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作品范文

时间:2022-08-31 00:37:11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作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作品

第1篇

和来自艺术家的构想,那么它将会落入一种认识的不完全状况,但这并不是指现有建筑智慧不正确或没有用,而是由于我们主张:若想在理解中进一步挖掘新的建筑智慧,或对旧的建筑智慧再确认时,就必须通过对作品的观照来取得。这当中的观照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对原认识,而是让已知的智能保留在零度的状况中,将它回归并让它暂时安置在书本里,然后由作品自己以自发性方式向我们揭示出来。这样我们既可以保有原有建筑智慧再次精铸出来的内容,又可以从作品体悟中获得新生的建筑智慧。如果我们承认建筑艺术性就是建筑作品,那么建筑艺术性就必须是我们先和建筑作品接触,然后从其中启迪出来的一切内容。

二、建筑艺术道理的显现方式

建筑艺术道理是什么?建筑艺术道理如何发生?虽然我们只能从作品的外在形式追问建筑艺术道理的问题,不过为了能够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并更加清楚问题中的内容,则必须先澄清建筑作品中艺术道理的生成与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若能选择某一种无内容性、无叙述性的艺术作品来探究,自然就清楚明白。建筑物总是极其静默地座落在土地上,既不以人们熟知的符号表述内容,也不描述任何影像,因此我们以一栋想象中的寺院为例来尝试分析前述命题。通常,寺院置身于山中,也有藏身于巷底,不管身处何处都能表现出其包含着神祇的形象与涵义,信徒们通过中国式龙柱、石狮、雕像、牌楼、山墙与钟楼,和膜拜祈祷被神召唤、感动和获得启示。建筑所呈现的相貌加上膜拜,轻易地就让神的形象或意旨深刻地进入信徒们的心灵,人与神就这样真正而实在地接触了。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在寺院的建筑形体与空间里,我们较能直接感应到神的存在。这个膜拜神的场所,就因此成为神圣的领域。当信徒们进入到寺院,神就在寺院中现身。神的现身,并不是单纯地通过神像才现身,而是通过寺院自身的一切(建筑物、器物、神像、仪式、经文、神乐、……)对一个人进行了启示的作用,让这个人产生了神圣领域的勾勒与扩展,然后集中投射在神的形象、意旨上而使神现身。由此看来寺院及其所构成的神圣领域,并不是处于漂浮不定、时有时无的不确定性之中,而是确确实实真正存在,无时无刻不常在。在这样的统一体中,属于人类的诞生、死亡、灾祸、福祉、道德、堕落、伦理、违常等构成人类命运的种种形态就从而产生。就这样我们在寺院的建筑世界中,看到属于某个人的民族性与历史性一起构成的世界———属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世界。

三、建筑中艺术世界的显出

建筑艺术的心灵性,就如同教堂中神的存在一样,建筑的形体、空间与人的生活仪式使建筑作品与人的精神领域结为一体。因此,各种使用机能也成为一种社会性仪式,例如住宅、教室、图书馆、办公室等的使用都有各自的伦理与规范,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展现。我们进教室,与进住宅的心情感受绝然不同,这个不同感受本身就是建筑艺术性的显现物。在这些不同之中,我们看到建筑艺术与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的从属关系。寺院给我们敞开一个心灵信仰的世界,也给出一个与建筑作品紧密关联的涵义。就在这个信仰世界中,一种民族性的东西才回归到民族自身,也因此才实现信仰的使命。在寺院的建筑世界中,建筑不用任何符号就能进行表述神的意旨,并真实地呈现它的民族性与历史性共同构成的文化意义。住宅,四合院也一样在它的场域中,给我们敞开一个与文化和生活紧密关联的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属于某人生活的民族性与历史性的东西,并且是全部回归到这个民族的文化自身上。住宅建筑呈现的是这个民族的家庭伦理、生活与心灵的表象,以及该民族社会的文化性样貌。在这些实在的内容呈现当中,建筑的艺术性就体现出来了。建筑艺术的存在结合成一个总体,并注入属于我们文化特有的建筑形式之中,因此同样的集合住宅在美国与在中国所显示出来的内容就几乎完全不同。若我们因建筑形式与技术全面的全球化而用策略去维持文化与文明的等距,是极其不智,也是不必要的,而且也非常不当。因为民族文化自有它的世界,这些民族性、历史性等文化内容在建筑作品中的显现,全部都是来自于建筑作品以及它所在的土地与天空,其中的天空与土地是孕育一个民族文化的母体。由于寺院的屹立道出了天地与人的关联,另一方面建筑实体又接受大自然的、曝烈与酷冻,这就更显其屹立不摇,更加与该民族牢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第2篇

关键词:伊东丰雄;不确定性;建筑思想;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伊东丰雄是活跃在当今世界建筑舞台的先锋建筑师之一,他的先锋性来源于他的独特的建筑思想,其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吉勒·德勒兹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德勒兹的“游牧”(Nomad)的概念表现出来。

0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

0.1 哲学基础

在上世纪60 、70 年代,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作为时代变化的敏锐观察者,提出了“游牧”的概念,并作了比较系统的思想阐发:认为由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已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纽带关系,时代的本质更多的表现一种“块茎式文本”,即一切去除了中心、统一的后现代意义上的实体。它去除了 “一”(总体性、整体性、统一性);解除了根—树结构的中心化和层级化限制,自由伸展,不断制造新的连接;不断衍生差异,形成多元和撒播。

