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时间:2022-11-13 07:07:53

序论:在您撰写宿建德江古诗意思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

第1篇

陆云香

教学内容:白居易《池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教学目标:以《池上》为例,引出“孩童”形象,通过抓住诗中“偷采”“不解藏踪迹”的描写,体会孩童顽皮可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以“不解藏踪迹”为话题,延伸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初步感受组诗的主题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古诗放在一组里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些诗,想一想。(出示诗歌)

2.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3.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的确,这些诗歌中都出现了孩童的形象,你们看――(课件显示每首诗中的孩童形象)点红引读相应的诗句。

【设计意图】把要研读的古诗以一组的形式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感受诗歌中“孩童”形象的主题。等这组诗歌全部学完后,再让学生来谈谈,“为什么把这组诗歌放在一起”?学生应该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 感受小娃的形象

1.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偷采白莲回”的小娃吧。(出示课件诗歌及图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节奏。图文对照想一想,荷花池里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说说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 指名朗读,正音:撑、艇、萍。

(2) 指名说说,小娃“偷采白莲回”又“不解藏踪迹”的故事。

2. 交流:小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诗句的哪些字眼中感受到的?(偷采、不解藏踪迹)

点拨:“偷”,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同学们看看在这首诗歌中哪种解释合适呢?偷:① 偷盗;② 瞒着别人、悄悄地;③ 抽出(时间)。(生选②)

3. 小结:小娃正美滋滋地为自己瞒着大人们偷莲成功而庆幸,而随着那往两边排开的水面,岸边的大人们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小娃,此刻的他们一定会抿嘴一笑吧!大人们为什么笑呢?(“不解藏踪迹”)既然要瞒着大人采莲,又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谁才会如此顽皮、可爱呢?(小娃、小孩子)

4. 这句“不解藏踪迹”,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整首诗。

5. 同桌合作,一位同学读读这首古诗,如果能背出来就更棒了;另一位同学说说古诗写了什么事情,尽可能把小娃顽皮可爱的样子描述出来。

(1) 学生合作练习。

(2) 指名一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3) 齐背整首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首古诗的教学,第一在于学生讲出诗歌叙述的一个故事,第二体会小娃的形象。让学生积累背诵古诗,采取了“同桌合作、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1. 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来读读范成大的一首诗。(出示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2. 大家把这首诗与刚才学的《池上》对比着读一读,看看诗中孩童的表现,你发现了什么?(一个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另一个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再读读这两首古诗,看看两首诗描绘的是哪里的故事啊?(乡间、田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说一说。

4. 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心情如何?

5. 小结:诗人跟大家一样,对于这些孩童很是喜爱,这些生活在乡村田园的孩子们无拘无束,生活充满情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古诗意境情感的教学,应该蕴含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不宜直白,又不能不点拨。我采用对比阅读、适当点拨的方式,让同学自己去发现孩童的形象和诗歌蕴含的情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同学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 小结导学,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白居易笔下的“小娃”,“范成大”笔下的“童孙”,还随着他们在荷花池边欣赏了一番美景,在乡间感受到初夏时节农民的忙碌。诗人们笔下的孩童就是这么有趣,课后大家可以再去读读其他的几首诗,查查资料,说说故事,评评诗歌中的孩童形象,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再来交流。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中心小学)

(二)“羁旅乡愁”组诗单元教学设计

石群

教学内容: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组诗,感受单元学习主题

1.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组古诗。先请大家读读这两首诗,猜猜这两首古诗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张继《枫桥夜泊》、孟浩然《宿建德江》)

2. 谁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猜想。

3. 同学们非常善于联想,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的忧愁之情。(点红诗中抒写诗人愁思的词句,引导学生朗读。)

4. 指名分句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提醒学生:“泊”是多音字,谁能用“泊”组词?当表示“停船靠岸”的时候,这个字念bó。判断在这两首诗中这个字应该怎么读?说说理由。)

