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6:39
序论:在您撰写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服务器
1 背景分析
目前,产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流,技术相对成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尽管技术上处于先进,数据库易于研发、维护,但至今为止,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占主导位置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ORACLE、SYBASE、SQL Server、INFORMIX与INGRES,这些产品都支持UNIX、VMS、WINDOWS等不同平台,但支持的程度不一样。
通常系统的设计与研发阶段,设计人员、研发人员与测试人员仅会把工作重点放在系统的功能实现上,而此时因为测试数据较小,难以衡量系统的运行性能的优劣,然而如果系统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大量的业务数据通常会使系统的性能逐步降低,此时再来考虑怎样提升性能则会花费更多的人力及财力。所以,设计出高质量的数据库结构就变得特别关键。
2 数据库服务器选择
对于占主导位置的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和INFORMIX数据库,分别从性能、运用风险、开放性、易维护性与价格等方面来分析比较。
2.1 性能
SQL Server老版本服务器多用户时性能较差,新版本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各项处理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占有数项TPC-C(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纪录,并支持集群。Oracle数据库性能最佳,占有Windows NT平台下的TPC-D(基准测试,衡量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一个测试指标)及TPC-C的世界纪录。SYBASE数据库性能较好,满足Sun、IBM、HP、Compaq及Veritas集群设施的性能,达到高可用性;性能比SQL Server稍差,然而在UNIX平台下的并发性要高于SQL Server,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系统。DB2适合于数据仓库与在线事务处理,性能较好,支持胖客户端和应用模式。INFORMIX性能较好,支持集群,达到高可用性,适用于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系统,特别是在金融业、证券行业的应用。
2.2 运用风险
SQL Server属于完全重写的代码,性能及版本兼容性有了较大的改善,同Oracle、DB2的性能差距显著减小。该产品的产生经历了大量用户长期的测试,对产品的安全及稳定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安全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改善。Oracle长时期的研发经验,完全向下版本兼容,基本没有风险。能够安全的进行系列产品的升级,在企业、政府中获得普遍应用。而且假如在WINNT平台上不能满足数据的要求,能够安全的将数据转移到UNIX平台上来。SYBASE向下版本兼容,然而ct-library程序不易移植。研发周期较长,升级较为复杂,稳定性较佳,数据安全有保障,风险较小。在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领域获得了普遍应用。DB2在巨型企业获得普遍的应用,向下版本兼容性较好,应用风险较小。INFORMIX研发周期较长,升级较为复杂,稳定性较佳,数据安全有较高保障,应用风险较小。在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领域中获得了普遍应用。
2.3 开放性
SQL Server仅能在Windows平台上部署、运行,C/S结构,操作系统的稳定对数据库是非常关键的。仅支持Windows平台,能够用ADO、DAO、OLEDB、ODBC、JDBC等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沟通。Windows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了最高级别的C2认证,在处理大数据量的重要业务时具备较好的性能。Oracle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部署、运行(包含 Windows),完全支持目前所有的工业标准。利用完全开放策略,可以进行多层次网络计算,对多种工业规范提供支持,能够用ODBC、JDBC、OCI等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沟通。能够使客户选用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对开发商完全支持。SYBASE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部署、运行,C/S结构,能够用ODBC、JDBC、Jconnect、Ct-library等网络数据库连接技术沟通,在金融业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但因为早期Sybase同OS集成度不高,所以VERSION11.9.2以下版本需要较多OS及DB级补丁,在多平台的混合环境下会产生一定问题。DB2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部署、运行(包含windows)。有较佳的开放性,最适于海量数据。支持跨平台能力和多层结构,支持ODBC、JDBC等类型应用系统,在大型的国际企业中获得最为普遍的应用。IINFORMIX仅运行于UNIX平台,包括SUNOS(Sun的操作系统最初称呼)和HPUX(Hewlett C Packard UNIX的缩写,属于惠普公司的UNIX操作系统),在金融业获得普遍的应用。
2.4 易维护性与价格
SQL Server从易维护性与价格上SQL Server占有较大优势。基于Microsoft产品的一贯风格,SQL Server的图形管理界面导致了显著的易用性,微软的数据库管理员培训工作相对充分,能够轻松的找到技术较好的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费用相对低,SQL Server的价格也是较低的。Oracle从易维护性与价格体来说,Oracle的价格是相对高的,管理相对复杂,因为Oracle的应用相当普遍,经验丰富的Oracle数据库管理员能够相对容易的找到,因而实现Oracle的良好管理。所以,Oracle的性价比在商用数据库中是最佳的。SYBASE的价格是相对低的,然而SYBASE的在企业及政府中的应用较少,较难找到经验丰富的管理员,运行管理费用偏高。DB2价格较高,管理员较少,在中国的应用相对少,只在金融业获得一定应用,运行管理费用都非常高,比较适用于大型企业的数据仓库应用。INFORMIX价格在这些数据库服务器中居于中间,同SYBASE类似,在企业及政府中应用相对较少,只在金融业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偏少,运行管理费用偏高。