通俗的来说,“游牧”的概念也就是指时代的本质表现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表现为多元化、复杂化等等概念,认为世间是不确定的。而后现代思想就是在后工业化社会中,为抵抗客观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急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非理性”排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勒兹的“游牧”思想就是后现代思想中的一块湿地,它几乎聚集了所有后现论的特性,并对整个后现代思想起着巨大的调节和引领作用。

0.2 建筑思想

伊东丰雄在德勒兹的“游牧思想”的影响下,对日本社会的的状况以及生活方式,建筑创作、建筑空间等等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比如,在伊东丰雄看来,“在日本,建筑不是一件长久的东西,他的生命也许就是几十年,大家对这也没有什么抵触感。”“我认为,是运动、缓慢变化的空间以及它们将如何变化下去的那种感觉,产生了建筑中的时间单元。”从伊东丰雄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伊东丰雄对于建筑的“不确定性”的钟情,他认为我们在设计某个项目是,我们只应该关心它在该时期或其后20年的用处,没有必要存在10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极有可能,随着社会条件、经济、技术等的变化,在其竣工之后,就根本没有人再需要它了。

“游牧”思想认为时代的本质是“不确定”的,通过这种“不确定”可以推导出多元性、复杂性等概念来概括这个时代。而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就可以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多元化、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也并没有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所以说,对于“不确定性”的追求可以说是伊东丰雄建筑思想的根本源泉。

下文将通过具体的建筑作品分析伊东丰雄建筑思想在其建筑中体现。

1建筑作品

1.1银色小屋

“不确定性”是“变化”的衍生,因此,也是“短暂性”的表达。正如原广司所说:“如果轻盈是空间的特征,那么短暂可以说是时间上的轻。”

伊东丰雄早期最惯常使用的手法就是通过轻型材料和临时性的材料,来表达他的建筑短暂性的想法。在1984年设计银色小屋时,一个最为原初的想法就是企图用轻金属材料来表现建筑的短暂性。建筑是由7 个大小不同的带有拱顶的独立房子组合在一起的,这些房子各有功能,包括一个由混凝土柱子围成的庭院。菱形钢结构是工厂预制好的,用螺钉固定在相应的点上。建造方式就已经向人们表白了建筑的短暂性,小屋可以被快速的建造,同样也可以快速的消失。这样,环境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如果我们再看看日本的传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石制或砖制,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要重新翻盖,设计出持久、坚固而结实的建筑的理念从来不曾存在。由此可见,日本传统建筑本身就是短暂性的一种表现。

通过银色小屋,可以看出伊东丰雄的早期作品,多是以形式的轻盈、建筑的短暂性来获取“不确定性”的意向,也就是说对于时代的“不确定性”,伊东的回应还主要落在建筑形式的层面,通过形式来诠释时代精神。

1.2、托雷维耶哈休闲公园

伊东丰雄将对于“不确定性”的追求扩展到对自然界展开研究,“风”的流动启动了他的建筑思想研究。“风”的特征有:流动性、飘逸性和轻盈性,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即为“不确定性”的变体。藉此,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开始追求自然界的轻盈感、流动感、漂浮感,企图打通时代精神和自然的障碍,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由此造就了托雷维耶哈休闲公园——有着轻盈的造型和流动的空间。

伊东丰雄在这里依照沙滩的走势设计了三个贝壳状的螺旋形造型。漫步在公园里,你甚至会忽略建筑的存在,因为它与地形和环境结合得如此之巧妙;行走于建筑中,你还会感觉不到室内室外的空间变化,空间的流动性在不经意间达到了极致。在这里,伊东丰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与大海、阳光、沙滩等自然物亲近的方式。看上去尽量少的设计,目的就是摒弃传统建筑的体量感和笨拙感带来的不协调,使建筑更加轻盈,似乎可以随海浪和海风自由摇摆。而这样的轻盈感也使造型和空间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流动性。

在这个设计中,伊东丰雄通过轻盈的造型、流动的空间表达出对“不确定性”的追求。

1.3、仙台媒体中心

伊东丰雄后期的建筑作品更多的是通过追求“意境”中的轻盈来表达”不确定性”,为伊东丰雄赢取世界声誉的作品仙台媒体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建筑作品,他也因此获得年度世界建筑东亚区最佳建筑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等。毫无疑问,这样的建筑也是最系统展示伊东丰雄建筑思想的作品之一。

在仙台媒体中心的设计中,伊东丰雄采用了三种元素:正方形的楼板,树形的管子和分隔内外的表皮。方形的楼板是活动的载体,无柱的流动空间为活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无穷的适应性, 而轻巧的楼板和倾斜的钢管则形成了一个轻盈的视觉感受,再加上表皮玻璃的使用,使得整座建筑显得朦胧,玻璃的反射与折射使得建筑室内犹如陷入一种视觉迷宫之中,这些都使得仙台媒体中心成为艺术精品。

2 结语

总的来说,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和作品一直围绕着后现代社会的 “不确定性”。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多是以形式的轻盈、建筑的短暂性来获取流动感和飘浮性的意向。也就是说,对于时代的“不确定性”,伊东的回应主要落在建筑形式的层面,以形式来诠释时代精神。而伊东丰雄后期建筑思想开始转变到对材料质感层面的研究。到了此时,伊东的建筑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从建筑材料的质感上来获取这种轻盈感,也就是由从强调形体所营造的轻盈感,进而转向“意境”中轻盈,以此来表达时代的“不确定”。这种超越形式而深入到质料中是伊东丰雄建筑思想和作品的一个飞跃。

与20 世纪初的大师们一样,伊东丰雄代表着其所处的时代,无论是短暂性、还是轻盈流动,这些都是伊东对于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对于我们所处时代不断思考的结果。20 世纪70 年代至今是日本飞速发展的一段时光,伊东丰雄以其独特的建筑思想,创造了一个个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引导社会生活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1]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伊东丰雄的作品和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和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5.

