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5:52:06
序论:在您撰写中级药师工作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市“项目建设攻坚年”、“县域经济攻坚年”和“各项工作落实年”,围绕年初提出的“三更”工作目标(目标更高、重点更实、亮点更强)和“1236”工作思路(启动一项工程、完善两个体系、抓好三项重
点、打造六个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启动一个工程,促进企业成长
制定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近期将出台。金海粮油、龙鼎电气、康泰医学、宏都实业、顶大食品、香格里拉葡萄酒6家成长型企业进入全省第二批对接扶持行列,领先科技、华博晶体、四季雪面粉、祖山酒业等8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为市相关部门重点扶持对象。
(二)完善两个体系,解决制约难题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出台政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2)力促政策落实。在全系统开展了“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国务院36条和省政府26条辑印成册广泛宣传,对全市各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市县(区)两级都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2)创业辅导体系。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挂牌命名了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昌黎)创业辅导基地,并确定为全省首批3家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命名了3家市级创业辅导基地,县级3家,并实施挂牌管理。建立了我市首批创业辅导队伍,聘请了7名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创业辅导师,10名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辅导员。争取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家创业辅导基地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对创业辅导基地给予专项重点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创业辅导基地4家,完成省任务的100%,有望超额完成。目前,全市已建创业辅导基地5家(省级2家,市级3家),在建3家,入驻企业和机构近480家,从业人员约11000人。
(3)人才培训体系。市委党校中小企业培训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培训示范机构,建材学院、昌黎职业技术学院2家被命名为市级培训示范机构,确定了6家首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企业。组织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小企业品牌与管理研讨班等20次高规格培训活动。全年企业、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共举办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216期次,完成各类各级培训8.9万人次,完成省任务的113%。
(三)抓好三项重点,提高规模素质 2、抓好信用评价推进。开展了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选活动,90家中小企业参评。目前,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151家,市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84家。 (四)打造六个平台,夯实服务基础业网上招聘活动”,开通了8个县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和全市优秀企业家协会网,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
2、打造资金扶持平台。组织参加了全市金融政策通报暨银企项目对接会和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座谈会,35家企业与银行签约,签约金额50.3亿元。申报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推荐项目54项,投资额31亿元,申请贷款16亿元。开展了项目贷款贴息工作,项目申报和考核正在进行中。
3、打造联系领导平台。继续推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百家民营企业制度,实行了局领导重点联系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县区和重点联系市直部门三项制度。
4、打造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了“金色阳光行动”,9个法律顾问室和7家法律服务单位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80多件,诉讼案件、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近20起。
5、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7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其中,新加坡中小企业大会已成为有我局单独组团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的每年固定的招商引资活动。
6、打造舆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燕赵都市报和省局民营经济周刊刊登稿件50篇,编发市民营经济简报15期,被省局、市委、市政府采用信息650多条。
此外,结合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创新服务等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 在调查研究方面: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研究月活动,深入重点乡镇(街道)、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等多篇调研报告,发挥了主管部门的参谋作用;答复政协提案8件,委员对答复件满意率为100%。
在创新服务方面: 3月份首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推出服务项目,辑印成《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局服务手册》,开展面对面服务。把4月份定为全市民营企业招聘月,与市劳动局一起举办大型洽谈会28场,为960家民营企业招聘各类人员728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745人。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资金、土地瓶颈突出。一是融资渠道不畅。银行惜贷,民营企业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担保体系不健全,虽有16家担保机构,但70%有名无实,只有5家开展了融资担保业务。据调查,80%以上的民营企业急需融资又没有融资渠道。二是企业用地困难。受国家“地根”紧缩和我市城市功能区规划影响,土地已成为项目实施的最大瓶颈,特别是中小项目的用地更为困难。
3、群体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主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比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据统计,民营企业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5%左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致使懂现代管理、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9%。
4、服务网络尚不健全。除开发区外,其它县区均在工业促进局或改革发展局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但受编制限制,大多仅设立一个科(股),且配备人员少,一般3-4个人,不少工作顾及不到,致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工作网络。
三、2012年工作要点
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引导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一项计划
