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计算机学习小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4:36

序论:在您撰写计算机学习小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计算机学习小结

第1篇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素养当中最基础的素质以及最基本的技能,在小学生学习数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多人将其与数学思维合并称为数学的本质。新课程发展以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预算能力培养提升了认识,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思维的转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计算的算理到底是什么?如何能够将其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的计算当中?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困扰的现实问题。方式不够灵活,思考不够清晰都不会发挥算理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算法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当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创设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深刻感悟算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抽象、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泼、生动。教学情境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有意义、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理解和认识应该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融合实际问题进行理解,满足学生的需要,将学生引到教师设置的情境当中。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一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丽丽的衣橱”的情境,“丽丽有很多漂亮的衣服五颜六色的,但是她的衣橱总是很乱,你能够帮助丽丽分一分吗?”根据这个情景将学生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衣服的颜色或者是季进行分,让学生能够明白,同样的事物分的标准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样的情境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操作演示教学,促进学生能够理解算理

学生的理解完全来自于其自身对物体操作的实践活动。因此,重视实践操作是有效发展小学生思维逻辑,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当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缺乏相应的感性经验,只有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积极主动参与,能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亲自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让操作和实践能够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计算算理的最佳平台,这样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让学生能够在操作当中理解和掌握计算的定律和计算和法则,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算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除法”时,教师可以采用“分苹果”的方法进行教学,“熊妈妈准备了20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小熊,可以怎样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棒当成是苹果,帮助熊妈妈分一分。有的学生将2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10个,有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5个,有的平均分成5份,每份4个,有的平均分成10份,每份2个,当学生分别阐述出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其描述引出除法算式:20÷2=10,20÷4=5,20÷5=4,20÷10=2,这样学生就能够对处罚有初步的认识,又能够将除法和平均分联系在一起。这样将表述和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的语言、手、脑等方面都获得训练,增强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三、运用数形结合,有效突破数学计算算理

数形结合实际上就是将数和形之间的空间形式以及数量关系结合起来去有效地分析、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形结合能够借助简单、单纯的文字、符号以及图形等所画的示意图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沟通小学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依照数和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和形之间的转化能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沟通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能够从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当中充分显现出做基本的数学特征。

在探究数学计算算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当前已有的教学工具,能够将数与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重视学生进行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和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考由现象到本质,促使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结合,有效实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轻负高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运用数学性和对问题进行探究能够将抽象的算理变得更加的简单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计算算理的前提下充分掌握计算算法。

第2篇

关键词 游戏;小学计算机;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16-02

现代社会处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英语和计算机素养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目前的中小学已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而小学生又处于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水平。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这样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并不能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而且还会让学生对计算机学科失去兴趣。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更新周期短,这决定了教学要重视学习方法与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要重视激发与培养学生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符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将游戏引入计算机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教学的枯燥与无趣,寓教于乐,以生动而快乐的游戏来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使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享受乐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爱上计算机学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游戏的具体运用谈几点体会。

1 计算机教学中运用游戏的优势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学有兴趣,自然就可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教学采用的是机械灌输,教学枯燥乏味、呆板沉闷,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心生厌倦与反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而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无疑为原本枯燥而机械的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这更加切合小学生的天性,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而轻松,自然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热情。

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成功的学习不是看学生记住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游戏机制,可以实现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快乐而轻松的游戏中积极参与,主动动手、积极动脑,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在学习鼠标的操作时,教师就可以来让学生玩蜘蛛纸牌、连连看等游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地游戏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玩中来掌握鼠标的操作。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富有乐趣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所学新知,而且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是新形势下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与活跃的思维,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优势。采用游戏教学,可以同时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思考,用耳朵聆听,用双手去操作,让学生的整个身体、心理与思维都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彻底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手脑结合,从而更能达到开发智力、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发散思维。

如学完画图软件的平移、旋转、缩放等知识点后,让学生来一场拼接图案竞技比赛。这样可以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个性,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2 计算机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策略

