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8 21:15:05
序论:在您撰写德育活动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围绕目标,全面育人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实施了《1·10工程》,即一个教师,承包10名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既管智育,又管德育、体育诸方面。从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年龄特点等都管起来。这样既密切师生关系又提高对学生管理的效率,一改过去班主任管学生,任课教师管教书的脱节倾问,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为使此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采取逐级负责的措施,学校同年级组签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责任书》;年级组再同教师签订《1·10工程承包合同书》;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按照有关监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
在管理育人方面,我们确立了“三级负责,四级管理”的体制,即:学校要对地县领导负责;处室、年级组要对学校负责;教师要对处室和年级组负责。四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处室和年级组的管理,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负责与四级管理相互依托,互为配合,其目的只有一个----管理育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们从校园的环境、服务的范围、食堂的质量、教职工态度等方面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学的服务宗旨。对此,我们先后办起了包括百货服务部、粮油服务店、蔬菜服务摊、洗衣房、电话厅、小吃部、洗澡塘等一条龙服务小区,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为学校全面实行“小环境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我们狠抓服务意识观念的更新,扭转过去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前勤赚钱后勤花,没有钱了苦大家”的不合理倾向。倡导优质服务,注重服务育人,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促常规。
为了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又想方设法投资三万余元,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大搞了绿化、香化和美化。新栽木槿、垂柳、桐树200余株,桧橡60余盆。新增黑板专栏12块,刷写标语二十余条,粉刷树木500余株,招宽道路50余米,更新宣传报道设备一套。从而使校园呈现出清新芬芳的气象和浓郁甘醇的文化氛围。本学期,新建的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解决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为我们真正实行“高层次开放,小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特色,“五教”并进
“五教”即五个场所的教育,它包括“门口教育、课堂教育、操场教育、宿舍教育和饭场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这五个场所是学生最集中,教育最直接的地方。管好这五个场所,将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有着主导的作用。
门口教育即对学生每天上下学进出校门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改革了过去的值班制度,采取领导、教师和职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要求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教师职员参加,在学生到校和放学时于门口接送学生。借学生上下学之机,施行相应的教育。
课堂教育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要求政、文、史、地等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教材特点,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无阻。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则要联系实际,保证“一分钟德育渗透”的真正落实。要求教师做到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能落实,在效果上有收获。并规定了“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要求教师不但在业务上精,而且要在思想上红,德育上优。依此评定教师晋级、评模、评优。
操场教育即对学生每天的两操一活动和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国防教育等。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上操、上体育课和下午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我们要求学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做到严格要求,训练刻苦,从而磨炼其意志,增强其体质。
一、围绕目标,全面育人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实施了《1·10工程》,即一个教师,承包10名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既管智育,又管德育、体育诸方面。从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年龄特点等都管起来。这样既密切师生关系又提高对学生管理的效率,一改过去班主任管学生,任课教师管教书的脱节倾问,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为使此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采取逐级负责的措施,学校同年级组签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责任书》;年级组再同教师签订《1·10工程承包合同书》;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按照有关监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
在管理育人方面,我们确立了“三级负责,四级管理”的体制,即:学校要对地县领导负责;处室、年级组要对学校负责;教师要对处室和年级组负责。四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处室和年级组的管理,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负责与四级管理相互依托,互为配合,其目的只有一个----管理育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们从校园的环境、服务的范围、食堂的质量、教职工态度等方面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学的服务宗旨。对此,我们先后办起了包括百货服务部、粮油服务店、蔬菜服务摊、洗衣房、电话厅、小吃部、洗澡塘等一条龙服务小区,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为学校全面实行“小环境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我们狠抓服务意识观念的更新,扭转过去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前勤赚钱后勤花,没有钱了苦大家”的不合理倾向。倡导优质服务,注重服务育人,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促常规。
为了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又想方设法投资三万余元,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大搞了绿化、香化和美化。新栽木槿、垂柳、桐树200余株,桧橡60余盆。新增黑板专栏12块,刷写标语二十余条,粉刷树木500余株,招宽道路50余米,更新宣传报道设备一套。从而使校园呈现出清新芬芳的气象和浓郁甘醇的文化氛围。本学期,新建的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解决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为我们真正实行“高层次开放,小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特色,“五教”并进
“五教”即五个场所的教育,它包括“门口教育、课堂教育、操场教育、宿舍教育和饭场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这五个场所是学生最集中,教育最直接的地方。管好这五个场所,将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有着主导的作用。
门口教育即对学生每天上下学进出校门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改革了过去的值班制度,采取领导、教师和职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要求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教师职员参加,在学生到校和放学时于门口接送学生。借学生上下学之机,施行相应的教育。
课堂教育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要求政、文、史、地等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教材特点,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无阻。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则要联系实际,保证“一分钟德育渗透”的真正落实。要求教师做到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能落实,在效果上有收获。并规定了“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要求教师不但在业务上精,而且要在思想上红,德育上优。依此评定教师晋级、评模、评优。
操场教育即对学生每天的两操一活动和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国防教育等。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上操、上体育课和下午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我们要求学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做到严格要求,训练刻苦,从而磨炼其意志,增强其体质。
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忙碌起来”为了让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更好的教育,学校可以利用课外的活动时间组织开展一些丰富的美育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去玩,去探究,进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灵也能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洗礼。例如,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发现美的价值的意识。这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效果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的时候人的实际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将具体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和培养,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率。因此,就需要教师开展一些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还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这个实践活动中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去,让他们在接触的过程中真实地去感受一下经济、政治和社会,把一些纯理论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这样也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更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此外,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师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德育教育渗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