[3]C3设计.伊东丰雄作品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4]筱原资明:《德鲁兹—游牧民》, 徐金凤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

本文以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的分析技术视角出发,分别从图示技术、图解技术和语言技术三个方面逐一研究,目的是使建筑初学者在进行作品分析过程中清晰思维和操作方式,并以课程实例练习为例展开论证说明。

关键词:

作品分析,图示,图解,语言

建筑设计作品分析是以建筑设计的结果或已有的建筑设计为对象,并反推其设计思维逻辑的分析。最终分析结果的呈现是否能清晰直接的表达设计作品,这取决于分析技术的合理运用,包括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及技巧,如工艺、工具、设备、设施、标准等。设计工具正是将无法直接传达的信息,如思想、想法和观点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里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技术”,不仅仅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在作品分析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者旨在将分析技术在三年级《建筑构造》课程中对于经典建筑大师作品的分析环节进行实战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经典建筑再解读的精确性认识。

1图示技术

图纸所具有的几何上的精确性是任何其他设计工具所不能比拟的。精确的图纸还可以用作认知分析的工具。用精确的数学表现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图纸作为“工程语言”,是理性的、功能至上的,而不是强调氛围的绘画。设计草图抓住了设计师在设计构思的引导下产生的第一个手势,这些手势在最初的设计中具备了几何学上的精确性;按比例绘制的设计图纸将建设一栋房子所需要的所有方面联系在一起,而模型又把所有的图纸汇总成一个完整的对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俗称“平立剖”,是图纸的最基础且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在缩小比例的同时去掉了第三个维度,从而提高了清晰度,使得图纸成为一个非常有效而又很难掌握的工具。平面图,是水平方向上的设计表达,“是一种完全脱离建筑物实际效果的抽象图案。平面图不管如何有缺陷,在确定建筑物的艺术价值时,它却占着突出的首位。”立面图,是建筑物在垂直投影上所得的抽象图形。“剖面图显示的是物体的剖切侧面所看到的景象,如同物体就在我们面前。剖面图不仅显示了水平尺寸,同时还显示了垂直尺寸。”1992年埃森曼提出“所有与三维现实无关的东西都应能在计算机上绘制……平面、剖面和立面回归到了图中的空间、透视的空间。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再画图的原因。”为此,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就取代了图板在建筑实践中的地位。传统的二维图纸真正具备了无限的维度,并那能够随意地与其他数据相结合并且用各种方式。轴测图、透视图——轴测图示在设计分析中用来帮助理解建筑内部构造,以弥补平面图在传达建筑信息上的不足。透视图是把平面、立面和剖面图中的几何信息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且将它转化成一个生动的三维图像。它是用与统一的三维系统有关的所有要素来表现空间环境,更倾向于反映包括环境在内的整体效果:一方面是理论的图形结构,另一方面是空间环境实用的、艺术的描绘。透视图迫使观察者必须按照作者所选定的时间、光线、视角和距离去看一个环境。模型——克里斯蒂安•根斯希特的《创意工具——建设设计初步》中对模型一词的定义,“物体三维的、经过简化的、按比例缩小的表现形式,既可以用于形式推敲——就像图纸那样——也可以用作表现将要完成的一件作品的样本。”奥托•艾歇尔也说过“设计就是建构模型”,“一种由陈述、概念和概念化的操作组成的结构”。而模型图示更多的是与图纸表达一样,都具有抽象的技巧和比例的缩小。模型图示比二维图纸更具有三维的表达能力,这使它变得生动而形象化。它对材料的选择自由,不像样板或者原型那样要用与实际完成的作品一样的材料。模型可以用简单、柔软的材料来表现建筑,正是它们实际建筑材料不同的区别体现了这种设计工具的理论一面。

2图解技术

“伯纳德•屈米将根据运作机制将图解作为可以操作的图形分为四个类别:概念图解、转录、变形序列、可互换量图。前三种针对图解对象运作逻辑的分析,后一种是依据前三种图解方式做一个全面概括类的分析方法。”以屈米的操作图解为基础,这里把分析性图解表达方法分为概念图解和转译图解。一方面区别于设计中图解的主观生成性,另一方面区别与常用的平、立、剖面的图示表达,必须是对本质关系的描述。概念图解——倾向于一种快捷方式的表达,是将分析对象大量的和不同类型的信息转变成一个精炼的概念。概念分析图解通常是在平面图的基础表达方式上进行的,因为平面图是最传统的表达方式,利用比例尺、图纸可以包涵大范围的相关区域和大量的信息。如,对博物馆功能关系的分析图解表达。立面图解和剖面图解虽然表示的范围和规模不如平面图解那么大,但是却可以弥补平面图解在垂直方向上表达的不足。图解可以是二维的,可以是三维的,可以使静态的,可以是动态的。随着计算机三维建模方式的普及,轴测技术在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技术支持,表现力度大大增加。较之于二维的平、立、剖面基础上的图解更能直观反映分析结果。基于三维轴测的概念图解更能立体化的分析建筑作品设计意图。如,对空间三线分析表达。转译图解——指用特殊的推论方式把分析对象转化成建筑学内在性范畴中的纯粹几何关系。转译,顾名思义是对抽象的再抽象,目的在于从设计中产生概念。在批判传统分析图解的同时,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现。如对于环境的认知,从航拍图中文脉的转形,让分析背景和条件变得清晰可见。以图解的方式作为过程的初始点介入整个分析中。这种图解的清晰性是指图解的内容简单明晰,使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所表达的内容。要求每一幅图解仅反映一个核心内容,而不传达多余的信息。另外,图解通常是用来反映变化、发展和进程,因此在表达上具有系统性。

