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导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8:38

序论:在您撰写导生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导生工作思路

第1篇

一、全年安全生产形势;

2019年街道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1—12月份,发生渔业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比去年增加100%;消防安全事故3起,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0%。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9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制订完善了2019年度对各社区及相关单位的考核办法,明确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部署了2019年街道各社区、村社和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部署了各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落实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制,与130家企事业单位与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

(二)突出重点,加强节庆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

为确保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及社会稳定工作,安排和部署了2019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开展了旅游、水产制冷、危化品企业、烟花爆竹商店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治工作。对辖区内9家加油站、3家烟花爆竹商店、3家油漆店、13家水产制冷企业和119家餐饮业以及白沙码头的渡口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在旅游旺季,对各景区的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沙雕节期间对舞台搭建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了整改的工作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东沙区域建筑工地中外来民工下海游泳的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各单位、各行业根据要求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确保了我街道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及社会稳定。

(三)坚持标准,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积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创建工作,截止11月20日止,我街道己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上企业有6家,其中1家通过评审达到市级标准,5家创建市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已通过应急预案备案阶段,并继续做好这5家企业创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帮助指导工作。

(四)加大力度,继续开展重点领域“打非治违”工作。

为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街道根据实际制定了《2019年度XXX街道船舶修造、水产制冷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严格坚持标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全街道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截止12月份,街道组织经贸、旅游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安全隐患排查6批次,检查人员103人次;发现消防安全隐患70条,全部得到整改,配备消防灭火器142只。全年开展日常安全检查120余次,检查企业187家,发现安全隐患232条、整改214条、责令停产、停止使用13起,整改率达92%,其中18条正在整改中。

(五)强化领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街道对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做了专项安排。组成4个检查组集中对重要行业部门进行了多次监督检查。对辖区内的制冰企业、船舶修造企业、旅游行业、宾馆服务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消防设备不到位的水产制冷企业和船舶修造企业等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查特种人员的持证上岗、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及三级教育培训情况、查企业的台帐是否完善及现场记录情况、查人员有无违规操作等情况。共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31家次,发现隐患196处,责令立即整改73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5份;下发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通知书13份,全街道安全形势稳定。

(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一是抓好重点人群的教育培训。对旅游、宾馆服务业和水产制冰企业等单位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受教育人数115人。对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取证、换证的培训工作,参加人员40名,取证39人,取证率:96%。

二是开展应急演练。全年共举办3次应急,参加培训演练人数180人。分别对宗教寺庙负责人、渔农家乐业主、大青山公司企业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和车辆碰撞施救等应急演练。

三是开展了全国1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 活动,街道制定了《2019年XXX街道“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按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活动其间共悬挂各类标语29条,张贴宣传画180张,参观人数5000人次,分别对旅游企业、宾馆服务业和危化企业开展了各种宣传教育;组织观看安全生产宣传月文艺演出,有1000余人观看演出。

(七)铁碗整治,扎实推进水产制冷行业专项整治。

2019年,全国多地发生液氨泄漏事故,为全面提高水产制冷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类似事故发生,10月11日街道召开水产制冷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成立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暨水产制冷行业(船舶)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目前,街道总共有水产制冷企业共13家(包括白沙华隆制冰厂)。10月下旬经区综合执法组的检查,水产制冷企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1)水产制冷企业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造;(2)13家制冷企业中只有一家(浙江东和兴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通过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其他都没有资质的单位设计;(3)氨储存设施构成重大危险源未设计、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的有5家(分别是:XXX中兴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东和兴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XXX市晟泰水产有限公司、XXX市普陀区金鹏水产有限公司、司及XXX市晟泰樟州冷冻厂);(4)冷库硬件设备及附属设施老化腐蚀严重,用氨蒸发直供制冷等各类安全隐患,其中普遍存在违规违章建筑、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未经检测或检测、未设置固定式氨气浓度检测报警及供水系统等。

时间安排:区执法组从10月21、22日分成2个组对13家水产制冷企业进行综合检查,发现各类隐患124条,发出整改指令书12 份、现场处置决定书13份,责令停止使用氨机设备12 家。 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整改工作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1月21日至11月25日,进行隐患整改企业复查工作,经复查仍达不到整治标准的企业,未申请延期申请书的,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直至提请政府关闭取缔。街道逐条登记,建立一企一档。第二阶段分别于2019年11月26日至2014年4月底6月底7月底8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除XXX水产制品有限公司一家氨机房关闭外,其余12家分别在(4月底前完成2家; 6月底前完成1家;7月底前完成4家;8月底前完成5家)。重点整改“两条关停原则” 一是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一经发现,立即责令涉氨制冷企业停止使用该系统,并进行整改,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使用;二是冷库及制冷系统未经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立即责令涉氨制冷企业对该冷库及制冷系统停产整改。

整改标准:街道按照区级以上的标准“坚持标准、突出监管、综合执法、铁腕整治”的工作要求,对存在无证无照进行生产经营的;冷库及制冷系统未经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违章违规建筑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堵塞消防通道的;防火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车间、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或与员工宿舍安全距离不足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阀门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未经检测或检测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液氨管线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的;生产车间等人员较多房间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的;氨储存设施构成重大危险源未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的;有环保审批手续未履行、环保治理设施未运行、污染物排放未达标等11项情形之一,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依法予以关停取缔。

