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德孝文化节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2-02-11 16:07:46

序论:在您撰写德孝文化节工作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德孝文化节工作方案

第1篇

按照区安委会的要求,我局对全区文化市场进行了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大检查,现将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如下:

一、区文体局召开2014年下半年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工作会议。区文体局负责人在会上传达了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并就文化市场综合整治行动及安全生产作了动员。

二、区文体局向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负责人发放了安全生产、规范经营告知书。特别对消防工作,我们做了严格具体的规定,要求各经营业户必须有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必须落实到人头,不允许电路电线牵明线,防火通道必须安全畅通,灭火器要指定专人负责并能熟练操作等细则。

三、7月下旬,区文体局进行了文化市场消防安全排查,重点检查了网吧12家,电玩城3家,歌舞厅6家,主要检查各文化经营单位以下方面的安全隐患。

1、经营场所的防火设备,电闸线路及消防系统,有无超负荷用电设施情况;

2、紧急通道是否有警示标志,照明系统是否健全,通道有无堆积物情况;

3、安全制度是否建立,电线、电路的检查及维修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4、经营场所的消防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的实用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情况,是否杜绝明火隐患。

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文化娱乐场所消防设施比较齐全,消防安全组织比较健全,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大大增强,经营秩序良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能当场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对不能当场整改的,已全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消防安全。

经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全区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广大经营业户无论在安全防范意识上,还是在具体措施落实上都基本达到了标准。

第2篇

关键词:学生工作;信息化;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2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学生工作需要结合信息化的思路,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学生工作系统为基础,提高我们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首先,我们需要辩证分析:系统的出现,不一定能马上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量变与质变的道理,也揭示这将会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使用者需要时间适应,而且在“吃螃蟹”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不断优化系统。淘宝从2003年起,经过10多年打造,其B2C等系统,才有了今天的稳定和优势。我们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也需不停打造,才能成长起来。

一、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指的是什么

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从第一层含义理解,是使用互联网或相关通讯技术,全方位协助学生工作的架构。它应包括教务系统、毕业生管理系统、就业系统等,使用者可以是教务秘书、科任老师、财务人员等。也可以理解为利用互联网或相关通讯技术,协助辅导员处理相关学生事务的软件(架构)。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建设基于web环境下的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只需要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系统,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本文主要在web技术下,探讨与辅导员相关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

二、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1.从技术上分析。(1)需要稳定、安全的机房。信息系统需要硬件作为存放的载体,相关数据放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是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标准的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水、防尘要求。然而全标配的机房,其建设需要较为昂贵的费用,且日常维护也需要不少的资金。尽管如此,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时候也要去考虑机房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即使机房在初期达到标准,也需要相关人员每日检查机房,定期检查防火设备,机房在夏天需要进行控温,而且防止因盗窃而导致的数据丢失。(2)兼容主流浏览器的情况不理想。需要面对浏览器兼容的现实情况,较多系统还停留在只兼容ie8、Ie6的情况。目前主流浏览器内核三分天下,微软使用的Trident内核,谷歌浏览器(chrome)使用的webkit内核,Firefox浏览器使用的Gecko内核。实质上需要兼容这3大内核即可。因此,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只兼容ie8、ie6浏览器,是技术落后的表现之一。(3)忽视简明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角度来说,具体是指操作系统的时候,所展现的画面。点击系统某一个按钮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友好的提示、跳转页面等效果。系统既然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能仅仅把功能实现就了事,还要把握细节,把功能实现所采取的步骤进行优化。在设计系统的时候,交互和界面设计往往遭到忽视,而功能实现为优先。这种想法有悖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需要重视起来。

2.从内容上分析。(1)各种系统相对独立,信息不连通。这里的各种系统是指高校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的系统,例如宿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奖助贷管理系统等。然而这些系统往往都是单项功能,信息没有相互共享,一些事务性工作,需要重复进行。再者开发的时间和技术都不同,很难相互连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需要进行整体的统筹,系统统一使用某种技术,统一使用相同风格的界面。系统需要有信息共享的能力,在编程技术上设计接口,用于共享数据。(2)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功能。系统建设往往优先考虑老师的功能需求,而忽略学生的用户体验。建设信息化系统,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系统如何建设。因为学生也是系统的使用者,也需要照顾到学生的操作习惯。而且选课等系统,老师很少用到,反而学生用得多。

