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江苏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3:44

序论:在您撰写江苏教育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江苏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一、引言

伴随新课改不断推进与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广泛应用。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小学教学较为特殊,由于小学生思维、智力等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这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与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尽可能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确保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和语文老师应明确素质教育目标,并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其与语文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

小学语文学习涵盖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是主要目标之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如学习难度大、无法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等。语文教学每个环节都与情感活动密切相关。在实际教育中,老师将工作重心偏向于认知过程,忽视了学生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容易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情感伤害,从而降低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良好情感素质的培养,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强调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仅依靠考试来衡量的,需要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与素质。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三、加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是目前社会和学校重点关注的话题。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水平,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发展。

1.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新型的教学思想与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与学习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课堂产生枯燥之感。因此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老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弊端,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2.以人为本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打破了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建立起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课堂主体,为学生做好一切课堂安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产生依赖心理,加上学习压力,势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因此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发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3.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发展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内容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在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上,老师应尽可能多引入一些生活实际案例,如通过语言描述家庭生活、我的小伙伴等,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打破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通过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一课时,课前老师在网络上下载关于的电影、图片等,对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在现,用立体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展示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确保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

4.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中,老师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知识传授方面,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组织者,必须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从个人修养、语文教学素养等方面着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老师不断实践和总结,将教材、教学、训练等有机结合,明确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和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创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素质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旦文姬.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之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3.

[2] 张汉祥.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之中[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4):16.

[3] 孙美玉.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J].快乐阅读(中旬),2013,(10):18-18.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因素; 教学重点

一、前言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增强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敏感性,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用各种手段、方法将目的语言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取得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1. 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意义上, 而忽略了词汇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如果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往往会造成理解上或用词上的错误,甚至导致交际上的失败。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入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习文化。例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汇反映了英美人的个人独立意识,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在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中它是一个褒义词,和民主、平等、人权相对等。但在国内很多人把“Individualism”作为一个贬义词把它译成“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是我们所崇尚的集体主义的绝对对立面。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的特有心理,也让他们成功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导入有文化背景的习语或典故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例如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在英美国家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智慧的象征。然而,在中国有些人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就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四单元《Experiences in Exile》文章中有这么一个句子:“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 my mother tells us.” 其中包含了一个典故“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 相传在西方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可以左脚先着地,认为这样往往是不吉利的。后来“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就引申为“一个不吉利的开端把事情弄糟了”。文章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或做事顺利,才告诉他们要“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教师讲解这个典故的来历,学生便能真实理解作者的意图。

3.结合社会历史政治背景进行教学

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是文化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的《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对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晚宴等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中有两篇涉及枪支的文章,对美国枪支管理政策的介绍和枪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4.指导学生课外的文化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接触交谈。例如有的影片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从中悟出人生哲理。影片《阿甘正传》里,无论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后说:“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 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这是阿甘对命运的思索。人的命运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还是像羽毛那样漂浮不定,或许两者兼有,或许两者同时发生。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三、文化教育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需要同等重视

目的语文化教育应重视比较异同。母语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中占据主导,学习目的语文化要通过内在认知体系的转化才能完成。比较异同能够让这一过程更加顺利,并带来更加透彻的理解。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倘若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者的失败,而且是教育者的失败。

2.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批判性眼光并信守道德准则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对任何目的语文化都能做到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进行批判性学习。教师需要通过“授人以鱼”最终“授人以渔”。教师自身须秉持正确的文化教育原则,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科学的文化观。

四、结语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必须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情境融合、阅读分析、写作练习、培养文化意识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文化教学。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洋池.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6.

[2]肖淑云.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7.

