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03:36:35
序论:在您撰写自主招生申报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根据《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改革试点方案(试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遵循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构建合理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以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落实本科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撑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和品牌;加快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实施内容
(一)招生对象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的应历届毕业生,包括具有中职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
(二)考试与录取
采取考生自愿报名、高校联合自主考试招生的方式。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知识部分考试内容依据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教学大纲,可参考《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纲要》。为保证改革平稳过渡,2014自主招生考试,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考试实行对口招生院校联考;特殊专业可参照2013年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其他专业若组织技能测试,其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不计入录取总分。
各院校拟录取学生名单须在本校网站公示一周后,方可报省考试院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有关工作于4月10日前完成。
(三)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各招生院校根据就业状况、生源情况以及学校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等,确定报考资格条件,并制定自主招生方案、招生章程和人才培养方案,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后正式公布。
以上申报材料一式3份,同时报送电子版1份(包含以上所有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14年2月10日。报送地点:省教育厅职成处(金寨路321号省教育厅教科大楼809室)。联系电话:0551-62837839。
(四)管理与就业
2014起,高校对口招收的本科新生,不再实行一年预科制。
在校学习期间的收费标准按普通高校相同专业收费标准执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相同专业学生的同等待遇;在校学生的管理按《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
对口招生班的毕业生按照我省当年的就业政策,享受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的同等待遇。
(五)有关鼓励政策
1.获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奖项的考生、获安徽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未纳入国赛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前3名且为一等奖的考生,报考相应专业,经本科院校面试通过,可直接录取。
2.获得由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合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级奖的、或获得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在职在岗的、或具有中级工以上(含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应专业,可适当加分,具体分值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
三、组织领导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工作在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职成处、高教处、发展规划处、考试院共同负责对口招生的政策制定及对口招生工作的规划、管理与指导工作,确定对口自主招生院校,审定各自主招生院校的自主招生方案、招生章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发展规划处负责对口招生计划的管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录取工作和对自主招生院校的考务指导工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对自主招生院校考试内容的指导工作,协助审定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联盟阵容没变,仍上演“三国杀”,但考试科目“瘦了身”,均减少到了两门。数学成为必考科目,英语不再列为考试内容。需特别引起注意:三大联盟笔试皆安排在3月2日,与高考仅距3个月。业内人士猜测,三大联盟笔试时间重合,可能是各高校为了减轻学生备考压力、减少奔波考试,提前让学生“三选一”。有高校老师认为,考试科目的缩减,是让考试更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北约”理工科类专业考核科目是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核科目是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考生最多可报3所高校。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各高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独立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参加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资格。
“华约”笔试不分文理科只考两门:《数学与逻辑》必考;《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门。考生可报考七所高校中的任意两所。除完成网上报名外,考生还须按照各高校要求寄送相关报名材料。考生只要获得一所高校的初审通过就有资格参加“华约”的AAA测试。测试后考生在初审通过的高校均未得到认定,则可以本次AAA测试成绩和相关材料向第三所高校提出申请。
“卓越联盟”学科基础测试采用笔试形式。测试分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和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考生可同时申请两所高校,并按申请高校的要求提交申报材料。高校将对报名考生资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考生将统一进行“卓越大学联盟学科基础测试”。进入“卓越大学联盟”合作高校的学生,可在大学期间共享“卓越大学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内外交流、图书信息等优质资源。
清华2013年自主招生变化大
与往年相比,在评价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变化,进一步明确了对考生的认定办法,即“将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及其高中阶段的综合表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此外,明确了自主选拔重在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生的定位。自主选拔笔试内容突出重点对考生在特长学科上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充分考查,以鼓励更多“学有所长”人才进入高水平大学深造。
在复试阶段,清华将在综合面试之外更加重视学科面试的作用,由学科内顶尖专家、教授对考生进行面试选拔。
另外,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倾斜,并继续联合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开展“自强计划”的选拔认定工作,对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学生单独划定笔试通过分数线。同时,所有参加清华自主招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都可申请参加考试的费用补助。
清华大学将继续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开展“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AAA测试”),并将其作为自主选拔的初试。考生参试资格的初审工作预计在2013年1月12日前后结束。
复旦公布自主招生方案
复旦自主招生方案分为非苏沪浙地区和苏沪浙地区两套方案。苏沪浙以外的全国范围内,将在2013年的自主选拔改革试点中恢复“笔试+面试”的选拔方式。苏沪浙地区,仍将主要采用“复旦水平测试(千分考)+面试”的方式选拔。该校医学类自主招生将分列单独报名。此外,该校继续实行自主招生“望道计划”,并对“推优”、“直推”等项目进行了整合。考生不再由中学校长推荐进入“望道计划”候选名单,而由面试专家最终决定。
“千分考”明确测试科目为“综合”,与往年基本一致,涵盖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方面内容,共计200道选择题,考试历时3小时。测试成绩达到面试资格线的考生可向复旦招办提出入学申请。经过面试环节,校方将依据面试成绩决定预录取名单。原则上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市高考一本线即可被复旦大学正式录取。招生办公室表示,“千分考”笔试时间将尽量与三大联考笔试时间错开。
售卖“诺亚船票”
“手握船票,保护环境,珍惜时间,共同建造我们的诺亚方舟!”受电影《2012》的影响,在湖北大学二期公寓的入口,一群大学生兜售自制的创意“船票”,6元出售,吸引不少人驻足。
