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7 22:01:30
序论:在您撰写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了解民情,打牢群众基础
到任伊始,为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村情掌握民意,严训勇逐户上门走访,坚持吃在村里,住在村里,了解了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种养殖情况,并整理建立民情民意档案。群众反映什么?我重点解决什么?现在是群众最期盼什么?我必须主动去谋划什么?只有让群众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对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的了解,__*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工作思路和方法也随之进行了调整,也让村民对县里面来的领导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对__*村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助联系村制定三年帮扶计划,进一步强化帮扶措施和力度,绘就发展蓝图。一是围绕交通做文章,协调到各类帮扶资金近40余万元,修建了四个村民组的通组公路,对铁厂老屋组机耕道486米进行硬化,保障了264人的出行,便利了农耕生产;二是在村级阵地建设上作文章,积极争取3.6万元作为村级活动经费,完善村级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搭建起来村级发展的总指挥部;三是在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上做文章,慰问__*村困难党员和群众26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及物资达1.3万元,在"三·八"妇女节中协调资金3万余元组织部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四是在用水方面做文章,积极争取帮扶资金20万元帮助赶场坝深井维修,探砖深井一口,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诸多矛盾,而严训勇就善于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是抓好"细胞工程",密切干群关系,讲政策、促和谐。农村许多社会矛盾的产生大多数都与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大多数村民只看得见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看不见"享受权利"背后应该背负的"义务",从而导致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一知半解,出现严重的"短腿"现象。开展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讲到户、到人。政策就是机遇,只有把政策吃透,才能为致富提供依据,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讲政策、了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促和谐"。__*一周至少下队两次以上,及时了解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有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抓实"民心党建"工程,把群众当亲人。__*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实现干部群众接访面对面,开展工作面对面,大大的减少了群众办事、反映问题的程序途径,将群众的家庭情况、地理位置记在脑中、埋在心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驻村1年多来,他协助村支两委,镇干部排查矛盾30余件,化解矛盾30余起,为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发展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由于受到水源限制,__*村农作物种植收益微乎其微。全村已有40%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大片撂荒的土地令__*心痛不已。如何将土地利用起来?如何解决缺水的现实问题?__*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听取村民意见,积极引导大家因地制宜发展其它产业,转变"水田只能种水稻,土坡就是种玉米"的传统种植观念。
面对突来的转变,村民一时很难接受。"我们种谷子、包谷都几十年了,种别的也不懂技术啊?""种那么多水果蔬菜,卖给哪个?""到时卖不出去,难道拿来当饭吃?"村民们顾虑重重。为让大家开阔眼界,打消顾虑,他多次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大家最终被外地农业产业化进程深深震撼,发展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__*年8月,__*村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吸纳62户村民参加,流转土地600余亩,主要种植黄桃、猕猴桃等精品水果。据该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之一、__*村支部书记万玉文介绍,当前该合作社已支付村民劳务费12万元。
学中干、干中学,落实政策取得群众认可。扶贫任务千万条,落实政策第一条。作为第一书记,知晓政策是基本功。**坚持白天走访干部群众,摸清实际情况;夜晚挑灯翻阅读本,入脑入心记背政策。有一次,贫困户彭家祝反应,“别人有低保,自己是贫困户,为什么没有低保?”**向他解释,“你已经享受了400元/月特困补助,已经超过低保最高标准了,按照现行政策,不能再享受低保。”及时消除了彭家祝的疑虑。“以购代扶”是市、县确定的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方式。为确保贫困户都有农产品可以卖,**联系了**镇的养殖大户,准备了交通工具、电子秤、鸡笼,与结对帮扶干部一道,为三个村28户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送去价值1万余元的小鸡、小猪等牲畜。四五个月后,在开展春节慰问的同时,**协助帮扶部门,以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回购鸡鸭113只,大米580斤、蔬菜近200斤,共计2万余元。在此次“以购代扶”活动中,无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增加了收入,干部职工也得到了天然绿色的农产品,实现了“三赢”。
