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6:54
序论:在您撰写会计出纳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参考文献:
[1]刘叶.试析企业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强化措施[J].中国外资,2012,05:129.
[2]赫怡娜.强化企业出纳工作的措施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54.
[3]杨峰.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213-215.
[4]陈以东.对企业出纳工作的管控措施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8:137-138.
[5]李玉香.出纳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288.
[6]黄英.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纳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0:82.
[7]张新丽,程丽.出纳工作在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8-20.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出纳业务》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连锁,2013(10).
[2]赵宇.高校“出纳实务”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
[3]程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探讨[J].高职教育,2012(1).
[4]胡志强,杨明娜.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出纳实务”的教学与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参考文献
[1]张岩.浅谈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
[2]陈丽娜.浅谈出纳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3]简玲.基于Web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李燕雯.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8.
[5]王美艳.A公司财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6]邱敏.私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模块设计
会计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工作内容和提高实务操作能力,我们结合会计工作内容、会计岗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设计了会计实训必需的四大模块,即建账、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出纳岗位工作、纳税登记,并从这四大模块入手,分析、阐述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相关会计课程后,如何让学生有目的、直观的、仿真的进行会计工作的训练。
一、建账模块
任何企业在成立初始,都面临建账问题。即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会计业务情况,购置所需要的账簿,然后根据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处理程序登记账簿。所有我们要求学生实训的第一模块,即必须掌握如何“建账”。一个企业至少应建四本账册:一册总分类账;一册现金日记账;一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册活页明细账。
二、主要经济业务账务处理模块
经济业务账务处理主要包括日常经济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三部分。这一模块的会计工作内容多,在选择实训内容时,既要选择有普遍性的经济业务,又要选择有特殊性的经济业务。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
1、日常经济业务处理——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1)根据实训资料采用专用凭证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整理、传递;(2)根据实训企业的日常业务采用通用凭证编制相关记账凭证。
2、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登记账簿
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簿登记,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各类账簿登记的一般技能要求;(2)熟练规范地根据前期工作成果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并按全月三次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3)掌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以及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4)能够采用适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对实训中出现的各类错账进行更正。
3、期末业务处理——对账、结账。(1)根据实训企业的资料及在前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期末账务处理,并登记相关帐簿;(2)编制总帐科目试算平衡表、核对银行存款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对帐无误后进行月末结帐;(4)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账簿。
4、期末业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1)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2)根据实训企业资料及前期工作结果,编制利润表。
三、出纳岗位工作模块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下面阐述该模块的主要实训内容及具体要求:
1、明确工作目标。在进行该模块实训操作前,首先要学生掌握出纳岗位的工作目标。
2、工作态度和能力要求
在掌握以上出纳具体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训企业的具体业务,通过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工作态度要求: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
(2)技能要求: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
(3)能够填制与审核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如:工资表、报销单、借款收据、领款收据、差旅费借款、报销单等;并能模拟现金收付款业务的办理。
(4)能够填写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等银行结算票据并模拟银行结算业务的办理。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5)能够辨别出纳凭证:包括与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结出余额。如 重要的凭证进账单,指导教师先示范,然后再由学生操作。
(6)能够进行期末对账及结账,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现金总账、银行存款总账余额核对;月末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纳税处理模块
该模块是在各门会计课程中几乎不被重视,也是学生掌握较差的一部分,但在实际会计工作是不可缺少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将纳税处理单独作为一模块来设计实训是必要的。
1、总体目标设计:由于税种较多,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进行实训。通过这两个税种纳税处理实训,帮助学生掌握从事企业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相关理论知识,能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应纳税款的计算与核算,并据以填制纳税申报表、办理纳税申报工作等。
2、实训内容及其方法设计:
(1)增值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纳税申报的程序与方法。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企业当月销项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确定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③根据模拟企业某月经济业务资料,分组训练计算该企业当月实际应纳增值税税额;
方法:教师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演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纳税申报程序,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值税申报缴纳的具体业务处理,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参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训。
(2)企业所得税纳税处理内容及其实训方法设计
