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2:56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风险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财务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模型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规律

不确定性,这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简言之,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

1、可分散性、可转移性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可能的,而分散、转移财务风险也是可能的。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采取专门方法和手段,可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即控制型技术和财务型技术,可以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正是这一特性导致风险组合、保险、期权、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财务工具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2、决策性

企业经营是持续进行的,财务管理者可以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估计,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其独特的运动规律:

第一,财务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关,但风险是可识别的。Williams和Heiks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种层次:(1)无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以精确预测;(2)客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确定但概率可知;(3)主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知但概率不可知;(4)完全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完全确定且概率不可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流风险、信息流风险、现金流风险往往是上述四种层次的综合体现。因此,在风险发生前,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对待财务风险。

第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这种财务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联性及财务风险的差别性,使财务风险管理显得更为迫切和有效。积极的风险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财务风险与收益模型

财务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而且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研究财务风险与经营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经营活动就是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价值形态的转化,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如果不考虑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简单生产函数可表述为:

I=f(K,L)

其中:I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即企业利用资源组合,通过一定的经营载体和过程,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

企业所处环境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企业经营活动除了拥有必要的资源外,还须面对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就是风险。显然,产出与投入资源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马尔柯维茨的有效边界理论,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也很大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风险的增加往往伴随着风险收入的增加,这也是企业风险经营的原动力。因此,就有了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函数:

Y=f(I,I0)

I0=f(i,c)

其中,Y为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I为不考虑财务风险时的收益;I0为风险净收益;i为风险收入;c为风险成本。

风险收入曲线和风险成本曲线是正相关的。当X0时,i>c,此时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增趋势,I0>0;当X>X0时,i>c,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减趋势。其中当X=X1时,即点p(c=i)对应的风险收入与风险成本相等,成为风险管理的临界点,当X0>0,当X>X1时有I0<0。

同样,企业经营收益曲线是一条先单调上升且上凹然后转为下凹的曲线,当X0时,风险收益递增速度大于收益增长速度。当X>X0时,随着风险的增加,风险收益下降,收益增长速度下降。到点X1时,风险收益为0,企业经营收益等于正常收益。当X>X1时,风险收益为负,此时进行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收益小于正常收益。

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进行财务风险决策。01区间为企业的风险决策区间,特别是在00区间,风险经营将给企业带来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收益。而在X>X1区间,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负效应,企业就应放弃风险经营转而投资于风险小、收益低的项目,获取更为稳健的正常收益。

三、主要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以财务风险为基础和对象的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强弱是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利润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主要有消极防范(风险回避)和积极防范(风险转移、风险自控)两大类。风险回避是企业为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放弃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方案,它是简单易行、彻底的风险管理措施,其实质是回避那些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活动,以减少风险损失。当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估量决策后,如果因为某项经济活动非进行不可,而企业又无足够能力承担其风险,或者企业承担风险的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则可考虑将风险转移,如通过保险、期权、期货、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或规避。如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风险回避或转移时,便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

当企业决定自担风险后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自行加强管理以预防财务风险;(2)进行风险隔离或风险组合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总体影响;(3)自行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4)提出各项准备金以增强风险自担的能力。

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筹资风险、投资及经营风险、财务信誉风险。

1、筹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百分比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也可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差额的比值。

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2、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

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3、企业财务信誉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逐利润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则、社会道德等产生冲突,这就产生了财务信誉问题,由此衍生出财务信誉风险问题。

对企业来说,是否信守法律或规章、原则,要视其对该行为产生的效益而言,如果在不信守和信守之间存在巨大利益落差,企业很可能会产生背信弃义、财务舞弊等行为来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部门。但法律和制度的缺陷,往往使企业忽视信誉风险的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其它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因会计造假而一夜之间走向破产,百年老店安达信也走向消亡。

企业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失去与投资者、供应商和顾客合作的基础,从而丢失市场和商业机会;(2)减弱企业的融资能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3)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惩罚性损失,甚至使企业走向终结。规避和防范财务信誉风险要做到:(1)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2)估量信誉风险,使企业经营建立在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3)提高企业高层及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准。