第3篇

论文关键词: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第九题分析

 

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的第九题就题型来看好像是很常见,但是加了一个轻质丝绸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错误率很高,得分率较低,学生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分析且融会贯通。

题目如下: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通过调查,这道题出错的同学有不少选择了D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轻绸带,还是按没有绸带的方法分析,斜面夹角较小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夹角较大时,两物体都向下滑动。也有部分同学选了A选项,但是理由说不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定性分析

先取M、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均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见右边受力分析图。再取绸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轻质绸带分别受到两物体给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轻绸带不计质量,又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绸带只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因而无论绸带怎么运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相等。也有的学生借助于已学的轻绳模型教育学论文,即如果轻绳两端悬挂物体跨过定滑轮放在斜面两端,由于不计绳的质量、不考虑滑轮与绳的摩擦,无论物体怎样运动,两物体给绳的拉力都相等。以此类推,用轻质绸带替代轻绳,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M、m相当于两边悬挂的物体,绸带受到的摩擦力等同于物体给绳的拉力,由此可推出两物体给绸带的摩擦力应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再分析每个物体做什么运动。根据题中条件是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来判断,我们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的情况下

当M、m同时轻放在斜面上时,由于物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绸带静止。这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物块M、m、绸带和斜面整体相对静止。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由题意可知:M>m,两个静摩擦力大小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种情况是物块M、m和绸带相对静止一起整体相对斜面运动。由已知条件知M>m,两个斜面夹角相等,因而整体随物体M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与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有可能相等,所以第二种情况是成立的。

2在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大,两物体有可能相对绸带运动,这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两个物体都相对绸带滑动;第二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第三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 。第一种情况两物体都相对滑动,则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显然两个力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不可能。第二种情况,M相对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而m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由于M>m,所以m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等于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第三情况物体M 与绸带一起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物体M 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相等,所以这种情况是成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角多大,物体M总是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下滑。物体m在条件下,相对绸带静止,沿斜面向上滑动,在条件下,相对绸带滑动,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选项A、C是正确的。

二、定量计算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道无论角为多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相等的,具体是多大呢?它随斜面夹角如何改变呢?

1当的情况下

由于M、m和绸带一起运动,两物体受到的都是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以M为研究对象:。两式联立得:教育学论文,。可见随着角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大。

2当的情况下

物体m相对绸带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给绸带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前面分析推出,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可见:在的情况下,如果角增大,两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但数值不断减小。

通过分析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绸带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判断出绸带受到的两个摩擦力总是相等,再依据这个结论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从学生的错误可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重视了轻质弹簧、轻绳和轻杆模型的运用,但对这些模型建立的思维方式及过程分析不够,学生自己根据已有条件建立新模型的能力欠缺,当条件略有变化时,学生不会分析、无从下手,也不会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有意识让学生体验并掌握物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把知识运用到思维和推理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想学、爱学、乐学、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快乐的孩子。

第4篇

 

对数学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六合励志双语学校  俞晓强  13405881122

 

[内容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体操给人的感觉是轻巧的,灵动的,柔美的,数学也应该是灵动的、活跃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却是沉重的,思维没有应有的跳跃。

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思考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考虑到教学的内容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把数学课外活动当作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的“试验田”。通过数学史话、数学家故事、拓展训练 、科学性小研究等多种活动,达到了“感受数学趣味、体现思维灵性、发展创造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在正文中,我从理性思考、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数学   文化    思维

[正  文]

一、思考: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最吸引学生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从根本说就是对人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几个特性。数学应该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的一门学科。

数学教师经常为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而苦恼,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动脑筋”。而越是到初中阶段,我们越是发现学生对数学是苦恼的,畏难的,思维是停滞的,他们经常把解题结果正确性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

纵观我们的数学教学:单调的讲解,人为制作的所谓“思维难度”,为了形成技能而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数学缺少了思维的快乐,缺少了文化的内涵,缺少了所该有了的灵性。

因此,我们呼唤数学文化的回归,呼唤数学灵性的体现,创设最能吸引学生的数学内容。

什么是数学文化?它是人们很自然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去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丰富我们的生活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习惯思维结果。

知识可作为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但如果不增加数学文化的元素,就不会培养出真正有数学素养的人。现在的课堂中把解题训练作为数学学习的全部内容,使数学文化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体现,而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数学越来越惧怕,数学何以能促进改革其思维的发展。