一张印着联合国标志与2012“登机牌”字样的牛皮信封里,赫然躺着一张价值“10亿”元的登舰卡,还有一份模仿电影《2012》而设计的“诺亚方舟船票资格书”和两张分别由萨拉开往卓明谷、幸福驶向永远的“动车票”。这些所有船票都是会计专业研一学生黄毅与几个同学设计手绘而成的,除了参考电影中的桥段,他们还在“船票”上写有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珍惜时间等字样。售“船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借此向更多人宣传保护意识,珍惜自身的所有。
高校学子期末开启“学霸模式”
临近期末和考研,高校学子们纷纷开启“学霸模式”,图书馆自习室像春运一样“一座难求”。有人微博晒出人大、川大等各高校图书馆门口,大清早惊现“逆天”自习长队的场景。看图片,学生们竟用书包排了一溜长队,这不禁令网友感叹:给跪了。
武汉不少学生改了网名:“最近请叫我过儿,英文名是pass,日本名是不挂科子,韩国名要过思密达,印度名是过儿阿三,俄罗斯名字是必过特罗夫斯基……”“考前当学霸,幸福一寒假”也成为“学霸”们的座右铭。
2001年教育部批准江苏省东南大学等三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为了促进自主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方式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2012年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等6所地方省属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对学生的评价录取选拔,主要依赖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成绩、获得证书、获得表彰、教师评价等评价体系的数据。其高中评价体系随着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实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章程,但不可否认,高中评价体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效能的发挥,特别是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得综合素质高、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是困扰中学评价体系的一大难题。
一、理性分析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背景下高中评价体系存在的困境地方高校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自主招生,其自主招生需要高中提供学生高中成绩、获奖情况、思想状况等综合评价的材料。因此高中在近几年的实践上,形成了一套针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评价周期长;评价主体是班主任,比较单一;评价内容比较片面化;评价缺乏诚信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理性研究的问题。1.高中评价体系的评价时间缺乏常态化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是每年寒假开始高三学生报名申请,其申报材料涵盖了高中三年各个时段的综合评价。然而高中并在平时积累对学生在学习、思想、特长等综合方面的评价材料,在学生需要填写自主招生申请材料的时候,学校上下一起搞“突击”,教师缺少对学生真正了解的情况,仅公式化的对其评价。据调查表明,高中为了学生成功报名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只有在学生触犯法律和严重的违纪事件时,学校才在其自主招生评价表中体现出来,其余学生均得到学校几乎同样的综合评价,甚至于个别教师为了应付自主招生的综合评价,竟在电脑上对多个学生的评价进行复制操作,以至于同一高中的学生报考同一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其综合评价的材料区别甚微,导致高中的综合评价材料流于形式,因此不能对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起到真正的筛选帮助作用。2.高中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单一化高中综合评价是针对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建立的,其综合评价体系完全是为了迎合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报名要求,由于地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中没有要求哪个主体、多个主体评价学生,因此在现行的高中综合评价体系中,其评价主体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申请自主招生的时候,根据对学生学习成绩、潜能发挥、创新能力等情况的平时了解,站在班主任的立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班主任只可能带学生一门课,不可能对学生的每门课的课堂表现了如指掌;不可能对学生其他课程的潜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可能对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等方面也有深刻的体会;不可能对学生社会交际等情况观察细微,因此在其评价内容上就会以偏概全,只能是泛泛的对学生评价,并不能从多个角度、多样化的评价学生,不能在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报名材料中体现学生的多元智能、潜在能力,导致学生很有可能被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初审淘汰。3.高中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片面化高中的综合评价内容根据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要求而填写,但其基本趋于相同:高中的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同科类学生中的前百分之几;高中阶段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含)以上者;艺术方面有所特长,获得证书八级或文艺演出获得地级市以上奖励;体育方面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证书;文学方面有特殊才能或某一学科有发展潜力,获得全国性的三等奖以上者;思想品德优秀,获得地级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者。从中可以看出,高中的综合评价没能多元考察学生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过于单一,基本惟“分数和证书”论。这将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精力更多的分配给艺术、体育,努力获取证书,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也将导致地方高校不能招收到完全适合学科发展的优秀人才。4.部分高中缺乏诚信评价虽然高中综合评价体系的程序操作越来越规范,但始终难以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有些高中为了保证其升学率,出现推良不推优的现象,针对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推荐不同档次的学生;有些高中为了使学生有条件竞争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在申请报名的时候含有相当的虚假谎报;有些高中的教师公式化的开展评价,夸大学生的某些方面综合素质,不轻易将学生存在的缺点反映到评价报告上;甚至于有些高中受权利和金钱的逐渐侵蚀,甚至将有背景、有关系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推荐给地方高校。高中综合评价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的关键,也是后续面试时,专家面试评价小组考核考生的参考信息,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更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
二、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地方高校自主招生背景下中学评价体系的改进高中综合评价方式会影响到高中综合素质的评价实施,会影响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顺利推进,因此,高中综合评价要理性的思考,为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提供准确、详尽的综合评价材料,遴选出更符合地方高校招生要求的学生。笔者建议省主管部门可以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高中的学生成长综合诚信评价系统(简称成长诚信系统)。1.制定成长诚信系统评价计划高中综合评价可以向重点高校学习实行了几年的成熟经验,但由于其地域服务等特殊性,还应该客观公正的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学习:美国高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积极开展对学生多方面评价,而且随时收集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并不是到毕业时才完成一个统一格式的“综合素质评价表”。高中要在成长诚信系统上对每个入校的学生建立三年的评价计划,将学生的成长诚信评价渗透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在成长诚信系统的计划表上,学生本人随时记录课程成绩、获得表彰、获得奖励等突出表现,进行自我综合分析。根据评价计划,在每一个学期,教师根据平时收集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在成长诚信系统中客观真实的给与综合成长评价。而同学、家长也要在每一学年结束登陆成长诚信系统,根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处,给与理性的综合评价。倘若学生、教师、同学、家长能够将评价时间常态化、固定化,则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留下了大量真实而详尽的数据,这对于地方高校选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处理好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基础。2.