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8:31
序论:在您撰写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吕洞宾:
吕洞宾,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县招贤村),着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阳祖师之一、钟吕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狗咬吕洞宾歇后语是什么。同时也是托梦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理发之神,亦有医神、武神与财神的性质。
典故一:
传说在蓬莱八仙里有个吕洞宾,他原是读书人,但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举,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读书,而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是同情他,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吕先生,我想把愚妹许配给苟杳,你看如何?"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便动心了,就对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两个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夫妻俩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楞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信后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 "苟杳" 和 "狗咬" 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典故二:
关键词:《何典》;典故;消解;反叛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05-02
《何典》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自诞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虽然单纯从艺术成就来看,它并不是一部经典著作,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了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因为它走极端,所以必然会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遭人诟病,但同时因为它走极端,才能产生对传统最大的冲击力。《何典》,从题目也可以看出,它是一部为反对用典而量身定做的小说,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何典》的反对用典的表象,更应该关注它反对用典背后更深层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用典这一传统及其历史内涵谈起。
一、用典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使用典故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习惯,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尊圣崇经,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孔子就成了圣人,孔子的言行演化为典故被后世频频引用。而先秦经典《诗经》和《离骚》更是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其诗句、意象被频频化用。在这种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文人具有浓厚的崇古意识,文学作品中的用典正是这种崇古意识的折射和反映。尚古、尊古的观念已经深入古代文人的灵魂,用典就是这种精神的直观显现。
另一方面,从民族性格来看,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处于农业社会,我们知道,农业生产是注重经验的。长者对于天气变化的判断、对于耕收时令的把握,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能力都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是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比肩的,所以有句俗语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道理就在于此。在这种生产环境下,要求年轻人要尊重长者,崇敬祖先。因此,在中国,认为越老的东西越好是有其深层的民族性格原因的。从这来看,我们如此执着于在文学作品中用典似乎就从我们自身民族性格――崇敬祖先这里找到了支撑。
二、清朝用典的情况
从我国文学发展历史来看,用典从先秦发轫,经过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至唐朝日趋成熟,到宋代就进入了用典的雕琢期,元明清则出现了守成和解脱两种趋势。
因为《何典》产生于清朝,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用典的情况。从诗文来看,文人们执着于守成,他们作诗为文仍然固执于“无一字无来历”的主张。虽然有人批评当时的这种“填书塞典”的风气,但大多数人仍然在钻研如何在诗文中更好的用典。从小说戏曲来看,用典已经从士大夫的典雅走向通俗,尤其是古白话小说,把一些过于典雅的典故都淘汰了,普遍开始使用已经广泛流传在口语中的通俗典故,而且新的白话的戏曲小说又为小说家们提供了新的典故,出现了用典的新趋向。
《何典》就是用典解脱趋势的代表,它不仅淘汰了典雅的典故,它走得更远,全文充斥着方言俚语,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的反叛。其实,我们在前面努力挖掘用典的深层意蕴和历史根源,无非是为《何典》对典故的突破的重大意义找依据。也就是说,用典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越深、传统力量越强,那么《何典》的突破传统的意义越重大。
三、《何典》对典故的消解
(一)命名“何典”
作者分明不屑于用典故,却偏偏取名何典,仿佛是在向那些绞尽脑汁用典故填塞文学作品的人们示威,向他们询问自己的作品“出于何典”。书名发问“出于何典”,书的内容描绘了鬼世界、运用的语言是俗字秽语,这就很明确地给出了答案“不典”。而且,作者在通篇结束时,用一首诗作了最好的结语:“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这意思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显然,题目取为“何典”,是作者对用典故填塞作品的行为的最好的讽刺,也是对封建文人盲目的崇古、尚古意识的强烈的批判。
(二)诗词中摒弃典故
古代的章回小说每回前,往往以“诗曰”、“词曰”开头,用一首诗或词来介绍一回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情感,也常常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等韵文,有的在结尾时也用上诗词。而这些诗词,都是小说家们施展自己用典功夫的地方。《何典》的作者索性不在行文叙述中插入诗词,就更谈不上什么用典不用典了。而另一方面,《何典》的作者又基本上承袭了每回前以“词曰”开头的写作模式,但是在典故运用上却捣起了鬼。他在第一回一开篇的词中就写到:“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他不但写词不用典故,居然还说自己“一味臭喷蛆”,全部用的大白话,一点雅致全无,这分明是在给那些顽固的卫道者们打预防针,希望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开篇词已是这种状况,全文可见一斑,看后莫要咬牙切齿。而其他九回之前的九首开篇词也是因袭开篇词的风格,语言俚俗直白,放荡不羁。写词尚且能写得如此村俗粗鄙,更何况小说呢。作者的这一捣鬼,一下把处于文坛正统地位的诗词硬生生的从圣坛拉了下来,这难道不是对于文学传统的最大的冲击吗?
