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5:19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英语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教案设计;访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42-01
Penny Ur’s(2000)在其著作《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的第5章15节“教案设计”中提出设计问题的标准(例如问题明确,易于理解,学生知道需要何种答案等)和课堂效果的标准(例如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等)。Jack C. Richards(1994)提出设计活动的标准(例如保证学生有最大参与),并分析了互动式教学的教案设计。Frank L. Borchardt(2004)建议在教案设计中使用多媒体技术。Angelo, A. & K. Cross(1993)介绍了课堂活动设计评估的技术。Hedge(2002)则指出了课堂活动设计评估的目的。在我国,舒白梅(2005)强调教案设计中互动问题的设定及效果。王蔷(2006)介绍了在交际教学和任务教学理念的原则和基础上进行教案设计。夏纪梅(2002)认为现代意义的和富有创意的教案应当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形式,而是多媒体化,音像图文并举,课内课外连接,教师学生合作;不再只由注释、例句、答案组成,还应包括多种形式的活动、任务、项目等。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教案设计进行许多研究,然而研究对象多为普通高校,且偏重教学方法,少有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希望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设计提供参考,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出教案设计的发展方向。
调查在湖北某独立学院展开。该学院在校学生一万多,但英语教师只有60余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学英语成为很困难的教学任务。为了解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如何设计教案,以及影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因素,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30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五组访谈。每组六位教师,时间约一小时。首先对访谈过程录音,然后将录音转成文稿,最后整理文稿以便分析比较受访教师的回答。
由访谈的数据分析得知,所有受访教师都设计教案,但对设计原则有各自的看法,谈及11个原则:目标导向、启发式、简明、多样性、选择序列、过渡自然、时间分配科学、灵活性、流畅关联、适应性和深思熟虑。
影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三个因素为教师的专业技能、英语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差异。这里说明独立学院的学生差异。首先,他们由第三批院校录取,很多学生的英语不好,学习信心和动力不足。其次,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的技巧,大多数学生被动学习英语,无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决心。第三,学生的英语能力较差,习惯依赖教师,一旦失去监督管理,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热衷于有趣的课堂活动而对单纯的知识讲解少有兴趣。第四,学生们敏感、关注自我形象,在课堂上表达英语的信心较弱。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方法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多媒体教学,都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评价标准和依据。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敬岗敬业,由“教死书”转变为“教活人”,与学生一同进步。
参考文献:
[1]Angelo. A. & K. Cross.,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 A Handbook for College Teachers (2nd Ed.)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3.
[2]Frank L, Borchardt. The Meaning of Multimedia: Working with, not against Technology [J]. CELEA Journal, 2004, 3: 35-36.
[3]Hedge, 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Jack C, Richards. Interchange 1 Video Activity B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5]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案例教学中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教师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由于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需要对自身及其他同学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实现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只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自己及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
2实施案例教学提升英语教效果
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序的转变。在交互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中心,是交流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心,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3案例教学课堂实施
3.1教学的准备
首先是教师的准备,涉及到教案、教学案例等的准备,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案例并发给学生。优秀的案例应来源于实际,同时要具有典型性,案例选择不要注意时间安排,所有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制订案例教学计划及规划好时间的重要性。接着是学生准备阶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准备,搜索资料来提高服务课程学习。学生在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学习准备,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研讨,案例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照所布置的思考题去分析,抓住案例的主要问题,找出案例中涉及到的重要细节,案例分析完成后学生要把分析变成有利于课堂陈述的形式,以便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实施。
3.2课堂教学实施
教师在课前将案例资料发放给学生,由学生通过个人和学习小组研讨案例,分析讨论案例中呈现的现实情境,探索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然后决定最终的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景模拟等形式参与全过程,同时在案例背景中学习和练习新的词汇和语法,有机地将学习内容沟通技巧与英语语言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1)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问题后分析案例的相关数据及其解决方案,形成备选选项、选择决策标准、分析及评价备选选项、选择最优选项、开展行动并执行计划。(2)讨论阶段。讨论主要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在班级中每个小组人数是相对固定的,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就会影响合作;如果成员过少会降低小组讨论的效果以及在完成研讨工作上会出现缺少人手的问题。讨论小组的组成最好是自愿形式,教师不应直接界人,或随机安排也可,在小组讨论期间,每位组员根据教师事先发的案例资料查找相关信息并形成个人观点,在小组讨论时把个人观点及遇到的难题与其他组员分享,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后,形成小组意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观点重复或相近,全班讨论期限间每组可选择一位同学生陈述自己组的观点及遇到的问题。