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描写教育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2:21

序论:在您撰写描写教育类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描写教育类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养成

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通过数学学科内容知识和有效教学策略交互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并能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树立动态的课程观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

一、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

1.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景中利用可能的条件对数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走进数学教师知识之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和教育性知识的衔接,还把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切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可能元素、知识纳入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之中,为实现有效地数学教学创设了必要条件。

2.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师知识的复合性是指数学知识结构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化;动态性是指数学教师自入职进入教学场域中后,教师知识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由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从动态的角度建构,教师视教学情景、学生要求等变化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动态性的学科教学知识不断地为数学教师知识补充源头活水,使之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所以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是保证数学教师知识这种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

3.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数学教师都是着重发展三个方面的知识,即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不仅狭窄,而且之间也相互孤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遗漏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弥补了这种缺陷,把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融合进来,这就实现了数学教师有效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扩充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数学教师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1.重在积累——在教育叙事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叙事一般是从教育生活中发现研究的主题,是一种对教育生活体验的“传记”,对教育生活的深度描写。在教学生涯中,当数学教师遇到不同的教材、学生,就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年复一年,当教师再回顾、思考这些教学事件,也就对教学、教材、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的记录,可以对教育生活再度思考、诠释、评价,重新组织教育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升华对教学的认识,也创造了多重可能的意义,还创造了对旧有诠释再度思考的空问,并认识到教学中没有单一的路径或方案。

2.适时提升——在教学反思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参照专业领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自己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或最能体现教学意图的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改进的理性认识。数学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可形成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分解、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的新的认识,并获得一种新的认知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反思还能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动态的和灵活开放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事实上,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反思过程是同步的、方式也是一致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这种同步和一致性中养成。

第2篇

在中国,莫言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是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也凭借着《檀香刑》获得茅盾文学奖。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在文学爱好者中拥有不少拥趸者。但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却让莫言一夜之间红遍全国,不论文学还是非文学爱好者,都蜂拥至书店,一时间,存货不多的莫言图书处处卖断货,出版社忙着加印,渠道商忙着进货。所以,在上榜的6种莫言图书中,有4种都是10月新上市的图书。在莫言众多作品中,读者对曾获茅盾文学奖的《檀香刑》青睐有加,《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经典长篇小说一檀香刑》位居10月文学类榜单榜首。

在莫言获奖的如此盛事之下,文学类榜单中,依然有4种非莫言作品上榜,与热销的莫言图书一争高下。其中有9月上市的《白鹿原》借同名电影再度受追捧。《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和《藏海花》自上市以来一直在榜。至于《百年孤独》则是榜单常客。有趣的是,莫言称自己颇受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响,如今,一中一外两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同登榜单,也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少儿

10月的开卷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的上榜图书变化不大,排在榜单第九名的《洛克王国神宠传说3》是本月少儿榜中唯一一本上榜新书。“洛克王国”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网络游戏之一,相关图书的出版也是把“洛克王国”的品牌从线上到线下产品的延伸,每本图书中所赠送的网游道具也是吸引小读者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月榜单中还有一本返榜图书,是杨红樱作品“笑猫日记”系列的《孩子们的秘密乐园》,位居第十名。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代表作《狼王梦》是本月上榜图书中除(《洛克王国神宠传说3》以外排名上升最多的,相比上月前进了7个名次,位居少儿榜的亚军,也是该书在少儿榜上的历史最好名次。《狼王梦》的故事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出版,以尕玛尔草原和卡日曲雪山为背景,讲述了母狼紫岚如何培育三只小公狼成为狼王的经过,把在大自然挣扎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发展出来的“狼道”刻画得淋漓尽致。该书在海峡两岸多次获得儿童文学奖项,至今已经再版20余次,该书的2009版至今已经25次进入到少儿榜当中。

《窗边的小豆豆》在本月蝉联少儿榜的冠军,这是该书第1 7次位居少儿榜榜首,继续刷新由其创造的畅销纪录。“墨多多谜境冒险”系列在今年暑期上市的四本也全部连续在榜,成为本月上榜品种最多的少儿图书系列。

生活

10月开卷生活类榜单Top10终于打破了前几个月被大众健康和饮食类图书盘踞的局面,本月首次上榜图书一种为生活百科类图书《2013人生规划全解密-麦玲玲蛇年运程》,另一种为旅游类图书《2012中国自助游(第12版)(全新升级版)》,分别占据榜单第五和第九名。

又近年终岁尾,新年运程类图书开始走俏。作者麦玲玲号称香港首席风水大师,该系列图书从2008年引进,每到年底总能得到一些读者的追捧。十月黄金周,也是出游的高峰,旅游类图书《2012中国自助游(弟12版)(全新升级版)》也适时登上了生活类榜单前10名。这本升级版的大部头旅游书信息全面,又因为有着自助游的概念,与其他旅游类图书相比更受到读者欢迎。

一日三餐依然是人们生活的重中之重,《于康:吃好每天3顿饭》已是连续两月登上生活类榜单的榜首,近期生活类图书如果没有黑马出现,该书位居高位的情形还将持续。“舌尖”图书热度依然保持,《舌尖上的中国》本月排名第二。不过“舌尖”衍生图书《舌尖上的中国:传世美味炮制完全攻略》则屈居第十一位,遗憾地没有进入榜单前10名。本月其他进入榜单Top10的图书基本都是去年或前年上市的老面孔。

