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5:03
序论:在您撰写泥土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测量实训报告(一)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训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碎部测量和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先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在校内划定测区小组自行布设平面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和水准测量。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5:读数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这次实训我们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在这第一次的实训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学校我们部分点位为了能够通视设置到了人流量比较多的过主干道上,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严冬,寒冷的天气,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寒风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三、经纬仪的使用
在导线测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我们用了J2和J6型和电子经纬仪。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接触过经纬仪较少,周新力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由于经纬仪的精确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训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且都在马路旁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想瞄准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机会的能力。为了避免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所以我门每天都很早出门,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严谨的作风:在寒风中我们的立尺员能做到有毅力不动摇,光线不好且风大的天气条件下我们的观测员能能过耐着寒风用铅锤做到严格对中,记录员核算员能做到数据部出错。
四、全站仪的使用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使用越来越多。因此作为高校的土木工程类学生是很有必要学会使用全站仪的。全站仪相对来说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加强大,距离、角度,而且可以直接算出坐标。我们此次实训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全站的基本测量(距离,角度,坐标)、放样和野外采集点的功能。全站仪的使用和电子经纬仪类似,它的主要是通过键盘来进行人机对话的,全站仪和棱镜配套使用。全站仪采集的数据能直接导入电脑,我们有个小组就采用这个方法进行了小面积范围内的成图。
五、实训认识
通过这次测量实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训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训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训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训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训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训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训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训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训、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地形测量实训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小。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测会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测量中还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工作。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训的机会,让我们体会现实,体会生活。这次测量实训定会对我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并且为今后我们完成后续相关课程和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经验教训
当然在成功的背后有很多的辛酸和困难,我总结了一下实训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比如仪器是否精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是闭合的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限差一定要重新测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小组成员的合作非常重要,有一个良好的实训氛围,工作环境,是实训顺利完工的重要保证。
今后的路还很长,本次实训仅仅是个开头。在以后,无论是实训还是在工作岗位都要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逐渐树立行业精神。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更加完善,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测量实训报告(二)实训时间:20XX年12月16日至20XX年12月19日
实训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训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训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训改为识图实训,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训。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训,18日进行识图实训。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训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训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训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训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训,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
(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训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训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训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惫而幸福的。
1.动手能力强,但适应能力差。2.专业知识不牢固,缺乏信息处理和分析判断能力。3.为人诚恳、朴实,但缺乏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4.改革创新能力弱,不善于运用可利用资源。5.缺乏自信心,独立解决突发问题能力差。