5. 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和停顿。朗读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可以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

【设计意图】将零散的信息单元统整组合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相似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此处将《枫桥夜泊》《宿建德江》两首古诗和《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组块学习,是因为这些诗句都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极易产生“情感相似块”。

【板块二】诵读《枫桥夜泊》,想象画面,感受意象叠加所带来的羁旅愁情

1.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诗题《枫桥夜泊》,凝练而简洁,我们一读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2. 夜晚,诗人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他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

3. 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圈出来。

4. 对照诗文注释,轻声读读这首诗,思考诗歌的意思。有困难的可向小组内同学请教。

5. 分组交流汇报诗歌的意思,一组说完后,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6. 这些景物,看似平常而普通,但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把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那么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呢?

7. 介绍创作背景,联系社会环境,进入诗歌语境。

8. 现在,再来看这些景物,(课件出示古诗,表示景物的词语点红)你的感受肯定跟刚才不一样。请反复读读这首古诗,当你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开始读吧,你对这种景物的感受,也许正是诗人张继那一刻的感受。

9. 学生朗读古诗,与同学交流后全班汇报。教师加以引导和整理:

月落――看到的,天地间一片幽暗。

乌啼――听到的,在一片清冷寂静中,这声音让你感觉怎样?

霜满天――此处应与学生的感受联系,交流所感受到的。

10. 小结:听了大家的描述老师知道了,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愁眠”,都伴随着“愁眠”,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愁眠”。让我们一起读――江枫渔火对愁眠。

11. 这里的“对”,在注释中有“伴随”的意思,那我把它换成“伴”好不好?

12. 揭示诗句中蕴涵的物我交融的境界。这“对”字中,有伴随的意思,此时此刻,在诗人眼中,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愁眠”,但是这“对”字中,包含着的仅仅是伴随吗?你看,在这万木萧条的深秋,大自然的一派枯萎、衰败中,枫树的叶子像血一样红,这样的颜色,让人感觉怎样?此时,诗人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再来看,在一片幽暗之中,只有一盏渔火若隐若现,这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3. 同学们,江枫和渔火所传递给人的凄凉、孤独之感,充满了诗人的整个心灵,人与景、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如此默契,如此和谐,所以诗人吟诵――江枫渔火对愁眠。

14. 夜,越来越深了。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悠扬的钟声缓缓响起。朗读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 诗的前两句中所写的景物有月、乌鸦、霜、枫、渔火,后两句中却只写到了钟声。想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如果你是诗人,听到这钟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16.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深沉,而且寄托了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三读古诗,由初知诗意――进入诗境――体会诗韵,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古诗意象叠加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板块三】学习《宿建德江》

1. 在《枫桥夜泊》中,张继是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愁思,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愁情的呢?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 自学古诗,出示要求:①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句子。② 默读,圈出诗中的景物;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愁情的;从诗人所写之景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③ 体会诗人的情感,练习朗读诗歌。

3. 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感受“日暮”和“月近人”的意境:① 提供一组含有“日暮”的诗句,了解“日暮”时分,诗人思乡之情;② 还原情境,体会诗情:现在你就是诗人孟浩然,(讲述诗人满怀希望入京,但是最终被弃置的故事)站在这旷野之中,你感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只有水中的月亮与你亲近,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4. 极目远眺,旷野茫茫,巨大的孤独感充满你的心灵,你轻轻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5. 江水悠悠,除了水中月与你相亲之外,再也别无其他,多么孤独、寂寞!带着你的感觉,吟诵起来――(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还原诗境,引领学生走入古诗所描写的境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诗人的情思,感受“日暮”“月近人”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

【板块四】延伸导学

第2篇

一、初步感知诗意

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将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后,就会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二、领悟古诗意境

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地讲解。有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他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歌;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306-0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久开不衰的奇葩。它集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为一体,语言凝练,形式简短,音韵和谐,而且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创造的意境尤其优美。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词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意境教学的着眼点: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所以诗歌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体会诗的意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歌的意境呢?

