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2-10-09 21:52:52

序论:在您撰写技术创新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技术创新理论

第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理论演进;哲学分析

一、引言

如果以熊彼特在1920年代提出的创新概念作为创新科学化的起点,在短短的80多年历程中,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何揭示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廓清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基本架构,加快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趋势,成为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技术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价值准则和体制内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是多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定形态的技术创新理论总是在该时期主流观念中获得理论支持。其中,哲学作为对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解释,总是以其特有的学术特性和深刻内涵,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方面提供有力的诠释工具。从某种意义而言,技术创新作为一门实证性科学,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校验的素材,而哲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观察和理解技术创新活动准备了分析视角和思辨知识。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理论获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并因而在实践中更具有发展的冲力,技术创新哲学也获得了经验上的普适性支持。因此,从哲学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演进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西方技术创新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目前,哲学层面的研究处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从而为技术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有关文献回顾

从目前文献看,技术创新与哲学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从技术创新的方法论角度出发,陈杰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存在性、特征性和应用性问题的研究、阐述,论证了科学哲学能够对创新理论研究进行理论支持这一基本观点。匡勇兵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创新”: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在实践中体现矛盾问题的精髓和真理性。哲学与创新紧密相连,所以要用哲学来指导“创新”,以便早日实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的。(2)从技术创新的主体角度出发,柳洲、陈士俊、王梅认为,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的,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吴跃平提出了一个理解和描述各种传统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传统。认为技术传统构成我们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生存方式的构成中技术传统不仅是一个技能共同体,而且还是生存共同体,它所完成的是文明的伦理功能,是支撑德性社会的世俗基础,考察技术传统能够给知识、技术、世界、生存等概念带来富有意义的变化。(3)从技术创新的价值角度出发,夏保华指出,技术创新的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赵建军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4)其他的一些观点,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则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的专著,提出了技术创新本质论、技术创新活动论、技术创新能力论等观点。谢友才、胡汉辉对技术产业标准进行了哲学解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上述文献从多个角度就哲学与技术创新关系开展研究,提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观点。但我们梳理这些文献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是截面的、横向的,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演进与同时代西方哲学嬗变关系进行纵向、演进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比较缺乏的。本文试图从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出发,来尝试探讨技术创新理论诞生以来的历史演变的哲学基础。

三、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伟大起步——技术工具为主要特征

192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逐步发展成影响最大的一种科学主义流派,以后在它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逻辑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学派等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倡导者力图实现一切科学的大统一,把实证主义经验论传统与对科学理论的严格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哲学不应过问经验以外的问题,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从实质上看,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分析,强调“科学的统一”,符合现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趋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直至1930至1940年代。如果我们把该时期的经济增长发展的方式、哲学发展的趋向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征比较起来看,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1950年代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整个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技术是从科技发展开始,是一种技术导向的、线形的、自发的过程,市场只是被动地接受技术成果,表现为技术推动过程;在19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供求日渐平衡,营销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市场拉动过程。无论是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线形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无论技术推动还是市场拉动,技术创新的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技术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以及科学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论证,该时期的创新理论中的物本主义特征就是合乎逻辑的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在人类经济社会中诞生了:(1)熊彼特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概念。1920年代,熊彼特将创新分为:开发新的产品;采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创造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创新观十分明显是基于企业经营全过程解构后的提升和改进;(2)Mes-thene认为技术是为了实践目的的知识组织;(3)Kline和Kash指出技术是人类创造的用它来完成而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任务的系统;(4)Void认为技术是为达到特殊目的显示于物理对象和组织形式中、基于知识应用的系统。上述理论都将技术创新作为典型工具论,明显地反映了当时西方主流哲学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时期,效率成为首要目标——不仅合法,而且合乎理性和道德——科学主义哲学观已经论证了其合理性。在此种情形下,对于一项为了获得潜在的市场效率,实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认可。

