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4:38
序论:在您撰写初二物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为安全顺利地完成该施工任务,潮安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承建单位潮安建筑安装总公司做了大量的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成立了以总公司领导亲自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由现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质安员、安全员等人员组成精干的项目管理领导班子,对工程施工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并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制订多项专项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种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手续,及时编制收集各项施工资料,做好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安全技术资料等。
2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1)材料的管理潮安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等材料我方均择优选用信誉好、货源稳定、质量有保证的商家进行供货。钢筋主要采用国标钢材、水泥采用塔牌及顺龙牌水泥,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由潮安区阳光混凝土有限公司供应。材料进场后,由相关人员负责检查,确认材料没有质量缺陷,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2)有效管理,保证合格的施工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基础之上,同时有效的管理能够产生合格的工程质量。例如:潮安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首先必须对施工进行严格完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为了保证物料的质量,必须在物料的采购以及管理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使物料达到标准。一个工程的实施必然会有优秀的领导阶层和辛勤的施工者,但是必须提高领导阶层的能力和施工者的素质,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较好的质量,同时还要采取其他的措施:首先,工程中施工设计是工程实施的基础,必须保证按图施工以及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设计工程师沟通解决;其次,与领导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沟通方式,遇到问题时及时作出决定;再次,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并处理问题[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工程的质量,明确工程的进度、目标和方案。管理方案严格实施以及明确不同的人的不同分工,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保证合格的工程质量按期完成。(3)安全措施1)分工到具体的每一个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追究其责任。2)管理人员把握好工程进度和定期检查工地,全面检查工程的每一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工程的安全。3)做好日工作安排和要求,一天施工完毕,由专门的负责人检查工地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工地实施监控管理。4)工程实行惩奖制度,对那些工作不认真负责,造成一定损失的员工实行严厉的惩罚,扣除奖金并做检查在全体员工面前宣读,深刻认识到错误,并且以后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对那些工作积极有责任心,作出一定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2]。以此来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5)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时刻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监理在施工中检查的重点
(1)注意土方的挖掘和排水措施1)明确工程排水系统方案,做好施工期降雨排水的预案,一旦在施工期间发生大量降水,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2)施工之前做好标高,预计挖掘土方的数量,合理安排机械的使用和人工的土方量;3)土方挖掘过程中,当可能会出现土壤土质与勘测报告不一致的状况时,应当立即停工,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危险;4)进行土方回填工作时,注意建筑物四周同时回填,避免建筑物受力不均匀。(2)生化池施工控制的重点考虑到现有施工场地比较狭窄,钢筋制作场所及木工制作场所只能利用现有场地进行布置,故将基坑分成A、B二组池进行分期开挖施工。在完成A组池基坑开挖,并同时进行桩基检测及池体结构的施工工作。然后进行B组池主体结构的施工,完成B组池基坑开挖,并同时进行桩基检测及池体结构的施工工作。(3)正确安装和调试机电设备在安装机电设备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进行安装,切不可轻视安装,造成不必要的事故,确保安全可靠以及科学合理后再进行使用。安装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调试,切不可大意,如果出现问题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3]。比如,在进行调试时,需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要完全符合要求才能够运行。调试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严格的例会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在例会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对参数不断进行优化。(4)污水处理设备适当调试在正式运行之前必须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过程中,首先应该严格检查安防措施,审核调试方案,保证运行的顺利进行,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在确认设备在正常运转时轴承震动良好后,才可以进行试运行。当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切断电源,将设备所有程序恢复到运行之前。(5)细致认真的核对,良好的工作态度预先检查好预埋件的个数和尺寸,防止预埋时再次匹配,浪费时间影响工程进度。同时派专人管理浇筑混凝土的过程,防止混凝土溢出等问题。对模板进行认真核对,尽量减少爆模现象[4]。当预埋件埋好之后,认真检查和核对,保证工程的质量。