学术文化

这个秋天,学术文化畅销书榜单有些热闹,新书入榜比例增加,在榜图书排名变化明显。《论中国》是基辛格以政治家的身份,用学者的视角去解读历史悠久的中国,此书本月上升5个名次,居榜单第一名;《于丹趣品人生》和《郁闷的中国人》则分别下降4个位次,各居榜单第五位和第六位;本月《中国天机:我要跟你讲政治》一反6月上市以来排名持续上升的常态,由9月第四名下降6个位次至榜单第十位。

反映社会热点的图书强势入榜,成为今秋十月学术文化类榜单最为鲜明的特点。有关归属权的两本9月上市新书,《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及《: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月首次入榜,便挺进榜单前五名,随着争端的持续升级,此书有望持续在榜。描写党艰苦奋斗史的图书《浴血荣光》延续了此书上市以来的畅销态势,本月居榜单第八位。《简明中国历史读本》,7月上市首次人榜,居榜单第九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余秋雨也带着他的新作《何谓文化》频繁出现在公众眼前。在书中,作者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了“何谓文化”,此书内容凝聚了作者二十年来思索和行走的重要收获。此书9月上市10月入榜,居榜单第二位。

经管

十月经管类畅销书榜单全是熟面孔。与9月相比,榜单排名虽有变化,有两本老书重返榜单,但前三名的位置依然稳固,大家对经济热点的关心持续升温。9月未入榜的图书《货币战争(3)一金融高边疆》和《就想开间小小咖啡馆》,本月重返榜单,各居第十位和第七位;《货币战争(升级版)》上升一个名次至第四位,《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则下降一个位次居第五位。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8月上市以来,已连续上榜两月,本月居榜单第八位。此书是由沃顿商学院知名教授、谈判专家斯图尔特·戴蒙德所著,他的课连续13年来都是沃顿最受欢迎的课程。他通过对三万多人的谈判案例进行研究,加上四十余年来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体验和感悟,总结出了一套具体详细、实践性强、效果更好的谈判技巧,很多人买此书未必通读,但书名里涵盖的“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谈判”等字眼,都是吸引读者关注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人们对经济的关心直接成就了经济解读类图书的火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局势,此类着眼于深度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现状的图书,颇受大众追捧,成为畅销书单上的常客,或许大家是在试图从经济分析类图书中找到“抗寒”的秘方,又或者是想享受生活的同时补充经济知识,本月上榜图书中有6本经济解读类图书便是最好的佐证。

教育

10月开卷教育类Top10榜单出现了三张新的面孔,分别是排在第二位的《做最棒的老师》、第四位的《好孩子是“浇”出来的》,以及排在第六位的《不打不骂,穷养里孩的100个细节》,这也是这三本图书首次进入开卷教育类Top10榜单。

《做最棒的老师》是本月榜单中唯一一本关于教学理论的图书,该书的读者对象锁定为教育工作者,这就使它有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刚刚过去的9月教师节,有一些学校将其作为推荐书,使得本书在教师群体中得到了关注。

很多家长自己再苦、再累,都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部分——孩子心灵的需求。长此以往,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的烦恼越来越多。《好孩子是“浇”出来的》是要教家长以理性的判断和感性的支持教导孩子,把孩子从一粒种子浇灌成参天大树。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我国民间的一句古训。《不打不骂,穷养男孩的100个细节》针对穷养男孩的问题,在男孩个性、能力、习惯的培养等多方面,提出了更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养成

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通过数学学科内容知识和有效教学策略交互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并能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树立动态的课程观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

一、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

1.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的核心。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数学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景中利用可能的条件对数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它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走进数学教师知识之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不仅实现了数学知识和教育性知识的衔接,还把数学教学活动中一切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可能元素、知识纳入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思维之中,为实现有效地数学教学创设了必要条件。

2.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是保持数学教师知识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师知识的复合性是指数学知识结构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化;动态性是指数学教师自入职进入教学场域中后,教师知识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由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就是从动态的角度建构,教师视教学情景、学生要求等变化形成学科教学知识,动态性的学科教学知识不断地为数学教师知识补充源头活水,使之始终处于运动之中,所以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是保证数学教师知识这种复合性、动态性的原动力。

3.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数学教师都是着重发展三个方面的知识,即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这种知识结构不仅狭窄,而且之间也相互孤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遗漏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正弥补了这种缺陷,把学生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情景的知识融合进来,这就实现了数学教师有效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扩充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数学教师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途径

1.重在积累——在教育叙事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叙事一般是从教育生活中发现研究的主题,是一种对教育生活体验的“传记”,对教育生活的深度描写。在教学生涯中,当数学教师遇到不同的教材、学生,就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年复一年,当教师再回顾、思考这些教学事件,也就对教学、教材、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师通过教育叙事的记录,可以对教育生活再度思考、诠释、评价,重新组织教育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升华对教学的认识,也创造了多重可能的意义,还创造了对旧有诠释再度思考的空问,并认识到教学中没有单一的路径或方案。

2.适时提升——在教学反思中养成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参照专业领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自己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最投入或最能体现教学意图的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改进的理性认识。数学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可形成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分解、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的新的认识,并获得一种新的认知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反思还能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动态的和灵活开放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事实上,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反思过程是同步的、方式也是一致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这种同步和一致性中养成。

第4篇

初二的作文讲评课上,男生小王焦急地等待老师下发作文本,这次作文练习联想能力,他下了很大功夫,读给同学听,大家都觉得不错,想想应该能得一个好分数。但不幸的是,和以往一样,这次作文他还是不及格。他去问老师,老师反问他:你这样的文面和字迹,还能得高分?气得小王一把把作文纸撕下来,揉成一团,扔到垃圾桶中去。

分析:这次作文训练,学生在训练能力点上下了功夫,但老师关注的却是文面和字迹,评价标准的不同,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那么,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怎么统一起来?