一、领会诗歌的意象

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梅”这个物象,本是一种客观事物,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因此,它在不同的诗里,便有了不同的意趣,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其形象就明显不同,前者是傲霜挺立、笑看风物的形象,后者是寂寞孤独、无依无着的形象。同样写梅花,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坚强、不甘人后,但也没引起人们重视,有怀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花同样也是傲寒,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洁白无瑕而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

二、了解写作背景

由于学生和诗人不是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器物、服饰、风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阂,并不利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古诗词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这篇诗词的写作背景,诗人是由于什么原因,在当时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要知道诗人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达的思想如何,以及诗人的词风如何,只有明确了系列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来理解、来把握整篇诗此,进而领略其中的意境。

如理解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不仅需要在教学中将诵读、点出意象,更需要了解作者的处境及写作背景。诗人孟浩然生活在开元盛世,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画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终身布衣。该诗为诗人科场失意后漫游时期,在建德江边的感慨。因此,该诗中,不论是烟渚、天低树、月都抒发了诗人羁旅愁思,给人以“最难消遣是黄昏”之感。。

三、再现画面,走进意境

审美感知阶段诗人描绘生活图景并非目的,而是要通过“所见”传出“所感”,表达自己的情意。刘勰说:“所谓比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此诗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也”《麓堂诗话》。而诗人之“造文”之“比兴”,又总与所传之情水融般结合一起,故而昔人总结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读者再现画面,接触诗人“所见”时,已经接触诗人之“所感”,感受到诗人的情志了。由此可见再现生活图景和感受诗人情志,在鉴赏古诗的审美活动中是同步的。

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该小令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文字通俗精炼,而情感深厚,诗意隽永。这是首小令字面意思简单,所写景物是人人熟悉的,景物特点突出,而且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悲凉氛围非常明显,应该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在课堂中,经过整体感知和初步理解之后,让学生注意课文的插图,图上画的正是《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以这幅插图作为桥梁,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中。

师:同学们,“诗情画意”将诗和画连在一起,因为诗中常常有画,但是画却不一定能传达诗意。请仔细研究画,小令中哪些内容这幅画无法表达?(学生们仔细观察对比,互相讨论。)

生:这幅画画不出小令中提到的西风。

师:失去西风,作者会失去那些感受呢?(学生思考,教师作了提示和示范。)

生:可能有西风吹过驿道的“呼呼”声,显得周围更加寂静冷清的感觉。

生:还可能有西风吹落老树上的黄叶,树叶在风中飘零的情景。

生:西风吹过落叶会发出“簌簌”的响声,吹到人身上衣袖飘飘,会觉得冷,打寒战。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读古诗歌就需要我们想象和联想,同学们刚才的想象都非常符合作者的心境和整首小令的情境。请再找一找并大胆想象,小令中有哪些诗意是此画不能表达的?

生:昏鸦。黄昏的乌鸦,归巢时会发出“哇哇”的鸣叫,在傍晚时特别让人心惊。

生:古道的破旧和荒凉。

生:夕阳西下的情境。当太阳从山顶一点点下沉,天地会慢慢昏暗,当太阳完全落下,暮色就会降临,这时候人容易想家。

生:断肠人。图中的人物虽然愁眉苦脸的,可是他心里的悲哀和伤心是画不出来的。

生:枯藤和老树在夕阳中衰败的模样是图中画不出来的。

……

第4篇

一、通过比较辨析,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是较为精练的,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强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古诗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曾反复斟酌,先后选用了“到”“过”“入”“满”等词。最后才确定用“绿”。“绿”字描述了江南绿草茸茸,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过比较辨析后,学生便能感受到古诗用词的准确性。又如《鹿柴》中的诗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较为恰当,形象地写出了西下的阳光复照着茂密的森林,透过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入”字换成“射”“照”等含义相近的词,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诗句意思。比较辨要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动用语言应仔细推敲,锤炼了学生准确的用词能力。

