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3:59:42
序论:在您撰写对标学习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表演;偏差;情境;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等形式来开展的表演活动深受小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教师们也常常组织这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教师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影响了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对话表演”中出现了哪些偏差,如何真正促进“对话表演”进而提高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对话表演”的偏差
1.“演”过其“实”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创造条件将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即最近发展区,不断地将现有发展水平转化成可能发展水平。如此,就会“跳一跳,摘桃子”的良好效果,学生就会获得快速发展。但是,“最近发展区”的有效实现,必须要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前提和基础,如果超出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即“演”过其“实”了,课堂表演就会大受影响。
2.“演”不由衷
在对话表演教学中,虽然看起来是在通过表演“说英语”,在相互沟通交流,但因为组织方式比较单一,环境创设比较简单,所以实际上这样的对话表演,并不一定是交流者真实的心声、情感、思想,即所谓的“演”不由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能在参与,比较热闹,表演顺利进行着,但极有可能是在教师权威下、纪律约束下、从众心理效应的影响下的应付行为。学生们往往语气平淡不自然,动作表情不丰富,甚至有明显的做作。教师需要避免这种“演”不由衷的现象的出现。
3.“演”多必失
“对话表演”中,“表演”应为“对话”服务,表演的目的是促进对话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实现“表演”的目的,现实教学中表演应该要适度,而并不是越多越好、越丰富越有效。演得过多反而会变得主次不分,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有效掌握语言。教师每引出一个语言点就创设一个情景,对话表演看似丰富,学习兴趣高涨,但实际上因情景过多,分散了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整体理解对话掌握本课重点。
二、纠正“对话表演”偏差的对策
小学英语“对话表演”中出现上述偏差,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把握不够,不清楚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记忆、注意、观察、想像、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没有做到因生施“演”;二是情景的创设不够逼真和丰富,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没有抓牢教学重点和难点,导致主次不分;四是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多样。鉴于此,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来纠正这些偏差。
1.因生施“演”,“演”不过“实”
充分了解与把握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创设“最近发展区”的关键点之一。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开展对话表演中应充分了解和清楚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因生施“演”。教师要清楚,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既有一些有利条件也有不足,他们对学习外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兴趣的持续力不长;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欲望,但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喜欢参与各种适合他们的有趣活动,但经验不足,需要更多的学习指导,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需要教师采用有效方法给予引导。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对话表演活动,应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服务,而不是为表演而表演。这需要根据一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时,要钻研教材,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备课中将自己置身于学生境界中去进行换位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具体活动;在具体实施时,要善于通过生动简要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活动、有效的提问、简洁到位的板书等,进行合理引导,有效调控,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情境创设注重逼真性、丰富性
情境是学生进行意义自主建构的平台,是教学的支架,是学习者同化与顺应的现实背景,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空间。据国外的实验证明: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识别它的时间约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它的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它的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它的时间为以9秒;如果让学生看实物,识别时间只有0.4秒。从以上的对比中可看出,形象越鲜明、越具体、越活泼、越新颖,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也就越能激发学生认知和活动的兴趣,越能提高教学效率。
4.活动形式要灵活多变
丰富对话表演中的“对话”形式,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把学习者置于具体的交际场合中去,让学习者使用所学的语言作为工具来满足他的交际需求。让表演活动的丰富多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
小学英语“对话表演”中,如果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和特点,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创设逼真、丰富的情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就能真正实现让学生从“要我演”变成“我要演”、“我会演”、“我善演”的转变,就能更好达成对话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溶血;血清;各种生化指标;影响;分析及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8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804-02
在日常的临床检验中经常会碰见患者的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这属于常见现象,往往很难回避,这使得医务工作者不得不从新采取标本、延缓检验报告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矛盾冲突的发生[1]。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往往会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实验室必须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容不得半点马虎。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避免溶血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健康查体的50例体检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每组各25例,均采取空腹静脉血,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1.2±2.5)岁;溶血组经过人为破坏造成溶血后采集Hb浓度为1.0-5.0g/L的血液标本4ml,非溶血组直接抽取静脉血4ml。将两组标本方式温箱25分钟,然后离心15-20分钟,转速设定为3000转/分,取上层血清备用。
1.2 试剂和仪器 应用上海科华公司的试剂测试肝功各项化验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应用北京金斯尔公司提供的试剂测试葡萄糖、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碱性磷酸酶、肌酐;应用威特曼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试剂测试γ-谷氨酰转肽酶;应用北京北控公司提供的试剂测试乳酸脱氢酶。所有化验指标测试仪器应用由科联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的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03第2400598号)。对溶血组和非溶血组标本进行检验,并详细记录所有的检测标本。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的检测记录记录采用χ±s方式,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应用SPSS11.50系统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2 结 果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检测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糖含量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检验属于基础科室,但是其所做的检验结果反映了患者的真实病情,对临床医师评价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却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确保各项检验指标的准确性,但是却有很多因素影响,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溶血,而且临床很常见,越来越受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发生溶血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和各种电解质离子、各种酶都会释放入血清,这必然引起在血清中含量迅速升高,而血清中固有的物质含量相应会减少,这样便对检测结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光吸收值,也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临床常见的造成溶血的原因[3]:①止血带扎时间太长,抽吸时用力过猛;②抽血人员技术不过关,以致进针位置不正确造成抽血困难;③抽血过程中有空气混入;④标本保存和运输过程不当;⑤离心机转速设置不当;⑥存储容器质量差。因此要避免血标本发生溶血,在临床检验过程中一旦发现血液标本出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若仅是轻微的溶血,可通过测试仪器进行校正,如果标本溶血情况严重,一定要重新向患者采取血液标本。化验室应建立相对系统、严谨的检验质量控制程序,对所有检测标本要反复测定,最大程度地保证检验的准确性[4]。此次研究中两组检测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糖含量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溶血对多种化验结果还是会产生影响的,因此必须避免造成溶血,尽量提高检测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唐清.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86.
