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16:49:15
序论:在您撰写业务员铺货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有一个业务员送货时,终端店货架已经满了,没有地方摆放产品,就直接放在仓库里了。过了一段时间,业务员回访,也不查看店内有没有货,放在什么位置,只是例行公事般地问老板卖完了没有。老板头也不抬地就说:“没有。”当然没有卖完,货全都在仓库里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业务员又去问老板卖完了没有?老板一想,产品还放在仓库里呢。他又不好意思对业务员讲,只好说:“不行啊,这个产品卖不动。”业务员回去就跟老板说:“这个产品卖不动。”
试想,这种只送货不理货,卸完就走,也不管产品最后放到哪里、有没有陈列、陈列位置如何……这种不管市场的行为,就算产品再好,怎么会有销量呢?
铺货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入木三分:
1.业务员不是送货员。
业务员不是送货员,送货员只管送货,客户不要货,他可以走开,但业务员就是要直面客户的拒绝,甚至是责难,要去改变客户的想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作为业务员,要千方百计的让客户接受产品,让每一个终端客户都看到样品和包装、知道价格和利润,更要让终端客户知道产品的独特卖点、品牌和产品的美好前景,每一次拜访客户都要有成效,业务员越认真越负责,终端客户越容易订货,反之业务员敷衍塞责,你就别指望终端客户订货卖货了。
2.铺货是循序渐进的事情。
产品铺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新品牌新产品,不能急于求成,客户对产品需要有了解和接受的过程的,业务员不要指望去推销一次,客户就答应要货了,当然也有终端客户马上就订货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业务员一次、两次、三次……直至多次去拜访终端客户,在拜访终端客户时不停地为客户解疑答惑,逐步建立信任和好感,最后形成订货,拜访客户的过程就是让客户充分接受品牌、接受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急不得,要有耐心和恒心!
3.铺货日记不能省。
铺货要做好市场日记,学会分析、总结、提高,找出合适的铺货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市场日记就是要对每天的铺货情况做一详细记录,记录每天的铺货路线、终端客户的详细资料(地址、电话、老板、经营产品、竞争产品等),还要记录哪些客户订了货、哪些客户没订货、为什么不订货、约好什么时候再拜访等等,这样一来便于完善铺货策略,二来便于下次铺货的计划安排。因此一定写好铺货笔记,用好铺货日记。
4.铺货很重要,理货更重要。
帮助店主把产品摆上货架,价格标签、宣传海报都布置到位。然后跟客户约好下次摆放的时间,检查存货。
没有市场调查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市场问题,没有市场调查就没有市场发言权,第二天成经理决定亲自到一线市场看看。
Z市,成经理跟驻地业务员小郭一块来到了一个乡镇,小郭带领成经理来到一家店铺,小郭在前边,成经理跟在后边,“大姨,送货的”小郭对一个年长的女性说道,“送什么货,价格怎样?”年长的女性问道,“卫生巾,245的五元供货,零售六元五角……”小郭介绍着,“有点贵,我先不卸货了!”年长的女性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姨,那我们先走了,改天再来给您送货!”小郭说完疾步走出店铺。又选择性地去了几家店,铺货真的很一般,“小郭,你最多的客户拜访了几遍?”成经理问小郭,“第一遍还没跑完呢!”小郭说道,“难怪店铺不进货啊!要是换成我,我也不订货啊!”成经理似有所悟。
A市,成经理跟驻地业务小松一块去市区铺货,在市区的一家小型超市,老板一看见小松就说:“小松!我上次说的样品,你拿来了没有?”,“哦!我还忘了呢!”小松有点尴尬,“你什么时候拿样品来了,你再跟我谈进货的事!”小松被超市老板下了逐客令,又进了几家店铺,成经理发现小松没有拿样品的习惯,就问道:“小松你怎么不带样品给客户看呢?”,“要是去哪家都拿样品,实在是太麻烦了,要是客户要货,我再给他看样品!”小松理直气壮,“是吗?你好好好想想,到底是先看样品再订货还是先订货再看样品?你可别本末倒置啊!还麻烦?做营销就不要怕麻烦!”成经理循循善诱地给小松说道,小松听完红着脸低下了头。
C市,成经理跟驻地业务路强一块去专卖店铺货,这家专卖店开了多年了,信誉很好,生意很好,专卖店老板很注重引进高质量的新品牌,“小路,你们的产品是怎么定位的?”老板问道,路强说道:“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以低端产品作为补充。”,“那好啊,你们是做商超还是做流通?”,“商超,不,是——是流通!”路强有点语塞,老板又问道:“那你们的价格怎么维护?”,“这个嘛!我们只管供货价,卖多少钱,你说了算!”路强回答得很干脆,老板干笑了两声,然后说道:“你们连统一价格都没有要求,谁还敢卖你的货?如此一来,市场秩序不就乱了套啊!既然价格我说了算,进货更是我说了算,我先不进货了,你先走吧!”,路强只好跟成经理很沮丧地离开这个专卖店。
就这样成经理一口气调研了六个市场,调查完之后,成经理组织全部业务员到办事处开会,具体研讨市场铺货的事项。
在会上,成经理说道:“大家好好检讨一下,铺货不顺利,原因是什么?大家尽管畅所欲言,说地对与错都不要紧!”,业务员七嘴八舌地说道:“价格太高!”、“促销力度太小!”、“缺少广告!”“产品不符合市场要求!”,成经理接着说道:“除了这些原因之外,大家就没有分析一下是不是每个人自身也有原因啊?大家所说的都是表面的客观原因,还是让我给大家好好说说吧!”。
接下来成经理给大家好好分析了一下:
第一,业务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推广品牌和产品,业务员不是送货员,送货员只管送货,客户不要货,他就只能走开,而业务员就是要直面客户的拒绝,甚至是责难,就是要改变客户的想法,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作为业务员,总是要想尽千方百计让客户接受品牌,使客户订货,如果客户说不要货,你扭头就走,你还是业务员吗?大家好好想一下,是把自己当成业务员了呢?还是当成了送货员?如果你把自己定位成送货员,你就很难完成铺货的使命。
第二,新品牌新产品的铺货是需要充足的准备的,这里边包含了很多很多内容,比如对品牌的理解、对产品的充分了解(规格、性能、价格、卖点、包装等)、对营销政策的把握、对竞品的了解、对渠道的调查分析等,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想想看,铺货前大家是不是准备的充分了呢?恐怕都是仓促上战场吧!磨刀不误砍柴工,盲目地去铺货,难怪铺货做得不好!