主要内容: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应缴所得税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等。实训步骤及方法:①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计算企业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据实预缴的所得税税额;②根据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独立计算年终汇算清缴时模拟企业全年利润总额;③根据资料,独立确定应税所得额中纳税调整项目,并据以计算模拟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④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税率并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汇算清缴应补(退)税额。
该课题论文只是我们研究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一个开始,以后我们将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3(职业教育设计丛书)。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基础实用基础》(精品课程)
论文关键词:出纳 风险 降低和分散
一、出纳岗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内部控制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其内部控制风险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各个企业单位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收支及使用情况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制度上讲应该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各种违规、违法、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出纳人员却往往无法制止或纠正,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很多人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不了解,认为出纳人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只要领导同意,就必须付款。②管理制度设计尤其是审批制度不合理。目前,多数企业或单位对款项的支付都设计了垂直型的审批环节,即按照单位领导、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顺序实行签字审批,但由于很多单位领导对各项财务法规甚至财务工作都不甚了解,仅仅根据管理工作或其他需要就认可了某些有问题的经济业务的发生,由于有了领导的签字,其他审批环节一般也是一路绿灯,等到出纳人员发现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错就错,却已无法纠正或制止了。另外,很多企业和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够。如盘点制度、设立备查账制度、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等在不少单位往往执行的不好。
2.会计核算风险。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最基础的环节,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出纳工作并不复杂,工作程序也相对简单,但这却不意味着出纳工作难度低,要求低,实际上,由于一般单位设置出纳岗位均不多,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出纳岗位往往是接触人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如某所高等专科院校,各类在校生年均万余人,再加上各种培训班、短训班,近两万人次的各项收费以及学院的日常往来核算均由几名出纳人员(含收费岗位)负责,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与其他会计岗位不同,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一但发生错误往往是无法更正(会计制度专门设有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在发生核算错误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按规定进行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因此其差错往往是可以更正的),发生损失时,也只能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样出纳岗位就面临巨大核算风险,同时也给出纳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几乎所有出纳人员(尤其是现金出纳)均有过自己承担损失的经历。
3.职业道德风险。长期以来,在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的管理中,对财务工作及财务人员普遍不够重视,近些年来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依然还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财务工作的评价度不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偏低,升迁机会少等。而作为财务基础的出纳工作虽然重要,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认为,出纳工作相对程序简单,技术性不强,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或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出纳岗位的设置仅从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角度出发,并未过多考虑其岗位的特殊情况及要求,另外,无论是各项相关财务法规、制度还是日常管理,均更多的是强调岗位的要求及人员承担的责任,却忽视了出纳岗位及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出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并产生懈怠、反感乃至抵触情绪,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诱发职务犯罪。所以说,出纳岗位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对化解出纳岗位的风险及压力的设想
1.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人管理,对重要的证、章、票据严格管理,尽量实行分人保管并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严格实行定期盘库制度,做好盘点记录,积极核对账项,定期编制银行账户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不留后患,对各项由出纳人员记录的日记账要由专人定期审核,建立健全备查账制度,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努力抵制白条入库,杜绝账外资金。完善管理制度,在现有的授权审批制度中,设立出纳岗位初审环节,在经济业务发生前或在费用支出报销时,由出纳岗位人员对该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及其相关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初审,对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签字认可,然后再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后方可付款,对不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抵制或责成相关人员改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纳岗位的风险。
2.规范资金的收付制度,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的各种理财手段,灵活运用网上银行、信用卡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款项的收付,尽量减少并严格控制现金收支业务,从技术上减少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的核算风险。
3.建立健全轮岗制度,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考核制度。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主体的业务范围、管理流程等相对稳定,加之财务工作又严格遵照诸多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工作又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建立各个岗位的定期培训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一些工作外,使大多数财务人员包括出纳人员都能胜任各个会计核算岗位,应当理解并重视出纳岗位的工作压力,努力给出纳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出纳岗位上尽量做到人员的新老搭配,创造浓厚的业务交流学习氛围,从各个方面疏导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2000年,当我开始学习财会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的会计人生。起初我的印象里,财会人员就是拨拨算盘,算算账,然后月底月初地结账,每月发发工资。现在看来,那时候的理解太狭隘,更像是我们国人印象里的账房先生。从最初的初级会计、税法开始学起,我慢慢学习和了解了这个行业。
2006年,企业内聘财会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我成为了一名会计人。
