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8:17
序论:在您撰写经典的营销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价格策略的效益评价
1.电价折扣
(1)现金折扣策略的效益评价。在电费回收工作中应用现金折扣,有利于激发用电户的缴费热情,而且使供电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同时,还使用电户得到了实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有关指标如表1所示。
(2)数量折扣策略的效益评价。电能是不能储存的商品,而且现阶段处于电力紧张阶段,不应该大范围的实行数量折扣策略。因此,在某些地区,高耗能企业比重较大,为了照顾其发展,刺激当地经济,在一定阶段内还将实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
在通常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需求量一般会下降,因此ΔQ/ΔP(由价格变化导致的需求的变化)是负值,于是,Ep也是负的。
当价格弹性在数值上大于l,就说需求具有价格弹性,因为此时需求量的百分比下跌要大于价格的百分比上涨;如果价格弹性在数值上小于1,就说需求缺乏弹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取决于该商品有多少替代商品。在有较接近的替代商品存在的时候,价格的上涨会使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购买,而转向购买更多的替代商品,这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如果没有较接近的替代商品,需求往往就缺乏价格弹性。
可见,对于电能这种缺乏弹性的商品,当价格降低时,售电量虽然有―定程度的增长,但是,总的售电收入却减少。因此,单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型论的角度来讲,目前不宜对电能采用数量折扣的策略。
2.峰谷电价。在一个市场中,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品的价值和市场的供求关系。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在电力市场中,由于电力这种商品的特殊性,使得电力商品要反映其成本,而不能完全体现供求关系。但是,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供求关系在制定电价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供求关系有关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
从理论上来讲,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所要达到的最佳状态就是有 一个较平坦的、没有明显峰谷的负荷曲线。虽然这种情况由于用户的实际用电特点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是这种理论上的最佳状态是我们研究峰谷分时电价的理想目标。从用户的角度看,当达到这种状态时,由于其用电量在各个时段基本相同,在不同时段将电价以合理比例上下浮动,将使得用户高峰时段的电费增加额与低谷时段的电费减少额相抵。当用户的高峰时段用电量大于低谷时段用电量时,其高峰时段的电费增加额大于低谷时段电费减少额,就会促使用户调整用电时间,避峰用电,达到优化系统负荷的效果。
制定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是要以合理的峰谷时段划分为基础。我国各省区在进行电网负荷的峰谷时段划分时,多参照相近地区峰谷时段划分方法,或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划分,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峰谷时段的划分应该针对负荷曲线的最高峰点和最低谷点进行讨论,确定负荷曲线下各时点分别处丁峰时段和谷时段的可能性,从而为峰谷时段的划分提供一定的利学依据。
3.可中断电价。在实行可中断电价时,要首先根据年负荷曲线,确定每年实施的月份;根据各月份典型的负荷曲线,确定实施的时段;根据系统负荷预测的结果,决定不同月份实施可中断负荷的目标,每天缺电负荷的某一比例即为实施该策略要削减或转移的负荷, 可中断电价的经济效益为其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差值。
二、促销策略的效益评价
现在实行的电力促销策略主要分为两种,―种是对电能优点和供电企业形象的宣传;一种是与替代能源进行比较,使用户自觉地把电能作为首选能源。无论采用哪种促销手段,得到的效益都是通过激发用户购买电能的愿望,从而带来用电需求的增长。用电设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较为普及的用电设备,如居民用户中的电视,工业用户中的电机等;一类是目前尚未普及,但拥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用电设备,如居民用户中的空调、电热水器、电炊具、计算机及第三产业用户中的蓄冷式空调系统、电锅炉等。第二种用电设备对未来用电需求的变化影响较大,是实行促销策略的重点。
对促销策略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化研究的步骤为;首先,采集数据,促销策略对增强客户购买空调、电热水器等用电设备意愿的作用;然后,计算促销策略带来每年用电量的增长;最后,计算对供电企业利润的影响。
三、优质服务策略的效益评价
服务策略带来的经济效益即提供某项服务措施使售电量增加带来的利润,减去在该措施实施过程中增加的费用支出。其中,费用支出部分包括增加的工作人员工资、设备投入、维修费等。通过服务策略增加的用电量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客户对供电企业的亲近感所带来的用电量。优质的服务可以拉近客户与供电企业之间的距离,使客户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样,在与燃气等其他能源的竞争中,客户会更多地选择电能,为供电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报装手续、故障维修等时间的缩短带来的用电量。简化报装手续,及时、高效地进行故障维修等都是优质服务策略的一部分,由此用户花费在手续、故障上的时间缩短,而用电的时间相对变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还可增加一部分用电量;(3)优质的服务使用户更多地使用各种用电设备。在对电热水器、空调等用电设备进行促销时,配合扩容等服务措施,使用户可以选择更多的用电设备,并且增加使用的时间,带来用电量的增长。
因为服务策略的费用支出多为在原有工资等固定成本基础上略有增加,数目不是很大,但是对用电量增长的带动效果很强,故服务策略一般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优质的服务可以树立供电企业良好的形象,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1、电源内部绝缘不良或空气潮湿引起的轻微漏电。 机箱外壳在吸收电源和其他配件产生的电磁波时产生的感应电,其中因后者引起的机箱漏电居多。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只要做好机箱接地,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办法是:选择带独立接地的三孔电源或将机箱外壳连接至有稳妥接地的金属物上,如水管,暖气片等。对于第一种情况,就要考虑更换电源或降低空气湿度来消除故障。
2、、在接触笔记本电脑时,将手与接地钢管(如自来水管)接触一会儿,让身体的静电放走。
3、用完笔记本电脑,可以将电脑放到防静电袋中保存一般指的笔记本包装中会用来包笔记本的那个暗色的袋子。
4、保持良好的插座接地,笔记本电源所插插座请保持良好的接地。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推注 阵发性房颤 疗效
阵发性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采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均经心电图确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65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2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孤立性房颤10例,血压病1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4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孤立性房颤11例,血压病14例。所有患者阵发性房颤1~3年以上,发作>3次以上,两组在年龄、性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10分钟内完成,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75mg有效后继之以600μg/分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24小时总量<1200mg),每周5天。第1周600mg/日第2周400mg/日,第3周200mg/日;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35mg最大累计量<210mg。转复窦性心律后次日口服普罗帕酮200mg,8小时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150mg/日维持。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用药6个月后药物维持情况比较: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见表2。
