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流企业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7:35

序论:在您撰写物流企业信息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物流企业信息化

第1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 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物资流通、商品交易早已突破了地理的限制,生产要素、商品、服务、信息的跨地域流动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运输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界限,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企业供、产、销、储、运等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从整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企业运营和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有机统一,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仓库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促使物流单体数字化、物流过程信息化、物流网络数据化、物流中心管理数字化最终形成“物流”与“信息流”融合。而IT技术是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可以说,谁掌握了IT技术,谁就获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率先在美国的汽车公司中得以应用,从此拉开了用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的管理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际物流企业已经面貌全新。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资产密集型行业,其关键是一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交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而物流企业指的是对物品的流向进行操作的行业,它是集物品仓储、运输等流程为一体,把货物从生产地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2.以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3.物流信息化覆盖物流活动的全方面,4.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物流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物流信息化分三个层次:1.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产生效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此层面基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流程改造、优化问题。2.流程改造的信息化。企业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仓储优化,运输路径优化等。3.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而物流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

根据物流理念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归纳为四个时段。第一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物流信息的采集、传输主要依靠普通信函、电话、手工记录。第二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初),企业物流信息的管理主要围绕库存和交易,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第三个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已逐步体现出中枢神经的作用。第四个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制工作法(JIT)、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H)、电子商务(EC)的逐步提出,使物流信息管理进入“高级”阶段。

物流业是现代商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行业,对商业流通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物流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物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有几台计算机,开发几个信息系统,买几台物流设备,不能称其为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

中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尤为突出。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8.6%,而发达国家多为9%左右,两者差距1倍多。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以外,我国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信息化装备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

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多数物流企业的不少员工不知道现代物流为何物,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也一知半解,相当大比例的员工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到使许多自动化处理过程不能实施,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0%),但是,仅有55%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此外,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物流信息化的系统标准较为混乱,影响了互联互通和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开发成本高昂;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基础技术服务应用还有待提高,等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矿产测试利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7-339.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150-228.

[3]郝渊晓.现代物流信息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美)罗纳德.H.巴罗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7.

[6]夏文汇.企业物流――竞争优势[J].物流科技,1999(1):11-13.

[7]陈万海.信息化对发展物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J].通信企业管理,2006(11):17.

[8]杨涛,董德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33-37.

第2篇

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近两年,我国物流行业IT应用市场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基础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IT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从政府部门的举措来看,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中心城市作出或正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国家计委正在着手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经贸委决定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科技部也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作为“十五”科技重点工程之一。

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规范。在物流概念的炒作下,“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思想流行,但对信息化阶段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在需求方面缺少准确、客观的把握;另一方面,IT企业之间的竞争很不规范,信息化项目中常常是关系运作大过需求运作,众多IT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赢利梦破灭之后,蜂拥而上地进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初级阶段规模化市场被过度分割的现象。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大都依赖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良好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或障碍。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

物流涉及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我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而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据统计,我国目前几十万家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亟待起步。

发展战略暂属空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经历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物流企业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无序低效的竞争。

信息化程度低。据统计,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环节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化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国内企业需求的主要内容。最新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2%的企业仍把OA(办公自动化)建设列为未来一年的重点,86.1%的企业未来一年将上MRP2(制造资源计划),60%的企业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列为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在相当长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数据的机制。

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居高不下。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由于以上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完善,跟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每年我国在物流费用上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尽早实现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小物流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物流行业过去流行的“大而全”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仓储资源可以通过租用或者直接建设完成,运输资源可以通过合同车队或者组建车队来完成,运输和仓储能力不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而只是物流企业需要整合的资源对象,单纯依靠扩大基础设施诸如仓储和运输规模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将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在现代物流概念中,急需依托信息网络来提高单位成本的运作效率,这使得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更为迫切。

参考文献:

第3篇

但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市场的需求不规范。在物流概念的炒作下,“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全套信息化建设思想流行,但对信息化阶段实施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过程的可控制性等工程问题,在需求方面缺少准确、客观的把握;另一方面,IT企业之间的竞争很不规范,信息化项目中常常是关系运作大过需求运作,众多IT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站赢利梦破灭之后,蜂拥而上地进行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初级阶段规模化市场被过度分割的现象。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大都依赖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良好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或障碍。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

物流涉及采购、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我国的物流企业由于长期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而各具特色,其体制的限制、业态的多样化带来了需求的迥异,更导致物流信息系统建立的复杂性。据统计,我国目前几十万家中小型物流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亟待起步。