教师可把不同观点写投影到屏幕上便于同学讨论与思考。同学针对不同的观点及产生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应记录好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注意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的情绪,在出现学生论题偏离教学主题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到教学主题上来。(3)归纳与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把本次讨论过程进行梳理,即从本次讨论问题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支撑知识及得出的结论,把学生发散见解、观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服务于教学的知识点做结构性的重点讲解和归纳。在这阶段教师应重点讨论学生研讨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实施效果。(4)教学反馈。反馈的途径可以利用调查的方法从学生中获取,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法经验,做好每次课的教学总结,找出教学案例应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案例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幻评价。案例教学的评价可以很高效且公正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案例教学中,考试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表现形式。我们对学生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包括小组表现,对案例介绍陈述及简短问题和论述题等。教师通过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存在不足,进而更有针对性改进,提升自己。
3.3开发案例教学素材集
[关键词] 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模式
一部英语电影就好比是一个案例,通过对若干英文电影的宏观思考,提炼出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这一理论。
一、大学商务英语的教学重点在于“学”
大学商务英语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掌握系统的商务英语语言极其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关能力的活动。这一定义强调“教”和“学”两方面的统一,但更加强调了“学”,因为教学的目的和归宿都在于“学”。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其中前两者属于“人”的因素,后两者属于“物”的因素。教材主要属于内容的因素,而形式则是指在一定环境下教师对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人”和“物”这两个因素的作用。进行大学商务英语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技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象和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是力求让学生学得好。
二、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确实有效
案例往往包含较高深的道理。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就是指从中外无数的国际贸易实务中,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范例,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这些范例进行分析研究,弄清其中奥妙,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充分掌握有关商务英语知识,并通过这一办法来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和记忆能力和培养对国际商务案例的处理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别于把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法。其次,它强调传授给学生的重点内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务实务中的案例的形式、内容及处理方法。再次,它是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后,它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它会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而起作用。教学的效果如何,也要通过学生来检验。
三、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首先,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活动中,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目标、要求和手段都是围绕学生而进行,体现了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就是引导,不是包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有关商务英语单词、语法、结构等认识、分析和解决范例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理解、记忆和应用的能力。其次,它不仅教给学生国际商务中最重要的一些知识,而且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
四、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式教学
举例式教学指在大学商务英语课堂上,教师采用举例式方法进行教学。举例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有关大学商务英语知识时,采取讲解式的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明白课文,举出一些例子加以说明、解释。但是这些仍然停留在理解上,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解记忆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举例式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和掌握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重点不同。前者主要传授知识,没有或很少传授给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间题的方法;后者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会学生思考。第二、目的不同。前者举例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起催化作用:而后者通过案例来启发学生如何思考,起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第三、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前者属于“满堂灌”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后者属于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当作一个生机勃勃的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形式不同。前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单一、呆板,是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而后者灵活多样,可以是讲述法、讲解法、讲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讲演法的教学方法的综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五、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是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互动性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单向或至多是双向的思想交流,而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则是多向的交流,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又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向或至多是双向的思想交流,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只能依靠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第二、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突出“学生”,重视学生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而其他教学法除讨论法外,突出“教师”,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教学重点不同。大学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强调对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而其他教学法则过多强调知识的消化,在于获得知识量的多少。