即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民营经济向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资源节约化、人才集聚化迈进,为在5年内实现民营经济总量、质量、结构、效益全方位腾飞夯实基础。
(二)突出两个工程
1、突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针对首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明确帮扶重点和工作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使企业在提高整体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部分企业跻身省百强。
2、突出项目建设工程。从强化项目意识着手,建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库,加强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发达地区联系,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行对接,高位嫁接,借船出海。重点组织好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招商平台,开展网上招商活动,增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三)拓展三大体系 2、拓展创业辅导体系。出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规范运营实施意见》,组织创业辅导师、创业辅导员集中开展创业辅导服务活动。争取每个县区建立1个以上创业辅导基地,形成覆盖全市的创业辅导基地网络,其中,符合市级标准的达到8个以上,县区级的达到6个以上,在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数量、规模和开展服务方面
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3、拓展人才培训体系。启动银河培训工程,利用地缘优势,并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寻求与京津知名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先进培训项目和培训专家,举办高层论坛和专题培训。利用好省、市级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培训活动;利用规模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树立一批建立自主培训体系的示范企业,完善市、县、企三级培训网络。
(四)完善三项机制
1、完善环境优化机制。深入开展 “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优化投资环境活动,制定和实施《关于创优投资环境,服务民营经济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职权目录和事项流程。
2、完善领导、考核机制。主要是调整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深化和完善县(区)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发展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年度民营经济十大新闻、民营企业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十大创业民营企业、十大纳税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十强的评选和表彰活动。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利用好市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优秀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形成多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
(五)抓实八项工作
1、培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性意见》,发挥省市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带动作用,对重点产业集群从新建园区规划、用地、税费等提供全方位支持,逐步培育其做强做大。
2、开展信用评价。积极申报省级信用优良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网,逐步建立一个中小企业信息征集、评价、管理的完整体系。
3、完善技术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年内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新增iso9000认证企业30个,新增质量信得过产品4个,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个(省局认定),新增河北名牌产品3个,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
4、推进信息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完善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网,突出信息、服务功能。举办中小企业产品网上博览会,建立民营企业项目库,并在国家及各省、市中小企业网站进行宣传。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网工程,20强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率先全部上网,开展信息化试点,对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并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5、开展法律服务。完善网上政策法规查询系统,为社会公众上网查阅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咨询、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提供网络平台。辑印民营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真正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完善法律顾问室服务功能,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减负治乱专项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开展银保企对接。组织2次以上较大规模的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活动,全年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调贷款8亿元以上。
7、实施上市援助。开展中小企业上市调查,制定《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上市规划》。组织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参加高规格上市培训班,组织企业到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与有关中介组织进行现场对接培训。力争2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培育期。
XX年,我市整规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标本兼治,严格执法,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2月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9198人次,车辆18391辆次,开展执法检查40753次,检查市场4722个、单位39610家,查处案件5945起,总案值6419.41万元,罚没总值1499.47万元,立案4224起,案值5822.05万元,结案4076起,案值5790.61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4094件,案件督办已反馈98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2923篇(条),本办编发整规简报78期。
一、整规工作主要成效:
