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4:02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学习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学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理论知识;动手能力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化学学习涵盖着物质、结构、规律等内容,其繁杂的特点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极大挫伤了广大同学的积极主动性,还有一些同学干脆放弃化学学习,长此以往,一些同学的学习态度存在着诸多偏差,随着化学考试的多次失败,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彻底磨灭,加之教师不加以引导和督促,我们便一步步走向厌恶化学的深渊。就如何学好高中化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基础知识的积淀,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盖房子,要想让房子盖得高一点,底下的基础一定要打好,每一砖每一瓦都要坚实可靠。因此,要想真正学好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记忆部分一定不能出现偏差。化学基本概念、理论与规律是化学内容的精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严密性,我们只需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或者关键词进行理解记忆便可。如大家可以通过观察“氧气中铁丝的燃烧”这一实验掌握化合反映的概念,并要正确处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孤立机械单一记忆。除此之外,还将化学概念分成几部分,透彻各部分系统关系来记忆,如:氧化物概念包含三部分,即化合物、两种元素、必须含有氧元素。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记忆成果进行定期的检测,尤其是对于化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部分同学。我们可以根据课堂上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结合自身的化学成绩,与化学成绩较好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加强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平时课下同学之间在结合不定期的抽查背诵,把握化学知识点。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练习资料中的基础概述部分,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或者对练习册上已列出的基础知识归纳进行记忆和背诵,只有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我们才能够在高中化学的学科之路上勇攀高峰。

2.反复实验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认真做好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通过简单现象反映化学本质,我们要基于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多向老师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实验本质,掌握化学知识。要既能描述实验现象,又能掌握结论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比较研究掌握实验精髓。而通过化学实验系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则尤为重要。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重视化学实验,提高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意识,将化学实验摆在化学学习的重要地位。(2)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和仔细揣摩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课下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加强练习。(3)要善于自己动手反复实验,在实验中要多勤思、多想、多问,通过高效实验提高自身的质疑、析疑、探疑、解疑能力,逐步实现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3.活学活用,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题目中

高中化学学习同其它学科学习一样,是一项自觉性较高的学习活动,要想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必须要活学活用,养成积极主动学习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大部分的我们,在刚刚记住一个知识点时,并不能够完全掌握该知识点的运用原则,只能从理论上想明白该知识点的原理和运用原则,实际进行运用的时候往往会卡壳,这时候就要我们将知识点活学活用到题目中去,课本上的例题往往比较基础、比较简单,能够让我们由浅至深地接触化学知识点在题目中的运用原则。但是,毕竟课堂上的时间不是很充足,老师也不可能留出大把时间对我们进行例题的讲解,因此,我们自己需要养成做例题的习惯,要在知识点讲完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例题的阅读与解答。另一方面,部分同学化学成绩进步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没有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课前预习。化学学习“偏、难、繁、杂”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课前预习,这样才不至于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并且预习时尽可能一边做习题,一边看书,巩固知识,加深记忆。(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老师的发问要能勇敢提出自己看法与观点,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有效互动中提高听课效率。(3)要做好课后复习工作。部分同学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喜欢将学过的化学知识抛在脑后,以致下次打开课本时基本忘光,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课后要及时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才可以在基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展开课下习题练习,以此巩固学习效果。

4.从原理上理解知识点

我们只有在理解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知识点的运用,否则,空泛的一个知识点就算是印在我们脑中,我们也不一定会用。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内容中,关于原子反应得失电子规律的顺口溜,“升失氧氧还氧产,降得还还氧还产”,这个顺口溜的意思是,如果化合价升高,则是失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该物质被氧化,作为还原剂,并且是氧化产物,反之,如果化合价降低,则是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该物质被还原,作为氧化剂,并且是还原产物。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个知识点所涵盖的意义,那么这个顺口溜记得再牢固,也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开发脑筋,要让脑中不仅能记住知识点,还要从原理上真正掌握知识点,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知识点,我们一定要多下工夫,多找同学或老师问几遍,或者自主地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一定要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态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

5.总结

综上所述,处于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阶段,同学们如何在宝贵、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很重要。作为过来人,笔者认为要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反复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勤练习题,拓展课外阅读,但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肯努力,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浚源. 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30).