3语言技术

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如何描述设计分析结果,在于对分析思想进行解释和抽象,然后再用别人能够理解的词或句表达出来。语言这种媒介正是用来检验设计作品分析结果理念的确切性和可理解性。成果分析——旨在针对分析结果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一样,都是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的一个抽象性语言表达。通常以因果关系的方式呈现,即任何一项分析结果必然是由另外一项分析结果所引起,而它又必然引起再另外一项分析结果。成果总结——评价首先是对一种判断的语言表达,正如上述的图纸是分析思想的表达一样。分析结果的得出大多以图表结合的方式表达,绘图和模型,包括手工与计算机制作的。对建筑基地、空间、及其他诸多方面条件的分析和综合,首先要学习分析建筑设计作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也需要获得对材料、结构、人体姿态运用及人的时空经验的基本认识。但是,这里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是在没有通过模拟实践的情况下完成的,实际上并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详细解释和分析,如对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的图解表达。事实上,绘图类的表达手段对研究材料、结构、建造方式来说从来不是完善的工具。研究推敲建造,则有必要直接进行材料、结构建造方式的实验。

4总结

分析技术不仅是能够产生图像的视觉工具,而且可以用视觉的形式表达内在的想法,以使这些想法能够被看到并且传递给其他人,而产生文字的语言工具能够对设计想法进行描述、分析和评论。

作者:蒲阳 鲁杨

参考文献

第4篇

除了对达・芬奇无以伦比的天赋和对其遍布世界作品(无论成品还是半成品)的崇拜之外,从达・芬奇本人和他的思想中,我们还是能领悟到更多的东西。无论是在米兰Ambrosian图书馆举办的展览,还是在本期I'Arca杂志中刊登的手稿作品,都展示出达・芬奇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卓越的实践探索,而这也恰恰证明了一个无可辩驳的观点:他是一位对建筑和生活方式有着深入思考的多面天才。但是在这些或者虚无,或者现实的课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这些工程项目都清晰地展示出了精巧的设计构思,这种构思可以将达・芬奇全部的想法都通过一张透视图体现出来,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体,也并非精密的建筑逻辑亦或是纯雕塑的立面,而是将重点放在使他的作品可以与公共和文化空间相协调,从而从某种程度上设计出适于人们居住的房屋。

在达・芬奇看来,城市就是一个居住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和安居乐业的居民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心目中理想的城市蓝图是没有城墙的,只有交织的街道(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货物运输的顺畅、居民出行的便利,同时也保证了环境的卫生与清洁),架高的行人通道,住宅的凉廊和露台,富人居住的中心社区以及为穷人提供的松散住宅。更确切的说,房屋、城堡、和私人住宅的设计布局都遵循着合理性、装饰性和共存性这三个原则,具体表现为:他在住宅楼内假想了一种复式楼梯系统,这样在来回走动时可以确保私密性;他为Francesco I设计了一种“现代式”的城堡,里面有开阔的庭院,巨大的落地窗,甚至还有一个游泳池;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共健康,他研究出了一套道路清洁和垃圾回收系统,他将教堂定位在中心建筑的层面,使教堂建筑可以体现出对的庄严之感。

达・芬奇的建筑思想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居住者的身上,包括他们的日常行为方式、爱好和诉求。同时,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来源于他所积累的居民行为方式、文化倾向和潜在需求。达・芬奇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生动地展示出了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功能性”的理念,换言之,这是一种信条每一项工程都必须将满足居民需求放在首位。然而,在达・芬奇的设计中,这个“完美功能性准则”(从古代开始,该准则就在“目的至上”的理念之下被广泛采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某项服务,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将建筑和社会劳动成果合为一体,充分地重视人类在群居生活中深层次的感觉体验,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据他所说,人们要想理解建筑,就要把自己当做医生。一名医生,要想治病救人,就需要“了解人、了解生活和种族,当然还要知道健康为何物”。换句话说,专业技术要建立在一种思想之上:要超越技术本身去寻求一种意义深远的建筑理念,从而在各个因素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就像达・芬奇在人体研究领域中所持有的敬畏之情那样,“没有什么能与肉体承载的灵魂相提并论。”

第5篇

悬浮之城

这是美国建筑师为2016年奥运会设计的海上体育馆。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而该市是典型的海滨城市,海岸线长达636千米。在海上体育馆举办奥运会,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海上大厦

这座巨大的摩天大楼完全漂浮在海面上,可以居住数万人。大楼的能源完全自给自足,包括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洋流能。大楼内部拥有蔬菜种植大棚和海水淡化装置,只有粮食来自于陆地。独特的设计令这座建筑抵御风浪的能力很强,不会在台风之后就支离破碎甚至沉到海底。

漂浮城堡

这是由一片漂浮别墅组成的小型社区,连成一片的建筑令整个社区更加安全。别墅有不倒翁一般的浮体底座,居住其中的人不会因风浪而有太大的颠簸感。该社区拥有先进的集水和排水系统,可以收集雨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多余的雨水则及时排放到海洋中。