三、为学生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的氛围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转贴于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二、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在“活动课”前面加上“语文”一词来限定,旨在将语文活动课和其他科的活动课区别开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特色不够鲜明。这与传统语文学科课程教学长期找不准自己的立足点颇为相似。究其原因,语文本身的综合性和基础工具性给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带来了困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科和其他学科本来就不在同一层次上。不管哪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并非有听、说、读、写活动的课都是语文课。除语文外,所有科目只是借助听、说、读、写活动来完成自身的任务,并不以学习语言为目标。语文单独设科时便给它规定了特有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能力及习惯。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搭档,语文活动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这一任务。与上文所说的语文活动课的“学科化”相反,当前语文活动课的“非语文化”现象也较突出。虽然符合“活动”的特征,但活动设计主观上或客观上偏离了目标。例一,带学生参观烈士事迹展览,回校让学生写感想。例二,指导学生用彩纸拼图案,然后说说图案是什么意思。例三,组织学生进行种、养活动,然后让学生说说种养经过和收获。上面的活动课都有说或写的活动,但如果从计划到实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很可能上成思品课、美术课和自然课。这种情况时有所见。那么,在语文活动课中怎样突出“语文”特性呢?这就需要抓住“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学科课程教学主要根据教材来指导学生练习言语交际;语文活动课应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言语交际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言语活动产生社会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言语习惯。这样定位,既体现了与最初的活动课的渊源关系,又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教育国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校中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学科竞赛之一,此项赛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迄今已举办21届,它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未来也将日益显现它这方面的作用。长春理工大学从1996年开始参赛,成绩斐然,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40余项,年均3项,2013年我校共有51队153人参加全国赛,是吉林省除吉林大学外参赛队数最多的高校。其中9队获得国家一等奖,11队获得省一等奖,21队获省二等奖,8队获省三等奖,获奖率位居吉林省参赛高校前列。这主要归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赛前的动员及组织情况
赛前周密的宣传组织工作是本次大赛取得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我校一直把组织数模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纳入了全年工作日程,专门成立了数学建模竞赛领导小组,协调、督促、组织数学建模竞赛各项准备活动。通过海报、课堂、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各学院学生踊跃报名。
二、竞赛具体过程管理和实施情况
由专人统筹负责竞赛工作。从每年四、五月份开始采取校级、省级竞赛层层选拔的制度,把最优秀、最渴望参赛、最有能力的队员吸纳进来组成国家赛参赛队伍。对于国赛队员将认真组织赛前培训和辅导工作。
三、本年度竞赛获奖情况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51个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奖9项,省级奖40项,获奖率几近100%。
四、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措施
1.竞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数学软件使用和写作两方面,在今后的培训和其他级竞赛中应加强这两方面的训练。另外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
2.今年全国赛我校51队中有35支代表队选择了A题,此题是交通占道问题对城市交通能力的影响问题,实质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运筹学等课程基础,正是由于我校平时对大一大二的数学基础课的精心讲解和严格要求才使得我校学生有信心也有能力作出此题并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学基础科的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参加建模的兴趣。并希望以数学建模工作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竞赛推动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提高竞赛质量。B题选择队数相对较少,原因主要是该题是关于碎纸文字的拼接复原模型,需要队员熟悉算法,精于编程,大多数同学不敢碰此题原因就是编程能力过弱。
3.国家赛获奖结果反映出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获奖人数占到98%,创新实验班参赛人数并不多,仅占总人数的33%,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创新实验班仅有8人参加,不及总人数的6%。
五、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
1.认真组织各级数学建模竞赛,建议提前到3月中旬组织校数学建模竞赛,改进选拔方式,通过评审、教师推荐、答辩精选国赛参赛队员,加大对数学软件、算法的培训;5月下旬到7月中旬,利用周六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实战培训,建议全体队员模拟实战,完成3-4道往年的竞赛题目,并提交论文,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指导。
2.进一步宣传发动,动员更多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特别是加大对计算机学院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别是动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的同学参赛。
3.继续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培训,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水平。组织教师精讲获国家奖的学生论文。同时每年选派2至3名指导教师参加建模交流会议及理论学习,也让更多教师参与数学建模类教改科研项目,将数学建模作为一件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开展。
4.抓好数学建模基地建设,定期做讲座和研讨,打造一支高素质建模指导教师队伍。
关键词:活动理论;误区分析;优化设计
引言
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着误差,对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仅仅是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变革作用。由于教师对其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并不突出,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偏离了正确的信息化道路。本文将从活动理论这一视角,重新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以便获得更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合适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学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学生认知获得,还有信息技术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此外,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支持,实践中,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仅将其当作黑板一样的工具,具体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要达到此目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只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比如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的结果表明,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费时又费力,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样可以做的,甚至教学效果要明显的多。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为创设教学情景而使用的音乐、动画、视频等,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带来干扰,影响态度、情感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以待提高教学质量。
1.2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单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致使很多教师课堂中往往直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课程中的推导过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书写)等就可以很好的展现。
由于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其独特的长处,如黑板板书的可随时调整功能,模型的的空间结构功能,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机的实景放大功能等等,这些都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资少,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2]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灵活发挥,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单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只是机械的演示,减少了和教师互动的时间,效果并不比传统手段显著。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那些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把握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时机和位置。
