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2-12-10 20:24:49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超常规举措,立足我镇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方式,切实加大对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推动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多元。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扶贫工作,拓宽社会力量扶贫渠道,形成社会合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保护修复家乡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协调好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生态扶贫工作全过程。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地方特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扶贫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脱贫攻圣与绿色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持市县抓落实、镇村抓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生态扶贫政策措施,精确瞄准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我镇1个贫困村重点扶持,确保生态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生态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生态保护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劳动贫困人口增收。

三、通过多种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

(一)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推广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政府投资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吸纳一定比例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二程建设,支付贫困人口合理的劳务报酬,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二)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文持设立护林员等工作岗位,让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在贫困区域万的自然保护区等,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三)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月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结合现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等生态产业,通过二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招宽贫困人口

增收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

(四)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等补助资金,优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获得补助收入。

四、各项任务措施

(一)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各类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因地区倾斜。组织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受益程度。

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整本镇25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农田保有指标,积极争取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优先扶持有需求的村,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团人口。在树种、草种选择上,指导贫困户发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且适应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林种、草种,促使贫困户得到长期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成果。确保2020年底前,贫困村符合现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镇林业站、镇国土所)

2.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大黑土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因村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侵蚀沟综合治理,通过修筑谷坊、沟头防护、载排水沟及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初步遏制侵蚀沟道下切扩张,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入河泥沙,保护现有土地资源,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趋向改善。(镇水利所)

(二)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态补偿收益程度。

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机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调动森林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攻策,推动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镇林业站、镇财政所)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依托和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票成优势,在相关规划的引领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争项国家级特优区评定时,对脱贫攻坚任务重、带动农民增收效吴突出的村适当倾斜。拓宽我镇投融资渠道,落实资金整合政策,强化金融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帮扶、合作经营、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三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1.发展生态旅游业。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园、生态公园、休闲度假村、健康养生、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耕体验、采摘园等,扩大与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镇林业站、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镇扶贫办)

2.发展特色林产业、林下养殖业。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积极培育草食养殖业和特色水户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全县林业生态产业重点推进优质水果、林下资源与山珍食品三大产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镇林业站、镇畜牧站、镇扶贫办)

(四)创新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方式

1.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推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推广经济林太所有权、林地经管权等新型权权抵甲贷款改革,拓宽贫因人口增收渠道。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将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体所有森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转变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推动贫因村资户股份化、土地使用权反双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镇林业站、镇扶贫办、镇农经站)

2.推广生态脱贫成功样板。积吸探索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带动贫因人口精准脱贫增收的模式,研究生态脱贫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多业增收等措施和政策,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模式,打造生态脱贫样板,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镇扶贫办、镇林业站、镇农科站)

3.规范管理生态管护岗位。研究制定生态管护员制度,规范生态管护员的选聘程序、管护范围、工作职责、权利义务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生态资源管护能力。加强生态管护员选聘工作落实,扎实开展生态管护员申报材料、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审核评定,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生态管护员管护能力和专业水平。优先招聘贫困人员为生态资源管护员,使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回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林业局、镇农经站)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一)层层落实责任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村、各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做好推进生态扶贫各项工作。(各村、各站办所)

(二)加大投入力度

各站办所要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级资金向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切实把生态扶贫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资金投向贫困衬倾斜。加强扶贫项目组织申报实施的指导和服务,严格选,及时报送或审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谟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规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撬动更多资源投向生态扶贫。要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任务,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资本市场、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镇财政所、镇国土所、镇林业站、镇水利所、镇扶贫办)

(三)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加大对生态产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技术指导,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人口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加大对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和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生态扶贫工作人员的能耐,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市场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镇扶贫办、镇林业局)

第2篇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

市林业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邦运同志为组长的市林业局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3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每队安排1名班子成员负责,成员3-4名,具体开展扶贫工作。明确驻村工作队员责任,严格实行考核。建立结对联系帮扶机制,每名班子成员和工作队员联系1-2个贫困户,开展上门走访慰问,帮助制定脱贫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等。把扶贫攻坚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在资金安排、车辆使用上优先考虑。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纪律考核,不定期查阅队员工作日志,对驻村扶贫的工作成效进行检查评定。

二、规划先行,认真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方案

精准扶贫,规划先行。我局根据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扶贫攻坚规划。一是制定了市脱贫攻坚林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从全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同全市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整合项目资金,建设林业产业基地,通过发展花卉苗木、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提升贫困村的经济实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帮助联系村制定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方案。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调研,协助村委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廖家林村确定以花卉苗木产业为龙头,进一步扩大花卉苗木栽种面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农民加入。火山口村以发展精品柑桔为主,加大柑桔种植面积,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针对贫困家庭致贫的不同原因,帮助每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对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采取政府兜底脱贫方案;对缺少发展资金的,多方帮其筹措资金,提供生产资料,开展技术指导;对因病因残致贫的,积极争取更大比例的报销看病费用,将其纳入民政低收入人群求助。