[2] 肖伟年.50例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6):7705,7706.
关键词:幼儿游戏;活动;问题;分析;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幼儿园仍然存在着重学科、轻游戏的“小学化”倾向,使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开展十分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一些幼儿园游戏活动“小学化”的表现
(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化。
《纲要》中将游戏确定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有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没有真正把游戏寓于一日的活动之中。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不玩游戏,只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玩游戏,因而幼儿游戏活动不能得到正常开展。
(二)游戏活动的教学化。
具体表现为:第一,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过多考虑游戏的教学因素,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过于求全,急于求成,希望每一个孩子玩游戏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而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被忽略了。
(三)游戏活动的自由化。
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师适当的指导对体现幼儿游戏价值的作用,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常常是“玩具一散,幼儿一放”便不闻不问,让幼儿随意玩。没有教师的参与,没有教师的指导,游戏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四)游戏活动的模式化。
教师在游戏中“导”得过多,使得幼儿选择游戏的自由度极小,游戏的内容也极为单调。教师过于注意游戏的结果而忽视游戏的过程,为了使孩子们的游戏更“逼真”“有趣”“有教育意义”,往往亲自设计,亲自指挥幼儿游戏,一心将游戏导向自己心中的模式,幼儿则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机械地消极模仿。
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基本对策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游戏观存在偏差,即教师对于什么是游戏,幼儿游戏的特点如何,游戏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范围等有关游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仍较肤浅,有表面化、简单化倾向。那么,游戏活动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我的基本观点是:游戏活动是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的活动,而不是由教师规定的,或在其“导演”下的,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的活动。真正的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多种需要,可以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建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从小就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权利,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方面都不受外来权威的管束和压制,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教师要掌握过硬的游戏指导技能。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的主动权应由教师转向幼儿。幼儿的这些游戏权利是否能真正得到,关键在于教师的态度和组织管理。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指导游戏的能力。
(1)教师应多观察了解。
幼儿游戏活动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为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游戏指导提供依据。教师应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如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是怎样解决的,通常和谁在一起等等。教师只有多观察,在观察与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考虑是否给予指导及应该怎样指导。
(2)教师要对活动进行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在细心观察、分析、总结幼儿的游戏活动规律之后,应该明确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对哪些幼儿应该给予帮助,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具体做法是:①隐性指导,教师应成为孩子们游戏伙伴。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只是扮演的角色发生转换。以幼儿游戏的伙伴,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游戏伙伴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使幼儿玩得更有兴致。②显性指导,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游戏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会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介入游戏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游戏中幼儿出现过激的行为,有不安全倾向时,教师必须加以指导,协调好幼儿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相应材料,或提供方法,或启发引导,使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
(3)对活动的评价要合理、自然。
关键词: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设计误区;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4--002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人们通常也把“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评价要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却存在一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误区
目前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上的误区――忽视或误读教学目标
首先是,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环节。少数教师错误地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味强调“学生自主”,讲什么学什么一切由学生来定。教师完全跟着学生走。这种做法导致教学的随意性。
其次是,照搬教学参考用书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调查显示有l,3的教师的目标设计几乎照抄教学参考书。
再次是,把课程目标误读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实存在着相似性和联系,但二者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见表1)。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顾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把原本属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教条地直接挪作课时教学目标;把课程目标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当作课时教学目标等,这些都是混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
案例1:鲁科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
2,掌握硫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和方法]
3,学会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评析]上述案例中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分项目设计模式”,从形式上看体现了新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但实际上是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照搬到课堂教学目标中,这种人为将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割裂的做法,是对课时教学目标错误、片面的理解。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目标,三个目标维度只是目标维度的要素,不一定是显性的目标维度,也不等同于每节课的目标维度。又如目标5“培养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显然,这样的描述缺少了与知识载体的融合,也不适宜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目标。