情景2:

刘老师是位一丝不苟的老教师,她用了一周时间每天熬夜工作,总算把学生作文批阅完了。讲评课上,她把作文本发到学生手里。除了三五位学生表现得比较兴奋,交换着看上面圈圈画画的批阅和评语,其他学生则就看个分数,基本无动于衷。刘老师感觉心里挺委屈,讲评作文前,忍不住向学生诉起苦来,她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学生尊重。

分析:当老师将评价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动机无法得到激发时,老师的批阅作文的辛苦往往会变得吃力不讨好。那么,作文评价该怎么赋权与分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尝试引入量规评价,通过建立师生公认的作文评价标准来指导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量规及作文评分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技术,常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如图所示:

评价的连续性

关于量规的作用,有人认为“量规是为控制学生学习行为而设计的准则。”①也有人认为“量规是对作品中的重要部分所制定的评价标准”。②它一般由评价要素、评价要素的分项指标、各指标分级描述、权重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可以用来评价学生作文并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量规种类很多,比如分值系统量规(Total Point Rubrics)、参考标准表(Bench-mark)、评分量规(Scoring Rubrics)等。本文主要探讨作文评分量规,具体包括分析式评分量规(Analytic Scoring Rubrics)和整体评分量规(Holistic Scoring Rubrics)。

整体性评分量规是用语言描述表现特征的评价工具,它把学习者的表现看作一个整体,给表现和结果(作品)判定一个单一的得分。适用于终结性评价,其优点是评价者能够快速判断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分析式评分量规要求使用者对量规维度中每个等级作出判断,即“评价者要对描述的每一条评分指标的质量作出判断”。如果要获得关于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写作教学的更多信息,如了解学生作文中哪些部分是写得不错的,哪些部分还需改进,或是了解作文中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如,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对条理性的掌握程度)并对强弱项的详细信息要进一步的了解,应该采用分析式评分量规。分析式评分量规比起整体评分量规更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更能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理念,是促进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工具。

二、分析式评分量规的研制

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是让学生懂得作文的质量要求以实现质量要求的各个层次的最有效方式。其研制过程有一定的原则、步骤和质量保障机制。

(一)研制原则

分析式评分量规的研制遵循两条原则,其一要基于标准。依据《标准》对写作的内容标准进行细致的分析,再选择一个或几个社会公认的整体评分量规(如中、高考评分标准)作为蓝本,确定评价要素。其二,指标等级有区分度、可操作。在评价要素确定后,要进行详细清晰的等级描述,来阐明被测量的各个维度的表现行为,以制定出容易操作的评分细则。

(二)研制步骤

分析式评分量规大致有这样几个步骤:

1.分析不同质量的作文样本,比较优秀作文与一般作文的区别;

2.列出在作文量规中要采用的标准,并且讨论质量高的作文是由哪些因素构成;

3.写出每个维度的不同等级描述,这些等级是递进式排列的,是在对比和讨论不同质量的作文推断出来的;

4.验证所制定出来的量规是否合理。可以让学生使用开发出的作文量规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对比各个学生的评价结果,也可以把学生的评价结果和教师对作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证明量规的信度。下表是参考语文中考要求制作的一个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为了使评分更具操作性,在评分细则中规定每个等级的基准分。

(三)质量评价

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一般应用设计出的量规进行试评价,以便在试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用量规评价工具――元量规(即评价量规质量的量规)可以对个人或合作设计的量规进行质量评价。

三、分析式作文评分量规的课堂应用

课例1:

描述:高一年级的作文课训练议论性文章的结构,老师让学生阅读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和糟糕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发现好的议论性文章结构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总结出好的议论文结构应具备的三种要素――完整、对应、逻辑,他们对这三种要素一一解释,并分别制定了每种要素的好、中、差三种水平的具体标准,学生们根据这些标准来准备自己的作文,教师也根据同样的标准给予反馈,进行评分。

分析:在此处,评分量规的作用是使原来不那么清晰集中的目标清晰化、集中化,“理解并掌握议论性文章的结构”如果是教学目标的话,那么通过头脑风暴形成的对于议论性文章结构的三个要素――完整、对应、逻辑就是三个子目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文结构的完整性、对应性和逻辑性。

课例2:

描述:这节是初一的《人物对话描写》片段训练课。老师先呈现一幅图片,让学生用对话描述图片中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然后选出优秀和明显有问题的片段各一个,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对于优秀的对话描写的共识:对话描写符合对话形式;对话描写和其他人物描段配合巧妙;对话体现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根据适度区分原则,建立“一般”的和“差”的对话描写的标准,形成一个评分量规。学生根据这个量规自评并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教师批阅学生的修改稿,并给不合格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新的对话描写片段练习。