截至目前,整治行动进展基本顺利,企业都比较配合。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坚持强化执法,严格标准。对达到要求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上级部门之间的联系,合力解决难点和重大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二、2020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对水产制冷行业(船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继续做好5家企业创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帮助指导工作。

(三)加强对辖区内的建材企业、船舶修造企业、人员密

集场所、旅游企业、危化品企业(油漆店)、烟花爆竹业、宾馆服务业及其他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确保春节节日安全。

(四)进一步强化安全的各项宣传工作,并督促企业对职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

(五)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和事故处置能力。

(六)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工作体系,规范事故信息的收集、报送和处理及台帐规范工作。

(七)、加强对季节性和重点时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做好渡口安全管理工作。

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通过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认识,掌握可行的求职方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正视就业现实,克服好高鹜远、急功近利的思想,实现顺利就业。

做好中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带动中职招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也有利于促进政治、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解决的思路

从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因此,各个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而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就业宣传教育,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设计,可以采用组织听取就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

(二)加强就业观念转变教育,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

在当前毕业生剧增,而就业岗位较少的情况下,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切实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毕业生只想“是否是正式工,到大城市去,到大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那么职业学校毕业生将会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学校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引导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业指导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就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指导课等形式,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让毕业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三)对中职生进行择业心理指导

这是就业指导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仅会遇到种种外部障碍,还会遇到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可以以课堂群体教学和专题讲座及个别咨询为主,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引导中职生客观公正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正确对待就业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

同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走出“焦虑”的心理误区,克服“依赖”、走出“盲从”的心理误区,克服保守思想、走出“从一而终”的心理误区,正视挫折、走出“自卑”的心理误区,正视现实、走出“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误区,保持平常、走出“学而优则仕”的自负心理误区等等。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克服不良的择业心态,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择业心理,实现顺利就业。

(四)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求职择业实际上是一门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求职择业资料准备、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联络,以及面试的方法和技巧等。

归纳起来,主要有电话求职的方法技巧、举荐求职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中介求职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广告求职的方法和技巧、网上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自荐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尽管各种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如:精心准备、主动出击,充满信心、不卑不亢,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诚信为上、务实为本,等等。因此,就业指导者应在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求职择业的具体方式方法灵活应对,提高求职成功率。求职择业技巧的方法以模拟招聘和现场参观、范例演示为主,辅之必要的课堂理论讲授。

进行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让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就业形势和政策、求职择业的技巧和方法、处理日常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措施和手段等,引导学生调整择业心态,走出择业误区,形成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专题讲座主要是邀请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结合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也可邀请就业指导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及校友等结合社会发展和单位建设实际,以及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情况开展讲座,这些讲座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效果比学校教师单纯的理论教育更为显著。

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在宣传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指导择业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志趣的差异,帮助学生对所选择的工作进行适应程度分析,提高学生的择业水平。要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及时传递就业信息既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也是正确引导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网上信息、就业咨询、职业测评等功能、使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及时、准确、高效、快捷传递给广大学生,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要强化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招生结构,对于就业不好或就业前景甚忧的专业停止或减少招生计划。要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征求他们的意见,培育并建立广泛而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是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五)生涯辅导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展开生涯辅导,随着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理论在西方被广泛地接受,人们对职业选择的态度不再停留在“人职匹配”的阶段。对于指导学生就业来说,应该要有其前瞻性和系统性,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涯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中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大有益处。

萨帕的生涯发展性理论认为:在个体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职业发展的内容和任务,职业选择并非仅仅是大学毕业时才面临的挑战。中职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职业成熟度较低,而职业成熟度较高的人比职业成熟度低的人更容易成功。有效的教育和生涯辅导不但有利于学生当前的职业选择,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各级学校中应该针对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和辅导来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是非常必要的。

生涯辅导的学习理论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开发职业发展方案。它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准确的自我观察和环境观察,有利于扩大中职生的能力和兴趣,而不仅是现有专业所需的能力和兴趣。必须鼓励学生探究新活动,发展新兴趣,培养新能力。就业辅导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帮助学生系统确认新机会和新经历,并帮助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毕业生准备应对的工作任务是有变化的,因此,就业指导者应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技能评价,如何确立新的需要和学习技能。还应帮助学生发展为日益变化的工作领域制定战略的能力。对毕业生而言,实际从事一个职业要比做一个职业选择更具挑战性,因此不仅要帮助学生择业,还要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作为院校就业指导者,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就业指导者的身份,而且更应靠近职业咨询者的身份,因为他们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环境,了解工作性质,解决所有职业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帮助选择,而且强调技能的养成和培训,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东太,王竹芹.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和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2]丁振国,等.就业指导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3]胡宇明.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教论坛,2004,(7).