第三,新品牌新产品铺货是需要做好规划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如先铺城区后铺乡镇、先铺超市后铺流通,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想到哪做到哪,铺货原则也是先易后难,先从容易的渠道做起,做出样板市场,以利于更好地铺货,提高铺市率。大家想一下,你铺货之前可曾做过规划?不做规划,做好铺货工作是很难的。
第四,新品牌新产品铺货是业务员的基本职责,能不能做好铺货工作,体现出业务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铺货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入木三分,对每一个终端客户都要用心,都要努力,要让每一个终端客户都看到样品和包装、知道价格和利润,更要让终端客户知道产品的独特卖点、品牌和产品的美好前景,每一次拜访客户都要有成效,业务员越认真越负责,终端客户越容易订货,反之业务员敷衍塞责,你就别指望终端客户订货了。
第五,新品牌新产品铺货不能急于求成,终端客户对新品牌和新产品是有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的,业务员不要指望去推销一次客户就答应要货了,当然也有终端客户马上就订货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业务员就是一次、两次、三次……直至多次去拜访终端客户,在拜访终端客户时不停地为客户解疑答惑,逐步建立信任和好感,最后形成订货,拜访客户的过程就是让客户充分接受品牌、接受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急不得,要有耐心和恒心!
第六,新品牌新产品铺货要做好市场日记,要学会分析、总结、提高,找出合适的铺货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市场日记就是要对每天的铺货情况做一详细记录,记录每天的铺货路线、终端客户的详细资料(地址、电话、老板、性质、规模、特色等),还要记录哪些客户订了货、哪些客户没订货、为什么不订货、约好什么时候再拜访等等,这样一则便于完善铺货策略,二则便于市场铺货的计划安排。因此建议大家一定写好铺货笔记,用好铺货日记。
方成来到一个经销商刘经理的公司,想拿这个经销商开刀。刘经理对于方成的到访,一点也不慌张,带方成来到仓库。迎面看到是还有一个月即将过期的一种新产品。刘经理跟方成说,每一个经销商仓库都有这些新品,我的新品还是少的。我们是经销商,在商言商,都知道新品赚钱,我们难道不愿意做新品吗?像这样的损失不是一次两次了。方经理,您初来咋到,我们不可能对您有什么看法,只是内心压抑的很……
方成回到公司,召开了全体业务员会议,对西安市场面临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原因,要求所有业务员畅所欲言。通过了解,方成知道了症结所在。原来总部一下达新品推广任务,各地区新产品铺天盖地的推广起来,西安也不例外。但是分公司不讲究方法,也没有详细规划,导致有的市场出现退货,有的市场经销商新产品根本就没有铺货,造成新品积压。由于积压金额较大,分公司经理不敢承担,大多选择溜之大吉,真正害苦的是负责经销商的业务员,因为大多数经销商会把这种怨气撒到业务员身上。
方成认真分析西安市场后,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现在的西安分公司可以说是分公司诚信尽失,经销商和业务员对分公司特别是分公司经理失去了信心。怎么办?
诚信
方成让业务员将最近一次的积压新品库存数量认真统计,汇总后价值将近有100万元。一百万元让总部全部拿出是不现实的,因为总部分拨给西安分公司的全年促销费用一共才300万元。如果不承担的话,新产品根本就别想推起来,重要的是整个西安市场将面临倒塌的局面。产品还有一个月才过期,应该还有销售的价值。另外,说实在话,造成新品积压经销商也有不能推脱的责任。通过业务员对市场的调查,这些新产品可以半价销售出去。于是方成对积压新品的解决办法是这样的,100万元=半价销售50万元+分公司承担费用40万元+经销商自行承担10万元。很多业务员对于方成的解决方案很是不解,既然是给经销商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让经销商承担啊?方成告诉业务员,经销商承担的10万元,对于财大气粗的经销商分解到他们身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这是对他们的惩罚,因为造成新品的积压他们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在今后的新品推广中吸取教训。解决方案确定后,方成又召开了全体经销商大会。不用说,这次会议开的很成功,方成也逐渐重塑公司在经销商心中的诚信。接下来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了。
调研
经销商对公司的诚信度已经解决了,关键是如何制定推广方案,才能够不重蹈覆辙。通过分公司上下的分析,制定了新品推广方案。
方成认为,前期新品推广之所以失败,关键一环是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而为更好制定新产品推广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新产品的推出是面对全国大众,还是针对某个地区,这应该从市场着手,看是否被消费者认可,而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才能确定新产品是否适合本地区推广,以及推广策略。为此,方成从分公司选择三个消费水平不等的地区作为活动区域,主要选择地区相对较大的超市进行品尝活动,并配合简单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消费者年龄,职业,产品口味,产品包装,产品价格五个方面。
通过对上述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新产品以其独特口味,受到少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消费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为主。消费者对产品口味和包装比较认可,大多认为产品终端定价5元/袋较为合适。
方成把以上市场调研结果通报给所有客户和业务员,分公司不仅确定了产品的终端售价,也找到了产品的适销人群,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分公司业务人员和经销商推广该新产品的信心。
渠道选择:通过对市场调研的分析,分公司要选择首轮推广的重点渠道,那就是终端商店,特别是大卖场。新产品前期不可能一推就上量,所以批发渠道绝对不能进入。这一点需要跟经销商和业务员重点强调。还有一点就是,新产品推广前期各级都有丰厚利润,一旦批发商介入,这种利润就会被人为拉低。
压货
市场调查的良好反映,鼓舞了分公司全体成员。方成认为,新产品的推广,仅靠两三个业务员是不够的,如何调动经销商极特别是终端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调动经销商积极压货
