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9:10:00
序论:在您撰写法学系毕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目前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模式是由学校或教师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统一进行,但由于学校扩招、考研、找工作等各方面的影响,教师深深感觉到这种统一的模式已经显示出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1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精力投入不够
由于大规模招生,现在的大学生供过于求,加上现在90后的大学生个性鲜明,要求较高,导致学生找工作困难,压力增大。特别是一般的普通本科学校,没有专业和重点大学的优势,找工作更加艰难,使得一般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期间都忙于找工作,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甚至会出现有些学生把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当成“副业”,随便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
1.2学生数量多,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纳大规模的实习队伍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外由于企业效益、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等影响,企业不愿意也没有时间精力接纳毫无实践经验的大规模学生实习。而高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如通过各种手段联系企业,缴纳一定的进场费,才得以让学生勉强进场进行短暂的实习,从而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1.3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脱节
目前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毕业实习,两个之间没有联系,导致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抓不到重点,因为学生在实习时还没有进行毕业设计,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可能应用不到毕业设计中,而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又没有重点去研究,这样就导致毕业实习的目标不明确,效果难以保证,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从而也对将来的工作方向带来了不利影响。
2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及就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
2.1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现在企业招聘时间提前,一般在第七学期期中就开始招聘工作,所以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完善,将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在前三学年尽量紧凑安排,适当减少第四学年的专业课程,在第七学期十月一号前完成所有课程的授课。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到第八学期开学期间以利于学生集中进行招聘就业工作,并在这段时间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明确毕业设计要求,第八学期开始就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样安排不仅能够保证课堂的上课质量,也能保证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效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优质就业。
2.2建立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就业方向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之后根据毕业设计题目选择实习单位,并聘请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的导师,与教师一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另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能够为学生建立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有信心。
2.3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方向一体化
如果毕业设计内容与就业方向不一致,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可能对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没有应用价值,导致就业时专业不对口,而如果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定了毕业设计题目,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内容不融合,也会导致学生就业时以致将来工作的不顺利,所以要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习意向及企业的需求拟定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实习和设计必须在同一个地点完成,一边实习一边做设计,一边了解企业的需求,累积就业实践经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目标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毕业设计内容丰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2.4提供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我,敢于竞争,但心理抗挫能力弱,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临近毕业期间,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不良的心态,所以要在第四学年相应的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
3结束语
第一、题目的选择
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题目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论文的中心,论文的要点主要是基于一个好的题目而产生的,因此一个好的题目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好题目不仅仅是指研究的题目好而是只的是这个题目要站在一个好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之上,而现在的在校生在选择题目的时候常常选择的范围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实际论文研究的过程中一个小范围的题目和论文内容更容易上手。
第二、整个论文的结构问题
论文致谢一:
四年的学习即将结束,说时间转瞬而逝亦不为过,每一次的相聚都是那么短暂却值得珍惜。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不辞辛苦赶赴杭州为我们授课,毫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自己在学术上的本科成果,给我们打开一道道门,带我们进入新的领域。感谢每一位同学,课堂上的观点分享以及课后的欢聚时光让我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而班长和学习委员更是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使得我们的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一名非法本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件痛苦却又极具挑战的任务。由衷地感谢张心泉导师对我的帮助,在学术上指点迷津,让人豁然开朗,生活上关怀备至,让人如沐春风。从开题、列提纲,到写作、定稿,张老师都十分尽心。特别在论文修改阶段,张老师对论文逐字逐句的检查,从内容、结构、格式、错别字等各方面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论文写作才得以顺利完成。很庆幸自己能遇到张老师这样的导师。在此向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另外,感谢同事和家人在我就读期间所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帮我分担了很多事情,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感谢那些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朋友们!
论文致谢二: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的本科生历程也将结束。通过这次写毕业论文,深刻感觉到自己学术的浅薄和钻研的艰辛。能够完成这篇论文,要感谢的人有很多。
首先,必须要感谢我的导师王月明教授。从论文选题、提纲拟定、调研问卷起草、论文修改完善等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他悉心的指导。特别要感谢的是,导师在百忙之中,却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我的种种疑问,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建议,给予及时的指导,让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其次,要感谢本科生学习阶段授课的每一位老师,真心感谢他们的传授,让我又一次体会到读书的美好和学问的学无止境。还要感谢两位班主任老师和研教院的各位老师为我们的本科生历程所提供的方方面面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陪伴我度过了难忘的本科生历程,共同分享着探讨的快乐。感谢帮助我发放调研问卷的各位亲朋和热心参与调研的各位人士,没有你们,我的论文将无法完成。
论文致谢三:
在论文完成之际,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易典益教授。从本科方向的确定,到具体的论文写作,导师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而这四年里导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至今铭记在心,而他在科学本科方面孜孜不倦的为学精神,都将会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此,再次感谢导师!