多元主体参与成长诚信系统的评价过程为使高中综合评价体系多方面考核学生,需要多个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综合评价学生,每个主体与学生的接触点不同,认识层面不同,交际时间不同,因此其观察学生的角度不同,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方向不同,给出的综合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将多个主体对学生的评价综合起来,也就形成了学生全面的综合评价材料。高中综合评价主体包含学生自身、教师、班主任、家长、同学。其不同的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身的客观了解;教师上课过程中对其课堂反应、学习等情况的了解;班主任由于常年带班级,对其思想、潜能等情况的了解;家长对其生活、诚信等方面的了解;同学对其交际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的了解。多个主体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到成长诚信系统的平台上,这种多元主体对考生的直观评价,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体现出公平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地方高校充分选拔有潜力的学生。3.成长诚信系统的评价内容全面化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构成成分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不可能在每种智力中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只可能在某方面显得较为突出。依据此理论,高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元性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产生“木秀于林”的冲动,寻找“各个是人物”的感觉。笔者建议省主管部门依托计算机网络,建立高中成长诚信系统的平台,平台设计出对应多种角色的模块: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班主任、同学等;每一个角色随时都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此平台。学生登录此平台填写本人的基础成长信息:各科成绩、年级排名、获得竞赛奖励、获得表彰、参加的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科任教师、班主任在成长诚信系统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发展,学科特长等方面给予详细的、全面的评价;而作为辅助评价的同班同学、家长也要在成长诚信系统上给予这个学生,在生活能力、社会交流能力、团结友爱、责任担当等方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图1所示。4.完善成长诚信系统的管理制度高中综合评价越来越引起家长、中学、社会的关注,其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公正性、真实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高中综合评价的公正,首先要保证数据来源渠道的真实性,即是要保证学生、家长、教师、同学提供数据的正确性,因此高中要特别重视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教育,定时定期的开展综合评价培训课程,让多元主体能够在成长诚信系统平台上规范操作,并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课程,让多元主体充分认识到诚信评价对自身、对高校、对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高中的综合评价体系管理和监督,省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复核制度、公示制度、举报制度、处罚制度等,只有定期对评价信息进行抽样复查、公示,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校正,高中的评价结果才能客观和公平,才能为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才能让社会对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充分信任。
【关键词】问题 对策 自主招生
1. 引言
高考制度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国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和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对考生而言,高考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传统高考从内容到方式的“大一统”,不仅导致各类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合适的人才,而且造成基础教育的应试化倾向日趋严重。2003年,教育部开启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提出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部分高校获得了自主选拔的权利,同时也使得许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相关学者认为:自主招生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模式”,是我国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有部分学者对高校自主招生持否定态度,认为自主招生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新的教育不公[1]。本文将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对自主招生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自主招生的必要性
(1)自主招生制度能够增进教育公平
由于各省高校数量分布的严重不均,重点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分布的严重失衡,部属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对本地考生给予特殊照顾,严重歧视了外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几乎成为今天高考招生不公的代名词[2]。
高等教育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应该按照机会平等原则公平分配给所有公民。在高校招生制度有失公平的情况下,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教育公平不复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平,由于教育公平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功能,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反省和重构高校招生制度。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逐步探索扩大高校招生自,最初通过保送生政策、三校生选拔试点、3+X等措施使高校获得一定的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人才,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受区域限制地提交申请材料。同时,自主招生制度也为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莘莘学子不再因招生指标制度对名校望而却步,只要是优秀的人才、各高校所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通过自主招生这个平台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学习。
(2)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打破应试教育的藩篱
在当前教育招生体制下,为了使学生能在高考中拿到较高的分数,学校虽然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培养的却是读死书的应试教育人才。小学以中学教育方法和培养方向为模式,中学以大学考试为目的,级级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形成了一种“格式化”的教育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每一个低级别的学校成为高级别学校的“原料加工厂”。照此下去,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多元文化,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教育环境。
实际上,高考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以分数为唯一的选拔标准。如果将高考认定为一种标准化测试,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不否认高考,自主招生是对统一高考的补充而不是否定。任何一种考试方式都是具体的,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具体的方式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所有高校。与通过单一的高考成绩来筛选出来的学生相比,自主招生选拔过程增加了面试环节,考生可以展示书面材料中难以表达的内容,如个性特点、表达能力等,使考生的入学申请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更加直观地获得有关大学的情况。通过与考生的多途径接触,包括申请过程中的电话或当面咨询、大学校园参观、面试以及书面材料的阅读等形式的交流,高校与考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了解与信任的关系[3]。