二、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渗透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1.项目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热情。通过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项目化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主要划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花卉繁殖技术;花卉应用技术;花卉栽培技术。通过模块划分,让学生知道每个模块学习重点和花卉繁殖技术,主要锻炼学生的繁殖能力,包括扦插、嫁接、压条、播种等能力;花卉栽培技术,主要培养学生花卉栽培技术,包括花卉整地、做畦,修剪、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应用技术,主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花坛、花境、花带等能力。这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就转变过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从传统教师“灌输式”到现在的学生“索取式”,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兴趣的点不一样,索取的内容也不相同。通过角色转变,学生能主动学习已证明课改的必要性。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农林花卉基地是我院园林园艺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之一,是园林园艺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之一。根据农林花卉基地提供其他花卉企业、行业信息,共同确定花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职业)技能项目和人才培养标准。由于北方花卉生产季节性大,因此春季5.6月份是草花大量生产的季节,学生到企业进行温室大棚的播种、繁殖、苗期管理等,6月中旬左右草花大量上市,用于松原市区的园林绿化装饰。随之而来的盆栽花卉涌入市场,这段时间学生的任务是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在企业实习,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得到培养。学院要提前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学生每天跟泥土打交道,脏、累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亲身体会爱岗敬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库 除险加固 防渗墙技术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097-01
近些年来,一些堤坝险情和事故出现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主要得益于起到排除险情和加固工程作用的防渗墙技术。它不仅持久有效地防护了地基,还充分保证了技术手段在预防险情方面的应用。有了防渗墙,水利工程就多了一道安全的技术屏障,更加地安全可靠。
一、防渗墙技术类别
(一)高喷防渗
高喷防渗技术在水库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其应用最为广泛。高喷防渗技术利用了高压射流,在冲击的同时使水泥浆快速灌入,浆液和地层表面的泥土颗粒经搅拌混合之后,防渗墙就形成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操作中,高喷防渗技术对泥土颗粒的直径要求较高,这种技术并不能独立支撑起水库工程的加固作业,因此需要探索出与其它防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的防渗体系。不少工程技术人才先后对水库的防渗技术进行了探索,对高喷防渗技术的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以高压喷射浆液为途径,结合大粒径的地层泥土,高喷防渗技术被更加广泛地应用。
(二)自凝防渗
自凝防渗技术主要通过自凝灰浆、塞补墙体来实现。将膨润土和水泥混合之后,适量加入缓凝剂,在自凝浆凝固之前,将液体的自凝浆填塞到造孔中,待它凝固之后就能发挥出较强的加固和防渗作用。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发现和应用了这一技术,我国对这项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娴熟,相对而言使用范围不如高喷防渗普遍。
(三)搅拌桩防渗
经专业的搅拌桩机深层搅拌后,水泥浆与土体被均匀混合,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反应。这些物理反应包括水泥本身的水解水化,离子相互交换等,最后水泥与土体的混合物发生硬结,形成一道防渗墙。这种防渗技术与高喷防渗技术不同,更适合结合细粒颗的土层或者含石块量少的岩层来使用。
(四)灌浆防渗
把泥浆倾灌到岩层石缝里而形成防渗墙,这种技术叫做灌浆防渗。通常这种泥浆里还包含缓凝剂与有胶凝性质的物质,属于混合型泥浆。这种泥浆的填充使原来的岩层结构发生改变,其密度增大了,岩石硬度也随之增大,与之相应的防渗能力就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管理对策
除险加固是水库工程最关键的环节,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管理,主要涉及到对水库项目、水库设计、水库施工和水库质量的管理,其中,水库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规范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主要涉及到管理合同,项目法人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投资方的需要。项目法人要统筹协调好设计部门、施工部门和监察部门的工作,制定统一的规划,使项目管理更加正规。具体来说,要逐步建立起统一的项目负责制,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对规章加以补充和完善,尽量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实际,切实把规范管理和完善管理制度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优化水库设计
水库的设计是水库工程得以顺利建设的前提,进行除险加固管理时不能忽视对水库设计的管理。工程管理部门要事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对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成分构成进行细致调查,避免疏漏,尽最大可能排除险情。
1.加强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水库的工程量极其巨大,要及时排险加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水利知识和土木工程建设知识。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好管理培训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学险加固知识,并利用实地实训的办法,深入除险加固作业的第一线,锻炼管理人员的能力。
2.统一协调,畅通信息渠道
管理部门需设立统一的内部信息公开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在水库的各个站点分设联络员,以便在险情发生时能及时传播信息,为处理险情赢得足够的时间。
3. 推选员工代表,定期组织头脑风暴会议
水库的工作人员往往对除险加固工作更加了解,险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工作人员的这种灵敏性决定了他们能在头脑风暴会议中发挥最关键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定期与一线员工座谈,倾听他们对于除险加固工作的意见。
(三)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施工程序
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对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库的管理机制要逐步适应市场需要,才能保证水库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管理部门要根据除险加固的新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自身设计,适应市场变化。具体说来,就是要牢牢把握投资、价格、产权和服务,努力实现多元化投资,维持能上能下的价格机制,明确产权与责任,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实现良性运营。
同时必须严格规范施工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于一些专业性强或者特殊的岗位,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坚决处罚代岗怠职行为。对于违反规定进行施工的行为,要根据规章制度来严肃处理。新员工必须进行实地培训后才能上岗,否则不能准许其上岗。
管理部门须跟进工程进度,有序调度人员,调控资金和设备配置。制定工程进度表,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再对照项目计划表中的预算和项目规划情况,深入分析,及时做出反应,调整好下一阶段的计划。要预留出充足的资金和必要的设备,当出现急需处理的除险加固情况时,能保证灵活使用现有资源及时进行处理。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规程
基于计算机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设备高档、机房多而实验员少、课时量大、人流量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实验员管理规程,必将造成机房环境恶劣、设备损耗大甚至损坏严重、实验员工作强度大等混乱局面。为了保证实验室能节能、高效、优质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切实可行的工作规程。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一、实验实习上课管理规程
