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7:05

序论:在您撰写荷塘月色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荷塘月色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等等

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

2、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

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

三、深入句子: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8.“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9.“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10.“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1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12.“(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13.“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第2篇

本课堂设计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展开的,这是一个普通班级,整体基础不太好。这是我设计的一堂“家常课”。本课堂旨在介绍散文的欣赏方法,体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特色。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阅读和作者行文意图等方面展开讨论话题。教学中,我就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了解答,并带领学生正确思考和解读这篇散文。

二、教学主题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时,明确自己的思路,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心路、散文特色和散文特殊之处,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学习优美散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摸语言”,过去总是老师在揣摸,学生在接受,学生实际并未调动起来,所以我试图通过学生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来感知品味。

我准备了配乐朗诵的录音,旨在通过录音范读让学生“走近”荷塘,而在进入教室后改变了主意,与其通过录音,干脆先让学生自己诵读。于是在交待散文的特点和结构之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朗读。

我随机点了一个学生的名,让她朗读全文。这个学生朗读能力在班上是教好的,但朗读之后效果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体现出朱自清先生的情感。接下来,我播放了录音,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比较录音与那位同学在诵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录音中有的读得轻缓,有的顿挫?”

随后,学生甲答:“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我顺势提问:“体现什么情感?”并强调,学习散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正是散文整体感知重要的一环。

“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学生乙说。

学生丙不相信的神态:“可是荷塘的月色是宁静的啊。”

“但是,作者分明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我提示。

几个学生争辩:“朱自清只在文章第一句交待了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描写的景色都是宁静的。”

我又问:“者为什么要写自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且是在文章的第一句?”

这时,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继而开始了讨论。

一个学生突然说,“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他是看着参考书说的。现在各种参考书很多,我以为参考书在学生中的大量使用有部分原因是对课堂教学的不满,与其禁绝不如好好引导和鼓励。

我问道:“为什么它是文眼呢?”

这个学生只顾埋头区看参考书。我没有让他再念参考书上的现在答案,更没有阻止他别看参考书,而是表扬他能够去查找资料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自己理解,自己要主动学习,不能被动学习。此时,教室里一时也有些沉闷。随后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去理解,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四、教学中讨论结果

我又提问了几个问题。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是矛盾的呢?作者为什么会到荷塘去呢?

“因为他心里不宁静”,“因为他想获得宁静”,“因为作者爱热闹也爱独处”……

学生的思维明显又活跃起来,思路也逐渐清晰。我又问:“那么作者有没有获得宁静呢?”

“老师,请问,作者为什么心里会不宁静呢?”那位朗读了课文的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趁势说到,我就这一点带领学生就课文展开了学习。

五、分析与反思

本堂课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诵,再放录音的突然转变,我发现我的教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由于我的工作经历不长和工作经验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并不容易,于是探索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极为重要的。我以为有这几方面:一是学生思维的“动起来”;二是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三是让学生去整体感知,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说满意,我在备课时,特意准备了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紧紧围绕散文《荷塘月色》的,并且结合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展开。当然,有些问题是顺势而提,是学生在帮助我提问,言传在意会之后,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但也是这里让我感到一些不足,问题基本上是我提出来,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

第3篇

一、课件思想的架构

课件架构思想来源于教案,而有深度的教案则来自对教材的精心钻研。精心钻研教材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度吸纳与修炼的过程。有些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首先做的不是精心钻研教材后组织教案,而是急急忙忙到网上搜索相关的课件,然后下载修改,节约了时间,却被限制了思维。借鉴可以,一味地“拿来”或者堆砌,何谈因材施教,何谈个性化的教学呢?