1、加大利润空间,提高经销商经营积极性。由于前期铺货主要针对终端,所以中间的加价利润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大卖场的定价,前期采取“高加价,强促销”的定价策略。强大的利润空间,调动了经销商的压货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提供了良好保证。
2、压货方法:新产品推广讲究“一鼓作气,再尔衰,三而竭”。报发货很重要,既不能多报造成新产品恶性压货,也不能断货,造成新产品推广中断。由于前期主要针对终端铺货,终端的平均铺货是1件,另外再加上大卖场新品堆头需要数量,很容易算出经销商需要压货的数量。通常压货主要是考虑批发环节,压货数量出入就很大,也最容易出现不良库存。所以在经销商压货时,分公司要指导经销商正确压货。
其次,调动铺货人员积极压货。新产品的推广,关键在于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和推销程度,为了增强铺货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分公司特别提出让经销商给予铺货人员每件0.5元提成。同时要求铺货人员在每个终端店压货不低于一件,条件比较好的终端店单点压货不低于2件。但是所有产品必须全面上货架或者开箱陈列,不允许滞留终端店仓库。大卖场堆头压货要达到每个堆头不低于30件产品,并全部在堆头陈列,不允许滞留卖场暂存间。
拉动
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推拉政策的恰当运用。不仅有合理的压货,还要有充分的拉动,方成认为应该从人员拉动和宣传拉动两方面来做:
人员拉动:
一、经销商方面
1、设专人专车集中时间铺货,加强新产品终端铺货。
2、调动所有员工和车辆关注新产品,扩大铺货面积,加强终端铺货。
3、在铺货过程中,负责提供免费品尝品,以利于铺货人员终端铺货。
4、时刻关注新产品终端铺货,并有义务把市场情况及时反馈公司。
5、在推广过程中,对终端商店保证退货承诺,增加终端零售商的销售信心。
二、公司方面
1、各片区主管业务员,对辖区经销商给予实际指导,跟随经销商市场铺货,及时发现市场问题,指导铺货人员铺货技巧。
2、由分公司经理,渠道主管,区域主管等组成监督团,随时抽查各地新产品进展情况,并对各区域业务员进行奖惩。
宣传拉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铺货(一般情况下,新品铺货需要三个阶段),新产品的铺货率已经达到80%左右,如何拉动终端消费,引导消费链良好运转,成为新产品成功上市后的关键步骤。为此,分公司决定采取全方面宣传的手段,拉动终端消费。
1、设置陈列奖,突出新产品形象,刺激终端消费。陈列奖的设置区域主要在于乡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我们得知乡镇市场认可与否,决定了我们这个新产品市场推及速度以及存在生命周期。为此,分公司决定在乡镇超市设置陈列奖,每个乡镇选择一家在当地具有较好声望的超市,集中陈列新产品,每月给予一件同类产品作为陈列奖励。
2、采取品尝式铺货方式,让终端店老板和营业员能够成为第一个消费者,从而自发的向消费者宣传新产品。
3、选定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引导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新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学生和老板,在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对于拉动终端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采取中心城区影响农村的宣传手段,在市区和县城选择一到二家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学生的口碑宣传,对于新产品的终端消费拉动,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突出新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带动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比较陌生,重视程度不高,如果宣传其内在特征,清晰告之消费者新产品特征,将会吸引消费者终端购买欲望。所以,分公司决定采取突出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无论是在铺货过程中还是免费派送中,统一宣传新产品特征。
5、增加宣传品,加强宣传效果,拉动终端消费。为了更好地配合新产品的推广,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宣传,成为新产品推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通过粘贴宣传品,悬挂条幅,进而增加宣传效果,拉动终端消费。
方成将推广方案通报给经销商,经过认真的讨论,经销商认可了方成的推广方案,更重要是认可了方成的才能和品行,月底的时候西安分公司以新品销量遥遥领先位列全国第一。
方成来到一个经销商刘经理的公司,想拿这个经销商开刀。刘经理对于方成的到访,一点也不慌张,带方成来到仓库。迎面看到是还有一个月即将过期的一种新产品。刘经理跟方成说,每一个经销商仓库都有这些新品,我的新品还是少的。我们是经销商,在商言商,都知道新品赚钱,我们难道不愿意做新品吗?像这样的损失不是一次两次了。方经理,您初来咋到,我们不可能对您有什么看法,只是内心压抑的很……
方成回到公司,召开了全体业务员会议,对西安市场面临的问题以及造成的原因,要求所有业务员畅所欲言。通过了解,方成知道了症结所在。原来总部一下达新品推广任务,各地区新产品铺天盖地的推广起来,西安也不例外。但是分公司不讲究方法,也没有详细规划,导致有的市场出现退货,有的市场经销商新产品根本就没有铺货,造成新品积压。由于积压金额较大,分公司经理不敢承担,大多选择溜之大吉,真正害苦的是负责经销商的业务员,因为大多数经销商会把这种怨气撒到业务员身上。
方成认真分析西安市场后,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现在的西安分公司可以说是分公司诚信尽失,经销商和业务员对分公司特别是分公司经理失去了信心。怎么办?
诚信
方成让业务员将最近一次的积压新品库存数量认真统计,汇总后价值将近有100万元。一百万元让总部全部拿出是不现实的,因为总部分拨给西安分公司的全年促销费用一共才300万元。如果不承担的话,新产品根本就别想推起来,重要的是整个西安市场将面临倒塌的局面。产品还有一个月才过期,应该还有销售的价值。另外,说实在话,造成新品积压经销商也有不能推脱的责任。通过业务员对市场的调查,这些新产品可以半价销售出去。于是方成对积压新品的解决办法是这样的,100万元=半价销售50万元+分公司承担费用40万元+经销商自行承担10万元。很多业务员对于方成的解决方案很是不解,既然是给经销商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让经销商承担啊?方成告诉业务员,经销商承担的10万元,对于财大气粗的经销商分解到他们身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这是对他们的惩罚,因为造成新品的积压他们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在今后的新品推广中吸取教训。解决方案确定后,方成又召开了全体经销商大会。不用说,这次会议开的很成功,方成也逐渐重塑公司在经销商心中的诚信。接下来就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了。