在这个时期,技术创新注重技术知识、规律的运用,技术被看成是“人造物或知识系统”,技术的效用(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社会语境的中性物。尽管技术创新理论者也谈论技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在政治或社会价值被附加于某项技术之前,技术始终是中性的,是由人类理性追求的不受时空和环境制约的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单纯地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都属于线形模式,是内在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典型反映。这类技术观受到了包括技术实体论在内的其他观点的批判。这个时期技术创新理论片面地把技术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归约为单一的、中性的和目的性的工具,无视技术质的复杂性、社会性,无疑是片面的。同时,虽然技术实体论和技术的社会批判论等对其批判和反思,认为技术是在其中人与非生物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的生活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理性达到并且(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绝对效率的所有方法,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有着建设性的作用,但是,把技术看成某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则是严重忽视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这也是十分错误的。

四、结构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高峰——系统综合为主要特征

19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结构主义哲学。结构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就是结构,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构成的整体,可以自我调节,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构中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转换。无所谓进化发展。结构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1)整体性才能说明各个构成部分的本性及其真正的意义;(2)强调深层结构,认为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能把握现象后面的本质;(3)强调结构的客观性,认为一切社会和文化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命定”的,强调结构是具有自调性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自然科学经历了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结构方法的转变,采用客观主义立场和系统一结构方法,将研究对象模型化、程序化、数学化,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拓扑学等模式使知识形式化。结构主义与技术创新开始较长时期的互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与哲学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到了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通货膨胀和需求饱和给企业造成变革的压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线形模式已显得过分简单,无法描述实际生活中成功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表明,科技和市场的结合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保证,这种结合需要同时强调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配合,被称为耦合模式。自此以后,耦合模式的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后,随着技术创新规模和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技术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耦合模式为集成模式所替代。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到产品、到市场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即研究开发、产品研制、成品制造和市场销售不只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序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环节相互反馈、综合集成。最后,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第五代的集成和网络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典型的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时期出现过一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阐述技术创新理论的学派,将这些技术创新看作为一个系统,创新者需要从整体出发。研究技术与市场、企业、产业关系,通过对创新系统的把握,进行正确的定位、研发和市场推广,以便达到最佳的创新目的。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先后诞生了:(1)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2)拉卡托斯的科学“硬核”和保护带理论;(3)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模仿论;(4)门斯的技术创新论;(5)卡米恩和施瓦茨的市场结构论;(6)诺思的制度创新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等理论。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上述理论大都从市场、产业、企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中探究技术创新,将系统论作为其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作为其分析框架,表现出显著的结构主义哲学方法的痕迹。

这个时期技术活动的社会性、系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技术活动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对其各个要素的理解把握也应放在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中。二是指技术活动的系统性是指技术活动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将其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对它加以理解和管理,从而实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以及有效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所以,所有现实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都受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人才状况以及文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同时“SST”(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的研究也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正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技术活动才得以开展,并进而发展。当然,技术对外部环境也有较强的反作用,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改变自然的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鉴于上述深刻的技术社会内涵,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考虑社会系统各类因素,积极适应社会系统的内在、客观需求。

五、生态进化哲学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的现代观点——动态演化与价值理性为主要特征

进入198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全球流动、知识经济重要性上升、消费者个性化已经展露其独特性,对传统经济形态的运行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完全冲破了以往技术创新理论所确立的分析架构。技术创新活动亟需获得新的解释。布达佩斯俱乐部的创始人欧文·拉兹洛把21世纪黎明之际的变动不居的环境概括为“进化巨变趋势”,也即当前经济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构成了今天纷繁复杂,涉及包括家庭、社团、企业、城镇、都市和国家,甚至还包括区域之间和洲际之间的跨越全球的复杂的、生态的和演化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动态特征非常突出,而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着眼,把全球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不影响系统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描绘出系统整体进化的基本轮廓,以此探索全球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生态演化理论开始在经济社会各类研究领域大大扩充地盘。为此,在实践中科技创新人员必须掌握进化论方面的知识,把握今日技术、社会和生态环境日益密切的联系,认清造就这些更大系统的趋势,把握技术发展潮流,这是在当今有高度复杂的技术生态群体中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