所以,教师只有先对教材精心钻研,理出教学思路后,才可知教学过程中需要课件进行辅助讲解的节点。其次,要考虑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因为教材的讲解终归是要结合学生状况进行施教的。这样结合资源和思路,恰切组合,才能思路清晰,架构合理。

二、课件氛围的营造

课件氛围就是总体的调子,即整个课件从头到尾给人的总体色调和其他效果的感觉,这种感觉要和课文给人的感觉相一致。

例如,我们制作《荷塘月色》课件的时候,可以围绕以下几点考虑色调及效果:一是夜晚的黑色,二是月光的白色,三是铺满荷塘的荷叶之绿色,四是荷花的白色和粉色。笔者制作这个课件,起初的时候准备将课件总体色调设定为夜晚的黑色,但考虑到黑色背景会使播放效果不佳,于是将课件的整体色调定在了荷叶的绿色上。因为月光有朦胧之美,于是在组织精选荷叶荷花图片后,又给每个图片叠加上一层磅值很大的柔化边缘的白色透明文本框,这时候荷塘月色朦胧精美的特点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依据荷花的颜色将文本框设定为白色或粉色柔化效果(如图示)。此框架下的《荷塘月色》课件使所有看到的老师都赞不绝口,在课堂演示时,学生的反应更是惊叹不已。

三、课件标题的添加

给每个PPT页面添加标题,可以使PPT总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具有逻辑性。

为使教学环节衔接顺畅并节约时间,标题尽量与页面同步出现,不提倡进入页面后再显示标题的动画效果。因为当进入一个新的页面后,师生为了等待标题动画完成而使教学过程瞬间卡壳的感觉总是不好,且从时间计,多个标题动画单独出现的时间累加,对于争分夺秒的课堂教学也属于无谓的消耗。如果必须增加标题动画效果的话,各页面的标题动画可以采用同一效果,这样课件总体感觉起来不会凌乱。

另外,标题的文本框和字体最好修饰一下,因为既然是标题,自然要醒目一些。

四、课件动画的设置

PPT课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达到教案要求的教学效果而设置的,动画效果当然也是为实施教案服务的。不过,一些喜欢钻研PowerPoint软件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将自己沉浸于课件动画的花哨设置上。

动画的使用是不能够过度的,即使一个总体色调氛围很好的课件,如果经常更换使用跳跃感的动画,也会使人产生破裂或凌乱之感,并对学生理解课文的连贯性产生负面影响。

如,大部分叙述性词条或提问式词条的出现效果,使用非常平稳效果的“淡出”进入已经可以达到要求了,为什么还要使用“回旋”进入呢?那些跳跃性的动画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脱离文字内容本身。

其实,动画效果给学生脑海里的着重值是逐渐增加的。举个例子,在连续性的“淡出”进入后,使用横向出现的“擦除”进入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变化。而“擦除”是没有弹跳或破裂效果的,所以学生的思维也就不会发生我们不想要的过大的跳跃。

另外,动画应尽可能和关键词汇表达的意思相符。比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在讲解“泻”字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透明度为60%的、以纯白色填充的、经过了50磅柔化效果设置的文本框铺满页面,再增加一个向下的动作路径或使用“自顶部”的“飞入”就达到了效果(如图示)。

笔者在完成《荷塘月色》课件后曾开玩笑地说:“使用这个课件的老师应该在讲课时大汗淋漓。”因为制作这个课件,倾注了笔者大量的心思,笔者沉浸其中,绞尽脑汁完善能力以内可以处理的部分和些微细节,它就像一个即将诞生的婴儿使笔者充满了演示和讲解它的兴奋与期待。

笔者带着这样的情绪进入了课堂,学生们受笔者亢奋的状态感染,他们两眼发光、炯炯有神,跟随笔者由课件内容进入课文内涵,笔者可以感觉到他们和课文所描述的氛围融为了一体,完全陶醉在了这篇美文之中。

第4篇

这份羞惭主要来自于对“如何把握作者情感”的简单化的处理。

这种简单化具体表现为:(1)对情感的把握立足于文中直接言情的议论性语句上,而未将之和文章对荷塘月色等的描写有机关联,使得原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化特点未能很好呈现;(2)对写景佳句的赏析就句论句,虽也达到了“赏”的目的,但却限于修辞,是低层次的,孤立、割裂的,未将之和作者的“情”联系起来,使得语言的形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实际分离。

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对原教案做修改。修改的基本思想是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深度解读,重构对文本的理解。

原处理

(一)“颇不宁静”

【依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二)暂时解脱

【依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受用”为“姑且享用”之意,“享用”的姿态证明作者暂时摆脱了内心的“不宁静”。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依据1】“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处流露出寥落寂寞的情怀,可见“不宁静”重返内心。

【依据2】“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将采莲那份“热闹”“风流”“有趣”视为“福”,可见对其向往;“现在早已无福消受”则流露出对现实的淡淡不满和此时的孤寂感。是“不宁静”重返的又一明证。

现设计

(一)“颇不宁静”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问题:从文本看,“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一种现实(“白天”)中“不自由”的感觉,言、行甚至思想都被约束着。白天里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不得不想的问题,现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间接依据】“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小煤屑路“很好”。

步骤:

1. 夜晚小煤屑路的特点:“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样一条“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煤屑小路“很好”?