调研
经销商对公司的诚信度已经解决了,关键是如何制定推广方案,才能够不重蹈覆辙。通过分公司上下的分析,制定了新品推广方案。
方成认为,前期新品推广之所以失败,关键一环是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从而为更好制定新产品推广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新产品的推出是面对全国大众,还是针对某个地区,这应该从市场着手,看是否被消费者认可,而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才能确定新产品是否适合本地区推广,以及推广策略。为此,方成从分公司选择三个消费水平不等的地区作为活动区域,主要选择地区相对较大的超市进行品尝活动,并配合简单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消费者年龄,职业,产品口味,产品包装,产品价格五个方面。
通过对上述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新产品以其独特口味,受到少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消费人群主要以青少年为主。消费者对产品口味和包装比较认可,大多认为产品终端定价5元/袋较为合适。
方成把以上市场调研结果通报给所有客户和业务员,分公司不仅确定了产品的终端售价,也找到了产品的适销人群,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分公司业务人员和经销商推广该新产品的信心。
渠道选择:通过对市场调研的分析,分公司要选择首轮推广的重点渠道,那就是终端商店,特别是大卖场。新产品前期不可能一推就上量,所以批发渠道绝对不能进入。这一点需要跟经销商和业务员重点强调。还有一点就是,新产品推广前期各级都有丰厚利润,一旦批发商介入,这种利润就会被人为拉低。
压货
市场调查的良好反映,鼓舞了分公司全体成员。方成认为,新产品的推广,仅靠两三个业务员是不够的,如何调动经销商极特别是终端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调动经销商积极压货
1、加大利润空间,提高经销商经营积极性。由于前期铺货主要针对终端,所以中间的加价利润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大卖场的定价,前期采取“高加价,强促销”的定价策略。强大的利润空间,调动了经销商的压货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提供了良好保证。
2、压货方法:新产品推广讲究“一鼓作气,再尔衰,三而竭”。报发货很重要,既不能多报造成新产品恶性压货,也不能断货,造成新产品推广中断。由于前期主要针对终端铺货,终端的平均铺货是1件,另外再加上大卖场新品堆头需要数量,很容易算出经销商需要压货的数量。通常压货主要是考虑批发环节,压货数量出入就很大,也最容易出现不良库存。所以在经销商压货时,分公司要指导经销商正确压货。
其次,调动铺货人员积极压货。新产品的推广,关键在于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和推销程度,为了增强铺货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分公司特别提出让经销商给予铺货人员每件0.5元提成。同时要求铺货人员在每个终端店压货不低于一件,条件比较好的终端店单点压货不低于2件。但是所有产品必须全面上货架或者开箱陈列,不允许滞留终端店仓库。大卖场堆头压货要达到每个堆头不低于30件产品,并全部在堆头陈列,不允许滞留卖场暂存间。
拉动
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推拉政策的恰当运用。不仅有合理的压货,还要有充分的拉动,方成认为应该从人员拉动和宣传拉动两方面来做:
人员拉动:
一、经销商方面
1、设专人专车集中时间铺货,加强新产品终端铺货。
2、调动所有员工和车辆关注新产品,扩大铺货面积,加强终端铺货。
3、在铺货过程中,负责提供免费品尝品,以利于铺货人员终端铺货。
4、时刻关注新产品终端铺货,并有义务把市场情况及时反馈公司。
5、在推广过程中,对终端商店保证退货承诺,增加终端零售商的销售信心。
二、公司方面
1、各片区主管业务员,对辖区经销商给予实际指导,跟随经销商市场铺货,及时发现市场问题,指导铺货人员铺货技巧。
2、由分公司经理,渠道主管,区域主管等组成监督团,随时抽查各地新产品进展情况,并对各区域业务员进行奖惩。
宣传拉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铺货(一般情况下,新品铺货需要三个阶段),新产品的铺货率已经达到80%左右,如何拉动终端消费,引导消费链良好运转,成为新产品成功上市后的关键步骤。为此,分公司决定采取全方面宣传的手段,拉动终端消费。 2
1、设置陈列奖,突出新产品形象,刺激终端消费。陈列奖的设置区域主要在于乡镇,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我们得知乡镇市场认可与否,决定了我们这个新产品市场推及速度以及存在生命周期。为此,分公司决定在乡镇超市设置陈列奖,每个乡镇选择一家在当地具有较好声望的超市,集中陈列新产品,每月给予一件同类产品作为陈列奖励。
2、采取品尝式铺货方式,让终端店老板和营业员能够成为第一个消费者,从而自发的向消费者宣传新产品。
3、选定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引导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新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学生和老板,在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对于拉动终端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于是,我们采取中心城区影响农村的宣传手段,在市区和县城选择一到二家学校,进行免费派送。学生的口碑宣传,对于新产品的终端消费拉动,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突出新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带动终端消费。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比较陌生,重视程度不高,如果宣传其内在特征,清晰告之消费者新产品特征,将会吸引消费者终端购买欲望。所以,分公司决定采取突出产品卖点,引导时尚消费。无论是在铺货过程中还是免费派送中,统一宣传新产品特征。