分析:在运用评分量规时,由于需要从评价对象中提炼出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指标的详细描述,将原本非结构化的主观性评价任务转化为结构化的级差评价,此处所应用的量规,所体现的就是教学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反思功能,诊断出学生在对话描写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反思了学生一轮训练后的学习成果,以便做出进一步改进。

经过多轮课例研究过程,我们总结出基于量规评价的作文课的常规环节:

(一)写作前指导

环节1:呈现目标

环节2:研习案例(优秀的和一般的、甚或差的作文样本)

环节3:讨论并初步形成作文评分量规

(二)写作过程指导

环节4:激活经验,学生作文

(三)写作后批改与讲评

环节5:试用、调整并确定作文评分量规

环节6:教师指导批阅,学生互评、自评和师评相结合

环节7:教师依据评分量规讲评学生作文

环节8:学生依据评分量规修改作文(可以多轮,直到符合要求)

由此可见,评分量规主要是在写作前和写作后发挥评价促进教和学的作用,在写作过程中,评分量规主要起的是一个方向引导作用。

四、小结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评价结果表示方法还是百分制分数,量规并未在教学测量和评价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教育类网站载杂志上的量规资源缺乏,量规的辅助设计工具暂未出现,教师的量规设计能力不尽如人意。但是,从量规的表现形式可以观察到,量规在课堂评价中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质,并且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重要的作用。在量规评价尝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成果(作文)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目标(作文能力要素)是明晰的;学生参与了标准制定,对自己的表现是有较强动机的。

无疑,这些方面对于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作文练习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

注释

第5篇

对于教师来说,读教育类书籍,是发展必须,也是职责使然。但我不愿意去读兵法操演、技术操作一类带有浓厚功用色彩的“伪”教育书。我推崇的教育书,必须弥漫着人文的关怀,流露出对生命的眷顾,就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不跪着教书》《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所揭示的那样。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被徐州市教育局评为“首届优秀读书个人”后,市教育局发给我的“奖品”。阅读李希贵的文字,感受着他对教育的追求,感悟着他对生命的思考,我不由得对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一个区域教育主管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探寻李希贵的心路历程,我又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教师成长,没有极限。

让我由衷感到敬佩的是,身为教育局长,李希贵没有对当下的教育大唱赞歌,而是时常披露着他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他对教育自由呼吸的希冀,犹如春日里的和风,温暖着我的心田。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怎样才能自由呼吸的思索。

教育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教育的存世,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如果将鲜活的生命引向自由的天地?学生禚越那句“我就是我”的昭告与其说是青春的宣言,倒不如说是对时下病态教育将“我”变成“非我”的批判与否定。而在一个学生勇敢地说出“我就是我”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声明,“我就是我”?

教育人的迷失自我已是不争的事实。谓为不信,请问:在将学生教成只会做题的机器时,我们还能寻觅到以往那种睥睨权势、超凡脱俗的傲然?理想的旁落,激情的湮灭,甚至让我们许多教师不知道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关注考试分数,实施偏狭评价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教育人的迷失自我,也让我们的教育迷失了方向。

对于作者李希贵,我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和担忧:一个对教育如此热爱的教育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之后,会不会蜕化成颐指气使的教育官僚?笔者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毕竟,许多令人敬仰的“我”变成了让人不屑的“非我”,让人无法不替他们的蜕变惋惜。后来,得知李希贵弃官回校,出任北京第十一中学校长,我终于替他松了一口气。想做教育家的人,还是应该走到教育的深处,在教育的天地里自由呼吸。

《不跪着教书》吸引我的,是作者对教育的深沉情感,对教师的真挚情怀。“不跪着教书”,这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源于对教师生命的尊重,对教师尊严的呵护。

《不跪着教书》一书的作者吴非是一位中学教师,也是杂文家。教育人的关爱使命和杂文家的鞭辟职责集于一身,也就决定了吴非的文字既有杂文家的犀利,又不乏教育人的温和。在《老师,我的神》一文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勾勒了几个场景,描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也表达了身为教师的自豪之情:

有个男孩,在毕业典礼后对他的老师说:“老师,能让我拥抱你吗?”老师拥抱了他。学生说:“除了母亲,这是我第一次拥抱一个人,我就是要把这第一次给我的老师,我有这个愿望已经一年多了。老师,你是我的神。”

在这里,没有渲染,只有平淡道来,但这已经足够了。“老师,你是我的神”,这是生命对生命的最高评价。而作为学生心中的“神”,我们自然也应该鼎护这份特殊的荣誉,不能糟蹋,不去亵渎:站起身来教书,挺起胸来做人。

阅读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时,透过一个个令人惊悚的伤害案例,我看到了教育的无力与无用。令人不堪的现象也引发了我的探究兴趣:教育为什么会变得无用?

