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9:20:24
序论:在您撰写英美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呈现明显的一边倒文化倾向的同时,另一方面民族传统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文化中的西化起着显著的制衡作用,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对于中国本土民族传统化的传承,对于翻译上“中国化”风格的追求,一直都是英美文学翻译家为之奋斗的事业。就在白话文兴起之前,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就一定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各种传统的表达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外来文学就范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在英美文学翻译著作中,也逐渐地呈现出文化归化的端倪,例如,我国著名英美文学翻译学者陆志伟,在其翻译华兹华斯名著《贫二行》之时,大量地使用了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七言歌体行体形式,不仅在表达形式更在主题反映上体现出了深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特色。通过对陆译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国文化传统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再生,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译介带有明显的文化建构动机,现就以《学衡》中所刊登的华兹华斯一诗为例,深入探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华兹华斯诗歌翻译
《学衡》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刊物,其办刊宗旨就是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因而在1925年首次刊登了贺麟对华兹华斯《露西组诗》第二首的翻译著作。现就华兹华斯《露西组诗》第二首原作与贺麟译文部分摘抄如下。Shedweltamongtheun-troddenways/BesidethespringsofDove...Butsheisinhergrave,and,ohThedifferencetome!贺麟对其的翻译是:佳人处僻地。佳人处僻地,地在鹄泉旁……谒冢吊芳魂,彼我隔渺茫。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贺先生在译文中对原作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作了很大的改动,在将其舍弃之余,还将其巧妙地转化成汉语古诗的语句形式。
与此同时,在原著中华兹华斯在其表达上追求精确,对主语、介词等不可缺少的语言表达因素,在译文中贺先生则通过汉语古诗的方式将其省略。例如,“紫罗依苔石,艳姿半潜匿”,贺先生用汉语动词“依”换去英语介词“by”,并将“fromtheeye”隐去,让紫罗兰成为“半潜匿”的主动者,这是用中国文学的语言思维模式来规划英美文学语言思维模式的典型表现,同时也凸显出英美文学翻译中对原文文本形式的归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本土化民族气息与文化精神的形成。
英美文学翻译的文化归化
译者对诗的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规划比形式层面更值得我们研究。《露西组诗》是华兹华斯借“露西”来抒发他的幻灭感的著作。《学衡》中曾有记载,诗人认为“露西”的美没人赏爱,她的离去却又令他感到幻灭,影射出诗人独自欣赏的心境。借女性抒感的作品,在中外文学中比比皆是。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楚辞》,“佳人不偶”和“士不遇”,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特有的社会政治环境。男女之间的怨尤与自恋成为他们的话语方式。以此寄托对理想世界的执著,进而使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人”具备了特殊的文化传承功能,并通过后人的传承,形成了我们的阅读模式。诗人在描写女性的绝色而无人欣赏之时,促使我们想起了佳人们的人生境遇。当译者重新诠释原作时,本土文化就把原作给归化了。《露西》的译诗中,译者以“佳人”指代“露西”,这是建立在原作基础之上的,是译者以中国的阅读模式进行翻译的结果。因此,译作就呈现了与原诗不同的风格,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下的文化风格。这反而使我们与英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似乎又拉近了与本国文化的距离。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翻译已经不是常规的文学翻译,而是把翻译归入了目的语文学的范畴。
这就是为什么在译诗中会出现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意象。如“佳人在空谷”,我们就很难看出这是译作。这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既保持了原诗的意蕴,还进行了一定的转换,或直接加入中国传统诗歌中一些特有的词汇。例如,同样描写女性,“露西”与“佳人”不可同日而语;“佳人在空谷”其中的“空谷”是我们读者更为熟悉的场景。再如译诗中的“俗眼”“”等,这些都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文化情调。因此,这些词语符号所能传递的信息已大大超出原诗的范围,译者通过翻译,既摒弃了一些英美文化符号,但与此同时又结合了中国丰厚的文化,使传统价值得以重构。因而,我们可以说《学衡》所刊载的这几首诗说明了在英美文学翻译中,既对英美文学进行了归化,同时也传承着本国的传统文化。但这一切也要视译者所持的文化理念所决定。
英美文学翻译的文化传承
《学衡》的诸位译者以文化归化的意识进行英美文学翻译。这正如吴宓所言:翻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用新的材料去练习旧学中的格律的最好的练习场所。近年来,我们翻译英美文学的作品不少,然而却多用白话文与英语中的标点符号,使读者顿感厌烦。同时,他还指出,要想使原文的意趣与本国文章相似,就必须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才能开始翻译。这就是《学衡》杂志的翻译总纲,也是众多译者的实践宗旨。
学衡派的翻译宗旨与他们所持的文化理念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所持的“博采东西,并览古今”的思想,更倾向于以古希腊的思想来探寻普遍的、永恒的人文价值。这得益于白璧德的思想影响。白璧德与《学衡》同仁力主纠正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有力的依据。然而,他们努力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接纳,反招多方斥责。这正如“佳人”的形象无法与新文化相融合一样,似乎昭示着不合时宜的意味。莫非译者借“佳人”预示他们与主流思想的对抗,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们才重新审视它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客观地说,学衡派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借文化归化追认普世价值,这容易与现代文学精神相背离。而且用文言文来翻译英美诗歌,则更容易使人联想到复古派的风格。实际上学衡派也并不是不能容忍白话文,他们是反对新文化对文言文的弃之不顾。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语言乃是一国传统文化之载体。他们并不是要增加现代人的阅读障碍,而是希望文言文能够传承中国的文化。在中西方语言的盛行,使保存文言文无异于保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所以,在白话文兴起之时,学衡派提倡文言文,有一定的意义。
1.高职学生对英美国家概况缺乏了解
英美国家概况包括英国和美国国家概况,主要的内容包括美国和英国的地理、历史、政治制度以及美国的文学、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对于这些基础性知识,高职学生普遍缺乏了解。但作为岛屿国家,英国是由哪几个岛屿所构成,这些都属于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其中涵盖着国家发展的历史因素。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这些文化知识有所了解,以便为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职学生对英美文化历史缺乏基本的认识