5、增加宣传品,加强宣传效果,拉动终端消费。为了更好地配合新产品的推广,如何更加有效的加强宣传,成为新产品推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通过粘贴宣传品,悬挂条幅,进而增加宣传效果,拉动终端消费。
方成将推广方案通报给经销商,经过认真的讨论,经销商认可了方成的推广方案,更重要是认可了方成的才能和品行,月底的时候西安分公司以新品销量遥遥领先位列全国第一。
城市经理临危受命
K公司的茶饮料多年来雄居某市第一,是第二品牌T的3倍之多。T公司不甘屈居人后,今年铁了心要攻破K公司的堡垒,缩小差距,实现销量翻两番的目标。
肖邦3月份刚从销售主任提升为该市的城市经理。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这里换了3个城市经理。“我会不会又是一个炮灰?”刚刚上任的肖邦陷入沉思的苦海。
这个市场一直是T公司的包袱,近年来公司投入不少,尤其在前年的“颠覆专案”中,投入几乎是一个小企业全年的营业收入。但营业单位为了完成业绩目标,管控费用不利,大把的钱用在了买业绩上,渠道促销甚至做到了一搭一。
两个月的销量飘红之后,后遗症接踵而至。渠道库存超高,消化缓慢,后期市场出现大量即期品或过期品;价盘被促销冲得支离破碎,窜货迅速升温,渠道被严重透支;费用被乱用,腐败滋生……后来专案被上层叫停,业务人员无法兑现先前对客户的承诺,公司信誉一败涂地,T与K的差距也由此拉开。
上任的第一天,肖邦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市场调研。
危机与机会同在
批发大户如脱缰之马
K公司刚在2月份开过一次成功的水头定货会,当月全省业绩完成了2300万元,仅这个市就占了30%,批发门店堆满了K品牌的饮料。
肖邦走访了一个批发市场的十几家批发商,销售T牌茶的客户不到一半,且库存量很少。大多数客户抱怨T牌茶的价格混乱,利润太低,销货慢,因此不敢多进货。
这个批发市场的销售占市场的一半,聚集着许多食饮批发大产。他们很难伺候,很多厂家被这些大批牵着鼻子走。即使是K公司和T公司这样的大牌,大批也不见得买账。
批发渠道是T与K销量差距最大的地方。有几家大批是K的分销商,分销能力强,协助K辐射二批。但双方没有协议约束,为了抢客户和销量,大批经常窜货,把K产品的价格杀到了极点。K公司权衡利益,没有惩处,其他二批是敢怒却不能不卖。
困难和机会并存,多年的销售经验让肖邦对这个批发市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
终端客户兴致不高
随后肖邦拜访了联丰超市――当初的小食杂店现在已经是拥有三家门店的连锁超市。肖邦还是终端业务员时,这家店就被他做成了VIP客户,联丰老板――直钦佩这个敬业且有梦想的年轻人。
联丰超市的货架上不规则地摆放着几瓶T牌茶,看不到主打的绿茶,而竞品的陈列面整齐划一;门口立着可口、百事、娃哈哈的冰箱,根本找不到T产品。
联丰老板带着一丝愧疚对肖邦大吐苦水。肖邦离开之后,T公司业务人员频繁更换,加上业务员缺乏责任心,连一些最基本的配合工作都做不到。比如投放的冰箱已经过了报废期,业务员满口空话,主管打太极,联丰一气之下把冰箱当废品卖了。T产品没有机会进入别人的冰箱,端架协议也迟迟不续签,到了可卖可不卖的地步。
听完诉苦,肖邦反倒觉得愧对老客户。联丰的问题只是众多终端客户问题的一个缩影,经营策略的失误,如骨牌效应一样,一系列的问题显露无疑。
肖邦也看到,对手在终端的表现也不是尽善尽美:由于抓大放小,K业务员只掌控着一些A类店,大部分的B、C类客户均由批发渗透。T一旦加强掌控终端客户,必将强烈冲击K的终端堡垒。
团队脆弱
再伟大的营销策略也要由基层的营销人员来实现。
二月份经营部业务员的离职率达到了40%,眼下队伍补齐了,可多是新手,单兵作战能力非常有限,团队战力更需磨练。若用高压政策“催熟”,“婴儿团队”必定夭折,这要求统帅不仅要是智勇双全的将军,还要是下属的良师益友。
K公司人数与T公司旗鼓相当,但个人业务技能和经验要比T优胜得多。不过K在市场上一枝独大,业务员疏于客户拜访,市场敏感度下降,团队的战斗力也打了折扣。
稳战破敌四法则
法则1:建设团队肖邦深知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支高效能动的战斗队伍。他迅速展开了以下工作:
1.建立团队核心。
把业务员分为五个小组,每组选取一名资历较老的为组长,授予一定权力(如组员月度考核评分),并按要求有步骤地帮扶组员。
首先,建立协同拜访制度,每位组长每天安排一两个小时协同组员拜访客户,现场指导组员执行拜访八步骤。
其次,每天晨会上,每人要总结前一天的工作状况,做好当天的工作计划,同时找出问题,相互学习先进经验。
最后,每周举行小组间对抗性活动(比如三人篮球),建立起英雄主义的亚文化,营造小团队精神。
骨干人员起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团队的集体荣誉感也逐步萌生。
2.精神鼓动与物质奖励并举。
销售团队大部分是新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让他们找到留在企业的价值。肖邦整理出他在T公司6年的成长历程,并从总公司请来金牌讲师,用鲜活的案例给业务员做了一次生动的职涯规划。下属触动很大,心态上有了很大的转变,稳定了军心。
3.正确的绩效评估。
肖邦向总公司提出申请,头3个月的业绩目标打折计算奖金:从第一个月达成业绩目标70%开始,逐步递增到第三个月的90%,业务员只要能完成,即可领到业绩奖金。看到了有望完成的目标,对很久都没有达成业绩目标的业务员来说,无疑是一针兴奋剂。
肖邦还在经营部设定了评比制度,每周/每月评选最佳销售之星和最佳优秀团队,激发潜能,快速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法则2:直插终端
肖邦把市区划分为十个片区,并分为ABC三等。A级区在市中心一带,那里商圈很旺,最能上量;B级区在学区和工厂区,那里消费集中,单点销量最大;C级区范围很广,点多且杂,不易按线路维护。
配合多样化的赠品,肖邦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全市3000家店面的扫街式铺货。
1.将目标分配到每人每组每天,每三天小结一次,每周大结一次,进度落后的个人和小组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案,杜绝拖后腿现象。
2.A级和B级区的业务员做好路线管理,每个业务员每天拜访客户数不少于50家,每家至少一周一次,A级点不低于两次,并填写好每个客户的交易记录。
3.为消除客户对业务员的不信任感,要求各区的配送商派一名工人协助业务员铺货。在每一家店内的显眼位置贴上T公司的客户服务卡,上面印有业务员、配送商、业务主管的电话,
客户有问题可以马上反映。这一招增进了终端客户的信任感,加快了铺货进度。
4.跟市面旺点签订陈列协议书,给予陈列费用支持,保证陈列不被竞品破坏。业务员所到之处,先动手做陈列,抢夺陈列面,让产品入冰箱;其他厂家和客户自有的冰箱,业务员要想方设法多挤入。
5,在商圈较旺的地段建立茶品牌样板街,保证能见度为100%。店铺是点,街道是线,片区是面。点连成线后,才更容易带动整个片区。