首先实验员必须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1.实验员在开课前至少一周应拿到机房实验实习安排表,首先开始打扫实验室卫生,检查电源、线路,计算机运行等情况等,为一学期实验实习的开始作好充分的准备。
2.实验员不能随便将实验室钥匙委托给他人保管。实验员应在上课前十五分钟到达实验室,开启稳压电源,保证电压正常稳定时,方可开服务器,接通计算机系统。
3.为防静电、防尘、防鼠,在学生进入机房时,实验员须在机房门口督促每位同学正确换上实验室专用的鞋套。学生鞋上泥土过大时,应将鞋底清理干净再穿上鞋套,鞋套不能是底破或太小不能将鞋底罩住的鞋套。除上课所用的文具外,禁止其它东西特别是食物等带入机房,更不允许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品进入机房。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使用电热器。
4.实验实习过程中,实验员应坚守在机房。第一,协助教师开展实验实习。第二,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第三,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下课前五分钟,提醒学生正常关机,键盘、鼠标,凳子归位,将自己座位附近自己带入的东西全部带出机房,保证恢复到进机房前的模样。
6.切断电源。当室内温度过高,可适当敞开门窗,通风降温换气十几分钟,关闭好门窗。
7.对实验实习情况进行登记记载,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记载,以备课后维护或维修。
二、实验实习课后管理规程
1.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除尘。用湿润的木地板拖把和抹布清理地面和桌面的尘土,禁止用扫帚、掸子清扫,以免拂起灰尘弥进设备上。另外由代课老师专门组织实验实习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用专用的电脑除尘工具(电脑销售部或网上都有售)对显视器、主机、键盘、鼠标进行清理,起到消毒除菌、降低主机噪音、增强机箱内散热能力、防老化、延长电脑使用寿命的作用。
2.在没有课的时候也要注意机房的通风换气,一般机房温度应控制在10℃~3O℃之间,湿度控制在30%~80%之间较好。
3.对机房的线路经常检查和维护,消除隐患。机房是学生密集的场所,必须备有灭火器材,实验员要熟练掌握火灾的预防和消防知识,杜绝火灾的发生。当火灾发生时,能迅速报警、报告学校管理部门、疏散学生、并组织有效的灭火。
4.必须注意实验室的保密性,不向别人公开机房的密码。放假时,断开实验室所有电源,断开与网络连线。关闭好门、窗,锁好每一道门的锁,确保机房的安全性。
5.为了更科学、有效地管理实验室,协助教师开展实验实习,必须加强对机房实验员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验管理技术水平。
6.另外对计算机安装硬件保护卡,可以避免系统文件被删,学生通过插U盘、光盘、网络下载等途径,把病毒带进微机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都将大大降低实验员的工作量。
多年来,我们通过以上管理规程,收到了以下一些效果:实验员工作得轻松愉快;实验室环境维护得窗明几净;设备运行得行云流水;实验实习课进展得井然有(下转第22页)(上接第19页)序;实验室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当然,探索无至尽,完善无尽头。我们将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闫莉蔷,吕佳南.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青春岁月,2011,3下:141.
[2]叶小琴.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J].四川:科教创新导报,2007.NO.36:236.
作者简介:
职业学校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文化中的职业特性,职业学校文化具有二元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的高度融合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企业文化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职业学校文化产生比企业文化晚十年,至今还未形成研究体系,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是值得吸收和借鉴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共同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有世界500强企业119家,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学校地处园区,较早地开始了学校的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文章以学校为例,就融合企业文化的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多种典型的路径与模式做初步研究。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模式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从横向解剖、纵向发展的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四维横向模式:理念宣贯――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也有学者根据文化的纵向发展,提出了阶段发展模式:理念提炼――职责延伸――行为外化――评估改进。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以当前较为成熟的PDCA管理工具作为依托,形成文化建设的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
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将职校文化建设解构为传承对接、阶梯延伸、多维外化、评估改进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关键任务依次为:识别文化结合点、设计文化梯次结构、遴选文化深度载体、构建文化评价体系。四个阶段逐层深入、循环往复、相互渗透,构成文化建设的螺旋上升的闭合环。模式具体结构见下图: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四阶段闭合循环模式下,每个阶段对应的路径分别如下:
1.第一阶段传承对接的路径:借助外脑、理论学习、外部(企业、学校)调研对标找经验、内部征集文化因子、搭建文化核心纲要、传承对接找差距
寻找文化因子并合理整合成文化核心理念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环节。以学校为例,在这一阶段就曾邀请来自企业、院校的知名文化建设专家来校帮助进行文化体系的设计。对文化深有研究的学校校长也专门对全校教师开设“学校文化建设”专题讲座,解读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建设对于一个职业学校的重要性。之后学校对各个系部处室明确了文化建设的职责。各处室、系部在进行了理论的学习研究后, 观念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随即积极展开以制造类、服务类企业、职业院校为对象的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又以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民营企业、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国外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和国内的一些职业学校如常州刘国钧、无锡机电等的职业院校为主要对象进行文化的调研学习。文化因子是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对于学校发展以及情感责任的看法、态度、愿望和观念,是存在于主体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因子,好的文化因子能够恰当地反映学校本身特性,能在主体中形成共鸣且被推广执行,因此文化因子的征集关键在于师生员工的参与,学校采用了调查问卷、头脑风暴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法,效果不错。搭建文化核心纲要就是对文化因子的筛选与整合,形成文化核心理念。
2.第二阶段阶梯延伸的路径:明确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搭建学校、专业、班级三级文化体系
学校的核心文化要获得生命力必须向下延伸扎根于泥土,这就需要将学校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扎根于系部、扎根于班级,形成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班级文化三级学校文化体系。
