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6:03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自然资源考察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美丽乡村;规划;构想;甘肃秦安;郭嘉镇;槐庙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8-02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现状
1.1 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经济林产业
郭嘉镇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川道区以果品业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较快,浅山区推广地膜粮食种植,山区村突出花椒产业和冬暖棚建设等农业特色项目。槐庙村位于郭嘉镇的东南部,地势起伏不大,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现有耕地面积156.3 hm2,其中苹果种植63.3 hm2,桃种植40.0 hm2,花椒种植33.3 hm2,其他农作物种植19.7 hm2。经济林产业已发展为槐庙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庙村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户分布在207省道两侧,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为了便于开展村容整治工程,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业增收,开展建设美丽家园。
1.3 宝贵的文化遗迹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有利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庄内有3处宗教圣地,即伍圣宫、祖神庙、娘娘庙,其中娘娘庙建于村庄的堡子内,与周围堡子城墙相互映衬,充分体现槐庙村历史文化与人文变迁,是开展槐庙村乡村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207省道从南向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庙村村民待人热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间真诚友爱,保持着西北地区淳朴乡风,为发展乡村农旅游提供了条件。
1.4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庙村现有有气调库8处,占地面积5.03 hm2,可用于存储苹果、梨、桃等水果;现有有果品厂1处,对村内生产水果进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积0.12 hm2。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扩大规模,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区域林果产品仓储、交流、加工的中心,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槐庙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对秦安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1.5 槐庙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实现秦安县“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秦安县2011―2030年产业规划中(图1),确定了“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槐庙村处于秦安县城市产业规划西翼林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必将带动西翼林果产业的发展,实现“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2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想
2.1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槐庙村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经济林种植、乡村旅游、小商品服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依托科学规划、整治村容村貌、发扬民俗民风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农田地,一户两宅等不良现象[1]。
2.2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出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以合理、节约有效用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注重当前农民增收与保证长远发展相结合,国家投资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设原则。
2.3 规划定位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依有利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将槐庙村打造为“都市人的后花园、农事体验游乐园”型的美丽乡村。
2.4 功能分区规划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槐庙村进行重新整治,形成5个功能分区。公共活动区:主要指2处村民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区:扩建的小学和新建的一所幼儿园;产业区:沿着207省道两侧规划的果产业区,包括气调中心、果产品生产区;桃花观光园区:指村庄河坝两旁新建以桃花观光为主的休闲农家娱乐场所。结合槐庙村的特点与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对规划区进行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将本次的规划结构定位为“两心、三轴、三区、多节点”。两心:2个公共活动中心;三轴:2条景观轴和1条商业服务轴;三区:居住区、景观区、生产仓储区;多节点:分布在居住区内的活动节点(图2)。
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3.1 居住用地
规划保留了规划区内的全部一类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宽需置换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质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响布局的辅助用房。以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配套的新村庄为目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3.2 公共服务用地
槐庙村规划区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村庄公共场地2个部分(图3)。为形成层次分明、内容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农村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类别齐全、规模适当的村庄中心,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与规划。
教育用地规划在原小学基地上扩建,使小学面积达0.87 hm2,建设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城镇小学之间的教学差距,全面提升槐庙村的文化层次,为培养槐庙村后继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0.31 hm2,改变原村庄学前教育为零的现状,从启蒙教育抓起实现全村人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槐庙村同样面临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需要,农村劳动力飞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村老人养老及晚年生活问题较为突出,在村庄规划中新建一处占地面积为0.15 hm2的敬老院,为村内老人提供一个养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同时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为老人服务的良好农村道德风尚。
为增加槐庙村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决留守儿童数量增大以及劳动力就地解决问题,新建2处以桃花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园,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向外界展示槐庙村民风民俗、人文素质,建设美丽家园。
村庄公共场地:为给广大村民创造农闲或饭后走出家门健身、交流、开展农村文化,自娱自乐的空间环境,在村庄内规划建设生活广场2处,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满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沟通交流平台,为实现和谐的人居文化创造条件。
村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建造商业中心,为村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交易提供了场所,同时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带动村庄农产品商业化的发展。同时新建扩建超市、饭店、通讯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设施。
3.3 村庄仓储生产用地
槐庙村苹果、桃、花椒种植已具规模,成为支柱产业,村内原有多出小型气调库,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村内苹果的冷藏以及苹果产业的更有效发展,在确保村民在增产的同时增收,将村内气调库整合并且扩建,面积达到8.19 hm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
3.4 村庄内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村路面全部进行硬化,同时为改变村内交通条件,对村庄内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进行规划,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辅助设施。在村内建立停车场3处,占地面积为0.52 hm2,解决村内停车问题。在村内新建污水处理站2处,占地面积0.32 hm2,垃圾中转站2处,占地面积0.27 hm2,解决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3-4]。
通过产业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庄整治、合理规划,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使槐庙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安居乐业、村民增收为特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新型农村。槐庙村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规划使槐庙村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农果业为主,乡村旅游为辅的经济模式转变,建设成天水特色的美丽乡村。
4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秦安县2011―2030城市总体规划[A].甘肃秦安,2011.
[2] 曹春华.乡村规划发展与机制建设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考察报告[J].规划师,2010,26(1):10-15.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进入2013年,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争先恐后想成为“森女”、流行服饰将“小碎花”打得火热、地产商将田园小区作为噱头等等,无一不表达着人们对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的向往。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早期农家乐,已难以满足都市人的休闲需求,国内许多生态农庄已经走向产业化、集群化的发展路径。在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如何在保证农业产业效益递增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农庄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1农庄旅游的核心价值