在所有人的眼中,出纳是财务工作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也是最辛苦的。整天看着我们跑银行,取现金、存现金、跑贷款手续、做票据业务……自己在这几年的出纳岗位中也体会到了酸甜苦辣咸,可谓是五味俱全。
出纳首先要有责任心和道德感、公德心。公司每一笔资金的收支都要从出纳的手里过,出纳掌握着企业的全部资金。每次汇款或是报销都要认真审核好凭证,填写清楚电汇凭证,责任心必须强,不然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出纳也是会计工作的最后一个关口,从每一份凭证里,我们能看出会计人员和专业部室办事员的业务流程。作为一名出纳人员,必须时刻警醒着自己,切不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想方设法动用企业资金。这种做法不仅会让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也会断送个人的前程,辜负领导同事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尤其是管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时候,票据的面额大小不等,出票行的信用度也是高低不同。每次做票据收支的时候都是如履薄冰,什么样的能收,什么样的不能收。甚至半夜也会惊醒,是不是每一张票据都看仔细了,是不是每一张票据都录入台账、上报领导了。不过最高兴的就是拆分票据的时候,虽然每次都是手续繁杂,需要谨慎小心,可谓是“步步惊心”,但是眼看能带来既得的经济效益,能动用经济的手段合理合法地为企业盈利,也是我们会计人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出纳还有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企业融资,每当需要企业融资贷款的时候,出纳都是负责具体事务的。极其繁琐的步骤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配合银行放款,为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论文关键词:出纳 风险 降低和分散
一、出纳岗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内部控制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其内部控制风险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各个企业单位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收支及使用情况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制度上讲应该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各种违规、违法、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出纳人员却往往无法制止或纠正,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很多人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不了解,认为出纳人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只要领导同意,就必须付款。②管理制度设计尤其是审批制度不合理。目前,多数企业或单位对款项的支付都设计了垂直型的审批环节,即按照单位领导、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顺序实行签字审批,但由于很多单位领导对各项财务法规甚至财务工作都不甚了解,仅仅根据管理工作或其他需要就认可了某些有问题的经济业务的发生,由于有了领导的签字,其他审批环节一般也是一路绿灯,等到出纳人员发现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错就错,却已无法纠正或制止了。另外,很多企业和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够。如盘点制度、设立备查账制度、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等在不少单位往往执行的不好。
2.会计核算风险。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最基础的环节,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出纳工作并不复杂,工作程序也相对简单,但这却不意味着出纳工作难度低,要求低,实际上,由于一般单位设置出纳岗位均不多,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出纳岗位往往是接触人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如某所高等专科院校,各类在校生年均万余人,再加上各种培训班、短训班,近两万人次的各项收费以及学院的日常往来核算均由几名出纳人员(含收费岗位)负责,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与其他会计岗位不同,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一但发生错误往往是无法更正(会计制度专门设有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在发生核算错误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按规定进行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因此其差错往往是可以更正的),发生损失时,也只能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样出纳岗位就面临巨大核算风险,同时也给出纳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几乎所有出纳人员(尤其是现金出纳)均有过自己承担损失的经历。
3.职业道德风险。长期以来,在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的管理中,对财务工作及财务人员普遍不够重视,近些年来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依然还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财务工作的评价度不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偏低,升迁机会少等。而作为财务基础的出纳工作虽然重要,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认为,出纳工作相对程序简单,技术性不强,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或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出纳岗位的设置仅从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角度出发,并未过多考虑其岗位的特殊情况及要求,另外,无论是各项相关财务法规、制度还是日常管理,均更多的是强调岗位的要求及人员承担的责任,却忽视了出纳岗位及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出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并产生懈怠、反感乃至抵触情绪,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诱发职务犯罪。所以说,出纳岗位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对化解出纳岗位的风险及压力的设想
1.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人管理,对重要的证、章、票据严格管理,尽量实行分人保管并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严格实行定期盘库制度,做好盘点记录,积极核对账项,定期编制银行账户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不留后患,对各项由出纳人员记录的日记账要由专人定期审核,建立健全备查账制度,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努力抵制白条入库,杜绝账外资金。完善管理制度,在现有的授权审批制度中,设立出纳岗位初审环节,在经济业务发生前或在费用支出报销时,由出纳岗位人员对该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及其相关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初审,对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签字认可,然后再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后方可付款,对不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抵制或责成相关人员改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纳岗位的风险。
2.规范资金的收付制度,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的各种理财手段,灵活运用网上银行、信用卡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款项的收付,尽量减少并严格控制现金收支业务,从技术上减少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的核算风险。
3.建立健全轮岗制度,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考核制度。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主体的业务范围、管理流程等相对稳定,加之财务工作又严格遵照诸多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工作又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建立各个岗位的定期培训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一些工作外,使大多数财务人员包括出纳人员都能胜任各个会计核算岗位,应当理解并重视出纳岗位的工作压力,努力给出纳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出纳岗位上尽量做到人员的新老搭配,创造浓厚的业务交流学习氛围,从各个方面疏导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关键词: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任务;主要问题;有效策略