1、“餐桌污染”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4302人次,开展各类检查12430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35起,案值230万元,查处不合格食品145.6吨,罚没款28.96万元。***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8%以上,牛、羊定点屠宰率平均达90%以上,生猪生产和流通环节“瘦肉精”检出率(按部颁标准)为零;牛奶抗生素检出率为零,上市奶粉卫生安全质量基本得到保证;禽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检出率为零;蔬菜农残抽检超标率为0.41%,蔬菜重金属检出率4.34%;主要水果农残检出率为4.34%,稻谷、主产区茶叶农残检出率为零;大米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为100%;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检出率为零;水产品和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为0.91%;市政水厂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达100%;二次供水四项指标除余氯指标偏低外,其余三项指标均达100%;矿泉水、饮用水生产企业和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96.7%;农村供水覆盖率乡镇为100%,村级55.2%;调味品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100%;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和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100%;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市场检出率为零;豆制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8.2%,肉蛋乳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为99.5%;罐头、饮料、糕点、酒类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为95.2%。城市基本实现5类食品安全准入上市。面粉、肉类、儿童食品加工企业基本达到合格标准;各类熟食摊点(卤制品、烧烤制品、鱼丸、肉丸等)基本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大型市场、超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70%以上。
2、药品市场专项整治:重点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及节日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960人次,车辆2066辆次,开展各类检查2973次,检查单位2318家次,查处案件657起,案值139.60万元,罚没入库165.84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66件,集中销毁假劣过期失效药品、医疗器械33774批次,标值79.53万元。一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重点开展对中心城市、县及县以下经营、使用单位药品的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的检查。二是重点检查农村药品市场无证经营、违法设库、经营过期失效药品等行为。整治医疗机构设置“透明柜台”、一次性使用卫生敷料、口腔义齿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采购和用后消毒毁形、以行医为名行卖药之实、兽药人药混用等行为。三是开展区域联防,探索监管新机制。市药监局与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西省上饶市药监局共同签订协议书,构建“闽浙赣皖毗邻四市药品监管协作机制”的平台,达到四市辖区范围内药品监管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案件联办、协同打击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监管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聘请药品监管员1140名,收到举报各类药品违法信息81条次,其中药监部门立案52起,捣毁制售假劣药品窝点13个,没收假劣药品3205批次,标值7万元,罚没入库10.85万元。四是强化医疗器械日常监管。重点加强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督管理。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600多家次,查处违规机构14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09份,查处案件73起,货值12.3万元,罚款12.1万元。五是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改革药品抽验机制。通过公共咨询、挂横幅、宣传栏、发放宣传册以及“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抗菌药物监管和合理用药宣传,共发放各类宣传册、画及标语等近8000份(条、幅)。推行药品抽验分离改革,共抽验药品800批次,不合格药品97批次,药品不合格率12.1%。
3、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监管部门分解签订下达了XX年***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出台了《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决定》,继续开展9个方面专项整治。一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综合整治客货车辆超载超限,全市共检查车辆61578辆,其中超限超载车辆5681辆,卸载1088辆,卸货2553吨,更正大吨小标车辆3025辆,更正率达86%。检查出租客运企业29家,车辆531辆,查处违章车91辆,处罚“摩的”45辆、非法客运汽车5辆,取消出租客运公司经营资格2家,限期整改8家。全市取缔无场地、无设施、无管理人员的临时停发车辆、临时停靠点9个。整治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隐患路段30处。二是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配合市经贸委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数据库,加强对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58家,下发安全生产整改指令书23份,提出整改意见171条,当场扣留“无三证”自制槽车1辆。检查运载危化品车辆132辆,实施强制维修和保养7辆,取消运载危化品驾驶员资格3人,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80份,已全部整改。三是开展矿产资源秩序及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制定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取缔2家,关闭“青山挂白”矿点43处;取缔非法开采矿山45家,注销采矿许可证24本,停产整顿3家。已安全评估和预评价非煤矿山276家,关闭95家。整治事故隐患1761处,责令停产整顿32家。四是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共检查人员密集场所1408个(次),发现火灾隐患954处,下发当场改正通知书238份,限期改正通知书227份,复查意见书155份,消除火灾隐患811处。五是开展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整治。对辖区内所有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多次拉网式排查,下发整改通知书252份,整改不安全隐患375处,取缔31家,查处非法制造、销售、运输、储存爆炸物品案件9起,处罚涉案人员24人,缴获非法炸药40595公斤、雷管2215枚、导火线1291米、烟花爆竹359.47万头、黑火药1.25公斤。六是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整治。突出客船、渡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市“项目建设攻坚年”、“县域经济攻坚年”和“各项工作落实年”,围绕年初提出的“三更”工作目标(目标更高、重点更实、亮点更强)和“1236”工作思路(启动一项工程、完善两个体系、抓好三项重
点、打造六个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启动一个工程,促进企业成长
制定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近期将出台。金海粮油、龙鼎电气、康泰医学、宏都实业、顶大食品、香格里拉葡萄酒6家成长型企业进入全省第二批对接扶持行列,领先科技、华博晶体、四季雪面粉、祖山酒业等8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为市相关部门重点扶持对象。
