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4:12
序论:在您撰写综合音乐欣赏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国外 国内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4]王加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J].中国音乐教育,2001,(3).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论文摘要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论文摘要 基于音乐在人的教育领域里的多种功效,使得音乐美育越来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而对于学生这一主要受教群体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强,但音乐素养普遍偏低,又急需艺术教育的营养,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对普通的学生施以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因为“对于一个不辨音律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美育也将随之而不断地进一步地深化,并将起到更为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长期以来,音乐鉴赏作为普及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深受广大美育工作者及在校生的普遍青睐,多年来在学生的美育方面一直起着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针对普通学生特点,更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使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呢?根据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和阶段性的主要特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而言,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普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会学生运用“通感”的方法进行音乐欣赏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三、在音乐欣赏讲授过程中应当运用的三个“过渡”
对于普通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理解能力强所以在对他们讲解音乐鉴赏课时,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由浅到深、逐步过渡,根据这一原则,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三个过渡。 转贴于
1、由声乐曲过渡到器乐曲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最易于欣赏和接受的莫过于声乐作品了。因为声乐作品结构简单,有歌词,并且歌词的内容,与旋律所要表达的情绪,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应当首先由讲解声乐作品入手。不仅是因为声乐作品易于欣赏,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有歌词的音乐的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发展、和欣赏的规律,更准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逐步过渡到器乐作品的欣赏。在讲解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词、曲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发展的特征,并锻炼学生在脱离掉歌词的基础上,依然能够欣赏歌曲的旋律,通过旋律进一步理解音乐。这样的过渡会使学生在进入到器乐作品欣赏部分时不致感到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2、由民间音乐欣赏过渡到西方音乐欣赏
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自己的语言。虽然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每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习性,音乐作为一种民族特有文化。有时会像血液一样融入到人的身体里,它甚至是根深蒂固,与生俱来的。比如说每每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民族乐曲,如果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能首先将这些作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感觉亲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欣赏,尤其是在讲解作品结构时。学生较之就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西方音乐,比如说《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仲夏月之梦》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对于音乐语言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而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的鉴赏兴趣。
3、由器乐独奏曲逐步过渡到交响音乐
关键词:音乐素养;大学生;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前,各类高等院校日益重视音乐素养教育,普遍把音乐素养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模块。
一、重要意义
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对于大学生德育、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l、开展音乐素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德育。音乐来源于生活,是通过声音的形式反映自然和社会百态。通过指导学生恰当地感知音乐、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融入情境,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如《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感情真挚,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深受社会各界尤其是中老年听众的欢迎。因此,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音乐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水平,又要了解相邻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音乐等综合素养。通过引导大学生欣赏音乐,激发大学生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而提高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3、开展音乐素养教育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高校学生因就业压力、相互攀比、情感波折等引发的心理问题也不断显现,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古代名篇《乐论》中论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加强音乐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热爱生活,增强自信,敞开心扉,舒缓心理压力,逐步培养坚毅、乐观、豁达的性格。