(三)对典故的荒诞运用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诗词中尚且不愿用典故的张南庄,是怎样在小说中用典的。
在《何典》的第一回中,写活鬼与形容鬼离开家门上船时的一段文字:“形容鬼伸着后脚,跨上船去。只见那船直沧来,几乎做了踏沉船,连忙拔起脚道:‘姐夫,怎么叫这只船?如此卜ǎ 活鬼笑道:‘亏你做了阴间秀才!难道连孟子的说话都忘记了?’形容鬼道:‘有甚说话,我却不记得。’活鬼道:‘《孟子》上说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只两来船,你用了大脚力踏上去,教他怎么不玻俊”孟子的这句话本是讲述王道的,结果作者通过王、驳男骋簦将“然而不王”偷梁换柱,变成了“然而不病保而且二人的谈论还煞有介事,仿佛确实如此。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亚圣的孟子说的话,在这里竟做了这样的注脚。作者不引典故则已,引用典故居然是如此的荒诞离奇,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无疑是对引用典故的一种讽刺和揶揄。另外,其中对那些盲目引用典故的自作聪明的文人也是一种绝佳的嘲讽。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三家村的达人穿了赤膊大衫向大成至圣先师拱手,甚而至于翻筋斗,吓得‘子曰店’的老板昏厥过去……这一个筋斗,在那时,敢于翻的人的魄力,可总要算是极大的了。”①张南庄对于经典的这种花样翻新,的确是极具魄力,他居然拿儒学经典开这样的玩笑,这无疑是离经叛道,是公然的与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宣战。
为了显示此书无典,作者行文中多用口语,尽量少用成语典故,即使运用典故,也故意将成语典故的意思弄反。这样,作者表面上在用典,实际上又没有用成语典故的意义,不能按照约定俗成的意义来解释,将该书的滑稽效果推向了极致。如,金饭碗,本来是比喻待遇优厚的职位,在书中,却成了一只饭碗,而且还是被叫花子拿了来讨饭吃;狗咬吕洞宾,本来是比喻好意没有得到理解,可是在此书中,却说“请到了狗咬吕洞宾”,狗咬吕洞宾原本是主谓宾结构,现在俨然承担了名词的作用,指吕洞宾;梁上君子本来是指小偷,而在书中的语境中却成了体体面面的正人君子;班门弄斧本来是指不自量力,在书中却成了斧子的一种;“挡箭牌’常用来比喻推脱或掩饰的借口,在书中则用来指一种盾牌;“有眼木头”原本用来比喻反应迟钝、呆头呆脑的人,在书中却真指称一种木头棍子。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就会发现,虽然从文本上,作者是用了一些作为典故的短语,但是按照语境仔细体会,这些短语并没有承担典故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何典》通过语境的营造,将嵌入其中的典故所携带的深意消解掉,使得典不成典。当然,《何典》的这种做法由于突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获取了一种幽默效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将典故玩弄于股掌之间,表达了他对用典这一传统的蔑视。
四、《何典》对传统的反叛
古人用典,有其积极地一面,可以用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但是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和理解障碍,特别是当用典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接近传统文学尾声时,用典越来越脱离它的原本的意图,越来越多的人纯粹为了用典而用典,借用典来炫耀才学,结果不能为作品添彩反损害作品的艺术效果。其实,用典也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文化现象,本不该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知道,要对一个行经千年的传统说“不”,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冲击力,要获得最强的冲击力就需要站在与用典对立的另一端。也就是说,如果要遏制典故泛滥的趋势,不能做一个典故运用的表率,这是不会起大作用的,因为两方争斗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各让一步,做表率效果不明显;要做典故运用的颠覆者,哪怕二者取其中间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何典》对典故的颠覆也是形势所迫。
《何典》的作者张南庄全盘抛弃了“言必有据”的传统,给当时的文学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的正统观念崇拜文字的威力,张南庄偏偏用游戏的心态来写作。历来经典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坛主导的诗文还是一直处于文坛末流的小说,其语言一定是纯洁、高雅的,并且运用典故合乎古代圣贤确立的意识形态,以此证明其创造力的合法性和取得更广泛的支持,就算再叛逆的作者也热衷于从经史著作以及典范的文学作品中寻觅典故,以此来企求传统力量的支持和庇护。而且,从历史上来看,即使那些带来革命性变革的人,往往也要从古人那里汲取力量,打着复古的旗号,唐朝大诗人韩愈当年发动文学革命,反对绮丽文风时,不是也以效仿“古文”相标榜吗?很明显,韩愈并不是要真的复古,他只是借用“复古”的名义,从传统中寻找支撑,这样就会减少革命的阻力。而《何典》却拒绝从公认的意识形态中寻找支撑,而是要花样翻新独立地创出一片新天地来,结尾的诗句“文章自古无凭据,花样重新做出来”表达了一个近代个性主义者的自豪。张南庄否认时代能继续在远古圣贤的阴影里前进,认为尊重他们的遗训也已失去意义,因而引经据典的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推重历史的崇古、尚古意识也变得极为空虚可笑。虽然说,作者张南庄在嘲笑历史和传统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他的抛弃典故的作品尝试也没有成为经典,但是作为特立独行的存在者,因其反叛性、挑战性,《何典》无疑成为文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没有《红楼梦》那样的经典性,《红楼梦》是集大成的作品,《何典》当然不是,它是行路先锋,是在为以后产生集大成的作品扫除荆棘,它是可以占据从古代文学观念发展到现代文学观念、从古典白话小说发展到现代白话小说的转折点的位置的。