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过程中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下面从数据库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等三方面简述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参照以下设计原则:
(1)数据库设计要达到标准化与规范化。数据结构的标准化与数据关系的规范化有助于消除冗余数据。
(2)表中数据类型的合理化。合理的数据类型有助于提升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运行性能。
(3)数据表命名的规范化。每个关系型数据库对数据表的命名都有一定要求,在对数据表命名时利用大小写敏感的形式,而且数据表命名长度不应过长,这样能够使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应用在多个不同的数据库平台。
(4)数据库性能的完善。在运行环境已经固定的因素下,数据库的性能成为影响该人事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性能的主要条件。可以利用两个步骤开展数据库设计:先是进行逻辑设计,而后进行物理设计。逻辑设计要求消除所有的冗余字段,可以完整地说明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多表之间关联的查询,去除所有冗余会损耗系统性能,也会增大系统研发难度。因此,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在物理设计中开发人员要分析关联数据表的数据量大小与访问频率,并对数据表中用来关联查询的关键字段留存适当的冗余,以提升数据库的性能。
3.2 数据库设计方法与步骤
数据库的建设分成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设计与物理数据结构设计等三个阶段,其目的是达到合理的数据表结构,使数据的存取操作更为有序,数据的编辑、查询更为方便,从而实现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概念数据模型反映的是系统最终用户对于数据存储的观点,代表了系统用户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它用数据类的方式表达企业级的数据需求,数据类描述了在业务环境中聚集起来的几个重要的类别数据。概念数据模型包括主要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描述概念数据模型最常用的是“实体-关系”图(即E-R图),E-R图主要是由实体、属性及关系等三个要素组成的。
(2)逻辑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是指系统分析师、设计师对数据存储的见解、看法,是对前一阶段概念数据模型的分解与细化。逻辑数据模型是按照业务规则决定的,是业务对象、业务对象的数据项以及业务对象之间关系的描述。逻辑数据模型包括所有的实体与关系,决定每个实体的属性,指明每个实体的主键和外键。
(3)物理数据模型设计。物理数据模型是对真实数据库的表达。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字段、数据类型、长度、主键、外键、索引以及是否可为空,还有默认值。概念数据模型到物理数据模型的转换是将概念模型中的对象转换为物理模型的对象。
4 总结
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时,一个优秀的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和好的数据库结构设计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SQL Server属于微软公司研发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功能相对全面,效率较高,管理与操作比较简单、方便,整个系统的安全及稳定也较高,并且性能价格比最好,节约企业资金,降低研发成本,是开发人员理想的选择,能够作为中型企业或单位的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结构设计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过程中同样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一个好的数据库结构是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结构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系统的效率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Access;模型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大爆炸的阶段,各类信息极度丰富,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是当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数据库技术是信息工程学科中最重要的成果和工具之一,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系统的核心都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支持。本文就计算数据库管理系统带来的思考进行探讨。
2、数据库的简介
2.1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有密切的联系。数据库发展分为: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没有普及到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技术不发达,没有磁盘等存储介质,无法进行数据存储。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管理一个数据集,数据管理只能由应用程序完成,数据不能共享、缺乏独立性,造成数据的冗余,并且数据不能保存,如要再次进行同样的计算则必须进行重复性操作。
文件系统阶段: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发展,计算机开始应用于信息管理。这时,计算机数据管理采用的是文件系统阶段,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文件时,不是像人工管理阶段中进行直接的一对一的管理,而是计算机对文件系统进行管理,而文件系统去管理数据文件,这样的管理形式,数据的独立性差,但可以进行数据的长时间保存,相对于人工管理阶段有了很大的改善!