1.2设计上的误区――片面理解教学目标
首先是,过分关注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过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现象,甚至直接把《考试大纲》中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这样的设计势必会导致目标f通常主要是知识1设计过高,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失去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其次是。过分关注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预设性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的主要方向,构成教学活动的“下限”;而生成性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而激发出来的,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反映了教师高水平的教学素养,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学目标不是静止的蓝图、僵死的教条。只关注预设性目标的做法是缺乏教学机智的反映,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
其三是,过分关注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待,学生的发展变化既包括易于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些显性成分;也包涵与学生行为变化相统一的心理变化,即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成分。
案例2: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3.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了解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4.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在5以内)。
[评析]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子目标虽然很具体,几乎涵盖了该节所有的知识内容,但显然只是对教材中显现出来的,能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表达的目标进行了设计,而对过程、方法、情感等隐性目标未予以关注,没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也就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妨在“甲烷”教学目标中加入“在学习甲烷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在“烷烃”的教学目标中加入“通过烷烃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感受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样教学目标不仅体现了预设性目标,还渗透了生成性目标:不仅指向明确而直接的教学结果(包括考试成绩),还指向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包括主动学习的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等能长远影响学生发展的基础。
1.3表述上――错误陈述教学目标
首先是行为主体混乱。很多老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仍未能摆脱旧教学目标的束缚,教学目标中出现“培养学生……”、“使学生掌握……”、“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教学目标行为主体的现象还较普遍。
案例3:鲁科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第二课时“乙酸”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捕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评析]上述案例,虽然较全面地表达了对学生通过乙酸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甚至为生成性目标留有一定的空间(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但从目标表述的方式看行为主体较混乱,有的目标主体是学生,有的是教师。如其中目标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目标2和4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陈述的是学生行为(会不会,如何经历、体验)而目标1中“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和目标3的主体又变成教师,陈述的是教师行为(做没做,怎么做)。显然用教师的行为表述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该描述过于笼统。一些教师仍采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
案例4:人教版化学第二册(理科)“化学平衡”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常识性介绍化学平衡常数。
4.通过平衡的建立及平衡特征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评析]该案例不仅在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上使用错误(只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且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语言也较笼统,如“理解化学平衡的特性”是指“能说明化学平衡的特点”、还是“能根据平衡特点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又如,对“常识性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是定位在“知道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还是定位在“能举例说明平衡常数”,或者“认识平衡常数的意义”等?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还有象“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这些表述都模糊不清、难以测量。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几个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首先应了解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建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再对目标进行分类整合,并按一定的标准(先后左右顺序或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最后根据学生和实际教学环境确定目标存在的价值并进行调整。其中,建立目标和再次提炼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2.1依据课标和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
优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首先确定哪些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学科的核心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起点能力、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状态。
首先是,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化学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挖掘课程和教材各种能体现三维目标的因素。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如在必修2的“乙醇”一节教学目标中出现“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取代、催化氧化、消去等方面的化学性质”,这样的设计就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因为课程标准在必修部分对乙醇的学习只要求“知道其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上述设计若放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中有关“醇”的教学目标中就较为合理了。
其次是,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水平,控制难易程度。只有难易适度的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有人把“学情”全面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现有水平、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原有认知的缺陷,并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形成科学的目标体系的重要条件。
案例5:选修3《物质结构模块》“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教学目标设计
[学情调查]经过必修模块化学2的学习,对于“怎样认识氢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大多数学生认为:氢原子核外有一条明确的轨道,电子在轨道上高速运动:也有少数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对于“有多个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如何运动?若以碳原子为例,怎样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碳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明确的轨道上分层运动,第一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四个电子高速运动。可见,学生对原子轨道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卢瑟福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之间。少部分学生能用电子云来描述氢原子的运动特点,但不能解释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这与学生以往的经验是建立在氢原子的电子云上有关,处于仅是记忆而非理解的水平。由以上对学情的了解可设计以下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
