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作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10 14:21:51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数学作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数学作业论文

第1篇

现状一: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操作性。目前的作业本类型有同步探究、补充习题、课堂作业本三种。以基础练习为主:形式基本是口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数学阅读、数学审美、动手操作、撰写数学日记等综合实践性作业。

现状二:反馈形式单一,教师以作业批改为主。作业反馈形式单一表现在批改符号单一、缺乏激励性语言。对开放性的、动手操作性的作业,缺少反馈评价。

现状三:形成恶性循环,作业正确率不高。学生的数学作业量大,形式单一,对他们来讲缺乏挑战性,感觉作业枯燥乏味。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只求写完,至于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证习惯等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一旦形成这种恶性循环,作业的正确率就不高了。

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相关的数学课程理论学习,把教学设计重心全放在课堂教学上,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作业设计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还属于一片空白。这都说明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处理好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作业结构与作业效益的关系,使作业成为一种有目的、高效的活动。“怎样设计出有效的作业”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二、什么是有效作业

就作业本身来说: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性(难易层次),多样性(基础题、应用题、思考题、知识阅读、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数学日记、口述、小作品)。就学生来说:有效作业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能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不造成学生负担的(适量的、适时的)作业。就教师来说:有效作业是学生完成的作业速度快,质量高。就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来说:有效作业应体现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

三、设计出有效作业的途径

1.作业设计

⑴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小组。⑵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符合知识建构原理的练习。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设计适量、适时的作业。低段以操作性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中段高段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应用作业相结合,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适时的作业。根据遗忘规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应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关。⑷参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⑸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设计出生活中的应用性作业。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学生自己设计作业。⑺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练习。创设情景:整篇作业设计成一个情景或闯关活动。数学作业与游戏结合,数学作业与美术结合。游戏和美术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⑻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练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分层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时间短,效率高)。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省去教师板书和学生书写的时间,能在较短时间内向深度、广度伸展,练习容量大大增加,生动有趣地巩固了新知。运用多媒体完成作业,对于某些抽象的练习内容,可以进行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演示,起到了点拨、疏导的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

2.作业反馈设计

优化批改符号,保护学生自尊心。我们普遍存在的批改方式,如“:×”、“√”、星级、年月日等,这样单一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好的地方得不到赏识,不足的地方得不到改进,我们可以先将“×”这个符号换一换,比如用“圈“””。评语评价,从批改走向对话。写上老师的赞赏、感受、鼓励、教诲、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写上学习的感受以及对老师想说的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以鼓励和建议为主。

评价形式多样化。面改和教师批改结合。适时也可以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更没有相同的智力,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反映在作业活动中,不管学生如何努力,他们都将做出水平各异的作业来。我们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实行评价标准多元化。同样一道题,一位学生完全做对。一位学生解题思路是对的,计算有错,比起之前的作业算是进步,那后者的作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四、总结

第2篇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成长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面对这样的差异,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根据不同的学生数学水平,分层次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让所有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完成中获得自信和得成功的喜悦。针对学生的能力层次,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A、B、C。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A,中等的可选B,稍差可选C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A、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是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堂与课外作业的设计的思考

2.1课堂作业的设计

2.1.1具有一定难度的A类题

这类题较难,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有的甚至需要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够找到答案。这样的题对学的探索、合作、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思考题类似。

2.1.2中等的B类题

适中的题型既要保持一定的基础性,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飞发散。适用于大多数的学生,可以让大多数的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前提下了解新知识,以便更快、更好的熟悉好掌握新知识。

2.1.3难度的C类题

练习一系列最简单、最基础的,并且还能与课本上的例题相似的题型。适合学习数学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操作,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巩固旧知识,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以便建立起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2对课后作业的思考

现在的数学课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书面的作业,形式十分的单一,最终的结果不是对就是错,没有多少创新,让学生比较烦。因此在进行课外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有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学生学习了“克和千克”后,可以布置这么一道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菜市场买50克、100克、1千克、5千克的东西,在称东西时注意观察台秤上的指针和刻度,并让学生用手感觉一下这四样东西的重量。这样的数学课外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并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

3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开放学生的大脑

通过作业可以对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但是传统的作业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应该设计“开放性作业”,通过开放性的作业队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通过“多种解法”、“多种答案”让学生积极的调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穿心思维。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602班有55名同学,在一次联欢会中,班委会决定每人购买一个冰激凌,如单买每个3元,如批发,购买一箱(20个)可打九折,购买三箱及三箱以上打八五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物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物方案:第一种是单独购买,全班共付:3×55=165元;第二种是班级统一购买,买两箱再加15个,全班共付;3×90%×40+3×15=153元,钱少花12元;第三种是班级统一购买,买三箱,全班共付:3×85%×60=153元,冰激凌多买了5个,还少花12元。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学生会发现后两种方法是比较实惠的,而且最后一种方法是最为合算的。如此开放性的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和创新的成就感。