关键词: 汉英语言文化的暗合大学英语教学谚语颜色词隐喻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已不单单是拼写、发音和语法的正确。随着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需求愈加深入,在实际的交际中能否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成为了一个更加困扰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毋庸置疑,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文化教学应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但同时这也是对教师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是在最简单的日常交际中都渗透着大量的文化因素。而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可以说,文化教学是极其繁琐、深不可测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才能将文化因素与教学相结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在历史、情感等“共有的非文化知识”方面具有共通性,并且人类本身和其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地理、气候等,也存在着相似性。从而,各种文化之间除了差异性还有着较多共性。此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繁。因而,掌握汉英语言文化的暗合,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由于篇幅有限,仅从带有较强文化色彩的谚语、颜色词和隐喻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汉英谚语在文化内涵上的暗合
谚语是人民大众在上百年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念和生活态度等诸多方面。尽管英汉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它们仍然含有大量的意义相同和相近的日常生活谚语。这表明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对自然现象和客观事实的共识。因此,英汉两种谚语都会采用相同的修辞格,如明喻、暗喻和双关。尽管不同的民族选用不同的本体和喻体,但是它们表达的是相同或相似的喻义。
(一)明喻和暗喻
在英汉谚语中有很多这样的类比,但是二者的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相同或相似的本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例如:“滴水穿石。(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这条谚语,汉语表达的意思和英语是对应的。这表明英汉两族人民在相同的经历中得出了相同的推论,即“凡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2.以不同的本体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义。例如:“无风不起浪。(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the fire.)”在此谚语中,汉语采用“风”和“浪”作本体,而英语采用“烟”和“火”作本体,但是它们表达的喻义相同,即“凡事必有根源”。
(二)双关
双关是使用有多重含义的同一单词或使用有相同发音的不同单词表达相关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分为同义双关和同音双关两种。
1.同义双关
例如:If we don’t hang together,we shall hang separately.(如果我们不紧紧团结在一起,那就会被一个个绞死。)这条英语谚语中“hang”这个单词有两重含义“悬挂”和“绞死”,这样的谚语引人深思。
汉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谚语,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在这条谚语中,“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黄连之苦,二是指一个人内心的痛苦。
2.同音双关
例如,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y prey on you.(今天为你祈祷,明天对你敲诈。)在这条谚语中,单词“pray”和“prey”有着相同的发音,但是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智慧的人们用这样简练的句子表达复杂的含义。
汉语也有这样的谚语,例如:“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在汉语中,“发”和“法”有着相同的发音,却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自此,通过对英汉两种谚语语义的相似性比较,我们了解到谚语作为两种语言中相似的表达形式使英汉语言的正确交际成为可能。
二、汉英颜色词在文化内涵上的暗合
在所有语言中,颜色词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意义。汉英颜色词不仅意义丰富,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从英汉两个民族对颜色的感受来说,对基本颜色的概念是比较一致的。基本颜色词是指那些本来就可以表达事物色彩的颜色词。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brown。此处,选取在文化内涵方面最具相似性的红色和黑色为例。
1.汉语中“红”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喜庆、成功。比如:人们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
叫“红尘”;“大红灯笼高高挂”暗指“欢乐、喜庆”。同样,古典名著《红楼梦》虽是悲剧,但“红楼”的喻义却是繁华、快乐。
像汉语一样,英语中“红”也可作抽象化的引申,喻指与红色紧密相连的事物属性。如to paint the town red中的“red”指狂欢喜庆,但蕴含喧闹意味;又如red carpet treatment表示“the kind of courtesy or deference shown to persons of high station”,是由“red carpet”这一具体形象来表达它所代表的事物属性:隆重,高贵。
2.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
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上总把黑色与“坏,不好,黑暗,邪恶,奸诈”等联系在一起。如在汉语中“黑帮,黑道,黑话”常指匪帮、匪盗的行径,以及他们所说的语言。在早期白话小说中的“黑店”常使人联想到“杀人劫货的客店”。而英语中,人们对“黑”所产生的联想与汉语差不多,black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阴沉”等意义。比如,black sheep(败家子,害群之马);开学第一天,学生称为black Monday(黑色星期一)等。甚至于有的在意义和形式上都完全对等,比如:black market(黑市,指非法交易),black hand(黑手党),black hearted(黑心肠的)等。
当然,不同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观感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提醒学生注意。
三、汉英隐喻修辞在文化内涵上的暗合
由于人类自身和其生存环境存在着很多共性,所以汉英语言中隐喻的喻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思维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从原始社会起对世界的描述和认识就不可避免地要借用人本身或人类活动的有关词语。英语词汇中有:the mouth of river,the tongue of fire,the lip of a bowl,the teeth of a saw,the leg of a table等。汉语中对应的有:“河口”、“火舌”、“碗边”、“锯齿”、“桌腿”等。
世界各民族对许多动物形象及其喻义往往也会出现一致的认知或相似的联想,造成英汉语言文化中一些动物喻体语用含义的偶合或相似形象。例如:a bird’s-eye view(鸟瞰),as grace as a swan(优雅若天鹅),as stupid as a donkey(笨得像头驴)等。由此可见,在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动物词汇的喻义基本相似,甚至是完全对等的。