6.片区销售势头起来之后,针对个别K公司的顽固点,采用先试卖(免费赠送若干瓶)后进货的方式,硬着陆到这些店头,K牌的终端根基自然就被破坏了。
7.C级区域网点分散,为节省人力,组成一支3人的车销队伍,开展周期性的车销和铺货,以提升C级区的能见度。车销在铺货时会提供当地二批的联系方式,方便店面今后向他们进货。
T公司一番动作下来,K公司明显感觉其凌厉之势,随即展开跟进性反击。K公司没有时间快速动员批发商,批发商也不会卖力去铺货,索性自己组织人马,以搭赠原产品、购买陈列的方式对终端铺货。
K品牌平日里靠二批掌控终端,业务员对终端不熟,有的业务员还习惯了对客户摆谱,如今要放低身段去拉拢,很多客户不买账。而且,厂家低价直插终端,截走了二批销量,二批很快开始跟公司打起了价格战。最后K公司的铺货行动不得不草草收场。
这让T公司抓住了战机。肖邦要求每个业务员一定要抓住重点客户,公司则配合小赠品,做好这些客户的客情;业务员专人专线,线路主管必须坚持协同拜访,对客户保持很高的熟悉度,随时应对对手的反击。
频繁拜访终端客户,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使T牌茶在终端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逐步打开了终端的大门,如期完成了铺货目标,T在终端的热销态势呼之欲出。
法则3:广而密的地面推广
T公司原计划本年度主推新品花茶。可是竞品的绿茶销量甚大,只要抢到一定的市场份额,就是一个很大的成长。而且,渠道未稳,仓促上马新品,只能是破罐子破摔。为此,肖邦力排众议说服了上层,仍将成长较快的绿茶作为地面推广的重点。
1.在全市最旺的两条商业街,每个周末安排一场以绿茶为主题的大型推广活动,为期3个月。
2.为配合大型推广活动,在一些学校点和商业旺点辅以小型或中型的推广活动,每周不少于30个场次。
广而密的推广活动,加深了消费者对T牌茶的认知度,拉动了购买。
法则4:抓大批,做二批
终端拉动起来了,下一步该进攻批发市场了。
肖邦深知批发的重要性,从来没敢说只靠终端可以为王,尤其在厂家投入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卖货(比如其他空白市场)大多还要靠批发。
K公司早先开过订货会,抢先把批发商压得盆满钵满,经过两个多月的消化,批发商的库容已经正常化。时下正是饮料销售旺季,各种饮料纷纷开市,倘若T公司此时再开定货会,只能自讨没趣――批发商不会傻到在仓库里塞满一个产品。
所以肖邦举办了一场全市批发商联谊会,只是纯粹的厂商沟通,外加一堂专业的批发商经营讲座。
联谊会很成功,邀请200家批发商,90%到场。肖邦在联谊会上检讨了T公司最近两年的市场策略失误,阐述了调整后的市场经营方向,并向批发商保证,T公司一定不会忘本,会坚定不渝地保护批发商的利益。这给即将开始合作的批发商吃了颗定心丸。
联谊会上,肖邦还推出了销售新策略:
1.针对大批:用协议的形式稳定大批的价格,保证单箱毛利高于K品牌。除了配以正常的渠道促销外,还设定月目标并结算返利。几家K牌的铁杆大客户一直受困于价格战,对这一政策相当拥护。
2.针对二批:除了配合渠道促销外,另挑选50家门店较好且相对集中的批发网点,挂横幅做堆箱,支付陈列费。由于K品牌自认其茶产品无人可撼,所以在今年的二批政策中,并没有把茶当做重点。T品牌此法一出,批发门店的销售气势明显高于K品牌。
铺新品到底谁更厉害?肯定是经销商。厂家业务员也许更专业,但跟终端接触的界面毕竟有限。经销商和终端的客情是十几年送货送出来的、是同宗同族沾亲带故的、是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一起喝大酒的、是多年换破损解决问题的、甚至是赊销卖货资金支持的。
厂家人员铺新品铺不动怎么办?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启动经销商力量。
杠杆1:坐经销商的车去铺货
给你一个笨办法:让厂家业务员坐在经销商的送货车上去铺货。经销商的人员有客情,但不专业,而且他们车上带着很多产品,未必会主推你的新品。厂家业务员上经销商的车,嘴甜些、手快些,上午买包烟,中午请顿饭,再亲身示范、亲自铺货,把经销商的司机发动起来,把他的客情利用起来,肯定能再铺更多终端。
杠杆2:修改经销商的人员日常考核
经销商的业务员大多是司机/业务二合一,他们不是卖货的,而是送货的——只跑老店,不跑新店;只卖老品,不卖新品——反正是拿提成,跑新店、卖新品肯定要比跑老店、卖老品难得多。员工永远做你考核的,而不是你希望的,想让他们好好卖新品,就要从考核上下功夫。
正激励:提高新品铺货提成,降低老品提成;
负激励:针对新品给每个业务员定死任务,一个月至少卖掉200箱,完不成基本任务倒扣老品提成;
档期管理:新品铺货期间每辆车一天至少铺网点三家,超过三家,当晚奖励10元/家,低于三家,当晚罚款10元/家;每周做新品铺货龙鼠榜,第一名奖励50元,最后一名处罚50元;
过程管理:新品铺货期间每家铺货网点必须拆箱上架,要求“121”标准:一个单品、两个牌面、一张海报,凡检查不合格的,收回该网点的新品铺货奖励。
杠杆3:开发经销商的赊销能力
鼓励经销商赊销,用他们的“钱”来铺货。说服经销商赊销有如下几种方式:
激将法:您这么大的老板,这几箱货都赊不起,传出去整个终端都看不起您,再说了,本地人开的店,人又跑不了,您怕啥?
行业分析:干咱们这行,有些店您是必须要赊销的,这是行业规则,酒店拿货都是月结,您不赊别人赊;
威逼:公司不可能因为您不赊就不做餐饮渠道,肯定要开餐饮分销商,弄不好这个分销商过两天就转成经销商了;
具体方法:经销商给司机业务每人一个赊销限额1500元,每家店最高赊销100元,司机每天出去现金铺货一家奖励10元、赊销铺货一家只奖励3元,赊销方式一律滚结(第二单送货结第一单的钱),赊销目标店只能是老客户,建立账款看板、每大追踪异常账款……
杠杆4:利用经销商的产品线带动能力
可以利用经销商手中的一线强势产品带动新品销售。比如:经销商除了我们的产品还在做可口可乐、加多宝。说服经销商设置进货奖励套装:“两箱可口可乐+一箱加多宝+一箱新品,终端进货一个套装奖励一箱可口可乐”——终端店看在可口可乐、加多宝的份上会进“套装”,可口可乐、加多宝的高铺货率会把新品铺货带动起来。
注意,这种组合套装进货奖励政策一定要再跟上“组合陈列”,把新品、可口可乐和加多宝总共四箱套装摆在店头醒目位置,陈列一个月再奖励一箱新品——组合进货套装加上组合陈列奖励。可以瞬间提高新品的铺货率,还能让新品的陈列表现大幅提升一个月时间,只要产品不是太烂,一个月下来肯定会动销!
特别说明:组合进货套装绝不是买赠,千万别搞成买十箱可口可乐送一箱新品,那新品就死定了,不但陈列不出来,店主还会认为新品是赠品,不是花钱买的,不但不会主推,稍微滞销还会降价抛售。
杠杆5:整理分销商结构
如果前四种方法都搞不定,那就可能是经销商根本没有做这些网点的能力和网络。比如经销商没有~般纳税人资格,不能送超市;经销商没有出入证,无法给大学送货。怎么办?结构决定功能——架设分销商。
这些网点总有固定的送货商,去打听是谁在送货,找他们做分销商,不但要给他们产品销售利润,还要“买点”——把需要铺货的网点目录列给他们,给他们新品铺货目标网点开户奖励。找到并发动一个分销商,就相当于“和平解放”了一个区域。
话题二:拜访效率杠杆
常见到一些企业生搬硬套模仿大型企业的终端线路拜访模式:统计终端网点客户资料、建立线路手册、业务员每天按照固定路线拜访30~40个终端店、每周轮回一次。邯郸学步之后,却发现这种拜访模式拿不到多少订单,卖不了多少货,搞不好还浪费人力物力,为什么?