第3篇

关键词:农学;导师制;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60-03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近年来,伴随现代农业产业模式的兴起,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再继推新,成为21世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锋专业[1]。但是,由于农业行业研究对象、生产模式以及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农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门类而言还是属于“传统”、“艰苦”与“冷门”专业。根据了解,部分学生进校后专业思想不稳定,对专业前景缺乏信心,虽“学农”却不爱农,“学农”却不“务农”,在毕业的择业选择中留在本专业领域工作的比例不高。

为更好对接市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快速适应市场与岗位需求的社会优秀人才,各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定位与需求,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加强学生择业观教育和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抓手[2]。因此,如何让以身试教的导师们在农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选择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志农,亟待探索与创新。

一、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

毕业生就业水平是社会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通过市场挑选,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承担岗位任务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立足,是评价的焦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农学基础学科的社会评价和学科地位[3]。为更好地掌握当前农学类专业学生择业与入职情况,笔者对浙江农林大学从2009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等6个涉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作了统计分析;抽取274位高年级农学专业学生作了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并对121家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农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一)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

根据近五年浙江农林大学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只有48.7%的学生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就业;在区域选择上,平均每年有47.1%的学生留在浙江省的中心城市(如杭州、宁波等)工作。也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季择业不主动,对就业持观望态度,想等等再说。为了有效促进就业,一头是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和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头是毕业生们在大城市里盲目争抢不具备专业技术优势的大众化岗位。根据此次调查可知,近五年来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真正到基层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很低。许多大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认为从事农业是农民的“专利”,认为干了涉农行业就是当“农民”。还依然把大学定位为象牙塔,依然把大学作为“鱼跃农门”的保险单。

(二)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提升

根据市场信息和各农业企业负责人的反馈,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较好,技术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约80%的企业在选聘时面临一对突出矛盾,导致他们在选择应届毕业生时存在较大顾虑:一方面,多数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的技能需求,而且缺乏社会工作经历,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去培养年轻的毕业生;另一面,刚把年轻人培养起来了,过不了多久又要辞职了,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好的专业人才。这一对矛盾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热情,对刚参加工作青年人的培养上也出现两难情绪,他们担心用心培养起来的人很快会再“跳槽”。还有46.1%的企业认为部分毕业生求职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能准确展示或者不敢于大胆展示个人的能力,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被遗漏或者埋没。

(三)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主动走向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机制。但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现象还是比较明显,中心城市依然是大学生的集聚地,而网络就业创业平台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4]。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在毕业后的区域选择上,约51%学生希望到城市工作。对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只有52.6%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从事相关工作,女生比率比男生更低。而且,应届生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偏少,部分学生片面强调眼前利益,不能很好把握住一些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机会,导致有岗不就;部分学生人生充满迷茫,无法正确定位,以致错过就业的黄金期。在用人单位评价方面,有61.2%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工作环境和薪水待遇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企业难以满足相应条件,因此,加剧了农业领域招聘市场的“人才荒”现象。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

导师是学生学业教师又一种职业称号,既是“导师”,他就成了学生学业生涯中核心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成才之路的引导者,应以自己学农、爱农、务农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树立正确的求学观

同寒窗苦读的中学教育阶段比,大学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自由,加上形形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沉醉于没有约束的生活,渐渐放松自我,开始自我享受,出现学习懈怠,甚至是否定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成长导师以后,导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教育,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自身求学的成功经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利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开拓个人学术视野,积累学术资本等等。同时,学生可以透过导师的专业技能、研究内容与职业抱负,更充分地认识专业,确立个人学习目标,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5]。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同时,新时期大学生多数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平时个人的就业压力不大,就业主动性不强,且到基层就业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再加上,多数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偏重于毕业前的一个阶段,指导内容主要是课堂授课或毕业服务,对学生择业指导不够系统,可操作性不强。然而,导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而且单独指导,导师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现代农业研究,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家长诠释“学农并非种田、学林并非种树”;导师的职业表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方面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师们潜心学术、扎根农业的职业态度激励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导师一心向农、学以致用的职业成就感染学生学农务农,爱岗敬业。

(三)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环境的不断开放,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平常除了要潜心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创业等领域不断思考和开展创新试验,进行创新实践,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学生们在求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兴趣、职业目标等选择专攻领域与个人成长规划方向比较一致的导师,较早地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基层服务和创业实践等工作中去。导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给学生设计以兴趣为导向的主体性创新实验和调研活动,安排定期学术讨论与沙龙等,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术抱负,增强综合能力[6]。

三、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大工程。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不仅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在职业规划设计、适应职场生活、敬业精神培养等做人、谋事方面得到系统提升。因此,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要给予学生从学习、思想、生活到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做学问”,也指导学生“做人”、“做事”,而这一切仅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师的职业素养、工作热情、精力投入程度、责任心等对学生的成才引导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按照“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做好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考评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一)严格遴选标准,规范双向选择程序

1.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在职责明细

中,要量化优秀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和遴选标准,强调导师要全程参与学生就业与升学指导工作,当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行业和专业技术问题时,导师是第一指导者。在素质要求中,对导师知识结构、创新水平和指导模式等方面要提出定性要求,根据要求遴选出导师,并通过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审查后建立“导师库”,将入库导师的简介和研究情况进行公布,为下一步的双向选择做充分准备[7]。

