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8:38
序论:在您撰写职业精神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教师,也需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一个国家要有他的民族精神,那是国魂:一支军队要有他的战斗精神,那是军魂;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精神,那是企业之魂;同样,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那是师魂”。教师的职业精神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教师职业精神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视角来看,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信誉、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协作、职业规范、职业奉献,等等,都可以囊括到教师职业精神的范畴中来。但在笔者看来,教师的职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对学校的一种归属,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执着。“教书匠”“园丁”“孺子牛”“春蚕”“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无论哪一种称号,都不能简单代替教师对教育的一种痴情。对教育痴情,就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贫穷的山区,无论物欲横流、多元价值的影响有多大,也不论是从事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教师都能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仰:“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对教育痴情的教师,不会在意个人的得失,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得过且过,更不会在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中“混日子”。他也不会太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固守清贫,淡泊名利,行为世范,为教育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他在这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
社会进步需要改革,教育发展也需要改革,没有改革教育只会停滞不前,教师不支持和参与改革,改革也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模式可以模仿,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创新,在改革中“立序”,在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中逐渐积累属于我们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智慧。目前,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的困难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们要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主动引领改革,在日常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改革。改革的成功需要我们对改革的一种坚守,需要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种坚信:改革能带来教育的生机,改革能带来学校的重生,改革能带来师生的生命提升,改革也能带来教育本真的价值实现。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
教师应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当代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关注、对金钱的索取、对消费的过分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的目标。作为教师,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也在理想和现实、谋生和事业、生活压力和信仰之间徘徊着、困惑着。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有特殊的任务和价值取向,它要为中国培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要为我们中国更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而精心“奠基”,它要为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平等地和世界“对话”而“施肥耕耘”,它更要为年轻一代将来对世界做出我们中国应有的贡献而积蓄力量。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的更新和进步,也没有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教师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不会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生命的,教师没有了教育理想,其实也就失去了“教者”其所蕴含的本真意义。
四、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
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外在承认和给予,或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同,更是我们教师自己,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共同体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种自尊,是来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独立的创造,并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种自尊,来自于师生“教学相长”、互动提升过程中的“双向滋养”、和谐共处;这种自尊,还来自于教师愿意并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学习、享受合作、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因为他知道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他会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影响着学生,向他们展现着自己的美,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总是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不混天度日,“教书育人”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主题曲”,面对外在的不解、非议、纷扰和诱惑,他们总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享受一份幸福的人生。
五、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所,一个总想逃离的地方,还是一个温馨的“家”?不同的选择表达了教师对学校归属感的不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把学校当做另一个“家”。只有把学校当做家,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家的孩子去爱护、去照顾和教导,把同事当做亲人去交往和共处。在家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我们不会感到有压力,不会感到工作的枯燥无味,不会想到“离家出走”。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更加充满生命的精彩,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家坐坐”,感受另一种“家”的温暖。对学校的归属,要求教师要时常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参与学校制度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献计献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学会合作,不断创新,顺应时展,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努力。
六、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那么,什么是职业精神呢?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人类工作的行为准则,是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体现。职业精神主要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其实际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当人们拥有了这些职业精神,就能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人类自野蛮进化到文明社会,便产生了社会分工,职业精神由此成为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石。不同的职业体现着社会不可或缺的需求,从表面看人们从事职业是作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其实是为社会服务,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社会必然会对各个职业提出一定的要求,即从事该职业者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逐渐生成了随职业不能分割的天职般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遂成为每个职业者立身的根本。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既享有职业带来的利益,也要承担职业带来的风险。只有秉持各自的职业精神,方能发挥职业的社会功能,维系职业的价值。那些恪守职业精神的人,为自己的职业增光添彩,必深得同行和世人的赞颂;而那些不守职业精神的人,则玷污了自己的职业,必遭受同业和众人的唾弃。职业精神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不同期待,当每个职业者都严守职业精神时,社会必是美好的世界,人们享有幸福的生活。