(二)完善两个体系,解决制约难题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出台政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2)力促政策落实。在全系统开展了“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国务院36条和省政府26条辑印成册广泛宣传,对全市各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市县(区)两级都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2)创业辅导体系。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挂牌命名了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昌黎)创业辅导基地,并确定为全省首批3家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命名了3家市级创业辅导基地,县级3家,并实施挂牌管理。建立了我市首批创业辅导队伍,聘请了7名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创业辅导师,10名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辅导员。争取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家创业辅导基地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对创业辅导基地给予专项重点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创业辅导基地4家,完成省任务的100%,有望超额完成。目前,全市已建创业辅导基地5家(省级2家,市级3家),在建3家,入驻企业和机构近480家,从业人员约11000人。
(3)人才培训体系。市委党校中小企业培训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培训示范机构,建材学院、昌黎职业技术学院2家被命名为市级培训示范机构,确定了6家首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企业。组织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小企业品牌与管理研讨班等20次高规格培训活动。全年企业、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共举办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216期次,完成各类各级培训8.9万人次,完成省任务的113%。
(三)抓好三项重点,提高规模素质 2、抓好信用评价推进。开展了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选活动,90家中小企业参评。目前,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151家,市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84家。 (四)打造六个平台,夯实服务基础业网上招聘活动”,开通了8个县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和全市优秀企业家协会网,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
2、打造资金扶持平台。组织参加了全市金融政策通报暨银企项目对接会和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座谈会,35家企业与银行签约,签约金额50.3亿元。申报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推荐项目54项,投资额31亿元,申请贷款16亿元。开展了项目贷款贴息工作,项目申报和考核正在进行中。
3、打造联系领导平台。继续推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百家民营企业制度,实行了局领导重点联系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县区和重点联系市直部门三项制度。
4、打造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了“金色阳光行动”,9个法律顾问室和7家法律服务单位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80多件,诉讼案件、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近20起。
5、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7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其中,新加坡中小企业大会已成为有我局单独组团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的每年固定的招商引资活动。
6、打造舆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燕赵都市报和省局民营经济周刊刊登稿件50篇,编发市民营经济简报15期,被省局、市委、市政府采用信息650多条。
此外,结合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创新服务等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 在调查研究方面: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研究月活动,深入重点乡镇(街道)、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等多篇调研报告,发挥了主管部门的参谋作用;答复政协提案8件,委员对答复件满意率为100%。
在创新服务方面: 3月份首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推出服务项目,辑印成《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局服务手册》,开展面对面服务。把4月份定为全市民营企业招聘月,与市劳动局一起举办大型洽谈会28场,为960家民营企业招聘各类人员728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745人。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2、资金、土地瓶颈突出。一是融资渠道不畅。银行惜贷,民营企业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担保体系不健全,虽有16家担保机构,但70%有名无实,只有5家开展了融资担保业务。据调查,80%以上的民营企业急需融资又没有融资渠道。二是企业用地困难。受国家“地根”紧缩和我市城市功能区规划影响,土地已成为项目实施的最大瓶颈,特别是中小项目的用地更为困难。
3、群体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主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比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据统计,民营企业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5%左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致使懂现代管理、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9%。
4、服务网络尚不健全。除开发区外,其它县区均在工业促进局或改革发展局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但受编制限制,大多仅设立一个科(股),且配备人员少,一般3-4个人,不少工作顾及不到,致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工作网络。
三、2012年工作要点
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引导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一项计划
即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民营经济向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资源节约化、人才集聚化迈进,为在5年内实现民营经济总量、质量、结构、效益全方位腾飞夯实基础。
(二)突出两个工程
1、突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针对首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明确帮扶重点和工作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使企业在提高整体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部分企业跻身省百强。