[2] 王保兰.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对化学成绩影响的研究[J]. 中学时代. 2014(24).

[3] 何浚宇. 探究高中化学学习方法[J]. 祖国. 2016(22).

第2篇

第一步就是抓好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简言之,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处理好听讲与作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讨论,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

第三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条理,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第四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十分钟积累起来这将是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就必须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带着问题听课;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这样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第三步是课后复习应及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课后要复习教科书,抓住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尝试回忆,独立地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便,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 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它将完成预习和上课所没有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的技能技巧,进而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归纳、整理达到系统化,使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巩固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掌握如何,由复习效果而定。

第四步是正确对待作业。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首先要做好作业的准备工作,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衔接起来;其次要审好作业题、善于分析和分解题目;第三要理清解题的思路,准确表达,独立完成作业;第四要学会检查,掌握对各学科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究竟为什么要做作业呢?作业的作用主要有:1、检查学习效果;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提高思维能力;4、为复习积累资料;“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审题呢?1、要看得(理解)准确。2、要善于解剖。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3、要把握联系。运用相关知识解析之。

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非常荣幸地在此与大家共同地对我校的化学学科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校的化学单科平均分及一本、二本、三本的上线率与上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各年级的平均分在全市的排名分别为高一第3名,高二第2名,高三第2名,其中高三年级的三本上线率位列全市第1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正确的政策导向

教研工作是提升个人素质的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将教研工作作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研能力做了大量工作。我们除了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外,还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先后到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经验。

二、详细、周密地教研工作计划

我们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认真分析了制约学科教学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团队协作、明确导向、强化实验、落实周清、师徒结对”的教研工作计划。

1、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是讨论下周的教学内容和周考试题的选编。

2、各年级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指导意见》挖掘教材的难点、重点和考点,组内教师共同探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全组教师充分挖掘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实验教学。力争做到开足开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完成实验教材和选修课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使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系统化。

4、采取导师制,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结对子。师徒之间通过观摩课、说课、公开课等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大循环教学的要求。

新学期,除了坚持以上做法,我们将刻苦钻研,忠于职守,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地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网上晒课”活动为契机,鼓励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二)进一步落实“周清”,精心选择周考试题,考后要及时评讲,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高一、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开学一周内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师演示实验分工表。

(四)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强化细节教育。

第4篇

一、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

有人把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究其原因,在理科中,化学知识相对比较零碎,大块的理论、定理和原理并不多,即使有也是由很多相对琐碎的知识组成的,学生需要花较多的时间用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这势必增大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但是,如果不把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取、浓缩,形成知识网,即使记忆的再多,也只能是知识的无规则的堆砌和罗列。这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复习是相当不利的。高三复习要面对的是高中化学全部的知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较弱是造成高三化学复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学生感觉“化学难学”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高三教师,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如果学生的总结能力提高了,相应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复习效果和学习化学的信心等也势必提高。

二、高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

高考作为抽样测试不可能考查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所以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往往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跳跃性,学生如果不对知识进行总结、分类,不形成知识网络,很难应对高考的要求,即使学生记忆的知识很多,但缺乏知识网络结构和前后联系,也只会事倍功半。

三、提高学生总结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

1.教师必须意识到总结能力对高三复习的重要性。总结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阶段地在适当时机对已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使之系统化,是化学学习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际上,概括和总结是通常所说复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由此看出,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给学生提供总结知识、归纳知识的锻炼机会,使学生从中受益。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勤于总结的好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有经常总结的习惯,每节课、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而有的学生从来没有总结的习惯,即使偶尔总结一次也是在老师的逼迫之下以完任务的态度去完成,根本没有起到总结的效果。所以,对于高三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总结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须把定期总结作为一种习惯,逼迫学生去养成,这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去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持之以恒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直到学生初步养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定期、定时总结,必要时要检查学生总结的效果,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迫使学生慢慢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例如,每周可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把本周所复习的主要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查漏补缺,加深理解。或每一章复习结束后,可让学生把本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四、提高总结能力的一般方法