讨 论
阵发性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身体不适及血液动力学障碍。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之一即是将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仍是多数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虽然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其中Ⅲ类的胺碘酮循证医学资料最丰富[1]。有实验研究证实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口服制剂静脉用药(急性作用)早期主要表现为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较快,主要抑制Na+通道[2]、Ca2+通道和K+通道。它的慢性作用(口服)主要显示Ⅲ类效应,药理起效时间较长。但无负性肌力作用,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较好的药物,尤其对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者应用较安全[3]。普罗帕酮是ⅠC类药、直接作用于心房肌组织,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减慢心房自律性[4]。由于其强有力的抑制钠通道作用使不定向传导阻滞增加,使室内传导障碍加重,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来心力衰竭加重。
本资料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由此可以看出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和临床效果方面均优于普罗帕酮,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静脉;胺碘酮;心衰;快速房颤;应用效果
心衰是指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要的血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心力贮备减少及湿罗音等[1],心力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血栓、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心原性肝硬化等并发症发生。而快速房颤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之一,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的[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律不规则、气短、乏力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1月~2015年3月,将86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15,年龄48~72岁,年龄的均值为(60.13±3.78)岁;实验组43例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17,年龄49~73岁,年龄的均值为(60.29±3.86)岁。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均接受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血压、心电等监测;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将西地兰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对患者静脉推注0.2mg稀释后的西地兰,30min后,患者临床症状若无明显改善,加推0.2mg稀释后的西地兰,1d内西地兰的使用剂量应控制在1mg内;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采用静注的方式给予患者150mg胺碘酮,微量泵入6h,后将胺碘酮的使用剂量调整为0.5mg/min,1d内胺碘酮的使用剂量应控制在1200mg以内。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心衰程度明显改善;有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心衰程度部分改善;无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心功能未恢复正常,心衰程度未改善[3]。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治疗效果及心脏复律率为计数资料,结果使用例数(%)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起效时间为计量资料,结果使用(x±s)表示,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无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与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若出现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现象,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循坏及血流动力学障碍等症状出现,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上治疗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原则为控制心室率、心力衰竭及优化血流动力学等[4]。
西地兰属于快速强心药物之一,适用于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能有效帮助患者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及传导,但其蓄积性较小,临床效果不明显;而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轻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少患者心脏的负荷,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心肌动脉平滑肌,增加冠状动脉的输血量,改善心室的舒张功能[5],且不会产生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也不会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影响[6]。本次观察的结果中显示,采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的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比采用西地兰治疗的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高出13.95%;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用药后的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短;且实验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心脏复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组间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心脏复律率的比较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可知,对心衰并发快速房颤患者静脉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缓解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凌云.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快速房颤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6):1119-1120.