注释:
①刘运峰编.鲁迅序跋集.下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85.
参考文献:
[1]祝鼎民著.典故 知识 查检[M].知识出版社,1992.
[2]李光信.古代文人的用典与崇古意识[J].文教资料,2009(2).
关键词:谚语 “狗”意象 英汉对比
一、引言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汉语词典》将谚语定义为: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其中包含动物词语的谚语最多,这与动物,特别是家畜类动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关。
意象(image)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于“象”。由于特定的民族心理,英汉两个民族往往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感情,因而同一种动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意象也不完全相同(魏丽娟,2005)。本文考察最为常见的含“狗(dog)”的英汉谚语,以具有代表性的含“狗”的英汉谚语为例,对比分析“狗”意象的差异,并挖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英语谚语大辞典》[3]、《中华谚语大辞典》[4]、《ABC汉英谚语词典》[5]、《中英谚语对照手册》[6]及网络。
二、英汉谚语中不同的“狗”意象
汉民族在肯定狗忠诚可靠等正面意象的同时,也指出其负面意象。然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家庭的一员,其意象多为褒扬或中性(王伟娜,2010)。
(一)汉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富家旺家的
(1)猫衰狗旺。
(2)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
例(1)、(2)直接通过“狗旺”和“狗来富家”表达“富家旺家”的“狗”意象。汉语谚语中之所以说狗对家庭富裕兴旺有预示性,是因为狗习惯于去弃骨多的人家,而弃骨多也就意味着这户人家伙食丰盛,经济宽裕(丹,2012)。
2.狗是忠主护家的
(3)饿狗不离主。
(4)护家之狗,盗贼所恶。
例(3)中的狗是忠诚于主人的,例(4)中的狗是守护家庭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的狗主要用于看家守门,和主人属于从属关系,有守护主人、守护家庭之说;而英国等西方家庭更多的是把狗当成家人,因此“狗是忠主护家的”这一意象是汉语谚语有的。
3.狗是感官灵敏的
(5)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
(6)鸡犬认得家。
例(5)拿猎狗的鼻子与药农的眼相提并论,强调狗鼻子的灵敏和药农眼睛的明亮。例(6)指出狗擅长认家,也是因为狗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习惯嗅取所到之处的气味并撒尿标记。
4.狗是通人性、富有情感的
(7)雪落狗喜。
(8)猫儿狗儿识温存。
例(7)中的狗在下雪时高兴,和主人一样期待丰收。例(8)中的狗懂得主人对它的抚慰与照顾。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狗是通人性的,有感情的。
5.狗是多管闲事的
(9)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抓耗子显然是猫的使命和本领,狗抓耗子是管了猫的“闲事”。例(9)通过这一点表现狗是多管闲事的,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即对“干涉他人,甚至帮助他人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6.狗是势利的
(10)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11)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由例(10)和(11)可见,狗是带有私心的,它善于依仗人势,恃强凌弱,它也懂得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即狗是势利、仗势欺人的。
7.狗是不明是非的
(12)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
(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例(12)指出,救落水狗没有好下场,因为狗是恩将仇报的,它会反咬你一口。正如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狗作为低等动物是不知好歹的。例(13)出自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道教仙人)显然是不明是非的表现。
(二)英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动作迅速的
