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特殊学校教育实习工作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7:58

序论:在您撰写特殊学校教育实习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特殊学校教育实习工作

第1篇

【关键词】实习基地;科教强警;科教兴国

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公安一线实战部门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大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005年,我校教学实习基地挂牌成立后,得到了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是我校和各地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培养适应新世纪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新起点,标志着学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必将对深化我区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和加强我区公安队伍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在推进公安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把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密切与实际联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面,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2005年在全区各地(市)公安机关建立了40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后,标志着我校实习基地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近几年来,在各地(市)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实习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适应公安工作的本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推进我区公安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在,不仅形成了遍布全区各地(市)公安机关、涵盖学校所有专业的比较健全合理的实习基地格局,而且学生实习工作和实习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不仅密切了教学与实战部门双方的联系,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益,而且对各实习基地的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涌现了一大批领导重视、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优秀实习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和各地(市)公安机关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与我区各地(市)公安机关实习单位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多年来,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对我校公安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关心,挂牌以后,各地公安机关对实习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更加重视,许多市(县)公安局的政委亲自挂帅,政治处主任亲自抓,并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实习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是密切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联系,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和重要途径,是深化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安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公安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公安实战,必须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安厅党委对此十分重视,反复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要为基层公安工作服务,并多次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下公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更高要求相比,实习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为新世纪的公安工作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公安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于2013年12月对我校实习基地进行了调研,现简要汇总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公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校要以党的十为契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强警”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密切学校教育与公安实战的联系,深化公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人才,努力为新世纪的公安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新世纪的公安工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而公安教育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难以完成培养一大批适应新世纪公安工作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快公安教育改革的步伐,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抓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高素质、应用型的公安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密切与公安实战的联系,培养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服务公安实战的能力,更好地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而实习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在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尽快建成合格公安院校,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的根本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完成好这个历史性课题,关键是必须坚持教育密切联系公安实战的基本方向,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缩短学校教育与实战工作的距离以及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教师通过到基层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可以获得公安工作的最新信息,了解公安工作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学生角度看,实习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与公安现实工作的联系最为密切,也最为广泛,它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并且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实习、见习可以促进学生理论教育与实践感知的结合,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由于实习基地不同于学校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在现实斗争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习在学校教育和公安一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于学生迈好从校园到社会这至关重要的一步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有助于养成公安民警良好的思想作风

公安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人民警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认识。实习基地作为公安工作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最具社会教育意义的生动的大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从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获得从课堂上获取不到的对基层公安工作更加深刻而广泛的感性认识,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不断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通过学习一线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献身公安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的自身建设

今天的在校生,就是明天公安队伍的“生力军”。学生最终要充实到我区各地公安队伍中去,并将成为未来全区公安队伍的主体。因此,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同样意味着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就是为提高明天的公安队伍素质打基础。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基层公安机关建设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青年学生存在缺少实践经历等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普遍具有知识新、脑子活、善学习等优势。我们应当看到并注意发挥其长处,做到扬长避短、相互促进。我们要从全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提高公安人才培养质量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更加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工作,把这项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切实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与建设,努力把实习基地建设成为造就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

搞好实习基地建设,是学校的责任,同样也是基层各公安机关的责任,要真正把实习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之成为培养和造就我区公安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和各地公安机关两个方面的优势。“警学”双方本着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建设的原则,高度重视实习基地在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探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一,要加强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领导

实践证明,领导重视是做好推动实习基地建设上新台阶的前提和保障。区公安厅党委对实习基地建设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积极支持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全力协调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学校和各地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实习基地在深化公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作为一项共同的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抓细抓实。学校和基层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实习教学的领导,要在认真研究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由双方领导参加的专门领导班子,落实具体职能部门,保证对实习基地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警学”双方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良好的工作机制

