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硬笔书法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3:36

序论:在您撰写硬笔书法学习经验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硬笔书法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从2000年开始,原阳谷县教育局局长刘登华掀起了一场“写字运动”。

在一片非议声中,“写字运动”轰轰烈烈地搞了3年。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中小学生花了那么多时间写字,升学率不降反升。而且有关专家认为,近两年阳谷县青少年的犯罪率降到历史最低点,“写字运动”也功不可没!

2003年4月,原山东省阳谷县教育局局长刘登华花费了1个月的双休日时间,只身一人到阳谷县的全部中小学“视察”了一遍书法教育情况。

刘登华是去年7月调离阳谷县教育局的。他最担心的是,已经在全县搞了3年的“写字运动”因自己人走而政息。“看到很多学校的书法墙还在,我特别高兴。写字的好处太多了!再说,中国人不能写不好汉字啊!”5月10日,刘登华对记者感慨。

写不好汉字是教育的失败

1998年,刘登华就任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教育局局长。那时,阳谷县的教育质量正处于谷底。阳谷曾经是聊城高招升学率最高的一个县,当时排名已经下滑到全地区第五名。

刘登华开始寻找阳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件事情让他感触颇深:聊城市教委教研室评出的1999年高考全地区50份字迹秀丽、卷面干净的优秀试卷,阳谷县一份都没有。据阳谷县一中的几位高三语文老师讲,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高三尖子考生高考成绩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试卷书写质量较差影响了阅卷老师的评分。

刘登华深感痛心:“我们的小学用五六年的时间都教会了学生什么?连最起码的汉字书写都不过关,这是老师的失职、教育的失败。写字课明明写在教学大纲里,为什么得不到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阳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几位语文教研员深入到全县中小学进行了认真调查,抽查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部分作业和试卷,然后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书写都很差。刘登华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当时的状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刘登华认为:一个是学生的作业量过大,尤其是小学生的重复性抄写作业太多;二是写字课没有开好。第一个是全国性的,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一时难以扭转。第二个原因则不难解决,如果处理妥当的话,完全可以扭转“学越上越高,字越写越差”的现象。

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刘登华“一下子有了方向感”,他决定在全县进行书法教育。

刘登华想到了“中国硬笔书法之父”庞中华,能不能把庞中华先生请到阳谷来,在书法大家的指导下推行硬笔书法教育?

八请庞中华,小县城掀起“写字运动”

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1月,刘登华终于得以走进庞中华的家门,当面讲述自己的设想。

庞中华听后,当时没说什么,而是带他去了北京草桥小学――一所由庞中华任名誉校长的学校,也是“庞中华硬笔书法学校”的教学基地。庞中华就住在草桥村赠送给他的一套住房里。

1994年,庞中华刚到北京的时候,想到草桥村租一套农舍,过一种田园生活。谁知道,村支书听说后,马上找到庞中华:“我的字一直写不好,但是我不想让我们的后代也写不好中国字。我们想请您做一位名誉村民,而且要赠送给您一套住房!”说完当即奉上一套房子的钥匙。

一年之后,草桥小学成了北京市丰台区知名的书法教学基地,区教委召集了一百多所中小学的校长在草桥村小学召开现场会,北京市教委也送来了电脑等教学设备。

在草桥小学,刘登华目睹了庞中华一边拉手风琴、一边讲授书法的风采。他彻底被庞中华的书法与音乐融为一体的“快乐教学法”所吸引、所感染。

庞中华的表演让刘登华开了眼界,庞中华在草桥村的教学实验模式更使他坚定了信心。紧接着, 刘登华在全县挑选出书法基础较好的老师,共分两批三十余人,到北京学习庞中华的“快乐写字教学法”。

2000年8月,阳谷县举办硬笔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三百多名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后,带着庞中华的“快乐写字教学法”回到各自的学校,又对本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所有的老师都成了庞中华的第二代、第三代弟子。”刘登华说。

很快,全县的学校都全面系统地展开了写字教育,按照庞中华书法学院的要求,每个学校都有“书法墙”,好作品全部上墙展示。

到2001年元旦,“写字运动”达到了。刘登华抓住时机,在县中心广场上策划了一个“千米长卷”的书法竞赛活动,800名教师、800名学生同台书写,观看、欣赏的群众达到万余人,公安机关出动了数十名警力帮助维持秩序。