农庄旅游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多个方面,具体体现如图1所示:
1.1农业产业支撑价值
农业产业支撑价值主要体验在3个方面,农庄旅游全产业链价值,农庄旅游是以农业为本,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休闲业全面结合的旅游方式。全产业链体现到与第一、三产业集成,拓宽到食、住、行、游、购、娱的各个方面,使各产业链得以延伸,共同发展;农庄旅游产业融合价值,农庄旅游主要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农庄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以农业产业为本的相互融合,并不会使旅游产业的功能产生弱化,反而会通过合作达到共赢的效果,产生更多的发展机会;跨产业价值,农庄旅游打破了传统的产业严格划分的界限,更智能的将产业进行柔性融合,体现出了跨产业的超额价值。
1.2农耕文化传承价值
农庄旅游是以农耕文化为灵魂,将传统的农耕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得乡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旅游产品的开发离不开文化的挖掘,农庄旅游也同样不能脱离农耕文化而开展旅游活动,乡土特有的农耕文化是本农庄区别于其他农庄最根本的元素。农庄旅游产品在规划开发的过程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赋予其旅游功能,才能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掌握特有的目标市场群体。使得乡土文化资源得到深度的开发;也使得农耕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珍稀文化再一次得到人们的重视,也赋予了农庄旅游更高的文化价值。
1.3农业科普教育价值
现代人对于休闲体验的重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农庄旅游从观光农园不断的向广度和深度进行演化。农庄旅游在整合农业资源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然、生物、人文等科普教育价值,人们在试探性的开发中赋予其特定的教育意义,结合特定或不特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将农业观光、乡村度假和科普教育很好的结合,寓教于乐,达到农业科普教育的目的。在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之下,许多观光农庄都将科普教育体验活动融入其中,使农庄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具有科普教育价值。
1.4农业科技创新价值
农庄旅游要求立足于科技生态农业,将科技农业生产活动与田园休闲生活方式以及乡村野趣的生活环境等作为卖点进行深度包装和策划,这样从主观层面上需要农业科技创新来满足游客的需求,从客观层面上需要农业科技创新来增强农庄的旅游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庄旅游的核心竞动力,离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农庄旅游很难实现转型升级来满足文化素养日益提高的当代游客的需要。
1.5乡村生态环境价值
生活在钢筋水泥土中的都市人群,期望回归自然、亲近田园的愿望日益增强,对优美的山水田园有着强烈的憧憬和向往。都市人群到农庄旅游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迷人的田野风光和新鲜的空气来舒缓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紧张的情绪,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因此,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农庄的发展在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度等方面都不断的提高要求,这样大大推动了农村的村容改造、卫生条件的改善、环境的治理以及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6城乡一体化建设价值
农庄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整合农村旅游资源,将农业旅游产品引进市场,通过自身的特色产品吸引着城市的人流、物流以及外来投资者的资金,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将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核心价值的转化路径
农庄旅游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旅游产品来实现的,进而探索农庄旅游发展的不同发展模式,目前国内农庄旅游发展主要围绕以下模式进行开发:
2.1观光农庄
观光农庄是依托农庄内优美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优势,通过规划建设成为具有观光旅游功能乡村生态农庄。农庄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使游客在观赏生态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对农庄内的农产品进行收集采摘,来达到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的目的。观光农庄旅游主要侧重于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将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作为辅助产品进行包装,本身要求农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庄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对于农庄旅游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观光基础上,他们希望能够更长时间的停留在农庄内体验农业文化、享受乡村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观光农庄不断地将其单一的观光旅游功能进行丰富,通过建设休闲度假设施,达到农庄转型的目的。观光农庄的类型一般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蔬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卉园、观光瓜园等等。
英才农庄在旅游规划中,特别强调让游客“动手”,项目建设在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通过活动的设计增加消费者停留时间,提高农庄经济效益。在活动策划中,既设计了诸如农事体验、蔬果采摘、花卉手工艺品制作、果林捉鸡、鱼塘捕鱼等农业体验活动,也设计了植物迷宫、生态垂钓、抓泥鳅、植物寻宝、体能运动等户外休闲娱乐活动,还设计了专业化的植物科普体验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为游客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英才农庄活动中。
3.4整合资源,总体布局
农庄旅游的空间布局是依托农庄内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以及乡土的人文资源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面向目标人群,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过程。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将零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1+1>2”的整体优势,提高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效率,因此科学的空间布局问题是旅游区旅游健康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以发展为本,立足于可整合、可优化、可持续的战略思想,对农庄旅游功能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安排。
英才农庄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西南方向的30余米向东部、北部逐渐降低至武湖畔10余米。现状用地主要是苗圃、果树、鱼塘和养鸡场。从西部、南部的规划区外道路沿线向东部、北部有种植大面积桃树,中间夹杂有一块将近1.4hm2的橘园。北部地区主要是苗圃,多为10几厘米高的小苗。养鸡场布置在规划区东南部。鱼塘散布在规划区中心低洼区域和沿武湖地带。沿武湖畔多为滩涂,涨水时部分低洼处会被淹没。果树用地和苗圃用地在景区内占较大比例。根据英才农庄地形地貌趋势、旅游资源特征及分布,结合规划主体构想,将英才农庄旅游总体布局为“一环四区多点”的空间结构,形成独具老黄陂乡韵特色的农庄休闲度假空间。“一环”是指由景区环路串通5个不同功能性质的分区而构建的乡村田园风景游览线;“四区”分别是入口服务区、生态教育区、滨水度假区和滨水休闲区;“多点”是指在各个功能分区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点。这种“一环四区多点”的旅游空间布局,在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区域功能的地位以及种植养殖产业的规划整合能够完善区域功能,树立区域形象,丰富了英才农庄农业产业链,提升了英才农庄旅游产业地位,以实现农庄旅游开发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负面效应的最小化,为英才农庄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5设施配置,满足需求
农庄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开发投资中占很大的比重,如若设施配置不当,会对巨额资金造成很大的浪费,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农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是根据旅游接待体系规划所提出的要求,配合旅游线路组织规划、土地利用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科学的安排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为农庄满足旅游消费者接待服务提供依据,为农庄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通过对近中远期的游人量的科学预测,得出高峰日分别为500、1600、2800人次,旅游设施建设必须满足远期游人和工作人员的需求和生产活动需求。英才农庄旅游服务体系由游客综合服务、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及旅游商店构成,共需31个服务点;旅游基础服务体系由供电设施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环卫设施规划、通讯设施规划以及防灾设施规划构成。规划中通过科学的预测高峰期游客及居民水、电、环卫设施、通讯设施等需求量,合理提出建设要求,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当地居民服务,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是获得当地居民支持旅游建设、投身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段,为农庄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和群众基础。
3.6深挖文化,注重传统
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是农庄旅游的灵魂,文化挖掘的深度决定了旅游发展的深度,对原汁原味的乡土民俗进行挖掘包装,能够很好的提高农庄旅游品位,突出农庄旅游产品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以提高农庄的吸引力。
武汉市黄陂区英才农庄围绕“农”来做文章,将农业文化和乡土风情贯穿旅游规划的始终,使乡土文化资源得以保留、传承。文化在英才农庄旅游规划中是通过3个方面展现出来: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增强农业文化内涵,将黄陂地域特色的农业文化因子叠加在农庄旅游活动项目上,将农业生产体验活动做大做活,将农业科普教育活动做精做细,使游客能够在英才农庄旅游活动中体会到丰富的农业文化和乡土民俗;通过农庄景观的打造展现黄陂浓郁的农耕文化,调整种植结构,采取多选本土品种、少量引进优质育种的方式体现本土生态文化,合理建设农业科普长廊,将农耕文化和传统农业知识通过景物景观的打造展现给游客,使游客漫步英才农庄,遍布是景、处处有“农”;通过各种旅游节事活动的策划体现黄陂农耕文化,特别打造以英才农耕文化节为核心,以若干主题旅游节为内容,时间覆盖全年、活动覆盖全区、文化覆盖全域的英才农庄节事旅游产品体系。
4结语
农庄旅游发展之路漫长,武汉市黄陂区英才农庄不应一味进行盲目开发,而应该注意抓住资源特色、突出核心主题、进行科学分析、满足消费者需求、立足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走以农为本,农旅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农委赴台农业旅游考察团.赴台农业旅游考察报告[J].上海农村经济,2009(01).
[2] 吕明伟,郭焕成.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06).
[3] 林铭昌,林敏雄,丘秀珠.休闲农业体验教学市场发展的探讨[R]. 台南县: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6(05).