二、通过品味推敲,理解语言的精炼性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紧扣句中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感受语言的精炼性。如《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和“万”两个字就写出了花开得非常多,“低”字写出了花开得很旺盛,一句诗七个字就把花开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人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中,要激发学生语言的想象力,可以达到如见其物,身临其境的要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采用音乐、画面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挖掘古诗的意境。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指的是谁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会少一个?这样一步步激发学生,引导学和想象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的情景,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扩补描述,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诗句中经常动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用现代的语言扩充描述,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的丰富性。如《赠汪伦》一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汪伦的感受怎样?汪伦带着乡亲踏歌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他会怎么想?通过让学生用现供的语言,通过回答问题来理解诗意。又如《锄禾》一诗用20个字。诗句精炼。教学时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日当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说明了什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农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扩补描述中训练语言的丰富性。

五、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音韵美感

古诗有独特的音韵美,以它的音韵美著称,最适宜朗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诗意,领悟古诗意境和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自然地朗读,读出诗的意境和诗的感情,体会诗句的音韵美感,如《宿建德江》诗中,“移舟泊苦”。“日暮”“愁新”可看出正值黄昏时候。作用者有说不尽的愁思。而面对此情此景,旧愁未解,又添新愁。诗的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出是野旷和江上的优美景色,写景写得很美,其实地烘托抒发诗人的孤寂情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此诗较为深沉的基词,让学生在多读、读准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愁闷的心情。

六、扩展想象,体验语言的情感性

古诗无论叙事、抒情、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从诗中的词句入手,扩展现象,想象诗句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如: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扩展思维想象,诗人在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时说了些什么话,孟浩然又是怎么说的?让学生表演,体会当时两人的感情。并启发学生产想象、孟浩然去到扬州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语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诗中的数字,体会语言文字的贴切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十首古诗中,近半数以上用到了数字,使得古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人云际的景象,这样数量上的夸张,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虚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说明时间较短,两者形成悬殊的对比,既写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喜悦兴奋之情。

八、利用多媒体,感受语言的形象性

第5篇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71-01

古诗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但是古诗词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的学生十分遥远,背景也是非常陌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理解凝练的语言里面的那种意境吗?而我们更多的只是让他们读读背背,要求他们会背诵,会默写,会说出古诗词的意思,可他们真的能对古诗词的意境心领神会吗?这个最精华的部分,他们理解了吗?如果他们所掌握的只是一个表面的话,我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吗?究竟怎样教学古诗词呢?现在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知诗意

对于一首古诗,只有领会了诗意,才能谈得上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较少,阅历层次较低,一首新诗的大意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一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疏通文字,了解字词的含义。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二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三是有一些词应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4、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

二、入诗境

诗歌的写作,跳越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叶圣陶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与亲。”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古诗教学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注重积累在读中感悟。但在实际教学中当我号召学生诵读古诗时,我发现在意境的理解上,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只能粗略的感悟,对其中的韵味知之甚少。所以平时在古诗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意方面做了积极地努力,但因为诗中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我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常常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太高。怎样使学生在趣中感悟理解,使古诗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在上了《清平乐 村居》一课后,我突然有所感悟:

课堂上,我本来准备采用原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结合图画,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自己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地方,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班里师生共同解决。我正准备放手让学生讨论,忽然想到诗中写到了小孩,他们与班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因此为了增强古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我让学生将古诗内容进行了表演。准备开始了,各组学生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各小组代表便开始登台献演了。在演到“最喜小儿无赖”时,台下的不满声音出现了:“不对,应该趴着吃莲蓬。”“什么呀,应该是躺着吃。”于是,戏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辩论了。

第6篇

这样的结构模式的提出有两个理论依据:一、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的规律认为,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二、它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第7篇