1.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总结具体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总结方法。

章节总结法:对于每一章知识的总结,提炼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把本章重要的知识进行反复筛选、归纳、压缩,提炼出要点、难点、易忘点、易混点,反复理解记忆。

相似总结法:教师要有意锻炼学生将性质和规律相似的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复习到Cl2的性质时,可让学生总结有颜色的气体有哪些,有毒的气体有哪些。在学习复习NH3的易溶性时,可让学生总结常见的气体的溶解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教师要经常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必要时可作为作业来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相异总结法:即把性质或规律相反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复习NH3易溶于水的性质时,也可让学生总结难溶于水的气体有哪些。在复习HNO3的氧化性时,除了让学生总结强氧化性的物质外,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具有强还原性的物质。

发散总结法:即以某一个知识为中心,进行发散思维,总结出某一节、某一章的知识。例如:在复习到金属Na的性质时,可以以金属Na的性质为中心,辐射到Na2O、Na2CO3、NaHCO3的性质,即由知识点形成知识面,进而形成知识网。

图表总结法: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用得比较多,但学生自己总结图表的机会较少,锻炼的也很少。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这种总结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学,而且容易操作。“用于整理、概括、总结知识的图表形式有概念(或知识)系统图、元素或化合物知识结构图、概念(或结构、性质等特点)比较表、物质衍变(或转化)关系图、反应关系图等。学习者自己绘制这些图表的过程,也是积极思维、进行概括和总结的过程,其效果要比照抄教师或参考资料中的现成图表好得多。”

2.教师要教会学生解题方法的总结。

解题方法总结:教师要锻炼学生从众多的试题,总结各类题的解题规律,提炼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错题总结:学生在平时的解题和考试中做错的试题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分析错误的形成原因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重蹈覆辙。

3.教师要督促学生将有疑问的知识收集、整理、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化学总复习;后阶段;技巧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stage of genenral review in the final of entrance test of chemistry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You can quickly make a progress on your students if you do it great first,reduce the scope of review;second,do a good job of focus questions; third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Key words】General review of chemistry ; The final phase ; Technique

初中化学这一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它可以在总复习阶段内迅速提高学生的成绩。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初中化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化学科总复习时牵涉的范围很广,知识点很分散。刚复习时,学生的思维还很乱;不能梳理出各知识的条理和联系。很多学生买了大量的复习资料,整天做大量的题目,搞题海战术。结果越搞越乱。其实,通过缩小复习范围、抓住中考命题热点、紧抓几种关键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措施就能使化学知识明朗化、细致化,使学生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一般是常规复习,各学校用的复习资料、采用的复习方法基本雷同。第三阶段的复习最能体现出各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各学校的特点。以下是我在历年中考后阶段复习的一些做法。

1.缩小范围,明确考点

总复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很多学生有这种感觉,总觉得化学科的内容很多,很杂,复习这么久了好像什么也没有记下来,一时处于混乱的状况。中考又临近了,一下子紧张起来。结果,越是紧张,复习效果越差。这个时候教师要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叫学生们拿出做过的模拟题、历年的中考题等,以一种具体题型为例,进行专题讲解。比如说,以计算题为例,让学生观察每一份试题里的计算题,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结果,学生们发现计算题不外乎这些内容:通过一个化学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或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另外就是通过一个图表,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得出已知量,然后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样一来计算题的范围缩小了,明确了。并且计算题都有具体的书写格式,只要按照书写格式对号入座就能把计算题做出来。原来有很多学生怕计算题,总认为计算题很杂、很难。现在明确了,信心大增了,复习效果就有明显提高。并能腾出花费在计算题上的大量时间用于复习其他内容。