原因很多,比如:目标店选择错误导致不能成交,品牌弱势时,按线路顺序拜访成交率非常低;拜访频率错误,不能满足售点要求;拜访模式僵化,竞品大做促销活动打得不亦乐乎时,你还在这儿四平八稳地一周一次拜访;后勤系统出问题,比如在预售拜访(先拿订单后送货)模式中订单不能及时送达,这不但会影响客情,还会导致下次业务代表不能拿到订单;管理问题,庞大的终端销售队伍需要成熟细致的考核、检核、管理体系来支撑。打造这个体系绝非简单COPY几张报表那么简单。
如何回避以上弊病?咱们先从如何提高拜访效率的角度,讲讲新的铺货加速杠杆:
杠杆6:寻找机会店
在品牌号召力不够强大的区域,不要按传统的“一周一次按线路拜访”法,因为弱势品牌广泛拜访很难拿到订单。首先要筛选自己的机会店,安排业务人员先对机会店集中拜访,针对这些机会店设立促销政策,把这些店拿下,建立新品的“革命根据地”。新品在这些网点铺货、动销、“站住脚”之后,再扩大拜访范围。
杠杆7:5+1分级拜访模式
每周6天拜访线路:5天线路为正常拜访(比如每天按线路顺序拜访30家客户),周六拿出一天时间对机会网点、大店或重点店进行二次拜访。比如竞品铺了新品的店需要高频率拜访——挤占陈列、增加我们的终端客情和动销机会;本品的新品铺货店要高频率拜访——增加陈列、执行好促销、提高动销机会;本品陈列协议/专卖协议/促销协议店需要高频拜访,维护协议执行。
杠杆8:20+10分级拜访模式
根据面积销量等因素把终端分为A、B、C等级,A级店是大店,最好单独建立拜访线路手册,有专人进行两天一次的高频率拜访(跑超市、大型餐饮的业务员素质要求与跑小店的不一样,最好区分开单独拜访)。B、C类店建立终端拜访分级线路手册,比如每天业务员跑30家店,其中20家C类店是一周一访,10家B类店一周两访。
杠杆9:终端拜访线路优化
有时终端线路资料使用不当也会禁锢铺货绩效,需要不断优化:
1 线路手册更新:每年有20%-30%的餐饮和中小超市倒闭或新店开业,不及时升级终端客户资料会造成终端资源浪费、拜访不全,还会造成员工窝工。所以业务员要注意自己区域的新开店补充、老店销户。主管要奖励业务员提报新开店,处罚业务员漏报新开店。
2 抓季节性网点:水库旁边的鱼庄、山上农家乐、海边旅游景点的餐饮;学校旁边的商店、网吧;各城市的风筝节、啤酒节、广交会、龙舟节……都属于季节性售点和事件售点。平时没有销量,短时期又会销量井喷。有心的业务员和主管会注意总结当地这些售点的规律,提前建立客户资料。
3 阶段性停止正常线路拜访、集中拜访重点区域:遇到非常规情况,比如竞品强势铺货攻击市场、春节前压货、集中搞活动给终端兑付协议奖品等,就必须暂停拜访线路,集中力量作相应处理。
杠杆10:打拜访时间差
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在他打盹时“虎口夺食”。
过年正常放假7天,大多数厂家会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会出发。上了市场还要和经销商们喝酒,再过几天小年,一晃就到正月二十了。但北方讲究“破五开业”,很多终端大年初五就放鞭炮开门做生意,此时他们有没有钱?手里攥着大把卖完年货的钱。他们的库房里有没有货?过年都卖空了。有钱没货,竞品又没上班,这是终端进货的饥饿期!对卖货的业务员来说,这是黄金档期啊!那不是卖货,简直是卸货!平时要一两箱的客户,现在张口就敢卸十箱货。
杠杆11:小组铺货
单个业务代表去铺货,终端店可能不会要。所以应考虑团队出击,对重点线路、重点店组织小组铺货:一辆车上3-5个人,一个人给老板展示样品卖货、递货、收钱、记账,一个人帮老板整理货架做陈列,一个人贴海报做生动化布置,一个人在外面吆喝着给别的店送货,一个人看车看货……人多势众,铺货效果往往比单兵作战好很多。
杠杆12,提高订单送达率
订单标准:尤其是刚开始线路拜访时(经销商的订单送货流程还没有磨合好),首先要和经销商明确有效订单的标准,比如订单是否必须超过一箱、经销商是否同意拆箱配送;
地址清晰:业务代表第一次拿到订单,必须按标准写清楚订货客户的地址,甚至配上草图,交给主管审核合格后才能转交给经销商送货;
周会盘点:主管每周和经销商及经销商的司机开会、盘点本周送货不及时的订单,双方当面对质,说明原因,决定这个订单取消还是二次补送,并界定责任。按照约定处罚经销商配送补助或者扣返利。
话题三:促销&管理杠杆
杠杆13:放大“群众基础”,用开户率政策提高铺货
一个业务代表拜访300家终端,10个业务代表共拜访3000家终端,半年后统计发现,3000家终端只有1800家进货,另外1200家客户从来就没有搭理过我们!也就是说,有效覆盖的只有1800家,另外1200家是从来不进货的钉子户!怎么办?正式开始拜访终端卖货的第一个月,用成熟产品搞一个促销政策,不是为了卖货,而是为了“送奶”——让业务代表带着好消息去拜访,跟尽可能多的终端客户迅速发生第一次交易,结下实实在在的客情。开户率=有交易的客户数/总客户数。提高开户率,打下“群众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铺新品就容易多了。
杠杆14:突出优势进行铺货,抓机会产品铺货。机会产品成系列铺货:
1 突出优势产品:老坛酸菜是统一的差异化优势产品,统一业务人员的做法是——把优势产品的铺货率提到最高,在每—个终端尽量先铺老坛酸菜,把老坛酸菜摆在最好的排面、最好的位置,优势产品的销售机会最大化不但能提高销量,还能迅速提高开户率,和终端结下客情,促进其他新品铺货;
2 突出机会产品:机会产品即有销售机会的产品,怎么寻找机会产品?一看本品,本品优势产品当然是机会产品:二看竞品,竞品某个品种在当地卖得很好的就是当地的机会产品类型;三看当地消费者的使用偏好,寻找机会产品的线索;四看渠道,不同渠道需要的产品不一样:比如超市需要“看起来打了特价的产品”、乡镇需要低价和“看起来实惠”的产品、麦德龙需要箱装产品、团购需要价格模糊的产品(方便操作当事人礼金),针对机会产品进行铺货,产品选对了,铺货自然会提速;
3 机会产品成系列:先用机会产品、优势产品快速铺货、起量,然后思考机会产品成系列、多规格、多渠道销售,比如:福满多方便面红烧牛肉味已在当地卖得很好,想提高业绩是再新推一个面霸系列起量快呢?还是集中力量再推出一个福满多新口味快?当然是推老品牌的新口味、新规格、新品项!机会产品已被消费者认可,把它的销售机会最大化,多渠道、多规格铺货、成系列销售,这又是个四两拨千斤的铺货办法。
杠杆15:铺货政策加动销政策
只要产品在终端能卖得动,就不愁终端不要。所以在终端铺货政策中,同时把促进产品销信的动销政策加进去,通过促进动销提高铺货速度。动销政策一般包括:产品陈列标准和陈列奖励;安全库存标准;产品按公司指导价格明码标价,纠正异常价格;消费者促销执行标准和执行奖励,比如赠品陈列、促销海报悬挂;排他性政策,比如我做特价的档期内别的产品不能做特价,享受模范店奖励的终端要承诺不经营指定竞品,或者竞品不得做特殊陈列;从业人员奖励,比如开瓶费、营业人员奖励。
杠杆16:优化铺货政策
1 发动群众,全通路促销政策:新品铺货缓慢,看看能不能团结统一战线提高铺货速度——不要只把利益给终端,二批商、经销商、终端哪一个环节照顾不到都会造成铺货障碍,任何一个环节无利可图,都会找各种借口不往下推,铺货进度缓慢时不如变通一下政策,全通路促销:比如“经销商、二批商全通路买一箱送两包,要求他们把这个政策传递到终端,同时二批商额外奖励50箱搭一箱”、“再来一瓶活动,终端回收10个瓶盖,公司兑换11瓶酒,多的那一瓶算是终端的手续费”;