【参考文献】

[1]张伟涛:企业风险决策的数理分析[J],计量经济,1994.5。

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管理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圆满完成都是通过落实管理分工与责任达到的,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和权责安排,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就无法实现。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这套机制的有效运行能够降低财务制度风险,同时为负债风险、财务业绩风险和支付能力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

企业总经理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同时,企业应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具体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风险管理部作为专业的职能风险管理部门,是公司风险管理的常设机构和具体执行部门,在公司层级化、专业化、多维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下整体统筹公司的风险管理事务。风险管理部制定公司风险策略,进行风险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定价,对各类风险实行组合性管理,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战略与财务风险管理

以分散财务业绩风险为目的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第一,收购或从事低相关业务以实现业绩互补。第二,收购或从事不同回报期的业务以稳定现金流。第三,收购或从事稳定回报的业务以平滑赢利。通过收购稳定回报业务能将赢利波动幅度降低,从而达到平滑赢利的效果。而且,稳定回报项目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能降低遇到困境时出现财务或资金困难的风险。

跨地域经营以分散支付能力风险。跨地域经营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为全球化经营,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支付能力风险。当然,跨地域经营还要考虑成本收益的平衡,逐步推进并实现。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投资战略。多元化经营代表了业务类型的多样化,跨地域经营则代表了经营场所的多样化。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实现了跨地域经营,但所经营业务均为一种,也无法避免该种业务受到冲击的风险。所以,企业应将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结合,平衡现金流动,保持稳定的现金创造能力和持有水平。

把握合理的市场进入时机降低财务风险。最先进入市场虽然可以抢占一定市场份额,但新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投资损失。与之对应,进入市场太晚则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可能耗费大量的竞争成本。此时,等待一段时间后,新市场发展前景较为明朗时迅速进入。一方面,通过对前人的观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决策的结果;另一方面,等待一段时间后,市场气候往往更为明朗化。而且如果想推出一个新产品,等待一段时间后,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虽然这样做放弃了最先抢占市场的机会,但是因为能降低许多风险,有时是很值得的。“不为最先”也可以通过收购已从事某项业务的公司来达到,这样还可以避免早期的巨大投资。

三、企业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

1.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最高决策层是风险管理的主角。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事会,董事会需要慎重决策公司应有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公司所属的每一个业务单元、分部、子公司的管理者都需要在风险识别、风险控制上良好表现各自的目标,并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联系。

2.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并且将其目标概括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四类。所以,这种风险是一种从战略着眼、以目标主导的风险观。这是现行财务学对风险分析的最大的“短板”,单纯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极大地限制了财务分析的战略成分。

3.由于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实现了增长、风险与回报的协同关联。

四、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

但是立体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只是框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离可操作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还有相当的距离。为此,必须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具体要求:

1.构建企业适宜的风控制度体系。风险控制制度先行,制度的建设除了要依循风险框架结构外,还要符合原则的要求,即风险控制规则必须是明确可行的、可以计量的、可以达成的、与责任相关的以及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以确保内控制度条款上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公司全方位、立体的目标体系。既然风险的要义就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有赖于财务上通过计划规划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授权制度等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否则风险管理就没有导向,缺少标杆。

3.构造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在目标确立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配备完善、灵敏的反映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时反映风险状况的预警系统。

4.固化风险处理流程、预案。风险的种类、性质各有不同,公司应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流程、预案,如风险的全部承担策略、部分和全部转移策略、退出消除策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由于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广泛性和复杂性与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

1.财务风险管理基础理论和理论结构

近年来,我国在财务风险基础理论方面,如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职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我国在财务风险与管理研究上,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对财务风险的概念、本质、特征认识界定清楚,才能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这就要求,一是必须注重中外财务风险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二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选择。