有益的教育变得无用,是因为教育背离了她的宗旨:教会人们独立思考。迷信、盲从,这些应该从教育的词典里剔除掉的条目,正在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追逐,而当它们换了一种面目,以知识、分数的身份出现时,对人的魅惑也就更加深刻持久。

在丹尼尔·科顿姆看来:“能改变人的一生的教师形象尤其贴近人文学科领域里人们的幻想。人文学科领域的这些人乐于相信他们的兴趣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喜爱,而不是基于在科学和职业领域里人们可能会引以为豪的技能和数据。”而我们的教育,面对世俗的诱惑,已经无可挽回滑向了“技能和数据”的泥淖,我们的教师,面对功利的袭扰,也正令人难以置信地将改变人的一生的使命,变成当下供人观瞻的绩效。教育正和教师一起,陷入无可逃避的悲哀境地。

在《人性》《爱》《美》《身份》《生存》《功用》共六章的论述里,作者用痛切的笔调告诉我们,因为漠视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身份”,过分注重教育的“功用”,我们的教育偏离了“爱”的主题,丧失了“美”感,悖离了“人性”的正轨,甚至失去了“生存”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纠正我们的错误?回答这个问题,自然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管人们的意见有何偏差,有一点却又是必须肯定的: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变得聪明些”。

变得聪明些,是科顿姆对我们的寄语,也是亿万个生灵对教育人的希望。当然,能够拨乱反正的聪明不应该沦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小伎俩,而应该是助益生命成长的大智慧。

打开一本教育书,沉下心去读,我们总会有所收益。

我以为,对于教师来说,教育阅读不应该狭隘地指向纯粹教育的那一部分。我们永远也不应该放弃对心灵的养育。阅读包括小说在内的人文作品,会让我们的善待生命成为一种自觉。

对小说,我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这倒不是只有曲折的故事才能吸引生性迟钝的我。多年的阅读体验让我明白,要是没有小说中那人性思想的浸润,我的精神世界里必然会是一片荒漠。

一部小说,就是一个奇异的世界。走进那些波澜壮阔的世界,探寻人生路上的波诡云谲,不光会有奇特的发现,更会有始料未及的收获。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遭遇着无书可读的尴尬。身居乡村学校,面对多个学校没有一本藏书的事实,阅读家中仅有的那几本书,也就成了我无奈的选择。不经意间,却也成就了我对经典的精读。

最让我产生阅读快意的是《红楼梦》和《红与黑》。笔者学浅识短,未能在《红楼梦》里看到四大家族必然灭亡的命运,却为小说诗一样的语言所折服。说《红楼梦》的语言像诗一样,其实已经不够贴切了。准确地说,这部小说的语言本身就是诗,而且是意味隽永的诗。或简洁,或铺陈,或质朴,或生动,读来让人如痴如醉,不忍释手。尽管书就在家里,能够随翻随读,可我还是忍不住将小说中精美的内容大段大段地抄写下来。那个时候,我觉得不这样做,就对不起这些充满诗性的文字。

我所写的文字如果说有什么特点可言的话,那就是欧化的痕迹较为明显。虽然可能是装腔作势,拉大旗,盖虎皮,但我从不否认《红与黑》对我的影响。当然,这部作品除了语言给我特别的滋润以外,作者司汤达先生对人性的精准揭示,主人公于连那永不放弃的追求,还有他那无与伦比的高傲,都让我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于连那虽出身微贱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种种表现,也催生了我的英雄情结。

《红与黑》中那个关于苍鹰和它力量的描写,长时间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让平淡的人生攀上足够的高度,让卑微的生命得到最高的礼遇,这个英雄梦想的召唤,给了我笑对失败的勇气。

并非所有的小说阅读,都让我神情振奋。阅读《悲惨世界》,几乎“阻断”了我的写作道路。雨果那史诗性的描述令我叹为观止,而在探寻那个梦幻般的世界时,我竟忍不住这样问自己:已经有如此优秀的作品存在,我还有什么必要再去写作呢?

在雨果这样的巨匠面前,我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如此伟岸的作品面前,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文字是那样的稚嫩。既然终己一生,也难有和巨人比肩的荣幸,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涂鸦?

将对泛教育书籍的阅读转向对纯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也许就在此时。我不知道这个转身算是华丽,还是无奈,我也不知道这个调整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阅读教育书籍后,我对生命和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如果说包括小说在内的人文阅读让我认识了人生与人性的话,那么,对教育书籍的阅读,则让我知道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去爱人。

“有这么多优秀作品存在了,难道还在乎多我这几部?”当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我知道,心中那个被压抑了许久的梦想,又顽强地冒了出来。用小说的形式写一部教育的论文,揭示教育生活的酸甜苦辣,捍卫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全无价值的。受了这种想法的怂恿,那不再写小说的决心也就被我弃之如草芥。这,也许是我用自己的选择,回应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那个叫禚越的学生所宣示的那样:“我就是我!”

成为独立的我,每一个教师都不应该放弃这洋溢诗意的向往!

阅读无,收获总在开卷之后。写作长篇小说《我是鼠》的时候,我想在每个章节之前,引用诸子语录、诗词歌赋,以便让更多的人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然而,以我的皮毛阅读,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实在勉为其难。一筹莫展之际,我竟在学校图书室邂逅了袁野主编的《古佳句二千条》。从这部励志的小册子中,探寻可以借来一用的格言,让我完成了一回“功利化”的阅读。尽管这一轮的阅读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可是,那些妙言佳句,还是让我再一次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6篇

这,是我读完大夏书系中李镇西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魏志渊的《语文课》和王开东的《深度语文》之后的感受。教育类的书籍常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是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语文课》《深度语文》,我感受到的是崇高情感的熏陶,是人类智慧的洗礼,是生命的深度挖掘。

语文的情感,生命的美

朱光潜说过,所有的纯文学都是诗意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即给你诗意的感受,诗意的文学在李镇西诗意的课堂上得到了精美的绽放。那是一种生命的美,是一种至真至纯的美,这种美,需要师生用生命去体悟。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的基本结构简约而大方,即读——问——答——结,即学生阅读——学生质疑——师生释疑——教师补充。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说,更为精练,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是欣赏,读出问题是研究。