2.明确学生的职责与义务。学校要对即将选择导师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让学生明确他们是学习和责任的主体,要主动做好大学学习目标设定和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和学习义务,还要清楚作为导师团队的学员,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导师的哪些工作,应该为“导学团队”的建设做什么贡献。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登记好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基础、学业发展需求、职业目标等详细信息,建立“学员信息库”,向导师们公布相应信息,并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

3.召开师生见面会。在前期公布双方信息和进行个人初选的基础上,让初选师生双方进行需求信息的补充和前期选择意愿的核实,再次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并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权。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职业目标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供学生参考;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制订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请导师修正。当师生双方的方案目标一致后,再正式确定“导学”关系。

(二)加强指导与培训,搭建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指导方法进行分模块培训。高校导师因为教学和业务工作任务重,平时并不一定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师生交流谈心技巧、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技术、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技术等。每位导师应当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需求等信息,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和内容。同时,学校等要定期开展优秀导师经验介绍会和导师工作沙龙活动,对导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导师传授他们如何了解、发现学生专长,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就业成功[8]。

2.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导师和学生在进行双向选择之前彼此并不完全了解,各自信息掌握也不完整,也可能并不完全信任彼此教与学的水平。此时,辅导员就成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互认和关系建立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学生―导师”三位一体的信息沟通渠道。开展双向选择时,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能力等信息提供给教师;另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领域以及育人经历、经验等介绍给学生,让导师与学生通过辅导员的中间作用建立信任,高效指导。“导―学”关系确定后,导师和辅导员间要及时交流和反馈各自所观察到的学生日常表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职业选择困惑与就业需求,并共同提出指导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9]。

(三)评价标准,实施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

1.要加强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与目标管理。学校要成立由学生代表、辅导员、学科教师、分管领导组成的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督查“导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对没有正常开展“导学”活动的师生进行通报,长期没有开展指导活动的给予批评警告,直至取消相应身份;对“导学”活动进展良好的团队进行通报表扬和表彰。并且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两次督查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度导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2.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育人工作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回报很少,且成果显示慢;而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服务工作是雷声震慑的过程,回报多,显示度高,在工作选择上教师们往往更多投入了后者。如果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将导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投入和所指导学生的进步情况等同于教师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成果,则是教师潜心育人的最大保障。在过程考核中,学校要把导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和投入进行严密的登记和工作量换算,并把学生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作为评定导师工作的第一要素。

3.对“导―学”关系执行动态选择与适时变更。导师和学员的关系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养成“一日定导师,终生为导师”的思想。学校要在加强导师工作考评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对在“导学”活动的督查过程中连续两次受到警告的学生或导师进行淘汰,被淘汰的学生需要再修读相应课程,重新进行毕业设计;被淘汰的导师将直接影响当年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等各个环节。学校要及时对不合格的导师和学生进行“导学”名单的调整,做好变更记录。

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导师这个队伍,通过各种体制和制度,实现导师制在育人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顺利就业,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辉.农学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

[2][7][8]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2007.

[3][4]张伟,李鲁华.农科类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

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5][6]杨博涵.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

推动作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第4篇

一、通过为民服务平台,开辟为民服务通道。

1、为社区居民提供“三证办理零距离”服务,使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街道的服务。即把《生殖健康服务证》、《独生子女证》、《流动人口婚育证》下放到社区办理,在社区公示公开办证时间,每周集中办证三天,如遇有特殊情况,仍由科里办理。社区每月月末向科里交造假证件的各种档案,由办事处计生科统一存档。三证办理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节约时间,减少路程,提供了便利服务。

2、体现“三关爱”,为新婚夫妇、孕妇、大龄青年提供玫瑰卡、温馨卡、明白卡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新婚夫妇我们给他们发放玫瑰卡祝贺新婚,并在卡后面宣传一些新婚知识;孕妇我们发给温馨卡,并向她们讲解孕妇应注意的常识;明白卡发放给青年女孩,告诉她们正确的择偶观。一点一滴的关怀,拉近社区居民与我们的距离,为计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的原则,联系桂林医院,区生殖健康医院为社区一些低保户、无业、下岗人员提供免费的身体检查,提供生殖保健知识。对于出行不便存在一定困难的居民我们服务上门,根据需求发放避孕药具,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生育、生活中的困难。

4、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我们将在00社区生殖健康室开设优生优育门诊,将服务融入到青春期、新婚前、生育前、围产期、更年期各个阶段中。我们将与省干部疗养院、桂林医院联系,请专家坐诊,每周坐诊四天,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二、通过“自治参与平台”使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进社区。

1、落实“五日一周”工作制度,更好地为民服务。

我们将设立接待日、公开日、宣传日、议事日、评议日,服务周等服务项目。通过这些服务项目的实施,使居民提高参与意识。

每月2日为接待日,由计生科到社区接待群众来访,吸纳群众建议,对于群众提出一般性问题,本着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原则,及时处理。对需要调查了解的,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告知解决时限。

每月5日为公开日,利用了公示板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公开优生优育、避孕知情选择、政策法规等。给予广大群众充分的知情权。

每月15日为宣传日,我们要结合重大节日,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如板报、漫画、知识竞赛、健康讲座等,进行计划生育宣传。

每有28日为议事日,我们将组织居民代表,计生协会会员,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议,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并及时向居民反馈。