首先,必须下大力气借鉴国外实证的研究方法开展财务风险研究。国外风险理论研究较多采用实证方法,而我国使用较多的则是定性和规范研究方法,造成概念可以模糊地给出,较轻易地建立和概括概念和特征,无法支撑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理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会误导人们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财务风险理论中将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靠性。其次,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注重学习和应用西方理财学研究中应用极广的相关性或结构性研究方法,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理论结构是该领域各基本理论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理论体系。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结构是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组成的有机体系。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存在的各种现象、各种要素以及这些现象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相关性。能否将财务风险管理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清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程序研究的科学性、明晰性和有效性。如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财务风险管理本质、职能、财务风险管理要素与财务风险管理程序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等。

2.财务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意识的增强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开展广泛的风险管理教育。从当前美国和英国风险管理教育情况基本类似,各大学风险教育课程不少,多所大学偏重财务导向型风险管理教育。

财务风险管理现今已成为各大学财经系中财务理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如美国的宾州大学、天普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与纽约保险学院,英国的各拉斯哥兰大学、城市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等。另外,风险管理职务的改变、风险管理协会的成立、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考试、风险管理杂志以及风险管理书籍等方面,美国和英国情况也基本类似,都体现出越来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两国的风险经理职称已经取代了过时的保险经理,职责范围扩大,位阶提升;多家风险管理协会、风险管理学院对企业风险管理事务、专业证书考试制度极具贡献,其中,美国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每年举办财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证书考试;多家协会和学会出版风险管理方面的刊物杂志;出版为数不少的财务性风险管理书籍等。受国外风险教育的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部分大学也开设风险管理课程,但为数较少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课程;在专业职称考试、出版书籍方面差距依然很大,一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受其影响风险教育方面起步较晚。二是从观念上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教育的特别重要性,三是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或学会,没有相应的职务、资格考试等配套措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需要我国教育能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财会类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财务管理风险教育落后的局面,除了积极向国外学习,采取设立各级风险管理学会、协会,在资格考试中尽快设立风险管理资格考试等举措外,在大学教育方面,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研究风险管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在学历教育中应单独开设财务风险管理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师生与实务工作者结合共同采集案例,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应加大对财务风险管理学习和研讨的力度。

3.财务风险文化研究

我国多年来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局限于方法和程序,即使在财务文化研究中也忽略了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能不说这是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外风险理论有主观建构派,视风险文化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风险由人们特定的文化社会因素建构而成,风险随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财务风险文化亦不例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亦会有区别,使得人们对待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观、反应程度、行为方式、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出现差异性,形成一定的特色。中外风险案例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最大风险往往是由于企业文化、企业人的行为,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等弱性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集体与个人行为复杂性的增大,财务风险文化的研究不仅不能忽视,而应作为重要课题。

4.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务上看,我国财务风险管理都缺乏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在实务上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这说明了人们尚未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在理论上,与前面所述财务风险文化原因类似,我国已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比较重视方法和程序,忽略了组织机构及机构的职责权限等对实践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课题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管理组织架构下的人们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采取的模式必然不同,是集中还是分散,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兼职还是专职等等管理模式问题是研究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应结合我国各类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开展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5.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各方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风险管理责任的落实。否则,研究财务风险管理没有具体研究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制,财务风险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从落实。总之,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日益重要,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巨大的科学工程,需要整合优化财务学、会计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人文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于一体,全方位、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不落后于风险管理学科整体发展和满足实践中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28-02

1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1 筹资方式多元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企业不仅可在货币市场上筹措资金,而且可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资本市场是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地方,企业筹措资金时,面临的财务风险更为严峻。

1.2 投资策略选择最优化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只有选择最为合适的项目才能使风险最小,盈利最大。如果投资项目的利润低于企业资金利润,就会削弱盈利能力,形成风险投资。

1.3 资金利用最大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资金在企业的财务运营中不能够顺利地流通,就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机会成本增大,产生财务风险。

1.4 收益分配合理化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矛盾

对于股利的分配及员工福利的分配是较为复杂的事情,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方法,这助长了投机气氛,也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对企业长期发展缺乏保障。

2 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2.1 规模扩张

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会导致企业失败。

2.2 投资失误

巨人集团曾一度涉足电脑业、保健业和房地产业等,德隆也在短短的几年内进入到几十个行业,他们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在新进入的领域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得有限的资金被套死。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费用。但是,过度的多元化经营,一方面易造成企业难以协调和控制,导致企业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削弱主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基础上,即“相关多元化”。