首先,技术动态演进特征更加显现出来。目前,技术生态理论、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演化理论的提出也都从不同角度反映技术创新理论的生态进化的哲学特征。这些理论从空间、时间演进中的不确定、复杂的整体动态发展中来把握一个国家、地区技术创新的变动趋势。从演进角度探讨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技术发展特征和战略,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在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尤其需要这种视角。技术创新演化思想是以探索技术系统深层次的、长期的进化和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水平出发描述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它舍去了局部,而将能够代表技术系统整体的特征保留了下来。技术创新演化观念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结构主义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它是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看待技术系统演变的新思路,提供了一条认识普遍存在于周围世界的、发生在系统内部、驱动事物变革原动力的基本线索。技术创新演化强调了惯例、创新和环境选择在技术对国家或地区创新成败兴衰中的影响。

其次,技术生态系统特征得到重视。当代环境资源问题促进了生态与绿色技术的诞生。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来讨论技术创新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只有在一定社会自然环境系统中技术才有内在价值和理性。夏保华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技术社会学家平齐和比克提出技术社会建构论,用技术创新多向模型替代线性模型。他们指出。对于一个人造物,通常有若干社会群体与之相关,每一社会群体对该人造物提出各种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有几种新概念,如“技术系统”、“创新者网络”、“创新共同体”、“技术经济网络”等等,旨在揭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构“新社会”的本质。

再次,技术价值理论探讨得到重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功能的发挥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这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进行伦理学的思考。当前,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应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认识开始重视。因此,陆续提出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原则,将“绿色”、“循环”、“再生”等理念体现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国外对技术的理性价值研究起步较早。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最早确立了技术理性概念,并把它等同于韦伯的工具理性。随后哈贝马斯、海德格尔、芒福德等西方人文主义学者,以及贝尔、格里芬、怀特海、福柯、费雷等后现代主义者,还有拉普、费恩伯格、新卢德主义等现代技术批判主义者,也都遵循着这个传统对技术理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通过对技术理性化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以及技术理性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揭示,赵建军口]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并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第2篇

(一)财政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内在规定性如税收负担的轻重、政府公共投资和财政补贴的多少等,对技术创新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激励效应。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技术创新动力。企业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通过该项活动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利润水平过低,必然会严重影响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制订合理的税收强度和给与适当的财政补贴,保证企业有合理的经济利益,是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形成、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政府通过政策安排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在于弥补市场失灵,是在允许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由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和有效指导。因此,财政政策激励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市场激励不足的创新领域和环节,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通过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安排方面,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而财政支出政策则是对研究开发的政府公共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其中政府采购对于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创新成果也能比较快的取得效益。因此政府采购是一项比较好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二)税收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税收具有调控资源配置的功能,税收优惠作为激励与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将有效地诱导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一般来说,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激励作用包括:降低技术开发成本,推动研究开发进程;降低投资风险,鼓励技术创新投资不断增加;支持企业应用新成果,引进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加快技术改造;鼓励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输出,积极发展科技创业;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为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实施成本低、透明度高、公平性强、影响面广等特征,世界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印度等均重点采用税收优惠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二、财税政策激励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