[4] 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C].郭焕成.休闲农业理论与案例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石湖;村级经济
[DOI]10.13939/ki.zgsc.2017.02.046
城镇化进程中,一些祖祖辈辈依托土地生活的农民进了城,靠种植、养殖为生的农民失去了谋生的工具;支撑的集体济面临缺失土地、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农村经济发展陷入窘境。借鉴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经验,无异于给本土农业经济发展引发新的思路。
1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传统农业遭遇发展瓶颈。农民开始转型经营,吸引市民观光休闲,发展了类似于当前国内的“农家乐”,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让游客享受田园之乐,休闲观光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使台湾农业走出了困境。台湾农业的华丽转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使得台湾农业发展闯出了新路子,生态协调发展的“三生”,给台湾农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据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岛内有休闲农场、观光果园、教育农园近2000个,产值达7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4亿元);2014年大陆游客为台湾带来2186亿元收入,其中观光团为997亿元;而2015年全体陆客带来的收入约为2310亿元,其中观光团应该首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
可见,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台湾旅游业的新亮点,吸引年轻人返乡“从农”,使农业观光成为国际级农游新乐园。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不但使台湾农业走出困境,更形成了世界瞩目的农业生产加工、农耕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养生、DIY制作等功能相结合的新产业,促进了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并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观察台湾农业休闲发展情形,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1 法规先行,政策刺激
农委会等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休闲农业发展。政府拨出专项经费,为偏远农场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部分农产品享受免税政策,产品滞销时,政府实施保价收购,保障农民的最低收入。农场内可以建造宾馆、餐厅、卖场等商用房屋,面积可达农场面积的1/10,最大不超过75亩。针对新建农场的资金投入,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著名的走马濑农场为例,全部建设共投入9亿新台币,累计获得资金补贴约3亿新台币。因此,台湾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大大支持和刺激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1.2 农会辅导,体系服务
各县、市、乡成立了各级农会,为农民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农业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土地交易、营销推广等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农会不仅举办各类产销班,辅导农民种植、推广、营销农产品,还为农民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帮助。如为妇女举办家政班,为老年人举办养生保健班,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成为了农民身边可靠的朋友。
1.3 科学规划,特色布局
台湾休闲农场充分融入当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民俗及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一个个独居特色的农场。通过科学规划、农会辅导,农场之间没有因为经营项目类似而出现恶性竞争,根据 “一乡一品”的发展原则,农场注重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追求产品服务的唯一性。避免了恶性竞争,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休闲农业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客源,走上了科学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1.4 经营多样,深度开发
台湾农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形成产品线,还经常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以走马濑农场为例,农场原来仅种植出售牧草,价值很低,经营者通过摸索开发出食用牧草,制作成牧草冰激凌、牧草馒头、牧草巧克力等系列食品,近年来又加入DIY概念,市场反应良好。农场提供餐饮、住宿、会务、运动等场所,草场定期举办露营、热气球放飞、观流星雨等主题活动,满足了各年龄段、各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5 技术支持,产研结合
台湾休闲农业从法规制定、规划设计、农业技术研究、农业设备开发到农场建设等各个环节,都有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等高校的参与。他们致力于研究高精尖的农业技术,深度拓展休闲农业理念,并及时将最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休闲农业提供学术支持,使农场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6 紧跟潮流,市场为本
台湾休闲农业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在政府、农会的帮助下,认真观察市场动态,紧跟市场潮流,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始终牢牢抓住市场。他们认真做到“五到”,即“独到、想到、知到、做到、人到”。“独到”是经营产品的独特性,“想到”是未来发展的整体性,“知到”是市场动态的掌握性,“做到”是策略思维的执行性,“人到”是游客需求之满意性。通过做到这“五到”,台湾休闲农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
台湾农业的发展经验值得大家思考:反观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苏州高新区上方山石湖生态园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为例:苏州高新区拥有自然资源状况、也有人文景观布局,更有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消费需求等诸多因素与台湾生态农业区域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发展石湖景区周边村级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苏州石湖生态园建设情况介绍
石湖景区其位于苏州城西南,距古城区 4.5公里――石湖风景区,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为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区,而横塘街道下属的石湖、新丰、新渔三村正处于石湖风景区内,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共有13个自然村,562户2130人,另有外来流动人口约7000人。2012年年底,位于石湖景区内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苏州市政府“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项目建设规划分为三大块具体内容,即动物园、植物园和生境园等。两宋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隐居,纵情山水,留下了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比较出名的有楞枷塔、范家祠、治平寺、渔庄、天镜阁、行春桥、越城桥等。“八月十八游石湖”、观“石湖串月”等活动,也是苏州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民间习俗,历史上就有“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的评价。可见,石湖景区周边三村真山真水资源得天独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 对接生态园建设中面临的村级经济发展问题
辖区内石湖、新丰、新渔三村,由于三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村级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石湖景区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的严重制约,主要矛盾是有地不能用。三村土地是风景区的规划用地,村级经济在土地使用上没有发展空间,直接阻碍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前几年,石湖村、新丰村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造一些旧厂房,整合一些“边角地”“空搁地”,分别建成了拥有一定数量简易厂房的工业小区,依靠出租厂房取得少许租赁收入。总的来说,由于身处景区,三村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比较窄,村级经济总量不大,仅能满足基本开支且缺乏持续性,要想逐年提高村民的股金分配、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帮扶工作就有些捉襟见肘。也就是说,三个村庄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处在景区内而获得伴随未来生态园建设带来的获益的远景。
4 建 议
尽管苏州现有高新区“树山”、吴中区“旺山”“农林大世界”、相城区“莲花岛”、吴江有“环太湖”、常熟有“尚湖牡丹花卉”节等一系列休闲农业品牌,虽说有气候环境因素,但与台湾农业发展相比,经营特色单一,淡旺季差别明显,内涵深度挖掘不足,创新少。为此,面对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开发建设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提以下三点建议。
4.1 政府支持,打造“石湖”品牌休闲农业
石湖景区曾经有上方山果园,种植各类水果,一直保留在老苏州人的记忆中。此次开发生态园项目时,可以借鉴台湾休闲农业模式,依托上方山、石湖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科学规划,深入挖掘该区域渔耕文化、果树种植等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特色的“石湖”品牌休闲农业。融入农业生产、观光休闲、餐饮住宿、采摘体验、教育学习、DIY制作、养生健康等多种功能,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活动,打造成樗罩萑说呐液笤骸
4.2 广泛合作,成立休闲农业民间组织
加强与台湾休闲农业交流沟通,学习台湾各级农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苏州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类似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组织,吸收从业农民为会员。同时,可以借鉴台湾农会,为会员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辅导培训班,如烹饪、健康养生等,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4.3 互利共赢,保证村民群众得实惠
借助石湖景区大背景,打造村经济发展小环境,是横塘街道及石湖、新丰、新渔三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课题。生态园项目启动前,石湖村通过积极主动的协调沟通,谋划多年的休闲农业项目已初步成形。“兼营休闲农场的收入是一般农业收入的4~5倍,例如农牧业兼营加工或休闲平均每家收入达180.8万元,比单纯从事农牧业家庭收入多5.3倍,可大幅提升农村经济。”(陈宝基)突破景区用地单一性,集合种植、观赏、采摘、加工、品尝等深化农业发展,要让有限的土地发挥立体效用。
有鉴于此,对石湖景区周边开发中,我们建议政府在开发生态园项目时,让当地村民参与到休闲农业开发中去,或者根据生态园建设的规划,允许三村在规划范围内布局休闲农业种植、观光、采摘一体、加工,配套修建衍生服务性设施,让游客乐在其中,让村民参与服务性经营项目。一方面使村级经济融入生态园建设,保证征地后村民及村级经济的收入水平,继续维持村民的集体股金分配;另一方面,也为征地后解决村民就业提供平台,使村民从生态园建设中得到实惠,更加支持生态园项目,实现项目开发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苏州横塘[EB/OL]. [2016-11-04].http:///link?url=iJG2zaLI-BS3zNRnXxUxbc-6i9YCK 4LpppUJ37Ue3l3EVmgbv9fCmllPscWF61l1swP00QO8Vx_Qoli1uDngRq.