同时感谢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老师们,感谢我们班所有可亲的同学们,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和努力,才使得我们这个本科生团队生机盎然,感谢你们的陪伴!
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是我一路向前的动力源泉!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教授抽出宝贵时间,付出辛勤劳动评阅本论文。
谢谢老师们的宝贵意见!
论文致谢四:
经过近半年的写作,论文终于成稿,心里充满着对论文尚不完善不细致的担忧,边工作边写作,的确让我感到较大的压力。有人说吃过苦的人才有一颗善良的心,四年的大学生学习生涯,工作、生活上的努力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一定有莫大的帮助。
我首先特别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何敏教授,他是博士生导师,却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多次致电和请教,都得到了导师耐心的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框架的搭建,文章思路以及资料的筛选,何敏教授都是严格要求,认真严谨的提出修改意见,多次帮助我进行修改,使得论文质量得以弥补提高,占用了导师大量的休息时间与精力,同时对于许多像我这样由于家庭条件,未能考全日制大学生的学生,何敏教授也表示理解和师长般的关心,为我以后考母校全日制博士提供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鼓励。
其次,我感谢母校华政,给了我重新上大学的机会,你的学风是那么严谨和亲切,那么多教导过我的优秀的教授,杨新培,牟逍媛,姚骏华,张学忠、彭溆、郑伟、武胜健教授等等,他们在社会上都是知名学者,可是他们没有脱离百姓,能够实事求是的看待社会问题,追求法律的公正和正义,社会的公平。有的告诉我,他们孩子的情况,有的告诉我考博士需要注意什么,有的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奋斗,使我们广大学生感到这些可敬的教授既是老师,又是长辈。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法律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农村土地三权分离一直是法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这是在农村土地关系改变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那么大家知道法学毕业论文致谢应该怎么撰写吗?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学术参考网网给您带来的法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关键词】 毕业论文写作;语法教学;引语;时态;句式
一、引言
从事语法教学日久,且每年指导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从中愈加认识到英语语法学习之于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亦多有侧重。然而经过论文指导和思考研究,发现有些语法要点在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中作用很大,但是在实际的语法教学中,因语法项目较多、学时有限,这些内容多被一带而过甚至忽略,其中就包括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时态的一致性、句式的选用等。
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
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必然会用到他者的论断,或引以为理论支持,或作为驳论的依据。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在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也十分必要,因为直接引用为当前的论文提供直接而有力的证据,也使论文更显得真实和生动。然而直接引用过多就会显得作者个人观点陈述不够,如果引用文过长也会影响读者对论文本身的阅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MLA格式中规定,较短的引用,一页不超过两个,较长的引用,三四页只能有一个。此时,学生就可以采用间接引语,避免过多使用引号或大段引用。但在引用的过程中,学生多有谬误。
英语语法中所述之间接引语,其规则大抵不多,如将人称变换(如I变为he/she),代词转换(如this变为that),地点的转换(如here变为there)等等,但实际操作中又不止于此,有时因为直接引语的句式等的差异,变为间接引语的时候还要对直接引语进行适当的概述和总结。
例1、不够清楚的概述:
Penniless and hungry,Jane is forced to beg for food and then she is accepted by St. Jone and his sisters,after a long time they tell her that her uncle is also his uncle but he has died and left her a large fortune.
清楚的表达:
Penniless and hungry,Jane is forced to beg for food and then accepted by St. Jone and his sisters. After a long time they tell Jane that her uncle is also his [Jone’s] uncle but this uncle has died and left her a large fortune.
由上例可以看出,引用文需要遵循语法规则,包括时态的一致性、主谓一致、名词代词的前后照应等,如果引用文中某些代词的指代不明,则需要用括号指代清楚。
如果引用文的时态和与论文行文不一致,则需要尽量缩短直接引用文的长度,采用间接引语,或在文中标出已经改过的使时态一致的词;如下文:
例2、不够清楚的表达:
If he thought,as he wrote in his diary in the late 1990s,that “one’s life is just a tragedy,” then what would he say of people’s life today?
清楚的表达:
(1) If he thought,as he wrote in his diary in the late 1990s,that one’s life was “just a tragedy,” then what would he say of people’s life today?