(14)Come like a dog at a whistle.
例(14)的句义为“像听到哨声的狗一样迅速到来”,这说明狗是动作迅速的,在听到口哨后能立即做出反应并快速行动。而狗的行动速度之快并没有在汉语谚语中得到体现,因为中国人用狗看家,不强调狗在行动速度上的天赋。而英国人将狗当作玩伴,会训练狗捡球等本领;同时英国人有带狗狩猎的习俗,会利用狗的速度帮助捕猎。
2.狗是得人心的
(15)Love me, love my dog.
(16)When a dog is drowning everyone offers him drink.
例(15)可译为“爱屋及乌”,是英国人视狗如家人的体现。例(16)的字面意思是“一旦狗遭淹,人人来喂水”,表面上看是指落井下石,但实际上是倡导人们要去救助落水狗,不要喂水加害。因而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异形):When a dog is drowned every one offers him help.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狗是得人心的。
3.老狗是经验丰富的
(17)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英语中常用狗指人,老狗(old dog)常用来指老人。例(17)句义为“老狗不会发出无缘无故的叫声”,常用来指有资历、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话有影响力。汉语谚语中只有“识途”的“老马”,却没有相应的老狗意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
一、功能对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尤金・A・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奈达在此书中把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是指从主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三个要点。首先是“最自然”,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通顺流畅。再者为“最切近”,指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最后是“对等”,指功能对等,这是翻译的核心与目的。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要求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这就要求译者能很好把握英汉习语之间的差异,不仅要从词汇、句法角度分析,而且要从篇章、文体方面深入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实质关系。如何实现源语到目的语的忠实且顺畅的转换是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习语的起源和目标语,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指拿破仑在1815年兵败滑铁卢,意味着被彻底击溃。再者,考虑感彩,例如,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使用“木马计”这与汉语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华文化这所以能长葆青春,万灵药就是翻译(季羡林,1997:2)”。通过翻译,中西文化不断的交融和发展。根据柰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本文简要对常用的直译、意译、增译法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直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有许多相同意的词,即形式和含义是完全对等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文能保持源语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喻体,语言风格,地方色彩,我们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如,病榻(a bed of sickness ) 说话算数的人(a man of one’s word )。英语中则有In English” neck and neck”(并驾齐驱)“a tooth for a tooth”(以牙还牙)。
(二)意译法
有些习语的比喻意象不能让读者能很好地理解,这时就需要用到意译。与直译不同,意译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求字词的逐一对应。比如, “无孔不入”,如果将其译为“get into every hole”,这就不免让读者产生困惑。若是直译不能传达英语习语所表达的思想,汉语中也没有现成的同义词可以借用,就需要考虑意译。结合上下文,按照这一习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我们将其灵活翻译为“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再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由于英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吕洞宾形象,根据原文内容和喻义,可将其译为“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person.”