找路子,挖穷根,抓实产业提升群众收入。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最稳定的脱贫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主动联系**制药公司技术人员,与他们一起筛选土地、规划种植方案。丹参规划在**村一、三、八社种植,**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做了大量宣传发动工作,磨破了嘴皮、磨出了手茧、磨坏了鞋底,终于才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和参与。经过土地丈量和登记、商议委托协议和流转合同、核实村民银行卡账户等程序,丹参扶贫基地落户**村,首期合同签订了五年,占地面积约70亩,示范效果良好。在**的努力下,**村第一个产业基地在2019开春落成,62户村民通过出让土地获得每亩一年500元租金,不少贫困户已在前期除草、打夯、施肥过程务工挣钱,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比情怀,讲担当,修好道路回应群众关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正是多年**村一社村民出行的场景。**村9个社仅有一社还没有通硬化路,一社的贫困户也最多,不但影响村民的生活和出行,也影响贫困户住房改造政策的落实。**上任后,村干部和村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修好这条路。说干就干,在争取到政策支持后,**领着交通部门的同志详细规划,耐心细致召开坝坝会做村民思想工作。**和村两委带着群众一起干,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动员群众自筹资金5.2万元,争取项目经费40万元,在2020年春节前打通**村一社1.8公里扶贫路,实现全村硬化道路组组通,并利用修路契机一并解决了村民历年拖欠水费问题。
一、做实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多方式宣传各项政策。通过村民大会或者唠家常的方式广泛宣传教育扶贫、医疗保障、住房改造、两建三改、“四项奖补”等扶贫政策,将惠民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群众。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指导贫困户充分整合各项政策资源,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二是深入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情况,重点推进D级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实实在在地为贫困群众改善了人居环境。三是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美丽乡村。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大力整治村道垃圾和农户家庭卫生,特别是村道沿线的保洁和垃圾池清理工作,充分利用村内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积极配合镇级部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环境卫生示范户评比活动”激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家庭卫生“六顺六净”,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结合工作职能,着力推进法治扶贫
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结合开展“法律七进”、农民夜校、假日走基层、扶贫日、双引领等活动,大力推进贫困村法治建设,引导干部群众学党建、懂法律,为镇村干部讲“法治课”。持续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着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统筹市级律师资源,组织65名律师帮助**县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二是捐资打造党建法治文化广场。按照市司法局党委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倾力打造**镇党建法治文化广场,精心策划设计,将党建思想、法治精神和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广场内容设计突出政法特色,深入浅出、贴近群众,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处精神堡垒,6个大宣传栏与16个小宣传栏,将进一步加强群众理想信念教育,传播党建文化,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扶贫工作质效,促进乡村振兴。
他是地地道道的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他的父辈们世代辛勤耕耘在隰州这块广袤蛮荒、漠漠黄土的脊梁上,整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他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是他的衣食父母,加之党对他多年的培养,因此,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2011年,他是带着感情、带着亲情、带着责任和使命到村任职第一副书记。