[2]覃勇民,欧艳勉,陈秀芳,等.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合并心力衰竭33例[J].广西医学,2010,32(10):1235-1237.
[3]蒋军华,郑乃清,何皓,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103.
[4]贾巧芬,贾延杰,倪西营,等.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6.
关键词:小剂量;胺碘酮;静脉;快速房颤
快速房颤在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发生时,常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不全、甚至成为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本文总结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快速房颤中的42例静脉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持续泵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84例患者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45-70岁。基础病变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扩张型心肌病等,除外严重的肝、肾、肺部疾病及甲状腺疾病、孕妇、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基础病等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所患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选用胺碘酮1mg/小时静脉持续泵入,视心率变化1至2小时给予调整剂量。心室率仍超过100次/分,给予1.5mg/小时泵入,心室率低于100次/分,给予0.5mg/小时泵入维持,发生严重窦缓者停药。治疗组病例停静脉给药后均应用胺碘酮每日0.2口服维持。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100mg静脉推注,后给予150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平均用药观察时间为7天。
1.3 疗效判定:有效为心电图检查房颤转为窦律,心室率控制达标为房颤静息时60-80次/分、中度活动后90-115次/分。无效为未达到上述标准。两组转复率及室率控制基本相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治疗组转复为窦性心律8例(10.2%),对照组转复为1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心室率控制达标32例(76.1%),对照组29例(69.0%)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见表1。
两组间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快速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需要尽快处理的心律失常,也是一种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如果处理不恰当,可引起患者基础病变的加重,血流动力学异常,血压降低,重要脏器供血减少,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快速房颤往往只治疗原发病是不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控制的,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非常重要。尽管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患者不利,但短期用药进行处理是临床所必须采取的治疗手段。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及给药方法非常重要。
胺碘酮具有直接延长心房、房室结及心室动作电位时程、复极时间及不应期,对室性及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都有效,对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房颤、房扑有转复作用。本文选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42例,结果显示有效率95.2%,说明该药对快速房颤疗效显著。与较大剂量普罗帕酮比较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却非常小。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剂量胺碘酮静脉推注可引起患者严重的胸闷等不适,或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尤其是不能明确是否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可导致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因此我们采用维持量的胺碘酮0.5-1.5mg/小时,药物经稀释后缓慢持续泵入以纠正不需要迅速控制的快速房颤取得了好的疗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无一例因胺碘酮引起病情加重或死亡。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地位曾一度受到质疑,主要是其能引起肺毒性致肺纤维化,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1] ,但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短期应用,发生率较低,我国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南就指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副作用更少[2]。有文献报道胺碘酮静脉给药如果滴速过快可引起血管扩张,出现低血压及静脉炎[3],本组病例未出现类似副作用,可能是应用静脉缓慢泵入药物剂量较低,副作用就较少。
通过本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在快速房颤的短期控制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起效较快,由于短期应用避免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泽红.李卿慧.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92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医院内一科,山东东营 257231
[摘要] 目的 比较静脉推注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92例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46例,分别静推胺碘酮和西地兰,观察房颤的转复、心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胺碘酮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西地兰,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房颤动;胺碘酮;西地兰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08-02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Amiodarone and Cedilanid in the Treatment of Rapi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LI Ya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Gudao Hospital of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ve Bureau, Dongying, Shandong Province, 257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amiodarone and cedilanid in the treatment of