3. 目前我国自主招生制度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自主招生制度通过十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招生标准不明确,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的高考制度中,高校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录取学生,所谓好的学生,就是高考成绩高的学生。而实际上,高校招生考试并不是要将学生分出好坏,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需求的学生,高校招生考试时应该考虑的关键是是否找到适合本校学习的学生。然而在目前自主招生制度下,各个学校招生简章中“有创新意识”“有学术潜力”“性和素质优秀”等表述可以适用于任何高校,并未体现出其各自特色。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招考机制,制度不够健全,科学招考能力有限,致使招生院校试题的测试目标、测试整体性、测试功能等都颇受质疑。
(2)定位不清晰,仍未跳出传统高考方式窠臼
在现有制度设计下,考生面临多次应考的压力,考生要参加由招生院校组织的文化课测试和面试,通过选拔的学生仍需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是否“上线”要求为录取依据,这意味着考生要参加两次重复的文化课考试。而一般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大学,这样考生就要参加多次文化课考试,反而加大了考生负担。
(3)考核方式单一,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学生不是同质的、单一的抽象群体,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人。独特性意味着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评价所有的学生,以往的统一高考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笔试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现行的自主招生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多样性的因素,但目前来看,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笔试和面试为主。统一的笔试虽然能够测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容易操作,也更客观化,但很难测试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方面的品质,比如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面试虽然更主观,更难以操作,但能够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层次性、敏捷性。要想通过自主招生制度实现招生的多样化,还需在考核方式上考虑更多的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笔试和面试的成绩。
(4)具体操作环节不规范,导致新的教育公平问题
目前,实行自主招生录取工作的高校基本采取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选拔的方式。由于高校基本采用网上公布招生简章、网上报名和网上通知相关事宜的方式,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及时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相关程序。但是不同区域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性,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难免会对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考生的机会公平性产生影响,致使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4]。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国家教育本应该向农村地区倾斜的,自主招生制度所带来的政策的不公而越来越多,只会加大教育的城乡差距。
另一方面,由于对自主招生监管不够,过程不够透明,暗箱操作、权钱交易,不少考生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上也存在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危害自主招生的公平性。
4. 进一步完善我国自主招生制度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招生标准明确化、科学化
高校应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学校类型、学科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因素,利用好招生自,充分发挥自主性,建立独特、清晰的人才选拔理念和招生目标,指导自主招生实践。
由于大学招生是对专业性和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这就要求大学必须组建一支专业化考试招生队伍,承担考试招生研究、制度制定、命题、面试等任务。对组建起来的队伍,招生办应组织对其进行考试、命题和面试的专业化培训,了解高考和自主招生的现状,学习掌握考试、命题和面试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根据学校的招生目标和要求,命制高质量试题,组织高水准面试,为学校找到合适的、高素质的学生[5]。
(2)改变现有考核方式,减轻考生重复考试的压力
短期内,在不能改变统一高考的大趋势情况下,以高考成绩作为文化课成绩,高校只组织面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考生的压力,同时也解决了各高校自主命题的公平性问题。
而从长远来看,应建立第三方专业化考试机构,逐步开发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考试管理机制应逐渐由政府行为向非政府行为过渡,也就是由目前政府组织考试转变为由非政府部门开办的教育考试服务部门组织招生考试,以第三方考试机构提供的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笔试标准。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的成功实例早已证明,非政府部门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工作。考试管理部门和招生部门分离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考试机构,可避免考试舞弊现象[6]。
(3)增加次数,考核标准多样化
既然自主招生的目的是选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那么就不能过分倚重以文化课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废止对申请学生进行“一考定终身”的单一量化评定方法,采纳多元化的全面综合评定方法,建立包括综合素质发展、学校推荐、个人表现、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大学测试面试等信息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考试内容也应由目前的侧重知识考核向技能考核倾斜,取消文理分科,缩短考试时间,增加考试次数,让考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考试,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时间。一年只为学生提供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对学生和大学既不公平,又不合理,学生若有任何闪失,将耽误一年的时间,大学也可能因此失去一位博学多才之士。
(4)强化监督机制,更加注重教育的社会公平性
自主招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需要进一步考虑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息手段便利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尽量消除因考生所在地等因素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均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网上报考的基础上,部分经济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可增加校长实名推荐名额。这就需要平衡各地区的教育资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再仅限于发达地区重点中学。
针对考生申报材料真实性确认的问题,教育部可成立专门的机构,采用统一平台实行统一收集和权威。统一平台对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权威,能够为高校提供真实可信的证明材料,便于高校之间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协调建立各类比赛的权威性认证和,尽量将高校认可的相关竞赛汇总,在公共平台上,便于考生和高校按照自己需求进行统一查询,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隐性成本的增加。
政府应强化监督机制,规范自主招生中的各种行为。按照教育公平原则对教育利益进行分配和调节;也要强化社会各界对高考招生计划的监督,达到人人具有平等竞争高等教育的机会,改变少数人享有的权利为多数人享有的机会和权利。
5. 结束语
大学招生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其运行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否透明、监督机制是否公平健全、道德价值观是否高尚利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是否文明协调等等。传统的招生制度,已不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化迈进,更无助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开展在我国高考制度改革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需要理性地审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以科学的精神与创新的思维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自主选拔录取作为推动高校招生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在其推广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才能切实为高校人才多样化选拔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国安,李小波.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4(3):5-7.