第3篇

李高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全县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帮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引导农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结合当地实际,在帮扶队长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展了曹务乡罗林村的帮扶工作。现将本人一年来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开展入户调查摸底。我采取进村入户核对信息、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与村组干部及农户谈话交流等方法,与自己所包的41户贫困户协商制定了《户内增收计划》,并且核对了相关信息,并得到了农户的签字认可。在深入农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我还就扶持发展种植养殖、扎实做好劳务培训输转、加快推进土地改良、尽快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支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等问题,与广大农户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深入交流,征求了意见建议,为下一步精准建档立卡、靠实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做实帮扶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4篇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逸夫小学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逸夫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安瑞坤为组长,全体班子为成员,学校党总支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局党委的安排和步骤,与学校下派的驻村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 根据教体局党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第5篇

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点面结合创新推进1+6连片扶贫开发”的要求和县委创建“全国连片扶贫开发示范区”部署要求,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六大扶贫工程”,围绕建设新居改善居住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劳动技能、科技含量促进创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增收致富,突出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对象脱贫解困,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目标任务

201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连片扶贫开发,我乡7个村:。通过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强力推进片区“六大扶贫工程”,使片区人口聚居度达4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每户有1-2人成为产业工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均达100%,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0元以上;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连片区域项目村贫困对象人以上。促进片区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1.新居工程。建设聚居点2个,建新居265户(其中新建90户),配套完善村级阵地、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乡村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整治村组道路19.5公里、硬化13.5公里,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

3.产业扶贫工程。种植核桃3300亩、中药材700亩、鲜果500亩、蔬菜300亩、肉牛300头,建规模生猪养殖小区2个、养生猪1万头,养殖土鸡3万只,建生产便道2公里,有效促进和带动农民稳定致富增收。

4.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0人、实用技术培训2400人次,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5.公共服务建设工程。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个;文化大院1个;庄稼医院农资网点2个;整治水库1座、山坪塘3口、整治灌溉渠5公里、集中供水站1处、解决安全饮水600人;建设村级阵地2个300平方米,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6.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土地整治1300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举措

1.整合项目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整合行业部门的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要求,以专项扶贫资金为导向,充分整合县农工委、财政、发改、交通、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住建、教育、文化、卫生、电力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片区发展问题。各村要根据各自承担的扶贫职责,按照“项目打捆、资金统筹、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将项目、资金整合。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坚持“农民主体、信贷帮扶、社会参与、政府奖补”的多元投入。要加强省、市、县对口帮扶单位的衔接协调,积极争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建立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产业基金会、扶贫小额信贷社等,广泛吸收各类资金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2.优化帮扶方案,落实目标责任。依据《县扶贫开发纲要》和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脱贫解困目标,充分结合规划村的村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编制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各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的责任主体,明确专门业务人员参与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计划,加快推进项目,强化项目监管。乡新村办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揽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主动配合党委在巩固“挂包帮”成果的基础上,细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各村是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主体,要细化贫困村建设方案和建卡困户精准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下达到村的脱贫解困目标实现(附脱贫解困目标任务表),要深入宣传发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贫困对象积极参与,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形成合力攻坚格局。

第6篇

1、积极申报20__年项目。根据各乡镇、街道、大茅山集团等单位上报材料,积极申报20__年度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上半年,已上报扶贫开发项目8个,金额8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19个,金额达1202.58万元。

2、移民直补资金及时发放。根据移民动态管理要求,对第一季度死亡、农转非、上学、入伍、移民繁衍人口中嫁出到非移民户的、服刑人员、其他按政策应核减的等七类人员进行核减,并将今年第2季度直补资金发放至移民“一卡通”上。上半年,我市享受现金直补移民__030人,直补资金42.09万元。

3、移民村组调查有序推进。上半年,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统一部署要求,我办全面深入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村组现状调查工作,为掌握大中型水库移民村组现状,科学制定移民发展规划,促进全市移民村组全面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全市20__年水库移民直补人口为__030人,主要分布全市15个乡镇街道和大茅山经济开发区,79个行政村,351个自然村组。

4、向上争资立项积极主动。上半年,我办积极主动与省、市办对接并汇报,并加大力度积极争取了移民示范村建设、发展提升、产业扶持、搬迁扶贫移民进中心村、进乡镇等项目。

5、精准识别工作精心部署。为抓好落实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办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__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二是动员部署安排。根据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工作要求,及时召开班子会、全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动员会,就全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三是开展调查摸底。目前,通过调查摸底,农户申请,二次公示公告,确定全市贫困户6912户10757人,贫困村识别工作已全部完成,下步将研究制定结对帮扶方案和帮扶计划,填写《扶贫手册》。