此外,人类除了使用语言描述认知的世界外,还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看法。人类的许多行为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因此这种概念隐喻思维模式具有普遍性。例如在英语和汉语中,“Argument is war.”,“辩论是战争”都属于隐喻。在辩论中通常有对立的双方,如同在战争中一样。其中一方会“赢(win)”,“攻击(attack)”,“击毁(demolish)”,“击败(wipe out)”,“击溃(shoot down)”另一方。
所有的隐喻都是从一种所指意义中被抽象出来的,并把被抽象出来的特点归属到另一种所指意义上去,目的是为了阐释或是使意义生动。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了解这种相似性,必然对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大有益处。
四、结语
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必定要面对文化教学这一难题。面对纷繁的文化现象,找到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共通之处,对于帮助学生增加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提高其交际能力,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骆世平.英语谚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大班教学 弊端 解决方案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人数。扩招政策导致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很多高校采取了大学英语大班上课的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对于视、听、说、读、写要求全面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下,大班暴露出的教学问题也越来越多:教师精力缺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交际教学难以组织。英语大班教学在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学生心理和学生成绩上,都有明显负面影响。师资短缺和其它教学资源的匮乏,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因此,理性看待英语大班教学问题,认真分析大班教学的利弊,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弊端
(一)大班教学课堂效果差,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外语学习需要交际和练习,这是外语专业采用小班教学的原因,而数十人的大班教学无法保证学生经常有机会练习口语和回答问题,一个学期只能发言几次,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有些高校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了分级教学模式,这种分级教学模式缩小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缺点是教学班不是自然班,学生之间陌生,更加不敢上课发言,小组活动进行起来也困难重重。另外,对非自然班学生的消息通知极为不便,课堂内容无法灵活变换。分级教学打乱自然班使班级凝聚力丧失,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的感情较淡,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较淡。
大班教学通常在有多媒体的大教室,多媒体固有其好处,但是对教学设施的依赖较强,如果话筒失灵或电脑故障,教学活动不得不停止或大打折扣。教室过大会使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听不清,“山高皇帝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制约力会比小班教学大大减弱。
(二)课堂管理困难,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大班授课通常都是60人以上,在大教室上课,课堂管理很难进行。逃课或说话、走神、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点名记考勤浪费有限的上课时间,大多数教师不予采用,给逃课学生可乘之机,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精力有限,因此在批改作业作文、检查口语水平、学习进度等方面只能减少次数,人数过多使得教学评估很难进行。如果学校对批改作业、课堂测验规定评估次数,过大的教学压力使教师力不从心,会严重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身心健康,也会降低教学质量。这些弊端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因此从业者就要积极思考、想出对策来缓解或解决大班教学给大学英语带来的问题。
二、英语大班教学弊端的解决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工具,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作用。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不能得到足够的个人指导,因此英语学习只能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放一些视频片段、英文歌曲、图片等影像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认识,丰富课堂内容。或者用贴近生活和梦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名人或明星轶事等。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有关的外国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对于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能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和心灵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中还有一些疑惑:“大学英语到底学什么?”“怎么学?”证明相当多的学生不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还严重依赖高中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大学英语应靠自学为主,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要培养学生驾驭学习的能力,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理解力,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设置任务,要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最基本的课前预习、背单词、做课后习题、朗读课文等学习方法,但要在课下完成。教师要在课堂上检查单词、讲解习题、分析作文,练习口语,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和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自学的水平和进度。
有些高校引进了英语教材配套的网络课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手段。教师在网络课堂上出题和分享资料,也可定期上线进行答疑。网络课堂可以检查学生上机学习的时长、进度、做题对率,也能使水平不同的学生自由选择往下自学还是复习,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的不足和学生水平的个人差异。
(三)多种教学模式共同进行。
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师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主导是指引导,不是主宰。教师工作的真正对象不是知识,而是学生。教师应通过本学科难点、重点等问题,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思考。只有当学生的课堂热情被唤起,师生之间才会形成良性互动,教学效果才会增强。
首先,在大班进行英语教学,学生的参与互动是一个难题。教师可以采取Group work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联系口语对话、演英语小品、做Presentation、讨论辩论等。每组叫一两个代表发言,以后依次轮换,给每人练习的机会,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心。也可以偶尔采取师生对话或提问的形式,一对一地让学生回答问题、练习口语。总之,要尽量做到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锻炼自己的机会。分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精神。