2.3 内部控制不力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3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必要性

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因风险引发的交易成本,可以说是公司要进行管理风险的重要理由之一。另外,为了保障员工的利益以及完成社会责任,公司也有必要管理风险。

(1)税赋的节省。风险管理可因为税赋的节省而增进公司价值。史密生(Smithson,1995)等认为,在累进税率与税率优惠的规定下,管理风险的结果将能节省税赋,进而增加公司价值。

(2)风险管理成本的减少。风险管理的成本是公司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节省风险管理的成本,其本身不但是管理风险的目标,也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风险管理成本包括两大项:一为有形成本,二为无形成本。有形成本是对风险管理所花费的经济资源而言。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巴罗将其称为风险成本。根据巴罗的定义,风险成本包括四项:一为保险费,此项包括公司所有与保险计划相关的保险费;二为其他替代性风险理财计划的成本或未获保险赔款的损失;三为灾害预防设施的支出;四为风险管理部门支出,包括人员薪资与支行政费用。无形成本主要指风险管理人员对不确定存在的担心而导致的生产效率的降低。

(3)交易成本的降低。由于风险伴随的交易成本是公司进行管理风险的理由之一。风险管理可通过交易成本的减少,增加公司价值。可增加多少价值,降低多少交易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公司如果不管理风险,面对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有多高,即公司的财务结构对风险的承受力有多强。第二,万一遭遇财务困境,连带引发的成本有多大。这两个因素越高,风险管理可增进的价值与降低的成本也就越大。

(4)投资决策失误的避免。在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涉及的利害关系人甚广。重大投资计划成功或失败,对利害关系人均有不同的影响。风险管理可通过降低投资决策失误以增加筹资能力,减少筹资成本,进而提高公司价值。

4 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4.1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4.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

4.3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4.4 利用信息系统来帮助企业识别和规避风险

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财务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都需要靠技术手段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能预先发出风险警告,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4.5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以全面风险管理为中心,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将其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4.6 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重要。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管理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江少华.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预报系统研究[J].财会研究,2005, (1).

第5篇

[摘要]旅游饭店财务风险是指在饭店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为了搞好财务风险管理,宏观上应优化外部环境,建立行业预警机制;微观上可从机构设立、风险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技术应用和加强信用管理等方面采取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活动日益国际化,旅游饭店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管理日益受到管理者重视。资金是旅游饭店的血液,资金的运动即财务活动贯穿于饭店经济活动全过程,是资金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各环节的有机统一。而财务活动各环节由于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使饭店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所有者利益。因此,必须加强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最小的成本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控制和处理的一种管理行为。财务风险管理是旅游饭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饭店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其他风险提供条件和可能性。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机会和损失扩大的可能性,提高饭店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减少收益的波动性,为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风险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饭店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促进饭店与客户、供应商、债权人、投资人之间互信合作,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饭店提供相对安全、稳定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环境,增强自身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决策质量。

一、旅游饭店财务风险分析

造成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是指外部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对旅游饭店理财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旅游饭店自身经营不善、理财不当、决策失误而产生风险。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饭店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由于负债筹资使饭店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目前我国饭店既存在现金性风险,又存在收支性风险。现金性风险是由理财不当和资本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筹资成本费用过大、负债比例高(许多饭店超过50%)、从资本市场上筹资能力差、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资金结构、期限结构和债务规模不合理)等。收支性风险主要是源于经营不善。主要表现为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亏损严重,如不加强管理,就会给饭店再筹资和经营带来困难。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源于旅游饭店缺乏信息以及经营效率低下。饭店固定资产投资标准高,资金占用量大,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强,再加上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饭店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缺乏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造成市场预期不正确,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为饭店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旅游饭店经营具有经营范围广、营业项目多、提供的产品时间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我国大多数旅游饭店管理水平低、经营不善,竞争力弱,再加上债务负担沉重,经营风险大,而经营风险最终会表现为财务风险。另外,缺乏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是导致旅游饭店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的重要原因。