2.从氢原子光谱出发。认识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学习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要点,了解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
3.从更为复杂的光谱事实出发,认识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不足,从能级的视角较为本质地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轨道。
4.通过以上学习。认识到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它的位置和速度,知道“电子云”是对电子在空间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量子力学模型建立的历史,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2.2以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方法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明确规定的学习内容是以化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实验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且知识类结果性目标更具体、易于测量,而过程和情意类体验性学习目标绝大多数是体验性、过程性的,只有借助于知识的载体才有实践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仅仅是对三维目标简单的分类罗列,而应首先确立知识的主线,充分挖掘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方法目标和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案例6: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教学目标]
1.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认识盐桥的作用。
2.能借助对Cu-Zn原电池原理的认识,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激发学习动机。
3.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应用中感悟知识的价值。
4.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探究和推理归纳原电池形成的一般条件,并根据课堂实验条件进行简单原电池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感受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悦。
[设计思路]首先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在必修2学习过有关原电池的已有认知水平,确立各知识点及目标要求,再挖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以生成的目标,并确定适宜的要求层次。如“原电池电极反应”知识点的目标设计,可要求在教材提供的Cu-Zn原电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原理的理解,能书写陌生情境中简单原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如已知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达到应用层次的较高要求:同时,在分析和书写过程中形成一般的方法(如根据总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确定电极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产物微粒和电子转移关系),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能解决陌生情境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实现方法目标和情意方面的目标。
2.3规范叙写方式,准确表述目标内容
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师主观认识的影响,教学目标的叙写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现象常见于教学设计中,甚至在一些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中也不乏行为主体不明确或行为动词不具体等问题。如何使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准确体现在教案中?一是应注意目标结构,即采用“整合模式”,而不是“分项模式”,融合式陈述方式更能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特性。因为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整体。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知识、认知和态度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知识是认知的目的,认知是知识学习的手段,态度是认知的动力。二是对于结果性目标应关注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具体)、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即通常所说的ABCD模式,特别是行为动词的选择,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而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如说出……,判断……,设计……等)。而对于体验性目标(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数时候是以隐性状态出现,难以直接观察、无形的、不易测量,一般用一些“过程性”动词来表述结果(如体验……,学会欣赏……等),不提出可测量的学习结果,且主要用于陈述长期才能实现的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或无须结果化的目标。
案例7:“脱酸素剂成分的检验”的教学目标设计
1.所有学生能应用铁的还原性、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解释“脱酸素剂”的作用原理;掌握铁等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并能设计方案解决“脱酸素剂”的成分检验问题。
2.正确完成“脱酸素剂”中各成分检验的操作并得出结论,总结检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认识食品保鲜的意义;通过对“脱氧素剂”名称的认知形成科学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索桂芳,冯秀军新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天津教,2007,(7)
[2]陈永良提高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学,2009(8):50
[3]邱细荣,刘家访,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辩,教育导刊,2008(7):30-32
[4]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商报,2007,4-20(6)
[5]吴刚平全面关注教学目标的意义,教育科学论坛,2009(2):1
[6]苏仁标,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化学教育,2008(9):23
[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76
[8]汤国平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上海教育科研,2008(9):71
[9]黄梅,宋乃庋,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9(5):102
关键词: 化学学习目标设计 新手型教师 反思 对策
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基本前提,课时化学学习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新手型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在入职初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和设计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也制约了新手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自身在学习目标设计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提出对策。
一、课时学习目标设计反思
1.学习目标认知误区。
(1)学习目标无用。在入职初期,笔者以传统教学理念为指导,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剧场,讲台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是观众。至于教师怎么完成一节课是教师的主观行为,是以教科书内容为基本载体的直感发挥,不需要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
(2)学习目标是形式。在常规化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会进行常规检查,迫于形势要求,笔者在教学设计时照抄优秀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直接代替学习目标。照抄来的学习目标形式上是按照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的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但是对笔者实际的教学过程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
(3)学习目标是知识点的罗列。受教师为本的思想束缚,笔者曾一度认为所谓的学习目标就是教师规定学习内容,上课前教师通过对教科书上的内容稍作分析,找出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按照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呈现顺序依次讲解,如果学生掌握了上述的知识点,就实现了学习目标。
(4)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化学课程目标代替学习目标。在《分子》的教学中,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直接拿来用。这样的目标是抽象的、不具体的,对学生学习没有指导意义。
2.学习目标设计误区.