二、存在问题
当前,各高校将音乐素养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普遍开设了音乐欣赏等普及性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对照社会各界对音乐素养教育的较高期望以及课程的内在潜力,还存在不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其一,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有的音乐素养课程安排的内容包含程度较深的专业知识,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其二,部分高校对音乐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资金和硬件设施上的投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三,由于专业师资比较缺乏,有的音乐鉴赏课同时安排几百人大班教学,甚至随便选派音乐爱好者开课,采取播放碟片的形式进行教学,既不分析作品,也不讲授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学效果难以乐观。其四,有的非艺术院校的公共课教师根据自己所熟悉的几个专业领域量体裁衣,安排的教学专题覆盖面不够广,内容不够全面,难以符合音乐欣赏教育的自身规律和要求。
三、加强音乐素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校应进一步重视音乐素养教育,逐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音乐素养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1、着眼学生成长明确教学定位。针对不同专业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要求,谋划具体的教学定位。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一般以培养音乐爱好,普及音乐常识,提高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师范类学生,一般以普及音乐知识,发掘自身音乐潜力,掌握进一步自学的方法为主要目标。对于影视、播音、文化创意等与音乐学科专业比较接近的学生,要求学习程度相对较深,一般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表现力,促进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为主要目标。
2、以人为本安排教学进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原有基础,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在代表作品的选择上,适当选取难度适中、篇幅较短、通俗易懂的片段进行赏析,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因材施教组织课堂教学。有的学生从小练过乐器、参加过合唱团,有的学生先天音乐感知能力较弱,有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但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因此,不同的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潜力不同,需要统筹兼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课堂观察、课余交谈,增加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不能因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地加以简单评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
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音乐素养教育的实效性。现今部分高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较陈旧,单纯介绍作品,然后欣赏作品,课堂互动较少。教师可以拓宽思路,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一,专题式教学,把课程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二,启发式教学,在欣赏古典作品的过程中,适当结合当代流行元素,如,在欣赏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S.H.E的《不想长大》中的部分旋律正是出自这首经典交响曲,韩剧《My Girl》中的主题曲《Never Say Goodbye》是Hip Hop的风格,但是它的主旋律也是出自于此,等等。其三,讨论参与式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谈论问题,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多种形式或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朗诵、演唱、论文、表演等等,可以发现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
参考文献
[1]马蔚蔚.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5).
[2]张亦军,魏士林.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现状与对策探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4).
[3]刘文,闫.张家口地区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的教学与思考[J].青春岁月,2011,(12).
[4]徐桂琴.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探究[J]. 电影评介,2008,(20).
所谓知觉的欣赏,是指由音乐的4种基础成分(节奏、曲调、和声、音色)所引起的知觉上的。黄自说:它是欣赏中最幼稚、最肤浅的1步,但也不能把这种知觉美完全抹杀。知觉美必须受情感与理智的节制,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而决不是所要达到的目的。
所谓情感的欣赏,是指音乐家用音的表情法,来引起我们的情绪。黄自列举的音乐表情法,有调性(大音阶与小音阶)、节奏的徐缓及句法的长短、音的高低与强弱、和声(协和音与不协和音)、音色。黄自强调,由于音乐的表情是暗示而不是明言的,所以必须运用极敏锐的想象力去意会。
关于美感阶段,科普兰说:倾听音乐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纯粹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这就是美感阶段。在这个阶段倾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然而,由于作曲家使用音响要素的方式因人而异,对音响的使用方式形成了他的风格的1个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在聆听音乐的这个初级阶段,也值得采取更有意识的聆听方式。
关于表达阶段,科普兰说: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有的强1些,有的弱1些,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毕竟构成了作品的内容。但是他又提醒音乐爱好者,在要求音乐具有明确的意义上不要走得过远,他认为音乐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1种1般的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关于情感和情绪的1种大致的描述。
关于纯音乐阶段,科普兰说:我们大家都应当更多地在纯音乐阶段感受音乐,这1点非常重要。明智的聆听者必须准备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必须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1些音乐曲式的原理。