[2]王卫明.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与地区均衡――对高考招生平等性问题的另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家,2013(1):53-57.
[3]乐毅.美国高校本科招生模式及录取标准及其价值取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4(3):17-20.
[4]王云海,李永乐.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88-9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odzsc”为你整理了这篇卫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卫健委2021年上半年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围绕“乡活”,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围绕“村稳”,持续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工作
1、围绕“乡活”,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县管乡用”机制: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及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7〕6号)和宣州区卫健、编办、人社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区管乡用”机制的实施方案》(卫健办字〔2019〕32号)规定,今年我区试点开始卫健部门自主招生。2021年,我区申报并审批乡镇卫生院招聘计划69名,拟在上半年人社部门招聘结束后,对未能招聘到的空缺岗位进行再次公告,进行第二次招聘,此项工作待于8月底向区领导汇报并与区编办、人社会商后,计划9月份进行。积极吸纳人才,壮大乡镇卫生人员队伍,完成全年招聘目标。
2、围绕“村稳”,持续开展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工作:根据我区卫健、教体、财政、人社、卫健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宣州区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健〔2020〕2号)文件,我区与安徽省健康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培养协议,每年拟招生培养64名,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委联系区教体局分别在城区、乡镇多所高校宣传,同时各乡镇也开展到村到户宣传,2020年实际招生13人,2021年已招生53人,已签订培养协议。此类毕业生完成培养后,我委将根据需要,统一安排到村医紧缺的乡镇、村,有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消除空白村。
(二)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织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印发了《宣州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卫健办[2021]77号)和《宣州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卫生技术人员能力培训实施方案》(卫健办[2021]76号)文件。
2、经过摸排统计,确定2021年拟建设的79个单位名单。于6月份对拟建设单位进行现场评估,对存在问题现场指出,要求立即整改。
3、按照省培训方案制定我区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大纲,由卫生院组织实施。和宣城市中心医院对接指定宣城市中心医院为培训基地,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培训由中心医院组织实施。
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完成40个,完成率51%。人员培训中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由卫生院组织实施,已完成120人,完成率60%,村卫生室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共26人已于6月28日开始培训。
(三)探索开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创建
我区两所区级公立医院积极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开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建设,宣城市中心医院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开展心内科学科建设,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南京脑科医院开展精神科学科建设,已向宣城市卫健委提交了名医工作室申报材料,并通过专家初审。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资金问题。省实施方案中明确政府办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资金由属地政府承担,省级财政给予奖补。我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是民营的,标准化建设资金没有来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方法一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方法(一)报考方式
高考报名前,各地招生考试机构须提前在高考报名系统中审定辖区内各高中阶段学校、报名点代码,并在系统中设定报名点与考生号对应规则。考生属性与考试科目之间关系说明见附1。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组织考生自行上网填报高考报名信息或在报名点(中学)集中填报。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且2022年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学生的确认工作由所属高职院校负责。
(二)考生报名基本流程
1.考生注册。
考生应先进入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凭姓名、证件号注册考生账号,设置密码,并绑定手机号。
2.报名资格初核。
报名前,考生应事先准备符合我省报考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材料),在所在中学或到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资格初核。考生类型与所需报名材料清单见附2。应届毕业生可由所在学校事先核准考生报考条件和材料,到报名点集体办理报考手续。往届毕业生、社会人员须持报名材料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考手续。经初核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报名点派发考生号。考生须提供真实的报名材料(含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材料),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情况的,将纳入诚信体系严肃处理。
3.网上报名。
凭个人证件号码或注册时填报的手机号码和注册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见附3),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在内的报考信息、联系方式、个人简历、家庭情况等),上传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材料(其中身份证号44开头的广东户籍考生如经报名系统核查户籍信息验证通过的,无需上传),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上传的报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2M,其中身份证要求上传正反两面、户口簿要求上传首页、户主页、父/母亲或监护人页、考生本人页,考生可提前准备好电子文档,方便报名时上传。
4.确认报名。
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确认报名手续包括确认报名资格、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等。具体报名办法按《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实施细则》(见附4)进行。
(三)考生号编排规则
我省高考考生号采用10位编制,其中第一、二位为地市码;第三、四位为县区码;第五位为考生属性码,“1”代表普通类(物理),“2”代表普通类(历史),“3”代表体育类,“4”代表艺术类,“6”代表单考单招类,“8”代表“退役士兵”类,“9”代表“3+证书”类;第六至十位为流水号,其中第六位为“9”的是随迁子女考生。