第3篇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有新颖性、实践性

以往数学教学当中的作业只是写和算,枯燥无味。而现在应将数学作业看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施展平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当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操作、试验的作业。如认识完长度单位“米”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量一量家里人的身高,并作为家人的小资料记录保存下来。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要形式多样,具有层次性

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做作业就有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完“方向”这节课后,留给学生一道口头作业,利用上学与放学路上的时间,认真观察,说说学校到家里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寓学于乐”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教学当中,每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布置的作业就会使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事情发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首先,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自助餐”式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将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适合水平差一点的学生,B层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适合优秀的学生。以圆锥的体积为例,A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面积,求圆锥的体积。B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或圆锥的高和底面直径,求圆锥的体积。C层是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圆锥的高,求圆锥的体积。其次,布置一些“套餐”式的作业,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混合运算后,笔者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苹果每千克3援5元、梨2援25元、桃子1援78元、橙子2援56元,根据信息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样的作业因人而异,优秀生提的问题难一点,学困生提的问题简单一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作业的批阅

(一)及时面批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学生刚交上来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批时,及时指出学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改正,也有利于教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在纠正时具有针对性,在以后的教学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面批还可以避免学生对答案或个别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暂不评价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就是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多时,为了防止给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采取暂不批阅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提出修改方法,让学生重新做完之后,教师再进行批阅。

(三)双向交流,鼓励上进

教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的交流面较小。我们可以借助作业双向交流,以鼓励学生上进为目的。首先,教师批阅要细致,注重每一个细节,如果学生弄错了,弄清原因,写上小批语。其次,鼓励学生写数学小日记。数学小日记写在作业后面,只需一句或两句话,记录今天的课是否听懂了,哪些地方没有听懂以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教师根据数学小日记,可以调整教法与教学进度,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发表有关小学教育的论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投稿

数学作业是构成数学教学评价的关键媒介。在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中注重形成多元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对于传统的单一目标指向评价方式而言,多元的评价方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了一点点变化,这些点滴的变化给数学作业评价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吹散了学生心头的压抑和沉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一、多一种载体,与学生更贴近

以往的作业评价方式大多以书面评价为主,在这种书面评价方式中教师更多地习惯于以固定的等第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却缺少变通和关怀,显得生硬而刻板。其实,我们可以挖掘出其他的评价载体,拓展作业的评价形式,使得数学作业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努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评价体验。

口头评价方便灵活,即时性较强,可以作为书面评价的有效补充。这种评价载体可以承载的评价角度非常宽泛,学生在作业中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和态度等都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评价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时刻关注,其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随着教师的语言诱导而有所提升。

从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出发,符号评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作业评价载体。一般的如、等符号评价已经不太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对符号评价进行改良,加入一些带有趣味性、形象性更强的符号,让符号系统变得生动有趣。如作业完成较好的,教师可以画一个;在作业中发现学生有独创性的解法或其他亮点,教师可以在旁边画一个,这些充满了人情味的符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多一个层次,使学生更积极

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如果依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无视他们这种差异性资源,将会使得部分学生越学习越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样看似一碗水端平的评价方式其实是对部分学生的不公平。将数学作业评价进行层次化,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让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与作业中去。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组合》一课时,作业中有一题要求学生思考用7、3、9三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笔者结合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部分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两个,能初步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技能即可;对于一般的学生要能找出所有的两位数,但是顺序可以是乱的;对于学习成绩较优的学生,则要求其不但要列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数,还要做到有序思考,增强数学学习的挑战性。这种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方式,使得每个层次下起点和需求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多一位主体,让学生更高效

通常教师是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主体,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拓展学生数学作业评价主体,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使得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成为评价主体的一部分,形成教育合力,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特别是小部分作业拖沓、书写马虎的学生在多方的协同督促下,改掉不良习惯。

第5篇

(一)作业内容的选取渠道①教材及相关配套练习册;②教师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③其他学校或其他类型考试的试题;④专业学科或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的实例

(二)作业结构的设计[知识聚焦]栏目,为学生列出新知识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思维平台]栏目,紧密结合新知识来设计例题与练习,例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指南;此栏目中的练习一定是简单的,能直接体现新知识的,并在思维的平台上,形成一个逐级提升的阶梯。[知能巩固]栏目,所安排的练习,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有一定的难度,也会有一些新的题型出现,既要夯实新知识,也要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准备。因为题目增加了难度,所以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会下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该栏目设计时要关注的重点,既要分解难点,也要增加趣味性。[记忆提取]栏目,主要是安排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在系统复习练习中,重新审视已有知识,重新整理归纳。[挑战智慧]栏目,主要是为了对数学感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基本安排数学应用、数学推理等方面的内容,是选做部分。