每季末30日为评议日,我们要向50位居民代表发放评议征求意见卡,征求他们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依据评议结果,按照年初制定的考核标准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于居民评议优秀的人员,我们要给予表扬,并经验加以推广。对居民评议较差的相关人员,我们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处罚。从而加大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同时我们每个月还要选择一周,定为服务周,我们要向群众发放需求调查问卷,根据需求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特别是要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通过“五日一周”载体,使计生工作更贴近居民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实体现居民意。

2 “健康娱乐俱乐部”有序发展

“健康俱乐部”是一个居民自发开展活动的群团组织。我们成立俱乐部的初衷主要是利用它来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活动的意识。充分发挥社区五老人员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物色出几位热心于社区事业,愿意为百姓服务志愿者为俱乐部的组织者。我们要协助制定俱乐部章程、活动内容、规章制度等。

健康俱乐部活动内容为医疗、保健、健康咨询、休闲养生、素质教育、文化娱乐、体育锻炼等。定期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演讲会、演唱会、家庭技巧培训,独生子女家长培训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逐渐向规模化、正规化发展。

三、打造“道德关爱平台”,为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针对独生子女成长中遇到的主要社会问题,即网吧对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此情况我们今年要采取下列措施:

1、与辖区的中小学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签订远离网吧协议书。并与学校一同组织中小学生远离网吧的宣誓活动。

2、与辖区内的网吧业主签订不接纳未成年人责任书,规范责任,如有违反,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执法部门依法对其做出严厉处罚。

3、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组织义务监督队,随时查访各网吧的经营情况,及时反馈。并根据五老监督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查并处理。

4、在假期举办青少年感兴趣有益活动,如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等,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使同学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自觉做远离网吧的义务宣传员。

四、打造“健康娱乐平台”

1、与时俱进、整合资源、壮大队伍、形成特色。

现在我街道各社区都有一定数量的各类活动队伍,但规模都不大,所以产生的社会效果不理想,现在相邻社区存在着你有的队伍,我也成立,结果造成了两个社区的活动队伍人员都不多,逐渐的都销声匿迹了。因此,今年我们要在整合社区资源,壮大活动队伍上下功夫,根据各社区的特点、人员结构情况成立相应的,具有特色的活动队伍,使之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壮大,健康成长。

2、问卷调查,挖掘人才。

年我们要在发挥骨干人员作用的基础上,继续挖掘人才,为社区服务。我们要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各类人才信息,将那些乐于为社区做事,愿意为居民服务的人员请出家门,成立一支文体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特长,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文体活动,使我街道的文体生活更加活跃。

3、利用健康俱乐部这一平台,引导文体志愿者围绕社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进行创作讴歌先进,倡导文明的作品,为社区百姓提供品位高、格调新的节目,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食粮。

第5篇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我街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各社区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街道主任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及时掌握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布置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指导社区和辖区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二)落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保证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在实处,我们积极布置,各社区积极主动与辖区1694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三)积极做好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春节和“两会”之前,我们都结合上级要求,下发有关文件,布置社居委和辖区主体单位开展安全检查,街道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检查。春节前重点开展了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

(四)认真做好村拆迁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我们针对村拆迁改造安全隐患较多的实际,认真做好拆迁改造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指导和宣传工作。春节前向村所有住户下发了《村住户消防安全告知书》,并广泛张贴。给拆迁公司送去《关于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拆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行为。协调村小学校门改道。对拆迁公司整体拆除大板楼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全程指导,目前该小区大板楼已全部安全顺利拆除。

(五)积极开展上级安监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

今年根据上级的布置安排,我们先后开展了一下工作。1、根据区安委会《关于印发燃气特种设备烟花爆竹三个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要求,及时下发文件,成立组织,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燃气、特种设备、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2、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月活动,今年3月是全国第十个隐患排查月,根据区安委办的要求,我们及时布置社居委和辖区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活动,现上报区挂牌督办的三大隐患,在街道主要领导的关注下,现已整改完毕。3、根据区政府办《关于立即开展全区安全生产集中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我们及时转发文件,成立组织,制订工作方案,要求社居委把文件下发到辖区重点单位,要求主体单位自查,社居委重点检查,街道安委办和有关部门督查。

(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今年的活动坚持“广泛宣传、部门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辖区企业和单位职工群众为主,各社区、各部门、企业广泛参与为目标。召集各社区、重点单位召开安全生产月部署会议。要求各社区、单位加大宣传的方式和力度,营造安全生产月浓厚氛围。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创建平安。6月9日,由街道安委办联合曙光社区承办的“六月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在望江路沃尔玛超市门前广场举行。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幅,宣传展板5幅,咨询人数达到100余人次。为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我街分别于4月18日和6月18日在街道召开了二次“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交流培训会”。除10社居委安全员外,合计有80位辖区单位安全主管和安全员参加了交流培训。针对夏季易发高温中暑的特点、夏季建筑施工事故多发的特点、气温升高易造成化学危险品挥发、泄漏和爆燃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增大,极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的特点、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青少年儿童夏季游泳普遍的特点制定了《关于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下发给社区、单位,认真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夏季气候特点,提前部署防范高温、雷雨等恶劣天气的各项应对措施,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领域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七)积极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