以学校为例,在制定出文化建设方案总体框架后,各系部、处室都有专门文化建设的任务,并进行成效考核,使得大家不得不去做,又主动要去做,通过明确每一岗位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使得学校文化在建设中得以贯彻和认同,从跟一群人相关变成跟每一个人相关。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把握的关键是在学校“善水文化”的统一文化思路下,融合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的优秀文化,进行具体的专业特色文化方案策划;而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是将学校善水文化主旋律和班级的专业特色、班级学生的主体特色有效融合。在结合专业文化时,要注意充分依托行业,紧联企业,尤其是冠名班更要强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避免班主任越俎代庖,要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引导班级一步一步累积,走出轨迹,留下历史,积淀文化。
3.第三阶段多维外化阶段的路径:遴选深度载体、外化于形、外化于行
外化于形主要是学校文化环境的打造,专业实训室环境的文化建设、班级教室、宿舍文化建设等。通过将环境打造为学校文化的载体让教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文化精神和专业精神。
学校在外化于形方面是这样做的:根据学校总体文化脉络,对原有的文化环境进行审核,去除掉一些与总体文化不相符的部分,强化一些校企文化融合元素如“6S”,增加一些有利支撑文化理念的元素,对文化环境进行了系统地重构,形成了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方案,并逐步实施。作为组成部分之一的专业文化环境建设,以机电系为例,采用了先调研同类职业学校如国外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国内的如常州刘国钧、无锡机电、苏州高职校等,以及三类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龙头企业:GE、三星、锡柴、MANZ科技,成功民营企业:上海金纬有限公司、ELE、莱克, 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伟智科技、通易机械等。接着组织系内全体教师座谈会,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金点子,再组织骨干力量遴选金点子,系统化地进一步设计实训室内外的文化环境,形成了机电系实训室七大特色主题环境方案:企业文化、技能文化、创新文化、廉洁文化、专业文化理念、机床发展史长廊、自动控制发展史长廊。
外化于行指的是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后,外显于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上。学校文化有活动才有活力,各种师生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效载体,对内让师生加深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在全校上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外让社会公众了解学校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树立良好学校形象、增加学校品牌价值的目的。
行为文化的主体包含教师和学生。学校认为学校文化、专业文化只有经过教师的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才有可能用文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群体文化,最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熏陶和感染学生。
在教师团队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从三个层级――校、系、教研室进行精心策划,采用:“走出去,学回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国内外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企业锻炼(三星、MANZ、锡柴等),学习先进文化、提升专业技能;“沉浸式体验”安排教师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停课到校内入驻企业伟智、通易感受正在崛起的民企文化,提升实践技能; “引进外脑”定期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等来校讲学,以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境界;“胡国强大师工作室”为专业建设献计献策,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项目:技能大赛、创新比赛、企业实际项目承接等项目化工作,进一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从根本上增强自己对专业的归属感。
学生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属,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学校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学校行动总纲,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举行的活动主要有:①班级文化评比;②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③听企业领导者“传道”讲坛;④听企业工程师“授业”讲坛;⑤冠名班的活动,更好地进行文化渗透和融合;⑥多模式的工学交替“金纬模式”学生在暑假时间,进入企业一线工学交替实习一个月,拉近了学校课堂与生产现场的距离;⑦规范、创新活动。学校举办“一日常规专项检查月”;系部举办“遵守常规,创新自己”的开学学生大会;“实训室物品规范摆放,6S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发展个性文化的有效载体,学校的社团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有创新社团、技能社团、创业社团、文体社团、爱心社团等。
4.第四阶段评估改进的路径:从制度层、理念层、行为层、物质层进行评估改进
优秀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将学校文化中理念、制度、行为活动加以总结和梳理,保留优秀的,去除与文化主脉不相符的,增加缺乏的元素,从而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增量创新。
以制度层的评估改进为例,制度层是理念层过渡到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层与核心层不发生偏差,就必须把学校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全面渗透至学校的各项制度中,使所有的学校制度都符合学校文化理念,因而需要一个制定制度――实践――修订制度这样一个循环提升的过程。学校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于2010年开始实施独特的激励性薪资体系――《学校绩效积分考核方案》。
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载体菜单
学校遴选了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民营企业、正在发展的民营企业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进行构建职校文化的实践研究,下表列出了一些具体校企文化融合的方式途经。
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1.寻找文化因子,要舍近求远,多绕弯路发挥曲线优势
在文化因子征集过程中,要多走弯路,少走近路。即使组织者已经对文化有了很好地概括和提炼,也不怕走过场,因为这种过场可以赢得文化行为主体的参与度与认可度。学校的文化没有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没有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文化就会脱离师生的行为而存在。
2.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自上而下,又要自下而上
文化建设既要自上而下地进行文化地引领、布置文化建设任务、考核文化建设成效,又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切不可忽视集体大众的智慧,只有调动起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的文化才有生命力,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生根、发芽、结果。
3.文化个性可以张扬