保送、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职教师资、残障(单招)、高水平运动队(单招)、高职自主招生、高职三二分段、依学考成绩录取、五年一贯制、消防救援(单招)属于单考单招类型,不参加夏季高考统考,采用考生属性为“6”的考生号报名。单考单招类考生如需参加统考或兼报其他科类考试,应使用相应属性的考生号报名。
2022年广东高考报名费怎么交?考生必须按规定交纳考试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在网上交纳文化科考试费。艺术类和体育类术科统考考试费与高考文化科考试费一同交纳,实行网上交费。
2022年广东高考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一)申报范围
在《2022年普通高考加分资格考生信息采集分类表》(见附11)、《2022年普通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资格考生信息采集分类表》(见附12)中,凡信息点代码栏未注明“不需采集”的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类型,均在普通高考报名时申报。
(二)申报材料
符合有关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向所在市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申请受理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未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
1.烈士子女(非军人烈士子女)考生申请加分,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家庭户口本(含考生及父或母)、父母结婚证、烈士证明书、抚恤证等原件及复印件。
2.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取消台胞及台胞子女在我省就读相关证明事项的通知》(粤府台发〔2018〕3号)要求,参加普通高校统一考试,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五年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之一的台胞,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簿》的台胞子女(籍贯为台湾),在办理高考照顾录取手续时,需提供上述相应证件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3.参加普通高考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向市招生办公室提出加分资格申请时需提供本人退出现役证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退出现役证需复印封面及内页。
(三)资格审核
1.初审。
各市招生办对申报2022年普通高考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原始材料及其复印件进行初审,并于11月25日前将经初审通过的考生信息录入系统。当考生符合多项资格时,在系统中可以多选,并按本、专科层次选择高分项输入。
2.复核。
各市招生办录入完成后在网上打印出《2022年符合普通高考加分资格考生复核表》(见附13)、《2022年符合普通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条件资格考生备案表》(见附14),并按附13、14表中名单顺序分别整理申请加分资格、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每份复印件上须标注“此件与原件一致”字样,签署核准人姓名和日期)。附13表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于11月29日前报送省招生办复核,附14表及相关考生证明材料复印件由各市招生办核准备案。
3.公示。
省招生办复核后,将符合普通高考考生加分资格名单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予以公示,公示信息保留至2022年年底,接受社会监督。未经公示的考生不能获得相关加分资格。
(四)另行采集类型
1.军人子女(含军人烈士子女)考生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政干〔2013〕138号)规定,军人子女,包括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符合军人子女加分和优先录取政策并申请加分资格和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由驻粤部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进行初审并负责将本单位参加高考的军人子女名单(考生号、姓名、性别、优待类别)和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在规定时间直接报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由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审定后汇总造册报省招生办公室。省招生办将根据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审核结果,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公示通过审核的加分资格考生名单。
2.“三侨生”、少数民族考生。
一、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定为2019年10月12日9:00至17日17:00。
二、报名条件
2020年高考报名按2019年教育部规定的条件审核办理。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发后对报名条件有调整,则对调整所涉及的相关考生重新进行资格审核。2019年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条件如下:
(一)参加普通高考考生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参加本科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和专科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原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对口招生考试)考生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须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中师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其余报考条件同普通高考。
(三)参加藏、彝文一类模式考试考生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藏、彝文一类模式高考的考生还须符合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一类模式高中学生学籍管理意见的通知》(川教函〔2013〕746号)的规定,具体报名资格审核办法由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招考办按川教函〔2013〕746号要求制定。
三、报名办法
(一)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分为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和现场确认三个阶段。网上报名的时间安排在10月12日9:00至17日17:00,网上缴费的时间安排在10月18日9:00至21日17:00,现场确认的时间安排在10月22日9:00至11月2日17:00。各地应于10月25日17:00前完成艺术、体育类考生的现场确认工作,并上报艺术、体育类考生信息库;11月2日17:00前完成所有考生的现场确认工作,并上报普通类考生信息库。各市(州)招考办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报名工作具体安排并周知考生。
(二)我省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包括普通高考统考生,对口招生考试考生,藏文、彝文一类模式高考考生,保送生,少年班考生,特殊教育单考生、体育专业单招考生、高水平运动队单考生以及拟报考高职单招的考生等)均须在常住户口所在的县(市、区)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符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2〕77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即:凡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
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