4施工过程中各项数据检测
潮安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对生化池的钢筋安装情况、预应力管桩、模板安装检测等进行了检测,经检查生化池的平均合格率为95.3%,达到了规定要求;对细格栅施工时的预应力管桩、混凝土墙体施工、混凝土回弹等施工项目进行了检测,平均合格率为94.6%,消毒池各项施工内容的平均合格率为95.7%。对高强预应力管桩分别进行了低压变检测、抗拔检测、静载检测、结构砼试件检测,经检测合格率为100%。从基坑开挖开始进行观测,至基坑回填结束观测共13次。由于分段开挖,测得的最大位移量为4.40cm,最小位移量为2.20cm。生化池沉降观测。池体建筑物共沉降观测3次,A组池累计最大沉降量为4mm,最小为1mm,沉降差为3mm。B组池累计最大沉降量为1mm,最小为0mm,沉降差为1mm。细格栅建筑物共沉降观测3次,累计最大沉降量为3mm,最小为1mm,沉降差为2mm。
5结论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
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学习潜能的初中学生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及良好行为表现:
(一)创造性学习的个性特征1、好奇心强,好动手;2、兴趣广泛,对各种学习和活动都感兴趣;3、较顽皮、淘气;4、所作所为有时逾越常规,其行为常被认为"不可思议";5、处事待人不固执,较幽默;6、敢于发言提问,勇于质疑发难,爱钻"牛角尖",常想把老师问住难倒;7、有自信心,但不固执已见;8、乐观、积极向上,有进取心,不怕失败,不怕挫折;9、虚心乐意接受意见和建议;10、爱幻想,联想丰富。
(二)创造性思维特征1、观察事物细致;2、富于想象力;3、对事物反应快,容易受到启发;4、勤于动脑,对学习过程的各种问题不满足于知其一,喜欢从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究底;5、善于假设,能运用假设的办法,引发思维,寻求问题的解决;6、不拘泥,不守旧,乐于创新;7、有主见,不轻信他人的意见,习惯于自己动脑,动手;8、喜欢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9、理解问题深透,自学能力强;能自觉探讨问题,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地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10、思维敏捷、开阔。
(三)创造性学习实践行为表现1、学习扎实,肯下功夫,会利用时间;2、在学习过程中讲究效率,追求速度,成绩突出,知识面广;3、敢于大胆实践,急于求新;4、对解答各种学习问题不仅满足于"会",而且追求"熟"、"巧",能够融会贯通,灵活应用;5、在学习中,喜欢一气呵成,有不完不罢休的的劲头;6、有抑制自己的能力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学习时不再去想玩,对学习不是草草了事;7、自理能力强,学习、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自己能办的事情自己办。
3、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创造的成就=知识技能×智力×非智力因素,公式中的三个要素在创造中的作用虽然不同,却是缺一不可的。一般来说,人们对掌握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是认同的,且颇有研究和建树,而对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注重不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除了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智力因素的开发外,还必须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如兴趣、好奇心、克服困难的意志、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竞争意识、协作态度及责任心,充分调动和发挥情感因素和态度的作用。
学习要有创造性,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遵循创造性思维的两条原则,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标新立异,自圆其说。这两条思维原则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和高度协调。这是创新得以产生的根本。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尽可能从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并及时引导。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科学家的创造思维逻辑,我们要用科学家的逻辑,接受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
4、重视实践活动 培养实际能力高中的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就已进行了多年,而多年来,初中物理学习,没有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实验操作的考核、考查都是在试卷上进行,应当建立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考查的评价制度,实验操作成绩按适当比例计入总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初中物理学习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多做实验,落实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自己建构知识。
物理实践活动,应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实践活动时,要避免规定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新现象,新问题,触动灵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的收获可多可少,应重在参与。只要学生参与,都应该给予鼓励。
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用结合,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5、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内容物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方法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要更多地应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物理;教学
农村儿童的父母因要养家糊口而被迫抛弃孩子而上省城打工挣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多数农村的留守儿童与健康学生的心理相比较,其留守学生所患有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大(如:多数留守儿童胆小、自卑)。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呢?