3.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要素。学生工作信息系统的打造应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生工作事务性模块(辅导员):主要是管理者使用,可以管理学生花名册、联系方式、宿舍用电用水情况,学习情况查询(包括选课系统相关情况查询)、奖助贷信息、思政教育(违纪教育、申报处分)、大三实习(就业)情况,及其离校信息办理等。学生事务模块(学生):则主要是学生使用,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自己的宿舍信息、学习情况(成绩、选课)。对于奖助贷评优信息查询,可以查询目前奖学金下发的进度,申请的助学金是否审批下来等。思政教育:则可以查询学生自己相关的违纪情况,申请撤销处分等。就业信息,这是填写自己实习单位等情况。毕业管理,则可以指引学生如何办理毕业手续。信息推送: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需要安装验证的软件,才能进入互联网。可以开发类似腾讯、360、搜狐的新闻页面的推送功能。在验证成功后,在屏幕右下角弹出相关通知信息。该信息推送的功能,其覆盖效果比较好。信息推送的功能并不是取代飞信、QQ群的通知方式,而且作为重要的补充。学工队伍管理:主要让上级领导对辅导员等队伍进行管理、考核、查看辅导员的工作手册填写情况,也可以查看辅导员走访宿舍的次数和时间。信息安全日志与备份:主要进行用户操作的记录,如删除信息的记录、权限更改的记录等。一个月至少进行完整备份一次,每周进行新数据备份。确保信息不因突况(火灾、数据硬盘被盗)而丢失。以上模块为基本要素,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拓展。

三、基于web技术的建设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1.兼容主流浏览器。兼容浏览器,从技术上讲是CSS(层叠样式)、javascript语言需要在各种浏览器中正常运行。笔者认为需要从目前中国浏览器份额的情况,来制定我们的兼容策略。目前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猎豹等浏览器,采取的双核模式,实质上是:它们一般情况下是IE内核,高速模式下是webkit内核(chrome)。根据百度流量研究院(http:///data/browser)的数据(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可知,我们需要兼容IE、chrome浏览器,就相当于兼容大部分浏览器,理论上可以达到90.04%的兼容覆盖率。如果我们仅兼容IE,则兼容覆盖率只有56.05%,这是远远不够的。

2.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否取得成效,其中一个要求是需要观察是否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优化操作步骤、简化申报流程是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检验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对比完成同一样事务性工作所花时间的多少。

3.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由于学生的个人信息十分敏感(有家庭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不良的后果。然而,安全漏洞是不能保证百分百消失的,只能不断减少漏洞。如,XP系统是在2001年10月25日的,直到微软不再更新的那一刻(13年之后),还不断有漏洞需要打补丁。由此可见,系统需要安全日志,而且需要不定期进行维护,为系统的漏洞打补丁,同时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检查是否有木马。

四、未来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向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高校思政的队伍,需要掌握相关学生工作的数据,利用数据协助决策的制定。例如:年级学生成绩整体水平,违规数据集中在哪栋宿舍,哪些宿舍的电脑访问图书馆网站比较多,哪些学生进入图书馆比较多。这些都可以通过系统建设,进行数据收集。这些数据将真实反映学生管理制度的成效,同时指导学校进行制度建设。

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尝试开发移动版系统。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699元就可以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系统的发展方向,可以转向智能手机。例如课室点名,实现无纸化,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机的软件进行学生点名。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手机录入相关信息。而且手机有摄像头,甚至遇到突况可以通过移动系统进行(学生)请假。可见,智能手机越来越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3.各大高校可联合共建数据(服务器)中心。若干高校可集中在某地共建数据(服务器)中心。数据中心可以存放各高校的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设标准的机房。也可以把各高校的选课系统放在服务器中心,各高校进行错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选课系统的性能,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S].