发展战略暂属空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经历培养人才、培养需求、培养管理技术的过程,但多数系统开发商缺乏战略眼光,未提出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物流企业信息化在我国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开发商和物流企业参与国家的物流科技发展规划,协同作战,避免出现无序低效的竞争。

信息化程度低。据统计,北京地区物流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简单。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中小企业的起点很低;市场上缺少适合中小企业起步的信息系统,而多数开发商普遍认为,物流信息市场在低端不具备开发价值。物流是一个网络,是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环节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物流信息化人才缺乏。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化企业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的研发能力无法和国际同行竞争,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网络的设计与优化也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

对信息化需求的层次不高。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国内企业需求的主要内容。最新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结果显示:72%的企业仍把OA(办公自动化)建设列为未来一年的重点,86.1%的企业未来一年将上MRP2(制造资源计划),60%的企业把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列为下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在相当长时期内,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数据的机制。

开发商难以盈利。物流软件是管理软件,需求的个性化和生产的批量化是难以统一的,因此造成开发成本极高。对开发商来讲,不能批量生产,成本就居高不下。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规范信息技术和开发的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行业的整合就相对困难。

由于以上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很不完善,跟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每年我国在物流费用上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尽早实现我国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4篇

一、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的大势所趋

计算机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可信度越来越高,电脑代替人脑处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以及数据分析,是很普遍的。这减轻了人们的负担,而且准确率高于人脑。在物流企业中,每个客户的服务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程序也极其复杂,人脑是很难做准确而高效的处理的,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功能。

(二)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高效的保证。

物流企业的业务包括物资采购、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和配送等。每一位的客户信息都需要完整记录,在收货配货时都将依照记录来进行。信息化的运用使查询客户信息、与客户及时沟通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实现信息化,这些任务量将要靠人脑来完成,一项业务都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出错率也会较高。因此,运用信息化处理物流企业的各项业务,是提高效率的一大法宝。

2、寻找合作对象的捷径。

物流企业受理为客户采购运输物资的业务,并不生产物资。因此,寻找原材料物资的供应商就极其重要。那么,原料供应商的信息从何而来呢?答案很明显,网络。当今电子商务发展已经日趋完备,在这个平台上寻找合作对象是极其便捷的。能够及时沟通,并按一定的制度与流程来最终商谈成功,货源的问题就解决了。没有信息化,恐怕还需要多方打听。

3、节省成本的需要。

(1)节省广告成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物流企业的信息,通过电子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会吸引众多客户,增加业务;而且节省了广告的成本与宣传费用。

(2)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交易不用面对面,不用派遣人员长途跋涉,交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采购物资的成本也降低。

4、企业决策者更加合理地进行决策。

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合作的方式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物流业供应链的各个链条并非一个企业自始至终完成的,而是由不同的行业分工协作。比如,原材料采集于原材料供应企业,包装由专门进行包装的企业承接,物流企业只是整个的核心部分,各个环节的合作对象需要借助电子商务的平台,由决策者在考虑了成本、质量、服务等各方面的因素,择优选择各方面成绩优异的企业进行合作。信息的畅通,使物流企业的决策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促进决策的合理性。

二、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方面的不足之处

信息化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化还不够完备,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还不普及,物流信息化只实现了部分信息化。在电子媒体上做广告进行宣传,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数据统计与订单发货,是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应用信息化的主要表现;缺乏一个公共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客户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不够;电子商务拓展的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洽谈合作等业务不能够很好的利用电子商务,浪费了资源;网上营销等业务还不够完备;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等现代处理物理信息的智能化、科技化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我国物流企业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的缺乏等问题,造成了信息化程度低。

三、信息化在物流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一)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集交易营销等于一体,是物流信息化应当建立的平台。

1、及时物流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查询系统。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服务区域以及价格等基本信息应该详细说明,以能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为主;建立服务公司,服务地域,服务交通路线等各项业务的查询系统,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的需求。

2、建立在线咨询平台。方便客户咨询企业的业务;方便与正在接受其服务的客户的及时沟通,了解发货配送情况。

3、洽谈业务,供应链的各环节实行合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筛选有效的合作信息,方便物资采集等环节。

(二)管理的信息化

1、运输。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已经派出的车辆进行追踪,预测评估车辆会在何时配送完毕,何时返回,提前有个把握,目的是对车辆何时进行下一次的派出有个整体的预算。建立运输路线查询系统,方便客户查询与企业的管理。

2、仓储。对货物入库进行详细的登记,生成数据,并建立查询系统方便查询。

3、配送。对客户的所有要求都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相关链接与实时查询系统方面的功夫要做细做足,而且应该仔细核对信息,避免纰漏和失误。