农业部农机实验鉴定总站组织的赴美考察团一行17人,于2002年8月11日--30日赴美考察,团组成员分别来自于上海、江苏、福建、湖南、山西、宁夏等省、市、区的农机部门及部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及农业资源利用管理方法,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农机生产企业情况等。在美期间,先后拜访了国际农业生命科学发展教学所(简称IDEALS)、美国农业部经济局、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简称IFPRI)、John-Deere公司、农场主—Rick Nolan先生及洛山矶工业市商会(简称IMC)等单位,所到之处受到各拜访单位的热情接待并得到详细的介绍。通过考察使我们对美国的农业生产、管理、科研教育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 美国农业概况
在美国,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农、林、渔业部门就业人数不足200万。全国有大小农场205万个,耕地面积170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0%。农业生产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形成了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小麦、大豆、玉米是主要种植作物,粮食总产量为全球总产量的20%,其中大豆、玉米占世界总产量的60%,小麦总产量接近世界总产量的50%。由于美国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东部水资源充足,农产品产量大大超过本国需求,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出口来解决农产品的出路问题。为此,农业部及各州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包括补贴)来降低农民的农产品生产欲望,同时千方百计地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寻求出路。九十年代末,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平均550亿美元。美国在研究和推广农业和农机技术时,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重视发展可持续农业。
二、 主要考察内容
(一)农业资源利用管理方法,农业科技发展动态
1、考察团拜访了位于华盛顿的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简称IDEALS)、美国农业部的经济局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 IFPRI,考察了解他们在农业资源利用管理方法,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国际农业生命科学发展教学所IDEALS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性的、非营利的组织,向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团体提供管理上的、技术上和概念上的服务。它在 60个专业中保持包括超过 300个专家的人才资源。近期,IDEALS正致力于农业生产资源、增加农产品产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并关于中国应该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既可维持农业经济增长,又可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进行了交流。特别提到了水资源的问题,水资源是中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表面水和地下水的保存和管理是极端的重要。如何让有限的水得到最好的利用,保护水的质量,而且避免污染是需要立即注意的主题。除此之外,对如何不损坏生态系统而发展新的水资源等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农产品的处理和食品安全。IDEALS介绍了对农业食品安全的观念和标准、发展处理技术和食物科学。据他们介绍,美国正研究利用近红外技术解决食品检验问题。另外,它们在动植物胚胎细胞性别检验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项技术的成功,将可以大大提高农、林、牧等农产品的产量。
2、考察团拜访了美国农业部的经济局。美国农业部的经济局实际上是一个农业经济研究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为联邦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经济分析支援。把全球农业作为一个竞争的农业系统。经济局按照自己的研究课题,收集分析来自于全国甚至全球数据,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估计,有许多重要的统计数据需要定期更新并向有关部门提供。
近几年来,由于贸易规则及国内政策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等问题都将使美国农业和农民面对新的竞争和挑战。经济局正研究影响美国食物和农业部门的竞争力的因素和其他的经济焦点问题。
经济局设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分析处、食物与农村经济分析处、市场与贸易经济分析处及电子计算及出版服务处等四个部门,涉及的研究的范围有:安全的食物供给体系,包括食物的数量、种类、健康及营养;资源利用与环境的协调 ;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协调 ;城市与乡村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农业科研和生产力 ;农场和日用品政策 ;耕种财政的管理;耕种经济成本管理;农场的危险管理;现代农场的结构;有机种植和美国农业贸易 、国外农业经济政策等等
由于美国的农产品远远地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要维持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确保美国农业的经济生存能力,政府的另一项职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农场主的种植欲望。所以经济局还需要把有关农产品国际市场信息、风险及国外政策等向农民提供。
3、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 IFPRI >是一个国际性的政策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识别并且分析各有关政策,为可维持地符合发展中的世界食物需要。IFPRI研究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减轻贫穷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实施的政府行为等,分析各项农业政策产生的作用与效果。通过 IFPRI 的政策分析,使其成果直接为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机构在帮助贫穷者的政策制定及资金投入中发挥作用。同时,IFPRI 还可以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开展研究或合作,帮助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和团体减少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投入方面的失误。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学会 (IFPRI) 的研究职员来自约 20个国家,大约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IFPRI 的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和生产技术、食物消费和营养、市场和结构、贸易和整体经济、政策和投入的实际效果等。例如,它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研究,分三个层次:全球、地区及农户,建立了全球水资源及利用模型。该机构也对我国水资源的开采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另外,它们在对发展中国家农村投入效果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
⑴ 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民脱贫效果显著;
⑵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效果显著;
⑶ 增加农村道路建设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⑷ 增加水利设施投入对农村经济效果不明显。
IFPRI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各国及有关团体的资助。现在该学会与300个左右的机构合作,这些机构有地方性的、国家的和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和经济研究机构。
(二)农机生产企业考察
考察团考察参观了位于东莫林(Moline)的John-Deere(迪尔)公司
迪尔公司总部设在一个环境优美的丛林之中,占地面积约1000公顷,办公大楼始建于1964年,并于1978年扩建成目前的规模,办公面积80万平方英尺,约有1500名员工,大楼设计为全封闭式,公司建筑的设计及建设非常有特色,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的气魄。
John-Deere(迪尔)公司在全球范围有雇员4万4千人,并在17个国家设立生产工厂,共有约133个包括生产工厂、销售公司、科研机构,与160余个国家有业务往来。在莫林有8300余职工,拥有12个设施,其中包括工厂、科研中心、零部件中心及总部大楼等。尽管多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农机生产企业度日艰难,但迪尔公司每年都有良好的经济业绩。
拖拉机制造公司是John-Deere的一个骨干企业,位于爱奥瓦州Waterloo(滑铁卢)。John-Deere拖拉机制造厂1837年起家,从生产铧犁开始,到目前生产各种规格的拖拉机(主要生产90~450马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生产公司。由于销售网络的作用,公司实行定单生产,全年根据用户的预定数量安排生产任务,几乎没有库存。
John-Deere的联合收割机制造公司共生产7个型号的全喂合收割机,有冷加工、焊接、涂装、模具及总装等车间,69年~99年间共生产了20余万合收割机,
2001年在北美市场销售了8000台,但这是较差的业绩。如9550型联合收割机的售价在20万美元以上,最新的9750型机器安装了GPS系统,售价在30万美元以上。
John-Deere的生产企业采用了当今一流的生产设备及管理技术。除了大量采用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及柔性装配线等生产技术外,在涂装技术上,采用的“电解式上漆技术”是目前农机企业极少采用的先进技术。其大致工艺是:工件或机器在去油污、除锈及磷化处理并冼净后不进入烤干程序,而是直接进入电解池,池中是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油漆溶液,被镀件浸没在溶液中,经过电流的作用使油漆均匀、致密地镀在工件表面,然后进入烘烤程序。John-Deere公司在该套设备上共投资了约3000万美金。其主要优点是: 油漆质量好,涂层均匀致密; 节省成本。油漆得到充分利用,涂装工序简化;有利于环境保护。John-Deere拖拉机制造厂整个生产过程、加工程序、组装检验机械化水平、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三、 感想与启迪
(一)服务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在美国访问中,我们体会到他们的各项工作都体现了为农民服务的过程。美国农业部为了保证其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了保障农民的收入保持一定的水平,配备了11万名公务人员到各州、郡、市甚至到农场提供各项服务工作,包括种植品种、规模,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气象及国内外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政府通过三项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为了在一定时期保证农民的收入,政府确定目标价格;对于达不到目标价格的差价,由政府进行差价补助;用鼓励修耕土地的补贴等方法来降低农民的种植欲望,以保证适量的产品量来维持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二)农业机械化要重视资源和生态的保护
在美国,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食品的安全都受到严格的规定。对比我们的农业生产现状,农产品农药残留高、水土流失、水资源利用率低、化肥农药施用不科学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作为农机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油和防止耕地资源风蚀的机械化技术与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雨养农业(美国中部及西部主要是雨养农业),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非常重视研究推广蓄水保墒的机械化耕作技术。美国现在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把现代航天和卫星技术用于农业。如在农业耕作机械化上安装了电脑与卫星系统连接,电脑机收到反馈信息发出指令,使农机自动地施肥、打药、喷水,即降低成本,又提高农产品质量,美国高新科技应用占农场17%,计划2005年再提高6%。
(三)农业机械化要为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出力
在美国,使用机械的主要目的除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外,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考虑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开始充分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也常常遇到许多农机性能很好,但市场不理想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研制开发及推广新产品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问题,推广那些经过鉴定,质量可靠的新产品和技术,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机械进行服务,扩大单季作业面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四)要重视农业投入效果的评估
现在,各国都很重视农业方面的投入,无论在基础设施、科研教育、科普培训等各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但是,投入的效果如何?每一项投资起了多大作用?在考察中受到的一个启发是要重视农业投入效果的评估。在美国,非常重视投资效果的评估,他们不但对自己的各项投入进行效果比较和评估,对国外及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也进行了许多数据的收集和评估,并且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和我们的现状相近的。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凉山彝族;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护区概况及其社区情况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面积50655hm2。保护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的美姑县境内,属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腹心区,区内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属,92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2种,有脊椎野生动物296种,其中有大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被赞誉为很有科研价值的生物基因库。同时保护区与马边大风顶、越西申果庄、甘洛马鞍山、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毗邻,构成了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网络,在凉山山系的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护区周边有龙窝、树窝、依果觉、苏洛、炳途、尼哈6个乡,42个村,2.6万余人,全为彝族。6个乡均为美姑县的边远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没有电。6个乡共有常耕地30171亩,人均1.17亩,社区居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经济收入来源以饲养牛、羊、猪及进入林区采集野生中药材等为主,2008年人均有粮420kg,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属国家重点扶贫对象。
2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一直按照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采取传统的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从而忽视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护区管理部门为达到目标,对社区采取种种限制,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为改善生活条件、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设法对资源加以利用,对保护区资源构成了较大压力,二者之间相互争夺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力而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冲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方面。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放牧、采药、盗伐、砍柴、偷猎等。