他所任职的村是黄土镇染界村委,该村委辖有染界和辛庄两个自然村,拥有耕地3700余亩,176户,572口人,是黄土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的显著特点是:山峦不高而隽秀,土地不阔而肥沃,五谷不丰而独特,人才不名而辈出。
人常说:受人之托,尊人之命。他担任第一副书记以来,频频深入农户,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发挥自身优势,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的阳光雨露,通过他辛勤的播洒来照亮每个农户的角落,滋润每个百姓的心田。
作一名优秀的第一副书记,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因为党建是基础,是核心,是龙头,是一切工作的原动力。没有一个坚强的农村党支部,没有一支纯洁的党员队伍,就形不成精诚团结的“两委”班子,就谈不上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他带领支部村委一帮人,始终把群众的要求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把农民的增收当作第一目标,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年中,他在下乡住村联户工作中解决了“五大难”:村民饮水难、用电难、增收难、信息难和计划生育工作难。面对困难他没有迷惘、没有沮丧、更没有退缩,而是鼓起勇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誓“难题不破不撒手,问题不解不脱钩”。与“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发扬“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锤百炼”的四千精神,跑项目,引资金,为老百姓办了几件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办、也是必须办的事。
染界村委辛庄自然村位于县城东山边陲,与蒲县接壤,路途遥远,位置偏僻。二百多人口的小村庄,就有四省十一县籍的人定居生活,是我县典型的世代靠吃天雨的穷村子。今沿古习仍靠旱井集水饮用,清澈的泉水蓄到旱井,时间长了水质也会变腐,饮水安全一直困扰着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针对这一情况,他和村干部,到县水利部门求助,得到了王玉武局长的大力支持和慷慨帮助,投资5万元建起了一座蓄水量30吨的水塔,安上了自来水,让辛庄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甘泉水,彻底告别了世代吃天雨的历史,汩汩的清泉流进了农家菜园,也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
染界、辛庄这两个村自1980年通电至今一直用的是20kv安变压器。2010年,市电力部门包联染界村委时对染界自然村的农网进行了改造,市包村干部在村民大会上公开承诺进户也不用老百姓掏钱。2011年市电力部门撤走后,县电力部门要收进户费180元,致使农网改造不彻底,村民用电难仍没有得到解决。当他走访到村民金龙家时,金龙的妻子很动情地把小豆腐作坊被迫停滞的事告诉他说:“生意不错,挣钱不少,就是电压太低带不动,只能停业”。胡总书记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村民用电难的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于是他和村干部进城找电力部门,找到了他的学生王晋平,经王晋平协调,仅用一周时间就给染界和辛庄两村各新增一台30kv安的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达到了50kv安,解决了村民用电的燃眉之急。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经他协调,烤烟中心在财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由乔金祥主任慷慨拿出1万元,解决了染界村56户村民用电进户问题,让村民们过了一个灯火辉煌、欢乐祥和的春节。
信息不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比如:农副产品的调出,生产资料的购进,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市场重大信息根本听不到。对此,他主动和乔金祥主任协商争取,得到了乔主任坚定的支持,投资6000元率先给染界和辛庄两村安装了调频广播,解决了信息不通的问题,村民们高兴地说:“调频广播就是好,
劳动、听新闻两不误,干一早晨活都感觉不到累”。帮助农民增收是第一副书记下乡住村的根本任务,也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对此,他立足村情,多方考察,更新观念,谋求发展,围绕增收想出路,依托资源抓特色。他深深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把产业带到染界,把优势注入染界,把方便给予染界,让政策倾斜染界,使老百姓的口袋尽快鼓起来。
2011年,染界、辛庄发展烤烟20户,300亩。烤烟中心对染界烟农的优惠政策是:每种一亩烟叶补助农资化肥250元,种植面积达到15亩的农户,给每户无偿投资2.98万元,建智能化、密集型烤房一座。与此同时,还给每户无偿投资700元的烤房钢管,仅种烟一项投资就达到68.5万元。烟农杨忠平种植烤烟20亩,纯收入4.5万元。去年秋天杨忠平新造沟坝地11亩,购买了一台42英寸的TCL王牌液晶电视,一台小天鹅全自动洗衣机和一辆农用三轮车。今年又把四岁的女儿送到县城《开心果幼儿园》接受全托教育,重点培养下一代。杨忠平还告诉他说:“明年计划在城里买一套单元楼。通过他教给村民们怎么“钓鱼”,使部分村民的口袋鼓了、腰杆挺了、观念变了、境界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染界村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发挥地域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染界村土壤中含锌量较高,所产小米曾一度上贡清朝皇宫,深受皇上青睐,是资源,是品牌,更是优势。在他的策划和带动下,总投资45万元建起占地1888平方米贡米加工厂,预计年生产量可达100万斤,纯收入130万元。贡米厂采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农户参与,利润分红。并实行订单农业,包收村民谷子,收购价格原则上每市斤要高于市场价0.5元。真正让染界老百姓生财有道,致富有门!