第3篇

一、总体目标

扎实开展“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两大主题实践活动,扩大“四德”工程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园区的软实力,为建设“实力”、“幸福”、“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

二、工作重点

(一)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1.组织发动。各村、各企业都要召开专项会议,层层传达贯彻全区“四德”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工作方案。要结合全区“四大工程”的实施,以“大讲堂”、“大教育”的方式,做好党的十精神、“精神”、道德模范事迹、文化经典、警示教育等宣传,动员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等各层面积极投入“四德”工程建设。

2.培育典型。从3月份开始,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围绕“六创八评”活动,以及“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等主题实践,逐项培育推荐典型,提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反映社会道德现象,区里将筛选先行人物、先进事迹,进行深入宣传,引导大众舆论方向。

3.强化宣传。各村、各企业要在显要位置增设、更换一批道德主题公益广告、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四德”工程建设氛围。要利用广播、宣传栏,迅速向职工群众做好宣传。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道德主题节目创作,推出一批以道德建设为内容、以道德模范或各类先进典型为原型、来自人民群众身边的优秀文艺节目,并组织开展演出。

(二)扎实开展“六创八评”活动

1.“和谐文明集体”创评。继续在全区所有企业中开展“和谐文明企业”创评活动(经贸局牵头),在全区所有村居中开展“和谐文明村居”创评活动(农村办牵头),在全区所有家庭中开展“和谐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区妇联牵头)。在5月底前,各牵头部门要对按照创评标准,推选出先进集体,经贸局要推荐2个以上企业,各工作片推荐2个以上村,每村推荐一户和谐文明家庭。工(管)办要搞好先进集体的宣传培育。

2.“道德模范”评选。各村、各企业要按照龙高委发[2012]5号文件中《关于在全市开展道德模范创评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设立“爱岗敬业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尊老爱幼模范”、“优质服务模范”、“自强不息模范”、“见义勇为模范”、“热心公益模范”八个门类,筛选提报典型人物事迹。每村至少推选1名道德模范,企业推选5名以上道德模范,报送典型事迹,区“四德”工程领导小组将对先进典型进行评选,组织搞好宣传报道。

(三)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广泛开展“孝德在”、“兴创业文化、践精神”两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六创八评”内容,吸引全体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四德”工程建设,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1.开展“孝德在”活动。将“孝德”建设作为“四德”工程建设先导,从一人一家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断拓展,着力营造内孝父母、外敬老人的和谐家庭环境和友善社会环境。一是征集践行“孝贤标准”,将传统的孝德文化与当前的区情、民情相结合,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征集和践行“孝贤标准”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关心父母做起,在全社会营造知孝义、崇孝德、践孝行的良好风尚。二是创建“敬老文明号”,在全区所有具有服务职能的窗口单位、餐饮和商贸流通行业开展争创“敬老文明号”活动。通过落实为老优惠政策,优化为老服务环境,规范为老服务标准,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敬老意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三是评选“新二十四孝贤”,通过实践和评选活动,广树孝贤典型,宣传孝贤事迹,教育引导全区人民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孝敬长辈、关爱亲人、奉献社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四是组织开展“孝德文化节”各项活动,集中开展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社会实践,扩大社会影响面,将“孝德在”活动推向。

2.开展“兴创业文化、践精神”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精神”转化为全社会富民兴企的内在动力。一是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研究创业文化理论、倡导创业理念、传播创业政策和信息、宣传创业经验和典型,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二是开展创业培训,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教育模式,为想创业的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支持和创业指导,提高群众创业能力。三是开展文化创建,在村居、企业、学校、机关不同层面培植创业理念、优化政策机制、开展创业服务,为全民创业提供优良的软环境。四是培树创业典型,围绕创业实绩和回报社会等内容制定评选标准,层层选树创业典型、宣传先进创业事迹,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五是夯实创业道德基础,积极构建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组织全区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积极参加“诚信联盟”,开展“诚信”评选和表彰等,教育引导全区群众树立“诚信创业、长远发展”的思想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力戒形式主义。在设计、组织实践活动时,必须与本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从群众喜欢、群众参与、群众满意的角度出发,避免敷衍应付、流于形式或华而不实、劳民伤财。