这里说的文化个性指的是专属于教师、学生个人,并能反应个性的一种文化。学校文化不能一刀切,它的初衷和归宿是“润物细无声”。让每个老师、每个学生的文化个性自觉融入到学校文化并一起成长,其实是学校文化落地、生根、发芽的过程,关注文化个性,实际是关注个体创新力对学校整体的促进和推动。学校实施的IPQ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个性化发展就是居于这样文化理念的一个体现。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作者简介:梁琳(1990-),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高涵(1981-),女,湖南祁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81-04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可见,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成为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与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和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力图探寻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意涵
回顾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职业院校传承的研究比较少,要了解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意涵,有必要理清相关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一名称,并且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我国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具备三种基本特征:第一,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具备或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或多种价值的合体。第二,认同性。“被视为文化遗产”表示事物要被认识主体认同和接受,要视其为文化遗产,这种认同感是要从内心而发,而非人云亦云,这也可以称为“接受性”。第三,活态性。即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和“无形”形态。“无形”形态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无形的表现形式,“有形”形态指与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等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要依附于人,有的还要依附于物,人和物都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2]其活态性也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以人为传承主体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流动的活态文化。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在菲律宾举办了“工艺品和国际市场:贸易与海关法典”国际研讨会,对手工艺的定义为:“纯手工或使用工具、机械制作的产品,但强调工艺的最主要的来源是工艺制作者的直接的手工劳动。”。我国《说文》中记载:“工,巧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为之工。”《考工记》中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之世,谓之工。”《辞源》中将“工艺”解释为“手工技艺”。手工艺制作有别于大批量机械生产,它通常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纯手工或借用一定的工具,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制作。而“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对手工制品进行装饰性、艺术性的加工过程,以及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的全部技巧和工艺。”[3]
基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定义,我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出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非物质遗产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具有手工性。手工性是其本质特征,无论是纯手工还是借助工具,但归根结底都是主要靠手工艺人的双手去制作。第二,具有生产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开始流传就是人们应生活所需进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具备生产性特点。第三,具有艺术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如日本民间工艺学者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4]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用心创造,使产品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装饰人们的生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特征和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型”人才,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是指各类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传授和承接传统手工技艺的目标、内容、路径和评价。这种学校传承是在借鉴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传承和师徒制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传习院等多主体紧密联系,在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确立职业院校传承目标,构建职业院校传承内容,探索职业院校传承方式,建立职业院校传承效果评价机制。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具有丰富内涵。在传承目标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培养拥有传统手工技艺且符合时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内容上,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论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技艺具体训练操作以及实习实训等课程;在传承途径上,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技艺教学的开展,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技艺大赛的举办等途径;在传承评价上,形成多元主体评价,多元内容评价,多元方式评价。多元主体包括职业院校、企业、技艺传承人、家长等;多元内容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元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增强了学校传承的解释力和动力。但是,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学校教育长期脱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具有多种困境。
(一)传承观念陈旧
传承观念陈旧是指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遇到的相关传承主体过时的传承理念、传承思想和传承价值观。这种陈旧的传承观念源于:一是传承人的“传技观”。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来就有接代传承人,需要特定条件,并形成了传承谱系。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传给亲人或者指定徒弟。这种“绝技不外传”观念,造成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困难。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观”。目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大多趋向设立机械、信息、汽车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用性强、见效快、现实利益大的热门专业,而传统手工技艺学成时效慢,不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广泛传播。三是家长和学生的“读书观”。家长和学生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培养见效慢,缺乏市场,认为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这些观念成为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首要困难,且是最为关键的困境。
(二)传承内容零散