2.抓住命题热点,做好针对性复习

现在各地的中考命题热点都体现了重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命题指导思想新颖、灵活,不但增加了开放性而且融入了探究性。以下是这几年中考命题常出现的十种命题热点。①命题时,对概念和原理的考察已经走出纯粹为化学学科服务的误区,实现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②对单质和化合物的考察,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③化学用语的记忆、书写、意义和应用仍是重要考点。④仪器名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实验评价是必考内容。⑤选择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价值的化学问题,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方案进行处理,作出推断和迁移的问题是近几年的热门考点。⑥计算题的难度降低了,但逐步做到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并注重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察。⑦用跨学科综合知识命题,现在很流行。⑧将当前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而将答题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大纲范围内。这种“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想已成为时尚。⑨能源危机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命题喜欢的内容。⑩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命题时,重视考察环境污染原因,治理的依据和过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总复习的后阶段,主要是针对以上的热门考点挑选出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试题,浓缩其精华编排成试卷,牵涉到某一个热门考点的题目可以在同一份试卷中反复出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同时一次又一次培养学生学会保持良好心态,不心慌、不浮躁,认真审题,做好每一道题目。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次的反思和总结。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在短时内迅速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

3.紧抓关键物质,以点带面

纵观历年的中考题,我们发现有那么几种“明星物质”,每一年的中考题它们都有份“登场”在总复习的后阶段,我们要抓紧这几种物质。强调学生要记住这些物质的化学式、性质、变化以及用途,还要理解好由这些物质可能引申出来的问题。例如:碳酸钠这种物质。学生们要知道它叫纯碱但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原因是它不含氢氧根离子。但它的溶液能表现出碱的性质,而且它的碳酸根既能跟一些离子形成沉淀又能遇酸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它在鉴别、除杂、推导、实验等题型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强调学生们一定要对这些“明星物质“融会贯通。

第6篇

    1.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

    在咱们一般的复习课中,往往都是教师通过归纳,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从重难点知识梳理到典型习题剖析以及做题方法分析,教师讲得非常细致,分析地十分透彻,总结[无所谓灯红酒绿]地特别全面,这种做法容易实施,时间容易控制,而且条理清楚,每个环节衔接紧凑,老师往往乐道于这种复习方式,但对于学生而言,原来会的学生早会了,不会的还是不会,因为那是教师对知识框架的建构,教师的罗列讲解省略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经过选择、判断的思维过程,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所以学生能力不会有多大的长进。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束手无策”的现象。尤其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但一旦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时,学生则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化学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化学学习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顺应了学生的心理。

    李老师的这节课就是针对当前化学总复习时的教师常有的一些做法,是教师占有课堂,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对学生不信任,一味地讲解、灌输,还是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的回答。

    李老师的复习思路是:针对每节课的复习目标,在课前有针对性地设计选择出一组训练题,将自己想复习的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化学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训练题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以题引路,让学生先做题,教师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方法”。使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 ,让学生“见题想法”。我建议以后老师们上复习课时,也应把化学方法蕴涵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感性材料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悟出规律、方法,而不是教师自己先讲,把方法灌输给学生。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学生解决的问题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这种设计不仅重视知识结果,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利于能力的形成,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目标渗透里面了。也就是,把我们过去的复习方法给倒过来,先让学生做题,因为那些题肯定是咱们教师精心准备的,做完题再领着学生就题总结知识、总结方法,然后再巩固深化,进一步训练,重点放在审题习惯与方法、思路点拨与研讨、具体实际应用上。也就是,变“老师讲—学生练—老师再讲”的复习模式为“学生先练—师生都讲—学生再练”的模式。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这节课的学习方式看,也有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经过思维过程,自己发现方法、发现知识。知识方法的获得,都是学生思考、解决教师设计好的问题,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自己获取知识的。这种学习方式属于发现式学习。其教学模式是:激趣导入问题讨论理解感知技巧归纳运用实践。学习方式多样化,目的是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本节课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一知识“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化学最关注的东西,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形势,中考与新课改不矛盾,我们必须适应它。也就是,注重应用化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灵活应用,加强化学与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学习是为了应用。我们应对学生加大训练:把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放到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的情景中,结合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提高化学复习的实效性。否则那些“只有做过的题目才能应答”的考生就难以适应了。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横纵向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所谓的衔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学方法上的衔接、教学理念上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衔接。随着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整个教育模式已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停做笔记",而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下来,本文就分条阐述怎样"吃透教材"以及高中化学要怎样注重并切实做好做好这"三个衔接"。并且整个高中无论是其它课程还是化学课,课时数量都处在攀升状,从高一到高三,每天的课时量从两节上升到四节。并且,高中三个年级课程内容和难度都不同、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个透彻的审视并且做出一个合理的、宏观上的规划。