资金回收风险。旅游饭店资金的回收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风险。从实质看,应收账款是饭店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收回时间及金额不确定所导致的现金流量风险。它的拖欠将会严重影响饭店的获现能力和收益质量。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与信用政策和信用环境有关。目前,由于竞争的压力,我国旅游饭店的业务销售中赊销比重大,而不合理的信用政策常使饭店对应收账款缺乏应有的控制和管理,造成追讨欠款工作困难重重。宏观上,我国信用环境差,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风险大,再加上结算方式落后,使得旅游企业间拖欠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饭店的实际收益。

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饭店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风险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收益确认的风险,即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当,虚增当期利润,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饭店而引起财务风险;或者虚减当期利润,影响饭店声誉。另一方面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产生风险。对饭店而言,如果过多的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对外分配收益,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偿债能力;但如果饭店投资者得不到一定的投资回报,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降低饭店的信誉。因此,饭店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不论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旅游饭店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宏观对策

政府有关部门应为饭店的财务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必须进一步深化旅游饭店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旅游饭店的财务风险机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政府应继续深化金融、投资、外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优化信用环境,为饭店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目前的信用状况,政府应从税收和政策上鼓励社会化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完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饭店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为饭店的经营和理财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其尽量规避外部风险。

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行业,易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建立旅游行业风险防范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专业机构,建立和完善行业的预警、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对全行业进行不间断的景气监测,保证信息收集、分析、公布渠道通畅,及时向旅游饭店和其他旅游企业传递市场信息和环境信息,提高全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另外,政府应从财政上引导和支持建立旅游行业风险基金。设立风险基金既可以减少危机发生时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以帮助旅游饭店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使其一旦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就能够通过风险基金的发放渡过难关。

(二)微观策略

强化风险意识,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在饭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饭店的所有员工都应有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就是既要重视风险的存在又不畏惧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经营管理工作的始终,寻求最优的管理方法,减少财务风险给饭店带来的损失。饭店内部应成立一个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机构,从组织上保证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大中型饭店企业可设立风险经理一职,或由财务总监兼任;中小型旅游饭店可以在财务部门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饭店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促使风险管理制度化;认真分析理财环境及其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饭店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加强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人事部门和各个服务部门的协调。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监测。第一,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饭店财务风险监测。风险预警系统是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价和预测的信息系统,其内容包括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可分为内部报告子系统、市场信息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前三个系统主要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预警子系统则通过建立预警模型,监测反映财务状况的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评价、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正是通过这种不间断的跟踪监测,饭店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财务风险情况。饭店内部的预警系统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保持与行业预警系统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二,应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饭店应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以现金流量监控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其次,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对有风险的财务活动明确风险的责任者,加强对财务活动的各环节风险的防范。饭店业务部门众多,实行的是集中领导、分级归口管理的财务制度。因此,饭店应建立健全必要的原始记录,加强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工作,理顺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

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处理。风险控制的实质,就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饭店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技术减少或消除风险损失。饭店控制和处理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回避法。这种方法是指设法避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远离风险源,从而消除风险损失。饭店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二是分散法。即通过饭店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资金结构、负债期限等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三是转移法。风险转移就是饭店以某种方式将所面临的某些风险转移给他方。具体的方法包括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将风险横向转移。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饭店的财务风险。四是自留法。这种方法是指饭店自己承担风险,风险损害后果自负。饭店可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稳健性原则,在饭店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坏账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预防风险损失,增强对风险的抵抗力。

重视饭店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是指饭店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水平,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管理信息化可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尽量减少内部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饭店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通过对财务信息高效有序的管理和应用,保障财务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水平;管理信息化可使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速度,节约占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饭店可以考虑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把财务信息化作为突破口,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加强对饭店信用风险的管理。目前,我国饭店业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巨大。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饭店应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饭店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收账政策等内容。饭店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不同信誉情况制定信用政策,加强信贷管理。可考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设立信贷部,认真作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针对会议、旅游团队、旅游人和个人的不同信用情况,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建立科学的赊销审批制度,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二是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饭店应对与自己有经常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三是建立销售—回款责任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对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监控,及时催收货款,并把回款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从而把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在已有应收账款档案的基础上,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正确核算坏账损失。