关于3阶段的划分,科普兰说:“我们是为了听得更清楚才把聆听音乐机械地分成3种不同的阶段的。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1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是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3种方式聆听。
我本人在1983年出版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的小册子中,把音乐欣赏心理要素划分为: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这样4种,同时说明这些心理要素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都不是彼此没有关联地各自进行活动,同时也不意味着它们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几个依次进行的不同阶段,而我之所以要把这几个心理要素分别加以阐释,只是为了便于对音乐欣赏这个复杂的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全面认识。
而关于音乐欣赏阶段的划分,我当时“根据1般认识论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的划分,并且结合音乐欣赏的形象思维的特点,认为可以考虑把音乐欣赏过程划分为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这样两个阶段。”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是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随的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是对音乐的初步的、情趣的欣赏阶段。而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则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解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明晰的高级阶段的发展。这时,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已不仅是片段的、模糊的“趣”的欣赏,而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引下对音乐音响及其组合形式的完整感受和欣赏。而对于“情”的欣赏,也不仅是1种感性的体验,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进入更深刻、更明晰的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的阶段。同时,又由于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艺术风格以及作曲家创作情况的了解,使欣赏者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社会意义有了进1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本小册子还指出,从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是1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中间并没有10分明确的界限,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欣赏者只要经过努力,是可以不断地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在感知、情绪层次,并不仅有静态的听觉音响感知,还有同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共鸣。作为明显表征的,是在音乐音响刺激下出现的、非完全自主的体态律动,及其伴随而来的情绪兴奋状态。
在第2层次,情感体验与联想想象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强调。音乐所引发的有关生活经验的联想想象,所涉及的姊妹艺术中诸如视觉性、文学性、戏剧性的人、物、情、景等形象的联想想象,往往是与最初的音乐情感体验相联系的。
在第3层次,所有的理性认识都潜移默化地在情感体验过程中起整合作用,最终使情感体验达到感悟阶段。这才是音乐给予人的最独特、最高境界的愉悦。
《概论》还进1步指出,由于当代音乐欣赏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录音制品在家庭进行的,具有无限重复的可能,聆听者也就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聆听中,将上述3个目的层面的综合性欣赏横放成具有3种不同目的的阶段,并将3个阶段设置成步骤,这样可以在每1单1阶段中完成1定目的指向的音乐认知。
在第1阶段中,聆听者可以完全沉浸在音响美感之中,并籍此对聆听的音乐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熟识,这是1种完全处于直感的音响感知。
第2个目的层面,也就是对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发现和认识。这1阶段除了想象与联想发挥作用外,不断补充的阅读会提供许多启示,进而达到理解的高度。
第3阶段是对作品所蕴涵的、源于音乐本体方面的艺术理性的认识和评价阶段。事实上音乐除了作为象征而蕴涵着大量的精神内涵外,其自身也含着某种程度的本体性的内容,也可以直接成为我们的审视的对象。所有这些看来本似纯属技术范畴的东西,其实它还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观念,如果我们能沟通精神与技术手段之间的隐秘关系,将进而达到更深刻的艺术感悟。
在对上述4部著作中关于音乐欣赏方式及音乐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陈述之后,我们可以进而对它们彼此之间的异同点以及我本人现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做出如下归纳:
第1、对于音乐有不同的欣赏方式这1点,上述几部著作是有共识的。黄自把音乐欣赏划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与理智的欣赏,科普兰把音乐欣赏方式与欣赏阶段结合起来,划分为美感阶段、表达阶段与纯音乐阶段。我的小册子从欣赏心理要素的角度,把音乐欣赏划分为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与理解认识等4种要素。而赵宋光主编的《概论》则提出音乐欣赏的3层次说,即音乐欣赏的感知、情绪层次、联想、情感层次、整合与感悟层次。几部著作的提法虽有不同,但在音乐欣赏有不同的欣赏方式这个基本点上却是共同的,而且从总体上说,这些欣赏方式主要是对音乐音响的感知、情绪情感的体验、形象的想象与联想、理智的感悟与整合等几种方式。与此同时,几部著作还不同程度地提到,某种欣赏方式的运用,都是意在侧重于欣赏音乐的某1个侧面,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的欣赏方式,对音乐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欣赏。
第2、几部著作在是否要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以及对这些阶段如何界定上有1些歧义。
