摊销的税前扣除效应消失,对此类企业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协调,尽快明确新会计准则的涉税事宜,以利于新会计准则的正常运用。

最后,还应当防范操纵利润。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加大、专业判断的事项增多,导致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准则的机会增大。限制和防止操纵利润,首先,有关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订应基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保护信息使用中的弱势群体。制度安排必须合理,规则必须科学。其次,鉴于会计造假的违规机会成本远低于其预期收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应借鉴美国高昂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会计造假进行严惩。

相信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逐渐完善,通过广大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界人士的不断探索,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将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必将得到普遍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培红.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评价与应用[J].会计之友,2006.

第5篇

摘 要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在很多方面都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特别成熟,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提出公允价值应用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实际应用 问题分析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存在一些不健全的地方,相关市场也不是特别成熟,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

1、公允价值获取和使用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很难取得公允价值,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因为我国国家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的交易市场寻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交易也不是特别活跃,特别是加上我国金融工具没有很高的市场化程度,在交易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就很难取得公允价值。毕竟公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一个政权分析人员曾经指出,公允价值准则可以使用的地方是比较多的,但是使用的前提是需要有相随客观公正的评估机构存在,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活跃的交易市场,但是,这两点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公允价值在一些发达的市场上相对容易确认,我国怎样进行公允价值确认的问题却一直存在。特别是交易市场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还有交易市场被认为分割开来的时候,金融产品的价格必然会扭曲,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可靠的计量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认为操作计量的事件发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难以判断信息质量的可靠程度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作为会计计量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确定性和客观性,两者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财务报告中,虽然公允价值能够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但是信息质量上却不能得到保证。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人员和使用人员来说,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这些信息包括资产信息,负债信息等,根本不能保障信息的质量。加入财务报表除了使用人员之外没有其他的监督者存在,这样就编制人员很大的可控之际,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是不是利用这个机会制造出一些虚假信息片区投资不得而知,这就使报表使用人员根本没有办法依靠这些信息来评判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不容易取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数据,也难以取得相关资料,计量过程就存在较大的主管随意性。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还不是特别高,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加上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低等情况,这些都是公允价值在推广中受到了影响。

3、公允价值计量容易导致价格波动

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出现变动的,这一点是跟历史成本法相比得出的结论,虽然公允价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资产在这个时期的价值是多少,但是如果这个资产的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话,就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变化。这些因为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变化,也许不一定能提供与之相关的信息,设置还会对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员产生误导行为。尤其是对那些上市企业来说,假如市场上产品原料或者商品产生一点变化就引发股票价格的波动,会让投资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是非常不稳定的。

4、关联方交易的普遍存在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产生了影响

在我国,上市企业跟一些大的股东之间的交易是相当平常的,特别是一些上市企业与母公司以及相关联公司之间进行一系列的债务重组等交易中,经常发生交易价格变动的状况。一些上市企业可能会利用一些关联教育来虚报企业利润点。除此之外,市场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而公允价值主要是通过市场来确认的,这就导致了一些会计要素可能寻找到类似的交易价格,那些寻找未果的只能依靠估计,很难把握市场环境的预知性。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运用中面临多方面的问题,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1)树立公允价值的应用理念,找出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难题,认真学习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允价值理论。(2)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力度,逐渐理清投资人员与经营人员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断明细企业产权,使市场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起来。(3)不断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完善相关市场环境,利用专业机构的评估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健全产权交易市场。(4)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这些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些都是公允价值全面实现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5).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工程项目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107-01

1 前言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继实行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之后,又推行了工程监理制度,并逐步开展了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实施了建设行业注册准入制度,大大提升了建设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工程项目管理对于不同的参建主体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就是施工管理,其核心是“三管三控一协调”。具体来说,三管就是合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信息管理;三控就是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协调就是指全面地组织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协调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2 以人为本,做好三项管理

春秋中期,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张,强调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管仲《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项目经理由于缺少对组织中人的行政处分权,要想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本管理思想,也有等级服从之约。人本管理就是要发扬民主,在参建各方主体之间树立只有分工不同,没等级之别的观念。

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终止等活动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参建主体是由合同维系在一起的,项目组织是通过合同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的运作是建立在授权的基础上的,高效管理也是要求充分授权的,项目组织是由不同部门、单位、组织的人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对项目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合同既体现了人的意愿,又服务于人的需要,人处于合同的最核心位置。所以,项目合同管理要想成功,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理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是围绕着建设目标而动态控制展开的,而安全则是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控制的基础。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在人与自然、与作为自然现象的天的关系上,体现为强调人与天地同尊,而人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为万物之灵。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我的发展为核心,控制好环境风险,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现代化的管理活动,要依靠大量的信息以及对大量信息的管理,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以人为本意味着项目组织内部各参加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项目组织内部,项目参加各方的地位不是由其行政级别、规模、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项目参加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于项目的运作过程是平等透明的,在项目组织内部由于信息流通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对于参加各方来说,很少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拥有特殊信息而形成的权威,使得参加各方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和沟通,项目参加各方地位的平等也能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项目组织良好的运转。