文化内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一些学生对于英美文化历史的了解往往是从影视剧情节中了解的,但是对其中的历史内容缺乏逻辑性了解。特别是英美文化中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如果缺乏概括性的了解,对于英语语言就会缺乏驾驭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具有针对性地讲解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3.没有对英语语言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正确的认识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并被作为文化载体存在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却将语言作为了解文化的工具。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孤立地存在着,如果失去了其应用性,同时也就丧失了其价值。但作为一种文化表达,语言的社会历史性也是文化演习下来的一种表现。透过英美语言,可以了解英美文化历史。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主要体现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同时文化对语言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性。可见,文化是社会风貌,也是一种生活信仰。针对于英美文化,学生往往具有极大的热情,但是并没有从英语语言的角度对英美文化加以了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从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就可以从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明确了英美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就会发现,文化推动着语言的形成并促进发展。那么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从英美文化的角度讲授语言,让学生从文化意识中形成对语言的悟性,提高语言敏感度,充分发挥文化教学的作用。
二、反思英美文化缺失现象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英美文化内容穿插其中,使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语言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而不可以单纯地强调语言学习成绩。英语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英美文化的角度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那么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要融入英美文化知识
目前高职学校所采用的英语教材,内容上都是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形式单一,内容多以应试为主。比如应付CET考试的英语练习题等等。要扩展学生的英语视野,就应该遵循大学英语教学规定,将专题栏目充分地运用起来,添加英美文化内容,以扩展知识空间。高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而且课后阅读美国的历史文化、英语学习技能以及相关科技领域的英文资料等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语言,并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2.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这就需要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在保持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有能力接受外来文化,以从文化层面对英语语言加以充分理解。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上,以对文化现象有深刻的认知。以语言的方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能够接受文化,产生文化的适应性。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语言交流,进而发展为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的社交活动具有适应性,在认识本土文化的同时,对文化的差异性能够接受,并具有较强的思维敏感度。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不仅要理解英美文化,尊重英美文化,还要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一改单向文化流入的方式,形成流入与输出的双向交流。那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在突出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强调英美文化,实现多元文化思想的融合,以为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奠定基础。
3.英美文化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当中
目前正在推进高职教学改革,英语教学课时有所较少,这就需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以在有限的英语教学时间内保证教学质量。使英语教学摆脱课堂的局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英语知识传输给学生。比如,将英语语言教学转为英语文学欣赏教学,利用英美电影欣赏向学生普及英美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介绍英美概况。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教育,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意味着,要适当地调整英语课程设置,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文化辅助活动可以填补英语课堂的不足,以英美文化作为主要的活动内容,通过阅读英文书籍、唱英文歌曲、看英文电视等,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节目和内容引导学生观看,然后在课堂上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讲讲自己的体会。这种基于英美文化知识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终身英语学习的习惯。
4.英语教师要具有文化教育观念,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要在英语教学中赋予英美文化以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就要首先树立文化教育观念。针对英语文化,英语教师要进行内容的筛选、分类,并对文化的主题确定下来,将教材内容融于其中。与主题文化相关的英美风俗习惯和各种典故可以贯穿于文化辅助活动当中,以通过创新英语文化理念,转变英语教学观念。那么为了促进高职英语教育的转变,就要注重英语教师的素质培养。加大英语教师的培养力度,让英语教师有机会参与到跨文化活动当中,接受英美文化的培训,参与文化讲座以及英美文化交流活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英美文化讨论会,聘请专家来校讲学,使英语教师有机会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要有能力在教学课堂中随机性地补充英美文化内容。英语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有计划分阶段展开的。将英美文化渗入其中,就要注意内容的契合点,以使英美文化内容能够很自然地融合到课堂内容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调查显示,在各类语用知识中,文化知识内容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已经超过了50%。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在英语语言授课中,对英语语言和文化能够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可见,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知识水平以及高度重视英美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语