2001年10月,全国书法教育宣传交流会在阳谷召开,同时举办了庞中华个人作品展,这一消息轰动了阳谷县,几千名中小学生骑着自行车赶往阳谷县城。

2002年儿童节,刘登华又组织了全县小学师生书法比赛,每个学校选派10名教师和20名学生参加。

星星之火,终于燎原。到2003年年底,阳谷县已有18所中小学成为庞中华书法学院的教学基地,覆盖了5万多名师生。阳谷县师生已有400人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160人加入省书法协会,1700余人成为县书法协会成员。1999年以来,在省级以上的书法竞赛中,阳谷县师生共有86人获奖。

刘登华先后8次邀请庞中华到阳谷县指导书法教育,全县14万中小学生以及老师都被要求进行系统全面的写字训练。这股全国前所未有的练字热潮,被庞中华称为“阳谷写字运动”。

老师写不好规范字就不能上讲台

书法教育在刘登华的眼中越来越重要,甚至被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2000年,刘登华提出:“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庞中华的一句名言“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成了他的“口头禅”。

然而,是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够认同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刘登华很担心。事实上,在他力倡书法教育之初,包括教委领导班子在内的很多人都持不同意见:几年来,全县的高招升学率不断下滑,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不抓教学,不抓升学率,去搞什么不痛不痒的“书法教育”,是不是吃错药了?刘登华是不是不务正业?是不是根本不懂教育?

所有这些阻力都没有改变刘登华的决心。2001年年初,阳谷县教委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汉字书写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讲台。

这一年,全县教师都被要求参加“书写过关考试”,不合格的老师有46人。按照规定,这46名老师全部“下课”。后来,没过关的老师苦练写字,补考合格后方才重新上岗。

为了让学校常抓不懈,刘登华还把书法教育纳入了学校的综合评估体系,制定了《书法教育工作检评标准》,从组织领导、师资配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学校的书法教育进行考评,其成绩记入校长的政绩,不达标的校长就撤职。

终于有一天,有人忍不住四处反映情况,说他滥用行政权力。主抓教育的县委领导也找到刘登华谈话。刘登华至今仍然很感激主管领导,当他讲清自己的想法后,主管领导反而鼓励刘登华“继续试验”。

事实上,刘登华的心里也一直忐忑不安:阳谷的“写字运动”,主要是自己个人的一种想法,没有文件可以遵循,全国也没有先例,万一失败,怎么向全县中小学生交代?

如果说一开始刘登华“心里还有些虚”,那么教育部2002年的一纸文件让刘登华吃了一颗定心丸。

2002年5月1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当时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这对我们的书法教育来讲,无疑就是一把尚方宝剑。”刘登华对记者说。

《意见》强调:“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

也就是说,“写字”越来越重要了。但很多人的心里都有疑问:随着电脑的普及,键盘敲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电脑打字会取代钢笔吗?如果人们渐渐不用手写字,写一笔漂亮的钢笔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此问题,庞中华表示:“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打字也不可能取字。”第一,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作用不仅仅是记录事情,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感;第二,我国硬笔的生产量连年增加,目前仅铅笔的年产量就高达80多亿枝,加上钢笔、圆珠笔的话,年产量高达140亿枝。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为什么笔的产量也大幅上升呢?这些数字表明,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手写字依然是主要的记事方式;第三,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他们的电脑使用比我们早,普及率也比我们高,可这些国家的民众使用笔的人数更多。

学生们“快乐写字”,升学率不降反升

庞中华可以拉着手风琴,夫人随着琴声伴歌伴舞,庞中华书写汉字,字的一笔一画、长短粗细,都与音乐和舞蹈的动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庞中华的拿手绝技。

庞中华的绝技之所以是绝技,就是因为别人无法模仿。庞中华的绝技是学不到的,但是,其“快乐书法”的教育思想是可以学习的。庞中华可以自己拉手风琴来让人感觉写汉字的美感,阳谷的老师们就放音乐让孩子们听,让孩子从音乐的节拍里来体会汉字与音乐的关系。

“我们运用庞中华的快乐教学法,就是让孩子乐意学习,而不感到写字是一个负担。这种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学习,能够快乐地接受,以此为切入点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刘登华对记者说。

刘登华让人非议最多的是他动用行政力量,要求全县所有的学校全部开展写字教育,一位校长就是因为不想搞写字教育而被撤职。

为了推动写字教育,从2000年3月26日到2003年,阳谷县教委连续下发了十几个文件。这些文件,对硬笔书法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甚至搞一个书法大赛,也用文件的形式去通知。