(二)要善于总结提高。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围绕新形势、新变化,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拓展思路、提高标准、丰富内容,努力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扩大参与面。

(三)要注重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机关、强企、强村在“四德”工程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各牵头部门要在本领域内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实力强、“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好的部门、企业和村居与实力弱、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的单位、村居开展“文明联动”、“文明共建”,通过传授经验、提供帮扶、共同开展活动等形式,促进整体文明创建水平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四德”工程建设是全区长期性重点工作之一,各村、各企业、各部门要坚持常抓不懈,要逐级成立“四德”工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组织好本单位、本辖区“四德”工程各项活动的开展。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卡实责任,层层落实,安排相关人员搞好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4篇

一、强化担当,完善自身建设长效机制

1.强化责任担当

学院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的使命来抓,做到五有。

一是工作有专班。成立开展“培养职业精神 提升职业技能”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学院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办,负责活动的协调工作。

二是年度有目标。学院将自身建O工作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列入全市人社系统年度工作任务中学院的个性工作目标任务,并分解到每一个月,逐月予以落实。

三是建设有方案。制定自身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落实目标任务。各科处室按照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同时制订自身建设检查考核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使整个创建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四是任务有督办。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班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督办自身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五是落实有体系。明确各科处室创建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创建联动机制,自身建设工作体系完整。

2.完善长效机制

自身建设既要有历史传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一是传承特色办学理念。校训重视历史传承:团结、勤奋、严谨、进取;办学理念讲求科学特色:管理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品牌荣校;校风力求与时俱进:守法、明理、勤奋、精进、创新。

二是构建规范管理体系。学院构建了制度健全、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学院管理模式,涵盖了党务管理、行政管理、教学实习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制度建设作为抓好学院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三是完善科学培养模式。完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制定了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制度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按期组织学生实习,有计划、有课题、有实习评价、有实结;每年都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撰写总结材料,并在全院教职工会上汇报交流。

二、营造氛围,建设优良文化育人环境

1.重舆论引导

自身建设既要领导重视,还要群众人人参与;既要注重抓落实,还要善于抓总结提升。

一是引导大家人人参与自身建设。制定自身建设宣传工作方案,编印自身建设创建活动宣传资料下发师生员工,宣传自身建设创建活动主题、目标要求、活动意义,在学院网站开辟专栏,利用电子屏宣传,使自身建设创建活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二是带领大家宣传推进自身建设。制定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和信息报送与考核试行办法,规范新闻宣传,推进自身建设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是总结提升自身建设工作经验。鼓励大家总结提升自身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积极予以宣传推广。仅2015年就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学院20余次。

2.营造特色氛围

按照室内室外、功能分区、彰显特色、打造多样化宣传景观的原则,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一是屋顶宣传重在营造技能文化的大气场。在学院主要建筑物屋顶安装宣传标语。临街门面顶安装: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综合楼屋顶安装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教学楼屋顶安装校训:团结、勤奋、严谨、进取;学生宿舍屋顶安装校风:守法、明理、勤奋、精进、创新;实训楼的屋顶安装:劳动光荣、技能宝贵。

二是校园宣传栏重在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了企业文化墙、成果展示窗、知识拓展廊、多彩涂鸦墙、德育园地等室外文化展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企业文化。

三是室内文化区重在励志。建设了理论教室、实训室等室内文化展区,悬挂名人名言、规章制度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技能成才。

四是道路景观重在典型引路。学院主干道建设技能大师路;综合楼小花园西面建大型励志宣传景观;多年的绿化,形成了以综合楼小花园、樟树林、竹园、实训楼景观带、花坛、草坪等为主的校园景观;技能大师典型引路,激励学生技能成才。

三、突出特色,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数字校园

提高校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校园管理实现数字化。

一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投资近80万元设计建设了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校园管理工作实现了数字化。

二是推广使用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建设单位已对科处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两期培训,目前学院管理基本实现网上办公。

三是完善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制度。制定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制度,加强数字化校园系统管理,指定专门处室负责管理。目前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已完成了试运行,2016年准备全面实行数字化校园管理。