我国多年来就开始大力倡导和推进员工职业精神建设,大力弘扬职业精神的先进典型和培育职业精神,旨在树立员工崇高的职业精神,重塑员工良好的职业形象。产生了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东汽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及窦铁成、吴大观、李俊贤、郭明义等先进典型,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但近年来,淡化或缺失职业精神已非个别区域和单位的现象,对企业、行业和自身都带来不良影响,降低了绩效和竞争力。因此,有必要重建和光大职业精神。
营造职业精神氛围,使员工自觉遵循职业精神,这有赖于职业伦理道德。绝大多数人从事职业是为获取报酬维持生计,也有人是为获得世俗的荣耀。这些低层次目的是难以支撑起崇高的职业精神的。只有当它作为人生的使命和信念而存在,成为忠诚的信仰和人生的依归而与生命融为一体时,人们就会得以自我价值的实现、内心的满足,体验人生的幸福。在这样的境界里,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人们主动追求、竭力体现职业精神。由于违背了职业精神就会危害社会,为保证其得到最起码的遵守,就要将其底线上升为具有约束力的强制性规范,违反职业规范定将遭受惩罚。因此,职业精神的本质更是必不可违的责任。以大力弘扬的道德感召再辅之以严格执行的约束机制,职业精神就会得到贯彻,从而使社会有稳定和谐、运行良好的秩序。
企业员工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精神,尽职尽责,才能构筑起自己安身立命、兴旺发达的职业根基。不然,既会砸了自己的“饭碗”,也会毁了企业的声誉,进而造成企业的危机。而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敬业精神将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里,员工敬业精神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企业的发展也就越迅速。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痴情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执着。“教书匠”“园丁”“孺子牛”“春蚕”“蜡烛”“人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无论哪一种称号,都不能简单代替教师对教育的一种痴情。对教育痴情,就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贫穷的山区,无论物欲横流、多元价值的影响有多大,也不论是从事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教师都能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仰:“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对教育痴情的教师,不会在意个人的得失,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得过且过,更不会在教育这个神圣的领域中“混日子”。他也不会太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固守清贫,淡泊名利,行为世范,为教育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他在这简单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着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
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改革的一种坚信
社会进步需要改革,教育发展也需要改革,没有改革教育只会停滞不前,教师不支持和参与改革,改革也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模式可以模仿,我国的教育是在摸索中创新,在改革中“立序”,在一次次的“推倒重来”中逐渐积累属于我们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智慧。目前,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的困难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数不清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但我们要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参与改革,主动引领改革,在日常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改革。改革的成功需要我们对改革的一种坚守,需要广大教师群体对教育改革前景的一种坚信:改革能带来教育的生机,改革能带来学校的重生,改革能带来师生的生命提升,改革也能带来教育本真的价值实现。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
教师应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当代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关注、对金钱的索取、对消费的过分追求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的目标。作为教师,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也在理想和现实、谋生和事业、生活压力和信仰之间徘徊着、困惑着。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有特殊的任务和价值取向,它要为中国培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要为我们中国更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而精心“奠基”,它要为我们的未来一代能平等地和世界“对话”而“施肥耕耘”,它更要为年轻一代将来对世界做出我们中国应有的贡献而积蓄力量。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的更新和进步,也没有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没有教师的教育理想,就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教师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不会从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生命的,教师没有了教育理想,其实也就失去了“教者”其所蕴含的本真意义。
四、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尊重
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外在承认和给予,或来自于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同,更是我们教师自己,我们所有从事教育的共同体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种自尊,是来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独立的创造,并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种自尊,来自于师生“教学相长”、互动提升过程中的“双向滋养”、和谐共处;这种自尊,还来自于教师愿意并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喜欢学习、享受合作、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美,因为他知道仪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示范作用,他会每时每刻通过自己的情态、语言、服饰、行为影响着学生,向他们展现着自己的美,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会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总是从教育的立场出发,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不混天度日,“教书育人”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主题曲”,面对外在的不解、非议、纷扰和诱惑,他们总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静,享受一份幸福的人生。
五、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
学校是什么?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场所,一个总想逃离的地方,还是一个温馨的“家”?不同的选择表达了教师对学校归属感的不同。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学校的一种归属,把学校当做另一个“家”。只有把学校当做家,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家的孩子去爱护、去照顾和教导,把同事当做亲人去交往和共处。在家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我们不会感到有压力,不会感到工作的枯燥无味,不会想到“离家出走”。我们愿意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更加充满生命的精彩,以便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家坐坐”,感受另一种“家”的温暖。对学校的归属,要求教师要时常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参与学校制度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和规划献计献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学会合作,不断创新,顺应时展,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不断努力。
六、教师的职业精神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一种热爱
没有主角参与,再大的盛典也会黯然失色。如果说李娜当时因备战澳网而分身无术,那么林丹突改初衷,着实令主办方措手不及。
“救场如救火”是戏曲界流传至今约定俗成的行规——在演出前或演出中若发生意外事故,必须看成像起火一样严重、急迫,演员同样要像救火一样义不容辞,奋不顾身,丢掉个人私心杂念,从全局出发,维护艺术的完整性。这不仅是戏曲演员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也是绝大多数演艺界人士尊崇的职业精神。
去年初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排的话剧《喜剧的忧伤》因主演陈道明突发高烧,临时取消了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当晚,陈道明登台鞠躬致歉,并目送观众离场。部分观众则走到台前,向陈道明表达了理解之情。事后,有观众和网友评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令人尊敬!”售出的900张票,只退了33张。
这里并非要对林丹兴师问罪,只想说明“救场如救火”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职业修为,况且当时的情况远非救火那样紧急。陈道明尽管最终没能完成救场,但他以职业的言行赢得了观众的理解,既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职业的敬畏。