6月至10月,自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开展以来,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街道及时转发了区政办《关于开展全区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的通知》和包安办《关于加强全区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制定并下发了《街道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街道分管管领导任副组长,街道各社区和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有街道主要领导、各社区及安全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辖区主要单位安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要求辖区单位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自纠、摸底排查,有效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切实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要求,制订下发了《关于街道领导督查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安全督查的任务要求。为使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深入开展,三季度我们结合辖区实际,把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工作作为检点,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1、街道领导带队,对辖区安全问题较多农贸市场(曙光路菜场、银河菜场、桐城路菜场、青弋江路菜场)各摊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理清了存在的安全共性问题。2、对辖区民办教育场所进行检查。9月10日,对辖区民办教育场所(羽翼教育、贝多芬音乐学校、金榜教育、绩溪路六一幼儿园)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消防通道堵塞和灭火器材不足等问题下发了隐患整改建议书。3、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和烟花爆竹经营店进行全面检查。三季度我们组织力量对辖区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场所和烟花爆竹临时经营店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如通过对危化品经营店贝特实验室进行了多次检查、督促指导,目前该场所的安全硬件设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都有了较大提高。4、中秋前,我们组织检查组,分别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平国际大酒店、维果KTV、天地豪情夜总会、紫荆大酒店、圣地雅阁旅店等)进行了检查。5、10月15日对绩溪路步行街5家餐饮点进行了检查。6、10月23日配合街道妇联对辖区4家私立幼儿园进行了检查。7、10月30日对曙光路4家电焊门市部进行了检查。7-10月街道共组织督查检查组61个。对辖区263家经营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安全隐患检查督查。共发现隐患60处,下发隐患整改建议书60份,取缔关闭非法经营场所2处。

(八)不断探索街居安全生产教育方式方法。

通过对已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剖析,我们深刻认识到,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当事者的安全技能不足和安全意识淡化有关。为此我街始终抓住安全教育这一有力抓手,不断探索街居安全生产教育方式方法。今年我们在召开了两次辖区单位安全负责人参加的主题为“分析事故预防方法、提高安全主体素质”的交流培训会后。近期我们结合百日安全大检查活动,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1、再次布置社居委发放《街道经营户消防安全告知书》和《居民防火公约》等安全宣传单500余份;2、把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知识宣传结合起来。我们要求街道安委办同志和社居委安全员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对于发现的实际安全隐患,要结合事故案例和正确的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努力让被查单位真正感到我们是帮助其查隐患、做服务;以安全检查为平台,在安全检查交流中,提高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技能和意识。3、积极完成消防体验室建设。三季度街道安委办在区消防大队的指导下,在街道领导的多次关心支持下。在认真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的工作中,投入资金4万多,在望江东路社居委建造消防体验室。目前该体验室经望江东路社居委的积极努力,已建成使用,大大提高了我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演示水平。

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城中村安全问题。城中村居住拥挤,人员混杂,房屋间距小,电气设施陈旧和线路老化问题普遍存在。如:马冲和韩洼。

(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问题。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通道堆放杂物和门上锁现象常见,如:桐城路红府超市防火门经常上锁、银河枫叶红网吧消防通道经常上锁。

(三)建筑施工场所安全问题。目前辖区内在建工地不多。但临街装修改造小施工常见。存在临时观念、侥幸心理和凑合心态,安全设施和防护技能不到位。应加强安全巡查和安全宣传,督促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制止不安全行为。

(四)老旧小区安全问题。老旧小区房屋质量差,消防通道堵塞。如四支巷和省三建宿舍楼间平房占用消防通道。

(五)“五小”经营场所和“三和一”场所安全问题。“五小”经营场所和“三和一”场所,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经营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安全防范意识不高。如:仕嘉名苑巢湖鱼庄8、12小火灾,桐城路菜场和香港街经营户,曙光路51号液化气服务部和韩洼玉荣液化气服务部在居民楼下等。

(六)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薄弱。如:科大7、25小火情。

(七)夹心泡沫板房问题。去年阳光消化病医院火灾。

(八)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使用问题。去年经管学院宿舍住户火灾。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营销理念 运用

高校不承担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但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招生人数和质量,影响到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从而最终影响高校的发展,对此,各高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探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在借鉴了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基础上,提出运用营销理念促进国内高校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1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国外高校大多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他们把学生当成服务对象,认真地指导学生面对市场和竞争,帮助学生分析市场行情、确定就业目标;为他们选择专业、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及工作后的继续教育提供优质服务。此类机构设置有: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英国的职业建议中心、加拿大的就业指导部、日本的职就部等。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在学校中的地位很高,一般由一名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机构设置齐全,设施先进。另外,人员专业化程度高,不但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有较宽较高的知识层面,更要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这些机构都是保持高效率的运作。

首先,在就业服务全程化的思想指导下,从学生入学前,高校就派出专门人员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人学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入学后,各高校再通过心理测试、咨询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其确定职业方向。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还开设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细致周到。