比较起来,在是否要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问题上,赵宋光主编的《概论》的提法较为明确。《概论》指出:将音乐欣赏划分为3个阶段不但有可能,而且10分有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对1个作品,尤其是初次接触的新作品进行分阶段的聆听,有便于聆听者集中注意力于某1单1目的中,而不至于因目的的驳杂难以统筹而顾此失彼,甚或陷入混乱,以利于我们在多个目的层面中细致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关于音乐欣赏阶段的具体划分,我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用1般认识论的方法,把音乐欣赏划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可以说是提出了1种两阶段论的划分方法。而另外3部著作或隐或显提出的都是3阶段论。黄自所说的音乐欣赏之3方面,即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主要是指音乐欣赏的几个方面,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含有阶段的意味。如他所说,“知觉欣赏是欣赏中最幼稚,最肤浅的1步”,而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才是更高级、更深入的步骤。科普兰则比较明确地提出,我们是在3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他所说的美感阶段,即纯粹是为了对音响的乐趣而倾听,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这和黄自所说的知觉的欣赏是完全1致的。而科普兰所说的表达阶段,按他的解释,这种表达是指所有的音符后面都具有某种涵义,而这种涵义主要是指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这和黄自所说的情感的欣赏也基本是1致的。科普兰所说的纯音乐的欣赏阶段,是指聆听者必须加强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更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懂得1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这和黄自所说的理智的欣赏也基本上是1致的。两位作曲家对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都是从音乐音响的直接聆听,进而去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达到对音乐组合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欣赏。黄自没有明确提出阶段论,而科普兰则强调他是为了使听众对音乐听得更清楚,才把听音乐机械地分成3种不同的阶段,他认为“实际上,我们从来不单独在1个阶段上聆听音乐。我们所做的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同时以3种方式聆听。”
两位作曲家对音乐欣赏前两种方式(或称前两个阶段)的论述无可非议,而对他们所说的第3阶段,或第3种欣赏方式的解释似有可商榷之处。按理说,音乐欣赏的第3阶段应该是音乐欣赏的最高阶段,是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把这个阶段用纯音乐的欣赏阶段或理智的欣赏阶段来概括都不是很确切。因为,所谓纯音乐阶段,按1般的理解,仅仅是或主要是指对音乐的形式美的欣赏;而所谓理智的欣赏,按黄自的解释,也主要是指对音乐的旋律、和声和曲式的欣赏,也很难说是音乐欣赏的完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宋光主编的《概论》对音乐欣赏第3层次的论述,特别是理解认识基础上的“整合与感悟”的提法是富于启发性的。只是《概论》仍把这高1层次的音乐欣赏仍然概括为“情感层次”似可再加斟酌。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音乐欣赏的性质、方式及其心理发展阶段做出如下几点简要的概括:
第1、音乐欣赏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是对音乐的1种审美的感性体验。然而,必要的音乐知识和理性认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帮助和促进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音乐欣赏是在对音乐进行审美体验中融入了理性因素的感性体验。
第2、音乐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对音乐进行纯音乐式
的直觉的欣赏,从中获得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的审美愉悦;也可以专注于音乐的情态、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从中获得情绪和情感的激动、共鸣和陶醉;也可以对音乐作联想式的欣赏,从中获得对生活情景与意境的感受和想象;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对音乐的综合的、全方位的欣赏,既从中获得对音乐美的感受和体验,也同时获得对音乐意义和内涵的领悟。音乐欣赏的方式可以任由欣赏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地进行选择,甚至也可以放弃主观的选择,任由多彩的音乐把我们带向那缤纷美妙的审美境界。
第3、关于音乐欣赏心理的发展阶段,参照黄自、科普兰,特别是赵宋光主编的《概论》的提法,我现在认为大体上把它划分为3个基本的阶段是适宜的。即:
第1阶段:音乐音响感知与情绪感受阶段。即音乐音响刺激欣
赏者的听觉系统,使欣赏者产生对音乐音响的听觉体验,从感性直观上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同时在联觉机制的作用下还会引起相应的情态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种情绪体验。
第2阶段:以感情体验为核心,包含形象联想、理性感悟在内的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体验阶段。即当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具有明确而稳定的特征时,便会激发联想的机制,引入认识性成分,从而产生以感情体验为核心,有时伴以形象联想和理性感悟的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与体验。
第3阶段:对音乐美的体验与感悟阶段。这时音乐已经不仅是作为1种客体对象,欣赏者还会借助音乐这个被感知到的对象,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释放出来,进入物我同1,主客体相互交汇与融合的阶段。在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音乐欣赏者已将自己的意识从日常知觉中摆脱出来,进入到由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此时此刻的音乐已不再是1种外在的、独立的、异己的客观事物,而是1种彻底融化于主体感性体验之中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原本是客观存在的声音,而此刻已化作了欣赏者内心感受的1部分。音乐欣赏者从音乐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是欣赏者对自己生命的1种客观化的体验,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所听到的音乐之声,其实正是欣赏者自己内在的心声。
第4、对音乐欣赏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由于音乐欣赏不仅是依着时间顺序1次性的欣赏过程,它同时还具有通过媒体多次反复聆听的可能,因此就为欣赏个体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提供了条件,既可能在1次性的欣赏中选择某1种欣赏方式,达到某1单1的目的,也可以在1次性的欣赏中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做综合性的欣赏;另外,也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倾听中,重点运用某1种欣赏方法,侧重于某1方面的欣赏,也可能在多次性的反复欣赏中把几种欣赏方式结合起来,做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欣赏。总之,欣赏者所可能采用的欣赏方式是自由而多样的,而从规律性来说,欣赏阶段的划分有助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达到音乐欣赏的更高层次。
黄自主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艾伦·科普兰著《怎样欣赏音乐》,丁少良译、叶琼芳校,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第6章第3节“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邢维凯执笔),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005年7月23日