1.吃透教材

1.1.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首先,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张弛有度,注重节奏,不可赶速度,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因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教材中的内容也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越发高的要求。例如,当学生刚刚从高一升入高二时,教师不应急于讲授新的内容。所谓温故而知新,故而,教师因该将高一的重点内容先挑出来为学生概要复述一遍,如有需要,还可将典型又实用的例题拿出来再讲一遍。除此之外,当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以关联的眼光看问题。即当发现如今所学的内容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基础,是高一知识的深化,或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重要依据时,应反复提醒学生,并顺带"温故"。这样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和胸有成竹,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

1.2.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一门学科,哪怕再难,学生都会知迎难而上。要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学这门学科是有用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能助力其将来发展的。故而,例如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之初,教师应该先将那些带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点"透露"给学生,让其首先对新学期的学习抱着十分期待,乐于思索和探究的积极心态,这样才能让其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三个衔接"

2.1.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高中化学由易到难,通常在高一阶段,教师在授课时都容易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上,就是先将知识嚼碎再喂给学生[1]。教师的思路往往被应试二字占据,从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主观能动性,甚至会直接忽视选学的内容。然而,到了高二,学习难度提升,主观部分增多,再加之高二高三,无论是学生或是老师的劳动强度都很大,老师再也无法面面俱到,那么,就必须及时做到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使其学会自我温习、预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探索和提问。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在上课时,当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在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混乱的前提下,分成小组讨论,这样才能博取众长,有利于集思广益。除此之外,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并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建立一个"强带弱"的学习氛围,事半功倍。

2.2.教学理念上的衔接

"因材施教"的理念从被提出到如今,屡屡收获成效,这主要归功于这个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性。每个学生对化学的天赋、兴趣都不同,加之化学这门课起始于初三,那么毋庸置疑,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或从高二升到高三,优劣已经很明显。故而,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到不同学生不同的薄弱之处,从而各个击破。并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并可提倡分层次和阶梯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其目标明确地不断突破难点[2]。

2.3.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高一的化学对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内容而言,相对简单,基础性比较强,故而依赖老师还可以"勉强过得去"然而,试想,当学生已经"升级",学习难度已经提高,如果依然依赖老师,不懂得"自渔",那么当然会不合时宜地觉得越发吃力,故而,学生一定要自行更新学习方法,自行思考,自我总结知识点,并规划、整理。遇到困难时不可丧失信心。并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切勿作温水中的青蛙,而是应该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3]。这样才能不陷入化学的"断层"。

3.怎样在课时递增的情况下合理教学

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每周有两节化学课,到高二下学期开始,变成三节课,到高三变成四节课。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配呢?由于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以讲授基本知识为主加以适当的练习,练习的难度不宜过大,需要典型性强,无需过于发散。到高二下学期,课时比较充裕,教师可适当给予学生"自由",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多让其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入一些"拔高题"等。而高三是学习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时候,是课时最多,最紧张的"冲刺期"。应以练习为主,因为只有多练习才能折射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老师才能有目标性地为其查缺补漏,对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

4.结束语

本文着眼宏观,分别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做了相对简要的分析探讨,阐述高中师生应如何应对"化学断层"。除此之外还站在课程内容安排的宏观角度上,简要阐述高中不同年级、不同数量的化学课"应该怎样去上"。故而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理论意义,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子们稍作启示,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田晓梅,陈经涛,周青.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