数据库系统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出现了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而且其价格便宜。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计算机数据的管理就采取了比文件管理更加高级的手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应用程序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此时的数据文件已经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统一存储于数据库当中,这样数据的独立性增强,共享程度提高,冗余程度减小。
高级数据库系统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其数据库的方法进行的进一步的完善,数据库应用的领域也广泛的扩大,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
2.2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简称DBS,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它包括有,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有关人员。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人员。
数据库: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信息的存放。这样就结束了人工管理数据的那种繁杂的工作,人们可以事先把要管理的数据存放进去,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数据长时间的、大量的、有组织的管理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当中后,我们就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就实现了这个功能。它是位于数据库和管理者之间的一个管理软件,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对数据进行定义、查询、插入、修改、建立、维护等操作。
人员:主要包括有数据管理员、程序员和终端人员。数据管理员可以对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程序员一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等;终端人员主要是对已经成型了的数据库进行使用,最后进行终端操作。
2.3数据库模型
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以树状结构进行表示,有“树根”、“树叶”,每个实体放在不同层次上,表示不同的关系。上级节点与下级节点之间为一对多的关系。在层次结构中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向上只有一个父节点,向下可以有若干子节点。
网状模型:一般描述的是“多对多”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一个节点的连通图。
关系模型:这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模型,是用二维表来描述实体之间联系的一种结构模型。在二维表中,一行叫做一条记录,一列叫做一个字段,整个表表示一个关系,其关系不可再分。
3、用Access软件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实例分析
Acces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数据库软件,是一种关系型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操作性简单、界面采用总控窗体的形式。
这些年,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发展极为迅速,企业人员增加,对企业来说,人员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工管理的弊端日益显露,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显现教工管理的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由此,企业管理者利用Access编写了一个企业员工管理系统。员工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它所实现的功能包括:
员工管理:管理员工的基本资料和工资,何以浏览、增加、修改和删除员工资料和工资信息。
管理者管理:管理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管理者所管理的部门信息,可以浏览、添加、修改和删除管理者信息及其管理的部门信息。
工种管理:工作种类的信息录入、员工所干的工作种类信息以员工所干工作的工资信息查询。
经上述分析,可确定其模块如下:
通过模块,我们可以确定其数据库中的表,创建表,然后确定其表间关系,根据企业对数据的具体的需要,完成Access中的七个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
在完成了“员工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功能设计之后,就要对这些功能进行集成,以供用户方便使用,所以,要用到Access中的切换面板管理工具把各项功能集合起来。完成这个之后,整个企业员工管理系统就设计完成了。
该系统设计简单,但足以满足一些企业对员工管理的需要,。
4、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升级,数据库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实现数据库应用的有效组织系统,对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Access数据库技术实训教程》 张玲 刘玉玫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 郑小玲 张宏 卢山 旷野 人民邮电出版社
[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忠荣编著
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能够提供数据录入、修改、查询的数据操作软件,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维护、通信等功能,且能够允许多用户使用,另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来源:文章屋网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可使多个应用程序和用户用不同的方法在同时或不同时刻去建立,修改和询问数据库。大部分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模式结构与权限约束,实现对数据的追加、删除等操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遥感技术的发展准确来说应该开始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遥感影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了军事、科学研究、气象预报等等多个行业领域,也正是由于遥感影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遥感影像数据量越来越大。遥感影像数据量与日剧增以后,遥感影像的发展必然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趋势,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建设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1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具备的要求分析