(一)财政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1.政府政策。政府采取措施,矫正“市场失灵”,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收益,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最终达到全社会企业研发投入总量的最佳水平。关于政府干预的效应如何,我们可以利用“创新”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创新”生产函数是研究创新投入(如研发支出或人力资本支出)与有形产出(如专利或新产品的发明)之间关系的。根据“创新”生产函数,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水平。政府的政策是否有效,就是观察这两个指标前后是否发生变化。这里以研发投入作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指标,利用比较静态来衡量政府干预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用(见图1)。纵轴为其他资本要素投入,包括外购高新技术产品。该代表性企业在得到研发政府优惠之前,等成本线为IS1,等产量线为Q1,点B1为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在得到政府优惠之后,企业所面对的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因为政府优惠的存在使得自主研发的研发投入成本下降,等成本线为IS2,均衡点也从B1点变为B2点。在新的均衡点下,研发投入从X1点升到X2点,研发支出增加。可见,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是增加的,企业的自主创新受到了激励。2.政府采购。继熊彼特的开创性发现⑦之后,后来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承认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的同时,也指出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面对技术创新的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加之技术创新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分享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效应所带来的收益,成为“搭便车者”。但让人忧虑的是,我国许多企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还在粗放式经营,甚至缺乏成为技术创新“搭便车者”的意识。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的企业缺乏致力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热情,将会导致技术创新供给不足,从宏观上来说,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技术创新供求模型来简单分析。在图2中,Si表示技术创新的供给曲线;Dm表示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是市场上创新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收益曲线,并不能反映社会对创新价值的评价,因此,创新的均衡水平为Qm;Ds表示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该曲线考虑了外部经济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如图2所示,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二重性,是一项具有很强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会引起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Dm与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曲线Ds的区别,使得最终的技术创新的供给量Qm低于社会需要的供给量Qs。市场机制存在非效率的一面,导致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缺少的供给量为(Qs-Qm)。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技术创新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通过推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G,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右上平移,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增加将会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使技术创新的供给增加,而增加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供给不足。当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弥补技术创新供给的不足,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的规模,而从更加宏观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政府采购的规模。可见,政府采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3.政府科技拨款。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R&D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由此造成政府科技拨款制度作为消除R&D市场失灵的手段显得非常重要。政府科技拨款制度可以通过对企业直接资助、对公共科研机构的资助两种方式来进行。如图3所示。以下通过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直接资助对企业R&D的影响。直接资助是对符合政府特定目的的项目或有较高收益的科研项目,在政府预算经费内直接拨款。既可以达到刺激R&D投资的目的,也可以引导产业发展。假设企业1和企业2分别属于国家1和国家2,并在统一世界市场进行竞争。同时假设只有企业1从事R&D活动,并且最初两个企业都可以采用一种相同的技术进行生产。企业1的R&D活动存在溢出,即部分成果技术溢出可以使企业2以零边际成本利用。假定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a-(q1+q2),p为价格,q1和q2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的产量。假定企业1和企业2的单位成本函数分别为c1=c0槡-gx,c2=c0-β槡gx。其中c0为两个企业最初的边际生产成本,x为企业1的R&D支出,与g分别表示溢出和R&D效率。另假定政府存在对企业R&D的资助,资助率为s。首先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来描述企业1的R&D水平和资助率s的关系。第一阶段,企业1在存在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R&D投资水平;第二阶段,两个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市场竞争。这里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这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给定R&D投资水平,企业1和企业2分别选择自己的产量q1和q2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两个企业的利润可分别表示为:π1=[a-(q1+q2)-(c0槡-gx)]q1-x(1-s)(1)π2=[a-(q1+q2)-(c0-β槡gx)]q2(2)第二阶段企业选择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水平。此时利润函数的一阶条件为:直接资助会提高企业R&D投入水平。但是很难由上式推出因变量对于各个自变量的一阶导数,从而推断函数对于各个自变量的单调增减性。由此可以得出x*s>0。亦即,随着国家1对企业1进行直接资助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1获得同样R&D成果所需要的实际投入减少,从而激励企业提高R&D支出水平。而R&D活动溢出效应的增大同时将导致企业R&D水平的降低,因为溢出增加时,企业2从企业1的R&D活动中获得的成果会相应增加,从而企业1从R&D投入中获得的相对收益减少,R&D水平降低。同样可以表明,当效率g增大时,企业1的R&D投入水平提高,因为效率提高的同时,同样的R&D投入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因此企业1会选择更高的R&D水平。从上面建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可见,我们不能过于绝对的理解此模型的结论。首先,由于企业愿意开发的项目和政府愿意资助的项目往往一致,都倾向于高回报率项目,因此企业可能直接用政府资助资金从事研发活动,减少自身原本打算投入的资金量,从而企业投入总量并没有增加。第二,当企业原本打算开发的项目并非政府愿意资助的项目时,政府资助金可能使得企业改变项目,去开发政府资助项目,不再开发原本打算开发的项目,这样也不会增加企业的R&D投入水平。第三,由于获得资助的企业比没有获得资助的企业有较低的成本,使得非资助企业处于竞争劣势,有可能把他们从研发中排除掉,反而会降低研发总投入量。第四,即使在政府提高研发投入总量的情况下,也会随着对研发资源需求的增加相应提高研发资源的价格,从而提高研发成本,使一些企业因此从研发中退出。(二)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分析虽然税收支持不是基础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但通过减免设备购入环节的税费以及对科研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可以在税收上扶助基础研究。同时,还可以利用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捐献实施税收鼓励的方式,帮助补充基础研究资金,对基础研究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企业通常在确定是否进行投资时,将资本成本作为参照标准,来对投资项目、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进行评估和对比。所以,企业会在某一特定阶段内积累资本,直至资本的边际收入等于资本的使用成本时为止。其中,资本成本=边际投资的融资成本+折旧成本-资本利得-节省的税款等。很显然,税收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应缴税款的增减,于是,也就会对资本成本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决策和水平。一般而言,资本成本与投资意愿和水平成反比。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资本成本的决定式是:c=p(r+θ)(11)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假设税收对损失与利得同等待遇,则:c=p(r+θ)-[c-p(r+θ)(m+n)]I(12)其中,c表示资本成本,p表示资本品价格,r表示市场利率,θ表示实际折旧率,I表示企业所得税率,m表示1元资本的将来折旧扣除现值,n表示1元资本的利息扣除现值。于是,资本成本的决定式为:c=p(r+θ)(1-Im-In)(1-I)(13)如果(1-Im-In)>(1-I),则(12)资本成本大于资本成本(11),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就产生了抑制效应。在投资支出作为费用扣除而没有利息扣除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被看作是中性的,资本成本式为(11)。在允许按比率θ折旧的情况下,1元资本的折旧现值是m=Σ(1+r)-tθ(1-θ)-t=θr+θ,同时也允许利息扣除,因而1元资本的利息扣除现值为:n=Σ(1+r)-tr(1-θ)-t=rr+θ(14)因此,m+n=(r+θ)r+θ=1,资本成本减少到p(r+θ)。在企业所得税法允许的折旧率μ低于实际折旧率θ的情况下,价值1元初始投资的折旧扣除现值将是:m=Σ(1+r)-tμ(1-μ)-t=μr+μ(15)在按资本存量全部价值计算的利息扣除n与等式(14)所表明的相同的情况下,把等式(15)和(14)中的m和n代入(13)中,资本成本式就为:c=p(r+θ)+[prI(θ-μ)/(1-I)(r+μ)],由此可见,在θ>μ的情况下,实际折旧率大于税法允许的折旧率,资本成本便会增大,投资意愿和水平便会下降;相反,在税法允许实行加速折旧时,即μ>θ的情况下,税法允许的折旧率大于实际折旧率,资本成本就会减少,投资意愿和水平就会上涨。在税收法规允许企业直接按投资支出的一定比例B扣除,剩余部分再按照正常折旧率扣除的情况下,1元资本支出的折旧现值为:m=B+(1-B)θ/(r+θ),此时的m大于实际折旧的m,所以,资本成本下降。