图1

图2

图3

3 易变不息,抓好三大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包括: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成本)控制,这三大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计划制定,过程控制,对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就是我们一直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动态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定量的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地指导施工管理工作,这对于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古老的《易经》早就指出“道无常居,易变不息”,说的就是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随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易变不息,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事物在不断发生变化,控制目标也就随时会出现偏差,我们的调控工作当然也要随之跟进,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势而为,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持续改进,以使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与工程项目管理所强调的动态控制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4 和而不同,搞好各方协调

沟通协调也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参建各方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不同的具体利益追求。儒家赞同“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他对人和的重视。人和作为企业伦理规范,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的企业内外部运行环境,在工程项目管理上也一样,在项目内培养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造就项目内部的和谐团队精神。在项目外部关注和气生财,良性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培养与政府,与项目所在社区公众建立和谐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关注环保,关注项目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儒家文化讲究人和的管理思想在这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以我公司承建的广州市东漖城中村改造首期复建房(东和花园)B区工程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达8.6万m2,属于大型项目,该工程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7.8m,采用桩锚综合支护技术,专家原论证确定的施工方案里是每个支撑角设置两层支撑梁,二层撑梁距离坑底的净空仅3.5m,这样一来,梁下机械作业空间严重不足,以致土方开挖以及工程桩钢筋笼安装都将十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第一层土方开挖后探明的现场土质情况,提出了把第二层支撑梁改为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案,这样的修改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符常规的,所以协调难度是很大,但由于我们在项目一开始就建立了良的好合作关系,所以我们与参建各方的沟通和协调是十分顺畅的,经过努力,我们很快争取到了各方力量的有力支持,重新组织了专家论证,修改通过了这个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了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科学,出现很晚,至今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曾经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辉煌文化,传统文化至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一中一西,一古一今,一个讲抽象的文化,一个讲具体的管理,看似很不搭界,实际上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实工作中,到处都存留着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早已不自觉地渗透进入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项目决策、选择项目时,经常会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计划管理时,会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都是典型的儒家学说。当然,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对现代管理思想是有一定消极作用的,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崇尚权威、喜欢集权等等,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冲突,并把积极有用的部分发掘出来,融会贯通,把有利于工程项目实施的行为习惯,转化为有效的管理活动。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就我国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承担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的内容和责任,这是我国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上要积极改变,以适应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外,还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特别是要引进和利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服务。“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休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与西方国家讲法制、讲规范、重外在、讲行为的传统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不仅留下了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铸造了国民的深层心理,形成了民族的习惯,它的合理成分和精华因子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专门研究了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并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首次。这也更加要求大学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动整合和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这些文化体系对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传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素材。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仁义”、“中庸”、“尚和”等,这些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资源,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思想基础,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有助于陶冶大学生心境,塑造理想人格。其中许多传统文化著作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价值。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按余秋雨先生的说法,“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②这种集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在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过程逐渐形成的。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归纳,如有学者把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概括为四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③笔者认为这种归纳是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而这些精神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通过长期的熏陶,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一向都非常重视利用本国传统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显得格外重要。在当前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三)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借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规范、道德要求,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品格。而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慎独”、“内省”的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方法,也使大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的主体。

二、辅导员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开展传统文化宣传。让大学生经常接触和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了解,就谈不上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也就更谈不上心理上接纳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所以,要想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开始,辅导员就要有意识地让其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利用周末教育时间,为学生集中讲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并开列必读书目给全体大一新生;举行传统文化有关的学术讲座,让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组建传统文化的学生宣讲团,营造“人人学传统文化、人人用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征文活动、演讲活动、竞赛活动等,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积极开设选修课,通过课堂系统学习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总之,文化都是在交流传播,在传播中发展的,因此,大学校园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全体大学师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文化素养。大学辅导员既要懂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要让大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辅导员自身首先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比较自如地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这样,既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魅力,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大学辅导员除了要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外,还要自觉研究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在传统文化中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前面已经提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本身就有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继承和发展这些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教化示范法”就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古代的道德教化特别重视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孔子就认为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决定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面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树孝子、贞女形象,挂牌匾、竖牌坊,这些行为只要剔除其不合理的部分,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塑造榜样、如何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一面,无疑具有极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又如传统文化中关于“内省、自省、反省、慎独”等方法与当前所强调的“自我教育、内化、自我批评”如出一辙,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个人内在的思想控制,都是提高个人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一方面辅导员要灵活运用到自己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间去,一方面要则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自己掌握这些方法,使其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路上的一种有力的工具。

(四)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必须做到推陈出新。一方面,辅导员在引进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时,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革故鼎新,融入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也才能更加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必须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运用到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去检验和完善。

总之,文化本身就是“化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如何“成人”的教育,二者在这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大学辅导员应该自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作出大胆的尝试,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解

①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