遥感影像是记录电磁波的胶片,与我们日常的影像数据存在很大的区别,从遥感影像数据特征来进行分析,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1 在实际当中,遥感影像的来源有很多渠道,如航空影像、卫星影像等等,因此,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兼容性要强。
1.2 遥感影像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够表现立体空间,支持空间表达对于应高影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空间数据索引和数据查询具有一定的能力。
1.3 由于遥感影像数据库来源于很多的渠道,影像数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于遥感影像要满足多尺度的特性。
1.4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无缝性”,主要表现在其一集合空间的无缝,遥感影像的存储一般来说具有固定的存储模式,而无缝性的要求就是要打破这种模式,构建一个无缝的区域,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图幅是透明的。二是色彩空间的无缝性,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一定区域和分辨率范围内,影像色彩的变化应当是平滑的,不能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三是尺度空间的无缝性,在操作遥感影像数据缩放的时候,应该保持不同尺寸之间的遥感影像能够平稳的过渡。其四是影像数据和元数据的无缝性,该性质是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当中需要着重强调的。
1.5 遥感影像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商业用途来说,系统的通用性、扩展性以及维护性是非常重要的。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量急剧增加,遥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储存量也应该是海量的,必须要达到TB级。
1.7 从数据可视化的角度上来说,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该以零延迟为目标。
2 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管理模式研究
从大体上来说,遥感数据库系统管理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基于文件的方式,其次是基于数据库的方式,最后就是文件和数据库混合的方式,下面文章对三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2.1 基于文件的方式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文件方式进行管理的主要优点就是结构不复杂,并且维护的费用也不高,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安全性能不高,不能支持多用户进行并发操作,元数据管理效率较低等等。因此,对于这种管理方式来说在多数据量的环境下性能表现力不从心,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适用于遥感影像数据量较小的环境下。
2.2 文件和数据库混合的方式
文件和数据库混合的方式的主要原理是将遥感影像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服务器上,但是与之对应的元数据却分隔开来保存在了数据库当中,这种管理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遥感影像数据存储的效率高,但是相对难度也会增大很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遥感影像数据量会不断增多,并且后期的维护难度也非常大。
2.3 基于数据库的方式
基于数据库的遥感影像管理模式主要以分布式对象对应关系数据库管理遥感影像数据,该方式不仅可以给中央服务器减负,还可以减少产生瓶颈的几率,提高数据的传送率、查询以及更新效率,可以大大缩短相应时间,并且能够支持多用户的并发访问,这些都是其他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目前的数据库都设置了安全访问控制机制,这样的设置能够为开发人员省下了不少的麻烦,提高效率。
3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对比分析
由于工作的需要,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对比了传统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来论述。
3.1 传统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
3.1.1 关系数据库系统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对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仅限于数值和字符串,并没有丰富的数据类型,这对于遥感影像的使用、研究来说是极其不方便的,建立在对象层来挖掘面向对象应该是目前的主流,对于对象数据库的存储和访问不能优化,其效率不高,而且技术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3.1.2 对象数据库系统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了遥感影像数据的最好技术就是面对象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系统当中的数据模型表现的更加直观、并且性能更加的问题,后期维护也较为方便,同时这种系统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对于SQL的支持很少,实际的工作当中,许多软件需要应用到SQL接口。
3.2 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系统
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面向对象的建模能力,对于复杂的遥感影像数据都能进行分析,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数据管理工具,将遥感影像应用的具体范围与系统实现无缝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目前来说,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模式还处在研发阶段,只能说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的行业领域也较窄,相比上文论述的遥关系数据库管理来说还尚不成熟,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所有操作只是按照既定的操作标准来执行,相对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其致命缺点有限的数据类型以及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是制约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而遥感影像数据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将面向对象的建模能力和关系数据库的功能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理论上来说都优于上述两种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还能将关系数据库系统缺点转换成优势,具有高度的扩展性、管理复杂遥感影像数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用户通过自定义的功能和索引表达,对于各种类型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访问、存储以及恢复等功能。