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到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是对数学知识一种全新的提升,数学文化的范畴比数学知识当然是大的多,同时它真的成为本身数学素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机械的解题能力。缺乏文化氛围的简单的知识教授,只会使学生限于无穷无尽的记忆和解题中,最终是兴趣的消失,思维的停止。如同数学中的奥数原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最后却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接触奥数后逐步散失了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在对现行的数学教学的反思中,对数学文化的回归的呼唤表明:如果数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数学教学对促进人的发展、构建人的精神、形成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数学中得不到体现,数学教学何以能培养有“文化”的,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在教学中,我一直在不停的实践,寻找最能打动学生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我教授教材的内容,而是我的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上完上一节,学生就关注我的下一节的内容,他们努力做好作业,以使我不占用课外活动来讲解题目。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中,课本是其主要的内容,但课本中对数学文化不是主要内容,数学文化是教师在渗透中进行的。

在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在数学活动课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这里,学生将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对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在课外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1、体验——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

中国在数学研究上自古以来一直有突出的成就。这方面的知识所表示出的中国人的智慧,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在数学知识产权的学习上有积极思维的动力。

由数学故事所引发的思考会使学生在体验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中感受数学的真实性,同时促使学生在数学思考中感受数学家的研究快乐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时候,查到平方根“ ”,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 ”表示根号。“ ”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每一个数学符号,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数学符号故事也将会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八卦一般是与封建迷信相联系的,而这里也有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公元1646-1716年)曾经为设计乘法计算机而绞尽脑汁时,他收到了一个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寄给他的八卦图。使他从中受到启示:如把“--”看成“0”,把“-”看成“1”,形成了下面的联系:

 

 

学生听后非常兴奋,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路上,也曾经有过中国古人的智慧。

 

2、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数学教学中,对知识技能的培养大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在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更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多样性的重视。但这种思维多样性的培养,经常受到课程内容的限制。同时在应试的思想下,多种思路的解法经常只是在新授时的展示,在练习中又逐渐被老师所希望的那种方法固定下来。

从课本中走出来,提供更丰富的探索内容,消去了担心学生的多样性的解法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的顾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自由和灵动了。在数学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罗伯法;介绍欧拉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这些历史数学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学生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将会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了勾股定理名证欣赏片段

如图1,ABC 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CAB为直角,在边 AB、BC 和 AC 上向外分別作正方形ABFG、BCED 和 ACKH,过点 A 作直线AL垂直于DE交DE于点L,交BC于点M,连接CF、AD。

图1  欧几里得证明

             

这个证明巧妙地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来进行。不单如此,它更具体地解释了“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的几何意义,这就是以ML将正方形分成BMLD与MCEL的两部分!这就是各种证明方法中最为著名的欧几里得证明法!

在这种证明方法中体现着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幻灯片演示:图2):

 

 

 

图2  动态演示欧几里得证明方法

 

本案例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介绍内容,分面积法、拼拆法、剖分法、直接法四种典型的思考方法进行介绍。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有名的证明方法,如:欧几里得证明方法及其动态演示、赵爽的弦图证法、伽菲尔德证明方法等等,引导学生在欣赏历史上的勾股名证时体味数学家思维的精妙,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叹数学的美!

在传统的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证明方法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定理的结论介绍与应用训练上,探究文化内涵也只是利用其“谁比谁早多少年”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这样一堂“勾股定理名证欣赏课”,将多元文化引入数学课堂,我们就会发现“谁比谁早多少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数学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思想、数学创造都是根深叶茂的世界数学之树不可分割的一枝,从而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古代文明的数学成就,同时,通过不同数学思想方法的对比,如介绍的各种方法中所涉及的进与退、分与合、动与静、变与不变、数与形、一与多等等的辨证思想,可提高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安排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进行拼、补、凑的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动手的乐趣。

再如:我在班上给学生上了“与众不同”一节找规律的课。首先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的图形让学生探求规律。

 

 

 

 

   