传承内容零散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专业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有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引入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活动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且是一些简单的普及性知识,缺乏系统编排的学习课程。职业院校缺乏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少相关专业教材。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缺少相关教材,而传统手工技艺类教材编写困难,这导致了专业教材稀少。二是缺乏相关实习基地。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不仅理论教材缺少,实训基地建立也存在困难。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是家庭作坊并且保存着原生态的传承方式,不接纳学生实践;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纯手工的特点,即使家庭作坊接收,也无法解决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问题。
(三)传承队伍薄弱
传承队伍薄弱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缺乏。 一是传承主体老龄化,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体往往是小团体或者个人,传承范围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数量不断减少。二是传承语言方言化。传承人生活在民间,习惯使用方言传授技艺。职业院校引进传承人则会遇到其不善于或者不会用普通话教学的障碍。三是传承技能缄默化。传承人传授技艺多是一种师傅演示,徒弟观察模仿的缄默技能传授。而学校教育面向大规模学生授课需要大量的语言传授,这种技艺传授缄默化则不利于技艺快速传授和技艺大规模实训。
(四)传承环境欠缺
传承环境欠缺是指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所需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是指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态圈,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5]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比如景德镇,提供了陶瓷技艺的传承特有的泥土资源,其他地方缺少这种泥土就难以烧制景德镇瓷器。因此,职业院校不能脱离所处地域特征随意选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是文化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是指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值观、文化、态度等无形条件,主要体现在传承主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影响两方面。比如,洮砚乡是一个藏汉杂居的地方,受佛教环境的影响,洮砚艺人雕刻了很多佛像作品。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文化环境。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种种困境,为职业院校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突破方向。
(一)转变传承观念
转变传承观念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传承人转变观念。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体和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源头,传承人应当树立“技艺共享”观念,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濒临消失的现实困境,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技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传承人只有转变观念,扩展传承主体,这样传统手工技艺才能细水长流。二是职业院校转变观念。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办学与普通教育办学逐渐趋同,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职业院校应该立足“职业”特色,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特性及其传承人的职业特性,选择与当地紧密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类别,打造特色传统手工技艺专业。三是家长与学生转变观念。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生产性活动,也是一种能够熏陶学习者艺术修养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集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于一身的活动。家长和学生应该看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成为技艺巨匠。
(二)构建传承课程
职业院校构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研发队伍。研究队伍深入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环境,参加技艺传承实践,与传承人一起开拓、研发相关技艺的校本教材,从而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其次,融合现代科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保存关键取决于它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职业院校需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课程和当代相关领域科技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探索一种既保存传统手工技艺本身特点又融合现代科技的课程体系。再次,构建“一体化”课程。基于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行为传承,学校要将传统手工技艺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理论化,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偏重实践课程。
(三)加强传承师资
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有两条途径:其一,引进年轻传承人。基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老龄化和老年传承人方言隔阂的特点,职业院校可以引进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年轻传承人,组成一个学习团体向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技艺,并且利用信息时代的传媒工具将传承过程都录制下来,用以传承教学。学校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传承主体,也可以提升传承师资的专业能力。其二,发展潜在专业教师。学校组织与传统手工技艺类似专业的教师,深入手工艺传承场所学习。其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在学习传统手工技艺能够触类旁通,进入传承场所学习能够高效地接受技艺传承,比如具有绘画功底的教师学习雕刻和刺绣则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审美品质,则能够快速学习技艺。这类潜在教师可以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的发展力量,与引进的专业传承人形成师资梯度。
(四)营造传承环境
职业院校营造传承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地制宜办专业。开办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时,结合技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拥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环境。学校可以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原生态的传承模式引进学校作为学校传承方式之一;定期举办传统手工技艺节,提供学生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招商引资建立校内传统手工艺街,营造手工技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马自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N].中国文物报,2004-05-14(05).