2、突出项目建设工程。从强化项目意识着手,建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库,加强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发达地区联系,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行对接,高位嫁接,借船出海。重点组织好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招商平台,开展网上招商活动,增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三)拓展三大体系 2、拓展创业辅导体系。出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规范运营实施意见》,组织创业辅导师、创业辅导员集中开展创业辅导服务活动。争取每个县区建立1个以上创业辅导基地,形成覆盖全市的创业辅导基地网络,其中,符合市级标准的达到8个以上,县区级的达到6个以上,在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数量、规模和开展服务方面
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3、拓展人才培训体系。启动银河培训工程,利用地缘优势,并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寻求与京津知名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先进培训项目和培训专家,举办高层论坛和专题培训。利用好省、市级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培训活动;利用规模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树立一批建立自主培训体系的示范企业,完善市、县、企三级培训网络。
(四)完善三项机制
1、完善环境优化机制。深入开展 “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优化投资环境活动,制定和实施《关于创优投资环境,服务民营经济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职权目录和事项流程。
2、完善领导、考核机制。主要是调整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深化和完善县(区)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发展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年度民营经济十大新闻、民营企业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十大创业民营企业、十大纳税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十强的评选和表彰活动。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利用好市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优秀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形成多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
(五)抓实八项工作
1、培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性意见》,发挥省市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带动作用,对重点产业集群从新建园区规划、用地、税费等提供全方位支持,逐步培育其做强做大。
2、开展信用评价。积极申报省级信用优良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网,逐步建立一个中小企业信息征集、评价、管理的完整体系。
3、完善技术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年内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新增iso9000认证企业30个,新增质量信得过产品4个,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个(省局认定),新增河北名牌产品3个,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
4、推进信息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完善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网,突出信息、服务功能。举办中小企业产品网上博览会,建立民营企业项目库,并在国家及各省、市中小企业网站进行宣传。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网工程,20强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率先全部上网,开展信息化试点,对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并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5、开展法律服务。完善网上政策法规查询系统,为社会公众上网查阅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咨询、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提供网络平台。辑印民营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真正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完善法律顾问室服务功能,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减负治乱专项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开展银保企对接。组织2次以上较大规模的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活动,全年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调贷款8亿元以上。
7、实施上市援助。开展中小企业上市调查,制定《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上市规划》。组织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参加高规格上市培训班,组织企业到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与有关中介组织进行现场对接培训。力争2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培育期。
一、本年度所做的工作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局党组按照市委、市政府两个文件和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的要求,于20*年4月组建了科技局中药材发展办公室,由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陈建辉同志兼任中药材发展办公室主任、科技局工会主席赵传知同志配合抓中药材发展工作,科技局办公室副主任吴政隆同志负责中药材发展办公室文秘工作。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潘传柏同志分管中药材发展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实现了中药材发展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2、加强调研、稳步发展。一是组织了相关乡镇领导和科技人员到遂宁市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取经。二是召开了全县中药材发展工作座谈会,召集了全县规划发展中药材基地乡镇的党委书记、林业局、农业局、药监局、县医院、中医院、惠康药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市县有关领导参加座谈讨论,对全县中药材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确立了“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从而明确了我县中药材发展的基本方针。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中药材发展市场风险大的特点,初步拟定在麻柳、碑庙、石梯、堡子、赵家等五个片区发展乌梅、白芷、百合、沙参、白芍、红花等六个中药材品种。为慎重起见,20*年11月底,我们组织将要种植半夏的乡镇农技人员一起到阆中市实地考察半夏种植,通过进农家,入院坝,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半夏由野生变家种的技术还未成型,属于科研院校试验种植,并且半夏生产产量低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故决定暂时放弃发展半夏。