2003年,刘登华在全地区公开投票选举中,获得了聊城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有人说,他的荣誉是拿阳谷学生的前途做试验品换来的。

“写字和教学质量不是对立的。”刘登华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写字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阳谷县的升学率不降反升。从2000年以来,阳谷县中考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二,在全市统一管理的4000名高分生中,阳谷县从1999年的326人上升到2002年的708人。高考方面,近两年阳谷县本科录取人数超过1000人,并有多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

而且,从2001年开始,由于阳谷县报考的飞行员心理素质稳定,每年都有十几名考生被录取。不少学生都认为“练习书法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

“写字运动”还能坚持多久

阳谷的书法教育得到了很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局局长孟昭星视察后说:“书法教育工作大有可为,一定要做好。”临别,孟昭星专门要了60本《阳谷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集》,分发给全市各县教育局,供各县市学习参考。

2000年10月,国家教育督导团到阳谷县进行检查时,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对阳谷县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题字“追求一流”“推进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勉励阳谷书法教育。

山东省公安厅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一位专家前来阳谷调查后发现,阳谷县青少年的犯罪率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这位专家研究发现:正是由于潜移默化的书法教育,让孩子们写规规矩矩的方块字,起到了约束的作用。把写字和做人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阳谷县犯罪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阳谷的“写字运动”引起多方关注。2001年,全国书法教育宣传交流会在阳谷召开;2002年,山东省召开书法大会,全面介绍了阳谷的经验。

各地前来取经的不断。山东曲阜市鲁城街道教委在2001年开始“全面引入阳谷经验”,并两次请来庞中华到曲阜讲课,并在2002年的曲阜孔子文化节上,举行了万人硬笔书法表演。曲阜的经验总结是:“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硬笔书法教育,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质量,反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今年的中招录取中,创造了我街道无一落榜的新纪录,而且夺得了全市中考个人第一名。”

2003年7月,刘登华调任阳谷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调离不久,很多校长给他打电话:您走了,硬笔书法教育还搞不搞?

刘登华回答说,阳谷县已经为书法教育付出了几年的心血和汗水,阳谷中小学生的书法早已是阳谷的一张名片了。相信书法教育在阳谷会越搞越好。

第2篇

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古人云:“字如其人,立品为先。”意谓人与字,字与人,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韬奋小学结合已有德育资源以及师资实际情况,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创特升格的首选项目。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学校组建了“点点”硬笔书法社团,定期“招募”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在他们的带动下,校级书法社团常年保持生态梯队,一、二年级为基础班,三、四年级为提高班,五、六年级为创作班。创作班的学生大部分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有的学生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名师领衔,提高师能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书法专业技能,学校聘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陈学光作为学校的专职书法教师。同时,学校派遣教师到徐州、盱眙、无锡、南京等地学习,请区书法家协会名家来校讲学,和本镇书法爱好者展开互动活动,在强化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对艺术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科研引路,实践创新 学校建立健全了书法教育研究机制,加强课题管理,有专人负责各阶段小结,资料收集整理,为课题落实奠定基础。20多篇关于书法教学和书法特长生的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先后见诸报端,书法(写字)教学论文多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圆满结题的南通市“十五”规划课题”书法特长生的培养与研究” “十二五”规划课题《书法教育中儿童个性塑造和特长培养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学校对书法教育研究的纵深开展。

诠释书法特色教育的恒等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韬小人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将书法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生活之中,并借此影响到所有学科,才是完整的书法教育。因此,“合格+特长=做人的教育”,就成了韬奋小学书法特色教育模式的恒等式。

蕴含了学校平时书法教育的一般途径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最终要“胸有成竹”地写在纸面上,这就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学生在书法学习时间里,通过多次练习,从笔法到结构,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先让学生通篇临写,再进行单字训练,最后又回到通篇临写这个环节。书法的学习、讲解、示范要面向全体,面向多数学生,而辅导则可以充分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小学生初学书法,在姿势和技巧上,都处于初成和巩固阶段。教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情况要采用课间辅导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要领,获得熟练的技能。

蕴含了书法特色教育的独特育人机制 书法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了高雅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们从中获得了成功。

多年来,韬奋小学师生参加省市区各级现场书法比赛均获得骄人成绩;学校在省市区相关活动中提供书法教育现场得到领导、专家及同行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工作单位”“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南通市首批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陈学光老师荣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个人”的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通过书法特色教育,带动了相关学科“做人的教育”更上一层楼,形成“一主多辅”的多元育人格局,努力夯实儿童幸福人生的素质根基。