三、政策启示

第3篇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

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4MBA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

第4篇

【关键词】耗散结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系统耗散结构理论

一、引言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得知,任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创新不仅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因此,如何实现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并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引起了各国广大科研者的高度关注。然而,从近些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发展状态并不乐观,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尽管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究其根源,无不与缺乏科学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紧密相关。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大量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具有显著的相关特征,并显现出明显的无序性、散乱性和非线性关系。而这些关系为技术创新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及约束。为此,若要从大量无序性和散乱的信息中发现并挖掘出有价值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以促进企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并解决技术创新中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无序性问题。而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因此,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应用极具时代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个系统理论。耗散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普利高津把这种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形成的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1]。

2.技术创新

自熊彼特(J.A.Schumpeter)于20世纪初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以来,技术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系统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与争论,综合各种讨论,这里给出比较简练、相对通俗的定义:技术创新是指有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2]。耗散结构形成原理包括开放性原理、非平衡原理、涨落有序原理以及非线性作用原理。

三、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1.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技术创新管理包括对资金、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2],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同外界进行诸如资金、设备、人员、信息等的交换。除此之外,这个系统与外界还有能量的交换。一方面系统中生产技术创新必须有能量推动,因而需要从外界导入物质能量。另一方面,生产系统要有效地实现预期目标,即要使系统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还需要从外界导入一种新的能量,这种能量能促成生产系统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有机结合,可以将这种能量称为管理能量。管理能量是在技术创新系统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在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中所释放的精神能量。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3]。