一、从学生心理出发,尽可能解决其中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常不在身边,致使学生亲情缺失且日渐渴望亲情,所以教师可以从亲情方面出发,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家庭,与留守儿童们成为朋友,让留守儿童喜欢上自己,近而接受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例如,某学生因爷爷生病而一心二用,无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位教师首先了解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之后再到学生家中了解其家庭情况。最后,教师尽可能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解决后顾之忧,而致使学生喜欢自己,从而接受初中物理,俗话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物理实验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学习初中物理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拥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因为学生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解题技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常见问题。例如,以人教版初中物理为例,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知识时,让学生自选材料并自主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在其中加入其他电器,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如小灯泡不亮尝试找出其中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及提升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让学生逐渐的改善自身胆小焦虑的问题,并在初中物理实验中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比如:动手、思维、团结合作等)。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父母外出打工而亲情缺失,所以需要教师更多关注,从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及学习实际出发,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克服胆小自卑等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作者:查小雨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论文关键词:用注射器改进的物理实验装置二则
纸片都将不会落下来。这是广大物理教师非常熟悉的覆杯实验。该实验取材非常容易,操作较为简单,结果出乎意料,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极大的调动学习得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该实验越来越遭到教师的冷遇。苏科版教材用大气压挤压易拉罐的实验取代了覆杯实验作为导课实验,覆杯实验羞答答的出现于课后的习题中。而大气压挤压易拉罐的实验明显相对于覆杯实验器材准备量大、操作耗时长、干扰知识多、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缺点。编者为何要弃优用劣?却又对其念念不忘?
(二)、实验的缺陷
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在做覆杯实验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在做完覆杯实验后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晒下,纸片没有落下?”时,有学生会回答“因为水将纸片和杯子粘住了、分子间有吸引力”,身为教师很难有力的否决学生的这种认识。有的教师在做覆杯实验时不小心将气泡混入杯中,学生认为实验失败时,却发现被子倒置后水和纸片都没有落下,再做,发现杯中空气再多一些实验也能成功,即使没有水,潮湿的杯口也能将纸片吸住不掉,这些现象似乎在佐证学生分子间有吸引力的认识。这样的情况使实验本身的效度荡然无存初中物理论文,加上大部分教师自己也很难对此给出一个令自己信服的解释,即使有的教师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却也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直接简单硬性说明“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将纸片托住了,从而使一张小纸片托住了满满的一杯水。”2、覆杯实验中,玻璃杯的杯口水平放置以及其他方向时,理论上由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流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水和纸片都不会落下,但实际操作时实验的成功率不高。
(三)、实验的改进
我尝试着实行以下改进,克服了以上不足之处,增强了演示效果,可见性强,操作方便,安全有保障,易取材,易制作。
改进制作的具体方法:取一支50ml注射器替代覆杯实验中的玻璃杯。
操作时只需拔出注射器中的活塞,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筒内注满水,盖上纸片,将其倒置水和纸片都未落下,而且注射器筒口水平放置以及其他方向时也不会落下;松开手指,水和纸片都落下。
改进后的实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可靠,整个操作保持着覆杯实验操作的过程及其简便性。仅仅增加一个手指的“堵”和“松”的动作。通过上述两次实验对比,实验的指向性强论文提纲格式。可以轻松地在不经意间排除学生的“水的粘力”的猜想,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气体压强的猜想,同时也为后面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做好了强有力的铺垫。
二、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的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做“空气膨胀做功内能减小”实验时,依照苏科版教材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进行演示实验,但要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让全班同学都看到透明的塑料盒中出现白雾,盒盖飞出的现象,不仅操作比较麻烦、时间长,而且易出危险,这样便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初中物理论文,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优
化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某些环节,在短时间内迅速、
高效、完美地完成本实验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实验的缺陷
若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插入塑料盒中,会发现电子
式火花发生器很容易从塑料盒中脱落,这就需要把电子
式火花发生器与塑料盒的底部要固定在一起,否则实验时盒盖和塑料盒都会飞出去,易出危险。此过程不仅操作比较麻烦、时间长,而且由于塑料盒没有密封酒化效果不明显,电子式火花发生器不能一次打火成功,使实验时间延长。
(三)、实验的改进
我尝试着实行以下改进,克服了以上不足之处,增强了演示效果,可见性强,操作方便,安全有保障,易取材,易制作。