rapi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rapi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miodarone group (n=46) and cedilanid group(n=46), and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nd cedilanid intravenously. The effective rate, change of heart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2.61%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and 58.70% in the cedilanid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eart rat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0.05). Compared with the cedilanid group,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group was more obviou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amiodaron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edilanid for rapid paroxysmal artrial fibrillation, with minor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Amiodarone; Cedilanid
[作者简介] 李妍(1975-),女,山东烟台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临床工作。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如频繁发作,可发展为慢性永久性房颤,发生脑栓塞的概率增加。如伴随快速心室率,可有明显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诱发心脑血管疾病[1]。故恢复窦性节律、降低心室率对于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4年2月间患者92例旨在观察静推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内科住院治疗的92例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快速型心房纤颤,发作病程﹤48 h。排除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症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西地兰组各46例。胺碘酮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6±15.7)岁,平均血压(132.4±22.1/81.2±12.3)mmhg。西地兰组男2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4±16.3)岁,平均血压(128.1±23.3/82.4±10.8)mmhg。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平均血压、平均心室率等临床特征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常规治疗原有病的基础上用药,不应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组首先给予负荷量,即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规格3 mL:0.15g)150 mg,用生理盐水20 mL稀释,10 min静脉推注。效果不明显时,可观察20 min,重复静脉推注胺碘酮75~150 mg。继之以1 mg/min的速度静脉维持治疗6 h,然后减量为0.5 mg/min,维持治疗24 h。24 h总量不超过1 200 mg。西地兰组首剂给予西地兰(规格2 mL:0.4 mg,国药准字H31021178)0.4 mg,用生理盐水20 mL稀释,10 min静脉推注。疗效不满意时,每2~4 h,再予西地兰0.2~0.4 mg稀释后缓慢静推。24 h总量不超过1 mg。用药过程中,持续心脏监护、血氧脉搏、血压监测。用药前后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心律、心室率、心电图QT间期、血压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
显效:转复为窦性节律;有效:未转复为窦性节律,心室率下降至100次/分以下,或者较用药前心室率下降20%以上;无效:未转复为窦性节律,心室率下降不明显。显效与有效合计,用以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呈正态分布的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较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用药前后心室率的变化
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胺碘酮组又低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胺碘酮降低心室率效果优于西地兰。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组出现血压降低2例,减慢静推速度后升至正常。窦性心动过缓2例:1例心率为55次/分,无明显不适;另1例<50次/分,减慢静推速度后升至正常。西地兰组出现心率下降1例,恶心呕吐2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监测心电图QT间期均未见明显延长。
3 讨论
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重要的心房纤颤治疗方法[2]。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阻止病情进展[3]。静脉推注西地兰是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传统方法。胺碘酮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它还能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缺血[4]。最新房颤指南推荐胺碘酮为节律控制的IA类用药,特别用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5]。该研究观察到①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2.61%明显高于西地兰组58.70%,表明胺碘酮可作为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这与众多临床报道结果相符。②在转复窦律方面,胺碘酮56.52%要优于西地兰34.78%。这是因为西地兰治疗心房纤颤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从而降低心室率。故不宜把西地兰作为复律药物。关于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率,文献报道不一,大多68%~91%,国外报道为83%[6]。该研究为56.52%,低于以上报道,分析原因可能与病例选择、发病后入院时间及该研究样本偏小等因素有关。③静脉应用胺碘酮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导致患者猝死,发生率<1%[7]。该研究胺碘酮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发现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调整剂量后均恢复正常。故只要严格控制规范的剂量和速度给药,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心率,保持血钾、血鎂、QT间期正常[8],及时调整剂量,就可基本避免严重副作用的发生。④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时,不要忽视治疗与房颤有关的病因和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不足之处,该研究观察病例数相对较少,仅观察近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不可避免具有一定局限性。该研究显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相比西地兰,疗效更显著而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紹胜.应用倍他乐克和胺碘酮对难治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30(10):63.