2.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非平衡态特性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不仅表现在其构成元素员工的道德品质、文化背景、个人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状况、教育水平、理想抱负、、行为习惯、价值观念、民族特征、气质类型、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而且表现在其构成元素生产资料的性能、结构、约束条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非平衡态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增大系统内部的势能差,将其推向远离平衡的状态。当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时,其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不可能用线性关系来表示的,只可能用非线性关系才能表示出来。因此该系统还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

3.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涨落有序性

一个宏观系统经常处在一个复杂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也存在微小涨落因素。一方面存在内部涨落,例如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人的主观性介入,常常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意思偏离,进而形成了信息准确度的涨落;又如企业内部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势必会引起生产效率的涨落。至于外部条件所引起的涨落就更多了。例如一旦市场上原材料价格起伏,行业竞争者的行为变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变更都会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说明研究外部涨落的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的动力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具有潜在创新能量的构成元素是员工个体,员工个体之间是通过创新精神、创新情感联结的。这精神构成企业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以创新精神和情感为依托的员工间的相互作用是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异常复杂和微妙的,因而作用关系是不可能用一个线性方程或线性方程组表示出来的,至少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或非线性微分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员工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系统内的各个员工个体之间产生心理协调动作和心理相干效应,这种心理协同和心理相干效应可以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从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满足耗散结构形成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断言,技术创新管理中耗散结构的出现是必然的。

四、技术创新管理耗散理论结构的构建

系统内部发生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的变化,这个量总是正的,如果没有负熵的导入,系统将不能维持耗散结构而面临瓦解。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质正是一个负熵流导入的过程,因此现代企业更加强调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1.开放性是做好技术创新管理的保障

开放系统的熵的改变应包括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所引起的熵的改变以及系统内部由于不可逆过程所引起的熵的改变。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可以通过负熵流来减少总熵,从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为此,必须保持技术创新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以保证负熵的导入[4]。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障技术创新管理的开放性。

(1)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在导入负熵流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管理要求企业对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学习型文化。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引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以此保持思维的开阔性。同时要以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审视和修改已有的实践性知识,以此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逆趋势,进而将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有序化。

(2)构建开放式资源系统。在公司内部构建开放式资源系统,按组织结构给予员工分层下载以及上传权限,以便于资源共享,知识积累。系统构建后,定期对资料上传量较大者给予奖励,这样也可以激励员工的奉献精神与创新意识。

(3)加强对外交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资、人才、技术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实现与外界的能量交换。为确保负熵的导入,还需要建立一个负反馈机制。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对外交流过程中,要严格监管企业行为,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时展需要相一致,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相一致。这样才能将良性效果放大,确保负熵流的合理导入,在资源、文化、思想、能量的不断流动中使得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变得秩序井然。

2.非平衡态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前提

根据“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这一原理,一个内有动力和外有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非平衡的系统[3]。

(1)建立非平衡态机制。对内,应重视对团队及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的激励。一是通过职位的升迁、岗位调整、薪酬的提高、特殊权力的授予等手段奖励那些为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个人;二是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并帮助企业内部团队及个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的申请。三是保护少数派,重视会议中那些不同的声音、相反的意见,根据性格特征挖掘员工内在潜质,为技术创新行为提供良好的环境。

对外,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由于人们常习惯于维持原有平衡态,抵制不确定性,对于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人群更是如此。为此就需要运用一些强制手段来打破这种平衡,企业内部政策制定者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使技术创新活动处于动态的非平衡态系统之中。

(2)树立竞争意识。企业内部,在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前提的条件下,鼓励部门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奖励、竞赛、考核等措施来强化部门间的竞争意识,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在行业间竞争中,以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所获得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行为。引导管理者们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置身于世界同行业间的比较。

通过以上途径维持系统的非平衡态,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前提。

3.实现涨落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动力

在非平衡态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涨落对于更高层次有序性的实现起着推动性作用。

(1)通过组织变革实现涨落。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客观条件时,通过人员调整、组织结构变更、资源配置变更等手段实现的微小涨落都有可能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2)建立企业内部智囊团。智囊团又被称为思想库,通过公司内部智囊团的建立实现涨落,一方面要求智囊团成员为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应对智囊团内部成员定期进行培训,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使新思想新技术源源不断进入公司。