文学评论是随着文学作品的出现而出现的,它与文学作品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他们都被认为是世界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文学评论只是一些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的主观看法和建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评论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评论方法。进行文学评论的前提是对文学作品进行专业分析,没有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研究和份就没有资格对其进行评论,当然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其实也是文学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英美文学评论就已经发展得很成熟,能够通过相关理论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并提出英美文学的发展规律为文学创作者的在创作提供借鉴。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英美文学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英美文学评论主要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加强作品读者对小说、诗歌等的理解,提升读者的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同时为文学创造者以后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文学作品的良性发展。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要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我们必须对要评论的文学作品进行仔细研究。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注重的是人文理念,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侧重点则是科学精神,也就是说东西方在文化精神的本质上来说就是不一样的。东方文化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主要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反思,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客观的评论相关事物。中国的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语言文字的“意境”,就如李安导演的动作电影《卧虎藏龙》一样总是给人一种出神入化、极具诗意的感觉。西方文化讲究的则是相对理性和科学性并强调文化形式的故事性,如《荷马史诗》的创造。东方文化强调的是与自我、本我的交流和沟通,西方关注的重点则是自身与外部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两者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它们的出发点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如西方文学评论家们认为《城堡》主要是为了表现人们对于上帝的追寻,具体表现犹太人希望在不安定的漂泊生活中追寻精神寄托,表现人类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以中国来说,大部分相关评论主要是对于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点等进行的讨论,较少设计《城堡》的主题探究。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侧重评论与文学作品内容相关的社会、心理等的问题,目的是为了研究其中存在的规律。东方文化重点研究的是具体作品的情况和它的艺术方面的问题。我们以《老人与海》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美国文学评论认为《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表现出的硬汉品质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个人意愿的扩大化,相关的文学评论没有对作品进行升华。而中国的一些英美文学评论家则认为小说主人公表现出的硬汉品质所反映的其实是美国的广大底层人民对于人性的追求,这种品质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的文学评论中的大多数都只是对作品自身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一般会从文学中对人物的与社会的联系进行细致分析,习惯将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文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评论。西方文化评论通常会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去比较不同文化作品之间的差别并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学评论体系。众所周知,西方社会已经有了一套分析方法多样、分类细致、辩证的文学评论体系。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某种文化的主要载体,人们都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常说语言没了文化也就跟在消失了。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是同源文化,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基础。英语经历了OldEnglish、MiddleEnglish和ModernEnglish三个重要的阶段。英国的英语作为英语语言的正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是这却使得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文学评论时总是存在顾虑,总是怕对传统英语语言破坏。而美国英语则不同,美式英语虽然与英式英语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美式英语是在英式英语与北美土著语言相融合而形成和发展的,与英式英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美国是一个历史并不太长的新生国家,对任何新生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自然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也不存在任何的顾虑和担心。
英国的文学评论总是在继承还是发展的问题上纠缠。十七到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评论无论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创造手法还是荒诞的手法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该时期英国文学评论在继承与改变传统之间所进行的自我争斗。该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正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性格一样优柔寡断,总是不断对自己发问:生存还是死亡。英国文学评论家们也试图通过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来打破传统,对相关理论进行重新的理解和阐述,但我们依然能够从英国文学评论中看出传统思想的痕迹。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完全不同于英国文学评论,美国文化其实是多种文化的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它没有英国文学评论家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所以美国文学评论能够运用各种理论进行文学作品的评论,同时也容易进行创新。总之,美国文学评论更为自由、开发。英国文学评论强调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表现出来的是传统的人本主义色彩。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英国文学评论中也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做到文学评论的与时俱进。正如上面提到的,美国文学没有英国文学评论界那样的历史负担,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的养分,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具有了自由、开发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的特点。
四、小结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塑造文学作品的躯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彼此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基础工具就是英语,其可以极具象征性及表达性地传达文学创造者的思维活动。通过文学创作者对英语进行提炼与加工之后,就能够表现出简洁、高雅、通俗、华丽等文体风格。由此可见,英语是一种极富独特性以及表现力的语言,能够在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将其独特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但是,英语会因为地域环境、历史发展以及等因素,存在一些差异,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原因。二者在很多方面都表现除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在特有的俗语、谚语、典故等方面。
而这些不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是除了母语国家之外所不能贯彻理解和掌握的。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所以英式英语往往会因为文化传承以及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而表现出一定的“正宗”优势,但是这也同时会导致文学评论家们在使用英式英语的时候不能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当然,这种在文化传承下形成的限制也是一种对传统尊敬,将英式英语久经历史沉淀的庄严与稳重完整的表现了出来。