X,X县X局驻X镇X村干部,现年X岁,已连续四年担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因年龄大、勤奋务实、勤恳为民,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老黄牛”。
四年来,他始终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摸实情理思路、抓党建促脱贫、强基础兴产业、办实事做好事上。如今,他所驻的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茶叶产业链条形成,全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稳定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贫困发生率下降X个百分点,与X年整村脱贫退出。他也赢得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被X县委、X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理思路强班子当好群众“引路人”。X县是全省X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按照县上统一安排,县X局包联X个镇X个贫困村。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缨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去驻村,局领导考虑他的年龄大,怕他吃不消,他说:“虽然年龄大了一点,但身子骨硬朗,自己在农村长大,又在农村工作X余年,有一定的经验,能把自己最后几年工作时间用在扶贫上,值!”见他意志坚定,局党组讨论研究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上任伊始,X就逐家逐户开展走访,全面摸清村情实际。由于所驻村偏远,村上又没有伙食,为不耽误走访调研时间,他把老伴带到村上专职洗衣做饭,又把自己家的小车和摩托车都开到村上。有朋友笑称:老X带着妻子去扶贫,X还是第一人。妻子嗔怪他:你这是赔了夫人又舍车。他笑答:找妻找妻,吃饭穿衣,老公来扶贫,吃穿莫保障,妻子咋能置身事外嘛。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走访调研,他便摸清吃透了村情民意,讨论制定了以强化班子建设为基础、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重心、以民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保障的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
思路明晰了,就是紧锣密鼓的按规划抓落实。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X年X月的一天,正当他奔忙于村上安置点征地拆迁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他掏出手机一看,是自己的母亲打来的电话,连忙摁下了接听键,刚喊了一声“妈”,却听到的是电话那头传来的母亲的哭声。他的心一紧,连忙追问:妈,怎么了?母亲泣不成声的告诉他:你的父亲快不行了,他一直念叨说你忙……他心如刀割,对母亲说:“我这里安排好后,X上就赶回来。”
稍稍冷静一下后,他交代村组干部,家里有事要请几天假,他不在的这些天,征地拆迁不能停,必须尽快搞完,确保安置点尽早开工。请好假后,他才风风火火往家里赶去,当赶回家里时,父亲却已撒手人寰。一向坚强硬朗的他,顿时嚎啕大哭起来:爸,孩儿不孝啊……时至今日,他都因未能在父亲弥留之际,见上老父亲最后一面而伤感、内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想到村班子软弱无力,料理完父亲丧事后返回驻村点的他,立即把重心放到了配齐建强班子上。经反复考察,最终将素质高、能力强、有担当的人充实进了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建立起“支部+公司+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的产品实行定单收购、技术培训、入股分红,并发动有能力的党员全面开展结对帮扶。
四年来,共落实公司、合作社带贫济贫X户、党员帮扶贫困户X余户,充分激发调动了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动力。群众动情地说:X书记工作真有一套,如今,村班子坚强有力,让我们有了主心骨,脱贫有了希望;党员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出来了,成为带领我们脱贫的领头雁。
强基础兴产业充实群众“钱袋子”。X村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供电线路长、线径小、电压不稳。驻村之初,X被这里的用电难所震撼:电压不到X伏,电脑经常自动关机,甚至造成一些重要资料的丢失,严重影响驻村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更是对低电压苦不堪言。
针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着X村发展,群众急盼解决的现状。他痛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用上放心电、安全水、稳定网络,走上畅通路。
说干就干。他及时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现场核查,并多次到县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尽快实施。在他的强力持续推动下,三年多来,X村硬化公路X.X公里,油返沙道路改造X.X公里,供水工程五处,分散建设水窖X口,变压器扩容全到位,低电改造全覆盖,宽带进了村,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村上引来“金凤凰”投资兴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行,群众必须有稳定的增收产业才能彻底摆脱贫困。他发现X村虽然有茶园X余亩,但因地处偏远,外边的茶企不愿来村里收购,而本村又没有茶厂,导致茶农鲜叶销售难。群众对此深表无奈,“想种茶,没茶厂”,“有茶园,没收益”,“老茶园,没管理”。听到这些话,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无数个夜晚为此焦急难以入眠。经反复思考,他下定决心帮村里建茶厂。
但当在村组干部会上征求建茶叶加工厂的意见时,村组干部都认为,X这穷山僻壤的,没人愿意把钱撒到这里来。在与大家的讨论中,他提出了动员本村的能人投资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同。说了算,定力干,他与村干部开始了全力游说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建茶厂的“拉力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一次次至真至诚的动员下,最终,打动了村民唐晓娟的心,X年X月,由唐晓娟投资兴办的X盛源品茗茶叶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
茶厂建成了,但这个刚强的汉子却因脖子上长出鸡蛋大一个肉瘤而倒下了,医院强烈要求他立即住院手术。无奈,他只好听从,可手术一做完,他就找到主治医生要求出院,医生坚决不同意。他软磨硬泡,说今年是全县脱贫摘帽年,村上还有许多的事没有干完,时间一刻都耽搁不起了。医生只好依了他。手术后一周,连缝合手术的线都还没有拆掉的他,就又出现在了X村的山山卯卯。
正是在他的倾情努力下,通过积极争取各类资金X余万元,X村改造低产茶园X亩,新发展茶园X亩,建成茶叶、养殖专业合作社X家,茶叶加工企业X家,用先进技术和管理带动X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以发展茶叶、养殖为主的产业增收路子。
办实事做好事当好群众“稳靠山”。他的驻村日记里,写有这样一段话:这里就是我的“家”,群众把我当做当家人,我就要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好他们的“稳靠山”。
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贫困户X,家里三口人,平时就二位老人在家,X年初建水窖时,因缺材料钱项目无法实施让二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背着妻子悄悄地取了X元工资,给X垫付了材料钱,保证吃上了自来水。老两口逢人便说:X书记是个好人,是个好干部啊。
贫困户X,家里四口人,两个儿子长年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老伴因双腿风湿加骨折长年瘫痪在床,因无法走动,导致无法到县城进行残疾证升级认证,夫妻俩急得直掉眼泪。X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开上自己的车,将夫妻俩送到县城检查,期间,他忙前忙后,跑上跑下,帮助挂号、租轮椅……宛如自己的亲人。有朋友见了,问是他的啥亲戚。他笑答:是我的家人。检查结束后,他顾不上休息,又开车送回。可谁知道,这一往返是X公里山路呀!