(三)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本人在网上按要求输入,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评语等其它信息由报名点负责输入。
(四)考生到县级招考办进行现场信息确认,确认时,考生须交验居民身份证,采集面颊特征及指纹特征信息。
考生现场确认时间为2019年10月22日至11月2日。
(五)特殊类别考生的报名办法及要求:
1.所有高水平运动队考生(含统考生和单考生)须到户口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统一编排考生号。
2.“宏志班”考生,由学校在报名前造具2020年毕业的宏志班考生名单上报省教育厅基教处审核,经审核合格的考生在学校所在县级招考办报名。报名结束后,县级招考办将这部分考生中,其户籍地可以享受民族照顾政策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招生实施范围县的考生名单(注明考生族别和户口所在县市区、户籍地城乡户籍属性)单独上报市(州)招考办,市(州)招考办于2020年3月20日前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志远班”考生,由毕业中学持团省委出具的2017年志远班高中录取名单到学校所在县级招考办报名,报名后相关考生名单的报送办法与“宏志班”相同。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考生于2020年2月11日-13日持招生学校的通知或名单到户口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统一编排考生号,参加统一组织的体检和普通高考。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考生于2020年2月11日-13日持招生学校准考证到户口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统一编排考生号,参加统一组织的体检,但不参加普通高考。
东南大学少年班初试合格考生于2020年2月11日-13日持招生学校的《招生考试准考证》到户口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统一编排考生号,参加统一组织的体检和普通高考。
4.在四川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我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到定居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
5.华侨港澳台考生报名办法按照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规定执行。
6.凡报考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单独考试的听残、视障及其他残疾考生,须到户口所在的县级招考办报名,统一编排考生号,但可以不参加统一的招生体检。
7.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并申请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应在考生现场信息确认时向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办提出正式书面申请(申请样张见附件6),申请内容应包括本人基本信息、残疾情况、所申请的合理便利以及需自带物品等,并提供本人的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本人居民身份证的复印件(扫描件)。县(市、区)招考办负责受理并审核在本地参加考试的残疾考生提出的正式申请。
8.随迁子女申请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在2019年10月11日17:00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办申请并提供父母的证明材料: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暂(居)住证明;有关单位出具的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证明、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以及就读地认可的其他就业证明等任何一种证明),以及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
9.符合藏文、彝文加试条件的考生须在报名时确认是否加试,报名工作截止后不得补报藏文、彝文加试。请相关县级招考办注意提醒符合条件的考生。
(六)按照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我省藏区、大小凉山彝区“9+3”应届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川教考院〔2016〕206号)规定,我省藏区、大小凉山彝区“9+3”中职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具体报名办法如下:
1.“9+3”应届毕业生户籍已经转到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考;户籍未转出的学生,由学生自愿选择,可以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考,也可以申请在就读的中职学校所在地报名参考。
2.在中职学校所在地参考的报名办法:
报名前,凡拟参加普通高考的“9+3”学生均应向学校所在县(市、区)招考办提出书面申请交所就读中职学校。户籍未转出学生的申请应包含两项内容:一是申请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参考,二是申请享受户籍地的加分照顾政策;户籍已转到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则只申请享受原户籍地的加分照顾政策。报名时,中职学校负责审核考生是否在本校就读,持学生名单及其申请书,指导学生网上报名,组织学生到所在的县级招考办进行报名确认。
县级招考办根据中职学校提供的名单组织考生进行报名确认,然后按藏区、彝区考生分类汇总本县(市、区)“9+3”毕业生考生名单及其报名数据库,随其他考生报名数据库一并上报市(州)招考办。考生的申请书由县级招考办随其他申报录取照顾的考生申请书一并存查。
有关市(州)招考办按照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中职学校当年藏区、彝区“9+3”录取数据库对县级招考办上报的“9+3”毕业生考生名单及其就读学校进行审核,无误后,将本市(州)全部“9+3”毕业考生分类汇总名单及其报名数据库,随其他考生报名数据库一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3.回户籍所在地参考的报名办法:
考生在网上报名后,持就读中职学校开具的就读证明到户籍所在县级招考办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结束后,县级招考办按藏区、彝区考生分类汇总本县“9+3”毕业考生名单及其报名数据库,随其他考生报名数据库一并上报市(州)招考办,市(州)招考办按照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9+3”当年录取数据库对考生名单及其就读学校进行审核,无误后,将全部“9+3”毕业考生分类汇总名单及其报名数据库,随其他考生报名数据库一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此外,“9+3”往届毕业生须具有四川省内户籍,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持原就读“9+3”学校毕业证到户籍所在县级招考办现场确认,资格审核及数据上报参照“9+3”应届毕业生的办法执行。
(七)五年制高职转录学生的身份信息采集工作由五年制高职学生前三年就读学校配合学校所在地县级招考办进行,具体办法按照《关于做好四川省2020年五年制高职学生转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工作通知》执行。
(八)在县级招考办确认信息时,所有考生须交验由考生本人签名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核对表》(考生在网上报名系统中自行打印,也可由报名点或县级招考办打印),并签订《考生报名考试诚信承诺书》(见附件7),承诺本人所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民族、学籍等所有报名信息和相关材料客观、真实;承诺本人在参加体检时将提供真实的既往病史等信息;承诺申请享受录取政策照顾、申报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和报考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客观、翔实、准确;承诺愿意在高考中严格遵守《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考考场规则》,如有任何弄虚作假或其它违规行为,愿意按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理。
四、报名工作要求
(一)报名前各地要将高考报名条件、对象和资格审核内容、办法、时间安排等向考生和社会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
(二)报名前县级招考办应配备并培训报名工作人员,指导报名点工作,保证设备、人员和技术到位。