学校要对学生实习教学的内容、要求、考核、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实习教学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各实习基地要把学生实习工作和实习基地建设纳入每年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计划,认真部署落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确保实习的质量。要选择民警素质好的科、所、队作为实习点,选派责任心强、素质好的民警担任指导老师。要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实习的内容、方法,把“真经”传授给实习学生,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把“从严治警”的要求贯彻到学生实习期间学习、工作、训练和生活的全过程。要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抓好警容风纪、纪律作风教育和警体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第三,要加强信息沟通,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

做好新形势下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对学校和各地公安机关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抓好实习基地建设,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研究新情况,开创新局面。学校要改进工作方式,经常深入实习基地,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与交流。各实习基地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与配合,及时做好学生实习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信息沟通、反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认真总结,特别是要大力宣传、推广优秀实习基地的经验。各实习基地对过去承担毕业实习的做法和经验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探索实践,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实习基地建设上新台阶,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实习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阵地作用,进一步深化公安教育“教、学、练、战”一体化

第2篇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是加强聋哑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聋哑人群是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而教育则是其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通过职业教育能促进聋哑人的社会化,增强自信心,并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社会地位。因此,聋哑学校职业教育要依据《开发残疾人资源的塔林行动纲领》要求,认识并理解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意义,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并创新教学内容,为聋哑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优化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在聋哑学校职业教育中,其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同样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突出聋哑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其教育教学形式与方法都应该得到科学的优化。因此,聋哑学校职业教育应该优化其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及课外活动教学等有针对性地加以使用,并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突出。除此之外,优化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受聋哑学生的受教育的特殊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鼓励学生自主讨论与共同计划,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咨询工作。在教学方方法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教学法、示范操作法、角色扮演法及案例研究法等较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以充分培养聋哑学生的社会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习工作。实习是聋哑学校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培养聋哑学生社会能力所必须经历的锻炼过程。做好聋哑学生的实习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聋哑学校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社会要加设有关福利工厂的实习场地,构建起实习基地网络,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其次,聋哑学校要按照实习教学原则开展实践教学。学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实际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与技能。教师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以聋哑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科学开展实践教学。学校要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针对有些聋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扯轻怕重、盲目攀比等就业心理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与手段,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如让聋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了解社会聋人的生活状态,了解目前社会就业的形势等等,使聋生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同时,结合聋生的专业与素质,也给聋生就业与创业的方向选择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

4.增加办学投入。聋哑学校教育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且聋哑学校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难度难度更大,所需教育经费更多。因此,聋哑学校需要多渠道地增加办学经费投入。首先,国家要增加主渠道的教育经费投入,将国家下拨的职业教育补助费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聋哑学校职业教育。残疾人福利基金也要拨出一部分用于发展聋哑学校职业教育。此外,聋哑学校还应积极争取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例如社会力量支持与海外人士捐资助学、有关福利共产的资金支持等。

5.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为了提高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聋哑学校还应该加强管理。一方面,聋哑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人事、财务等部门的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及管理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加强合作,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聋哑学校还要加强对学校的内部管理,具体从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从而优化聋哑学校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最大效益。

6.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特殊教育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各种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聋生就业。如:厂校结合,委托培养人才。学校与工厂结合,并根据工厂的需求与委托,培养某专业的人才,使聋生一毕业就可以就业。展示成果,推销人才。学校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或成果的方式,并邀请相关的企业与单位来参加,推动企业、单位与聋生的互动,为聋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让企业、单位更好地发现聋生的优点与才能,成功地推销出人才。依靠法规,促进就业。学校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强制”相应的单位、企业接纳聋生等等。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117―03

实习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实习教学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一 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实习教学的实践

实习教学的类型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西北民族大学有21个院系,50个专业,每年毕业生4000多人,在实习教学中,绝大多数院系采用分散实习。通过调查分析,有2560人是以分散实习的形式进行实习,实际自己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学生有512人,实习期间,按时按要求到单位的并不多,呈现一种可去不可去的状态,比较自由、散漫、认识不到实习的重要性。到实习结束的时候,实习单位在实习鉴定书上盖个公章,填个意见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有2048名学生根本就没有找到实习单位,一直在家里、学校宿舍呆着或去找工作,游离不定,到实习结束的时间,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书上盖个公章,填个意见就算实习任务完成。

