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2:16
序论:在您撰写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典型设备的构造、基本操作原理等知识并能够进行单元操作过程的工艺计算。实验教学环节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化工单元操作原理、流程,使学生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特点、性能和基本操作,加深对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继化工原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总结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先修的物理化学、机械制图、化工制图等课程理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给定的化工设计任务,即设计出符合一定生产要求的化工单元操作工艺及设备。通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化工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课程作业,需要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确定自己的设计方案,查取资料、搜集数据,进行工艺过程和设备的计算,并对自己的选择和计算结果进行论证和核算。整个设计过程对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及独立工作能力有很大作用。然而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指导中发现,目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学质量。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分析一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一下具体的改进方法。
二、课程开设时间不当导致学生对课程设计认识不足
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主修的第一门化工专业基础课,是工程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隶属于工程设计课程,很多学校通常在化工原理理论课程结束后开设,时间为两周。虽然学生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理论课程后基本掌握了常见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计算,但学生对工艺和设备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大多数学生仍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理性认识上,对工程的内容了解甚少,不具备工程观点。因此学生拿到设计任务后,认为课程设计跟平时的课程作业没什么两样,直接按照《设计指导书》中的例题进行依葫芦画瓢,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的体系,设计出的设备不合理、不规范。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笔者认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应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并与化工设备课程设计同步进行。因为在此之前,学生除修完化工原理理论课程外,还修完多门化工专业课程,如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工艺学等。经过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工艺和设备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对工程内容的了解也比较多,已具备基本的工程观点,以至于拿到设计任务后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无措。
三、设计过程安排不合理,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收获甚少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5-02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理论课之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们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也如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解决常规化工设计中一些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其出发点是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计算机辅助绘图、分析与思考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能力。笔者从事了3届的课程设计教学,从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现将笔者的教学体会作一介绍。
一、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般为二周时间。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使将来在不同岗位就业的学生都能受益,都能解决这类工程的实际问题,并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课程设计的选题需要我们指导老师慎重,尽量选择化工行业中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单元操作进行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的经验,题目的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程设计题目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截取现有的某化工项目中的某一操作单元为设计模型,比如某合成氨厂的传热单元的设计,流体输送过程中离心泵的设计,管壳式换热器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参照体系,不至于出现不合理的偏差。
2.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围绕着常见的化工操作单元进行展开,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讲授《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时其中的单元操作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等等。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包括2~3个常见的单元操作,从而实现某一简单的化工任务。
3.课程设计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尽可能常见易得。因为完成虚拟的生产任务过程中需要这些物质的物性参数进行核算,常见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学生在查阅参数方面的工作量。比如,如果我们设计分离任务尽量选择苯-甲苯,或甲醇-水等这样的体系,因为这些混合体系的参数大部分工具书能够查到。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选择还要兼顾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设计。根据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紧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机械设备》设计。这两次的教学实践紧密衔接,互相补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为工艺流程及流程参数的确定、主要设备及管线的布线及选择,而《化工机械设备》设计侧重点为典型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结构、材质的选用及操作参数范围的确定等。所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时保证每个题目中包含2~3个典型设备,以备学生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进行积极指导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接触到课程设计课题题目的时候,犹如身置茫茫大海中,不知该如何开始。此时,我们指导教师的积极指导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指导犹如指路明灯,为学生拨开疑雾,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知道如何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课程设计。
1.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指导教师首先讲解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涉及哪些参数计算及相关文献查阅,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从工艺和设备全方位考虑设计问题。“万事开头难”,学生克服了开始之初的茫然后在老师指引下很快进入角色。在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现如今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十几年前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应用计算机对操作参数的计算、设备的绘制、工艺流程的绘制。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应该熟悉部分专业软件的学习如Chemoffice,AutoCAD,Mat Lab,Aspen Plus。考虑到后续的课程设计,《化工原理》理论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求学生课余学习课程涉及的相关软件,部分课后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编程计算,比如精馏塔塔板的逐板计算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对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了了解。进入课程设计阶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软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每组4~5人,并任命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组长。为了方便工作的进行,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适当的分工,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编辑文档,有的同学编程计算,有的同学负责绘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课程设计的工作一环扣一环,相互关联,需要全组同学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设计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难免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产生分歧。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作为指导老师要求大家采取公开讨论的方法,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然后对比各种方法,最后选择最适合本设计的最佳方法。通过课程设计,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历了一次合作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另一宝贵收获。