遥感影像数据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开放SQL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定义复杂对象的专有数据结构,使得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
4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技术分析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数据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研发出一套高效的管理应用系统,将遥感影像的分发以及处理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很好的契合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影像海图等各方面应用需求。高效科学的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文章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构架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几点愚见。
4.1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架构
针对日常生产生活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的功能和要求,总的来说,系统的总体框架可以分成四层: 基础设施层、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在这四个层次当中,基础设施层是整个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主要包含了系统的软硬件运行环境以及网络运行环境的建设;第二层数据层对于整个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主要的功能是对采集的原始遥感影像、影像元数据以及矢量数据等等进行储存;而对于逻辑层来说,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客户端访问遥感影像数据库所需的功能部件进行优化升级;最后的应用层主要就是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当中的集成影像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同时提供查询、分析以及分发等等功能。
4.2 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功的能设计
结合上文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分析,所提出的四层主要架构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将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
4.2.1 质检入库子系统
遥感影像采集后需录入到系统当中,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质检,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了遥感影像的完整性、一致性等等,并且通过工程化方式对遥感影像、元数据等等实现快速入库,支持断点续传、后台任务同时进行。
4.2.2 组织管理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对遥感影像数据管理的核心部分,主要对数据库当中遥感影像的参数进行配制、同时还包含了数据建模、数据备份以及数据共享等等应用,方便遥感影像数据的共享和管理系统的集成。
4.2.3 分发服务子系统
需要在系统中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像分发服务,实现对数据库中遥感影像的查询、分发等功能,同时在改子系统当中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
4.2.4 技术支援子系统
对入库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包括了元数据的采集、快视图提取、镶嵌、配准等。
4.2.5 配置维护子系统
主要的工作是支持和维护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配套功能,如用户管理、日志信息维护等。
结语
遥感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与日俱增的遥感影像数据,必须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这也是遥感影像发展的必然趋势。遥感影像信息系统核心技术设计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目前有很多的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只是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技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相关研究会更加的深入,遥感影像也会更加方便的应用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黄杰,刘仁义,刘南,沈林芳,王娜. 海量遥感影像管理与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6).
医院图书馆是搜集、研究、整理和传递医药卫生文献信息的部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没有医学图书情报的参与。随着国内各种期刊数据库的引进、创建和成功的应用,各种医学期刊数据检索在已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医院图书馆中基本得到保证,图书管理软件已得到较完善的开发和应用。笔者就我馆在实施现代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情况体会介绍如下:
1系统概况
1.1系统环境硬件:微机及打印机各1台,软件:丹诚公司的DataTrans-1000图书馆集成系统,汉字操作系统Windows98以上。
2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2.1必须执证上岗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并能熟练地应用于工作实践:熟悉CNMAR和USMRC标准分类法(中国图书分类代码和国际图书分类代码);MARC(即机读目录格式)是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编制、识别、存贮、检索和处理文献目录形式及数据的基本格式。可通过参加MARC培训班学习,取得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2.2业务素质要求有阅读、分析、概括、提炼图书资料主题并能较准确地进行归类的能力:会使用工具书解决分类标引中的疑难问题,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物医学知识,以利于分类、编目质量的提高,并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以利于提高阅读、编译能力。