合理选用,让游戏更具针对性 引入游戏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游戏,让游戏更具针对性,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新课改提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拥有一种创造力,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游戏,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加富有个性化与独特风格,才能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适时使用,让游戏更具实效性 游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游戏不可随意使用,而是要在最为恰当的时机使用,这样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较为枯燥而抽象的知识,如指法,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与练习,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果不佳。而采用游戏教学,诸如打地鼠、摘苹果、过河等,寓抽象的理论于生动的事物、枯燥的练习于趣味的活动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玩中来牢固掌握指法。

把准程度,让游戏更具思考性 游戏要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探究的平台,要收放自如,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这样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

一是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然也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时要避免那种让学生机械执行教师的指令,这样的游戏学生并没有自我选择的空间,依旧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因此在运用游戏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与发展。

二是收。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引入游戏的计算机教学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更活跃,个性得以尽情展现与释放。但在充分放手的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收手。当学生在游戏中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要学会灵活处理,善于发掘,收放自如,这可以成为活动的新起点,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结局。这样游戏在教师手中才能收放自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操作水平的同时得到身心上的愉悦。

3 结语

总之,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可以得到身体上的放松与心理上的健康,更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正是新形势下教学的主要方向与重要趋势。为此要加强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与实践层次上的探讨与创新,重视总结,实现游戏与计算机教学的完美结合。让教学与游戏结伴同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J].小学生,

第3篇

在正式实习之前,我们花了很多天时间在自己学校试讲。试讲结束后,开始考虑具体实习事宜。因为初步联系的实习学校是在椒江,离金华很远,当金老师说要先派两名同学去对方学校联系具体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生活起居,饮食等安排,要在那里先住上4天,我看大家都比较犹豫,就主动报了名,我的朋友小沈也很高兴和我一起作为开路先锋。

先到的几天中,我们帮助当地学校的历史老师屠老师花了两天用FLASH、东方网页王等作了个课件,因为课件要求比较高,难度大,那边的信息中心主任和我们一起开通宵,第一天还做到了凌晨4点大家才去睡觉,第二天一早继续到晚上点,正式完工。后来,这个课件在市里获了奖,大家都很高兴。

剩下的两天,我和小沈把实习同学过来住的4个房间加上带队老师的1个,共5个,都进行了整理打扫,还把要用的热水瓶,扫把,拖把,洗脸盆等都分发到每个寝室。

另外时间,我们就是帮那边一起作一卡通,帮助拍数码照片,采集数据。

到了大部队到了那里,已经是月日了。

在实习中,我严格按照实习规程进行操作。做为实习小组的副组长,我也经常严格要求我的同学们,在生活上也给予很多的照顾和帮助。大家在实习期间,虽然经常感到很苦,很累,但苦中有乐,累中有趣,也都表现的非常地积极努力认真。

现在,实习已经结束,这次实习内容是计算机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时间虽然只有四十多天,但我们获益不浅,感慨良多。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其一,实习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要想讲好课,除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功底深厚外,还需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付突发故障的能力,还要对常用软件都能熟练操作。作为一名教师,还要求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调节课堂氛围等。另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坚强的毅力。我们做班主任,必须执行“六到”,即早操到操场检查学生做操情况,上午第一节课、午唱、晚读到教室检查有否学生迟到,午休、晚睡到宿舍督促学生作息。“六到”着实令同学们感到不适,开始的几天不少同学常在上午无课时补睡。试想,没有上述能力何以胜任班主任工作?

其二,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对此话深有感触。这次实习,我们教的是信息技术和选修课Photoshop等,虽有课本作参考,但学生常常问及课文以外的知识,有的还问到计算机在网络方面的最近技术发展的一些情况,确实够我折腾了的。晚自习下班辅导时,我们简直没有离开教室的机会,因为学生都一直问问题。另外,我还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感谢您!老师,祝福您!母校班会活动,课后得到了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的赞赏,同学们在活动中更是表现得异常活跃。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领会了以前一位老生送给我的一句话:“在学校要多看多学,到了社会总有用到的时候。”

再次,此次实习增强了我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听说我们班是学校的提前特招班。许多同学都认为,自己当个高中老师是可以胜任的。由此看来,我们在大学里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只是感觉不到而已。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己有了能力,到时候才会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次实习也是对我教学上的一次大检验。因为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只会书面教学,按部就班地把书本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就会失去教学的效果和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课件,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欲望。同时,因为一中的计算机等硬件教学设备的全面普及,机器出现问题的情况也特别的多,所以我就经常去帮助解除机器故障,或者是安装、设置一些东西。