作为我国社会出纳人才的一个重要培养基地,中等职业学校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合理地改革、创新当前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强化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之间的对接等方式来实现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水平的同时确保其专业技术优势能够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如何促进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是当下每个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出纳实务课程教师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任务
出纳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中的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专业技能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在课程的教学中理解、掌握出纳的相关理念、方法以及技能,亲自解决实际出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给日后从事出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
1.教授学生出纳知识
学生在出纳实务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出纳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对出纳岗位的职责做出充分的认识,并懂得熟练应用银行结算、现金管理业务等出纳方面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出纳问题,为学生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能够让学生形成办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等相关业务的工作能力,可以依照业务要求进行各种原始单据、出纳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掌握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流程,能够识别人民币真假并且对人民币进行熟练地计算与清点,方便学生日后出纳工作的顺利开展。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仔细的态度与客观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好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为企业提供文明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学生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二、目前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师资队伍的人员相对不足。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学生的人数大大增加,原来学校的专业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就使学生、教师之间的比例出现了严重的失调。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在出纳实务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调研工作不足,对企业实际需求、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等现实问题缺少全面的了解,难以适应实践性强的出纳实务教学的要求。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我国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大多采用的还是教师单方面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模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相对缺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的自主思考、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不够充足,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甚至出现了玩手机、睡觉、看小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3.技能培训不足
目前,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所使用的出纳实务课程教材中虽然包括了出纳概述、银行存款、现金业务等的处理与记账,但是对于数字码书写、点验钞等内容涉及较少,且选用的教材存在着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操作不足的情况,同时一些教师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种种因素都造成了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真正适应出纳工作的要求。
三、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在考虑企业用人需求的同时给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充分的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授学生出纳实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与引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其认识到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并树立起良好的法律道德意识和优秀的人文素养,确保学生在出纳工作中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2.合理选用教材
教材的合理性是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必要条件,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技能见长的应用实践型人才,因此在教材的知识结构方面需要更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确保理论知识的适度,尽量增加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过程等训练方面的内容。在选择教材时还需要注重教材语言的通俗易懂与教材知识的灵活生动,使教材能够对出纳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介绍,从而给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创造有利的条件。
3.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一方面,可采用角色体验法。教师可在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时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背景创设出直观生动的仿真工作情境来供学生体验。例如,在讲解《现金结算业务》中的提现业务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签发支票、取款、辩证凭证等环节的角色模拟,在增强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使其理解、巩固了知识,并掌握了实际应用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可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可对一些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团队、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例如,针对票据打印软件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互助学习小组并自主开展“票据之星”等相关软件的操作,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交流中获得思维的开拓,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创新以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促使会计等相关政策、准则、管理模式的变化,并且给会计出纳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中,必须正视并认真对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之后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指导下从教学理论转变、教材的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出纳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彩.完善高职高专出纳实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2):184-185.