4.撰写正规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求每组学生按着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的标准,编制一份正规的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设计的文字说明书、设计项目的流程图、2~3个关键设备的剖视图(A3图纸)。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一个小组课程设计说明书都要装订成册,之所以这样要求,其目的是锻炼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鼓励表现突出的团队参加设计比赛
结合现今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国内化工学会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化工类的课程设计大赛,参赛对象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化工专业。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指导老师从设计之初就鼓励学生争取把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化工领域的专家和同龄人。到目前为止,我们指导的课程设计至少已经有三届学生参加过了国家级的设计大赛,并获得了奖项。这说明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工程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也从中学习到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精髓。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兰义,张月明,李军,等.Aspen Plus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9,36(12):173-175.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将先进科学技术理论转化到生产实践中以实践为核心,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正是化工原理课程基本目标,也是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后备人员的具体要求。农业院校中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弱项,我们依据化工原理的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特色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
1教师的指导思想
在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农业工厂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有工程学方面的思想,而化工原理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学习实践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与创新思想为主,以教师引导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就目前已经实行的教师的指导方式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直接讲解。将课程设计的步骤采用课堂讲解教学的方式,利用适当时间,集中给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的机理和原理,同时讲解机理与原理在相关实例的具体应用。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参照实例完成设计比较顺利、比较容易地进入设计、出现问题较少,学生比较适应该方法。不足之处是学生依赖性强,主动学习差。(2)开放式。这种方法基本放弃课堂讲授,学生通过提供的参考资料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解决设计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设计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种做法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教学方法的转变使他们难以接受,表现比较茫然,手足无措,通常在设计的第一天,同学们进入实质性设计的较少。直接请求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或者设计方案比较粗糙,不合理。这个过程花费时间较多。教师需要耐心的将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引导到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
2建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
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学指导队伍的建设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精通化工设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指导教师成员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组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引进了从事一线设计工作多年,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课程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在设计课程中常见问题给以解答,及时更正,良好的规范了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操作。指导教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也不断查漏补缺,对化工原理课程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整理,并且在教学组中进行相关讨论进行解决,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
3结合专业特色设计题目的设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本身具有特殊性,学生要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等有深刻了解,除了所应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技能,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获得,而必须通过生产与教学实习和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积累。因此,通过工厂现场教学,使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工艺和设备衔接等有个初步的认识。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不强化向学生灌输工程学观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单元操作和工艺过程特点,善于全面面考察问题和分析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为今后毕业与走进实际生产工作开展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次真实训练。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应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使用以及对工程观点的深刻认识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合理的对学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比较合适,为此我们采用评定课程设计有几个部分:(1)考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过程:检查学生对相关参考资料掌握情况,在设计室进行设计活动,教师随时随地掌握不同学生的设计进展和碰到的问题,彼此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设计,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对能按规定对学生进行考勤,对能够按照要求基本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计入平时成绩。(2)对学生撰写课程报告的评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必须撰写课程报告,对设计及工艺过程进行计算,并画出单元设备装备图和工艺流程图,得出设计结论并对课程设计进行小结讨论,提出设计过程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途怪。该部分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与具体表现。(3)考核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把握: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是初次进行工程类课程设计,所以我们通常都是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强化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5结束语
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与专业课程的需要,选择符合专业特色恰当的化工原料设计课题,加强专业特色、工程特点、知识的积累、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指导。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对社会有生产实践与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的目标。
作者:张建峰 朱学军 张洁婧 胡可心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瑞江,张业旺,李红霞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02):92-94.
[2]王任芳.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4):325-326.