——助力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脱贫攻坚,这是粮食和商务局人的扶贫口号。粮食和商务局党委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7月选派局中层干部吕中美同志下派到所包保的贫困村——伊丹镇六家村任第一书记。
一、局党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自第一书记下派以来,局党委大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于2017年初为六家村集体投资3万元,夯实村集体经济,增强村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11月份,为有养殖能力的5户贫困户各提供一头价值一千元左右的育肥猪,用于增加贫困户收入,提升自主脱贫内生动力,2018年5月,在多次走访中,发现有一些贫困户,因病、因残疾,每年储粮的时节,搭建存储玉米的蒌子十分困难,都得求亲拜友,费时、费力。在出售玉米的时候,还得拆卸,年年如此,苦不堪言,而且存储玉米的质量还不高,卖不上好的价钱。得之这一难题,粮食和商务局党委与驻村第一书记、村书记研究,为5户贫困户提供科学储粮仓一套,每套价值4000元,总计2万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劳永逸。2018年8月为有养殖能力的14户贫困户每户提供鸡雏20只、饲料一袋,帮助补贴家用。
二、发动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脱贫攻坚队伍,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百日行动”的开展。动员社会的力量一起加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建立了粮食和商务局扶贫工作微信群。同时,每个包保负责人都带动一名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加入,爱心人士自愿奉献一份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并于8月25日局领导王树宝带领班子成员,约请爱心人士寿山福海粮贸公司的白永贵先生,共同走访慰问了伊丹镇六家村贫困户李立强家,通过入户实地走访,了解到贫困户李立强家无房,(现住亲戚家的房屋也属于危房,由于他自己无房,不能享受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妻子精神疾病,女儿上高中,他本人腰间盘突出不能重体力劳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爱心人士白永贵当场提出为孩子提供助学金每月400元,直至高中毕业,粮食和商务局党委领导,立即招开现场会议,决定为他家援建一个能够保证基本生活的安全住房,价值约5万元左右,协调企业出资并委托第一书记与他签好用房协议。现在该援建房已经开工,粮食和商务局党委领导多次来村为他协调场地平整、柴草垛安置、门前排水沟下管道等问题,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
三、依靠单位自身特点,成立电商扶贫平台、贫困户粮仓
县粮食和商务局开辟的电商扶贫项目平台,推出第一书记代言活动,我局第一书记吕中美代言的伊通河大米,每月销量200吨左右,全是线上天猫商城销售,并代表四平地区第一个登上新时代e支部,将党建扶贫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将所包保村贫困户的信息全部录入电商扶贫项目平台,任意买家在该平台购买任意产品,将有一部分利润存入企业用于帮扶贫困户。成立贫困户粮仓,帮助贫困户解决卖粮问题,粮食按市场价收购后,适时烘干抛售,所得效润按比例返还给贫困户。
四、第一书记发挥自身能力,多方协调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吕中美多次与市、县包保单位讨论研究贫困户帮扶措施,根据每户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身体情况、自身诉求等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帮扶方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养殖、外出务工等,让因学致贫的家庭得到助学金,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到政府的各种政策补贴。截止目前,协调市人防办资金5万元,用于夯实村集体经济;自主引进项目,协调包保单位四平人防办为村集体引免耕机一台,价值5万元,承包给一农场主,所得利益全部为贫困户分红,并且贫困户需要使用免耕机种地的,只收成本费用;自主引进待建设项目,协调包保单位四平人防办,为村集体引进小型加工洒厂,项目投资十万元,预计2018年底竣工,项目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并且贫困户中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优先录取。