(2) If he though in his day,“one’s life [was] a tragedy,” what would he say of people’s life today?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段话中(如(1)中所示),因为如果概述过多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缺乏起伏,很难长久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概述的同时穿插一些短语式的直接引用可以使文章生动易懂。
三、时态的一致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将现在时或过去时杂糅在一起,如在叙述文学作品时未保持时态的一致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有用过去时的情形。需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各有侧重,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不会过多提及在论文写作中的时态运用,因为教科书中的时态本身就多而复杂,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对论文书写的时态作专题探讨。然而时态问题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又一直会困扰学生,也给论文的修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未来的语法课教学可以在此处多着些力。
论文时态的使用以适合为要,是为写作服务的,但也有一些基准,如:事件,不管是调查、实验,还是自己或他人的某项研究,都要用过去时来描述,但是解说、阐释、评价、分析、评论或是由此而得出的某些观点则多用现在时。叙述文学作品中的事件用现在时,描述作者的创作过程用现在时;探讨理论用过去时或现在时;报告研究成果用现在时进行概述或总结。
四、句式的选用
英语语法中将句子看作是最大的语法单位,而句子又是文章的基础,句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在造句时,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就句子结构来说可以有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以及并列复合句(compound complex sentence)。简单句可以使论文的表达清楚直接、一目了然;并列句可以将同等重要的观点并置,从而避免多余文字的使用,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整齐,有时也可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复合句中有主句和分句,意义有所偏重,其间多出现连接词使主从句子的关系清晰呈现,句子的逻辑关系就会清晰展现;并列复合句是将两个或几个复合句并列起来,可以使文章句式多样,又不会过于繁复。多种句式的使用可以给论文增色,在语法教学中,这一内容可以多加涉及。
五、结论
语法教学虽不以毕业论文写作为终极目的,但是毕业论文写作却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教师的语法教学的全面性和侧重点,希望文中提到的三点可以对教师的语法教学和学生的语法学习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张秀国主编.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牟杨,陈春莲.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 章振邦主编.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五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毕业论文模式 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案例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模式运行现状分析:“法学院”内毕业论文存废之争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一直受到媒体与学界关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而《光明日报》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别刊载《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可不可行》、《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则直接让这一场“存废之争”白热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专业,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双重性特点,则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法学院将这场“存废之争”延伸到实践。
支持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取消,而是应该如何加强,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同样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认为毕业论文制度应该坚持,但应该改良,是“对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与运用、逻辑思维、动手、写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学院实践中也持这种态度。取消者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下高校法学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视科研创新为生命的毕业论文与法律实践性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相悖。悖论下毕业论文已是“人神共怒”,“与其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③200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取消毕业论文,以案例分析取代毕业论文。折衷者认为,应该对待毕业论文应改变原来“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革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适应法学教育对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双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汉东湖学院法学院实施的“双轨制”。
正如有学者言,孤立地争论毕业论文的“存”抑或“废”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论文只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环,任何脱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争论都是空谈。换句话说,如果毕业论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坚持加强;反之,则应该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众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分化。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法学教育定位为培养法律实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应更重视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至于传统毕业论文模式是否可以适应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需要,笔者以为将模式放到独立学院培养目标下重新评析至关重要。
2 模式创新的必要: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评析
2.1 与培养目标不合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本科办学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体的法学院系“研究型”或“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更多应定位为“普通应用型”或“高端辅助类”法律人才,具体包括基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律师助理、司法执行人员以及在公司企业等其他机构从事法律业务的人员等。显然应用型培养目标下,各独立学院法学院专业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即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照搬母体院校模式强调学术创新能力。故视学术创新为生命的传统毕业论文模式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合。也正如有学者言: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说到底是对大学培养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④
2.2 与重实践理念不合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学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做科研做出来的,不进行科学研究写出的文章不是学术论文”。⑤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毕业论文写作一门课程能解决的,不是指导老师一个人能解决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能力培养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教育培养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重视对学生科研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能力培养理念,是与传统“研究型”大学“重理论”教学理念相一致的。而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独立学院教学理念由传统“轻实践”转变为“重实践”已成趋势与必然。当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重在围绕“实践性”展开,突出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总之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显然不是毕业论文所强调的科研创新能力。
2.3 与学生智力不合