[2]黄玉莺.运用模拟教学法实现《出纳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6).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中,会计核算技能训练模块建设相对完善,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模块建设次之,而财会职业岗位及相关基础岗位技能训练课程建设普遍较为欠缺。就笔者所在学院的财会专业实践课程来说,属于会计核算技能训练方面的实践课程单项系统的有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会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实训,综合的有财会综合模拟做账实训;属于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有财务管理实训、公司理财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而财会职业岗位实践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只开设了一个财会分岗位实训软件操作模块, 也就是说关于财会各个岗位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均在电脑软件中完成,这样操作简便快捷且单证业务设计形象,对于学生了解会计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步骤有一定的帮助和实训效果,作用值得肯定。然而,笔者认为在电脑软件中完成财会分岗位实训过程单一,操作过于形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财会岗位及其前沿工作内容和步骤的感性认识。对于财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来说,目前学院财会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完善,主要有财经数字化综合实训室、通用财会软件应用操作室、财会手工操作模拟室,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主要是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两种形式来完成校外实践教学。
二、用人单位的财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及毕业生需求状况
现代企业设立的财会岗位一般包括财务主管、出纳、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办税、稽核及档案管理等,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在一人多岗时必须贯彻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账、钱、物分管”的原则,即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属于财会前沿的工作岗位有收银、仓管、生产、销售统计、会计文员等职。现代企业大都根据业务需求来设置财会职业岗位及财会工作前沿岗位,中型及以上的企业单位为适应其经济业务量大或者发展多种经营需要设置相对较全面具体的财会岗位及财会工作前沿的岗位。以往多数小而发展型的企业,由于经济业务量少,且根据税务管理要求设置出纳、会计两职,出纳管钱,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及办理银行结算等业务,会计管账,主要负责全盘账务的处理以及报税等业务。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记账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记账中心完成。据调查中小型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潜力巨大,而且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记账人员岗位的需求,占据了所有会计岗位的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岗位就业情况调查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财会专业2009~2010届部分毕业班就业岗位调查显示(见表1):2008级两个班毕业班同学就业于出纳、会计、审计等财会岗位的人数比为31%、42%相对于2007级三个班的人数比68%、72%、67%少了许多, 而2008级毕业生就业于收银、仓管、财会文员、 统计等财会前沿岗位的同学人数比2007级相对多些,另外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的同学2008级比2007级明显多一些。
另外,笔者通过电话对学院2009~2010届财会专业其他几个毕业班级的曾经担任过本班毕业就业统计的同学调查,同样显示:2007级(2009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大多都已经就业于所学专业或相关岗位,少量同学就业于与专业无关的其他岗位;而2008级(2010届)应届财会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在财会岗位的人数相对于2007级少些,他们多数分布在财会前沿工作岗位或其他专业岗位。 调查还了解到2007级财会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本专业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经历两次就业,个别甚至有三、四次,他们都是从不同单位(公司)的非专业岗位或专业前沿岗位再转入另一单位(公司)中的专业岗位,另有一部分则是从单位(公司)内部的非专业岗位或专业前沿岗位调入专业岗位的,只有小部分同学则是初次就业就到了专业岗位;对于就业在非专业岗位的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属于自愿就业,即有意识不从事所学财会专业,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则是被动就业,他们想从事财会专业工作,但因为他们的专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暂时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岗位。
四、高职院校财会职业岗位实践教学课程完善建设
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中,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相对成熟和完善,而财会职业岗位实践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建议:
(一)建立校内财会操作实训岗位 首先,校内设置财会职业岗位手工模拟操作实训是着重培养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基本工作规范、业务处理能力和财务监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沟通协调能力,因此,财会职业岗位可设出纳、资金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账报表核算、办税、稽核及档案管理等岗位实训。其次,财会职业岗位实训的授课方式,可采用单独开展和同时开展相结合的方式,。单个岗位实训单独开展可以融入到专业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课程中进行,具体操作是老师在进行专业系统实训教学时,应点明该实训操作中的每一环节和步骤属于哪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并熟悉财会岗位及其工作内容;财会多个岗位实训同时开展则采用分组形式,轮岗操作,要求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模拟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好的实训教材是提升财会职业岗位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财会职业岗位实训题库尤为重要。
(二)增加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实践课程 针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多在财会职业基础岗位的特点,可以适当增设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实训课程如收银、仓库管理、统计等岗位实训,目的是加强学生在财会工作前沿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收银岗位实训主要包括超市收银机的基本操作训练,真假钞票识别,点钞训练等内容;仓库管理岗位实训主要包括库存物资收、发、结余的登记以及物品的存放管理技术等内容;统计主要包括数据统计、数字速打训练等。另外,为了使学生更能胜任会计文员工作还可增设相关选修课如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等。
(三)加强校外实训建设 创办校外实训基地,发展中型企业和记账中心为实习基地,采用校企协作订单培训、校企合办实训教学基地,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基地持证上岗位操作训练,另外适时让学生到不同类型企业现场参观进行感性认知,最后再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就业能力。
五、结论
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立足之本,现实社会多种产业发展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职业实用技能型人才目标,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坒业生的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强化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完善财会职业岗位实践课程建设已经成为现实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