绿色海星

这座建筑仿造海星的外形进行设计,由此增加了它在水上漂浮的稳定性。这幢由挪威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已经开始在马尔代夫建造,预计在2014年建成。大楼共有800套住房,可供至少2000人居住。马尔代夫官方希望未来的气候会议在这里召开,以进一步吸引人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

海洋大厦

这座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倒置在海洋中的摩天大楼,它的底座位于海面,靠海水的浮力托起水下部分的建筑。这种设计令其稳定性比一般漂浮建筑更好,在暴风雨降临时下层建筑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居民的出行不是很方便,必须依靠造价昂贵的潜艇。

沿海大厦

这种建筑看起来像一个摩天轮,实际上是由英国建筑师设计的可以在海洋上漂浮的一个大工厂。这个工厂每天可以培育大量颗石藻,然后排放到海洋中。颗石藻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变成石灰石沉积在海底,可有效延缓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

第6篇

Kelth WiIliams已建的工程项目中,已荣获超过25个重要建筑设计大奖,他是唯一一个两次获得享有盛誉的“年度BD公共建筑设计师”大奖的设计师,获奖年份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第一本介绍他工作室作品的主要书籍名为《Keith WiIliams:具象的建筑》,该书由澳大利亚的Images Publishing有限公司出版,于2010年1月份登陆英国,并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发行。

本刊有幸与Kelth WiIliams建筑事务所建立了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本期我们重点介绍了Kelth WiIliams的几个已建和在建的文化博览建筑项目,透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深刻体会其“具象的建筑”。

独角兽剧院(伦敦,2001年~2005年,获奖项目已建成)

获得多项大奖的独角兽剧院(The Unicorn Theatre)专为儿童和年轻人服务,它位于Tooley大街,就在伦敦桥和泰晤土河附近。独角兽剧院是自1976年英国国庆日以来建造的唯一一座新的伦敦中心剧院。它设有一个能容纳320人的剧场、一个实验小剧场,教学场所以及排练场,公共休息区和咖啡厅,而且是全英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戏剧教育研究机构。

独角兽剧团由Caryl于1947年创建,在两辆前军用防御卡车上开始了巡回演出。自1967年起,独角兽剧团与其它演出团体共用位于柯芬园的艺术剧院,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那一年他终于获得一处属于自己的固定演出场地。在2000年下半年,独角兽剧团发起了一项欧洲范围内的建筑设计大赛,在此次大赛中,KeithWiIliams建筑事务所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获胜的设计作品受到艺术总监Tony Graham独创的剧院设计作品之影响,但同时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灵感:谨慎参考国内类似项目的特点,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仔细考量,以及从雕刻的角度来处理该项目的外形结构。

在我们工作室和独角兽剧院的共同合作下,最终的剧院大楼耗费五年时间终于完工。引用Graham给他的设计师做简报时的一句话:“(这座建筑)粗犷与美丽并存。”

就市区的景观而言,新的独角兽剧院延续了Toolev大街上多变的建筑风格,Foster and Partners公司的巨大的玻璃幕墙办公楼作为背景,将独角兽剧院与泰晤士河分割开来。

整座建筑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而这些设计实际上是经过建筑师深思熟虑的。新的剧院大楼就是一座不对称的展厅。建筑的外立面是开放性的,有的地方还采用了透明的设计,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大楼的核心区域向公众展示出来,但是,在建筑的某些部分成了坚实硬朗的外形,同时在上面精心设计了窗洞开启的位置和顶灯照射来对建筑表面加以点缀。这样的处理方式代表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就像以前在伦敦该地区的建筑先例一样,狭窄的街道和从前建在这里的仓库,以及附近19世纪的伦敦桥站的铁路高架桥。

L形的休息大厅内部采用透明设计,两边分别是Toolev大街和名为“独角兽之路”的人行小道,直通泰晤士河。休息大厅分为很多层次,并且采用透明设计,从里面你可以看到小剧场和巨型楼梯――它通往7m之上的维斯顿剧场(观众厅),维斯顿剧场覆盖着防氧化铜板,横跨在休息大厅和“独角兽之路”的上方,十分壮观。

建筑所用材料随意而又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加固了建筑的主体结构――每一个外立面都采用了抽象的不对称雕塑形构造。维斯顿剧场的镀铜材料与舞台上铺设的彩色釉面砖形成鲜明对比。剧场其他部分使用了亮面的涂料和蓝色的工程砖。

异常突出的观众厅,底部已经受到侵蚀的风格主义的角楼,他们都有巨大的建筑姿态,这些都说明新的剧院大楼是面向整座城市的,但是它在服务儿童方面又有很多特别的巧妙设计。舞台、包厢,座位,特别是观众厅本身的外形就来源于叙事故事,这一切都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座美轮美奂,独一无二的新剧院。

这座由Lord Attenborough于2005年12月1日剪彩开幕,总面积3650m2的剧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夺得多项大奖,并在2006年斯特灵大奖的倒数第二轮被列入候选名单之中。

韦克斯福德歌剧院(爱尔兰,2005年~2008年,已建成)

就如格莱德堡歌剧节(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节之一)在英格兰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一样,韦克斯福德歌剧节在爱尔兰也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因此,由我的工作室和爱尔兰政府(市政工程建筑师办公室)设计的总面积达7235m2的新的韦克斯福德歌剧院(Wexford Opera House),就成为了过去几年中爱尔兰最重要的艺术建筑工程项目。新的歌剧院位于中世纪沿海小镇的中心地带,就在前节日歌剧院的旧址上建造。在新歌剧院里,主表演厅的780个座位完全采用北美洲黑胡桃木的材质,除此之外,还设有设备齐全的舞台塔和后台,以及可移动的1 75个次众席,连同排练场地,演出设施,酒吧,咖啡厅和休闲场所等一应俱全。