因为当地学校的要求,我还在最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对全校160多名非计算机专业的中级以上教师作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在实习之前,我也在金华技校做过计算机外聘教师,但那教的都是比我小的学生,这次很多却是年长的老教师。在一次课后,一位体育教师还专门跑过来告诉我,他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较实用,对计算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学校也组织过很多次的培训,但都是很形式地搞一下,根本没什么效果。还有几个老师在上课的时间没能弄懂,就主动跑到我备课的地方,我都细致地给予指导和讲解,直到满意而归。

第4篇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学生在探求新知或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都是将其转化为旧知识加以解决的。我现在任教的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在计算题的建模上,我认为要有四个环节:观察主题图,搜集信息——筛选数学问题,确定方向——引导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1)观察主题图,搜集信息。我选取的《走进花果山》,给学生呈现出小猴子的活动画面,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从“情境串”引出“问题串”,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这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如:《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这一节中,通过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就能找到图片中的小猴、青蛙、小鱼等。为后面提出问题创造条件。

(2)筛选数学问题,确定方向。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要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在《走进花果山—信息窗5》,学生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最后筛选得出这些问题: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小河里一共有多少条鱼?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不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正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这就完成了构建模型的基础。

(3)引导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述建立数学模型的四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可以使用一种步骤,也可以交叉使用,大尤其对于计算题就要分层次,大强度的训练,才能使其掌握。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7-02

数学计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知识,其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往往都只是通过机械的重复,大量数学题目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滋生了学生学习兴趣低弱、自主学习能力弱化的现象,造成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落空。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因素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水平,促进其各方面综合发展的目的。

一、计算教学低效分析

1.缺乏兴趣

俗话说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计算的学习无疑相对较为抽象、枯燥。而在传统的计算教学当中,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又造成了课堂和现实的严重脱节,这就使得整个计算课显得更加的枯燥和单调。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在数学计算课堂上,许多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走神、下课抄袭别人的作业等现象的发生。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表现。

2.算理不清

计算教学,在有的教师的眼里,是没有什么算理可讲的,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反复的进行“训练”,便可以达到现实的要求了。这样的教学下,结果可想而知,尽管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运算,但是由于概念和算理不清晰,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应对在计算当中的各种具体地情况。在传统的计算教学当中,重视技能的讲解,而轻视过程探究,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只知道应该这样去计算,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这样,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了。

3.忽视口算

任何一道计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组成的,只要其中任何一道口算出错,结果都是错的。毋庸置疑,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计算拐杖。然而,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忽视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确率不佳的情况。口算与笔算作为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口算出现了错误,那么也必然会导致整道题计算的结果出现错误。当前,在不少小学当中甚至还存在着部分一年级的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熟练的掌握,二年级的学生就连乘法口诀都无法脱口而出的情况……这无疑会对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造成计算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计算教学枯燥无味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计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枯燥的内容和繁琐的计算,却让许多小学生望而却步。而从传统的计算教学模式来看,一般都采用“题海战术”,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这种机械而又单一的教学模式,无疑会让学生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毫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低了。

2.计算教学与实际脱节

计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让学生将其具体的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而且通过将计算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无疑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少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还依旧本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够将计算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要做到既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又要准确的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还存在着不少困难。

三、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够充满活力,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1)主题图的设定要符合计算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关于主题图的设计。教师要学会灵活应用主题图。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事先去了解市场上大米、面以及蔬菜等生活必须品的价格,然后从学生提供的这些数据当中选取三个进行主题图的设计。比如,市场上一袋五千克的大米售价30元,一袋五千克的面粉28元,黄瓜一千克3元,那么小明同学要买一袋面粉和一千克黄瓜;一袋面粉和一袋大米分别需要多少钱呢?