独立学院生源特点是独立学院“独”特性之一,与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学生相比,他们在基础知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目标定位上显然还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点进行要求与设定,以此来指导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感到力不从心。正如有学者言,“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但不能把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⑦笔者以为,忽略生源特点地强调毕业论文创新,强调“教育公平”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大学生都写出有创新、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难以适合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一套更强调应用型和实践性的毕业论文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3 模式创新的途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构建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将学生毕业设计与法学专业学生在司法机关、律所的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围绕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经典案例,采用案例选择、文书设计、模拟审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传统毕业论模式,实践性是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灵魂。一方面,强调整个设计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要求学生从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种角色的视野去阅读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发现的问题,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脱离实际的倾向,真正起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把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突破往常“闭门造车”,要求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律所)实习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也加强了“法律人”素质的培养。
3.1 案例选择
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强调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核。按照这一模式,不仅对学生实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的指导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案例选择是整个模式的基础,所选案例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将直接决定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相比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中案例选择注重专业性、典型性、现实性,以达到紧扣专业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下的案例选择考虑综合性、疑难性、不确定性三个因素,这样才有助于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其一,综合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法学专业学生四年法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整体考核。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所选择的案例涉及的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学科之间有跨越,也可以部门法之间跨越。其二,疑难性。过分简单的案例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也容易导致整个设计模式“走过场”;但是太难,又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整个模式停滞不前。所以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其三,不确定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要强调一律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一位美国法官所说“我们能够做出最终判决并非因为我们判决正确,相反,我们之所以判决正确,是因为我们有终审权”。案例的不确定性能为学生多重视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笔,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进行考核。
3.2 文书设计
法律文书被称作“看得见的正义”,以其为载体所体现的司法直接体现法律的权威。在当代,法律文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⑧故对这一技术能力的掌握,将直接体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对法学专业学生文书设计能力考核时,笔者以为应该强调文书设计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文书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对整个案例所涉及的诉讼文书进行设计,因此对学生设计文书进行考核的第一个要素就应该是其所设计文书是否完整。而一个案例所设计的文书是否完整,又直接取决于案例的性质与案情需要。指导老师在指导时应该把握好,也为指导老师对法律实务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规范性。文书设计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格式规范性,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书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点较易把握;另一方面体现在文书语言规范性,此点更难把握,对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文书用词规范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核:表意准确、质朴庄重、严谨意赅、逻辑严谨。⑨
3.3 模拟审判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模拟审判一直高校法学专业提高学生法律实务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学实践性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节。模拟法庭被定性为高校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从“法学院到法院的桥料”。但是相比模拟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开庭程序等相同外,毕业设计模式下模拟审判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选择性。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实习的单位进行案例选择、文书设计,但对模拟审判案例进行选择时,要求指导老师在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二次选择,依据指导的人数在本组指导学生提供案例中选出一两个更典型、更能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能力考核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和审判。其二,审判的“实战性”。相比传统模拟法庭教学,更多是围绕教学需要(尤其是诉讼法教学),重视附着在“法庭审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设计模式下的模拟审判,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整个庭审程序,还更强调对学生法律审判实务应用、应变能力的考核,故应该重视过程的“实战性”或“对抗性”,而毕业设计案例选择环节要求案例的不确定性,也为“实战”预留了空间。
3.4 案例分析
模拟审判的结束并非意味整个毕业设计的结束,还要求学生根据选择或参与的案例选择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考核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研究法律知识,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具备现代法律人素质。而根据选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评述型、分析型。
其一,评述型。这种类型要求学生从案例选择到模拟审判的整个过程自行评述总结,如案例的选择是否具有综合性、不确定性、疑难性,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案例审判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辩论是否有理有据、运用法律是否得当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启发以后更深入地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法律实践技能。其二,分析型。学生在围绕案例进行毕业设计时对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然后把问题挖掘出来,结合专业深度讨论,提出观点。这一类型不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还强调观点创新,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分析型一方面适应了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学生经过四年法学知识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创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将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为这部分学生毕业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进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带来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现多层次性、多类型性、专业差异性,因此,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形式,也应“因校制宜”、“因业制宜”。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毕业论文模式考核指标的“应用型”。法学专业案例型毕业设计模式的提出和构建,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建议性的尝试。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学校“高校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1-86-11)
注释
① 巩建闽.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N].光明日报,2012-05-15:002.
②③江胜清.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4):93-96.
④ 郭立场.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光明日报,2012-05-08:002.
⑤ 杨晓旗.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关于当下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6-7.
⑥ 汪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以襄樊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8-121.
⑦ 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2(4):144-146.