(三)增译法
增译,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直译的基础上增解释性的词,使译文尽量保留原文特征,再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例如:cry wolf-- to give false alarms; to warn of danger where there is none.(虚发警报;慌报险情;危言耸听。)其来自《伊索寓言》:《牧童和狼》相当于汉语中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再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为:The wit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surpassed that of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译文增加了" the master mind ",使英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四、结论
功能对等理论已被提出多年。虽然近年来出现了新的翻译流派和翻译理论,但是,功能对等理论仍然对翻译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在英汉习语的翻译方面。鉴于习语的特征,译者可以此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 Taber. C.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J Leiden, Brill, 1969, P12.
[2]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Publishing House,1993.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英汉习语具有文化差异,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能提高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意境的能力,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地理环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 诗的最后一行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2)。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3)风俗习惯。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 “狗急跳墙”、 “狗胆包天”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名落孙山”、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1)直译法。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Easy come , easy go 来得容易, 去得快。
(2)意译法。一是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a cat on hot bricks.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二是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
(3)套用法。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三、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关键词]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同属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产生了大量的习语。由于英汉习语都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不仅其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韵味悠远,为英汉两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一、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反映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习语习惯上是指那些搭配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其包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即习语语义必须通过词的固定组合来体现。习语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其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等特点。
二、英汉文化差异
(一)方面的差异
佛教与道教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汉语中产生了很多与之有关的习语,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而在英美,基督教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因而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有Go th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二)英汉地理环境的差异
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习语的产生与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中国,是东风为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而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春天的信息却是由西风送来,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就是一首对春天的赞美之歌。另外由于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赖以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现在人们用它表示“没顶地,深深地,完全地”。如:It is evident that the major is 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 with her.(显而易见,少佐一片痴心恋着她。)
(三)英汉社会习俗的差异
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象征。狗在汉语中历来就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狼心狗肺”“狗汉奸”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看作是人类的朋友。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He is a luckv dog(他是个幸运儿)“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等等。
三、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习语来源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就有了一定困难。由于习语在理解上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而我们在翻译习语时,要尽量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尽量正确表达原文的信息,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获得与阅读原文时的理解和享受。下面是比较常用的几种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尽管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社会人文和地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但是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因此语言中也会有许多相同的表达方式。直译法是指在译文中尽量保留原习语的民族特色、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方法。由于习语是历经许多代人在对事理的不断雕琢中形成的,有些习语的比喻部分非常生动形象,喻义部分是比喻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理结果。如果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法,就可以既传达原语的内容,又保留原语的形象,使译语的读者能够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意译法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习语在翻译的时候无法找到对等的文字进行翻译,就需要在译入语言中找到可以将原文的事物翻译成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另一种译文形象来表达原来语言中的意义。例如:汉语中的“胆小如鼠”在汉译英中就需要翻译成“as timid as a rabbit”再如,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译成英文。直译是这样的: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很明显直译是在讲个故事,但是却无法体现成语要表达的因祸得福的意思。因而应该使用意译法来翻译: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三)加注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或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或地域特色。在翻译的时候有时为了加强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需要对原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这种方法被称作意译加注法。如“The team met its Waterloo in the final”该球队在决赛中惨遭失败(Waterloo滑铁卢为比利时的一个地名,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惨遭失败)这样处理比较恰当,原文中的引申意义和文化含义都显示出来,切合原文语境和风格,颇为恰当可取。显而易见,意译加注法对于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含义的习语时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