2.专业对接市场

强化市场导向,专业设置紧跟变化莫测的市场。

一是建立校园对接产业园、专业对接产业制度。化工专业对接荆门化工产业园,机电电子专业对接荆门电子产业园,数控车工、模具制造、焊接加工对接荆门航空产业园,财会、幼儿教育、电子商务等对接服务业,并与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天茂集团、中集宏图、利盛石化、东光电子等30多家技术含量高、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其中化工专业对接天茂集团、凯龙集团,先后开办了中级工、高级工定向班,并对员工进行了多次提升培训,得到企业好评。力争达到“办好一个专业,支撑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

二是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2013年11月、2015年3月、2016年12月先后多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领导、技术能手参加,就专业建设如何对接产业献计献策。专业建设研讨会得到省厅领导充分肯定。

三是打造品牌专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主动适应荆门市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瞄准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装配制造、电子信息等专业群,成为湖北省职业培训电工电子类中心教研组组长院校,学院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重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学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校校合作,打通了中高职直升通道。

3.深化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在多个专业推行了一体化教学,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湖北省唯一进入2016年全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学院成立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小组,制订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总体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二是建设专用场地、组建教学团队。学院按照现代企业“6S现场管理”规范,建设一体化教学专用场地。精选骨干教师、吸纳技术能手、聘请课改专家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并多次邀请人社部一体化课改专家黄景容、姜大源等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

三是总结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学院一体化课改经验在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国家人社部《职业》杂志以《六措施保障 三阶段落实》为题介绍了我院一体化教改的经验和做法。

4.强化职业素养

育人先育德,始终把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放在优先位置。

一是编写职业素养教材。2014年,《技工院校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被确立为部级课题,被评为省重点课题一等奖。《职业素养基本训练》教材也通过了人社部教材审批出版,得以在全国职业院校推广使用,《职业行为养成训练》编写即将完成。

二是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同志作《永远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专题报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院被吴天祥同志誉为“人民的贴心学院”;开展 “厉行勤俭好风尚、传承美德正能量”和“互联网+分类回收”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举办文艺晚会和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道德情操。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来影响家庭、辐射社会。学院学生张子轩和唐文菊被团市委分别授予“最美中职生标兵”和“最美中职生”荣誉称号。

5.注重创新创业

以培养创业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学院实训工厂,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面积1200平方米、办公室8间的机械加工创客空间,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并制定创客空间实施方案和运作办法。

二是推动师生创新创业。鼓励学院师生(包括近几年的毕业生)入住创客空间创新创业,所有入住的创客均可享受荆门市相关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2名创客入住众创空间。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将创业知识列入学生教学的内容,完成创业模拟实训室建设,培养师生创新创业精神。

四、多措并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1.校企共建实训室

深化校企合作,发挥校企双方优势,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一是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制定校内、校外校企共建汽车修理实训室(校中厂)和数控加工实训室(厂中校)计划。

二是精选合作企业。本着优势互补、平等自愿、互利双赢、长期合作的原则,多次深入相关企业考察、洽谈,签订校企共建实训室协议。

三是规范实训室建设。引厂入校,学院出场地,合作企业出设备,与顺航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汽车修理实训室(校中厂);厂中建校,合作企业出厂房,学院出设备,在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控加工实训室(厂中校)。

2.建设企业标准化实训基地

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实训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制定建设方案。学习借鉴企业标准制定校内企业标准化实训基地数控加工中心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建设。

二是制定管理办法。借鉴企业6S管理办法,制定实训基地6S管理办法,成立6S管理检查考核领导小组。

三是实施6S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实习实训按照6S管理进行组织。

3.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

给技能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交流平台,发挥其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效率。

一是积极申报。学院根据相关条件,积极申报省级袁秋芹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省厅批准。

二是制定方案。借鉴荆门地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借鉴国家级郭振恩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经验,制定建设方案。