课堂结构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是以教师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的,整个课堂学生情感在碰撞在交流,学生的感悟在逐渐深化、生命体验在逐渐丰富。他的一句话就能表现他对于学生生命地位的尊重:“我不追求我讲了多少,而追求我引导学生悟出了多少。”“哪怕学生只领悟了五分,也比老师灌给他十分强。”

的确如此,所有生命中的美好情感是需要个体自己体悟的。诚如韩军所言:“教师立于脚下土地,立于人类博爱,立于深厚的文化积淀,用自我人生,体悟文本中人物、民族、人类的命运,感受与咀嚼文本中的个体与人类的苦难,与大地上的同类血脉相通,有悲天之情,悯人之怀……这,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根本,人文血脉,是语文教育真实、自由、个性的本然所在。”

而在悟的方面,除了语文的理解能力外,他特别注重语文的人文,这也体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是,他的语文既不是纯粹的修养,也不是简单的品德,而是以语文修养为核心的融合了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与深邃而健康的思想的精美的多面体。

李镇西老师注重语文的思想深度,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无限飘逸,有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细节,让人叹为观止。李镇西老师还经常变换课堂的预设,设计是三节课的可以上成四节课,而他的回答是“当学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烧时,教师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扑灭学生的思想火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思维是很活跃的,思想也会得到深度拓展。比如李镇西对《孔乙己》的副标题是“一个人和一个社会”,实际上就表现了他对文章的独特理解。而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居然想出了“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作为副标题,有的学生能用鲁迅的原话“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来理解。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即使是课文中看似不很重要的文字,他也能从中发现背后的精髓,比如《荷塘月色》中对于采莲场面的描写,他认为是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他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一般的老师望尘莫及的。因为这种微观个案分析,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李镇西老师丰富的文化积淀,对现实的诙谐调侃,使课堂随处洋溢着思想的精美花絮,妙不可言,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底蕴,极大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质量和品位。

如果把李镇西的课比作小说,那也应该是第一流的小说,就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第一流的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于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他的课堂结构就是花架,细节就是满园的葛藤花卉。

注重人文并不是以牺牲语文的工具性作为代价的,对于语文的语法,他并不忌讳,而且在深入浅出阐释的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趣味。比如对于通感的阐释,他先告知学生钱钟书先生把这种特殊的比喻叫做通感,然后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句子来例证,又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当学生笑的时候,他又说“看,每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感的这种修辞手法学生就理解了,实是举重若轻。

李镇西老师也注重读书方法的传授,比如“厚书读薄”。在他对《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教学中,他对“什么叫做读懂了”做了详细的阐释:

什么叫做“读懂了”?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或读出自己: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时代……

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

读出自己,是欣赏,是共鸣,是联想,是审美。

读出问题,是质疑,是追问,是研究,是批判。

但是归根到底,语法和读法不是他的课堂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他的语文还是人文的、唯美的,其中还包括深刻的思想、深沉的情感。从语文课堂上流淌的激情揣测李镇西也应该是性情中人,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所以他的课堂是真正诗意的语文课堂。爱心和民主,是他教育思想的灵魂。

因为这种唯美的倾向,所以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上所选实录以散文、小说、现代诗等纯文学的作品居多。他的课堂如一位秀外慧中的妙龄女子,有着旷世的才华和绝代的美丽。在这样美丽的课堂里熏陶出来的学生也是既有激情又有深度的人才,书中摘录的学生发言,实在文质兼美。

语文的智慧,生命的智慧

李镇西老师的课很少有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案例相对比较少(仅有《师说》一文,而《沁园春·长沙》虽是词,到底是今人所创),与之相反的是魏志渊的《语文课》,其中收录的多是古文教学的实录。

《语文课》收录的是魏志渊文言文的课堂实录。相对于李镇西老师大致统一的结构而言,魏志渊的课简直就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次奇妙的语言之旅、思维之旅。没有人拥有真理,我们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走向精神的共鸣;我们越过喧哗与骚动,走向更广阔的未知之境。”这是《语文课》封页上的话,这句话也充分印证了他的课堂教学特色两个关键词:思辨与智慧。他的课堂流淌的更多的是理性,学生思维的理性在碰撞,在交流。

以《六国论》的课堂实录为例,实录名为《黯淡了刀光剑影》,醒目的题目就让我们感知到铁皮鼓的智慧。这堂课,他先让学生改写《六国论》,通过与自己的写法比较,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进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然后引入了“囚徒困境理论”,引领学生跳出文本,认识六国“互丧”的原因,这种分析已经不仅仅是语文层面了,已经升华到了哲学层面。再结合当前实事——,带动学生进一步思考现实话题:大陆如何走出囚徒困境,这又到了社会学的层面。这一系列的设计穿越古今,别具一格,学生的回答让人震惊,拍案叫绝。引入囚徒困境理论,从哲学的角度观照课文与现实,既激发了当代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结构的改变,这就是智慧。难怪钱梦龙老师到成都盐道街实验学校借班上课时,学生说,他们有两个语文老师,李镇西老师教给他们道德,铁皮鼓老师教给他们智慧。他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语文可以是思辨的、哲学的、社会学的。