风险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饭店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资金运行和业务经营是饭店经营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良好的资金运行能促进业务经营活动向实现高效益的方向发展,高效益的经营活动能使资金运行向着有效循环的方面转化。因此,饭店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和改善内部经营管理,强化风险管理职能,通过信息化建设将饭店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构筑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国平,于丽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统计与咨询,2003,(2)。

第6篇

【关键词】资金风险;担保风险;重组风险;资产处置风险

本文所Q财务风险包括货币资金运营风险、担保风险、债权债务重组风险、资产处置风险和日常财务风险。

一 、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管理

货币资金运营风险是指短期货币资金运营中可能存在的法律、资产安全、收益实现等风险。短期货币资金运营包括结构性存款、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等。加强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管理,旨在保证货币资金资产安全,收益实现及时完整。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货币资金运营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公司财务部是货币资金运营风险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结构性存款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事项。财务部根据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结构性存款意向后,将拟进行的结构性存款事项相关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结构性存款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将其上报公司分管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委托贷款及其他短期投资等短期货币资金运营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事项。财务部根据公司货币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资金运营意向后,将拟进行的货币资金运营项目情况说明报送风险管理部。

(2) 项目调研。风险管理部会同财务部及相关业务部门对被投资单位及其担保提供方、受托方的资产、经营、财务、资信状况等展开调研,编制调研报告。

(3)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担保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决策的依据。

二、担保风险管理

担保风险指公司以第三人的身份为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所负的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公司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风险。加强担保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对外担保产生的债务风险,减少损失的发生。对担保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提报担保事项、风险评估等程序。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担保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业务主办部门是担保风险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1.提报担保事项。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受理担保业务后,业务承办部门将经过审批的《担保业务受理书》及申请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项目调研。风险管理部会同业务主办部门对担保申请人及反担保提供方的经营、财务、资信等状况展开调研,编制调研报告。

3.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担保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公司决策的依据。

三、 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理

债权债务重组风险指债权人与债务人所达成协议的法律风险、偿债资产的安全完整、收益实现等风险。加强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债权债务重组事项,保证公司权益的实现。

公司风险管理部是债权债务重组风险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评估及相应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业务主办部门是债权债务重组内部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内部控制各环节实施风险控制,其他相关部门协助。

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必须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提报重组事项。根据需要,拟进行债权债务重组时,业务主办部门或所属单位收集拟重组债权债务相关情况说明、拟换入换出资产说明和评估报告、相关资产重组定价、职能部门的审核意见等资料,填写《债权债务重组申请表》,将上述资料报送风险管理部。

2.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对债权债务重组事项进行研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初步意见,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对预计损失超过100万元的债权债务重组事项,必须将风险评估报告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作为公司决策的依据。

四、资产处置风险管理

资产处置风险是指公司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出售、报废、核销等行为时,存在的法律风险、收益实现或损失确认合理、及时、完整等风险。加强资产处置风险管理,旨在严格控制各项资产处置,保证公司权益的实现。

资产处置事项必须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保管或使用部门申请。公司或所属单位保管或使用部门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注明资产状况(含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账面金额及其他详细说明)、申请处置原因、拟处置意见等。然后把《资产处置申请》报送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审核。

2.所属单位审核。所属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保管或使用部门提报的拟处置资产采用现场查看、资料复核等方式审核后签署意见,将其上报本单位分管领导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经单位研究同意后将上述拟资产处置资料上报公司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

3.公司机电部等资产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共同采用现场查看、资料复核等方式对资产处置风险进行评估,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五、日常财务风险管理

日常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流动资金风险、盈利能力风险、偿债能力风险、营运能力风险、发展潜力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加强日常财务风险管理,旨在及时发现并控制重大财务风险,保证公司财务健康运行。

财务部及所属单位财务部门通过辨识、分析和评价风险,确定重大日常财务风险清单,采用定期编制财务指标分析预警表或其他方式对重大日常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制定风险应对建议方案,将其报送风险管理部。由风险管理部统一编制风险管理报告,上报公司分管领导,作为决策的依据。