其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克服多媒体教室的缺点,多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多媒体的使用前文已提到,这里就不再叙述了。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是师生距离远,感情交流不足。教师可以有时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说话讲课,“深入民心”;也可以聊一些自己的事情、多关心学生,给学生亲切感,减少距离感。让学生觉得英语老师和别的科目老师不同,是他们熟悉的身边的人,而不是机械地讲课的机器。
大班上课教师还要重视课堂管理。大班人多杂乱,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必须做到的。嘈杂的课堂环境影响好学的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教师必须严格维持课堂纪律。必要时可以将点名、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算入平时成绩,制约少数学生的惰性和无纪律性,维护正常教学的进行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专业知识和自身修养上不断进步,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真正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学语言要浅显易懂,优雅风趣,善于用语调、表情和手势表达情感,加强趣味性,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英语氛围里学习。同时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针对学生水平的个体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如问高水平学生偏难的问题,问英语水平中下的学生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在客观的前提下进行,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给予不同评价,并且应以鼓励为主。目的是让每位学生,尤其是较差生都享有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尽可能使绝大多数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最后,希望高校和教育部门能够增加对高校财政上的投入,适当增加教师数量,或者尽量排开小班授课,在财政上支持一线教学,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支持高等学校的英语教育,培养大量的外语水平合格的人才。
总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就能够在大班授课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代莎.大班英语教学的劣势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0,(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案编写 误区 矫正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现代意义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案内容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读写译课程,充分体现个性化,又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写的能力;既要保证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此,从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教案编写应该与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把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法作为教案编写的重要环节,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和设计。把这种构思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再灵活地运用于课堂。然而,一直以来,不少英语教师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教案设计单纯理解为机械式的流程图: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Teaching steps—Homework.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1.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中存在的误区揭示
精心编写教案,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特点、水平、授课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使教案既保证英语教学计划的完成,又使课堂活动有序进行;既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又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实践中,英语教师的教案编写中却存在种种误区,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1目的不明确。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写不写英语教案照样可以上好课,英语教案组织无关紧要,有的不愿写英语教案或只写提纲。不认真钻研和处理教材内容,把教材内容一味地按顺序照写在教案上,完全是抄书背书式。此外,由于以往的教案,往往多偏重于教学内容而轻视教学活动的设计,使英语教师误以为写教案就是把一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加以收集和整理后记录到教案纸上。因此,有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书,对教材内容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必要年年写新教案,只要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每年补充一些新知识、新进展,删掉老化、陈旧内容就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2方法不恰当。有些英语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实行“教案搬家”或抄备课手册或抄优秀教案选或抄别人教案的方法。有的英语教师虽有教案,却不按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只用于应付检查。此外,由于英语教师对教案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有些英语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注意知识的罗列而不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即只注意了“教什么”而忽视了“怎么教”。结果,把教案写成了讲稿,成了课本知识的浓缩或者干脆把教案写成了讲授提纲,导致教学中重难点不明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不得力,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没有有机地统一起来,导致事倍功半,严重削弱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1.3评价不科学。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教案过于注重书写和形式,因此,在考评时,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导,“逼迫”英语教师随“大溜”,不敢站到英语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英语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管理者的要求。此外,在形式上,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英语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英语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了抄写,失去了教案设计的本意。
2.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误区的矫正策略
2.1改进教案编写理念,提高教案编写质量。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面对出质量、出人才的需求,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堂,益在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要有一份实用的教案。所以,英语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必须求真务实,将工作的重点由应付检查转移到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和精心备课上,深钻细研,从大纲、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板书设计等抓起,力求细、实、活。要以钻研教材为主,以写教案为辅,先钻教材,后看教参,而且教参仅供参考,既要备教师怎么教,又要备学生怎么学,杜绝抄袭教案,杜绝做教案作业,杜绝撰写不实用和低质量的无用教案。