如果说《六国论》只是告诉学生可以哲学的分析语文的话,《人生的境界》则直接走进哲学的殿堂。魏老师先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例子,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内涵。然后又针对儒家哲学里的义利观辨识现实生活中的义与利的统一,通过分析“王海打假”的例子指出冯友兰“动机论”的局限。他在课堂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给学生装上智慧的翅膀,我几乎看得见师生的思想在飞扬。

因为爱好哲学,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康德到黑格尔,他的课堂闪烁着哲学的色彩,所以他选择的课文多是充满思辨的议论性文章。比较、联想、想象这些思维的方法是他的课堂常用的手法,他的课堂也没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框架,但每节课都切入独特,波澜起伏,在此起彼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哲学的思想方式逐渐凝聚成珠贝,成为学生终生的宝藏。

他的语文课堂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并不是说他的课丧失了情感的魅力,他喜欢读诗,他与李镇西老师一样有着诗人的气质和学者的机智,他对诗歌的比喻都既有理性的内涵又有文学的诙谐:“如果说《诗经》是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当然这个无邪不是现在所说的无邪,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则仿佛少女,素衣垂手,‘羞颜未尝开’,‘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唐诗则是,风情万种,宋诗像是更年期的妇女,絮絮叨叨,因此宋诗以说理见长,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明清诗歌就是老太婆,靠回忆打发时光,所以明清诗歌喜欢用典。”大概没有人能够如此既尖锐又贴切地比喻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了。

大多数的公开课赛课上,一般的老师都不会选择议论文,因为议论文的魅力在于思辨,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极难的,对于多少有些作秀的公开课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而《语文课》充分说明了议论文的课堂不是枯燥的,议论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拓展议论文教学的深度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

不张扬语文的人文,而张扬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叛逆。这种叛逆来源于魏志渊对急功近利的教育现状的叛逆。魏志渊不是一帆风顺的走到今天,他是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核心人物,可是他至今都没有高级职称,他率真地对抗着我们这个社会里种种俗气的功利的框框,他睥睨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看出身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当今臃肿、无聊而苍白的教育评价的叛逆。正因为这种叛逆,他承受着“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寂寥和艰苦卓绝,终于站成了一座丰碑。如果说,断臂的维纳斯呈现的残缺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美,魏志渊呈现的也是一种旷世惊俗的美,我们相信这种美还将继续传递给我们勇气和智慧。

语文的深度,生命的深度

如果说李镇西的语文课是一位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青年诗人,魏志渊的课堂是一位傲然独立、满腹经纶的中年学者的话,王开东老师的课堂就是一位屡经风霜、沉稳儒雅的智者了,他诠释的是生命的深度。

《深度语文》一书并没有具体地阐述什么是深度语文,但我明明感受到语文的深度:一是语文老师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这具体体现在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一是学生思维的深度,这具体体现在课堂拓展的广度和深度。

王开东的教书历程写满了勤奋和执着,除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外,他还阅读了大量的教育学专著,我还为他的文学素养折服,他的课堂语言根本就是一首精致的诗歌,抒写生命的深度。

最让人欣赏的是他的《文本解读》的深度。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最难得的一种能力。记得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师这样说:“文本解读是一件十分惊险而有趣的事情。”我想,惊险在于一个人兀兀穷年也不一定有新发现,它要求独辟蹊径却又不偏不倚,因而显得举步维艰;有趣在于它是一种独自深入幽暗昏惑的旅途,往往能见世之奇伟瑰怪之景,见人之所未见。

而王开东就发现了高踞险峰的无限风光,他十分擅长于分析把“人物打出正常的轨道”时人物的内心。他对《和氏璧》的和氏献玉的心理分析就让人耳目一新,他说:“卞和的执著其实是一种病,其实质是封建的奴才思想,他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概没有人会如此评价这因为忠诚而失去的生命。

他似乎戴上了一双透视的眼镜,能深入人的血液、社会的骨髓。他认为夏洛克的残忍是一种反抗,是对于不公平的民族歧视的悲剧性抵御。他还认为魏征和唐太宗是双方互相成全了对方,他说魏征不是个从一而终的人,先是降唐,又归顺了窦建德,再是李建成,最后才是李世民,他说魏征是个良臣不是个忠臣。他就是这样如海潮一般冲击着历史的定论。

除了对个人形象的透视让人叫绝外,他对中国全体文化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的剖析也是“真实而又醒目”,让人心生慷慨和悲凉。他说:“从某种层面来看,整个中国的王朝史,就是一部文人的失意史。他们都在卞和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抚摸到了自己的辛酸苦辣,照见了自己的枯槁形容,复制了自己的希望和绝望。……然而,特别遗憾的是文人买家只有一个……卞和的泣血,实际上是文人的呐喊,和氏璧散发的光芒,也只是黑暗中的星火一点,它或许是一个巨大的偶然 甚至是一个骗局,但却能使文人拾掇好自己的心灵,把沉甸甸的‘治国平天下’揣在怀里,继续朝着他们的梦想朝圣。无才不可补苍天,有才不许补苍天,而读书人又以补天为己任,所以献宝,所以泣血;所以崭露头角,所以毛遂自荐……甚至玉碎宫倾,直至杀身成仁,这就是古代读书人永恒的悲剧,真实而醒目。”

的确,中国的文人承受了太多的精神风暴和思想分裂,承受了太多的锥心的苦痛,更可悲的是这种苦痛几乎是不可解救的,因为期待明主几乎是一个荒唐而不切实际的梦想。所以,只要历史还在,这种苦痛就会延续,永无终期。