4、服务到位,初见成效。一是督促种植乡镇发展种植基地,采取对集中成片种植的核心示范园区进行政策优惠扶持,给予种子补贴,激发药农种药积极性。二是积极为种植乡镇联系调运中药材种子。先后为花红、大滩、堡子等乡镇购买白芷种65公斤,红花种子40公斤。三是组织种植乡镇药农与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四川惠康药业签订生产销售合同。让药农吃下定心丸,按需生产,放心生产。四是积极为药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带领堡子镇新发展白芷生产的龙嘴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到大滩乡张家店村参观学习白芷种植除草技术,并让他们两个村结成对子,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五是拟文对全县中药材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摸底,对我县今后发展中药材规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六是对雷音铺西山林场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了考察调研。七是督促中药加工企业惠康药业狠抓乌梅生产并通过GAP认证,同时抓好中药饮片加工生产,做大做强中药材企业。八是及时起草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中药材的文件,正在审签之中。
通过我办20*年的积极努力,目前已在花红种植白芷700余亩,可创产值180万元以上,大滩乡种植白芷300余亩。可创产值90万元以上,在堡子镇种植白芷30亩,红花20亩,可创产值2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药材发展办公室人员是新接触这项工作,不懂业务、有待于重新学习;二是此项工作起步较晚。如东兴的百合种子收购和麻柳的沙参种子调运都是因为季节迟了,导致种植目标落空。三是中药材办公室没有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工作环境与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新年中药材工作打算。
我办根据局党组提出的20*年抓好三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抓中药材发展,把中药材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来抓,作为亮点工程来抓,作为解决科技局工作有为的问题来抓,并结合科技进村惠民行动和三村建设,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特提出如下打算。
1、立足一个“早”字,继续抓好重点基地乡镇,以点带面。做到早计划、早安排。一是尽快催办以县政府办名义贯彻市委、市政府中药材发展文件的签发。二是及早落实20*年在全县重点发展10个乡镇面积15000亩,7个品种的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三是提前联系种子,提供信息督促基地乡、村、社药农落实面积。
2、狠抓一个“建”字,一是因地制宜,督促凡是有中药材种植的乡镇建立中药材发展办公室、建议由分管科技的副乡镇长为分管领导,科技联络员为中药材发展办公室主任,做到乡镇中药材发展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也可建立中药材发展和各种协会组织,加强对中药材发展的组织领导,把乡镇中药材发展纳入科技工作年终目标考核。二是建设好科技局中药材发展办公室,建立电脑信息网络系统,订阅中药材信息技术方面的报刊杂志,建立完整的信息技术网络。做到紧跟市场、科学发展。
一、督促检查,夯实基础,不断加强药具工作规范化管理
市站督促各县区药具站不断完善机构、人员、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十二个县区(管理区),绝大多数都改善了办公条件,新建了高规格的药具仓库,配强了人员、配齐了设备,确保了药具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
全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级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并对外公示《市、县药具管理发放工作流程图》,接受社会监督,使各级药管员职责明确、任务清楚、程序规范,确保了避孕药具计划发放和随访服务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我们坚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今年以来,分管科技药具工作的副主任卿民华带领药具站的同志们深入到十二个县(区、管理区)及乡(镇)、村督查、指导药具工作并通报了督查情况。督查中我们坚持耐心细致、严格要求的原则,把检查、指导、培训融为一体,对在督查中发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面对面帮助,手把手培训,以增强基层药管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各级领导对药具工作的重视,加大了工作力度,提高了药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摸清了基层真实的工作现状,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夯实了基层基础,促进了药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
二、深入宣传,服务于民,不断提高群众对避孕药具知识的知晓率
市站认真组织了各县区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元月15日,市“三下乡”活动在冷水滩区普利桥镇启动之后,迅即在全市十二个县(区)、管理区全面铺开,各县区药具站借“三下乡”活动的东风,大力开展了避孕药具宣传及免费发放活动。如宁远县印发了《避孕药具知识手册》;零陵区、金洞管理区开展了一系列“三下乡”送温暖活动,为群众送资料、送挂历、送避孕药具;道县在“三下乡”宣传服务中为群众发放避孕药具的同时,为五保老人、贫困老人及计生奖扶对象发放慰问金,并将避孕药具知识和药具送进瑶寨;新田县在县城文化广场设立电子显示屏,长期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药具及生殖健康等知识;蓝山县人口计生委在县市政广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元宵佳节计生药具知识进广场”的文化活动。江华、江永县将避孕药具宣传及免费发放活动融入到“学雷锋计生宣传服务活动”之中等等。全市“三下乡”活动红红火火,情暖人心。
同时,我们在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宣传力度上下功夫,一是做好入户宣传。全市印制各种药具知识宣传单50余万份送到育龄群众手中。二是做实网络宣传。在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站中设立药具知识专栏,通过互联网传播避孕药具知识。三是做好阵地宣传。各乡(镇)、村充分利用人口学校和人口宣传专栏,对避孕药具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和宣传,并制作宣传版面进村入户巡回宣传。四是在大单位、大中专院校举办避孕知识讲座,宣传避孕节育知识。
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避孕药具知识的知晓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创新方法,方便群众,努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在做好每季度市站发送药具到县区,县区每月发送药具到乡镇,乡镇每月发送药具到村,村每月送药具到对象的避孕药具计划发放工作的同时,我们集思广益,推出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根据“知情选择、方便快捷、保护隐私和减少浪费”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多种措施,向有需求的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品种多样的计划生育药具,将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从计生网络发放转化为社会网络发放新模式,努力提高育龄夫妇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幸福指数。除日常计划发放外,我市还采取了以下一些发放渠道和服务措施:
1、在宾馆、酒店客房放置免费安全套,并张贴温馨提示:“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请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置于写字台抽屉内,免费使用)”。
2、在各大药店设有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窗口,注明:“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方便群众领取避孕药具。
3、在社区便民超市设立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使超市周边社区的育龄群众在此购物之余,凭着“计划生育服务证”、身份证或者有效证件就能免费领取到适宜自身的避孕药具。