2.2创新教案编写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由于工作量较大,负担较重。要从繁重的教案撰写劳动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改进方法,在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取巧”。根据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出质量高、效果好的教案。如卡片式教案、补充式教案、旧教案翻新甚至课本旁注释式教案等。为了减少编写教案时重复、繁琐的过程,还可编写提纲式、要点式的简案。此类教案,从形式上看,环节是少了一些,文字是短了一些,但效果要强于作业式教案。此类教案中有新的见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简案编写既可在教学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又可节约时间用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鼓励教师创新出成果。
2.3优化教案考核方式,注重教案实用效果。学校内部,要遵循教育规律,改进英语教案考核方式,制订出科学可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案。要坚决摒弃一看数量,二看环节,三看书写规范的非科学性评价体系。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看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运用是教案的生命。只要通过精心、扎实的课前准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达到提高讲课质量、学生素质的目的来编写教案的方法就是切实可行的。如:旧教案上备新课,新教案书写时每页的竖行三分之二备新课,三分之一留空白,第二次上课时备新课,旧教案上写好课后记载等未尝不可。根据英语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成绩评选出免检教师教案。这样,不但减轻了英语教师写教案的负担,避免了做教案作业的机械性、繁琐性,而且有力地调动了英语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和钻研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莫春娇,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23).
[2]陈华忠.直面教案编写的误区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6,(11).
[3]缪红梅.教案编写应该灵活多样[J].中小学管理,2006,(05).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目标偏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由于受“应试英语”加“证书英语”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忽视了外语教学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但是他们缺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缺乏自觉抵御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霸权文化侵蚀的免疫力。
第二,由于现行大学外语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背景,所以大学外语教学中对中国的文化介绍很少涉及,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欠缺的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表述本土文化的能力。
第三,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外语学习过于强调它的工具性、实用性、功利性,忽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这主要表现在现有教育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内驱力不是为了强国,而是为了考试过关或者为了出国,难以获得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的对策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笔者认为教育者应从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运用进行正确定位,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等方面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安全意识的培养。
第一,大学外语教学应充分遵循“尊重民族文化”这一教学原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哲学、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理论、思想,还包括科技成就、文艺创作、文物古迹和民风民俗等等。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虽然其自在形态没有阶级性,但其内容却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在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外语学习目标,自觉克服文化虚无主义倾向,加强民族精神的建构。
张正东先生在《外语教育学》一书中说,要尊重通用目的语民族和我国的文化传统,纯外语无法充分表达与传播中华民族本民族的文化。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普遍性、继承性、民族性和渗透性”。我们既不能把整个民族文化系统照搬到今天,也不能把整个目的语文化系统照搬到中国。重视外语的学习和使用同时不能削弱或忽略本国语言文字的学习。正确的做法就是尊重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中积极的文化要素,在分析、综合、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吸收以及再创造。
第二,对外语教学中的母语运用进行正确定位,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处理好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外语教学法中的直接法、交际法、结构法、功能法都重视模仿和交际,而弱化甚至排斥了母语的作用。然而,外语教学中排斥母语,过分强调口语,由此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并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需要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母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语言。无论外语重要到何等程度,我们都不能颠倒二者之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外语和思维的联系需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这个过程离不开母语。外语学习不能排斥母语的作用,而应该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有学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是在基本上掌握母语的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外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辨析母语与目的语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母语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反作用,使母语与外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外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增强学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文化差异对比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外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运用、句法分析、翻译还是篇章理解都离不开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提高民族主体意识,振奋民族精神,而且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继承与弘扬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外语教学中的本民族文化安全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