西北民族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本科专业,专业性质是非师范,2006年第一届毕业生34人,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实习地点有兰州市第五中学、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兰州市电视台,其实习情况如表1。

2007年第二届毕业生38人,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四个实习基地:平凉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平凉市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平凉市广播电视局、平凉市崆峒区电视台。实习时间为1月,在平凉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平凉市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实习的学生有24人;在平凉市广播电视局、平凉市崆峒区电视台实习的学生有10人,有4人回生源地分散实习。实习内容为五大部分:一是教育实习,二是专业实习,三是班主任实习,四是教育(社会)调查报告,五是新闻的拍摄、编辑等。实习成果如下:实习学生共上课210节,平均每人8.4节,听课275节,平均每人15节;完成教案100份,平均每人4份;建设、更新两个学校的网页,制作课件10份,录制建设精品课程2个;制作电视新闻节目6部,电视DV专题片3部。

作者也对进今年本单位的教学经费的投入做了调研,如下表所示:

二 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面实践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实习经费不足

实习经费完全不足,在教学经费中所占比例较低,具体如下图:

2 实习专业指导教师没有进行优化

说起实习指导,有关部门和教学系都明白其重要性,也知道实习生最渴望的是本院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实际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指导较少,对于实习遇到的具体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决。从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看,2007届集中实习学生34人,四个实习点,指导教师2人,师生比1:17,指导力度明显不够。

对于实习生而言,最想得到的是在实习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改进和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但实际情况常常是总结性评价。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届专业实习设计指标体系的步骤、技术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量化技术等方面没有进行合理的量化和权衡,因此实习评价不完善。

3 专业教学计划不合理

实习时间安排不当且过短,现在的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与求职时间相冲突,此外,与其它国家相比我们的实习时间太短。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本科院校实习期为8-10周,大多数教学单位对实习时间的安排达不到规定要求,实习时间较短,想要实习的内容尚未完成。

4 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

高师院校平时与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及基础教育机构的关系普遍疏远,即便是眼下的高校教育改革,也主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而不立足于社会的需要。而没有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样,社会上的相关单位就对高校学生的实习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单位不欢迎实习生到单位实习,认为学生实习会打乱他们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高校学生实习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年年实习年年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 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方案

重新构建新的实习教学体系,对现有的毕业实习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实习教学和学生就业双赢,具体方案如下:

1 改革专业实习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特别是非师范专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的专业,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2 优化专业实习指导队伍

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在实习前教学单位的领导应综合考虑,认真选派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注重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人才的智力优势,发挥他们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并建立基地内相对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使学生接受严格和规范的专业能力训练。

3 明确专业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对社会和学校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掌握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和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水平,检验本科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全面检查教学单位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其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4 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06届毕业本科生34人,其就业去向如表2:

在实习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就业去向为导向来设计实习教学,按学生的就业去向,选择实习单位,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

5 构建专业实习教学模式

目前,实习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两种模式。分散实习的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相联系,与自己的就业方向相结合,利用家庭与自己的社会关系,到拟就业单位进行实习;集中实习的学生到学院建设的实习基地去从事教育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开发学校网站,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和课件制作等,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班主任工作;帮助学校开发网站,开发教育资源平台、学习资源平台;帮助本校教师开发网络课程、制作课件;给学校拍摄制作校史专题片等。

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实习教学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见习次数和时间。在每一门应用课程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见习时间;二是使实习教学系列化、结构化。建立连续性实习制度,把实习延伸为教师工作体验――调查――见习――实习――实结一条龙的安排,贯穿于四年大学的学习过程中。