关键词:校企结合;团结协作;工程软件;成绩评定
化工原理是等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由理到工的桥梁作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必修的(化工原理理论课、化工原理实验课及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大环节之一,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完成某一单元操作为主的综合设计性实践。通过该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应用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1-2]。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1)设计选题题目陈旧、单调、雷同,学生基本上都是依葫芦画瓢,抄袭现象严重;(2)学生缺少工程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相结合太少,对工艺和设备的认识比较肤浅,对设计过程涉及的计算和公式并不理解,同时由于计算量又大,设计时间安排比较紧,因而只能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例题进行验证性设计,欠缺对设计方案的综合分析和优化;(3)双师型教师缺少,指导学生的能力有待不断提高;(4)缺少合理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缺乏钻研精神、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5)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程绘图能力严重不足,多数学生无法在较短的时内绘制出工艺流程图或设备工艺条件图,利用计算机处理文档和进行工艺计算的能力差等。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采用校企结合,注重设计题目的实用性到生产一线选题,根据工厂情况涉及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包含化工原理知识较多的单元操作,比如一个班的人有的是换热器,有的是精馏塔,有的是填料塔等。注意尽量给定多样化的物系以及操作条件,有利于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作业,避免抄袭想象的发生。这样在与工厂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以致用,学生在设计方案的选择、物性数据的查找、公式及设计方法的选用、工艺流程图以及设备工艺条件图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训练。此外,还可以推动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二)合理安排设计任务,注重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按照精馏、吸收、干燥、萃取等单元操作的不同先分大类,然后对于每个大类按照体系、处理能力、操作条件、原料的组成以及产品规格的不同等进行区分,保证学生一人一题,保证每位学生都得到一次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完成课程设计,避免抄袭现象。当出现问题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查找物性数据和发挥集体的智慧,有些问题不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即可解决,学生在自己设计和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团结协作能力得到增强,还可以体会到成就感。(三)注重现代设计理念、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在化工教学、化工设计以及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计算机工程软件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为了提高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质量,必须强化强化工程软件的应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工艺计算中相平衡数据的求取、理论塔板数的确定、回流比的选择、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选取等往往含有试差、大量的循环重复计算,计算工作量大,采用Excel和AspenPlus等工程软件,可以大大减小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精馏塔负荷性能图的绘制、工艺流程图的绘制、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图解法求取等方面要求学生采用AutoCAD,并严格按照化工制图的标准进行,使学生得到一次化工设计的规范锻炼。采用Excel、VisualBasic、Origin、AspenPlus和Auto-CAD等计算机软件辅助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各种软件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其长处,能够快速、准确、直观地得到计算结果,免去了复杂、繁琐、耗时、粗糙的手工计算;避免了手工绘图、手工拟合模型参数带来的较大误差,提高设计效率。工程软件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图例见图1、图2、图3。(四)成绩评定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促进学生设计积极性的提高为促进学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可以制定出一套合理、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成绩评定办法[4-5]。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占终评成绩的40%;学习态度、出勤率、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课程设计终评成绩的30%;答辩考核占终评成绩的30%。答辩环节可以考察学生对于设计内容、设计的思路的清楚与否;对于设计结果的评析、问题的回答正确与否,是否抄袭一清二楚。
三结语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改革;分析和研究
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特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为了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和创新,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不同知识的了解,来掌握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理解度,实现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最大目标。
1、化学原理课程教设计改革的背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必修的三大环节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对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机械、化工仪表自动化等知识的综合性的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完成毕业师,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滁州学院刘芳等运用流程模拟软件CHEMCAD解决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数据获取难的问题,不仅可以解决教师选题的瓶颈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为了提高化学原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教师开始增加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改变了传统单一教学设计模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站在发展的角度来说,对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和改革,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是我国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发展契机。因此,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人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2、化学原理课程存在的主要弊端阐述
2.1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内容较为单一
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利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导致实际内容设计和现代化教学内容设计较不符合,失去了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设计意义。对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来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的题目和内容选择时,选择的内容和标题较为局限,没有时代性元素,较为保守和传统,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把化学原理课程学习课程,与其它不同学习课程土同样来看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失去原来的实际教学意义。详细来说,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构建详细的章程和方案,导致设计的例题模式出现照搬的情形,学生无法对化学原理课程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区分,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2.2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缺失创新性和实践性
传统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主要是结合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没有结合化学原理课程的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失去实际教学价值,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缺失实践性,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过于形式化。其次,站在创新的角度来说,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不同化学企业的层出不穷,多样化的化学产品不断产生,不同化学工艺和设备的产生,增加了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压力,给予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更多要求。面对这一发展背景,教师如果还是延续传统单一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则会降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意义。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人员,其自身没有树立创新教学理念,也是导致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失去创新性的主要原因。