虽然美式英语一定程度的将英式英语的大体继承了下来,但是也会因为地域、文化、制度等的影响造成美式英语变得更加具有革新性和叛逆性。还可能是因为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比较单薄,没有那么多思想上的限制,而且美国文学史上的作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又表现的异常极端创新,尤其是在1930年之后,涌现出了各个流派的作家,并陆续获得了诺贝尔奖,使得美国文学体呈现出了全新的精神面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影响了文学评论者们在英语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正因为如此,美国文学评论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来说显得更加自由、创新。除此之外,美国文学评论极易激发文学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使文学思潮得到进一步的开化,这就是美国文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坛上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与美国文学评论不同的是,英国文学评论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挣脱之间挣扎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的创作手法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转变到具有荒诞的特征,这都充分说明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文学评论都是一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打破间纠结与抗争的。但是,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进行思考与审视,这就造成了英国文学评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TerryEagleto之外,再也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文学论家。解构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文学理论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国文学思想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的方向进行的。并且英国文学评论与英国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和变化是与英国时代的变迁分不开的。
正因为有了文学的产生,才有了文学评论,所以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与美国文学研究分不开的。并且美国文学受到其他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殖民地国家。而其中对美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尽管美国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在美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且最终结出了新的果实,不可避免的是其有着部分的“遗传基因”,但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独立的、极具特色的个体。当然,美国文学评论也和美国文学具有同样的特征,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受到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评论也在其中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总结
通过交互式多维的教学策略,进行文化知识读的输入,说的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神经,将被动地吸收转化为主动的表达,以多样化的口语活动开展更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一、新世纪的英美文化教学
(一)演进中的交互式教学理念
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针对生源的特点,结合办学的条件,才能走出有特色的英语教学道路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英语教育并不满足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将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交流广贯穿一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交互式英美文化课堂教学
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都会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是其他没有参与文化建设的外人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对动植物或颜色态度的不同。
(一)动植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事物的态度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dog,英语中有大量俚语: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幸运之时);Heisaluckydog(幸运儿)等都表现出对狗的喜爱。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是受人鄙视的动物,一般带有狗的习语都是含有贬义色彩的、骂人的话语。比如“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走狗”“狗腿子”等。又如猫头鹰,在中国是不吉祥的,预示着要死亡的鸟;而在英国等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aswiseasanowl”,owlish都是形容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另如goat,中国人认为goat(羊)是温顺、听话的动物,但在西方国家有“色鬼”“牺牲品”的意思。
(二)颜色鉴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与生活处境各异,颜色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偏差,而即便是相同的色彩,从东西方环境和文化角度来说也包含着各自迥异的含义。中国红代表大吉大利,是喜庆、美好、欢快的象征,在结婚宴席等大型庆祝活动上,都以红色为主调来装扮环境、突出氛围。中国的鞭炮是红色的包装,过年的对联一定是红颜色的,送人的一定是“红包”,“开门红”蕴涵的一定是好运开始的寓意。另外,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红”代表和年轻女子有关的事物。“红妆”是女子的衣着,“红颜”指美丽的女子,“女红”指以女人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然而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所代表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例如“paintitred”的意思是意为“把某事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这样就含有贬义。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悲怆、哀伤和死亡。同样的白色在西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它是洁白和纯真的化身,在教堂,结婚的女方身着飘逸的白婚纱,喻示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充满喜气的红色却在西方象征着战争、对抗、流血,总之和暴力甚至死亡密切相关。外国翻译家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对这部著作的书名就采取了回避态度。而是使用了《石头记》这个与红色无关的名字。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著的开篇本意,又不至于让西方人一看书名就产生排斥反应,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翻译效果。再比如在翻译《红楼梦》时便对“红”做了灵活处理: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译者把“怡红院”译为“GreenDelights”而不是“RedDelights”,主要是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对等转化,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二、价值观念对翻译的影响
价值衡量会因为文化审美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地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差异构成的结构原因,也是区域文化的深层烙印,它深刻左右人们的心态、视角和审美方式。