阳光体育红红火火 学校全员参与的“跑操”(区比赛特等奖)、“大课间”呼啦圈与毽球活动、田径校级社团等,以“自信、团队、坚韧、向上”为关键词,着力影响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身心品质。

信息技术接轨时代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同样秉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校级信息技术社团练就了一大批有“细心、耐心、恒心”的小学生。学校多次承办区青少年纵横码输入比赛,数次获得区第一名,在南通市比赛也小有成绩。

科学教育领先一步 学校坚持把科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举办科学知识讲座、打造迷人科学课堂、开展各种科学竞赛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培养“严谨、仔细、勤奋”的科学态度,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让学校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的殿堂。学校于2016年荣获“南通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科普工作先进学校。

特殊教育一着不让 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幸福成长,是学校一贯以来的育人原则。学校切实将培智生随班就读关爱行动落到实处。现在,特殊教育已成为校园一道闪烁“快乐、自由、平等”光辉的风景线,得到社会普遍的赞誉。

第3篇

总结近几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即抓住一条主线,做到两个三结合,突出三个重点,落实四个策略,实现五个一,反思六个问题。

一、抓住一条主线:以校本研修活动为主线

校本研修包括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实践证明,校本研修这种形式,对于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对于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弥补当前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因此我校从校长到具体运作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们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院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及自身的学历进修外,每学年都把校本研修活动列入学校计划,精心安排,认真实施。我校每学年举行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平均40次以上,同时组织去外地考察学习培训的有60人次以上。2006—2008两学年学校用于外出培训的经费约21万元,请北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的经费约8万元。

二、做到两个“三结合”:教学、教研和培训结合,通识培训、分层培训和人本培训结合

教师成长道路有常规道路和超常规道路两种。常规道路指的是传统的拜师傅、结对子,这需要教师付出十分辛苦的劳动,加上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条成长道路漫长,而且只是简单的观察模仿,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模子。而超常规道路则要求教师广泛学习理论,再进行大胆而小心谨慎的实验,最后探索出规律。我校是一所新学校,老教师少,新教师多,走常规道路存在老教师少的问题。而且学校起点高,可利用资源丰富。另外根据我校的目标——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名校,如走常规道路教师成长的时间太长,满足不了我校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超常规道路是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道路之一。实践证明,我校的这一决策是英明的。

学校充分利用北师大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通识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听课、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四年来,邀请教育部官员、北师大教授、英美学者、魏书生局长、省市教育专家达八十多人。

学校还根据各类教师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导师制”培训:对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采取导师带教的培养方式;“名师工程”培训:对骨干教师,学校启动了名师培训工程,2005年引进教育部“以学术能力为本的名师培训”项目,选送25人,学习怎样读书写综述、开展教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目前我校已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教师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量体”培训:学校有部分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属各学科领军人才,为了使他们度过高原期,稳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学校聘请大学教授或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定向培训,目前有三位高级教师和北师大教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三、突出“三个重点”: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研究”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主要抓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定期总结反思的方式方法。2003年建校伊始就确定了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工作思路。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教师行为规范》,从仪表、语言、风范、思想、信念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明确每位教职工在师德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如德育教育论坛,“我喜欢的职业操守语”的撰写、推荐和评选等,引导教师在业务上求深求精。每年都对班主任、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采取学生问卷、考评组评审、领导小组认定等办法,使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建立校园网,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中和教师自律意识的提高上,收效极为明显。

在“教学能力”培训中,主要抓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等活动。我校每年12月份举行一届的“新课程杯”课堂教学创新比赛都把教学技能列为一个评价项目;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或比赛,内容包括硬笔书法、普通话能力、常用简笔画、课件制作、试卷制作等。如2007年举行教师硬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2008年举行硬笔字、简笔画作业评比,2009年举行粉笔字考核。对在校内比赛成绩优异者我们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比赛,并免于参加下一轮相应的基本功培训,这样通过比赛、考核使教师对教学基本功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教学研究”培训中主要抓读书自修、推行“一组一题”、“带题进课堂”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及论文撰写辅导等活动。为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争做学习型教师,每年寒暑假校长向全体教师赠书,布置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开学之初进行评选。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的过程。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倡“带题进课堂”,科研、教研、教学一体化。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市级、区级近30个课题。这些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四、落实四个策略:管理从“严”,形式从“细”,问题做“精”,结果必“思”