[2] Lip GY,Tello-Montoliu A.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 Heart,2006,92(8):1177.
[3] 刘利君,贺集贤,何元军.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6):1026-1028.
[4] 田一帆,王淑梅,李绍冰.胺碘酮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203-2204.
[5] 2011 ACCF/AHA/HRS focused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Updating the 2006 Guidelin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itce Guidelines.Wann LS,Curt is AB,January CT,et al.Heart Rhythm,2011(8):157.
[6] Kreiss Y, Sidi Y, GurH.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amiodarone in recent atria fibrillation: experience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J].Postgrad Med J,1999, 75(2):278- 281.
[7] 古勋清.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64-665.
《网络营销》既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目前经济和技术环境下的一种前沿的、应用前景广阔的营销技能和方法。网络营销思维、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低。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其他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需求上也主要体现在对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同行对于《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如张秀英[1]总结了目前高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教材选用不当、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实训环节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选择实践导向的教材、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对策建议。李柱[2]提出要重视《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并进一步提出“选择好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等思路。高晓娟[3]重点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运用。刘玲[4]提出在《网络营销》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于冰[5]提出一种“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的网络营销教学思路。可见,《网络营销》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对于理论和实践有着双重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是开展《网络营销》教学必不可少的两种基本的方法。
三、网络营销课程体系设计和改革的现实压力
相比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网络营销》在教材建设、研究历史、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还远不成熟,是一门年轻的新生课程。而相比《电子商务》课程,《网络营销》又具有明显的技术应用的专业化和深化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鉴于多年来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和不断总结,笔者感到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最终熟练运用的能力,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需要做。
四、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1.设计目标围绕《网络营销》的课程特征、网络营销环境,结合用人企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根据《网络营销》教学创新和改革思路的指导,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案例、资料和方案设计,提高课程内容的精细化,为《网络营销》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科学的体系和实施细节,提升学生的网络营销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系统系解决问题的能力。2.设计内容(1)《网络营销》案例教学体系.根据多年来使用过的案例,对案例进行分类总结,提炼案例的特点,发现规律,寻找解决这类案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项目导向教学过程及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带领学生全程参与网络营销项目,撰写经典的网络营销案例库,进行案例分析,切实落实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评估和效果反馈。(3)《网络营销》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对实验部分进行更精细的设计,充分调研《网络营销》教学领域的所有的实验设计系统,并且分析讨论,选出经典的实验内容,并针对该内容进行重新的设计,提高课程实验的精细度和有效性。(4)《网络营销》教学平台开发。上述内容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夯实经典案例库及案例教学方案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方案、经典实验梳理和再设计及实验教学组织和实施方案、网络营销实训平台建设等工作,是在遵循科学的解决对策的基础上,做出的实质性的推进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价值。3.保障措施从组织保障的角度来说,需要依托专业所在的教学行政单位,成立独立的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研讨小组,由担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组成。鉴于实验系统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作用,研讨小组需及时向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室发展相关材料,促进实验教学老师队伍与实验中心管理人员的联系。从制度保障上来说,需要制定正规的管理制度和会议制度。如定期开展网络营销教学研讨会;建立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和反馈制度等。从任务保障方面来说,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任务来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现。如通过改革实施,进行成果汇编:《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分类及分析》、《网络营销案例教学方案及实施》、《网络营销经典实验教学方案及实施》、《网络营销教学平台及应用》等。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