(1)过分注重知识体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评价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成绩。笔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尤其面对中考。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过分关注教科书中具体知识内容的落实。
(2)忽视隐性目标,强调显性目标。学生的发展不但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锻炼,而且包括过程的体会、方法的学习、情感的培养、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前者是可以观察的具体行为变化,后者是不可测量的心理变化。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后者,强调前者。
3.学习目标陈述误区。
(1)行为主体颠倒。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笔者在做学习目标陈述时,使用“让学生知道溶解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等语句。这样描述教师的教学活动是错误的,而应该清楚地描述出目标达成的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选择不恰当。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目标陈述应该具体。笔者倾向选择“了解”、“解释”、“理解”等模糊、笼统的行为动词,这样的行为动词是无从检测评价的。
(3)行为条件范围不明确。行为条件主要说明学生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境中获得学习体验。笔者使用这样的陈述语句“会查找出常见元素的符号”,这种描述没有明确的范围和条件。应该指出“会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二、课时学习目标设计的对策
1.建立对学习目标正确认知。
学习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方向标。学习目标的设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是对“学生学什么”的具体化阐述,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评价依据。
课时学习目标的设计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三维目标形式,根据马杰提出的ABCD行为目标陈述法进行陈述。
2.建立对学习目标设计的正确认知观。
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进行如下的教学认知活动。
(1)研读课程标准。研读课程标准主要是研读课程内容标准部分。内容标准太抽象、不直观,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因此应该将内容标准进一步细化,表达成学生显而易见的,通俗易懂的学习目标。
(2)进行教科书分析。首先,进行教科书内容的具体化分析,先研读教科书内容,在教科书中逐一找到教材内容的具体化,即找要点内容,具体化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要记住的,在教科书中通常以例子、实验,以及“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三种形式体现。
其次,进行教科书内容的进一步分析,从内容的知识性质和内容的回归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化学知识有四种不同类型,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在内容的知识性质分析时,最主要确定知识类型,进而确定学生学习方式的产生方式,为行为动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内容的回归性分析就是回归到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以及物质的变化这个基本主题上。
(3)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教科书内容的第二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依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通过第二轮教科书分析、课后习题分析,以及练习册习题分析,确定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当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可以设计出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4)学习目标设计。
①基本学习目标的设计建立在以教科书内容的分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为指导依据,精心设计行为动词。
②发展性学习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的。
③进一步的发展性目标是对课程标准的挖掘,是基于理解科学本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高中化学是全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较高层次的基础学科,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技能,促使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有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学态度,明确科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是指化学科目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是因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把化学和其他学科综合,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学生潜能,同时高中化学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高中化学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现如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关心,比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卫生问题和健康问题等等。化学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上的培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和化学课程的设置是不可分割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探究
(一)情景教学,引人入胜。化学这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也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氛围中去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不要将固定的实验步骤告知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为了完成大纲要求,经常会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实验教学时将实验步骤直接告知给学生,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试验,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探索的乐趣。
作为教育者,要跟着新课程的标准走,所以一定要解放应试教育思想,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多用鼓励的言语,要积极看到学生努力的一面,用客观正确的眼光对待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的效果,也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三)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成果是否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学生心中大都是严师的形象,学生惧而远之,造成师生间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为问题,自然而然教学成果不会非常理想。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必然的产物,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贴近于学生,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