保留喉功能或恢复喉功能的各种类型喉部分切 除术是喉、下咽部手术的主流,但临床上喉癌、下咽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为探 讨其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现回顾分析我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6 年间收治的复发性喉癌的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复发性喉 癌、下咽癌98例。男83例,女15例,35 ~ 76岁,平均53. 4岁。原发肿瘤从首次治疗到确诊复发为4个月至9年,平均 17个月(图1)(本文图见封三)原发肿瘤分期见表1。
1.2再手术治疗采取单纯根治性颈清扫23例。全喉或 全下咽切除术45例,并常规行患侧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及 健侧选择性颈清扫术,修复方法为食管内翻剥脱+胃上提咽 胃吻合术15例,下咽癌切除+结肠上徙代下咽食管术2 例。因颈部术后组织缺损较大,其中行胸大肌肌(皮)瓣修补 术29例。
1. 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用SPSS12.0软件包,组间用 t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 chart。
2.结果
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延期愈合31例,咽瘘9例, 经抗感染以及局部换药处理6例咽瘘自行愈合,仅 3例手术修补并获成功,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3 年死亡45例,失访11例,随访率88. 78%。失访 按死亡计算。喉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96.10%、33.33 %,下咽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 分别为64.71 %和5. 88%而单纯放疗或姑息治疗 1年及3年的生存率仅为10%和0%。
3.讨论
喉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喉部分切除术因尽可 能地保留或重建了喉发声功能并且可解除带气管套 管的痛苦,是目前喉癌手术研究的热点,但治疗后肿 瘤复发临床并不少见,其原因复杂,可能与肿瘤残 存、种植、淋巴结转移、术式选择有关[1]。喉部分切 除术适应证的选择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手术前利 用各种检查手段,包括内窥镜及各种影像学方法来 确定病变范围,结合手术所见,选择合适的喉部分切 除术式,才能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 能。本组资料显示,喉部分切除43例术后21例发 生喉内局部复发,可能因过分强调保留组织重建喉 功能,以至切除范围不足。声门上型喉癌容易发生 颈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对于潜在的微小病灶可以 控制,但对患者就诊时已经可以查到肿大淋巴结者, N1到N3患者的放疗效果均较差。我们对No患者 临床触诊、影像学检查等均未发现转移者,声门上喉 癌(T1、T2)常规行患侧选择性颈清扫术对T3和T4 则采用改良根治性颈清扫和对侧选择性颈清扫或改 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因此,根据病情正确选择首次 治疗方式对防止复发很重要,T 2期以上病例首先完 整切除肿瘤,T3、T4期病例选择做喉部分切除术更 应慎重,须依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保证切缘足够 安全。术前掌握手术方法技巧及适应证是减少喉癌 术后复发的重要环节。从我们研究的结果得知,喉 部分切除术后再手术,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1 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 10%、33. 33%与Wong 等报道的3年生存率相似,但与刘巍巍等的结 果相差较大(其5年生存率高达61.5 %)可能与病 例的选择有关。
瘘孔复发癌瘘孔复发癌是全喉切除术后气 管造瘘口癌复发,表现为气管造口周围肿块、肉芽、 溃疡、反复出血,易误认为感染,延误诊断。食管气 管受累则表现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多在全喉切除 术后4 ~30个月内发生[4。对于瘘孔复发癌,如不 及早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多在短期内死亡。单纯 的姑息性放疗和化疗只适用于无法手术者。癌复发 因素很多,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术前气管切开,气 管旁淋巴结隐性转移,声门下受侵,癌局部复发、局 部种植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术前气管切开增加造 瘘口复发的危险原因是脱落的瘤细胞种植于气管造 瘘处新鲜肉芽组织的结果。另一重要因素是气管旁 淋巴结隐性转移,曾有学者提出,为去除气管旁淋巴 结的隐性转移应行气管旁淋巴结清扫术,以减少造 瘘口复发的可能性。