4、在各县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置避孕药具免费发放便民台,方便育龄群众领取避孕药具。
5、在全市流动人口较密集的繁华地段、较大的居民小区、高等院校、各大酒店宾馆、大型企业等地安装新型公益性安全套售套机广告灯箱50台,用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药具知识及发放安全套。
6、在各大专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关爱生命”宣传咨询活动,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学生们主动索要宣传资料,领取避孕药具,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和赞许。
7、利用各种节假日、计划生育宣传日组织开展避孕药具宣传咨询及免费发放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药具发放渠道,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避孕药具知识的知晓率和避孕药具的易得性,增加了育龄群众对药具避孕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我市药具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为避孕药具的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力争业务工作取得佳绩
在完成委党组布置的抽样调查、工作督查等中心工作基础上,全站职工认真做好每一项业务工作,按时收集、汇总、审核及上报各类药具报表;每季度按时按计划发送避孕药具到县区;定期对在库药具质量进行抽检及盘仓;深入到基层调研及指导工作;积极向省药具通讯及网站投稿,宣传我市药具工作,年10月以来,共投稿27篇,市站著写的调研报告《关于在大专院校安装自动取套机的思考》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稿件,站长被评为全省十佳优秀信息员。
同时我们积极备战,迎接省检,取得优异成绩。为了迎接年11月底的全省药具工作业务检查,市本级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深入到县区具体指导,确保药具工作规范化管理层层到位,通过全市药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被评为全省年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先进单位。
#p#分页标题#e# 五、召开会议,突出重点,全面部署年全市药具工作
年3月19日-20日,召开了全市计划生育药具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全市药具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药具工作的副主任、药具站站长和市药具站全体职工。会议传达了《全省计划生育药具站长会议》和《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流动现场会》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和讨论了《省县级计划生育药具示范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年全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要点》,下发并组织学习了《市人口计生药具系统业务达标大练兵和“三基”知识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市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市年药具业务工作考评标准》等,对全市药具系统业务达标大练兵和“三基”知识竞赛活动、全市推开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及层层加强规范化管理、为迎接国家及省级抽检做好准备等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同时,要求各县区踊跃参与全省县级计划生育示范药具站创建活动,通过争先创优,打造工作亮点,创建药具工作品牌,开创全市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新局面。
六、廉洁自律,层层培训,不断提升药具队伍素质
按照《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者廉洁自律守则》及《省计划生育药具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方案》,市药具站站长与县区药具站站长、市药具站职工逐一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状,并反复组织市、县、乡各级药具专干学习有关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文件,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同时,修正并完善了各个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制度体系,切实加强了对药具计划、发放、管理的监督检查。同时,我们联合药监、卫生等部门,加强了对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了我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杜绝了将国家免费避孕药具转售牟利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XX年,我市整规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标本兼治,严格执法,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2月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9198人次,车辆18391辆次,开展执法检查40753次,检查市场4722个、单位39610家,查处案件5945起,总案值6419.41万元,罚没总值1499.47万元,立案4224起,案值5822.05万元,结案4076起,案值5790.61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4094件,案件督办已反馈98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2923篇(条),本办编发整规简报78期。
一、整规工作主要成效:
1、“餐桌污染”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4302人次,开展各类检查12430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35起,案值230万元,查处不合格食品145.6吨,罚没款28.96万元。***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8%以上,牛、羊定点屠宰率平均达90%以上,生猪生产和流通环节“瘦肉精”检出率(按部颁标准)为零;牛奶抗生素检出率为零,上市奶粉卫生安全质量基本得到保证;禽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检出率为零;蔬菜农残抽检超标率为0.41%,蔬菜重金属检出率4.34%;主要水果农残检出率为4.34%,稻谷、主产区茶叶农残检出率为零;大米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为100%;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检出率为零;水产品和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为0.91%;市政水厂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达100%;二次供水四项指标除余氯指标偏低外,其余三项指标均达100%;矿泉水、饮用水生产企业和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96.7%;农村供水覆盖率乡镇为100%,村级55.2%;调味品市场卫生指标抽检合格率100%;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和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均达100%;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市场检出率为零;豆制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8.2%,肉蛋乳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为99.5%;罐头、饮料、糕点、酒类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为95.2%。城市基本实现5类食品安全准入上市。面粉、肉类、儿童食品加工企业基本达到合格标准;各类熟食摊点(卤制品、烧烤制品、鱼丸、肉丸等)基本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大型市场、超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70%以上。