2 用单店政策目录营销铺货:把铺不进货的钉子户清单列出来,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遗留问题需要处理,如该店有过期产品需要解决,而业务代表手里没有相关资源和权限;分销标准问题,如店不适合卖这个产品;拜访效率问题,如该店老板晚上在,业务代表总是白天去;业务代表能力问题,如这是个大店,业务代表的沟通谈判能力不够;政策力度问题,如该店里多卖高毛利产品,对目前产品的铺货政策不感兴趣;经销商服务问题,如该店要求赊销,经销商没有赊销能力,或经销商配送能力不够;网络客情问题,如经销商跟该店没有客情;品牌影响力问题,如公司品牌和产品在这些店影响力较小。
从这些方向反思一下,暂时无法满足的店舍弃掉,剩下能解决的,就针对每个店出政策。目录清单分配到业务代表、主管、经销商、分销商头上。公司提供支持,限期铺货,奖励处罚并行。
我们认为,每一个企业在每一阶段,都应该选择与自身品牌、产品、规模、实力、资源优势、发展目标等相匹配的营销模式,追赶潮流是没有任何意义、也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行为。
我们去探讨、甚或采用一种营销模式的时候,首先要深刻领会其主旨要义,要对其出发点和目的地有深刻的认识。也即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深度分销来讲,其关键的核心要义是“何为深度?”,或者“深度如何测量?”的问题,然后才是“如何达到这个合理的深度?”和“合理深度如何维持?”等问题。本文就“深度分销,‘深度’如何测量?”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对“一张图、三张表、六个定”的深度解读。
深度分销模式由可口可乐公司操作大陆市场时从实践中总结导入,经康师傅等企业的进一步实践后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雏形。其主旨讲的是快消品企业在操作一个城市市场,面对大量的零售终端售点时,对终端售点和业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种销售管理方式。其主要的管理工具即“一张图、三张表、六个定”。
“一张图”即终端售点分布图,根据掌握的终端网点资料,包括分销商、零售终端客户,在地图上明确标出来,并加以编号;“三张表”即客户档案表、客户服务表和订单。客户档案表记载了客户的详细资料、经营状况等,该表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客户服务表包括客户编号、客户等级、进销存状况、店面陈列、存在问题等内容,该表明确规定了终端业务员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公司希望了解的所有信息;订单是根据了解到的资料及客户的经营情况,及时接受客户订货的工具;“六个定”指终端业务员相对稳定,每个业务员的销售区域相对稳定,每个业务员负责的销售网点相对稳定,每个网点的访问频率相对稳定,每个业务员工作路线相对稳定,每个网点的访问时间相对稳定。“一张图和三张表”是硬件,“六个定”是软件。软件和硬件的良好匹配,确保了整个分销系统的顺利运行。
深度分销的操作模式,可以广义的运用到每个行业的销售管理体系中。但根据行业和产品性质,每一项内容的具体要求不同。快消品行业,尤其即饮型饮料行业对终端售点的铺货率和终端形象要求都极高,因此深度分销管理思想的体现也越为充分和重要。
二、深度分销主要解决产品在形成销售时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问题。
现代营销学强调解决产品在形成销售时与消费者的两个距离问题。心理距离主要通过提升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方式去解决;而物理距离主要通过理顺渠道和终端的关系来解决。深度分销能有效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是解决产品在到达消费者面前的过程中,提高末梢环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分销的“深度”主要指产品在终端的能见度。
从广义上讲,营销的深度包括品牌的延展性、产品的能见度、渗透率、消费者的认可度、终端生动化等多个方面,但对于深度分销来讲,其实“深度”重点只指产品在终端的能见度一个方面,也即产品的铺货率是考察“深度”的关键要素。深度分销,意即使产品保持持续高能见度的分销管理模式。
四、有效终端的铺货率是测量分销“深度”的标准。
既然分销的深度主要指产品在终端的能见度,那么终端铺货率就应该是测量分销深度的主要指标。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来说,销售的主要渠道和终端都有一定的区别,即有效渠道和有效终端是有区别的。因此有效终端的高铺货率就是测量分销“深度”的标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即饮型的饮料来说,任何一个能卖货的售点都可以是其有效终端,因为对于这种产品,只要有人就能产生销售,而且销售和消费在许多情况下是同步进行的。因此从铺货的角度来讲,卖饮料就不能只关注超市,而是所有的餐饮店、食杂店、马路冰点、甚至擦鞋店都可以是其有效终端,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卖即饮型饮料强调的是100%的终端铺货率,要将产品铺到所有的售点。因此做即饮型饮料通过计算所有终端的铺货率来检测其分销的深度;但是对于卖纯牛奶来讲,情况就有区别。因为并非所有的终端售点都是纯牛奶的有效终端,没有一个消费者在渴了的时候到街边的食杂店随便买一包纯牛奶来喝!纯牛奶的有效终端主要是超市、酒店、和社区便利店,其产品特点决定了其消费目的和消费场所,而这二者又决定了其有效终端的不同。因此卖纯牛奶通过计算对于纯牛奶而言有效终端的铺货率来检测其分销的深度。
笔者于两年前为一个饮料企业的乳品项目做咨询,该企业在饮料行业的知名度很高,在市场操作中也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手法。牛奶产品上市后,也主要由以前的饮料经销商来操作,公司要求沿着饮料的路子做深度分销,结果在每个市场,均由业务员和经销商一起将250ml的利乐砖纯牛奶铺的满大街都是,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过了一段时间,许多一年也不卖一包牛奶的售点纷纷要求退货,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笔者看到后只好苦笑,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是一个有效终端的选择问题。
对于其它的行业和产品来讲,道理也雷同,提高有效终端的铺货率是产生销售的大前提。计算有效终端的铺货率是检测分销深度的主要手段。其实有效终端的确定应该是营销中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卖服装不可能选择到酒店,卖酒水不可能选择到建材市场,卖计算机应该选择到能产生计算机销售的地方。
五、终端生动化是深度分销的重要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