[3]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4.
【关键词】 创新精神 英语活动教学法 新型中职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43-01
1 中职英语教学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方面,形成了被传授知识的习惯和思维,没有自己的主见,不敢大胆发言。其次是老师在上课时知识与实践脱节,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学以致用”。有些教学工作者没有宏观的教学目标,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这是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2 对活动教学法的运用
活动教学法是交际家族的后起之秀,它一崭露头角,就引起外语界的高度关注;今天,它已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本文所述的活动教学法专指澳大利亚的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法(Activities-based approach)。一端是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单项练习,另一端是指交际性最强的真实交际活动。
活动(Activity)特指学习者积极地有目的地使用语言的经历。在活动教学法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是课堂的参与者,主导者与探索者;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通过活动教学,让学生感知、体验,在活动实践中真正认识,并掌握和运用知识,使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自觉习惯。达维多夫将学习活动的结构划分为五个要素: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动作与操作,很具启发性。对于英语活动教学,笔者总结了一些设计经验:
3 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一些活动设计
说写(产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训练过程。该训练过程有三个阶段:呈现──练习──运用。(1)呈现阶段,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与认知环境,引发学生对新语言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思维活动,激励学生尝试;要通过情境、语境示范等把语调、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然后组织全班、小组、个人重复、练习,并正确地领会、掌握新的语言。(2)练习阶段,即围绕学习内容里范例,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假戏真演。(3)运用阶段,即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教师应提出任务,交待活动方式,要求真实地表达思想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对课文中的对话可采用控制性扮演角色的活动进行练习。让学生扮演学习内容里边的角色,如售货员、票务员、警员等,按照所学的内容或设想一种情景,如购物、聚餐等,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模拟交际训练。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中的对话的掌握来进行练习。练习完每课对话之后,老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句子,由学生自己进行回答。在上“Ordering Meals”这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把日常的食物模型或食物卡片带到课堂,在我校的“西餐实训室”授课至实训环节时,分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客人与服务生,以流利完成一定数量的点菜任务、创意菜式等因素为标准,整个课堂生动自然,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又如上“Thanksgiving Day”这一课时,先让同学在课前搜集有关节日的内容,设计了一些活动,如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向身边的人表示感谢、让学生自行制定一个新节日等活动。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交往形成合作气氛,获得交际的乐趣。
4 培养学生听、读能力的一些活动设计
听、读(接收)能力是指理解听、读内容接收有关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培养,课堂活动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在听力或者阅读训练前,教师要组织“预测活动”,利用标题、关键词或情景对将要读或听的内容进行预测,引发学生的期待,启动原有的知识结构,接收新内容。
(2)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章内容,组织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
(3)听力和阅读结束后,对主要句式、词语进行讨论,加深理解和开展一些相关的说、写活动。
例如在上“Soil Erosion”这一阅读课时,课本讲到有三种保护泥土的方法,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如下的阅读任务:“请同学们阅读完文章以后,利用笔、硬纸,颜色笔物品,分小组在十五分钟内把里边提到的方法制作成简单的模型,并由一名同学负责口头陈述”。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调动尽可能多的感观,通过亲身体验对现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升华,记忆特别深刻。
5 活动成功组织的关键因素
教师要恰当运用情感策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是活动教学法课堂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激活了。“激活”,是活动教学法的重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当成一种需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课堂上,教师除了使用各种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外,更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充分的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与关爱,然后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帮助。由于是以练为主,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期望值不能定太高,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适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遇到学生“卡壳”等尴尬场面,讲究“诱”——循循善诱,耐心启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给予暗示或适当的提示。如遇出错,则讲究“导”——正确引导。教师等学生答完或表演完后,应先给予鼓励与肯定,再给出答案,正确引导,再施强化。
6 结语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学。有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将会事半功倍,而日益发展壮大的活动教学法将会应用于广大小、中、高等学校。
参考文献
[1] 加里·R.莫里森,史蒂文·M.罗斯,杰罗尔德·E.肯普主编,严玉萍译.设计有效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