 

学生的观察角度一开始就多样起来,与我的预设答案完全不同的想法,我都给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束前,我尝试着要求学生自己能想这样创造一些与众不同不同的图像吗?并且能说出合理的理由。作业交上来后,合理而有趣的构思非常出色。下面就是就个出色的作品。

 

 

 

 

图一

 

 

 

图二

 

 

 

图一的同学对汽车感兴趣,他设计的图案全是用汽车的标志作素材,他说这里面也有与众不同不同的数学内容。比如说;其它图案的图形内部的线段交点都多于一个,只有最后一个图形的内部线段的交点只有一个。

图二的同学巧妙的利用数学中的运算符号编题,只有图六的图形不是运算符号,其它图案的图形都是+、-、×、÷、=、[  ]组成的。设计巧妙,图性直接和数学联系起来。

    在具体的情景和物体中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它们,这是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这里数学不在是“与我无关”的枯燥的内容,而是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文化与学科教学联系了起来。

3、创造——拓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达成共识的教学趋势。决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今后发展力量的是有大量的创造性的人才,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题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被扼杀,灵活多变的解题变成了只是机械的对解题方法的套用。在日本非常流行一些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异想天开的节目,如《超级变变变》》《鸟人比赛》等,有研究表明正是这些民间的创造性很强的节目使日本在创造发明方面有很了不起的成果。

    我把趣味数学引入到课堂中,“异想天开”就是我的尝试。给学生一组图片,如:

 

                                                         ……

 

 

让他们自由的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图案具体转化为生活的物象。思维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自由转换。在这里数学的意义被放出大了。简单的枯燥的学科数学变成了有包容性的“大数学”

第一个图形,有人说它是瓦片;有人说它是书的背脊;有人说它是一个圆柱的一半……,第二个图形,有人说它是一面扇子;有人说它是一面将要打开的门;有人说它是墙的一角……。“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再是老师一再强调的内容,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最不喜欢说话的孩子也有了发言的冲动。

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来,一个个生动的名字又出现了:我的思维仓库、我的思维百宝箱、世界上最古怪的想象……

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着想象,他们想象着并快乐着。合理想象、合理推理、抽象能力都得到了体现。

这样的数学课堂使学生产生了什么变化呢?超过了我的预期想象。在数学活动课开始之前,他们反复询问:今天上什么?临时改动数学活动课内容,需要先和学生商量,否则学生会极力反对。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享受到数学的“教”与“学”的快乐。

在整个实践中,我主要是侧重于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智力数学等与课本知识完全不同的知识进行教学,虽然是数学文化中的一种较浅的层面。但它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思维的动力,拓展探索的能力方面仍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课堂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而要实现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目标这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屑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1997年4月

[2]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楚庭  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康身  历史数学名题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涂荣豹 《数学教学认识论》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7.9.13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英语 教育 改革 思辨 能力

一、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外语教育在中国开展了几十年,从三十年前的初一起点的英语教育到如今小学一年级起点的英语学习,甚至幼儿园起点的英语早教,英语已经和母语一样占据着学校教育的大半江山。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能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阅读一般性英语读物。进入大学校园后,英语学习理论上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转向能力培养上,但实际教学中,传统教育对师生刻骨的铭化并没有使老师的英语教育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到知行合一。绝大部分学生面对枯燥的课本,学着没有新语法知识的课文;部分老师把新单词和长难句以及篇章的理解成为了英语课堂的讲解重点,每堂课中分配给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激发学生透彻分析问题并能用英语阐述推理的机会少之又少。

大学生们面对大学英语学习充满了困惑和期许,他们在质疑了大学英语知识传授模式化,课程形式固定化、教材内容老化之后,期盼着能在课堂上看到新鲜的变化,如何能做到入学前的英语学习和入学后英语教育的无缝衔接是高校英语教师不断思考,倍感迷茫的问题。师生都在问:看似经年累月的英语教育真的培养出了学生在从事与英语相关工作时所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吗?本文作者试图通过以英语为工具,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切入点,探索改革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新途径。