除了对人,王老师还传达了他对文学、社会等的理解,他这样传达对悲剧的理解:“所有脱俗的美好,定是一场烟花的美丽,它脱离了我们的空间,在另一个领地短暂的开放,然后归于黑暗的虚无。” 他的讽刺,也是一针见血:“农人不懂得战争,战争是高等人的事情。”关于教师的自我修养,他的表达是如此奇崛:“老师没有独创,就会倒在课本下。”对当下教育的实质,他一发言就震聋发聩:“把没有文化的奴隶培养成有文化的奴隶。”

这哪里是在上语文课啊,分明是在呈现生命的喜剧与悲剧,呈现世界的本质。周国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在场。而王开东的每一堂语文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他的灵魂在场,所以他传达的不只是语言文字的深度,更是文化的深度、社会的深度,是生命的深度。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这是孔庆东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什么?李镇西、魏志渊、王开东用他们的课堂告诉我,语文教学是情感、是智慧、是生命。他们对于语文生命的那种永不观望和停歇的生命行走状态将融化成一股股暖流,融入我的血液,在应试猖獗的当代,在模式横行的今天,给我许多的温暖和慰藉。

第7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弥补显性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建设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有利于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促进英语学科建设。

关键词 :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大学英语;分类法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46—02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联合研究项目“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H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5—26

作者简介:邢伟华(1979— ),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国外的隐性课程研究

隐性课程的概念始于20世纪初。1916年,美国教育思想家Dewey指出,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正规课程,还学到了与正规课程不同的东西,他提出了“附带学习”的概念。随后,Kilpatrick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对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价值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附学习”的概念。[1]Dewey和Kilpatrick的理论被认为是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而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中率先提出的,用来定义学校教育中存在于课程之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但未被直接控制的教育因素。[2]

围绕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已经形成了三个相关的理论流派。[3]其一是结构–功能论流派,其认为学校是学生能够学到有价值的社会规范和技能的场所,学生通过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学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二是现象-诠释学流派,它更重视隐性课程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隐性课程是与个体生活有关的情感方面的学习,具有激发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的功能。[4]其三是社会批判理论流派,其认为各种教育因素中都包含着意识形态信息,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对课程与教学进行变革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和人的解放。

二、国内的隐性课程研究

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主要以介绍性叙述为主;进入90年代,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特点、功能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但主要以理论性思考为主,注重宏观方面的研究。近些年,广大学者达成了诸多共识,例如: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学术概念,二者对立而生,无法独立存在;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连续统一体,二者兼容而生,相互交织;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但目前在隐性课程的研究上仍存在着一些分歧,具体包括:隐性课程是只限于学校教育,还是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隐性课程是完全非计划性的,还是兼具计划性的;隐性课程是完全无意识的,还是兼具意识性的。

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对 2000年至2014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类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论文甚少,在外语核心期刊上更是少之又少。国内关于课程论的著作颇丰,但鲜有著作论及隐性课程建设,探讨外语隐性课程建设的领域更是空白。此外,目前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探讨与假设的层面,还没有系统的实践性研究及其对结果的探讨,因此,隐性课程建设的实证研究必然意义非凡。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显性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为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大力削减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优化语言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供有利条件。隐性课程因其隐蔽性、渗透性、弥漫性和长效性的特点,更利于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其潜隐而无形的力量渗透到学校环境、文化氛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中,间接而隐蔽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语言学习意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二)激励学习者形成融合性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隐性课程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行为、价值观和社会化取向,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隐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和自律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三)促进英语学科建设。对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的研究将为课程理论研究带来新的思考和观点,为进一步解决英语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培养具有英语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为扩展英语教育课程研究视野、充实英语教育课程内容、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5]

四、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分类

隐性课程的研究领域和层面复杂多变,但最具可操作性和最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应该是学校教育层面的研究。因此,可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将隐性课程做如下分类:

(一)情境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中。例如: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故事会、各类英语竞赛或学术讲座,

介绍国内外各种大型的英语考试

,让学生编辑英语小报或诗集、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或电视等,旨在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二)引领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课内外语言学习的指导中。其途径灵活多样,如师生互动、个别指导等。其形式丰富多彩,例如:项目式语言学习的开展,元认知策略的开发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和提升,语言学习资源的利用,自主学习的管理和评价等,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评价性英语隐性课程。这主要表现为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包括:平时成绩的计算,自主学习活动的考核,学业水平的考核,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等,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从大学英语显性课程个案研究出发, 认真研究隐性课程的概念、意义、构建模式和指标体系等。通过显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系统地构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使其以间接、内隐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以及价值观产生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进行协调规划,使其优势互补,进而创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推动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具体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然观察与个案研究阶段。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影响英语教育质量显性因素的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及个案研究, 对其中的隐性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和综合,构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概念体系。第二阶段为隐性课程动态研究阶段, 重点放在隐性课程个案分析上。对隐性课程个案的效用评价可采用准实验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法。第三阶段为大学英语隐性课程体系和范式研究阶段,建立系统的隐性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Fulya D.K.Comparison of Hidden Curriculum Theorie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9(2).

[2]Jackson P.W.Life in Classrooms[M].New York:Holt,Reinhart & Winston,1968.

[3]史光孝.外语隐性课程的审视与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