协调县工商联为贫困户岳长启的儿子提供助学金2000元,协调伊丹镇卫生院王健为他儿子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县慈善总会为他儿子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省红十字总会,为贫困户许凤林的女儿协调助学金3000元,协调县慈善总会为他女儿提供助学金1000元。协调爱心团队为贫困户李立强、张志臣家分别提供助学金500元及生活用品,协调县慈善总会为李立强家协调助学金500元,张志臣家1000元助学金。并带领社会爱心团队多次走访贫困户、边缘户,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须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关怀。
__当初选择了大学生村官作为职业,就做好了扎根基层的准备,女大学生村官更是赋予了她服务妇女儿童的使命。孩子是含苞待放的祖国花朵,女性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半边天”的力量,她们是工作中最需要关爱、最富有真情、最让人动容的群体,8年来,__与她们在共同成长。
20__年夏,一个瘦弱清秀的女孩儿走进了__的生活,她叫__,家住社区13组。__两岁时,妈妈就抛弃了她,爸爸老__身材瘦弱,__年又不幸中风,最疼爱她的爷爷奶奶也在一年后相继去世,父女两人靠低保过日子,生活的苦难让这个花季女孩过早长大,也造就了她沉静内敛,勤奋顽强的性格。
__第一次到她家走访,便为之一惊,有谁见过那用长凳搭成的摇摇晃晃的床,有谁见过那一把旧椅子就是两个人的餐桌,有谁见过凳子上的一点咸菜,锅里的一点稀饭,就是父女俩一天的伙食,又有谁见过,那瘦弱女孩身上穿着的破旧衣裳……眼前的事物,像刀一样刺痛了__,小__和她同样是女儿,而她们的生活却是天壤之别,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她有责任,更有信心为这对父女竭尽所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哪怕只是一点儿。
老__和__说,__很懂事,从不吵着要些什么,哪怕是一顿再自然不过的晚饭,__初中时,同学们都是在食堂吃完晚饭后再上自习,但因为伙食费无法减免,__便选择饿着肚子学,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去自己做饭吃。知道情况后,__立即赶往学校,找到了班主任和副校长,向他们说明了情况,通过多方合力,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之后的时间里,__积极联系民政和妇联,争取到了更多的补助,一有空便去她家坐坐,送去一些衣服、食物。记得,那是第三次去小__家,孩子照例还是没说过一句话,但当__离开时,孩子却将头悄悄伸出门口,轻声说了句:“姐姐,晚上我能去村里找你吗?”__为之一震,对孩子说:“行啊,村里在拆迁,每晚至少也得十点回家,我等你!”晚上,小__带着作业来了,__很开心的迎接她,却被那几道数学题难住了,__成绩很好,一直都在班级前几,却有些偏科,数学是__的弱项,看着__纠结的脸__笑了,说,姐姐,没关系,我们聊聊天吧,拧住的眉头瞬间舒展,后来的两个小时,她们聊了很多,原来温暖就是靠近你,拥抱你。
婆媳不和、夫妻吵架、子女不孝……这些常见的婚姻家庭纠纷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有的矛盾解决在自家门里,有的却可能由民事事件转化成刑事事件,为社会治安埋下隐患。为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依托村里的妇女儿童之家,__在村里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站,她担任维权站长,工作人员有妇女主任,有退休的教师或干部,有法律志愿者。她们一次次如及时的春雨化解琐事矛盾于无形,又一次次如拂面的春风挽救家庭婚姻于水火。维权站建立以来,她们村没有一起妇女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案件,村民邻里、家庭和睦,群众安居乐业,村居治安形势良好。前年一对夫妻因琐事吵架后,女方打算回娘家后召集人手进行报复,得知这一情况后,__和维权站的人员主动上门做工作,分析利害关系,通过耐心劝说,女方终于放弃了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的念头。矛盾一朝化解,功夫却在平时。维权站及时走访疏导,抓早抓小抓源头,确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