(四)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教学可以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在高中化学科目中,大部分都是非常抽象的,仅限于文字式难以理解的。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观点外,还可以借助强大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图片的展示和动画展示都是很好的例子,不但直观,而且还可以三百六十度全面观察。例如在进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金刚石、石墨、CO2等晶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用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形式,配以简单的讲解,和学生共同分析晶体形成的原因、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采集的20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生化分析,并通过对血样采集前、采血过程、采血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随着血生化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被大幅提高,针对性地处理相应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或者避免检测误差。结论: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标本的合格采集,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标本采集:误差;血生化;检验;
1 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饮食因素:食物中的某些成份(例如高脂餐奶油、蛋黄等,或者较大量肉类、鸡蛋等,以及色素、维生素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捡测结果,产生直接干扰或者通过进食后物质的代谢,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产生间接影响。有报道称,一顿标准餐后,血生化指标中的甘油三酯会增加50% 、血糖会增高15%,而且如果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则血糖增高更加显著;进食高脂肪食物,将会大幅度增高甘油三酯;进食高核酸或者高蛋白食物,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素氮和尿酸增高。血液标本于餐后采集的话,其血清往往会出现乳糜状,可能会对许多化验项目的正确结果产生影响。所以,目前常规生化检验血样采集时,一般采集空腹血样(通常禁食1O小时左右,采集静脉血),也就是晚饭后不再进食,次日清晨进行空腹采血[1]。
1.2 生理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情绪、运动、工作性质、季节变化、女性月经期等生理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检验结果。如果患者情绪激动或者出于高度紧张状态,都会使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血清乳酸、游离脂肪酸、血糖等指标就会升高。所以,在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应该对各种生理因素给予充分考虑,结合多种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
1.3 药物因素: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所以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了解每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中药方面的药物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目前,研究到只有百余种药物,会影响多项检验结果,更多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清楚的。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所以,临床血生化采集之前(一般lO小时左右),告知患者一定不能服用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采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1 采血对结果的影响:同一患者在门诊采血检查的结果,与住院时采血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会经常遇到。通过分析发现,患者的采血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由卧位变成立位时,血管内水分会向组织间隙转移,不能通过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TC、TP、ALB、TG等相对增多。因此,护理人员在采血时,建议患者进行坐位采血,以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2.2 溶血标本对结果的影响:在临床检验医学的血标本中,溶血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在红细胞内外,不少物质存在特殊分布,标本的溶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临床生化的检验结果。采血时止血带扎地过久、针尖穿透血管壁、通过针头将血标本强行注入试管,与抗凝剂混匀时用力振荡等因素,都会引起标本产生溶血[3]。溶血时红细胞破裂,红细胞内的各种物质释放入血清(或血浆),从而影响血清(或血浆)中原有各物质浓度的测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 采血后的影响因素
3.1 采血后的时间因素:血生化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进行分离,并且尽早分析。如果需要放置,则将分离的血清,密封保存于2~4℃冰箱内,以待分析。如果标本放置过久,则标本中的水分就会比较容易蒸发 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偏高[4]。对于GLU、CK、CK-MB等参数的检测,不宜放置过久。放置时间过长,其酶活力会出现明显下降,使检测结果出现严重偏差。
3.2 检测仪器的影响: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必须熟读各种检验仪器的使用手册,了解仪器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的内部结构,力求检测时,使仪器处于最佳的稳定状态。使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各项检测时,要注意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并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减少污染,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3.3 试剂盒的原因:选择试剂盒时,应注意样本、波长、反应温度、测定时间和方法等方面,尤其注意试剂是否与该型号的生化仪相匹配。使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前,还要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尽可能地选用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要求的试剂盒。临床检验人员在使用前,认真阅读附带的使用说明书,按照相应要求,输入正确参数。超过有效期或者保存不当的试剂,会产生错误定标,对检测结果产生系统误差[5]。同时,试剂开瓶后,还要注意试剂的稳定期。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实验室工作量的试剂包装,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血样采集者应当掌握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采集血液标本,降低标本采集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强.临床生化检验的标本采集处理及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08,5(13):147-147.
[2] 叶爱群,涨成伟,张岩,等.对反馈的32例生化检验结果误差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2(3):358-360.
[3] 李平.浅谈化验前的准备[J].中外医学研究,2009,7(9):184-185.
[4] 沈华生.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23):310-311.
[5] 张洁.生化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8):6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