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19:30:23
序论:在您撰写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社会工作;灾害预防
一、灾害预防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频率高、区域广;而且除了地质和气候影响下的自然灾害,在发展主义背景下,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灾害抵御能力较弱,这些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1/2。国际减灾策略组织(ISDR) 的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110 亿美元的损失,占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60%以上。
面对如此多种的灾害,我们]除了被动的应对,还需要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通过体系建设预防、以及最大限度地减低灾害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二、灾害管理中的社会工作现状
(一)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的作用
在灾害管理中,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是主导部门,政府的科层化结构决定了职责的专门化、规则化、等级化和技术化,有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但是当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却存在反应速度过慢、协调周期过长等问题。而常态下的市场被破坏,恢复周期较长,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此时,社会工作组织在灾害管理中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非政府组织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权益的倡导者,可以为政府制定应急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帮助制定出符合受灾群体需求的较为有效的救援和服务方案;还可以促进救援和重建工作更加细致、全面开展。第二,社会工作组织的扁平式网络型组织架构,使其能够对于信息和决策快速反应;在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时具备了灵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第三,社工秉持的“助人自助”理念,注重带动受灾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赋予他们希望和信心。
(二)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的角色
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灾难的介入主要集中于物资救援和紧急救灾,之后逐渐发展到对被影响的个体、家庭和社区的救助,以及为有特别需求的群体提供服务。目前对于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的角色,社会工作专业内部已达成共识,认为社会工作介入灾害的角色是多元的,如Lena Dominelli曾指出,社会工作者包含了以下多重角色:协作者、组织者、社区发动者、协商者、保护者和倡导者/教育者。而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微观层面工作和宏观层面工作。
根据国际灾害研究的发现及灾害服务组织的经验总结,灾害周期可以分为:预备期、回应期、重建期和缓和期四个阶段(冯燕)。预备期的工作包括训练、演习、警报系统的处理等。回应期为紧急救援阶段,工作包括紧急救援、疏散、道路清理、食物与避难所的供应、医疗协助、危机咨询与干预、协助灾区农产品在市面上的供应等。重建期通常需要持续好几年,甚至还可根据重建工作的规划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为灾后紧急救援到一个月的临时安置;第二阶段为灾后一个月至半年内,此阶段的工作分为灾区的工作和一般社会的工作两种;第三阶段为灾后六个月至三年的中长期复健阶段,家庭、小区和社会的重建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在不同的灾害阶段,社会工作者所担任的角色不同。根据《灾害社会工作一中国的实践与反思》一书中对灾后社工角色的研究,社工的角色可分为五种:资源整合和资源链接者、需求评估者、个案管理者、心理支持者和社区组织者。他们运用的是优势视角,十分注重重建社区的能力建设和资产建设。
(三)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中的反思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社工组织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社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社工组织是第一次承担如此的重任,也存在一些不足。公益组织在灾害初期的“进驻”和重建时期的“大撤退”,体现了组织的无序性;在对灾区的群众的心理辅导和需求调查中体现的无序和无结论,给灾民导致了二次伤害。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对灾后社会工作的大反思,人们开始关注灾害中社会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
作者认为如果发挥了社会工作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那么社会工作在灾害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更大的帮助。虽然社会工作在预备期的工作较少被提及。但是灾后社工角色的研究对于社会工作者在预备期的角色和工作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在灾后进行资源链接、心理支持、社区组织发育、生计项目的发展等活动中的能力体现,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平时积累相关的经验、技巧和方法。社会工作在灾害预防中能帮助人们提升抵御灾害和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三、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
社会工作具有预防的功能,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更要采取措施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李迎生教授认为,预防功能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实现:预警和应变。预警,即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先警报;而应变,即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预防问题的发生,社工可以通过强化个人或群体的功能、强化社会支持体系来进行应对。
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和难以预计的特征,这些使灾害的预防具有无限期性特点。而深层、长期、细致入微的社会工作,在灾害预防时期,完全可以帮助人民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
做好灾害预防的工作,社会工作可以从以下五点出发:
(一)倡导和实施社会政策
在灾害救助中,制度建设十分关键。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可以起到政策倡导者和实施者的作用。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使社工对于民众需求的种类、标准和社会不公平现象有现实的了解,通过对政策提出意见或建议可以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实践社会公平。
(二)搭建信息平台
搭建信息平台,对民众进行防灾、备灾、减灾方面的培训和避难信息的普及。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质、气候、文化、传统、资源,选择宣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遍布城市的市民学校、社区学校对辖区居民开展防灾救灾知识教育,努力提升居民灾害危机管理意识。
(三)弱势地区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组织要在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少数民族等地区做调查和宣传,引起相关部门和组织团体的关注,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帮助他们建立应对灾害的机制和建立社会支持的网络。尽力将最宝贵的资源链接到最有需要的人群中,维护社会公平。
(四)协助防灾救灾队伍的建设
社会工作组织可以协助防灾救灾队伍的建设。灾害危机的预防需要建立一支能够随时投入战斗的救援队伍。防灾救灾人才队伍包括,各地应急组织机构的专门人员、基层组织准社会工作者、在校的社工学生,以及有志帮助他人的志愿者等。可以运用志愿者管理方法来对志愿者进行引导、培训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和清等,《灾害社会工作一中国的实践与反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张强等,《巨灾与NGO—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应对》[M],北京大学,2009。
[3]刘毅,方进玉,《日本地震 中国如何》[J],瞭望,1995 (5)。
[4]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