2.3掌握计算机操作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维护技术:能对有关数据库和网上信息进行查询、阅读和筛选。
2.4熟悉现代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创造性地应用于管理实践,具有服务意识,善于宣传图书馆和推广利用信息产品,并能够通过服务效果评价图书馆的效能。
2.5能够培训用户(读者)和进行阅读辅导使读者提高计算机操作和自行检索文献的能力和文献利用能力。
3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3.1我馆采用丹诚公司的DataTrans-1000是Internet时代的专业化图书馆业务软件,它为我们的业务工作带来了标准化和高效率,为图书馆业务迅速切入全球网络信息共享大环境提供了一个高起点[1]。它是目前国内图书馆界性能价格比较高的管理软件之一,也是国内唯一被图书馆用于正式联机编目服务的系统,用户公认的可扩充性强,对机读目录格式标准支持较充分的图书馆集成系统[2]。
3.2书目文献资源库的建立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基础,数据库质量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稳定发展的保证。建库方式有两种:①套录。书目数据套录就是通过查询光盘数据库、成员馆书目数据库、联合编目中心等数据库,套录所需的书目数据到本馆编目系统中的过程,书目数据套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编目手段[3]。大量使用网上或外部的机读书目数据方式,可以提高分编效率,促进编目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迈进。既减少了工作量,又加速了馆内书目数据库的建立。我馆采用的是深圳市图书馆CNARC格式制作的数据。②自建。依据软件中规定数据录入规范的数据,这种方式针对性强,首先应狠抓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的准标格式,其次还应加强录入人员的责任感,及时核对,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编目环节是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编目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书目服务的整体水平,编目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要求编目人员对出版物相关知识有基本了解,能够从图书期刊的内容、形态等方面的特征中把握主要因素,将图书期刊准确地描述和分类。
3.3采购目录的应用采购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订购图书,建立采购目录,为采购和订购验收统计奠定基础,采购是建立馆藏物品目录的第一个环节,采购环节建立的订购目录记录了订购出版物的基本情况、订购件数和订购价格。
3.4流通管理的应用利用流通系统建立的数据库和读者库,对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进行借阅管理(即流通管理),可以进行借书、还书、续借、过期罚金处理、查询读者借书情况、查询图书库存情况等事务处理工作,同时还可以进行预约借书、读者到馆登记、读者证件挂失等工作。
4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4.1集成化将馆藏图书库、典藏库、流通库和读者库有机地融为一体,采购、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查询、期刊管理、情报检索、书目控制等功能。
4.2规范化和标准化系统中各种编码严格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所有数据的著录格式、标引原则均按国家颁布的要求标准执行,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标引。
4.3数据的一次输入可提供多次多项目的利用可自动打卡、图书总帐统计、分类统计等等,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著录格式和其它登录项目的标准化、统一化、美观化,加快了图书的宣传与流通。
4.4确保了科学的藏书管理可通过分类统计随时了解各学科图书的馆藏情况,从而根据需要采购新书,使有限的财力发挥了它的最大效用。
4.5部分操作简便易学系统设计的检索窗既面向图书采编管理,又可向读者自行检索,读者可通过书名、ISBN号、主题、作者及分类号等进行检索,还可以进入浏览窗进一步选择。
4.6及时、准确、较全面地提供医学图书数据满足了医务人员临床诊治、知识更新、科研教学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紧迫性和新颖性的需要,使图书馆为临床医教研服务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体会
5.1硬软件选择根据馆情确定网络规模和机型,一般操作用机应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应用软件的选择应考虑软件的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稳定性和可发展性,走出重复开发软件的误区,以免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重复投资。
5.2保证数据的标准化建库是一项系统工程。建库前应统一分类方法,做好建库前的整理工作,保证数据的标准化。
5.3系统维护中央数据库是自动化管理的核心。系统及数据维护对于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对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进行一定的计算机安全知识培训。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5.4加强网络建设、开展馆际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加强馆际合作可以联合各相同专业的图书馆共同建设数据库,既可以统一建库标准又避免了重复投资。如能实现网络建设,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共享机制,将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图书馆联成局域网,各联网图书馆收集、开展并传递信息,在为本院读者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用户、网络用户、远程用户服务。读者可以直接上网适时、适地地查到各联网图书馆的最新馆藏信息,方便快捷,把他们从浩渺无边的书海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的优势。
笔者认为: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水平,而且证实了在医院图书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是行之有效的。检索工作为读者开放,既锻炼其上机的技能,又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信息检索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并服务于读者。另外馆员参与建立网络和数据库工作,既提高了其掌握现代化技能的信心和能力,人员素质相对提高,也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北京丹诚软件有限责任公司.DataTrans-1000用户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4-75.