这样进行课堂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的计算,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乐趣。

(2)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积极的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较少,同时还没有多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教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便可以采取数字游戏和模拟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小学生在平时进行的 、赛跑等活动,都可以应用到计算教学当中。同样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明、小红、小刚三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小明表现最好,跳了46下,小红第二,跳了30下,而小刚则只跳了9下,那么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下?小明和小刚一共跳了多少下?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自己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还给其以亲切感,化枯燥为乐趣。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创设不能一味的迎合小学生喜欢新奇、热闹的心理,更不能扰乱或者是弱化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适可而止。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课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的是相关的计算技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计算教学照样要加强思维的教学。

(1)加强算理的理解。数学是讲道理的学科。算理是计算的道理,因此,计算一定要从算理的教学开始,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计算的道理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简便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中,就要循序渐进在学生理清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教学中,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使用教具来进行辅助教学。笔者教学24+30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将两捆小棒和三捆小棒摆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得出2个十和3个十相加是5个十,然后在将其和4个小棒合在一起,计算的结果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同理,最后在进行两位数和一位数相加时,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算理清了,算法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第6篇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1.感知不明确,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的。在计算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注意数学算式的某一部分,而对整个算式的感知缺乏整体性,不能看出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另外,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看题、读题、审题、做题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不能把注意合理地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环节中,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漏洞百出。如,有的学生把“3”写成“8”,把“62”看做“26”,把“+”看成“÷”。又如,在初学用竖式计算整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从而造成商的位数增多的错误。另外,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明明在做加法,突然听到同学说声“减”,就错将加法做成减法,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法则等),学生只有牢固、熟练地掌握好,并正确、灵活地运用到计算当中,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及正确率。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做到这一点。

例如,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如表内乘法口诀不熟练、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没有掌握好、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熟练应用等),导致不能正确、灵活地解题。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中的基本原理没有理解透彻,只会简单模仿,不能灵活运用。如:对于四则运算,有的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在计算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另外,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急于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一味追求算法的多样化,不注重算法的提炼和总结,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熟练地计算,更不能灵活地应用,错误百出。

3.受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造成计算错误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用同一种方式和方法理解、思考和记忆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变得单一化,逐渐形成思维上的“定式”。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方法、旧法则干扰新方法、新法则,用习惯的方法解答性质发生变化的新问题,干扰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在计算方面则明显表现为看不到数学题目的细微变化与独立性,仍旧用旧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计算:468-289+111=468-400=68,错误原因是学生受到能够简便计算、容易计算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而造成干扰。又如计算:4.9+0.1-4.9+0.1=5-5=0,错误原因是学生把“凑整”作为思考这类习题的唯一方法,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4.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对计算不够重视,加上教师平时训练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养成很多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粗心大意、抄错数字、运算符号、书写潦草混乱、只愿口算不愿演算、计算后从不检验或等老师批改后有错误再修改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的计算错误是由学生“粗心”及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如:题目抄错看错;书写潦草;6 、0 不分,1、7互变,4、9混同,5、3相似;列竖式时,数位不对齐;一些学生有橡皮却不用,书写时乱涂乱改,造成书写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实在需要竖式计算的就在桌面上或手心上随便找个位置演算一下,这些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导致计算经常出错。

二、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针对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种种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的实际经验,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在计算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随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审题时做到:一要看清题目要求、观察数字和符号之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二要想明白题目的算理和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简便性。如用递等式计算“148-48÷4”,认真审题便知这题是有除有减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这样就不会犯先算148-48,再算100÷4这样的错误了。计算训练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一要仔细看、二要用心想、三要耐心算、四要及时查;其次,遇到数字较大、步骤较多的试题时,要让学生做到冷静思考、不急不躁、准确估算、耐心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仔细核对,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2.注重新知识的首次感知

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首次感知的材料准确、鲜明、生动,对于学生记忆的保持和再现时的清晰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首次感知的法则、概念、算理不准确,造成的各种错误及不良后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清除,而且要加以纠正,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学数学计算时,要突出教学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和认知。其中,对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或出错的环节,要做出重要提示,如在板书中显示,语言强调,或采用反例,可以专项训练,或对比辨析,以保证学生在开始时就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从而避免或减少表象失真。