其次,信息化服务水平很高。各高校都将自己的就业网站与其它相关网站的进行链接,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查询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随时把各类需求信息收集整理。并能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校园辅助就业系统也较为完善,毕业生和供需双方信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定期的大型校园招聘会,也有不定期的小型招聘活动,既有传统的书面信息交流和直接的面试,也有现代化的网络信息交流和网上招聘;另外,各高校还备有各类有关就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和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们随时查阅等。机构职能十分到位,倍受学生们欢迎和信赖。

2以营销理念促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

2.1营销理念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近几年毕业生大幅度的增加: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50万。2003年国务院就明确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推向了市场,实施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随着高等教育行业切块管理和省际就业限制的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列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逐渐认识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充分认识市场发展的规律,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市场问题。有必要将营销理念渗透到就业工作中来。

美国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博士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定义到:“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从营销的定义可以看出,营销并不是企业所独有的经营活动,从某种意义来说,凡是包含交换和竞争都会存在营销,凡是存在交换和竞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管理,高校自然也不例外。我国高校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是就业市场的组织主体,其任务就是提供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并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此,高校必须密切关注毕业生这个特殊商品的销售市场,研究市场机会,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稳定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学校的新专业设置类似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类似于企业的产品促销会,毕业生就业率类似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

2.2营销理念运用的基本思路

2.2.1认真进行市场细分,确立高校的目标市场

市场细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区域;二是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定位。首先,面对复杂多变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高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找出符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点。一般而言,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单位(如部分民营企业)侧重于人才的专业对口使用;有的单位(如部分外企)则侧重于人才的基础知识和团队能力等。高校应帮助学生对用人单位需求内容进行分析,区分这些侧重点,发现市场机会,制定差异化策略,在竞争中满足其独特的用人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其次,高校应从整个高等教育市场细分中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我国教育市场分为不同专业、类别的子市场,学校要分析在该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是多少,处于什么地位;分析每一个细分教育市场的吸引力;分析同类高校的竞争实力;分析自身的办学资源的优等,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本校的目标.在资源和竞争中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定位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2.2积极贯彻营销组合手段

常见的营销组合手段有两种:一是麦卡锡提出的"4Ps”组合,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二是劳特伯恩提出了与“4Ps”相对应的“4Cs’’即顾客问题的解决、顾客的成本、便利、沟通。这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前者是处在生产者的角度,后者是处在顾客的角度。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这里作者主要从4Cs组合来分析。

首先,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考虑大学生学业中的课程设计、技能培养、素质提升等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劳动服务的受让价值。将用人单位招聘一名合格员工所消耗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以及招聘风险降到最低,让用人单位觉得物有所值,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

其次,为用人单位提供最大的招聘、使用便利。

最后,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关系。在沟通中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岗位要求、薪金、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同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主要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告之用人单位,以减少彼此的信息不对称。积极采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能否胜任的顾虑,学校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帮助用人单位提供可能录用大学生的情况信息,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与信心。

2 2 3树立产品意识,全力打造学校品牌

毕业生是高校的特殊产品,高校应该从“产品的五个层次”考虑学生的培养问题,第一个层次是专业用途;第二个层次是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主要课程;第三个层次是毕业生对此专业学习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或应获得的相关证书;第四个层次是选修其他课程或其他知识的学习;第五个层次是专业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都希望能够招聘到复合型的人才。

另外,高校应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树立整体品牌形象,应从校训、校风开始,以人为本,结合自己的主要特点,全力打造自己的强项,并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广告营销,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毕业生就业的时间阶段,要加大在大众传媒的广告投放,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上形成稳固的“晕轮效应”

第7篇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分类指导;特殊问题;宏观对策;微观对策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5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困生为5%-10%左右。”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30万人,按贫困生20%的比例计算,全国约有130万贫困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就业。然而,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有着特殊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贫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与困难。贫困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高校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如何帮助贫困毕业生认清就业现状、端正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做好职业规划、找到适宜工作,提升贫困毕业生就业的数量与质量是各高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特殊问题分析

贫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除了会遭遇到就业市场中所有毕业生无不面对的竞争压力、择业劣势外,还存在着因其群体特性而带来的系列问题。

(一)经济问题

经济困难是摆在贫困毕业生面前的首要问题。面对越来越高昂的求职成本,贫困毕业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考虑到费用支出,有些贫困生只能坐失良机,望职兴叹。另外,当出国、考研深造正成为一种趋势,成为毕业生延缓就业或更高层次就业的一种选择时,许多优秀的贫困毕业生却因“读书无钱难,无钱难读书”的窘境,不得不在叹息中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经济困难减少了贫困毕业生求职的机会,缩小了就业的渠道,降低了就业的几率。

(二)观念问题

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已经给了贫困生深深的印记,而祖辈们赋予的光宗耀祖的使命使得他们毕业时不愿意回到家乡,不愿意到基层,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许多贫困毕业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绝好机会,希望一锤定音,找到好工作彻底“跳出农门”,因此出现有业不就,挑三拣四的现象。除此之外,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甚至是负债,以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时不得不把高薪、高待遇等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从而加剧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三)心理问题

贫困毕业生往往自尊、敏感同时又自我封闭。当处于学习、经济、情感及就业等多重压力下,一些贫困毕业生因缺乏应对各种压力的心理准备和社会适应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诱发心理问题。这种相对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利于他们就业,使求职道路雪上加霜。