三是规范建设。按照建设方案,添置设施,配齐人员,完善职能、制度和职责,袁秋芹技能大师工作基本建设完成。

4.开展技能大讲堂文化节活动

传播技能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一是举行拜师学艺活动。与全国技能大师、荆门石化总厂机修钳工郭振恩合作,设立郭振恩励志班,举行拜师学艺活动。

二是传播技能大赛知识。邀请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技能大师、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徐国胜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赛项发展方向”为题,介绍了国际、国内技能大赛情况和发展方向,并对学院数控、模具专业教师如何进行大赛准备作了专题辅导。

三是开办启迪求真系列专题讲座。组织教师以工匠精神、智能制造、信息时代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其中院长许松以“工匠精神”为题,为全院师生进行了第一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是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邀请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毕业生王贤伟、荆楚理工学院毕业生张玉鹏和学院毕业生张芳、刘军、潘运虎等作报告,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

5.开展技能文化节活动

宣传校园文化,展现师生风采,检阅办学成果。

一是举办技能节暨开放日活动。先后举办了三届技能节暨开放日活动,举行学生技能竞赛和教师公开课等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观摩,得到广泛赞誉。

二是开展学生创新创意竞赛。举行了由湖北航特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首届“航特杯”学生无动力车滑行竞赛。无动力车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滑行竞赛也由学生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创新精神。

三是举办学生实训、手工制作作品展。面向社会多次举办学生实训、手工制作作品展,特别是在全市春风行动中展示,得到原市委书记万勇的充分肯定。

6.组织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展示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承办荆门市职业技能大赛。学院先后承办荆门市第一、二、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农谷杯”创新创业技能竞赛。

二是参加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湖北省首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

三是参加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学生制作的《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装置》荣获湖北省创意设计竞赛一等奖,学生苏雪娇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技能夏令营活动。

五、注重实效,取得自身建设丰硕成果

1.以环境文化影响人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学院从外在的环境建设出发,推动内在的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了外在环境的建设。学院完善校园基础环境建设,精心设计和构思学院环境,既重视物质环境建设,更注重充满学术氛围的读书育人环境。

二是注重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学院不断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展示办学理念、校训、校规等校园文化,初步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理念。

三是构建了多样的文化载体。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建设,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橱窗文化、道路文化、教室和宿舍文化等文化载体,设立企业文化苑、成果展示窗、知识拓展廊、技能大师路、德育园地等文化栏目,形成了环境与师生的良好互动。

2.以人文文化教育人

成才先成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一是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了学院、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警校、社校共建机制,构建了政教、团委、保卫和学生会相结合的校园德育工作网络。

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天天有活动,开展“养成”教育,实行学生在校24小时无缝对接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教学、管理、服杖位一体为提升师生文明素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学院将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和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如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师孝亲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来影响家庭、辐射社会。

三是营造德育氛围。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墙报、会议等各种形式加强德育工作,策划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提升师生文明素养的目的。

3.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以人为本,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设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学院不断增强市场办学的危机意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涵盖了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建设作为抓好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构建了体制顺畅、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的学院管理模式,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局面。

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细化管理制度,关注干部师生的发展与追求,重视人才培养,在学院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良好和谐的校园秩序和校园氛围。

4.以技能文化培养人

突出技能教育核心,始终把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学院坚持质量兴校,大力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深化校企合作为重点,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抓手,突出技能教育核心,开展了拜师学艺、技能比赛等活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三是高度重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提升培训能力,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公共实训基地、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市金蓝领培训基地、市公关礼仪培训基地、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多次承担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市大中型企业职工的培训、技能就业计划培训等工作,年最高培训人员达5000余人。实现了学制教育和技能培训“两条腿”走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持。

第5篇

【关键词】青云小学校园文化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隅,是一所乡镇农村小学,始建于1954年,2008年迁入现址。学校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7680平方米,各类专用教室设施齐全,教育装备达省Ⅱ类标准,班班通网络,室室有多媒体。学校以“怀青云之志,做大气之人”为校训,确立了“让师生充满激情、让阳光浸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以“诚朴、进取”为校风,以“爱生、敬业”为教风,以“崇德、善思”为学风,积极探索和实践“情智教育”,通过打造儒雅校园,构建情智课堂,建设和谐团队,培育快乐儿童,努力实现“情智双馨,师生共赢”的办学目标。学校每学期开展“礼、爱、孝、诚”等主题教育,初步形成“主题班会”“快乐六一““雏鹰假日小队”等德育特色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学校通过举办阅读节、科技节、艺术节、数学节等情智文化节,开展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平台。