比赛场是运动员特定的舞台,但许多知名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的舞台却无处不在。
“职业精神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尊重,对一种事物或对人的尊重。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方方面面的生活、爱好、工作和人的方式,我认为就是职业精神”,这是姚明的感悟。
职业给予一个人的并非只是物质,假如没有精神引领,职业本身也会混沌不堪。当体育为从业者带去荣耀的同时,责任也随之不期而至。
赛场上拼搏进取是运动员的职业使命,赛场下低调内敛是他们的职业素养,这一切都蕴涵着职业精神。
把职业的一面呈现在赛场上是运动员的本分,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知名运动员,职业精神应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层面。如果不能以职业标准全方位考量自身,那么短板必然暴露。
当选最佳男运动员的林丹缺席颁奖典礼,而且没有及时做出解释,此举显然不够职业。由此联想到原本对该奖项更具竞争力的孙杨,因受无照驾车被行政拘留等场外因素困扰而无缘入围候选名单,皆因欠缺职业精神所致。
人们在纠结于孙杨不良表现的同时,仍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倘若这一天能尽早到来,必得到最大限度的宽容与谅解。当然,这取决于孙杨对职业的理解,对职业精神的认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要拿出职业的行动。说了什么只是一种姿态,做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检验,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必招致人们对问题明星的进—步反感。
此前,部分知名运动员职业意识的缺失与文化积淀不足存在直接关系。知识的更新也许只是朝夕之功,文化的积聚却需要日积月累。处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言而无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在运动员身上有所反映也不足为怪。然而,要成为某个领域的王者,超群的运动技艺只是通往成功的阶梯,真正征服粉丝的是在方方面面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由多种要素构成,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
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来源:文章屋网 )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了,有时候是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有时候是因为自己懒,总给自己找借口。日前单位组织阅读《职业精神》这本书,可以说总算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认真读一本书的理由。
谈起职业精神,其实并不陌生,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很明白,但是当深入去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对职业精神的理解还差得很多。书里写到的那些情况,剖析的那些心理,真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是发生了就发生了,也没去考虑过前因后果,没有去追根就底。工作中也曾经遇到过困惑,也曾经有过牢骚和抱怨,甚至也曾有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想法。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明白了当初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不是因为工作不好,也不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更不是自己的运气、命不好,只是因为自己心态没有调整好。
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态度决定了他工作时的心情,也决定了他工作的成绩,如果对于工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工作起来就难免出现懈怠,尤其是碰到困难或者自己觉得不公平的时候,更是能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搪塞。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好,关键的问题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喜爱,并心甘情愿的付出。但是对于大多数来讲,工作似乎只是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缺少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工作中碰到一丁点的不顺心,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殊不知造成这一切的正是自己的态度。
工作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其实不止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获得尊重、促进人际交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我们每天的工作不是为老板为企业在打工,而是在一步一步的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的思考,并勇于的去承担责任。
除去具象的定位,在形而上的层面,CFO与企业家的差异更多的是精神气质。
众所周知,创新精神是任何成功企业家不可或缺的素质。在商业史上,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正是企业家创新性思维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如德鲁克先生在其《创新与企业家》一书中所言:在过去的10~15年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
事实上,商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自我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领域,德鲁克先生提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为了探讨人们的行动和行为。他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
通常来说,创新是把新的思维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价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新产品、新的业务流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安永中国主席兼大中华首席合伙人吴港平在今年的安永企业家评选颁奖仪式上的发言很有说服力,“获奖者充分示范了如何把创新转化为企业增长的动力,在这个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中,创新的意义不仅为寻求一霎间的石破天惊,更重要的是要将创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企业可持续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1939年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共同创办了惠普公司,一直到1977年,在两位创始人的直接管理下,公司平均每年增长约3600万美元,并以著名的“HP WAY”精神风行全球。1978年两位创业者逐渐功成身退,在他们留下的企业价值观、业务基础、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下,惠普开始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在此后三位前CEO约翰・杨、路・普莱特和卡莉・菲奥莉娜任内,惠普平均年营业额增长了9亿美元、40亿美元和76亿美元,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从传统电子仪器公司向信息技术企业的转变。
企业家多数具有英雄主义特征,有着传奇式的成功经验,如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柳传志等。这样的风险冒进精神在企业创立之初,往往会极大地鼓舞士气,对于企业的顽强生存和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恰恰又是这种精神在企业发展并走向正规化后,会因为所谓创业时期的成功经验,创造性举动以及企业家的管理随意性等,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障碍。然而职业经理人精神则更加侧重于基于科学预测定位基础上的程序化规范管理,是企业的维持守护者。如果没有职业精神将契约“赋于形”,那么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只能“流于意”。
以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命名的确定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流传了2000多年,这一誓言中有封建行会及迷信的色彩,但其基本精神被视为医生的行为规范。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宣誓。这也许是职业精神的最初典范。实际上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职业精神。职业经理人应该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具备管理和决策两大社会职能。合格的会计师应该具有的品质其实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另外职业标准以及商业敏感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在我们采访过的平安集团副首席财务执行官麦伟林看来,专业操守是CFO这个职业最宝贵的“执业资格”。
在价值观、数字指标、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的共同约束下,作为职业经理人的CFO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方向、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边界,为了实现自身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为了完成充满挑战的数字指标,同时又要遵循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
创造了美国工商业最快神话的谷歌仍旧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在加入谷歌之前以控制成本和关注细节著称的CFO帕特里克・皮切特,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说CFO首先必须保证公司财务运行安全,其次还要保证和推动所有的资源都能被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