2、药品市场专项整治:重点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及节日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960人次,车辆2066辆次,开展各类检查2973次,检查单位2318家次,查处案件657起,案值139.60万元,罚没入库165.84万元。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66件,集中销毁假劣过期失效药品、医疗器械33774批次,标值79.53万元。一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重点开展对中心城市、县及县以下经营、使用单位药品的采购渠道和药品质量的检查。二是重点检查农村药品市场无证经营、违法设库、经营过期失效药品等行为。整治医疗机构设置“透明柜台”、一次性使用卫生敷料、口腔义齿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采购和用后消毒毁形、以行医为名行卖药之实、兽药人药混用等行为。三是开展区域联防,探索监管新机制。市药监局与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西省上饶市药监局共同签订协议书,构建“闽浙赣皖毗邻四市药品监管协作机制”的平台,达到四市辖区范围内药品监管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案件联办、协同打击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监管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聘请药品监管员1140名,收到举报各类药品违法信息81条次,其中药监部门立案52起,捣毁制售假劣药品窝点13个,没收假劣药品3205批次,标值7万元,罚没入库10.85万元。四是强化医疗器械日常监管。重点加强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式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的监督管理。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600多家次,查处违规机构14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09份,查处案件73起,货值12.3万元,罚款12.1万元。五是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改革药品抽验机制。通过公共咨询、挂横幅、宣传栏、发放宣传册以及“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抗菌药物监管和合理用药宣传,共发放各类宣传册、画及标语等近8000份(条、幅)。推行药品抽验分离改革,共抽验药品800批次,不合格药品97批次,药品不合格率12.1%。
3、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监管部门分解签订下达了XX年***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出台了《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决定》,继续开展9个方面专项整治。一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综合整治客货车辆超载超限,全市共检查车辆61578辆,其中超限超载车辆5681辆,卸载1088辆,卸货2553吨,更正大吨小标车辆3025辆,更正率达86%。检查出租客运企业29家,车辆531辆,查处违章车91辆,处罚“摩的”45辆、非法客运汽车5辆,取消出租客运公司经营资格2家,限期整改8家。全市取缔无场地、无设施、无管理人员的临时停发车辆、临时停靠点9个。整治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隐患路段30处。二是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配合市经贸委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数据库,加强对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共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58家,下发安全生产整改指令书23份,提出整改意见171条,当场扣留“无三证”自制槽车1辆。检查运载危化品车辆132辆,实施强制维修和保养7辆,取消运载危化品驾驶员资格3人,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80份,已全部整改。三是开展矿产资源秩序及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制定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取缔2家,关闭“青山挂白”矿点43处;取缔非法开采矿山45家,注销采矿许可证24本,停产整顿3家。已安全评估和预评价非煤矿山276家,关闭95家。整治事故隐患1761处,责令停产整顿32家。四是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共检查人员密集场所1408个(次),发现火灾隐患954处,下发当场改正通知书238份,限期改正通知书227份,复查意见书155份,消除火灾隐患811处。五是开展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整治。对辖区内所有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多次拉网式排查,下发整改通知书252份,整改不安全隐患375处,取缔31家,查处非法制造、销售、运输、储存爆炸物品案件9起,处罚涉案人员24人,缴获非法炸药40595公斤、雷管2215枚、导火线1291米、烟花爆竹359.47万头、黑火药1.25公斤。六是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整治。突出客船、渡
今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经委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全州工业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采取各种措施,着力推进工业“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实现工业产值千亿元目标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强化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州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州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增速快、效益好的态势。
一、xx年年x州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可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工业投资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三)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四)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集群发展格局形成
xx年年,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艰苦努力,x州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x工业园区全面展开了道路、电力专线、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公用电网、污水处理厂、排洪遂道等重点基础设施正在规划实施中;弥勒工业园区、泸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建水工业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园区》已编制完成,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州级审查;个旧市、绿春县、屏边县、x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随着x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企业的入住和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入园发展的企业不断增多,企业集群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五)企业改革正逐步深化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