青云小学一直把“和合与共,多元共融”的人本民族思想深入到学校发展理念中来。学校现有1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情智”办学思路逐步完善。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此次《吴江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文件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为契机,全面系统地落实学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合与共,多元共融”的人本民族思想在学校特色建设中传承与发展。

一、落实工作职责,建立民族团结创建活动长效管理机制

为加强和规范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两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班主任为小组组员。由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具体责任人,各负其责,将民族团结创建进学校活动列入学校计划统一安排,制定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作为今年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必须有明确的机制加以保障,这样,在开展具体活动时才会有方向性、组织性、制度性,创建活动也才有管理思路。

二、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宣传营造民族团结创建氛围

专门开辟建设校园民族文化长廊,为全校师生营造民族团结创建氛围,加强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光荣历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内涵,增强各民族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师生间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这一举措,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入,将充分加强全校师生对党的民族政策、“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的认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立足点,渲染熏陶民族团结教育氛围。以时间拓展空间,用文化养育心灵。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为契机,落实具体文化建设措施,努力实现文化浸润到文化自觉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三、加强德育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积极利用学校德育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因此,学校主要具体开展活动如下。

(一)专题教育

1.上好晨会课。要求班主任每周进行三次“民族团结”“多民族融合发展”等主题宣传教育,班级是学校最基础的单位,以点到面,点面结合,逐步走思想表现行为。

2.充分利用好周一“国旗下讲话”,周五“红领巾广播”以及“小记者《吴江日报·教育版》简讯即时报道”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把学校民族团结创建由校园内扩展辐射到校园外,把建设、活动推向社会、家庭,带动一群人到影响一批人。

(二)主题活动

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新歌,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电教片,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开一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会,办一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抄报绘画比赛。“六个一”不是口号,是民族团结创建的内核,是要让全校师生真真切切去感受,去参与的。与此同时,“六个一”活动的目标,是向各校乃至整个吴江区推广民族团结创建活动。

(三)品牌活动:青荷秀舞台

1.充分利用学校品牌活动——青荷秀,鼓励更多的学生在舞台上秀出自我,同时,把民族特色活动展现在青荷舞台上,让全校师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特色与传承,在文化沐浴中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共鸣。

2.积极鼓励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登上青荷秀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感受来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四、共助民族团结,和合与共探寻注解情智教育新义

2013年9月,在区教育局、桃源镇政府等各界领导的关爱与支持下,青云小学分部——蒲公英思源小学诞生了,思源小学作为吴江第一所吸纳民工子女上学的公办学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由于其人本而规范的管理,它的筹建与开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赞誉。到2014年9月,蒲公英思源小学独立办学,青云小学全面结对辅助办学,形成“和合一家亲”。蒲公英思源小学现有少数民族学生56名,长期以来,青云小学一直致力于共助民族团结,和合与共探寻注解情智教育新义。

其中,开展的活动如下。

1.开展青小学生与蒲公英思源小学学生共同庆祝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进友谊,促进民族融合,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谊,“和合一家亲”的温暖。

2.“六一”儿童节联谊活动,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心书递”活动,把捐来的书送到蒲公英思源小学的学生手中。

3.定期开展学校骨干教师送教蒲公英思源小学,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五、携手家校合作,共谋学校内外多途径促进民族团结建设

在全校范围内统计少数民族家庭,学校领导、教师代表、班主任定期走访关怀少数民族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邀请部分少数民族家长来校做民族团结讲座;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景区参观游览,并定期举行游览体验交流活动,师生与家长共同分享体会,既增进了交往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在学校的鼓励和引导下,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日常教育中,结合专业和工作特点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堂,内容涉及历史、国防、安全和法制等,使学生多方位地接受国情和民族团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