2.1 保护区内放牧
畜牧业是保护区周边彝族居民主要养殖牛、羊、马、猪及鸡等,据调查,有些养殖大户一户养有近百头牛,几百只羊,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和肉食来源。当地居民牲畜养殖一直沿用传统的敞放模式,对牛、马、羊、猪全部实行敞放,且放牧数量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因过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大风顶、滥龙、维核洛和挖皆哈罗等地,放牧人员长期驻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同时放牧人员在山上搭棚、砍柴、烧火(取暖、做饭)、甚至盗伐林木、猎捕野生动物,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区内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发展畜牧业,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保护区管理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药材采集
保护区内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天麻、重楼、升麻、虫草、细辛、贝母、三七等,社区居民为了经济利益,经常进入保护区进行野生药材采集,一年四季各个地方均有人员进入,特别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区进行采集,有时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时上山。在采集药材时,往往是不论大小,只要可采均进行采集,对资源破坏较大,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管理。据调查,有些社区居民一年采集药材收入上万元,其药材的平均收入占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畜牧收入,同时也是当地居民最直接的现金收入来源。
2.3 盗伐林木
保护区内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树种,在周边的居民为修建房屋经常进入林区砍伐瓦板、方料等;还有部分居民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还进入原始林区进行盗伐林木,然后运至附近的马边等地以牟取暴利,虽然经过了打击,但盗伐现象仍时有发生。
2.4 砍伐薪柴
保护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几乎全部为薪柴,据调查,户均年消耗薪柴近2万斤,在距保护区较近的龙窝、树窝乡,户均消耗薪柴达4-5万斤。他们的薪柴来源除一部分来自自留山外,还有较大部分来自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居民每年需从保护区获取薪柴6000余吨、约合木材6000余m3,虽然以林下灌木为主,但仍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5 偷猎
彝族村民历来有狩猎的习惯,建立保护区后,由于加大了宣传力度,对保护区周边社区采取了清理猎枪、猎具,处理猎狗等强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益的追求和动物市场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开始饲养猎狗,并进入林区偷猎雉类及小型兽类,以获取暴利。
另外野生动物破坏社区居民农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区经济利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赔偿,也使是社区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3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问题产生的原因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在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社区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必然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彝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农作物耕种方式,生产效力低下,单位土地上的收益较低,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同时牲畜养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对资源威胁大;另外当地彝族群众取暖做饭几乎采用传统的“三锅庄”,热量损失大,对薪柴的需求量大,从而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强。
3.2 社区经济收入低,来源单一,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社区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种植马铃薯、玉米和荞麦、大豆等农作物,很少有其它经济作物,且产量较低,只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出售来增加经济收入,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畜牧业,因此收入来源单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前,社区居民还可通过森林采伐中获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户靠卖劳力砍木头,装、卸车等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5-1万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区居民不再能从伐木中获取收入,放牧、挖药和采笋等活动则成为居民的另一重要经济来源,每户每年采笋和挖药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1-1万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现金来源之一。
3.3 社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造成的威胁逐步增大
我国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规定,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可生育3个孩子。因此当地彝族群众每户人家至少生育3个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为生育儿子,不惜违反国家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至使当地人口增长过快。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周边各乡人口在近10年间由2.1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近2.6万人,年均增长超过2%。由于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土地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威胁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对保护区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交通、通讯的落后,造成了社区信息闭塞;自然条件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使社区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对外劳务输出受阻,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农闲时节,随意流动,对保护区的潜在威胁增加。同时,一些落后的陈规陋习使社区居民缺少与外面世界交流,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困境的能力减弱,从而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加。
3.5 保护区管理忽视社区利益导致发生冲突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者对社区管理认识不足,不愿与社区平等协商涉及到双方利益的问题,而仅靠上级的行政命令办事,没有征求社区的意见,与社区交流少,导致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区的一些行动,有抵触或破坏事件发生;另外当社区因保护工作而受到利益损失或问题时,如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等,保护区没有很好地予以处理和解决。
3.6 社区管理机构不完善
保护区管理局未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虽然保护宣教科和多经办也分别有一些社区管理方面的职能,但也因具体职责不明确,对社区管理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保护区在2003年建立组建管理局时,虽然在县林业局建立了保护区共管委员会,也吸收了各乡领导参加,但共管委员会对自身职责不明确,也基本没召开任何协调会议,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没起任何作用。
4 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自然保护区管理,关键是管人。近年来,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通过充分开展社区调查,把社区人员管理作为基础,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社区各界的大力支持,而获取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就是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加之美姑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义知之甚少,对自然保护难于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响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激化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这就必然影响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为此,保护区通过会议、图片、幻灯、传单、办宣传栏、保护区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保护区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从而逐步引起社会对自然保护的关注,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使周边社区群众逐渐认识到自然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投身到保护事业中来。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向地方各级政府宣传保护区建设的意义、保护区建设方针政策、保护区工作内容等知识,使地方各级政府对保护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得到理解并主动支持保护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4.2 加强保护区法制建设
2007年通过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建设进入法制轨道,同时通过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保护区工作会议,学习宣传贯彻保护区建设有关方针政策,与社区各乡村层层签订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书,鼓励社区各乡村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结合彝族的传统毕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动)订立保护区管理的乡、村规民约,收到了较好效果。
4.3 开展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对薪柴的消耗
针对社区群众使用传统的“三锅庄”式火炉,对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保护区积极争取资金在保护区选择了距离保护区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个村庄进行节柴灶试点建设,先后共建设137口双眼节柴灶,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砍柴越来越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实际困难,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改进了社区卫生条件,村民也十分满意。同时保护区结合节柴灶建设验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节柴灶建设宣传活动,通过组织现场检验节柴效果来宣传发动更多社区群众推广使用节柴灶,宣传保护区管理知识,收到了较好效果。
4.4 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
为解决保护区生计,保护区先后从WWF争取项目和资金,在社区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基线调查、中药材市场营销调查和生计项目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村民代表到社区发展项目开展较好的地方进行项目建设考察及中药材种植培训,帮助社区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药材种植技能,为社区替代生计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向社区争取了部分小额基金贷款项目,在社区发展卵叶韭种植试点,开展蜜蜂养殖和生态猪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建立保护区生态养殖协会,为社区提供饲料加工设备,帮助社区维修道路,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帮助社区发展生产。通过一系列社区发展项目的开展,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理解,也进一步缓解了社区与保护区的关系。
4.5 开展社区捐资助学活动
保护区在社区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帮助社区学校建设,帮助社区维修学校设施,为社区学生购置必要的书包、作业本、铅笔、书籍等学习用具,同时在作业本、书包上印制有关保护区建设的相关知识,既减轻了学生家长购买文具的经济负担,又向广大学生宣传了保护区知识;另外还通过保护区与有关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组织中央民族大学在保护区开展教学实习的师生,向保护区周边学生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爱护卫生等知识讲座,帮助社区学生从小树立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参加保护区工作
2009年初,保护区管理局从社区聘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保护事业的人员6人,经过一定培训后充实到基层保护站,主要从事保护区宣传、资源保护、保护区巡护等工作。由于他们来自当地社区,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熟悉民族语言,通过他们的工作,可让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决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建议
目前,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社区关系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由于刚刚起步,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在充分考虑社区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探索和研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5.1 建立和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1)在保护区管理局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专门负责社区工作,协调处理社区关系,帮助社区发展;
(2)完善社区环境宣传、资源保护、药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员会,成员可根据实际,吸收当地村组干部、学校教师、彝族家支头人等分别参加。对各共管委员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明确各共管委员会及成员的职责任务,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平等协商相关事宜,把社区与保护区紧密结合,共同实现自然保护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制度
保护区周边全为彝族群众,为加强对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药材采集等,采用与彝族传统习俗和毕摩文化相结合,以村或乡为单位,组织订立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的村规民约及药材持续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进资源保护。