一是管理从“严”。我们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操作。我们制定了《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和《校本培训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各种培训活动中加强过程的监控,每次活动都有点名签到和活动记录,影响比较大的活动还要在校园网上消息。我们还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内设5个文件夹,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成果,学年末进行评价和交流。

二是形式从“细”。在培训中我们注意从细微入手,细致操作,细心组织。如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我们要审查导师的资格,召开拜师会,制定《新教师成长手册》,规定了师徒交流的次数和主题,相互听课的节数,各种计划、总结及公开课等要导师签字等等,都有详细规定,期末和学年结束时一项项验收。对教师的“两笔一画”基本功培训,我们已形成制度,每年都进行培训和考核,至今已编辑了两本“硬笔字、简笔画练习丛书”,并表彰了一批培训积极分子。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

三是问题做“精”。校本培训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做到精确提炼,精心设计,精细实践。如针对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的写法容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请本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开了讲座,还结合五周年校庆出版《探索》文集,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文稿分开目录编辑,以便让教师参考对照,在每届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把评比“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等。

四是结果必“思”。我们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引导在新课程践行中坚持多方面反思,如“研究活动中的反思、参观学习中的反思、读书活动中的反思、观摩课堂后的反思、与学生谈话中的反思、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等。特别强调课后的反思,对教师备课本中的“教学后记”,我们提出五点实施建议:1.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2.内容上一事一议,一得一记;3.写法上有感则长,无感则短;4.时间上记录及时,一课后随想随记,每个教案后必写;5.学校定期检查审阅。每学期检查、展示、交流教案,现在教师都养成自觉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实践能力,生成教育智慧,使反思教学成为教师的专业行为。

五、实现“五个一”

“五个一”就是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

1.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我们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及教学技能比赛,促进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目前我校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区级骨干15人,合计占教师总人数的35%。他们已在我校的历届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会考,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北师大的教育资源,经过几年探索,在教师赴京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教师参与面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3.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我校加大投入,在校园网上搭建五个资源平台。一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1.1万册电子图书,最近通过发动教师选书,很快会增加到3.5万册。教师既可以在校园网内使用,也可在校外使用,还可以下载图书(即图书借阅),甚至可以在上面写书评、导读等。二是报纸期刊资源库,其中期刊库包含了1994年至今的1286种与教育相关期刊、杂志全文数据,报纸库包含了2000年至今210种与教育相关报纸全文数据,总数据量达2、5T,并且数据进行分类索引,检索使用非常方便。三是“国之源”资源库,它是一个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库,内含1—9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其中有图片、动画、视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指导、课堂练习、测试题等。四是清华同方“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内含2300多个动画,其中初中1500多个,小学800多个,这些动画覆盖了中小学主要知识,满足日常课堂教学需要。五是视频点播系统资源库,内有本校及外来的教学课件,教师可随时学习和取用。

4.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借鉴外校成功的经验,我校先后建立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校本研修的制度就有11个。这些制度保证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5.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具有时代的特征。他们一部分是失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当地农民,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房的业主。他们高度关注学校教育,但又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所以我们把校本培训延伸到了家庭。中学部、小学部分别成立家委会,定期举行家委会和家长会,邀请家教专家给教师和家长作培训;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家委会成员举行家校合作教育研讨会;设立教学开放周,请家长进班听课并座谈;在校园网上搭建“德育网站”,内设“家校互动”、“教子有方”等栏目,刊登校园新闻和家教文章等。《厦门日报》08年12月19日在报道改革开放30年城市巨变时,以“校门口的那排布鞋”为题写了我校为改变当地家长的一些陋习,学校特意买来布鞋放在校门口,请穿拖鞋来的家长换了鞋再进校的做法,这就是用实际培训来提高家长文明素质,通过教育家长来实现家长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实现了家校教育的互连、互通、互促。

六、还需要探讨的六个问题

一是要不仅仅把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活动来运作,更要把它上升为一种课程来设置和开发,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它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在每次主题培训前,对教师进行需求的调查,征求意见,但这又很花时间和精力。

三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的情况下,既要开展集体性的培训活动,又不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从心里认同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需要组织者深思的问题。

四是在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重视校外的教育资源,轻视校内的教育培训资源,所以,挖掘、培育和壮大本校的培训资源,发挥它的亲和力和教育力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是教师年年培训、各种培训繁多,但我们组织者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些问题:每场的培训,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们是怎样看待这场培训的?培训后,教师的哪些能力得到提高,哪些能力没有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