气管旁淋巴结不作为常规颈淋 巴结清扫的内容,而它可以隐藏来自喉癌、下咽癌及 颈段食管癌的转移。研究证实,声门下喉癌受侵较 其它喉部位的肿瘤易出现造瘘口复发。对于术前原 发灶位于前联合及声门下区者,应重视气管旁淋巴 结清扫。Welsh等^5发现声门上喉内注射放射性 示踪剂,不仅引流到同侧中上颈淋巴结,而且对侧中 上淋巴结内亦有出现,再者在同侧的甲状腺和气管 旁淋巴结也有出现;声门下喉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 时,在气管旁淋巴结和甲状腺内表现明显的聚集倾 向,从而为临床上喉切除并甲状腺叶和气管旁淋巴 结切除提供了理论依据。癌复发患者多与颈部大血 管黏连,术中需结扎一侧颈内静脉及颈外动脉分支, 如何保护颈内动脉、锁骨下动静脉不受损伤是手术 成功的关键[' CT或MRI、纤维气管镜和食管吞 钡透视能明确病变的大小、范围,与颈部大血管的关 系,有无纵隔及肺转移,充分确定肿瘤范围,CT、 MRI成像可以明确肿瘤在下颈部与上纵隔的扩展 程度,从而为设计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我们收集的 8例造瘘口复发癌患者,5例有声门下受侵,2例气 管旁淋巴结未清扫,且病例均为晚期癌症。但手术 后仍取得较好的生存率,与喉部分切除术后再手术 差别不大。
3.3下咽癌术后复发由于下咽癌术后复发肿瘤 易累及喉、气管或食管,引起气道及食管阻塞以往 常用胃造瘘术或置鼻饲流质对症处理维持生命,给 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在很短的时 间内因并发症和营养不良而死亡,即使放化疗也效 果不佳。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可能与肿瘤残留、种 植有关,根据病变与食管及喉的情况,在完整切除肿 瘤的前提下,我们采用全喉全食管切除结肠上徙代 下咽重建的方法来挽救此类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 的效果,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率很高,且常常为双侧 性。我们的经验是常规行患侧改良根治性颈清扫和 对侧选择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但术后淋巴结转移 率仍很高,我们收集的下咽癌复发病例中,15例是 淋巴结转移,3例位于乳突尖附近,6例位于锁骨上 窝附近,健侧有6例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在外院行颈 淋巴结选择性颈清扫或未行手术)而局部癌复发 较少,仅2例。可能是术后放疗不能控制隐匿性淋 巴结。我们仅行肿大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切 除,但预后不佳,患者多在半年左右出现远处转移或 再次颈部淋巴结转移。1年和3年的生存率仅为 64.71 %和5.88%,预后比喉癌复发后手术治疗效 果差,与非手术组生存率10 %和0 %相比,二者差异 有显著性。
3.4再手术及修补方式复发癌常呈侵袭性发展, 侵犯范围广,且患者多已作过喉手术或(及)放疗,可 有术区瘢痕增生,血液循环差,给喉的再手术及修复 带来困难。在术式选择上我们的体会是,对喉内局 部复发的病例,一般选择行全喉切除及扩大全喉切 除。对于瘘口复发癌及下咽癌局部复发患者,主张 行复发灶扩大切除,用局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对累 及食管患者,主张行复发灶扩大切除、全食管切除、 内脏(胃或结肠)代食管,加局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 对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一般选择作根治性颈清扫, 但疗效亦不佳,如何采取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是目 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多次颈部手术组织缺损较 大,目前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胸大肌肌皮瓣目前使用最广的是胸大肌岛状肌 皮瓣,但组织较厚是其缺点;(2)肩胸皮瓣远侧端有 可能坏死,供皮区需游离皮片覆盖;(3)胃上提代咽 食管,可修补较大咽缺损,上提到舌根,扁桃体处与 之缝合,但损伤较大;(4)胸部推移皮瓣,对较小的缺 损可以采用或与其他皮瓣联合应用;(5)结肠上徙代 下咽等方法。修复的首要原则是保护颈部和上纵隔 大血管并消除死腔。胸大肌肌皮瓣可作为首选。胸 大肌肌皮瓣有稳定的血供,不易感染坏死,有一定的 组织厚度,可充分消除死腔,同时可保护重要血管。 如颈部皮肤缺损不大时,切取胸大肌肌皮瓣时,可取 较小的皮岛携带较大的肌瓣。本组再手术68例中 29例行胸大肌肌皮瓣修补,无1例皮瓣坏死。对于 累及食管的肿瘤,胃代食管安全、效果好,死亡率低, 能早期进食,有着长期优良的消化功能。本组15例 均用了胃代食管,只有2例吻合时有张力,导致术后 胃前壁坏死引起吻合口瘘,最终采用带状肌皮瓣修 复。对于下咽癌术后放疗后复发者不宜采用游离空 肠和结肠重建下咽食管,因为此类患者的局部吻合 口经受大剂量的放射愈合能力差,容易产生吻合口 瘘的并发症,所以我们认为,用胃是较为安全的重建 方法。本组2例梨状窝癌术后局部复发,在未行放 疗的前提下,行游离结肠上徙代下咽,取得了满意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