总之,通过将自身与韦克斯福德中世纪中心地带(位于复原的斜坡状建筑群后面)的历史沧桑感相融合,新的歌剧院大楼保留了原先皇家剧院非比寻常的神秘与惊奇的元素,盛大的建筑规模以及其对韦克斯福德地区建筑风貌的贡献从斯拉尼河畔看去显得尤为明显。在韦克斯福德两座受Pugin启发建造的教堂和一座意大利风格的方济会寺院的旁边,全新的舞台塔矗立在地平线上。在充满历史感的城镇风景中,一座出人意料的新文化建筑诞生了。

观众厅内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提琴的形状和传统马蹄铁线条的歌剧厅空间,观众厅的座椅全部由美洲黑胡桃木制成,靠背镶有紫色皮革,看起来质感十足,非常符合其当代设计的理念。

尽管现阶段的设计构思以秋季歌剧节为主要对象,但是新的歌剧院旨在成为一个常年的艺术场所,为韦克斯福德歌剧节的附加演出和来访的各大团体服务。

这座著名的获奖建筑由爱尔兰总理Brian Cowen于2008年9月5日正式剪彩投入使用,科萨科夫的《雪之少女》于同年10月16日在该剧院开始演出,这也是首部在新剧院上演的歌剧。

新马洛剧院(坎特伯雷。英国,2007年~2011年。在建获奖项目)

新马洛剧院(New Marlowe lrhealre)是以与莎士比亚同时期来自坎特伯雷的著名都铎王朝剧作家Christopher Marlowe名字命名的新歌剧院,总面积4850m2,位于城市的历史核心区,将在目前的旧剧院所在地建造。

马洛剧院拥有为数众多的忠实观众,是这座城市及所在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现存剧院大楼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一座电影院改建而成,与其说它是一座英国最著名历史城区里的主剧院,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低档花哨的海滨建筑。旧楼将被拆除,仅保留舞台塔的钢架结构和次舞台。新的马洛剧院将在原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范围包括毗邻的拆迁区域――这片区域穿过城市中心,并将剧院所在地与Stour河畔连接起来。

新的大楼会设有可容纳1200名观众的观众厅,设有两层弧形楼座、舞台和乐池;此外,楼内还设有一个150个座位的小剧场、咖啡厅和酒吧,以及排练场和后台设施。建筑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柱廊结构的玻璃休息大厅围绕而成,休息大厅也会将剧院新的公共空间和露台与Stour河相连。

新剧院大楼采用单一结构,但是在外形设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目的是使这座建筑既可以在圣彼得教堂和Priam街其它已存建筑群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不会被重建的舞台塔的高尖顶喧宾夺主。一座高8m,改造过的柱廊环绕着玻璃休息大厅,它的功能在于可以使必要的大型组成部分如主礼堂和舞台塔与Friars街上2、3层的历史建筑物和谐共存。同时,它也为休息大厅的南面提供遮挡,防止阳光直射。

分为三层的休息厅将所有主要的公共区域和两个观众席结合起来。它在白天看起来像一条水晶缎带,而到了晚上则变化成一道光芒,它开放而又魅力十足,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以长期举行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潜在场所。

城中最高的建筑是教堂钟塔(Harry钟塔),而马洛剧院现有的舞台塔则是城中的第二高度。然而,舞台塔设计落成后,缺乏美感,它已经无法满足戏剧演出的需要。威廉姆斯决定要对舞台塔重新设计,使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并改变其矩形的外形轮廓,让它更加具有动感。因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将现有的舞台塔的高度增加到9m,做成塔尖的形状。由于施工地点毗邻一处世界遗产,因此该提案在城市里引发巨大的争议,但是其最终还是被采纳了。

在大教堂的对面,新的舞台塔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高耸在城内的尖塔式建筑,同时它也并未掩盖中世纪教堂宗教建筑的光辉。

舞台塔表面会有银铝电镀层,距离电镀层500mm的地方会覆盖不锈钢丝网,这样不仅可以模糊舞台塔的形状,而且当白天和日落的时候,通过巧妙的反射云和日光,舞台塔表面会发出微微光芒。到了晚上,舞台塔会灯火通明,大大提升了戏剧效果,不仅感染了近在咫尺的观众,也感染了城内其他地方的人们。

与独角兽剧院提高主剧场设计标高的设计方式如出一辙,马洛剧院的第一层楼座也比入口处高出5.5m,这么做可以使休息大厅从下面经过,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大河的美景。第一层楼座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防氧化铜合金,在两个观众席之间造成视觉差的同时与城市红色和棕色的屋顶形成呼应。

奇切斯特区博物馆(英国。奇切斯特,2007年~2011年,在建获奖作品)

奇切斯特城全城被一面主体完好的中世纪城墙环绕,墙内的旧城被一条以中世纪市场十字架(旧时建于市场中用来张贴告示)为中心的十字形街道分割成大体面积相同的四部分。面积达1300m2的新切斯特区博物馆(Chichester District MuseumChichester)新址以及其周边26个住宅项目位于西北半区,在城市西部干线的西大街和中世纪教堂的上方。