3.巧设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

计算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例如,1.25×8÷1.25×8,大多数学生都注意到了1.25×8这一特殊计算,把原式算成10÷10=1。针对这一情况,可设计如下的对比练习:1.25×8÷(1.25×8),1.25×8÷1.25×8,0.25×4÷4×0.25,0.25×4÷0.25×4等。学生通过比较练习,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问题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一般来说,学生初次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4.强化口算和估算的基本训练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计算机使用频率的增高,常常出现死机或者是系统崩溃的现象,这种现象给计算机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关系的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1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每台计算机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当中又必须要安装多种应用程序,使得安装一台计算机需要多种时间。在上课的时候上机人员私自将个人的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插在计算机上,这往往会把一些病毒带入到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上,大大降低系统运行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死机的几率。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使用非常的不利。

当前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一般比较高,一般都是从早到晚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都在运行。有相当一部分上机人员不能做到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由于上级人员比较多,造成实验室整个环境比较差,空气质量较低,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的几率提高。在夏天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要使用空调,空气和环境比较干燥,这种环境下极易产生静电,容易导致计算机出现硬件的故障。

2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

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对于教学和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的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定一个合理的规章制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微机操作环境,明确职责,是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保证。

2.1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想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关键环节。针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员针对自己不同的岗位特点和职责,做到遵守纪律,各尽职责,是计算机实验室保持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当中。这样,有利于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减少实验室内设备损坏发生的几率。并且制定相应的赔偿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还可以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知识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较好的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良好氛围。科学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分工是要做到灵活,确保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的完成管理任务。

2.2 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最终落实到实处,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要求学生进入机房有一定的顺序性,明确要求学生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负责,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的反馈给上课的教师。下课以后将各设备摆放整齐,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和防尘等日常工作。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机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目前有些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工作的软件,在上课的过程中实现远程教学管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避免学生自己去玩游戏、聊天等,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更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2.3 规范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行为。学生计入实验室以后所有的行为归上课教师来管理和约束。禁止学生在上课吃东西、大声喧哗甚至是破坏计算机的设备等等。培养学生正常使用电脑的习惯,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稳定有序的运行,充分保证计算机实验室整个机房环境的整洁。

3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维护

3.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和维护。在计算机实验室要尽量避免出现大量的灰尘,防止静电,所以要求所有的上机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必须穿上相应的鞋套。保持整个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不能太高,经常做到开窗换气。进行卫生打扫时,鼠标和键盘要定期用无水酒精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在实验室内的传播。为了保证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在离开实验室是做好门窗的检查工作。严格管理,防止出现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丢失。预防火灾的发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及时的切断电源,防止造成火灾。定期进行线路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2 计算机实验室软件和硬件的维护。硬件的维护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等组成部件的维护。主板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载体,如果主板出现问题,那么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系统的使用,使得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最常见的问题是主板的电容爆浆,这个时候应该根据零件进行更换,如果更换不了要进行主板的更换。CPU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问题,维护的时候注意散热,选择合适的风扇,如果散热不好将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严重的话出现CPU烧毁的现象。内存一般都是损坏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状况,如果坏了只能进行更换。要是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就会出现黑屏或者是报警声,这时不是显卡就是内存出现问题了。大多数的情况是主板的内存接触不良。一般只要清除插槽内的灰尘,如果是主板的问题,那只有主板换内存插槽或换主板了。显卡一般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现象,而造成显示不正常或者是屏幕出现变色的状况时,只需要重新插好就可以了。在电脑中主要的存储媒介是硬盘,常见的问题是出现坏区或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接口,造成数据硬盘找不到的现象。硬盘是计算机中的存储硬件,维护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进行维护的时候要仔细分析原因,找到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维护,要与日常的教学和实际的使用情况结合在一起,每个学期去实验室上课的学生不同,上的课程不同,所以每个学期进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这样能减少计算机上实验室维护的工作量,减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实验室的教师要将实验室内的计算机全部重新开启一次,检查假期之后计算机的可使用情况以及损耗的情况,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有足够的计算机用于教学。根据教学的安排,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安装杀毒软件和一些维护软件,全面实现计算机系统的优化。做好相应的安全设置,:学生机禁用U盘接口,禁用声卡,隐藏某些文件等等,并为每台计算机设置BIOS密码。安装还原保护软件,防止误操作,学生人为破坏,病毒破坏等等。

4 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程。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在学校教学当中计算机的应用极为广泛,为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作为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努力,只有认真总结和探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减轻工作量,更好的为学习的教学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宁丽莎.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信息科技,2008(7).

[2]贺春红.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局域网的维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