第2次修改于北京望京花园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作者信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乐感指的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可以帮助人们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并更好地辨别音乐元素。初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需要学校与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努力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得到提高。
1培养中学生乐感的策略
1.1强化基础训练,多进行视唱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形式。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乐感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的训练,然后再进一步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要鼓励学生平时多进行听觉训练以及视唱。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培养乐感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听觉才能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在听觉训练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先进行旋律的视唱,在对旋律有了良好的理解后再唱歌词。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音乐基础提高。
1.2利用丰富的音乐形式,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是高低、长短、强弱不同以及音色有的差异的声音有序排列组织而形成的艺术,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选择音乐形式,挑选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充分的刺激,诱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辨别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全身心投入,建立起心中的听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励。例如在听完《怒放的生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做出感想,体会到音乐中对旺盛生命力的表现。再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来突出这一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鼓励学生自主演唱,以巩固乐感
培养乐感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手段,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从中了解到歌曲的情感以及歌词中所表达的意思。这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2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综合分析领悟的能力。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2.1建立良好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座位、音乐家画像以及背景音乐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气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地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以校园广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丰富音乐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课堂也应不失时机地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形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反客为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欣赏与理解。在课堂上要注意师生的角色转换,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一旁以向导的形式进行引导。例如在鉴赏《梁祝》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音乐中包含的主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乐曲中描绘的唯美爱情故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进行音乐鉴赏的能力。
2.3运用对比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引入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音乐时在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可以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的音乐中的创作、演奏技巧等多方面的不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针对同一作品进行不同演绎形式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不同演绎形式的优点与不同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不同角度来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由于作品的不同,在演绎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点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与总结。例如在对《春江花月夜》与《野蜂飞舞》两个作品进行对比时,可以从主体形式、演奏方式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再引导学生找出两者共同点,即都是对作者心情的表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4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在感官上刺激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普及。音乐教学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相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课件有着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更好的影音体验,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学生可以在完整的音乐情境之下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更全面的提升效果。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3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并尊重学生的需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与享受音乐,在欣赏音乐魅力的同时提高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利锋.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 2012(12):122-122.
[2] 任安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9):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