从West北侧和耸立的中世纪钟楼开始,奇切斯特城的整体风格便开始发生了巨变。博物馆所在地的周边风貌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之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那一时期很多街边的历史建筑都被拆除。因此,除了Tower Street南侧与博物馆对面的建筑外,只有极少数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保留了下来。博物馆新址现为一处停车场(棕地),在它下面是罗马浴池的遗址。

作为回应,我为博物馆和住宅所做的设计旨在通过建设统一风格的街区,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建筑纹理,从而使Tower大街和Woolstaplers大街拥有全新整齐划一的街道风景。

这座罗马浴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9年~96年,罗马弗拉维亚时期。那时奇切斯特的罗马名字叫:Noviomagnus Regni,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将它发掘出来。在奇切斯特区博物馆的入口展厅处,作为博物馆固有的一部分,罗马浴池会在原址向公众展出。在考古展览区的上方是新的展厅。除了设立公共设施之外,博物馆还会包括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展览、藏品收集,研讨机构、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区,以及一个学习室。

博物馆会拥有超过1000份的全球地质样本、8500个各个历史时期的手工制品、3600份以上的影像资料以及超过30X项考古成果,这些成果描述了奇切斯特地区自地质时代以来的历史变迁。

新的公共展览区垂直排列,分为三层,由一段楼梯相连,楼梯通往博物馆的最高处。在那里包括大教堂在内的城市景象尽收眼底。

整座城市的公共和宗教建筑,如市场十字架、大教堂和钟塔,这些都采用城市本地的白色石块作为建筑材质,另外一些则使用砖块再加以粉刷。新的博物馆表面将覆盖着仿旧的白色石材,从而使他在建筑性和文化性方面都能与奇切斯特宏伟的公共建筑传统相一致,并在Tower大街其他砖制建筑中脱颖而出。同时,住宅区的开发对博物馆的建筑风貌起到了辅助作用,他采用红砖建造,大楼顶部按照该城市典型的房顶形状进行设计。

博物馆和住宅楼都只有三层,与城市建筑的一般规模、与面向南方,在Tower大街东侧的注册文物建筑协调一致,他们覆盖着镀锌材质的屋顶也被解读为屋顶风景的一部分。在博物馆东侧末端,主立面包含着一座立方体形状的角楼,从而给街道的景色添加了更为丰富的元素,同时也使博物馆成为West大街和城市北城墙道路之间的标志。

新的博物馆的建成力图在现代与历史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座建筑既表达了对城市自身历史遗产的自豪与尊重,同时也像其他城市一样,必须欣然接受文化的变迁。

托里诺文化中心(意大利。2001年,国际大赛获奖作品)

托里诺文化中心(Centro CuIturaIe di Torino Torino)是为意大利托诺里城设计的一座综合性艺术大楼。在此次国际大赛中,该设计方案是由项目赞助商ComunedI Torino挑选出的唯一一个来自英国设计师的作品。该建筑总面积为40000m2,包括一座新的城市图书馆和一座设有1200个座位的音乐厅。我们在该项目的环境与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在楼体南立面内侧使用了遮阳百叶窗,我们在而后的阿斯龙市政大厅项目中也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

都灵市三面都环绕着阿尔卑斯山,宗教建筑是市内建筑的主体,此外还有数目可观的私人住宅,房屋。文化中心项目坐落在前工业区内,其前身为已破产的内比奥罗加工公司。我们并未将该建筑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设计,而是将它视为一座以图书馆和音乐厅为中心的全新综合体。整座大楼犹如

个“容器”,建筑内部规划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区域的功能性,虽然都被装入其中,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图书馆立方体”分为多层,不仅发挥着城市主要图书馆和艺术机构的作用,而且还担任着更为广泛的城市角色。一座巨型阶梯向上穿过中庭,将新的街面前院与大楼顶部的公共广场连接起来。楼顶花园广场意在成为一处全新的休闲场所,为都灵提供新的都市空间,它完全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城市,使人们在上面可以一览城市风光和阿尔卑斯山的美景。

中庭的垂直空间面积很大,不管是去楼顶广场的游人,还是通过安防系统进入到图书馆各层的读者,都会从这里经过,它也被当作是疏导人流的首要渠道。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多层图书馆代表了知识的层次感,设计直观,游客从入口处就可以一目了然。

“图书馆立方体”,作为整座大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对Torinese复兴时期意式建筑在当代的重新诠释。不同的是,这座意式建筑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使他们能更好的获取信息,使知识和文化的所有权重新回到广大市民手中。这样的理念通过大楼外部通透的设计得以体现,精挑细选的建筑材料再加上自然光与人造光的交互映射,使整座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巨大结晶体。

能容纳1200人的音乐厅的设计规划完成较晚,一座突起的新式花园将它与图书馆主楼和中庭分割开来。大厅位于复原的内比奥罗建筑的庭院内部,采用新式的玻璃环绕结构,这样就创造出了大量的内部空间,为戏剧及音乐演出提供了演出场地。

该建筑设计方案的精髓在于它与公共范畴的融合能力,鼓励来访者去体验新综合楼的各个方面,无论他是好奇的孩子,还是博学的学者亦或是意兴盎然的游客,同时,对那些只是想从楼顶广场俯瞰整个城市景观的人来说,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Keith Willilares建筑事务所

编译:苗淼,《建筑创作》杂志社英文编辑

许松华:《建筑创作》杂志社编辑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表现;符号;视觉传达

我国的建筑领域中以前是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但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和累计,我国建筑领域中各种高深的理论以及复杂的建筑形式不断的涌现。但最后都是为了要回归真正的建筑本质,即对美学的一种追求,建筑美观这一命题永远都是中心内容。而建筑界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得建筑的形象更加丰富、新颖以及美观。