(一)道德观念西方法律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突出的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维权思路。于这种利益环境脱胎下生成的人性文化,这种体现生命个体意识,高扬公平、奋斗以及自由的人文思想严重冲击着东方地域文化和法律意识。“individualism”这样的价值观到了中国汉语中则是“个人主义”,完全成为一个贬义词,它与“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相背离,在中文中被解释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体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仅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观念和做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于这种“喻于利”的小人,是要受责、挨罚的,严重者还要入刑。
(二)神话传说不同的沃土孕育出来的文化是有区别的,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作品也是异彩纷呈。要想深入地解读作品,把握文中的思想,就必须了解其形成文化背后的沃土。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得非常频繁,许多西方文学艺术家们都曾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过程中,多次出现引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但是如果对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了解不充分,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所以在翻译工作中,需要有效把握多元文化下的表达方式,通过掌握神话的内涵思想,传达出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就最广为人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来说,“ShynessisherAchilles’heel”。Achill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战争英雄,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把他浸到冥河中洗浴,这样他的身体就可以刀枪不入,然而入浸的时候他的母亲是握着他的脚踵的,这成了他的致命弱点,结果他被对手用箭射中脚踵而死,所以“Achilles’heel”代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所以“ShynessisherAchill’heel”是“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的意思。明白了这些神话故事,有助于翻译工作的进行。
三、多元文化下的翻译策略
对于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论述上,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做到“信、达、雅”的信息完美传递。翻译的终极任务就是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在中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传递信息。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曾经极力呼吁要学会“拿来”,这是基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文化立场。“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造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既然是翻译,就要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再创作。从鲁迅所译的《死魂灵》可以明确地看到他通过积极能动的翻译活动,对促进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在充分认知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异文化采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气魄,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翻译的实质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存在的,语言是服务于文化思想的表达的,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翻译的艺术形式。在小说《名利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SheisjustasrichasmostofthegirlswhocomeouttoIn-dia.Imightgofarther,andfareworse.”在这段话中,并不能只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它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如杨必所翻译的,“跟那些出国到印度去的女孩们比一比,她不见得穷到哪里去。说不定我左等右等,反而挑着个不如她的”。在原文学作品中,并不是要强调路程的远近和所花路费的多少,所以译者将原文蕴涵的深层内涵结合文中的语境转化成了汉语的表层结构,反映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减少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四、结语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解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深刻、更亲切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快地进入一种想象的领域,强化或延长移情的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却能产生共通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字与影像发生作用的一个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对语言的认知是一种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基于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形成,因此图式理论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维基百科,图式是思想或行为的有组织的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或前认知概念,它表达世界的某个方面,或组织和感知新知识的系统。这个概念指出,图式实质是一种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机制进行信息处理时所依赖的认知单元,这种结构能大大加强我们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与深度,使复杂的语篇呈现出条理和逻辑。何庆华提倡的英语阅读教学原则就强调图式理论的作用,她认为教学原则应为:(1)向学生明确此次阅读的教学目标;(2)建立段落图式;(3)明确作品阅读的内容;(4)开展阅读活动,包括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生对策略使用效果的反馈;(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阅读教学课堂。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可适当修改为:(1)明确教学目标,并作好相关预习,准备背景知识的PPT;(2)了解相关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对篇章结构有一定把握;(3)阅读前,学生以PPT形式向同学展示所准备的背景材料;(4)开展阅读;(5)构建建构主义观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时,老师可以博客、BBS、QQ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利用校园网提供一些共享资源。
济慈《夜莺颂》的文字解读与影像阐释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isthenight”(夜色温柔)、“Soft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 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二是提高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做出的课件乏味无趣,不会运用多媒体设计课堂活动,整个课堂都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如果教师无法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不但不能使多媒体技术造福学生,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