3、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方法阐述
3.1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性,进行 启发教学
在现代化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要想改变传统单一教学弊端,必须要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性,对学生进行化学原理课程启发式教学。详细来说,教师在进行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时,要优先构建一个系统的设计框架,依据这一设计标准,来进行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增加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依据教师设计框架去进行设计,来增加学生对设计大致模式的和掌握,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知识的了解,降低学生设计错误的发生率,激发学生化学原理课程设计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对于启发式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延续传统别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树立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于创造力。
3.2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工艺和方案的科学性
对于学生来说,其于社会的接触较少,和工厂的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和工厂的联系性,来为学生选择和工厂实践活动具有紧密联系的题目来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详细为学生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背景进行讲解,对工厂的生产主要特点对学生进行阐述和讲解,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对进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依据设计方案来进行交流和讨论。在保证设计方案创新性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注意对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增加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改变传统单一内容教学模式,增加数据获取的灵活性,增加对教学资料的研究,增加对不同教学相关知识的研究,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行和创新性,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和不同科学技术的应用率,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工艺和方案的科学性,来提高学生化学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序进行。
3.3建立科学化的批评体系
为了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可以完全吸收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要点,教师在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完毕后,要及时的建立完善的批评体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批评,发现学生化学原理课程教学O计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不利于教师进行化学原理课程针对性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原理课程设计能力,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其次,教师也要及时的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批评,来发现自身教学语言和行为的弊端,来提高自身的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来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际价值,来增加自身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积极性没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原理课程学习热情和设计欲望。
结束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对于化学原理课程设计学来说,要想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性,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时代性,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省,改变传统单一的数据教学内容弊端,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增加对教学资料的研究,增加对不同教学相关知识的研究,保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行和创新性,保证证化学原理课程教学高效率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士财,成忠. 基于“专业认证”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例[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
1课程设计前的调查与辅导
在开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前修课程如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查阅文献获取物性参数和相关公式的能力,了解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观念,了解学生对计算机CAD绘图能力的掌握情况。上述内容均是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前调查,掌握学生的基础,进行适当的辅导与指导,使学生在开始课程设计之前提前进入状况,让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将要开始的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设计的任务(或题目)是教学的核心,也是能否培养和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的地锻炼学生的查阅文献、设计计算、实际分析和CAD绘图能力,课程设计的选题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工业实际,设计结果有较好的参比性。
2.1任务布置
在分配任务时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储备进行合理的搭配与分组,做到每组成员具有较均衡的知识能力。设计题目做到每人一题,尽量避免抄袭现象发生,如进行精馏塔设计时,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产量、馏出液组成、釜液组成、原料状况与组成、回流比等;组内成员具有个别不同的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对比不同条件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如回流比的不同、原料状况不同、馏出液组成不同、釜液组成不同等。如此一来,组内成员在进行设计计算时,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每个人计算设计结果都是对比分析与工程评价的一部分,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另外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指导教师应仔细地讲解设计内容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并将整个设计计算过程进行具体的说明,就设计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位置进行重点指出。
2.2答疑与引导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方案设计是设计计算的重点,如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如何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换热器的类型,需要根据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状况、换热器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地位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如进行精馏塔设计时,是选用板式精馏塔还是选用填料精馏塔,都需要根据物料的物性参数和实际工艺条件来共同决定。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引导学生改进方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通过对比综合选用较合适的设计方案。在课程设计的进行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设计的进度与状况。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在获取基础数据、物性数据、方案设计、公式选用等方面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解决:(1)对于个别同学遇到的个别问题,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答疑方式进行,就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解答和指导。如在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就管程和壳程走何种流体,主要从介质的安排能够达到提高传热效率和节省材料的方面来考虑,易产生污垢、腐蚀性强、高温高压的介质走管程,粘度较大的介质走壳程;(2)对于大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采取集中详细讲解的方式进行,并对该设计过程进行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影响进行引导与分析。如板式精馏塔的设计计算中,对于塔板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图解法和逐板计算法来进行,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基础数据做出物系的平衡曲线或计算出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再根据原料、馏出液、釜液的浓度和选择的适宜回流比获得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由原料状况获得进料线方程,根据上述内容可以选择图解法或逐板法来进行计算;(3)对于设计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不了解设备形状和结构等方面造成的困难,指导教师通过实物、多媒体图片及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设计中所选用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2.3课程考核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考核方面也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课程考核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成绩:(1)遵守课程设计纪律的情况,对基础数据的获取方式或途径,重点考察学生对前修理论课程的掌握情况;(2)考察学生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针对实际问题是否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工程经济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预判;(3)分组合作过程中考察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课程设计总结与答辩过程中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3总结与展望