4、信息反馈与总结。每次业务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显示出信息系统的完备之处,要在事后的反馈与评估中仔细研究,及时解决问题。

第5篇

1.1物流信息平台规模小

效率低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平台规模小,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实现物流信息化,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且仅仅用在财务管理系统上,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计划及客户关系管理诸多方面,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在这些信息平台上都是空白的,日常的沟通联系习惯使用传统的人工模式,主要采用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沟通的时效性差。

1.2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应用范围有限根据调查得知,国外的物流企业大部分都已使用RFID、条码技术、GPS及EDI技术,并广泛使用货物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先进的系统,而中国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系统应用非常少,应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

2制约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运作模式,不同操作模式的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对物流信息化标准缺少清晰的、全面的认识,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制约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2.1信息化意识淡薄根据调查得知

在美国,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方式,也是国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对国外的中小企业来说,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内容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在国内的中小物流企业中,根据调查的情况表明,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非常淡薄,不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没有把物流信息化建设放在战略高度上来全面认识,有些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停留在满足企业的内部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没有进行客户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这些观念制约了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放力度及建设的效果。所以,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要强化物流信息化意识,并把物流服务当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把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作为建设的重点,打破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有针对性的在物流操作流程及物流管理模式上进行改善,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物流信息化系统。

2.2信息化标准缺乏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并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物流企业虽然引进了物流信息化技术,由于没有建立物流信息化的执行标准,不熟悉物流信息化的操作流程,造成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物流产业在竞争力方面的提升,并制约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3信息化技术落后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虽然投放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不高,极大的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不能全面的进行物流信息的交流,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不了应用的作用,体现不出良好的竞争优势,不能获得快速的市场反映。中小物流企业由于信息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物流运营过程中处理效率的提升,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办公自动化实现的程度,特别是在仓库管理系统、货物跟踪方面、运输管理系统及订单管理等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无法真正发挥物流信息化的作用,中小物流企业也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2.4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物流信息人员掌握了信息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技术,了解企业自身运作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发展与信息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能在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因为我国物流业起步相对比较迟,配套设施不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物流业务的人才更是奇缺,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缺乏掌握适合自身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物流信息管理人才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保障及关键因素,物流信息管理人才缺乏,是物流信息化实行及推进的障碍。

3加快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立足现实,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及管理方法,依据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加强物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数据的建立,利用公共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费用,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还能节省人力资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约资源。除此之外,物流企业借助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查询、信息及信息跟踪,对物流企业的经营决策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3.2突出重点,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中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是减少物流企业之间信息障碍、降低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的重要条件。首先,中小物流企业要统一信息化标准和应用准则,能真正实现物流信息的交换及物流信息的共享;其次,努力实现物流信息国际化标准,使我国物流企业走上国际化轨道,加强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最后,加快一些急需标准比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物流企业之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包括物流企业流程信息交换的整体架构、消息交换的模式等标准的研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宣传力度。

3.3明确物流信息化需求

做好系统规划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情况,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做好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工作,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平台,同时,物流信息化是一个深层次全方位的建设工作,我国中小物流企业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系统性及整体性,重视物流企业的长期系统规划及长远发展,把物流企业自身现实情况及将来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达到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还要进一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明确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做好系统规划,在挑战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3.4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与引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要真正实现信息化,关键是否有一批既懂物流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物流企业要尽可能的挑选到高科技人才,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挖掘到适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技术人才是推行信息化的根本及保障,使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及深入推进,对传统的物流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要求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拥有精通物流信息化技术并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高科技人才,依靠高科技人才来保障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稳中求进,特别是面对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掌握物流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受规模、资金等自身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因为缺乏物流行业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非常重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信息人才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也显得尤其重要,中小物流企业除了在企业内部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培训,还需要挑选有一定潜力具备一定能力的骨干去高校进行物流专业系统知识的提升与学习,快速推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此外,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及渠道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引进一批优秀的现代物流人才,通过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全方位提升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准,积极推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稳定快速发展。

4.总结

第6篇

通过调研,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企业实力(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更主要还在于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模糊,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肤浅;另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而相当部分的企业高层决策者并未将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规划。西宁市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技术普遍落后西宁市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物流企业缺少现代物流技术装备,集中度低、运营方式单一,效率低、费用高、服务功能不全,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西宁市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不平衡。据青海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行业调查,西宁现有9家A级物流企业,这9家物流企业除了邮政速递和全国性的物流企业使用整个集团的物流信息系统,其它物流企业基本没有物流信息系统,运用的仅是一些物流服务软件。

3.物流软件使用不足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物流系统集成软件有: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供货商管理库存系统(VMI)、供应链管理(SCM)等,这些集成系统软件在西宁市物流企业中应用不足。