1.3信息技术的使用干扰学习活动的进行杜威曾指出,经验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也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技术的误解,课堂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应用课件演示,使原来的教师的教变成观看计算机的演示,缺少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缺失教师的引导,减少了学生自我想象思考的时间,不利于自我知识的建构。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课程,若只是应用电脑进行演示教学,甚至取代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操作,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懒惰性,减少学生进行探索的机会和兴趣,错过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实际教学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课的教学与真实观察相结合,计算机实验演示与动手实验操作相结合。
1.4对学习评价的忽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评价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形成性评价是必要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一起,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二、活动理论的核心特点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意识的学习)与外部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在活动情境之外。
2.1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活动系统包括六个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和规则(Engestrm,1987)。活动系统里的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在活动系统中,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object-oriented),是由人类(主体)通过工具作为媒介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每种活动最终都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符号的。人类的行为活动处于社会文化的情境脉络中。而在活动系统中,规则、共同体和分工是对人类个体活动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描述。共同体是活动主体所在群体,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规则是指对活动进行约束的明确的规定、法律、政策和惯例,以及潜在的社会规范、标准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是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也指纵向的权力和地位分配(Engestrm,1999),即分工可以根据各活动的具体情况协商进行,也可以自上而下纵向组织。一个组织如何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工作文化的性质和氛围。由此可见,这六个要素是互动联系的,共同制约着活动系统的活动进行。
2.2活动具有层次结构(hierarchicalstructure)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是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完整体系。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行动,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操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动态的:活动可以分解成为行动,并最终被分解为操作;操作也有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动。
2.3活动以工具作为中介(toolmediation)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必须以工具作为媒介。工具是人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工具可以是像榔头、计算机等物的东西,也可以是像符号系统、程序语言、模式或启发等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工具将活动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工具不仅在活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而且还保留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色。因此,对特定文化工具的使用影响了个体外部行为的属性和内部心理机能的发展。
三、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过程的启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规则共同体分工工具主体客体结果活动行动操作同时他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变革,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活动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参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启示如下:
3.1强调活动基本要素的分析课堂教学中使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有学生个体、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内容和目标、遵循一定规则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班级或是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和学习成果。
3.2强调活动流程的设计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教学活动,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课堂教学。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后,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应随之发生变化,课堂活动流程也会随之调整。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行动和操作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序列性和层次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亦须从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关系考虑,将每个活动分解为若干个行动或操作,并且将这些行动或操作序列化,形成连贯的活动流。
3.3强调工具的中介作用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重要中介。课堂学习活动中,工具是指学习活动的支撑环境,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技术条件,包括各种学习资源、认知工具、通讯交流工具和学习方法等(kuutti,1996)。
3.4强调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的设计应遵循同一目标,体现同一性,有利于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
3.5强调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知识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活动系统的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特点等个性特征。
四、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从以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结合活动理论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理论借鉴,活动理论中,教学设计的最佳分析单位是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技术势必融合于教学、学习过程中,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分析学习/教学活动系统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4.1确定活动系统的整体目标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动机和目标是保证确认活动系统中的各要素复杂关系的重要因素,起到引导设计者和学习者正确行动的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根据学习者先前经验和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确定活动系统目标。
4.2确定活动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剖析和对学习者先前知识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排序,以便确定活动任务。这一环节的进行,有助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4.3确定活动学习共同体根据学习者面对的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的综合程度,一般将学习任务分为三类:概念学习、问题解决和设计。对于不同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都不尽相同。教师依据不同的任务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4.4活动设计流程
1)活动规则的建立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主体特点将学习内容划分或重新排序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教学模式设计活动框架(各阶段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习资源库设计活动策略和规则设计活动评价设计活动过程修正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交流沟通,制定共同规范,包括任务完成进程、学习者交流时间及教师指导时间和方法等。
2)活动工具的选择及学习资源的建设活动工具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工具的使用应遵循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资源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围绕学生需要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并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供给。
3)活动任务的细化活动任务的细化主要是教师作为设计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将活动任务逐步划分为各个任务子系统,给予学生思考和自我建构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4)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
4.5活动评价的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活动的评价应是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同时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并反馈活动过程信息,教师对其是否达到目标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为后继学习积累经验。
五、结语
活动理论仅是作为优化框架应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学习手段,是促使教学变化的催化剂,其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过程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深层次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6.
[2]张晓燕.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71-73.
[3]戴维.H.乔纳森(2002):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乔纳森,兰德(2002);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