1.1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以往的课程设计环节存在着题目选择范围窄,并且多年来一成不变的问题。例如目前各高校普遍选择板式精馏塔设计或换热器设计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计算步骤较为雷同,相关教材上例题较多,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难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抄袭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也是该实践教学近年来改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过选择与工厂实际和科研需要相结合的设计题目,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设计框框,让学生在真实的题目中完成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虽然将工程设计引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提高了课程设计的难度,使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性,但通过搜集和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合理确定设计方案,不断地克服困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自己所设计的内容并不是无用的。这种方式使学生通过感受工程设计工作的繁杂,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2学生自主式选择课程设计题目以往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通常是教师在课前即已将学生分好组,并将准备好的几个课题分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分配,没有自,无论对自己的课题是否感兴趣都要去完成,使得很多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进行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指导教师只需要将工厂实际和科研需要地设计题目的背景、特点、主要思路等问题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明确设计题目的意义和难度,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程设计真正开始之前,学生首先要提出课程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方案,指导教师需充分预估学生所选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是否既满足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名副其实地能够完成工程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完成能力,保证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文件,既保证工作量饱满,同时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1.3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以往的课程设计通常是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学生被动地坐在教室里进行设计。因为学生都是初次参加课程设计,对课程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往往都是设计之初摸不着头脑,刚刚熟悉一点以后,设计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还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完成,设计结束以后,同学们普遍反映,如果再设计一次肯定会做得更好。这种现象造成学生对课程设计理解不深,设计结果不理想。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这一常规,采取学生自主安排课程设计时间的方式,指导教师只需确定最后完成时间即可。但要注意,为了保证能够在指定时间完成设计内容,指导教师需在真正的设计周开始前几周即将学生的设计任务布置下去,并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计划,在课下有一个较长的准备时间。
1.4建立自主开放式的成绩评定方法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成绩十分关注,这不仅代表了他们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的认可程度,同时也反应了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学生十分关注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门实践性教学来说,以往的成绩评定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最后上交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来评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成绩评定不够公平公正,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设计内容缺少创新和亮点。开放式的成绩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公平公正地给予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程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多个环节综合考核,将各个环节考核比重合理分配进行成绩评价。设计项目书、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讨论、项目的创新性、答辩等权重合理分配,分配比例分别为40%、10%、10%、10%和30%。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切实有效地按计划进行,实实在在地对设计任务的各方面进行考虑。这些指标体系或许不能完全体现课程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但有较强的代表性,总体上能够反映学生对化工设备设计思想的把握、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创新能力和总体效果,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有明确的参照标准。
2改革中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
2.1任课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近10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跨越式增多,而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导致高校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扩大,而青年教师普遍较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能力尚要不断提高。建立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更要尽量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学生开设开放型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教师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在工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问题能够全方位地指导,主观上要求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同时教学部门领导在客观上应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进修机会,保证开放式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
2.2自主开放式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安排、指导教师工程项目的支持以及与企业间的良好沟通等问题,而这些教学条件不仅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外在因素。除此之外,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无疑使得指导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如何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人数,如何合理考虑他们的岗位津贴,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既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长期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建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的有力保障。
3初步的实践效果
从实施效果来看,这种自主开放式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式的建立和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使命感大大增强,极大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论基础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和强化。总的来说改革是成功的,但也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例如新的课题一般资料均不全,在设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收集资料方面的困难成为突出的问题。这需要指导教师做好前期的准备,掌握资料来源,给学生介绍各种设备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改革后的设计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充分挖掘了师生两方面的潜力。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