5.3 扶持和引导社区经济发展
归根结底,社区的经济水平是对保护的根本压力,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调查和了解社区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扶持和引导社区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引导社区群众充分利用高山地区无污染等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具有较高价值的绿色食品,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价值;提倡对农林产品的深加工,在同样资源采收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的收益;强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使社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率;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协助社区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要加强同县扶贫办的联系,争取将更多的扶贫资金和项目向保护区周边社区倾斜。
5.4 引导社区居民开展牲畜圈养
改变牲畜敞放习惯,实行生态养殖和圈养,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树木和践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活动,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美姑县委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畜牧业,已把种草养畜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护区可选择一定的养殖户,先行开展牲畜圈养试点,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推广,逐步改变牲畜敞放的传统养殖习惯,减少牲畜对植被的破坏。
5.5 加强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薪柴消耗
保护区周边有5000余户村民,若全部使用节柴灶,每年至少可减少薪柴12500t,相当于节约木材1.25万m3。要积极争取资金,帮助社区大力推广节柴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沼气池,或推广新的能源;同时在至今没有通电的地方帮助发展小水电,解决社区居民照明和收看电视所需能源,并通过电视了解更多信息,开阔视野。
5.6 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引导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保护区周边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员,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社区剩余劳动力打工技能培训,帮助社区剩余劳动力在闲暇时间外出务工,一方面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同时可减小他们进入林区的机会,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进而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本文参考引用了一些内部资料,分别是:①《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2003;
②《美姑县2008年统计年鉴》,美姑县统计局,2009;
③《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瓦候地区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美姑大风顶保护区,2008;
论文关键词:农业财政政策,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发展方向
一、农业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农业财政政策,更是各国政府用于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虽然各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但政府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大体是一致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1、生产目标。
即促进农业增产。在二战前后,发达国家中的很多国家农产品都不足,例如欧洲的法国、德国、瑞典等国,亚洲的日本等国,各届政府都很重视农业的增产和农产品的自求平衡。例如,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历届瑞典政府都把建立一个稳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保证国内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有余,特别是保证国家紧急状态下如战争时期的粮食供应。日本至今仍把农业增产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以满足国内农产品的需求(牟爱春,2003)。
2、收入目标。
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收入差距,保证他们收入水平的基本平衡。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虽然从总体上说很发达,但由于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制约很大的部门,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而且不稳定,特别是对于那些经营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民,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一直是各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
3、效率目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农产品的价格要合理,在国内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另一层意思是要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在以前农产品生产不足的时期,各国都很注意生产目标,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剩余的出现,以及自由贸易的发展,各国政府不仅注意农产品的产量,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更注意农业的持续、长远、稳定发展。
各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基本是这三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策目标的重点或次序有所不同。例如,以前生产目标优先,目前效率目标优先,但增加农民收入在各个阶段都是重要的政策目标。
二、各国农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投资,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有两个重点:一是重点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政策内容,二是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美国为了保护土地和自然资源,政府推行停耕、限耕政策,对停耕或限耕的土地给予补贴(吉力、林桢,2003)。法国对于投资于西部、西南部、中部和东部等落后地区的工矿企业给予各种优惠,包括搬迁补贴、税收优惠、减收地价费、燃料费及其他奖励措施等。瑞典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强了投资和补贴,以遏制这些地区的人口和资金外流,并且对退耕还林的农民按公顷给予补贴(牟爱春,2003)。
2、通过财政补贴和关税政策保护国内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对本国农业给予了保护,保护的手段主要是财政补贴和关税杠杆。财政补贴主要有价格补贴及其他补贴,包括目标价格补贴,最低价格补贴,出口价格补贴等。目标价格补贴是对农产品规定一个计划价格,当农产品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时,政府就给予补贴,瑞典、日本都实行过这种补贴。最低价格补贴是指对农产品规定一个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保证价格时,政府就组织收购,对收购的公司给予补贴,欧盟、日本、美国等国都有这种补贴(冯青松、孙杭生,2004)。出口补贴是为了鼓励本国农产品出口,解决国内农产品过剩的一种措施。如欧盟对于出口到非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对其高于国际市场的价差部分给予补贴。美国政府更重视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国内收购的过剩农产品,政府通过发放贷款和价格补贴等办法,支持农产品出口,另外还通过对别国的各种“援助”倾销农产品。关税保护是很多国家用于保护本国农业,防止国外农产品低价倾销竞争的重要措施。如瑞典实行浮动税率,即当国外农产品进口的价格低于国内同类农产品价格时政策内容,关税税率自动上浮,直到关税使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与国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一致。目前欧盟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税,涉及酒类、水果、蔬菜、花卉、蛋、禽、肉等。
3、运用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支持改善农业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
各国主要的做法有:
(1)对农业结构的调整给予财政补贴。欧盟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旨在完善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共同农业政策对得到批准的各成员国的单独项目和共同体计划项目提供资助。①
(2)支持农业的科技进步,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和科技水平,主要是支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推广。例如美国从19世纪就通过拨给各州公用地,让其出售公用地再创办一所农学院或有机械系的大学,以发展农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联邦政府又从出售公用地的收入中给各州拨款,帮助建立农业实验站。1914年国会通过法令规定联邦政府向接受法律条文的各州提供资金,在各州及县内建立农业推广组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各州政府也对农业教育、研究和推广进行资助。(吉力、林桢,2003)
(3)支持农场的规模化经营。这是很多国家的共同做法。从50年代到70年代,瑞典政府对农场的合并提供直接补助,目前该国的农场平均规模为30公顷,平原地区达到了50公顷。澳大利亚政府在1992年实行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计划”,对农场为提高生产能力的贷款提供利率补贴,提供贷款支持农场升级和提高财产管理能力。澳大利亚政府还对离开农业的人给予补贴和贷款,以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职业。②
(4)支持农业产、加、销一体化。为了提高小农场的竞争能力,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了支持“农业综合企业”发展,即改变以前对农业只看生产,忽视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的做法,而是把他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待,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收益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帮助农场特别是小农场提高了效率。瑞典、法国等国的农业合作社,都是农业产加销一条龙、系列化的范例,该项改革对农业效率的提高和农民的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③
4、运用社会保障政策、补贴和税收政策等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瑞典作为一个高福利的国家,其福利政策的最大优点是推行了普遍的社会保险金制度政策内容,不仅为非农业劳动者而且为农民制定了较完备的社会保险计划,包括救济金计划、劳动安全计划、农民社会保险计划、奶业农民提前退休计划、欠收保险计划等。澳大利亚为了稳定农民的收入,针对其旱灾多的问题,制定了旱灾政策,主要内容有:政府帮助农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收入平等保证金和农场管理债券,让农民按照公共管理计划把农场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农场需要时抽回资金。政府还实行收入平均税方案,以确保农民和其他收入波动较大的人与那些有稳定收入的人以同样的税率交税;对于遭受特大旱灾的农民提供福利补贴。
三、我国农业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
在现阶段,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与措施对农业加以适度保护是必需的。财政与农业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农业获取积累的阶段、向农业回报的阶段、逐渐减少补贴的阶段。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第三阶段,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因此,我国财政与农业的关系正处于向农业回报的阶段。在现阶段,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护水平,并逐步向农业支持过渡,是必不可少的。
1、应建立和健全农业政策保护体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从美、欧、日的经验来看,他们实施农业保护政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还非常落后,农村市场不发达,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内容,对农业的保护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应有效增加农业财政资金投入。
我国农业落后,农业的GDP占比大,农业人口多,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商品化率低,农户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生产率低。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支持,农业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财政支农资金优先供应,对挤占和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的要严肃处理,使财政支农资金能够按要求进度正常拨付。同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政策引导机制。不仅财政本身要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而且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投入,包括预算外资金、信贷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农民家庭资金、外资,要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如税收、贴息、投资、补贴、债券等来达到引导社会增加农业投入的目的。
3、应选择切实可行的农业财政补贴方式
我国现阶段农业保护水平还比较低,再加上我国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突出,农业的弱势特征明显,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尤其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仍然是一项重要政策。但由于财力有限政策内容,不可能做到已大量资金反哺农业,其目前环境下,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的刺激作用已相当弱化,价格补贴在我国受到了许多限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的重点,应从市场流通领域调整到农业生产领域,即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方面。除了保留对农民一定的直接收入补贴外,还应增加科技投入补贴、对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等) 的补贴、其他收入补贴等。另外,当前农村的非税负担沉重,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如乡村机构人员工资由财政支付,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支出由财政全额负担,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补助由财政统筹等,这些措施虽非财政补贴之内涵,但却实际有效的起到了财政补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莉,论国外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2、佘定华,浅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政策[J],商场现代化,2007(6).