原因:

(1)“幽僻”“寂寞”的路与他此时“颇不宁静”的内心相谐。

(2)路的“幽僻”“寂寞”正可使他获得“独处”的机会,从而获得无人约束的“做”“说”的自由。

【结论】

朱自清内心确有因“白天”中的“不自由”而带来的“颇不宁静”,这种苦恼既体现在文中的直抒胸臆里,也体现在他对“小煤屑路”的认可上。正因为现实中的这份苦恼,所以他需要“独处”,需要没有不自由感的“另一世界”。

(二)暂时解脱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间接依据】荷塘月色呈现的意境特征。

步骤:

1. 把握文中两个主要意象——荷与月的形象特点。

(1)风姿优雅

【依据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将荷叶细杆、叶面圆而铺展的形象喻为“亭亭的的裙”,让人联想起芭蕾的曼妙优雅。

【依据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叶子的“更见风致”是因为水的流动带动荷叶摇摆,这使叶子摇曳生姿,款款动人。这一笔很是精彩,水“脉脉”含情,叶不负“恩泽”,更为美好动人。

(2)娇美清丽

【依据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袅娜”写出了开放的荷花柔软妩媚的姿态;“羞涩”表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少女般的娇美。

【依据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和“星星”均为发光之物,“刚出浴的美人”皮肤细腻润泽,博喻刻画了月光照耀下,荷花的花骨朵和盛开的荷花色泽莹润的特点,使月下荷花的形象分外清丽脱俗。

(3)朦胧淡雅

【依据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香”是“清香”;量为“缕缕”而非“阵阵”;其美妙又如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若有若无,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笔下的荷香无疑是淡雅宜人的。

【依据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色赋予了花、叶朦胧的美,呈现出梦幻般的特征。

小结:

在作者笔下,荷这一意象具有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的特点。

(1)幽静恬美

【依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写出了月光的清澈和流动感,而“静静地”又将这种“动”置于绝无声响之下,此时动而无声的清澈月色呈现出的是一种静谧的幽美。

(2)柔和朦胧

【依据】“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朗照”则过于明亮;有云,但又用“淡淡”和“满月”去中和,这使月色在分寸上“恰是到了好处”,柔和朦胧,如“小睡”般“别有风味”。

(3)优美和谐

【依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以小提琴名曲富有变化而又和谐优美的旋律喻因为月色的“不均匀”而带来的光影之优美和谐。

小结:

在作者笔下,月这一意象具有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的特点。

2. 结合意象特点把握荷塘月色的意境

问题:文中荷和月这两个主要意象共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意象 荷—— 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

月—— 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

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

3. 通过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问题:由荷塘月色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特征,可知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文中的景、情关系可理解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荷、月的意象特点及它们共同营造的意境看,作者当时的内心应该是宁静、平和、喜悦的,只是这喜悦和景的柔和朦胧一样,是“淡淡的”,但“颇不宁静”毕竟是远逝了。

【依据】

王国维先生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已非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着我之色彩”的景,所以,荷塘月色的“色彩”便是作者情感的“色彩”,景与情应该是交融统一的。

意象是表意的物象,是主观之象;意境是境界和情调,是抽象的氛围。袁行需先生曾简明地闸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依据对意象、意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可靠的,两者是相融相谐的关系。

【结论】

荷塘边、月色下的朱自清在自然美景中的确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收获了“淡淡的喜悦”。他“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暂时逃离了那个让他“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直接依据1】文中议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塘月色的世界是一个静谧优美的世界,我“受用”着那份安静及和谐;现实世界是喧嚣的“热闹”,但这个世界里的“我”拥有的只是“什么也没有”的寥落寂寞的情怀。

【直接依据2】文中议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既因为年龄早已不是“妖童媛女”的年龄,更因为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世界里,早已找不到这样的嬉游之所。