二、将英语思辨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原因

据研究调查,在21世纪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最看重的3项技能分别是(1)Oral Communication (口头交际能力) (2)Professionalism/Work Ethic (职业道德)(3) Teamwork/Collaboration (合作精神),而这三项技能恰恰就是辩论给学生们带来的好处。除此之外,辩论对学生的最有力的影响就是辩论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思辨能力是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辩论正是锻炼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且能拓宽辩手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促使其培B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辩论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集语言交际、信息及思维功能于一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引进英语辩论教学具有时代性、紧迫性和必然性。

针对“辩论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命题,早在1999年就有国外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辩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中,Jackson 对来自九国大学的100 名辩论者和147 名非辩论者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参加辩论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辩论的学生。Allen等(1999)基于过去五十年中研究者们对公共演讲课程、辩论性演说课程和竞赛辩论进行的19 项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发现:三类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其中竞赛辩论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促进最大,参加者比未参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强。

我国外语教学专家束定芳在《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一书中指出:“不能把外语看作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知识课,事实上,外语学习完全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掌握外语”。而辩论从准备开始就是在做阅读练习,辩论的立论要想经得起质询,就必须要证据确凿,材料准备充分,这就促使学生查阅大量英文资料,去其糟粕,用其精华。辩论要求学生把听说读写几方面能力综合起来,因此英语辩论教学听说读写并能有效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将因此有很大的改观。

通过引入英语思辨教学可以转换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学习模式,以此为契机,实现大学英语学习的新突破,提升学生英语思辨能力,解决学生的“思辨缺席”的现状,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解决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扩大学生英语阅读量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解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辩论教学,在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有效结合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增加其就业机会。

三、将英语思辨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

以英语为交际语,以夯实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经过观点的往复交锋,通过表象看实质,这些都是英语辩论的基本环节。它们的实践操作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学生层面来说,选择了英语辩论就选择了放弃传统的学习方式,他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查阅大量资料,摄入海量知识,学会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学会英语的听,说,读,写,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等。

面对学生的转变和提升,老师必须高瞻远瞩,更上一层楼。老师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将教学要求和辩论内容有机结合,如何选题,如何有效引导辩论的进行,如何给出即时有效反馈等。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一是课程体系中能否增设辩论课,如果能增设辩论课,就地方高校而言,学生能力不等,不是所有大学生都能学习这门课,这就涉及到学生分流,分层学习的情况,这势必对学生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二是,如果不能增设这门课,如何在现有教材、现有课时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取舍和课时的分配,此部分的日常学习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估又有何影响等。

四、结语

英语教学如同我们朝着目的地行走在路途,当前我们行走了很久后发现前路通行有困难时,我们无法选择退缩、放弃,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转弯的路口。当地方高校的英语教学毫无生气,师生皆倦怠的时候,我们该思考将英语教育进行地方化,本土化改革变形的问题,尽管前路充满挑战,改革的成果不会很快显现,但我们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调整、坚持,充满生机的英语学习一定能重现。

参考文献:

[1]Gary Rybold.Debating in English: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to Effective Speak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2.

[2]Colbert,K.1995.Enh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Academic Debate[J].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16):52-72.

[3]Allen,M.,S.Berkowitz,S.Hunt & A.Louden.1999.A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orensics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n Critic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 Education,48(1):18-30.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11.

第6篇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体现作者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对学术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品德,所以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非常有必要的,关注学术参考网,随时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2]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3]崔相录.素质教育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玉华.大学生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新局面[J].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1997.

[5]龚珊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观念之辨[J].基础教育研究,2006,(1).

[6]刘海.军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7]于静.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8,(8)

[8]成亚梦.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08(1O)

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管理[J].吉林教育.2015(22)

[2]王雷.浅析小学素质教育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3]潘旭,张勇.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

[4]张方明,陈蕾.金融危机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5-27.

[5]段丽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融合[J].安顺学院学报,2014,(3):73-74.