(三)作业完成形式的选择1.课堂练习,以“记忆提取”和“思维平台”为主。2.课后练习,以“知能巩固”为主,可选做“挑战智慧”。3.学术小论文,参照“知识聚焦”,自己学会归纳。

二、校本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分析:常用方法:移项通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答,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三、设计心得

第6篇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降低要求,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并多鼓励他们,从而使他们重获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较难的作业,但也不能放手不管,要对他们加强引导,避免他们在求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忘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在为那些处于中层的学生布置作业时,我们则可以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完成“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层次性的作业。我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半径为5米,求它的面积。而中层次的学生所要做的作业是:已知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周长为314米,求它的面积。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是:有一只山羊被主人用长为5米的绳子栓在一个长着青草的长方形院子的木桩上,这个长方形院子的长为11米,宽为10米,请问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吗?为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青草呢?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了传统数学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要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知识的要点,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性的作业

数学是一门实用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实践来提高自身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类作业可以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来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实践性的作业联系了数学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拓展了数学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有关长方形的一系列知识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利用剪刀、直尺、胶带等材料为饮料公司制作一个饮料盒的样本。假如你制作出的饮料盒的长为7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4厘米,请你求出这个饮料盒的表面积。这样学生在动手制作饮料盒的实践活动中,对于长方形的各个知识点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如,在教学玩“统计初步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商品众多,琳琅满目,请你对商店中的哪些商品最畅销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进而制成统计表,然后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设计性的作业

设计性的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综合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针对一项工程或一个活动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规划图等,从而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与策划能力。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我们可以就这一知识点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设计性作业:教师提供一定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为客户设计一个单元房,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要求是用合适的比例尺将效果图画在设计纸上,并附上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过程,同时设计成果要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7篇

目前,学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情况是:教材、作业本及同步练习册上有什么,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然后按标准答案批改,当遇到教学内容较难时往往会重复布置作业,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生不堪重负,教师也是苦不堪言,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大量的批改与订正挤压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及教学思考的时间,而最终学生数学能力依然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也难保证。在对六年级学生的三份抽样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问卷一:你感觉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外作业多吗?有60%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外作业很多,28%的人认为适量,12%的人认为很少。从数量上看出,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较多。

二、设计有效课外作业的实践对策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可知,现行小学数学课外作业需要一线教师进行重新定位与审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学情,合理改编

课外作业的设计还得考虑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合理把握作业的起点,要尽量避免在低能力层次上进行高频度训练,应该更加注重开发作业的深度,在同一习题基础上进行挖掘,让作业在高能力层次上进行低频度的训练。教师要把课外作业设计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审视,充分掌握学情,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合理安排,随时进行调整,让各类学生在课外作业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并让每一位学生感到“我能做,我会做”。

(二)引发兴趣,注重实践数学

活动的趣味性是指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作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而这块内容在课外作业中被长期忽略。如调查统计、实践测量、模型制作等一系列有效的动手操作类作业,因为多种原因没有被重视起来。在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今天,有必要增加一系列的可操作性作业,包括动手操作性作业和实践活动性作业,给学生提供多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应该从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通过课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比例尺”一课以后,教师通常安排常规性的解题作业,学生会觉得这一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作业中的错误也比较多。这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操作:你能根据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方案吗?设计方案中要说明:借助什么工具、测量的步骤、计算的方法等。对此,学生把它当作是一个科学小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老师的分组下,学生能很快进入状态,小组讨论测量方案,需要什么工具,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讨论有关比例尺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完成此项作业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完成了数学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化的过程,在活动中数学知识更加牢固,而且在遇到逆向变式练习时也能从容应对。

(三)增设挑战,活跃思维数学

学习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加挑战性。挑战性内容与以往多做一些难题目是有所区别的,挑战性是指作业内容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促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挑战性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终极目标。利用挑战性作业内容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筛选、思考、整合。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实践中教师可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作业内容。比如,在教学五年级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后,很多同学对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的认识不是很全面,遇到较复杂的情况无从入手。而一味地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进行判断操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教学这一课后,可以设计如下课外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的形式:上面这些图形能围成正方体吗?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试,通过你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看到这个作业的时候能基于自己的空间观念对简单的几个图形有自己的判断,但是要系统地进行表述什么情况下能围成正方体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需要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这样的作业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还能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化的整理,只要能进行动手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然后教师在进行作业分析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的11种形式,学生的理解就比较有系统性,空间观念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分析错误,深度提升小学数学中有些教学内容

学生不易理解,作业一错再错的现象也较普遍。面对学生易错的内容,教师要进行合理整合,把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让错误来自于学生更要服务于学生。其实,做错题并不可怕,透过它可以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真正问题,从而让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因此,重视对做错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利用是实现“高质轻负”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