6、资金监督检查扎实做好。今年上半年,根据省办《全省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及《__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们于20__年3月联合财政局等相关部门,20__年6月联合审计局、财政部门,分2次再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村组,采取资金核对、入户调查、现场查看等形式,对全市扶贫和移民资金进行了拉网式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及时摸排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按照“问题及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全面要求整改到位,确保扶贫和移民资金运行安全,最大限度地惠及于民。

7、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开展。一是召开动员会和班子会,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群众路线活动精神,并对全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布署和安排。二是组织全办人员集中学习了《关于群众工作的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资料,并要求全办人员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三是创新“1+3”帮带工程,即1名领导干部帮带一名干部职工、帮扶一个贫困村、帮富一户贫困户,以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助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是精心组织安排,认真抓好落实,通过学习教育、查找不足、谈心谈话、查摆整改、对照检查,扎实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前期准备工作。7月18日,我办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全体党员科级以上干部深入贯彻学习了兰考等重要讲话精神,并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8、库区移民稳定切实维护。结合“三访三解三个全覆盖”和“三问三促”活动,落实移民工作领导干部包案制,变上访为下访,主动进村入户为移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彻底消除移民的心理障碍,同时,整合社会人脉资源,动员移民人员身边亲朋好友、子女教师等社会关系,深入细致做其思想工作。

今年上半年,虽然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省、__市扶贫和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整村推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持、移民后期扶持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项目资金争取难度不断加大。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争取主要是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当前由于乡镇街道申报扶贫移民搬迁项目不积极主动,加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

国土、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而配合协调当中缺乏有效的联动运行机制,造成项目实施进展相对缓慢;二是帮扶政策难以执行到位,缺乏有效的落实督导机制;三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仍然短缺。由于我市不是原中央苏区县、国定贫困县,没有产业扶贫资金,而金融信贷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经营的支持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四是扶贫和移民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和移民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文件及全省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帮扶工作会议、__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及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将于20__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电子信息档案。一是结对帮扶。根据要求,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成立驻村帮扶办公室,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相关帮扶措施,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二是数据录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于8月底前指导各乡镇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2、加强资金监督检查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建立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管机制,提高扶贫和移民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同时,加强部门协调主动性,不断完善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二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的形式,对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常态化。三是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第7篇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实施”的思路,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创新扶贫机制,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切实做“扶志”与“扶智”。

二、工作目标

从2016年开始到2020年,以包村点大塅镇公益村为重点,帮扶贫困户25户,实现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达到村平均水平,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其中每年脱贫不少于5户。

三、行动措施

(一)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

为更好的实现精准扶贫,及时对农机局挂钩的精准扶贫对象

摸清情况,建立档案,制订扶贫方案,组织农机局工作人员深入村组,进村入户,准确掌握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信息。

(二)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行动

开展以包村帮扶为主体的“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帮扶行动,即: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人),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

1.确定帮扶对象。帮扶对象明确为大塅镇公益村贫困户,原则上一包5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

2.明确帮扶方式。农机局党员干部包户实行科级干部包1户,一般干部包1人。同时组织1名农技特派员联村共建,驻村帮扶。

3.明确帮扶任务。紧紧围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目标,积极开展帮扶行动,具体帮扶任务是:

①单位包村任务:一是组织科级领导干部包到贫困户,一般干部包到人。二是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指导基层组织加强党建工作,提高班子能力,帮助公益村兴建各类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三是引导市场主体进村发展,带动村产业发展,组织能人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四是科学制定贫困村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五是培育主导产业。六是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七是改善居住环境,改善贫困村住房条件。八是组织开展“生态家园”建设、新农村建设。

②党员干部包户(人)任务:一是定脱贫计划。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二是选脱贫路径。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三是选发展项目。对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助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四是送惠农政策。把各项惠农政策送到贫困户手中。五是送致富信息。为贫困对象送市场、供求、务工等致富信息,扩大贫困户致富视野。六是送技能技术。联系对接农技特派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劳动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七是增致富信心。帮助贫困对象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③农技特派员联村任务:推广一批技术成果、培训一批乡土科技人才、领办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创办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为每个贫困户培训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为公益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培训本土科技人才。

(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围绕每年组织培训40人次的目标,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能力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1.明确培训对象。“两后生”中高职学历职业培训对象为贫困户中15—2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的新生劳动力(实习阶段的学生除外);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的对象为贫困户中年龄在15-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

2.优选培训内容。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紧紧围绕特色产业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培训,重点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及维护保养、茶叶种植、大棚特色种植等。

3.结合当地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引导贫困户参与到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当中,培训技能和知识,培育脱贫能力,最终让他们能自己成长站立。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组建公益村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小组,由县农机局分管领导负责牵头协调工作。各股(站)也要细化工作方案,积极配合,督办落实到位。所包扶的贫困户原则上一包5年不变,做到不脱贫不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