改进制作的具体方法:取一根直径为16mm的小试管,配一合适的橡皮塞,一次性塑料输液器1副,50ml注射器一支。将输液器最前面带针头的一节拔下插入并窜过橡皮塞,然后往回拔一点使针头不露出来(如图3所示),将橡皮塞盖紧小试管,输液器的另一端(接针头细管的一端)对接注射器,整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操作时只需拔下橡皮塞,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拉使筒内充满空气,再向试管中放少许酒精,然后用橡皮塞盖紧试管。实验时教师只需一只手抓住试管的底部,另一只手抓住注射器的活塞,像医生打针一样将空气压入试管,在此过程中就会看到橡皮塞飞出去(由于橡皮塞与接针头细管以及注射器相连在一起,避免了塞子弹出伤人);而且玻璃透光性好,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试管内和管口冒出白雾,实验现象不仅清楚,而且持续时间长,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据此现象,学生感知到了酒精蒸汽推动橡皮塞做功时,温度降低,从而自然而然得出“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减小”的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消除了师生在演示、观察时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安全感初中物理论文,而且器材获取方便;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好;实验过程所用时间短;增强了实验效果的可见性,实验效果明显增强。
(四)、改进实验的另一用途
演示模拟潜水艇的浮与沉,将上述装置的橡皮塞上再插入一根注射器的针头并使其窜过橡皮塞,然后将针头得另一端向下弯折,管口能没在水面以下即可(如图5所示),为使管口能没在水面以下,可在管口绕几圈铁丝,作为配重,使它能没在水面以下,整个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
操作时将实验装置中的试管放入大玻璃水槽中,使它水平浮于水面。用注射器从试管中抽气,试管里的水就增多,潜水艇自身重力增大,当重力>浮力时,潜水艇下沉;往试管里压气,试管里的水就减少,潜水艇自身重力减小,当重力<浮力时,潜水艇上浮。从而控制进入试管内的水量来实现试管在水中下沉、上浮或悬浮。
课前环节,主要落实学法常规检查,内容包括概念过关,课前准备,预习题纲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课上环节,结合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主要包括
一、前提诊测环节,完成知识补偿和情感激励功能。
二、展示目标环节,做到“四明四不”,即“四明”,即明确课标要求(知识目标),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明确能力培养讯训练渗透点,明确学生实际能力状况。“四不”,即不超纲超教材,不增加教学内容,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降低教学质量。怎样解决处理“四不”矛盾,那就是,认知目标达成仅仅是教学要求的第一步,牢固掌握认知教学目标,要把认知目标的掌握。蕴涵于加强知识应用的训练当中,以达到目标的巩固与内化。检查此操作实施效果优劣的反馈形式是一旦发现能力训练培养不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
三、课内导学环节,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导引结合,变式训练,及时反馈”,其中导读步骤要求“一明两导三带”。一明,教师明确揭示教学目标;二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导学问题和导学知识结构;三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学目标,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自学教材,尝试达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读环节训练步骤要求粗精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粗读──知结构,扫除认知障碍;第二层次,细读──分层次,明确教材重难点;第三层次,精读──能质疑,自己能提出课本疑难。导学环节中教学形式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讨论环节,教师注意落实“三了解三帮助”,即了解是否有组员不参加讨论,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能围绕问题中心展开有效地讨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遇到的心理及认知障碍,帮助学生知识补救,予以心理疏导;了解小组讨论的学生思维信息,情感氛围,帮助激活小组讨论气氛。学生在讨论中能力达标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会组织,能归纳别人观点,讨论有序,并做发言,;会迁移,能把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会质疑,能围绕中心讨论,提出疑难问题。
四、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环节,注意把学生学习认知目标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记忆、储存和再现。在强化训练及反馈测评时以“低起点,小坡度,大密度,多活动,快反馈,强矫正”为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反馈环节应做到“四性”即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有效性。而在矫正环节,学习困难生辅导补救工作做到“五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上课优先提问学困生;座位编排优先学困生;优先家访学困生。
经过一定时间的学法指导与物理章节知识整理与训练,以及作业“每课一得”的能力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所学物理内容开展了以下几类活动,即:
1、对学生进行物理论文写作的方法指导,一般每学期开设一、二节论文写作指导课,教师把图书馆中一些物理杂志给学生看,首先教会学生模仿与借鉴,同时明确物理论文通常的文体类型包括:解题方法指导,概念辨析,物理学习纠错与质疑,物理小制作、小发明及专题论文、物理学史等;第二步介绍论文写作格式包括论文题目如何选择,小标题结构如何列,参考文献如何找等;第三步教师结合所学教学内容与知识提供了十个课题,让学生开放式选择,学生自命题也可以,但知识范围有限制,必须是所学章节的知识内容,以防止学生抄袭;第四步教师收阅,筛选批改,一个个当面矫正,重新书写,再修改。三次修改后,将学生打印的文稿集中装订成册,集中展览或传阅,目前学生论文集编著了3本。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所以从初二的物理教学开始,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初中物理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一、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初中物理论文,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二、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功的原理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较多,承前接简单机械、功的有关概念和计算,启后为后面的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打下基础埋下伏笔。因而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功的原理及其成立条件;(2)能力目标:会用实验经验功的原理,会用功的原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3)情感目标: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思考