(三)集体报名单位负责组织、指导在本单位报名的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并根据县级招考办的统一安排,做好报名管理相关工作,确保本单位网上报名顺利进行。
(四)各地应在考生报名时,明确告知考生报名、网上缴费、现场信息确认、体检等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
报名期间,报名点应张贴有关报名的规定、办法、程序,网上报名网址以及考生应注意的事项。应特别提醒考生:
1.报名信息提交前应认真核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考生可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后应及时保存并提交。
各报名点工作人员要解答考生关于报名中的各种问题,组织、指导考生严格按照网上报名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输入有关报名信息,完成报名工作。
(五)各级招考办及报名点要遵照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等6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22号)要求,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切实保证考生信息的准确与安全。
(六)县级招考办在组织完成报名数据的整理、校对,编定报名号后,使用身份验证系统采集考生居民身份证信息,核对并校准考生网上报名信息;然后比对考生面颊和身份证照片,成功后为考生现场拍照;最后采集考生左右手拇指指纹(若任一拇指指纹无法采集,则采集左右手食指指纹,以此类推)。严禁通过翻拍或扫描等手段采集考生照片信息。现场信息确认时,各报名点应认真核对经考生签名确认的《考生报名信息核对表》。信息确认完成后,《考生报名信息核对表》由县级招考办汇总存查。信息采集完成后,县级招考办打印出《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交考生本人签名确认,再由考生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后,装入考生档案袋。
(七)县级招考办和报名点应准备好已开通网上银行支付功能的银行卡,以便代为考生缴纳报名考试费。
五、规范管理,严格各类资格审核
(一)考生报名资格、加分资格和各类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工作由县(市、区)招考委负责。各地要切实加强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核和各类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工作,要按照高考报名条件和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省招考委、教育厅、公安厅、省民宗委、监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09〕6号),省招委、教育厅、公安厅、省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5〕26号)和省招考委、教育厅、公安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我省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8〕9号)等文件的要求和办法,建立教育行政、公安、民族宗教、招生部门以及集体报名单位对考生资格共同审核、共同把关的机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报名资格、加分资格和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实施范围县(市、区)名单见附件2〕、省级公费师范生〔实施范围县(市、区)名单见附件3〕、免费医学定向生、深度贫困县免费定向培养计划〔实施范围县(市、区)名单见附件4〕、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实施范围县(市、区)名单见附件5〕等各类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工作方案,强化管理,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资格审核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同时要加强协作,狠抓落实,强化户籍、学籍管理,统筹开展治理“高考移民”专项行动,综合治理,严防“高考移民”、违规报名事件发生,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政策,确保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考生户籍、学籍有关材料真实可信,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
(二)享受户口所在地加分录取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2017年8月31日以前有当地正式户籍,其中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才能报考省属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资格审核后,县级招考办应将2017年8月31日以后迁入、不能享受本地加分录取照顾的考生名单上报市(州)招考办,市(州)招考办审核汇总后,于2020年3月20日前报送省教育考试院。
(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考生的毕业学校、应往届属性,公安部门负责审核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族别、户籍地址、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已经进行户籍改革的地方的统计部门负责配合公安部门界定考生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民宗部门负责对有疑问的族别进行认定。纳入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招生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还要负责审核考生当地高中连续学籍年限和是否实际就读以及实际就读年限,公安部门(含所有报考免费医学本科定向考生所在地公安部门)还要负责审核考生取得现当地户籍连续年限和考生父亲或母亲或其法定监护人户籍是否在当地。
(四)随迁子女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县级招考办审核相关证明材料,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
经初审可在就读地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名单须在县级招考办以及就读学校进行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毕业学校和班级、现户籍所在地。
(五)以同等学力条件申请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报名申请,说明自己具备的学力水平,并提供初中毕业证书等相关证明。县级招考办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原则上,同等学力考生应初中毕业满三年。
(六)县级招考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工作部门,在报名资格审核工作中,其具体职责是:
1.集体报名单位负责对在本单位报名考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其中,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非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招考办核准。
2.县级招考办负责外地就读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应届毕业考生、随迁子女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和其他非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指导和资格审核工作。
3.审核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户籍地址以户口薄为准。报名结束后,各地招考办要按照省招考委、公安厅《关于做好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考生身份确认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76号)的要求将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出生日期、户籍地址、身份证号码六项信息交由公安部门核对,发现信息不符的,招考办和公安部门要共同逐一核实,并针对差错原因,采取相应办法逐一更正,确保考生信息的完整、准确。
4.经核准具备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由县级招考办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