6 完善专业实习教学评价

专业实习评价是以专业实习为对象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确定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专业评价理论作指导,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分析探讨专业实习设计指标体系的步骤、技术和方法以及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量化技术等问题,以建立科学的专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目的、提高专业实习质量。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前期能力评价,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让学生查找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实习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得到肯定,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帮助。

7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实习教学可持续发展

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学校和院系应跟踪上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建立适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实习基地,学校应该与实习基地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利互动、协同效益机制。如学校应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科研能力,对中小学教师、IT企业的员工、电视台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教研指导,也可以向实习基地给予物资的帮助。使之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实习教学可持续发展。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

今后的实习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大力加强实习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争取能够在毕业前安排学生到企业分阶段实习,使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杨晓宏,梁丽.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方法

一直以来,国家对中职教育都十分支持,使中职学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出现了招生难的问题,还有一部分中职学校面临关闭的危机。虽然有的中职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效果不够显著。因此,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符合经济建设的人才,从而提升中职学校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流于形式

从当前的教学管理形式中我们发现,日常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很少注重对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在备课阶段,一些教师直接按照课本内容照抄,甚至有教师存在着抄袭别人备课本的现象,备课管理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存在的,并且没有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上级领导的听课、检查也只是进行笼统的给分评定,没有对教师的具体课堂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过分重视升学而不重视育人

当前中职学校功利心太重,过分重视升学率,看重地区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教学管理方面强调学生的学习规范、学习效果,将学生当作产品进行加工,虽然从表面上看升学率得到了保障,但是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一定得到发展,使得中职学校本质上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实现。

(三)抑制了教师的个人发展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不具备科研能力,限制了教师在个人专业上的发展。中职学校没有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水平提升、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一门心思扑在提高升学率上,限制了教师个人的专业进步和提升。

二、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

教育教学管理对于整个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使中职教育的目标更快、更好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一般来说,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应该分成三个管理层级,分别是高层、中层、基层三个管理层次。高层是由校长进行决策,负责对下级进行战略指挥:中层是由教研组长进行负责的管理系统,负责上传下达;基层负责对上级的教育教学计划进行落实,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完善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比较注重实用性,因此,为了能够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果,就应实现对课程的科学规划和构建,使其更加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培养要求。中职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最好按照四比三比三的结构进行课程设置。基础文化课是打好学生文化基础的关键,学生之后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之后才能够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专业理论知识是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为技能操作做好准备工作。技能培训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践行,通过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

由于中职教育对师资、设备要求的特殊性,单靠中职学校本身是难以解决师资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的问题的。只有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的方法,才能解决。校企合作期间,企业可以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合作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接受中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这样既解决了职教实训条件差的困难,又为帮助学生实现由实习到上岗的“零过渡”奠定了基础。学校要依靠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和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适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合作关系,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鼓励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习”,使校外实习基地真正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第5篇

技校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顶岗实习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技校教学的基本模式。但在实践中,基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以及教育介体等因素的改变,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部分特殊性。笔者在全面分析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顶岗实习阶段技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对技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某些特有的教学特点:

1.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殊

技校生参与顶岗实习,需要走出校园进入到企业当中,因此顶岗实习阶段,技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企业发展的目标则是获取利润,在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下,教育环境的差异已是不言而喻。而这种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为顶岗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由校企合作实施

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要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需求,则需要对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一定的社会化性质,而学校教育偏向于整体性的理论教育,缺少对社会因素的考虑,因此,顶杆实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施和共同管理。

3.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双重性

对技校生而言,进入到顶岗实习的阶段,其身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其不再只是一名技校的在校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一名重要的职业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其身份具备了一定的双重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顶岗阶段学生身份的这种双重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与复合。