1、建筑表现

建筑是构建一种人为的环境,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提供适宜场所。在哲学范畴,建筑的本质就是空间,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具有功能性。在实用的基础上,建筑造型可以是复杂多变的。建筑艺术是作用于建筑群体,立足于平面,对建筑群体的形态构成,色彩处理、材质运用等方面进行设计加工,最终形成了一种实用性综合造型艺术。而建筑表现即是这种实用性综合造型艺术的前期展现方式。在计算机还未如此发达的时期,建筑表现主要通过手绘的方式来完成。手绘制图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如建筑速写,速写草图可以快速记录和表现设计师的想法,速写则是绘制技法之一,利用线条的虚实、疏密,来表现建筑体或建筑群体的形态特征和前后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表现的形式更加拓宽了,衍生出了有电脑模拟现实参数所渲染出的效果图和三维形式,将原有的手绘效果图纸转化为视觉表现形式。相较于手绘制图,计算机绘制的效果图更加逼真,是将模型在真实的环境数据下渲染而成,给观者的感受更直观。利用计算机来制作出的效果图,在当今建筑业中已经成为了建筑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建筑表现效果图中,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是最基本的要素,通过构成中不同手法的理解,来表现所要求的主体。例如在后期配景中,植物的疏密分布,排列方式整齐或组团分散,色彩鲜艳或厚重,这些因素都可以丰富效果图的层次,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建筑表现效果图不用于普遍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作品,它不仅着眼形式,更要求抓住设计作品的重点,使得图中主题鲜明。针对这种特殊性,效果图必须在确定大基调的情况下,更加注重虚实与主次。加之一定的技术辅助,将设计作品细致呈现。

2、建筑形式的概念

(1)建筑形式的产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建筑师多采用水粉、水彩及喷笔工具来辅助设计,或制作木质、纸质的简易立体模型,依靠透视学和人体工程学等手段来设计表现建筑。其一,由于有些绘图工具的特性,导致了绘制效果图难度增加。其二,这样的建筑表现形式虽可以体现一定的空间感,但只能局限于某一个角度,不能让观者深入了解和感受建筑本身。其三,也局限于画材画具,很难表达出建筑的特殊立面材质。九十年代,“CAD”等系列软件开发和应用,同时“3DS”、“PHOTOSHOP”及“3DMAX”等多种图形软件的出现,将建筑表现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计算机中的建筑模型,可多视角转动,拥有逼真的视觉效果,细节表现丰富。为建筑设计师与客户沟通上提供了巨大的便捷。但是这样的效果图也存在着弊端,有模型经过渲染而得的效果图,视觉角度还是有限制,观者在观看效果图时,可能会产生抽象感,不能真切体会建筑群体间的空间关系。建筑动画虚拟技术的产生与广泛的运用,可以增强建筑作品给观众的直观感受,不仅是观者走进建筑作品,获得想要的信息,同时也提高了双方的效率,对后期施工、宣传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筑形式的现实意义。建筑形式是指为表现建筑以及建筑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动画影片,是动画体系中将动画技术应用在建筑表现领域的一个分支。在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如剧本设计、镜头切换、音效、字幕、后期配音等。建筑动画是建筑设计作品的一种动态演示,能够全方位、直观地给观者提供有关虚拟建筑的仿真空间效果。建筑形式能够节省物资、快速表现的。通过建筑形式,建筑设计师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不受空间、工具的限制,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环境,在虚拟空间中构筑具有创意的设计作品,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可做出不同的方案来比较,分析不足,及时补充改善方案。建筑形式能够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通过生动形象的三维动态模型,建筑设计师可以像甲方全方位展示了建筑内外部空间与周边地理环境,使甲方能够身临其境,提出修改意见,决定最终方案。在确定方案后,建筑动画也可以为项目进行宣传,为大众所知。消费者也可预先了解项目和订购方式,刺激产生的购买欲望,达到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营销模式。

3、建筑形式的表达方法

(1)建筑形式的视觉符号系统。建筑形式主要是通过视觉符号系统来传达的,根据皮尔斯的定义,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亦即意义。[1]将建筑形式中的视觉对象被归纳为一个个符号,并最终区别于其他形式。这一概念建立在符号三元关系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形式中包含了大量的符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建筑形式的视觉符号之所以产生,其实是以认知为目的。真实建筑空间中的体验和感受是一种包括五官感知的综合形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观者更加亲身体验建筑群体,建筑形式中所要包含的内容就极为重要了。这其中,视觉符号就发挥了充分的认知功能,使得观者能够从建筑形式中迅速地对建筑深入了解,对其周边环境直观而准确清晰的认识。

(2)建筑形式的视觉传达。建筑形式生成方式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在计算机上制作出虚拟的三维建筑环境。可以根据实际地形的等高线生成虚拟的数字化三维地形,并将各种三维建筑模型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布置其上。在这其中,用于建筑形式中的每一个虚拟模型都具有可观、可感性。在建筑形式中,每一个建筑形象的视觉符号都必须有相对应的那个真实建筑构件,而各个元素之间的尺寸比例也会符合建筑图纸所标示的尺寸比例,材质表现更是贴近于现实存在。

4、结论

要让一座建筑获得人们需要的美感,要从整体着手,要具备完整性,不仅在功能和结构的角度去考虑这一点,更要从建筑物所能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上去体现内外整体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孟妍.建筑动画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