【间接依据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阴阴”与“一团烟雾”虽也表“朦胧”之意,但用词不再具有先前的美感,带给人更多的是昏暗的感觉。可见随着作者逐渐离开荷塘的步伐,回望中的荷塘之景也在作者心中、笔下生出了变化。

【间接依据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隐约的远山应是美的,但“只有些大意罢了”却表达了“不足感”。梦的世界里有的是“月光”,现实世界里有的是“灯光”,与其说是灯光“没精打采”,不如说是走向现实世界里的朱自清变得“没精打采”了。

【间接依据3】“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美少年、美少女、美酒、美景,“恐”的是花“沾裳”,“畏”的是水湿裙。不得不说,《采莲赋》所描写的场景充满了风流热闹的暧昧色彩,这里没有成人的烦恼,只有少年、少女之间涌动的情意。这个世界和荷塘月色一样,也是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是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的世界。

【间接依据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对比之前“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对流水“脉脉”的赞意,此时却变成了直截了当的“是不行的”,情感的变化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结论】

随着回家的步伐,朱自清离那个曾带给他淡淡的喜悦和短暂的超脱的梦幻荷塘越来越远,“不宁静”重回心头,沮丧、怅惘、寂寞、叹息成了他内心的主旋律。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树色、远山、灯光),耳朵所闻(蝉声、蛙声)与心中所想(采莲的世界)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一个“不自由”的人。

反思

此次教案的修改,我的立足点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作者情感的把握问题。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特征的批判性阅读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质疑、思辨、建构。

按照这种思维的要求,我不得不问自己几个问题:

(1)既是写“荷塘月色”,为什么要花一个段落写那条小煤屑路?这条路和朱自清内心的“颇不宁静”有关联吗?

(2)何以见得他在荷塘月色中获得了暂时的超脱,仅仅凭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又凭什么说他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仅凭“蝉声”“蛙声”和“无福消受”这两处单薄的议论吗?

当我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将文本中的景与情割裂分析是完全不恰当的,因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藉文中占据主要篇幅的景物描写找到答案。

批判性阅读中的“质疑”指向的是是否“决定相信什么”,就《荷塘月色》而言,就是——我是否该相信作者的情感如他所说的那样。质疑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缺陷,也包括寻求理由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批判性思维既是否定性的,也是建设性的。现在的设计绕了一个大弯,但最终有力地证明“他的情感变化的确是这样的”,虽然结论和原处理一样,但是中间过程却大相径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和作者情感被有机联系起来;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被呈现出来;而作为诗人的朱自清的散文,其诗化色彩也逐渐被清晰化。

批判性阅读中的“思辨”指向的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就是运用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结合合理的想象、联想,对问题进行富有逻辑性的缜密分析和推断,这个逻辑思考过程在现设计中通过“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被清晰地呈现出来。

经过逻辑的分析过程后,读者最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就是“建构”,它是质疑、思辨后形成的见解,是批判后的否定或肯定,是解构后的重构。就《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描写而言,如果进行逻辑分析后无法获得和议论表白一致的内心情感,那文章的抒情就变得“可疑”,或者说文章的艺术水准将因情、景的不谐而大大降低;反过来,逻辑分析之后,如果我们收获的是对原文情、景高度融合的认可,那么这种重构将比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抑或直接通过议论浅层次地把握作者情感深刻得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5篇

关键词:确定性;不确定性;本色课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它既包括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等因素,设计的预期目标,即确定性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包括由于课堂的师生互动而偏离甚至违背了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大胆质疑、讨论生成的新的教学目标,即不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只有将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目标预设――众里寻他千百度

语文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课时都有自己确定性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必须是一个苦心经营的过程。

一方面,设置教学目标要关注文本本身。下面,我将以和初三学生分享的一堂阅读课《荷塘月色》为例,谈谈如何设计教学目标。这篇文章是现代散文的名篇,用词精当。在艺术手法上,《荷塘月色》通过生动传神的比喻、拟人和大量的叠词的使用,表现出“月色”特有的朦胧、令人神往的美。因此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上,我设计为揣摩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荷塘月色》本是高中的课文,表现情感较为复杂。有人说,表现了作者对残酷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有人说是表现作者内心与“妻”咫尺天涯的感伤,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现在要与初中生分享这篇文章,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状态,不能过于苛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上,我只要求学生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淡淡喜悦、忧伤之情,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论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不断发展新能力,不断丰富情感。