4.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增加

技校生在校期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人格、心理健康以及政治教育等为基本核心,旨在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水平与政治素养。但顶岗实习阶段,技校生进入到企业当中,在企业的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包含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职业道德要求、职业技能要求、劳动纪律规范等内容的传导,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积极性的培养,使其通过顶岗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不难看出,相比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技校生顶岗实习的特殊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二、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技校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技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形成,能够有效实现技校培养综合人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助于技校向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但结合目前我国多数技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以上分析中已经提及,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因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身份定位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增加,与此同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技校生的思想定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也很容易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部分消极性的思想和情绪。这进一步提升了该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难度。如此一来,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出现教育渠道不畅、教育管理松散、教学力量单一薄弱以及教学方式陈旧落后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技校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途径

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于技校和企业的双重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从整体上看,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秉承的原则主要包含五点:校企共同教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衔接教育的原则、岗位职责与专业技能实习双重考核的原则、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进行的原则以及深入了解与定期回报结合的原则。

2.构建起有效的校企合作双导师体制

基于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学校与企业应当建立起一支包含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企业劳动模范、企业技术好手、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实习导师在内的教育团队,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的需求,建立起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兼备的双师体制。如此一来,通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言传身教,则可以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对多元化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在顶岗实习的阶段,企业作为新的施教主体参与到技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丰富。使学生思想教育活动从传统的课堂理论灌输转入一种实际性的直接体验当中,在不断巩固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从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角度上实现一种直接且持久的影响。

4.利用企业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

技校生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氛围、企业风气和企业舆论等,能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感情熏陶中通过个人的内心体验来实现职业道德有效提升。因此,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传导方式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入全面理解,使其在自我感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构建起自身的职业道德体系。

四、结论

顶岗实习意味着学生将从传统的学校生活进入到企业当中,开始体验全新的岗位生活和社会生活。面临角色的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感知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学校与企业除了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推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便于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知实现个人思想观念的主动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容,周春雅.高职生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职业,2011,(15).

\[2\]冯文魁.浅析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其问题解决\[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

第6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实习信笺:

“光阴似箭”,没想到短短六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坐在久别的大学校园里,翻着学生给我的留言册,我的“心”久久没有回归,仍在孝感一中的校园里徘徊着。回顾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学生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大学的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综合实践课程,是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的教学工作从青涩中夹杂些紧张走向了平静中带点成熟。我曾经摔倒过,但又迅速的爬起来继续前行,然后在另一个交叉路口摔倒再爬起来。反复的挫折使我们越挫越勇,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前行就不要害怕摔倒,而是不但的吸取经验教训,人生没有退路,虽然只是短短的六周,但是呼啸的岁月挟裹着我们一路前行。

第7篇

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力作为资源禀赋,必须要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才最终能够被市场认可。因此,未来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须要从承担社会分工的角度,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精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实践性复合人才。管理类学科主要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具体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以掌握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高生产力的。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中,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下辖15个二级学科。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未来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岗位。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也是制约校企有效对接,高校人才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核心部门,其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理论知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新人是很难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与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实践教育不仅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及其实现自我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也应看到,当今的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种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发展个体,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主体,它具备与汽车、旅游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具备的产业发展特征,其中教育产业链的形成,要求学校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安排和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诉求更要求高等学校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协同发展,谋求实现最大目标。在高等学校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而在三者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诸多方面也都关注并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及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和改革。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的《牛津词典》,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后来利益相关者逐渐开始被经济学者运用于企业与战略管理等相关领域。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此后弗里曼等管理学家相继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都可以被归结为利益相关者。当然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伴随其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国内外研究日益丰满,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认为学校成长的关键是必要的内外部合作,高校须转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教育推动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产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围绕学生与学校组织存在的教师、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传媒、社区等个人与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尤其是高校的实践教育中更离不开与组织内外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从3个属性方面利用多维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层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由高到低进行赋值评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关者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也是最权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属性特征;其次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称重要相关者;最后是潜在利益相关者也称边缘相关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中,其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相关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预期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潜在相关者,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媒体等。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