第7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与收益模型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规律

不确定性,这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简言之,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

1、可分散性、可转移性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可能的,而分散、转移财务风险也是可能的。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采取专门方法和手段,可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即控制型技术和财务型技术,可以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正是这一特性导致风险组合、保险、期权、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财务工具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2、决策性

企业经营是持续进行的,财务管理者可以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估计,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其独特的运动规律:

第一,财务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关,但风险是可识别的。Williams和Heiks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种层次:(1)无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以精确预测;(2)客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确定但概率可知;(3)主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知但概率不可知;(4)完全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完全确定且概率不可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流风险、信息流风险、现金流风险往往是上述四种层次的综合体现。因此,在风险发生前,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对待财务风险。

第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这种财务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联性及财务风险的差别性,使财务风险管理显得更为迫切和有效。积极的风险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财务风险与收益模型

财务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而且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研究财务风险与经营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经营活动就是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价值形态的转化,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如果不考虑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简单生产函数可表述为:

I=f(K,L)

其中:I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即企业利用资源组合,通过一定的经营载体和过程,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

企业所处环境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企业经营活动除了拥有必要的资源外,还须面对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就是风险。显然,产出与投入资源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马尔柯维茨的有效边界理论,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也很大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风险的增加往往伴随着风险收入的增加,这也是企业风险经营的原动力。因此,就有了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函数:

Y=f(I,I0)

I0=f(i,c)

其中,Y为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I为不考虑财务风险时的收益;I0为风险净收益;i为风险收入;c为风险成本。

风险收入曲线和风险成本曲线是正相关的。当Xc,此时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增趋势,I0>0;当X>X0时,i>c,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减趋势。其中当X=X1时,即点p(c=i)对应的风险收入与风险成本相等,成为风险管理的临界点,当X0,当X>X1时有I0

同样,企业经营收益曲线是一条先单调上升且上凹然后转为下凹的曲线,当XX0时,随着风险的增加,风险收益下降,收益增长速度下降。到点X1时,风险收益为0,企业经营收益等于正常收益。当X>X1时,风险收益为负,此时进行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收益小于正常收益。

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进行财务风险决策。0

三、主要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以财务风险为基础和对象的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强弱是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利润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主要有消极防范(风险回避)和积极防范(风险转移、风险自控)两大类。风险回避是企业为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放弃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方案,它是简单易行、彻底的风险管理措施,其实质是回避那些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活动,以减少风险损失。当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估量决策后,如果因为某项经济活动非进行不可,而企业又无足够能力承担其风险,或者企业承担风险的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则可考虑将风险转移,如通过保险、期权、期货、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或规避。如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风险回避或转移时,便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

当企业决定自担风险后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自行加强管理以预防财务风险;(2)进行风险隔离或风险组合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总体影响;(3)自行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4)提出各项准备金以增强风险自担的能力。

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筹资风险、投资及经营风险、财务信誉风险。

1、筹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百分比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也可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差额的比值。

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2、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

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3、企业财务信誉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逐利润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则、社会道德等产生冲突,这就产生了财务信誉问题,由此衍生出财务信誉风险问题。

对企业来说,是否信守法律或规章、原则,要视其对该行为产生的效益而言,如果在不信守和信守之间存在巨大利益落差,企业很可能会产生背信弃义、财务舞弊等行为来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部门。但法律和制度的缺陷,往往使企业忽视信誉风险的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其它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因会计造假而一夜之间走向破产,百年老店安达信也走向消亡。

企业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失去与投资者、供应商和顾客合作的基础,从而丢失市场和商业机会;(2)减弱企业的融资能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3)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惩罚性损失,甚至使企业走向终结。规避和防范财务信誉风险要做到:(1)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2)估量信誉风险,使企业经营建立在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3)提高企业高层及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准。

【参考文献】

[1] 张伟涛:企业风险决策的数理分析[J],计量经济,1994.5。

[2] 肖竹敏:浅议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