(四)社会资源问题

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贫困生的父母社会地位一般都不高,社会关系少或者过于简单,因此毕业生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的就业信息支持,从而减少了就业的途径。加之,由于性格原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贫困毕业生在校期间无法很好地利用“地缘、学缘、血缘”关系为自己争取人脉支持,社会资本的贫乏,使贫困毕业生处于就业的劣势、弱势地位,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二、贫困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

贫困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就业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就业靠一己之力的私立救济十分困难,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公力救济。要在“以毕业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指导下,制定措施得当、指导有力的公力救助对策,既要有针对全体贫困生的宏观帮扶政策,又要有面向不同类别的“分类”微观指导方针,切实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一)宏观帮扶政策

1.齐抓共管,促进贫困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内部应发动各方力量,由各学院学科带头人牵头,有侧重地加强对贫困生的专业技术培训,促使其掌握应用现代技术的本领;由学工部、团委牵头,发动更多贫困生加入学生社团,通过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等活动,提升贫困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由学生辅导员引领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就业见习等与社会、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活动,达到全方位锻炼能力,完善素质,储备职业能力,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应对。多个抓手共同使力,促使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三级体系,保证贫困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

高校应高度重视贫困生活经历给贫困生成长成才带来的负面作用,建立起“校、系、班”三级心理保健体系,对贫困生群体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辅导、教育和监控。同时,采取群体辅导与个别辅导、障碍性心理咨询与发展性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纠正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认知偏差,帮助其调整择业心态,以健全的心理素质承接下一轮的职场考验。

3.完善制度、提升服务,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物质保障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等制度,帮助贫困毕业生改善生活环境,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从资金上解决贫困毕业生因经济紧张而造成求职困难的局面。同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针对贫困毕业生的各种优惠制度,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来”,免费为贫困毕业生提供使用就业网信息查询、简历、网上远程面试等服务,免费为贫困生发放大型招聘会门票等。切实降低其择业成本,做好充足的物质保障,为其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4.上下总动员,拓宽贫困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

高校应积极开发和完善以就业信息网为核心的毕业生无形就业市场,为贫困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在全校上下,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利用各自人脉关系为贫困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除此之外,密切联系校友,同校友创办的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其变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帮助贫困生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抢占市场先机。

5.深化就业指导,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从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传授、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分析等途径来帮助贫困毕业生准确认知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以及现实的职业需求,从而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和科学的职业规划,摆脱求职中的盲目性,在合理的期望值下,以健康的择业理念做出职业取舍。

除上述宏观政策的积极实施外,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微观“分类指导”方针的作用,即根据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性别、个性倾向等将其进行分类,并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方针。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分类微观指导方针

1.基层就业

贫困毕业生由于自身具有肯吃苦、好钻研、熟悉艰苦环境的特征,如能到基层发展,一定能很快适应并且可以大有作为。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及时引导有基层就业意愿的贫困毕业生参加“选调生”、“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等活动。通过校刊、广播、网络、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邀请先进基层工作者来校进行报告,加深毕业生对基层工作内容的了解,激发基层就业的热情,增强基层工作的信心;同时建立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定期联系制度,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指导。

2.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有考研愿望,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深造机会的基础学科贫困毕业生,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向他们详细介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政策内容和具体安排,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同时联合学院、系部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这样既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为贫困毕业生今后重新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报考研究生

对于有浓厚科研精神、学校成绩优异和强烈考研愿望的贫困毕业生,高校应通过减、免学费等措施,积极鼓励他们报考研究生,帮助毕业生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继续深造,通过升学分流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号召研究生导师带领这些毕业生尽早进入项目组,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学费减免。

4.创业

对于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贫困毕业生,高校应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贫困生创业扶持,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另外,在创业项目的选定上,高校相关科研部门或学生创新团队应提供可行性分析报告供创业者参考。同时,由高校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关注和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为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实在的保障与支持,排除他们创业的实际困难。

5.应征入伍

在贫困男性毕业生中加大对应征入伍政策的宣传力度,免费为这些毕业生发放《入伍预征政策公告》、《政策解答》等手册。同时,主动联系当地兵役部门,深入院系,举办入伍政策专场宣传会,让毕业生熟悉国家在学费返还、优先提干、升学优待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动员优秀贫困毕业生积极报名应征,解决他们的实际就业问题和经济难题。

6.“点对点”帮扶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做好贫困女生的专项就业指导,使她们及早了解就业面临的问题,调整心态,做好准备。同时,应花大力气专门联系各行业中一些工作强度和流动性较小的单位或部门,如后勤、文秘、行政等,作为解决贫困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对于一些长期合作的单位,还应进行重点推荐贫困女生的工作,以“点对点”的形式,切实提升贫困女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三、结束语

总之,为实现贫困毕业生的高数量、高质量就业,各高校要积极思考,力争形成政策到位、机制健全、措施得当、指导有力的贫困毕业生就业新局面,确保毕业生能通过绿色通道“进得来”,“不退学”,并且“不失业”。

参考文献:

[1] 曹晓媛.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2] 张小洁.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