首先,根据物理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其次初中物理论文,在教学中严格把好教材深度关,注意突破难点。在习题教学中,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并充分运用实验的优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对训练方法的思考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的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初中物理论文,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第四,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要求学生解题过程要做到多反思、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初高中物理衔接阶段,台阶效应的存在,使学生一下子从机械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简单记忆变成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学习物理的时候便往往不知所措,导致学生在高一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在客观的知识衔接方面,还是主观的学生的学习心理过渡方面,都给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尤其是高一物理教学工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之间的不同
物理学科是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点学科。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的、静态的简单问题。而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筒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教材可读性自然大打折扣,学生阅读难度大,不易读懂。高中教材有别于初中教材的特点都是:(1)知识量增大。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2)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高中物理教材的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4)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5)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二、初高中学生的认识与思维发展规律存在明显的不同
在整个中学阶段,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于生活中的亲自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根据这种思维习惯,初中的物理教材大量地安排了演示实验,并举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物理概念,强调从实验得出结论,因此定性的感性的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逻辑内容少。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对他们要求能够利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的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发展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有关研究表明从初中到高中思维的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与成熟期,有的文章材料提出初二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初步完成,这时中学生的思维成分、个体差异水平基本上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发展变化的可塑性渐小。初二是思维转变的质变阶段。但由于新教育大纲的实施,初中物理大量降低了理论思维水平,强调从演示实验与生活常识出发学习物理,因此将这种思维的转变,在物理学科中向后推移到高一,因此高一学生的智力表现、思维水平、成绩变化大起大落的情况还是较为常见,且在数理化等抽象要求较高的学科出现了大面积的不及格现象,与初中的相对稳定有很大的变动,而到高二以后则又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从这一变化情况来看,高一是思维质变的关键期,与此相适应的高中教材思维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高一适应的原因。
三、初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过程
中学生物理的学习,通常是从生动的物理事实出发,认识这些物理事实所反映的物理本质而形成物理念、物理规律;这是由感性到理性是第一个飞跃。利用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来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则是由理性到感性的第二个飞跃。因此中学生学习物理一般需经过以下心理过程。
(1)从物理感觉到物理知觉,感觉是认识的初级形式,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初步分析和综合的结果,是感觉与思维之间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眼鼻耳舌身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形成物理感觉,从中了解到某些属性和特点形成物理知觉,这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
(2)从物理知觉到物理表象。在物理感知的基础上,有可能建立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物理表象,是物理事实非本质属性与外界的联系,它虽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仍属于感性阶段,是事物的直观特点的反映,是从具体的物理感知到抽象的物理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渡和桥梁。
(3)从物理表象到抽象思维,多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由于内涵和外延因素的隐蔽性,仅靠物理表象是不能形成的,必须在物理表象的基础上,抓住反映物理事实的本质因素,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就需要抽象思维,这是形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趟长胜.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福建成永定侨育中学网站.
[2]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叶金福.物理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J],福建教育学院学.2008,(12).
[4]安秀居.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D].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