4.企业现代物流理念不足西宁市的物流业经营运作模式仍处于传统阶段,企业仍然习惯于自办物流。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服务水平不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一定距离。

5.物流信息化基础薄弱虽然西宁也投资建设了信息平台,但物流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机制依然不健全;物流监管信息化水平很低,监管技术落后、制度不规范、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6.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西宁市物流业行政管理分散,主管部门间缺乏协调统一,相关物流系统各自规划建设,缺乏沟通协调,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法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业管理粗放,标准化、信息化进程缓慢,物流企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7.专业物流人才缺乏西宁市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较落后,市场缺少专业的物流人才,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了西宁市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根据西宁市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日、美等发达国家及国内优秀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信息化的经验,从政府、企业和行业三个层面提出促进西宁市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强化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推动作用,坚持专业化、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2.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强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

3.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等方面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传工作,促进西宁市物流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4.加强相关法规建设,完善物流产业政策研究和制定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改进对物流业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营造竞争有序、运作规范、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宽松的市场环境。根据西宁市实际制订物流业规划,指导本地区物流业发展。

5.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现有物流网络与设施进行优化与升级,促进其合理布局和资源最佳配置。继续加快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建设;突出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西宁铁路枢纽功能;扩大西宁曹家堡机场的营运能力,大力拓展运网覆盖范围。

6.切实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教育部门应加强与青海省内外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开设物流专业,采取联合办学等方式,培养物流人才。青海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积极开展物流师、采购师的培训认证工作。

7.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着力建设和完善西宁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二)基于物流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物流发展规划、整合物流资源、完善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及其它物流民间组织的协会要积极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优势,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推广使用各项物流信息化技术。

2.加强对内学习、对外交流通过组织物流专家授课、物流发展高峰论坛等形式,广泛开展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引进推广先进管理理念;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全市优秀的物流企业团结在协会周围,为全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物流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根据西宁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诺兰模型阶段分析,西宁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始、扩散阶段,少数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控制、集成阶段,下面根据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不同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物流企业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信息化发展初始阶段此阶段中,物流企业对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对计算机的应用未普及,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因此,此阶段中应引导员工进行观念转变,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参与程度。

2.信息化发展扩散阶段处于本阶段的物流企业首先应该分析自身信息化需求,根据企业的发展有目的的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加强重点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化建设。

3.信息化发展控制阶段本阶段物流企业要在整体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同时,组织协调、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加强企业员工的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认识和使用,组建INTRANET(企业内部网),打破职能部门内部之间的“部门壁垒”,将单点、分散的信息系统化。

4.信息化发展集成阶段在此阶段,物流企业的发展策略首先就是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立数据仓库系统;选择满足物流企业重要的、核心的、关键的业务的软件供应商,构建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台。

5.信息化发展数据管理阶段该阶段是企业真正步入信息化的关键阶段,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完备,应用水平也较高,管理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企业在此阶段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合理有效地将企业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最主要的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将计算机网络建设与数据仓库和应用软件开发相配套,进一步构建共享资源的信息网络平台。

6.信息化发展成熟阶段该阶段企业具有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并将其充分利用,企业应真正全面实现电子商务的应用,运用CRM/SCM(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业务和信息能够实现集成和共享。严格说来,目前在西宁能够运用CRM/SCM进行电子供应链管理,全面实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企业几乎没有。但是电子商务阶段是发展的必然,在这个阶段不可忽视对电子商务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息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运用,物流信息传输与分析逐渐电子化、信息化,促使物流企业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的整体优化。目前,物流系统的国外管理软件在中国存在水土不服,而国内物流专业化软件才刚刚起步,面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凤毛麟角。针对这种现状,构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与迫切。

一、引言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智公司第三方物流市场比重调查报告,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使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企业有22%,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方面是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差、信息反馈有限、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等。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而物流的信息不畅造成的断点和阻隔使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并没有真正显示出来。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物流企业没有成熟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统,有些物流企业甚至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状态;有些物流企业不清楚系统的建设目标,忽视了基础建设,使建成的系统应用层次不清、归纳程度不高,不能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

2、由于许多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在国内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无法针对现行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规范、可行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

3、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是不同的,所包含的要素和要素所占比例差距很大,管理制度、应用层面和人员素质也不相同,盲目追踪国际上先进流行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不切实际地把国外的成功模式作为近期追求目标,是我们应用信息系统失败的一个原因。