(3)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推动行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一方面可以聚众成势,推动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联盟,可以节约时间、人员、资金、材料等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效益。

通过变革、整合等方式形成涨落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和驾驭涨落的客观规律,如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处于发生质量转变的临界点之前,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和扩大某种涨落,有意识地使系统发生暂时的失稳,为打破旧的体制和结构,建立新的秩序创造条件和时机。

4.非线性作用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系统要达到高度有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以获得自生长、自创性自激荡、自完善甚至混沌运动等非平庸行为,并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相干效应和协同动作来实现[3]。

(1)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在技术创新实现的过程中,对创新活动加以约束,以保证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首先要以顾客需求为约束,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产出物可以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这样才符合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其次,要以企业文化、企业整体规划为约束,使得创新结果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同时,要以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约束,只有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环境需求的技术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2)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匀性。技术创新中的非均匀性即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等的非均匀分布。可在企业内部设立技术创新绩效指标,以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公司形象等为考核指标,以指标评审结果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匀性,这也是涨落实现的前提。

(3)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对称性。非对称性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就是指支配与从属关系、策动与响应关系、控制与反馈关系。这就要求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确保适当管理者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支配权。同时,设置必要的反馈系统,一方面,在企业内部,通过反馈系统的设置来保证内部沟通信息传达的效果,实现技术创新行动方向的一致性;在企业外部,通过反馈系统的设置来保证创新活动的经济性、时效性。

五、结束语

文章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树立学习观念、建立开发的资源系统、加强对外开放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这是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2.通过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团队及个人创新意识来建立企业内部非平衡态机制,通过培养企业及员工的竞争意识来实现创新系统的非平衡态,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前提条件。

3.通过组织变革、企业内部智囊团、行业间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来实现创新系统的合理涨落,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在动力。

4.通过约束条件、反馈系统的建立来实现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独立性、非均匀性与非对称性,以此形成技术创新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这是技术创新管理实现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谌垦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30.

[2]赵晶媛.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

[3]刁兆峰,张辅松.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1.

第5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革命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革命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政策问题,而是希图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6篇

白宁宁,(1987.9-),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随着全世界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愈发觉得实发展绿色经济、施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绿色理念”指导创新的全面创新,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出发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生态化技术创新一方面由于人们不能解决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也是研究技术创新视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社会、自然和人等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单纯依靠一种手段或方式来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使用综合的办法。技术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自然技术的过程,也是组织和调控社会技术的过程,更加是发挥人的智力的过程,总体来讲,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是融合这三者同意的的综合的运用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不但借鉴了生态学范畴的生态含义,并超越这个含义本身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相互促进、相依共存、和谐同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人的生态化。其中自然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①

二、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辨析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技术的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过程,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技术组合如何应用到价值实现中。“技术的创新”是一种知识形态,它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求“新”,“新”即是因为某种新技术的使用或一些技术的新组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首次实现新价值,而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价值的获得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就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②

人们常常把技术理解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技巧。例如:1979年版的《辞海》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实际上这是对技术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技术并不只是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它也存在于人的自我调节过程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技术)一部分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交易技术在于获得金钱,医疗技术在于使人健康,军事技术在于取得胜利”,“管理技术、运用夫权的技术、运用父权的技术”。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的“技艺”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在生产的领域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力的本身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如酿酒、冶铁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技术;二是指辩论术、艺术修辞、文学等的方法与技巧,如逻辑思维等,即思维技术;三是社会领域技术,如军事技术、管理技术,即社会技术。陈文化等认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技术也相应有自然技术、人文技术和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即如何做事的方式方法体系;人文技术是自我调节,如何做人的方式方法体系;社会技术是协调和善待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系”③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技术形态中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④这说明表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关系和“人对自然”中的技术也一定会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知,马克思也认为在自然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产生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属于人文技术门类)。

可见,技术广泛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而技术也正是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与人的自我调节的手段与方法体系,它是由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和人文技术(包含思维技术)等组成的大系统。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技术创新就应改是由通过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对应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技术等综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获得综合价值的活动和过程。

我们要减少甚至是消除传统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标,将人文技术创新、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观,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的变化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胡元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2007.湖南大学

② 彭福扬.科学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

第7篇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七、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