[6]林丽萍.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67-68.

第7篇

所谓“小课题研究”,笔者认为,就是以学术思维和科研意识来审视和理性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行动研究。也是教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具有“真”、“实”、“小”的特点[1]。“小课题”研究当前正逐渐走入一线教师的教育生活,成为一种深受一线教师喜欢的典型小问题研究。但是,我们教师也勿以它“小”而走入研究误区。

一、“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总结”吗

“教育总结”,即是教师立足于最真实、最普通的教育环境、教学状态、管理困惑,对“常态教学下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但“教育总结”,重在对“做了什么”内容的呈现和就事论事的反思,大多感性有余而显理性不足。而“小课题”研究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上升的过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的问题思维加工的过程;“写出来”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后写出,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换言之,“小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既不是呈现方案也不是总结,而是通过“确定的小课题研究的题目——设计出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反思小课题研究的进程——调控小课题研究的进程——收集小课题研究的效果——物化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具体活动进程实现研究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出发,从教师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从教育管理问题出发,对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理性地判断,“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2]。笔者的“小课题”《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3]研究便是对教师“二次成长”中瓶颈与突破的“为什么”和“如何做”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阐释。“小课题”《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4]研究是笔者对某地市中职校近70篇参评论文写作问题作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有规律结论。它们都是笔者将教(育)学工作过程到研究过程的一种转换,是把自己的实践对象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认知,是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和自身知识积累“三素”的有效融合。

二、“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随笔”吗

“教育随笔”,即对教育事件及时感悟的记录。重在记成功的教学方法、记教学中的失误、记教学中的遗漏、记教学中的感悟,思教育管理中不足,大多表现为零散的“豆腐块”。而“小课题”研究则是对这“豆腐块”式教育随笔的系统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仅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叙事叙述、教育案例的提炼、教育反思的记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笔者的“小课题”《当前教师教育“自”缺失问题的诊断与对策》[5]研究是关于对“教学主张”缺失对有关教师“自”问题产生影响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小课题”《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6]是关于当前中职校专业教学,主要包括日常的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国家、省、市技能大赛集训教学;单招高考专业教学(高职升学教学)四种课程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问题的求解与论证结果。它们的研究流程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这是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关事件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主提升、自动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三、“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故事”吗

“教育故事”,即教育案例当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教育活动中的“当事人”、“实践者”——教师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真情感的短文。这种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教师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它既不直接定义教育内涵(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做什么),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故事”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叙事、案例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或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追问,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简洁点题);引子(研究起因);背景(研究背景);事件(经过或调查的结果)[7]。笔者的“小课题”《我研故我乐——我的教科研之道》[8]研究便是对“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之路”的困惑、路径、对策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叙事研究。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等内容。笔者的“小课题”《中职校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调研》[9]研究便是参加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关课题组调研内容完整的陈述表达。

四、“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论文”吗

“教育论文”,即教师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将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呈现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小课题”研究成果呈现方式的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可以表现为抽象文字(如教育论文),也可以表现为具体的教具、学具,还可以通过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表现课例、案例等。但关键的是,“小课题”研究还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这是一个“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笔者的“小课题”《关于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以Y市为例》[10]研究,是对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一个“调研分析——辨明道理——梳理经验——归纳知识——最后得出成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它是一种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螺旋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小事、教育小现象、管理小问题入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反驳假设,产生新的问题,并不断修正已有的论题解释,形成新的见解,并使得研究的问题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与此同时,研究者本身也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永和.将“个人课题”进行到底.江苏教育研究,2010(33).

[2] 尧逢品.微型科研课题价值及实现.教育科学论坛,2012(5).

[3] 周如俊.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教育科学论坛,2011(5).

[4] 周如俊.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中等职业教育,2012(7).

[5] 周如俊.当前教师教育“自”缺失问题的诊断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10(16)

[6] 周如俊.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103).

[7] 刘桂辉.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中国教师,2006(8).

[8] 周如俊.我研故我乐——我的科研之道.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