2.目标生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目标预设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心经营过程,那么目标生成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然相遇过程。每一堂课,教师除预设目标之外,还要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恰当地调整或变通教案,以保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荷塘月色》的阅读过程中,我请学生朗读自己最有体会的句子。有一位学生提到:“老师啊,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显然,这超出了我的预设。于是,我让其他学生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说道:“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话音刚落,质疑的学生立刻认同地点点头。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课堂疑问,还加深了学生在和文本对话过程中对字词的理解。

3.两者结合――本色课堂,和谐共赢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种弊端,就是学生常常被教师预设的教案驱赶着,老师和学生眼里只有终点,完全忽视了时间跑道上的风景。这样,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究其原因是教师眼里只有预设的目标,没有课堂上生成的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在属于自己的课堂里自由解读。通过自由对话,将原本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教学目标结合,由此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

第6篇

一.选择引领,促进预设之外的生成

课堂教学不可能总是沿着预设方向进行,有时会出现预设之外的、重要或无关紧要的、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新方法与新思维、新情况或者新事物,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与主动性,那么实际教学过程要比预设过程更具生机活力,更为生动丰富。同时,由教学本身看,从计划到具体开展过程,由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过程则为动态变化及生成性过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意料之外的问题,教师需要巧妙应对,灵活引领。

第一,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语文老师以退求进,灵活进引。如学习《江南的冬景》后,笔者在预设中要求学生写写与家乡季节有关的作文。而当时又是晚秋冬初,笔者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时机,因而精心预备了写作教案。然而,当学生听到要写文章后,“怨声”连连:“唉,又是写作,又得磨死脑细胞了”;“又是写季节,乱写一通得了”;“还不如到外面瞧瞧”等。面对这一意外,笔者“丢掉”教案,以退求进,说道:你们想去外面体验故乡晚秋冬初之景吗?于是学生精神抖擞。笔者适机提出要求:你们要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园草地上观察、感悟。第二天,全班学生都交上了作文,既有叙事的,也有议论的、写景的,并且整体写作质量较高。

第二,当课堂教学脱离方向时,则积极引领。在课堂教学中,若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可利用其积极面展开启发,实现精彩生成。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当学生们正细细品读文章对月色荷塘的描述时,从窗外突然飞进一只蜻蜓,于是学生注意力被蜻蜓所吸引,有些学生想离开座位去捉蜻蜓。面对这一意外事件,教师正色道:你们将“荷塘月色”读得太美了,看,蜻蜓也被美丽的“荷塘月色”吸引了,你们愿意齐读来与蜻蜓分享这优美的月下景色么?虽然学生半信半疑,但还是回到了课文朗读中,并入情入境地齐读着,取得较好的课堂调控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是机智引领,而是采取严厉批评的方法,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氛围,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不是理想状态下的精彩生成。

二.点拨引领,促进预设之中的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预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课前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安排与设想。而生成,则是构建与生长,是教学中动态变化过程,有生成性与丰富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生成以预设为基础,预设以生成为提高。

第一,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问题点拨来有效引领。如教学《雷雨》时,当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关系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就人物形象特征分析展开预设。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看法。由学生谈论中,可发现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不是真的有感情。对此,笔者精心做了准备。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辩论。学生们激烈辩论着,当他们争持不下时,教师可及时点拨:当时社会如何?家庭关系如何?于是,学生辩论更为理性,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虽然未得出定论,却在辩论中对课文有了新体验与新认识。

第7篇

教师的专业的生活主要内涵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了教师的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的讲课后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备了一辈子。

我相信,大凡有点成就的名师,都会像这位历史老师那样用其一生来备课,他一生所过的专业生活,主要就是备课。备课,绝不仅仅是写份教案而已。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思考教法这些大量的工作是不是可以算作隐性的备课呢?