一、保证时间,确定素材

经典诵读作为对中国孩子进行素质熏陶和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可它不属于考试内容,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把经典诵读学习时间“抠”出来。不搞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这项活动才能踏实开展,持久常态。我把每周两个早读时间(约40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在黑板报中开辟了“每周一诗”栏目作为经典诵读的主阵地。至于诵读内容,我选择一些朗朗上口、容易理解记忆的五七言绝句,大多根据季节的更替、景物的变换每周一首,例如在秋天读《秋词》《秋夕》《宿建德江》《枫桥夜泊》等诗,进入冬季后诵读《梅花》《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别董大》等诗;有时也根据节日的来临确定诵读内容,如重阳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旦读《元日》,感恩节读《游子吟》等;有时还结合课本内容适度拓展强化,例如学了李白的《赠汪伦》,趁热打铁拓展读《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学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继续诵读他的《回乡偶书(二)》和《咏柳》等。以后还可以开展同题材阅读,如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的诵读。

二、每周一诗,反复诵读

我常常在周一早晨更新黑板报中“每周一诗”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周三早读时准确地读出来,这样学生必须利用查字典、找资料、请教小老师等办法认识生字,渐渐形成了自学习惯。

二年级学生对读古诗很感兴趣,他们在学龄前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古诗,但家长们往往只要求孩子们背得熟,背得多,对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并不讲究。我抓住诵读指导这样一个切入点,要求学生读诗必须字正腔圆,讲求节奏和韵律。通过音韵起伏、节奏分明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听觉上的音韵美。我常常采用范读、带读、引读、对读等形式,配以表示平、扬、降、顿、延长的手势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节奏的变化、音调的起伏,让学生熟读、美读,浸润在诗中,逐渐过渡到边读边体会。

低年级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这样指导和训练几周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古诗的基本节奏。全班诵读时,学生们的手指在空中舞动,脸上表情丰富,声音清脆悦耳,读得是有滋有味,余韵悠长。学生一旦爱读诗,把听诗、读诗当作一种乐趣,经典诵读就不再是枯燥、单调的重复活动,而成了有滋有味的艺术享受。这一刻在老师看来,何尝不是令人愉悦的幸福时光。

三、但求甚解,熟读成诵

有这么一种观念: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好,理解力弱,小时多读多背不求甚解,长大自然会慢慢“反刍”。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囫囵吞枣乱背一气,不及时巩固会背得快忘得快,还会出现“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乱点鸳鸯谱”的可笑现象。这是教师把握不好火候:讲多了,枯燥乏味,浪费时间,固然不好;只读不理解,糊涂背一气,也未必好。

我采用以读为主、适度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熟读古诗后常有学生提问,我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教育契机。我往往只回答他们最想知道的,即使展开,也充分注意趣味性。例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就绘声绘色地讲唐朝重阳登高的习俗,让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国度一千年前的生活画面。学生问到个别字的意思,我也尽量提供最简洁明确的答案。这样,二年级学生慢慢体会到中国古诗单字成词、言简意赅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著名诗人、风土人情也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事实证明,适度的“讲”和“点”是有用的。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古诗生硬的字面开始熟悉了,他们的诵读不再只是读字、读音,而能透过字面读内容、读意思。学《梅花》时,反复吟诵后,我直接发问:“这首诗写了什么?”“这枝梅花长在哪里?”“作者站在哪儿赏梅?”学生能马上掐住诗题“梅花”和诗中的“独自开”“遥知”等词作答,说明学生懂得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

四、开展活动,乐在其中

每周一诗,虽然每学期也能读诗二十首左右,但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还是太少了。怎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期中测试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自读古诗至少五首,学期末举行诵读比赛。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在后半学期自己安排时间完成。

元旦前一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学生走上讲台高声诵读古诗,有课本上学的,有“每周一诗”中推荐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学的。规则是分组竞赛,不能重复,一时间教室里诗韵悠扬、古意浓浓,不时有涌起,小朋友们个个不亦乐乎。整个比赛历时一个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