3、吉力、林桢,美国的农业财政政策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3(7).
4、冯青松、孙杭生,美国、欧盟、日本农业政策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世界农业,2004(6).
5、牟爱春,农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
6、财政部课题研究组,瑞典、澳大利亚农业财政政策考察报告[J],财政研究,1996(8).
7、贾康,转轨中的财政制度变革[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8、徐全红,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的比较和我们的选择[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
为了全面评价我国传统农业,还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者,把传统农业作为它的土壤或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农史界,从文化角度审视农业史的,已故石声汉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许多论断,至今仍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注意研究农业文化史的人多了起来。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角》一文概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并能中国农业文化作了宏观的评估。[6]邹德秀的《中国农业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影响,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农业文化史和农业文化理论的专著。[32d]李根蟠《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一文,也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立论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烟文化等的专门研究,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这自然是对的。但从文化的基础看,西欧中世纪文化难道就不是农业文化吗?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原来就是指“耕耘”.“栽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因此,笼统说农业文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应归结为: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中国传统农业,它究竟有什么特点;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传统农业究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影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特性。
关于第一问题,除了广大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国传统农业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如古非认为中国存在三大文化圈(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经济区,长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带农业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和农耕游牧二元对峙格局。[15]汤晓芳也有类似观点[18]。邹德秀把我国农业文化划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江湖渔业文化等类型。[32d]李根蟠将我国农业文化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在农区中包含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从东北西到南则存在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并把这些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关系概括为“多元交汇”[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认为传统农业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从传统农业具有自然经济性质看,它比之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化,确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多元格局盾,则不尽然。台湾学者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响,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邹德秀指出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有较大异质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创造。但对中国农业文化是否封闭系统的问题,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开放到保守封闭的过程。[32a]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在多元交汇的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异质文化,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以作物的驯化.引种为例,论证我国古代农业存在着两种文化交流,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农业文化在这两种交流中不断提高,并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29e]
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或褒或贬,见仁见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强调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义华等认为,乍一看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文化.自然经济型文化。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植根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动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样化.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一统’,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过是这严峻的社会实际的美学再现。[37]陈学凯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是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氏族家庭为细胞的农业家族文化,其内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基调——奉天法古:统一的天道.人伦.宇宙.社会模式论——一体主义精神,理论背离现实的传统观念意识——重体轻用[36]。至于视传统文化为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视传统农业为祸根者,就不必说了。有些人没有也不愿意对传统农业作深入研究,而侈谈农业文化,仅仅根据某些先验的概念加以推导,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冯天瑜的立论比较持中。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礼貌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尚农.重农;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强调了传统农业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积极一面。石声汉指出:“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了这一科学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技术知识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他又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10a]这种观点,在农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42a]王利华认为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和使它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邹德秀认为中国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29f]所有这些,都是以石声汉的论述为基础的。
传统农业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石声汉也有很好的论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而这也正是传统农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之所在。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例如张立文指出,中国人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西方重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强调人与物的异体或异在。这种差异根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具有大陆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农业生产较之罗马的工商业更容易受风雨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制约,五谷的播种.生长.收获都要与天时节气相适应,农民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使客体与主体,自然与人凝聚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形态。古代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衰败,人们只得离开土地另谋生路。希腊人对土地失望,对海洋不可预测,人们对土地和海洋是恐惧而疏远的。人和自然产生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仇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中国物我一体的价值观念,与宋元以前文明发展相适应,能对自然的挑战做出成功的回应,元明以后在自然与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失去成功回应的能力,因为这种观念缺乏科学的求索精神。一体化导致浑沌.模糊的思维。凡此种种使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西方工业社会虽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只讲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索取,不讲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导致资源危机.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从中国的物我一体中得到启示,缩合东西方文化之长。[40]许苏民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赞天地之化育的,这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与自然界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相适应。[17]
在这里还应提出的是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国文化是一极深厚的农业文化,其许多特点根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国古人所称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农村观念,实有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农业人生观念。农业的另一特征是农业人生要从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档。中国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一体.一视同仁。中国文化首先极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别看重生命。“仁”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呼吸相通.痛痒相关的极深微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精义所在。耶稣教把人类生命看作上帝对罪恶的一种惩罚,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要超脱生命。近代科学注重讲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无生命一边讲。中国讲理也讲性,把无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边讲,主张穷理尽性。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国文化中一项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由此造成中国五千年文化而成为其一个主要的基础与中心。作者极力推崇中国“大农人生的文化传统”,认为它可以领导世界人类前进。[55]
最近季羡林先生再三论及东方文化体系(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欧美文化)的区别。他在钱穆天人合一论基础上写了《“天人合一”新解》,认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观念和普遍联系,视人与自然万物为一整体。[45]这也就是李约瑟说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67]刘志一则称之为唯物辨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22]但他们所举的例证中很少涉及农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根源于传统农业,并在传统学中获得其典型的表现,“三才”理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晶。
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他指出,人们喜闻乐道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一类话,实质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自然斗争中,所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知识中最中心的内蕴。[10b]此后农史界一些学者如范楚玉.郭文韬.梁家勉等对“三才”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均有所论述。[42b.50.7c]在此基础上,李根蟠明确地把“三才”理论与有机统一观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的表现。他指出:“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他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升华。”鉴于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有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唯心主义的理解,他用“精耕细作.天人相参”概括中国传统农学体系。他又指出:“在有机统一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符合农业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使用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这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29f]
转贴于 六.“有机农业”.“石油农业”与“持续农业”
在分别介绍了对中国传统农业认识与评价的讨论的各个方面以后,现在再回到传统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上来。
上文谈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曾被一些人大张挞伐,也正是在这时候,西方的现代化农业也正在受到批评。
1982年第1期的《世界农业》转载了旅美华裔学者任觉民.孔一士的文章,认为西方现代化农业,或称工业式农业,已暴露了许多破绽,严重的有如定时炸弹,将成为人类未来许多灾难的主要潜在因素。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虫灾愈加难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鸦片。农业以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换来的,如从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它的效率比旧式农业低,等等。欧美农业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农业”(它主要采用有机肥.轮作间作等传统技术,同时对现代化科技作选择性应用)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缺点”已成为“优点”,符合“超工农业”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选择“超工农业”,而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弯路。[66]接着,《世界农业》又连载了美国农业部指定的一个有机农业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的摘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有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文章在大陆的一些学者中引起共鸣。下面的介绍着重在农史界的反应。1983年第二期《中国农史》发表了郭文韬等人《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该文修改后收入《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书中,该书曾被译成日文),其基本观点和思路与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称,西方现代的“无机农业”已危机四伏,走投无路;“有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有机农业之母”,因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54]李凤岐.邹德秀也认为近三百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走的是工业化道路,虽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环境污染和高能消耗两大问题。他们强调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断消耗,又不断恢复,形志良性循环,持续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工业式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忽视农业的这一特点,因此作为一个普遍的体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问题也不是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必须转移到“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上来。用生态农业的观点看,中国农业有许多值得发扬的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不应走工业式农业的弯路,而应该直接过渡到新的农业阶段;这种过渡不是抛弃传统农业,而是包含着使传统农业科学化的任务。[31]邓宏海对此有论述。[9]
在生态农业热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精华正是生态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从思想上和技术模式上探索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53]俞荣梁对《补农书》和《农桑经》进行了会析,认为明清时代已存在以多种经营构成生物间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的“生态农业”雏形,在经过三四百年考验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为中国未来农业提供了颇堪称道的模式。他把生态农业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认为一方面要总结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农业,建立兼有古今农业特点的“生态型农业”。[47]孙声如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间套混作的经验,指出它不但是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代立体农业的核心和基石。而立体农业则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的结合部和生长点。[24]