目前,国内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变,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会提高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物流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效地促进物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改进物流企业与客户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由政府部门搭建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做好物流基础设施工作,企业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将规模做大做强,已经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物流企业信息化构建的原则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一方面能够帮助物流服务提供商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购、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促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一体化,使大规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处理物流作业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方便实用的信息技术使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更加便利,并能有效跟踪和管理物流渠道中的货物,精确计算物流活动成本。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构建必须遵守如下原则:

1、可得性。迅速的可得性对于改进管理决策以及对消费者做出反应是有必要的。物流作业分散化的性质,要求对信息具有存储能力,并且能从国内的任何地方得到更新。这样,信息的可得性就能减少作业上和制定计划上的不确定性。

2、精确性。物流信息必须精确地反映当前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水平。精确性即为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与实物计数或实际状况相比所达到的一致性程度。

3、及时性。物流信息必须及时地提供快速的管理反馈。信息系统及时性包括系统状态(如库存水平)以及管理控制的及时性(如每天或每周的功能纪录)。及时的管理控制是在还有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或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时候提供信息。

4、对异常的反应能力。物流信息化平台必须对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例如,必须定期检查每一个产品的存货状况,以便制定补充订货计划;另一个重复性活动是对非常突出的补充订货状况的检查。

5、灵活性。物流信息化平台必须具有灵活性,以满足系统用户和顾客两方面的需求。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能力提供能迎合特定顾客需要的数据。

三、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结构

按照企业类型的不同,相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呈现不同的结构。在单一企业环境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物流服务企业,企业内部的信息基础设施构成了企业内部网,在整个网络内部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同时为本企业的物流运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持。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可按五层结构构建:

1、技术层。技术层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基本支撑技术体系,是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得以顺利建设和运营、提供物流服务的技术基础。

2、数据层。伴随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信息是非常复杂的,把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后加以存储是数据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层是在物理层和技术层的基础上构建的,是以物流信息的采集、分类、存储和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一个基础层次。

(1)数据采集。利用技术层和物理层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数据采集方式,如条形码、激光射频、检测器等,完成原始基础物流的采集,并存储在原始数据存储区内。

(2)数据存储。物流企业系统数据产生的位置也较为分散。因此,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层的数据组织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比较符合物流数据的本身规律。

(3)数据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层中的主要数据管理方式有联机事务处理、联机分析处理方式。联机事务处理主要是从操作的层面上使用,主要对具体的物流运作产生的细节性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如增、删、改,以及对细节数据的局部性查询。物流基础数据库是进行联机事务处理的基础,以形成相关的日常操作报表。联机分析处理主要是面对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适应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处理。

3、功能层。功能层是以数据层中存储规范化的物流数据为基础,为了满足不同的物流需求而进行建设,包括具体的物流功能模块的规划和开发,为具体的物流活动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是物流信息系统赖以提供服务的基础性层次。

(1)模块库。模块库中存储一些已经开发完毕的功能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主要是针对物流系统需求中的结构化问题进行开发的,以经过实际或理论上得到验证的成熟方法为基本内容,如运筹学的相关问题、配送方法等,利用计算机开发技术生成程序代码,为特定的物流需求服务。

(2)知识库和规则库。知识库和规则库是为满足非结构化的物流需求而建设的,主要利用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思路完成此类物流需求的求解。(图1)

图1 功能层结构图

4、服务层。服务层主要功能是接受用户的输入,同时调用功能层中相应的模块,为特定的用户需求提供服务。服务层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①用户需求处理模块:完成用户需求的输入,包括用户需求输入的数据化、规范化,为进一步的用户需求处理奠定基础。②功能调用模块:为经过规范化后的用户需求输入数据,按照不同的需求,确定调用不同的模块,并经过求解得到相应解决方案。

5、信息显示模块。将信息系统中存储的解决方案,利用多种技术,如多媒体技术、WWW技术,实现用户需求解决方案在信息系统内部的快速传输,并以可以被用户方便理解的方式显示。

四、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

可采用Internet/Extranet/Intranet网络结构,以满足物流网络化管理的需要。整个网络系统分为外网、内网和中网。外网即是经过路由器和防火墙接入Internet,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和海关相互的数据交换;内网是物流企业内部运作的Intranet局域网络,运行物流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中网则是用防火墙与内网和外网隔离的中间地带,用于阻隔非法入侵以及组织VPN(虚拟专用网)的安全访问措施。

在结构上采用标准的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应用程序集中在中间层的应用服务器中,客户端以WEB方式通过浏览器调用,拓展应用端的使用范围,从而满足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与Internet联接时,需要通过高速Modem、宽带网、无线局域网等接入技术,通过高速Modem,用于联结ISP和几台路由器,以便对联结进行控制。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