关键词: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维护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10130-01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管理阶段,通过信息化管理,不但节约了医院的管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刚刚进入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增大了自动化管理的难度,为此,大力加强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对于搜集整理医院的各种管理信息,促进医院的自动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组成,它主要由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设备等组成的现代化数字管理系统。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统计、存储、查阅、分析、应用等途径,对医院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给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有许多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功能上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和集成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处理系统。从功能上来讲,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疗、医院信息管理以及医学服务等三个方面的信息系统。从硬件组成上来讲,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办公软件、打印机、互联网、通讯设备等。
2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
2.1 选择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硬件
在选择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硬件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医院的规模以及将来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计算机,为了避免计算机跟不上医院的发展或者计算机发展的脚步,在计算机选择的过程中,医院要努力选择配置比较高的计算机,以备计算机能够进行正常的更新升级。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计算及应用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之间是不是匹配,是不是存在冲突,要弄清楚计算及应用软件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下能够稳定运行。同时,在软件选择过程中,还要认真分析其他医院以及互联网上使用软件的类型,要确保医院使用的软件能够与其他医院以及互联网匹配,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信息共享,避免资源的浪费。
2.2 选择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经历了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2003、Unix等阶段,目前许多医院普遍选择更高级别的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也同样选择高级别的Oracle 10g。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大多数医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以及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升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级别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上的问题。升级后,原来的操作系统与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操作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操作时,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认真分析新数据库与原来数据库存在着哪些操作上的不同,哪些方面有了新的功能,哪些功能得到了改善。然后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出比较好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2.3 建立医院信息数据库
1)大力加强数据录入人员的培训。建立医院信息库首先必须加强数据录入人员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但要对他们进行建立数据库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努力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数据库信息的采集方法以及录入标准,确保数据库信息录入的规范、完整。同时还要对录入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培训,加强他们的责任感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2)认真采集信息数据库管理信息。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采集人员要认真按照数据库的要求对信息进行采集,对每一个科室所涉及到的信息都要作按照信息数据库的要求进行详细调查,分门别类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按照数据库要求的格式认真登记造册。信息采集完毕后,信息采集人员还要认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所采集信息的完整和准确,避免因信息采集而造成的失误。
3)准确录入信息数据库管理信息。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信息录入人员要认真按照各管理子系统的要求进行分门别类录入,确保整个录入过程完整、规范、无误,完整是指各子系统所要求的信息类别完整,信息数据完整,规范是指录入信息的格式规范,无误是指整个录入过程不出现人为的输入错误。
2.4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维护
在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因素,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此时就必须认真做好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数据备份。在数据库建立之后,常常会因为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的原因造成数据的丢失,为了防止因为数据丢失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就必须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备份,以备在数据丢失后进行恢复。另外,当由于也无变化或者数据库新增了数据之后,管理人员也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所做备份信息的完整性。
2)设备的维护。为确保整个系统正常稳定运行,首先必须建立系统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按照规章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将维护和管理的日期和结果记录在案。
3)系统代码的更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新增业务的不断增多以及用户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来系统中的各级代码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原来的代码进行更新维护。
3 小结
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医院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而且还可以为医院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医院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劲,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中的优化,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