吃自己嚼过的馍也不甜

此话出自一位老教师之口。有人问他,教书三十余年,你怎么每堂课还都重新备课?答曰:“吃别人嚼过的馍,不甜;吃自己嚼过的馍也不甜。”这一比喻,真是形象而贴切。

叶圣陶先生提出过“教学欲”这一概念。教学欲,即上课的主动性和激情。一个没有教学欲的教师走进课堂时会步履迟滞,讲起课来会无精打采。如果有了跃跃欲试的激情,有了一吐为快的宣泄需求,那么这堂课才会上得畅快,上得神采飞扬。而吃嚼过的馍,连自己都会感到厌倦乏味,又怎能有兴致勃勃的教学欲望呢?备课,如果备到了立马就想向学生倾诉的地步,这堂课必定会吸引人、感染人。

教学乃“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忽、缺漏甚至是失误,但是,这些遗憾都可在下一堂课加以弥补。遗憾可变为登上新台阶的动力。尽管下一堂课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的遗憾,但这样的循环,实质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也许我们的课永远达不到完美,却可以不断走向完美、接近完美。明乎此,又有谁愿意裹足不前呢?

许多优秀教师都很重视教学反思,这就是化遗憾为财富了。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其实,教师的责任又岂止于弥补遗憾,不断地求变求新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听一位老教师教《荷塘月色》,他一上来先从时代背景说起:此文写于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彷徨和苦闷之中,所以作者在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后面又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激愤心情……一听,就知道他用的是老教案,其语言也是教学参考书上的那一套。看来,他不知道如今对课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早已取代了对课文单纯做政治性的解读,仍然是固守一隅,抱残守缺。据说,这种一本教案沿用多年的情况在学校里还不在少数。年复一年地炒冷饭,照本宣科,不断重复自己,能没有职业倦怠吗?又凭什么让大家尊重你、佩服你呢?

谈到这件事,我的一位朋友说,不要说是重复使用老教案,就是新备的课,也可能需要作出临时调整。他讲了他自己教《荷塘月色》的故事,上课之前,一名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他说,上课请不要提问他,因为最近家中发生变故,内心很乱。于是他在这堂课的最后做了这样的发挥:《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可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作者从现实的俗世中解脱了出来,进到了一个纯美的自然情境之中,心灵得到了慰藉和滋润。自然美对人具有调适甚至疗伤之作用,年轻的恩格斯就曾经在失恋后进入阿尔卑斯山旅游,使内心得以平复……最后他说:现代人的心灵难免会处在烦躁、焦虑之中,所以每个人都要善待心灵,寻找到自己心中的“荷塘”……听课者无不认为这堂课的结尾堪称“神来之笔”。

一位教师只有常教常新、与时俱进,才会永葆教学青春。他不但不会去吃自己嚼过的馍,而且总是吃现蒸的馍。所以,根本无需乞灵于旧的教案。

看似随意,实则刻意

有些教师平时的课上得还不错,但一上公开课,由于过于刻意,反而上得不如平时。

有位女教师擅长朗读,音色悦耳,平时授课很受欢迎,效果也好。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听她的课。本来,那篇课文短小清浅,很适合朗读教学,可是她却刻意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弄得个人特色荡然无存,让我们好不失望。有位教师总是不满意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课上得很是纠结。原来,他要求学生的表述必须完全符合他的意思才行,这种刻意其实就是刻板。看来,刻意而为,往往是吃力不讨好。执教者累,听者亦累。

词典上对“刻意”的解释是用尽心思,并无贬义。和“刻意”相对应的是“随意”。讲课当然需要尽心尽力,不可随意为之,但随意有时却可表现为不经意、洒脱、尽兴,使教学平添色彩。对于刻意和随意,沪上一位名发型师有次在聊天时给了我极大启示,他说,最好的发型都是刻意营造的,却看似随意。――现代人厌倦了整齐精致的形象,转而追求率意闲散,追求释放个性。原来,随意,绝非随便,实质是刻意为之。上课是否也可如此呢?它应是精心准备的,但上得却自然有个性。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也说过,他追求的是“没有艺术的艺术”。所谓“没有艺术”并非不讲艺术,而是让人看不出人为雕琢的痕迹。

精湛的课理应轻松、本色,而又恰似行云流水。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多方征求意见,不厌其烦地多次试讲。――愚以为,如此做法大可不必,这种刻意也许最终会消解了激情和自我本色,给课带来太多人为修补的痕迹,甚至成为“四不像”。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