从有关文章看,各人对生态农业宣传的出发点并不相同。部分同志着眼于对传统农业(包括解放后三十年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否定传统农业相联系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传统农业科技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肯定传统农业相一致的。同是肯定传统农业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对“生态农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满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风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认为,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历史;不应把所谓“生态平衡”的要求,驾凌于农业发展之上。他批评某些生态学者无视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它描写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态平衡之说与其说是一科学.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一股厌恶城市生活的紧张枯燥.企图返回恬适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对借“有机农业”的洋风来争传统农业的地位。“石油农业”与“有机农业”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发扬传统,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机械.化学),不用这些是难以前进的。[8c]刘巽浩指出,西方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制度”。我国有高度重视有机肥.豆科绿肥,广泛实行精耕细作和间套复种的传统,在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机能投入在农田总能量中占居多数。但中外农业历史表明,单靠“有机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农业难以有较大发展。他反对单提“有机农业”的口号,主张“以无机促有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化肥的生产和使用。[20a.b]佟屏亚分析了西方生态农业思潮的缘起,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否定。它把农业看成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绝对化。西方生态农业一类农扬能量投入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十分缓慢。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确立有机农业战略,而是要扩大无机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生态农业的宣传客观上导致了忽视农业基本建设和削弱物质能量的投入。中国农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国各地涌现的吨粮田,正是传统精耕细作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38abc]
关于这个问题,梁树春的意见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产出的半封闭式的循环,虽然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内部循环机制,但这种优点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从总体上克服了传统农业的缺点.把农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它虽然在一些产业中带来能耗过高和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正在改进之中,石油农业不会走进死胡同,它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有机农业不能大规模取代常规农业。他虽然主张以生态农业为未来农业的模式,但这种生态农业是经过重新定义的,是以石油农业为基础,吸收传统农业优点,在现代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新模式。[51ab]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是由于作为西方现代农业表现形态的“石油农业”暴露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提出的一些替代办法,故又被统称为“替代农业”。它的引进和关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讨论相激荡,引出了种种议论.理论和方案。其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宣传声势很大,其为中国现代化农业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认可;但反对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的“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差别颇大,并不断改变其形态。靳百根有专文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古今农业》91.2)。中国学术界内部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开概念的争议,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我国传统农法中确定有不少珍贵品,可以构成未来农业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弃。其中最可宝贵的,是在经“三才”理论为标志的有机统一自然观的指导下形成的一套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注意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和谐。二.传统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再生产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的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而,西方现代农业以现代化机械和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大量投入外源能来打破传统农业半封闭式的循环,使农业获得飞跃发展,这一历史功绩和发展方向不容否定。对有机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优良传统与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机农法与无机农法相结合。
在西方,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实验,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广不开。近年来,一种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兴起。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性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粮农组织又在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初步提出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合作计划。对“持续农业”也有各种理解,而且整个理论和实践均在发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即,既注意产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不同于只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农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出现,表明“石油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靠取消现代科技成果,放弃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倒退到传统农业来解决。在我国,对“持续农业”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持续农业”的提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鉴于历史经验,对外来思潮应有分析,要根据我国国情决定取舍,从而确定我们的方针。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特点,似用“集约持续农业”或“精(精致)久(持久)农业”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献
1.马克垚: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大学报91.2
2.马孝劬:发扬我国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 中国农史83.1
3.千 里: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北京农大科研资料 80.6
5.王星光.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考古85.2
6.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农史89.1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a.中国农学史上册 科学出版社59
b.中国农学史下册 科学出版社84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业考古83.2
b.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传统的路 农史研究83.1
c.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 农业考古83.1
9.邓宏海: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运用生态学和建立生态农业 农业考古88.1
10.石声汉:a.中国农业遗产要略 农业出版社81
b.中国古代农书评介 农业出版社80
11.宁 可:a.西汉农业生产漫谈 光明日报79.4.10
b.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 北京师范学院80.3
12.田人隆整理:关于东方专制主义座谈纪要载当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古今农业92.3
b.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14.卢 锋:a.若干朝代农业生产效率蠡测 人民大学学报89.1
b.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国农史89.3
15.古非:农耕与游牧——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对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师专学报90.1
16.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三章第三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许苏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论坛86.2
18.汤晓芳: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形成与交流 宁夏社会科学89.6
19.刘瑞龙:a.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农史81.1
b.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人民日报83.5.13
20.刘巽浩:a.以无机促有机,无机与有机结合——兼论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83.1
b.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 农业考古88.1
c.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90.1
d.持续农业种种谈 世界农业92.3
21.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综合考察 历史教学92.1
22.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88
23.刘国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传统文化 昆明师专学报87.1.2
24.孙声如:我国传统农业的间套混种与当代立体农业的新发展 古今农业90.7
25.吴承明:a.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b.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89.2
26.吴承明.侯方:评外国学者对旧中国经济不发达原因的分析 经济学动态81.9
27.吴 慧:a.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85
b.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2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论春秋以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东岳论丛80.4
c.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 平准学刊第一辑 商业出版社85
d.试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载现化农业论丛 农业出版社81
e.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再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f.中国古代农业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4.1
b.“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5.1
31.李凤岐.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农史研究83.1 农业出版社出版
32.邹德秀:a.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中国近代农业科学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考古89.2
d.中国农业文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杨直民.董恺忱: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 学习与探索80.1
34.陈 平:a.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学习与探索79.4
b.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学习与探索82.1
C.中国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学习与探索83.1
35.陈 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 思想战线91.6
36.陈学凯: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学学报88.1
37.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前言 重庆出版社88
38.佟屏亚:a.在现代农业中发扬传统技术 农业考古85.1
b.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中国农古88.4
c.我国吨粮田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考古90.2
39.张企曾: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83.1
40.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41.张沁文.王文德:生态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农业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古今农业88.1
b.中国古代农学对天时.地利.人力关系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庆琳.王朗玲:论水利农业与中国封建制度 学习与探索91.6
44.郑炎成: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及其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跃迁 农业考古89.1.2
45.季羡林:a.“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创刊号93
b.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 新华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经济研究80.3
47.俞荣梁:a.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补农书》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生态农业的雏形——读《农桑经校注》琐记 农业考古86.1
48.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中国农史84.1
4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89
50.梁家勉:a.从“三才”观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观 农业考古89.2
b.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学术研究
51.梁树春:a.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87.2
b.对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再认识 农业现代化研究88.3
52.唐启宇:中国农史稿 农业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87.5
b.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和理论 农业考古90.2
54.郭文韬等:a.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农史83.2
b.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86
55.钱 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集中
重庆出版社88
56.游修龄:a.清代农业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90.1
b.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古今农业93.1
57.章有义: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 中国经济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试论我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农史研究第二辑 农业出版社83
59.董恺忱:a.世界农业发展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 世界农业80.3.4
b.从世界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农业考古83.2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集约农法词义辨析 平淮学刊第二辑,商业出版社90
60.董恺忱.杨直民:试论我国传统农法的形成和发展 农史研究第四辑,农业出版社84
61.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 历史研究88.4
62.薛国中:16-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武汉大学学报90.2
63.薛涌:中国文化纵横谈——林维明教授采访记 社会科学86.8
64.许倬云:中华农业史导言 台湾商务书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概论 载中华农业史 台湾商务书店79*
66.任觉民.孔一士:谈现化农业的困扰及出路,兼论中国农业前途的抉择 香港(抖擞)80.5
67.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评——中国人的世界科学技术观,载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恺忱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 中国农史81.8
69.饭沼二郎(董恺忱译):古代旱农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平淮学刊第五辑上册,
光明日报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危机——近人研究成果的评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