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一下学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2-11-30 10:49:13

序论:在您撰写高一下学期自我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一下学期自我总结

第1篇

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团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组长7人、管门窗1人、管桌凳1人、管电视柜1人……班级管理人员共29人。我倡导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只是自我教育意识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遇有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反复,他们头脑中的自我教育意识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或挫折的打击,所以要巩固前期教育成果,还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适时性、长期性。

二、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体系,引导学生能运用“道德修养法”,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的主要手段,此外还需加强“知”“行”的强化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性的训练,以培养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它尤为适合独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自我管理体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将班级工作分为劳动、卫生、纪律、出勤、日常行为和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设立各负其责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监督权力,并认真做好班务日志记载。制定了《操行评定条例》,将以上六个方面分别列成细则,按照条例分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积分,一周总结公布一次。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工作在高一下学期基本形成完整体系,这套自我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表现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而这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或“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具有多种工作开端”,因此,在不断完善上述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会运用“道德修养法”来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所谓“道德修养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参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强”等都是通过反省修养来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读书法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在班级工作和日常教学中,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念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时事资料,同时鼓励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并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笔记,用佳作展览等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从大量有益的书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养料。

2.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将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认识、行为与他人比较,与各种模范品质行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每学期开学初,每一个学生都订出《学习计划》,我给他们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总结”,学期结束前作“期末自我总结”,并且由班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当众公布。另外,由团支部组织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告别不良行为”“谈谈我们这个班”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是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

3.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人物、伟人,可以让他们从实实在在的英雄形象和身边熟悉的模范人物激励自己。我在班会课上讲述历届的优秀学生和高考佼佼者。我还提出“从班主任做起,从班干团做起,从‘我’做起”的要求。榜样示范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进行德育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综上所述,围绕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具体内容概括为:(1)实际锻炼。这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锻炼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陶冶教育。这是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3)指导自我教育。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即自我修养法。(4)品德评价。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激励其不断上进的一种方法。

第2篇

【关键词】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道德修养法 反省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64-02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假如要形成一个人,那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那么,如何让教育发挥其最大作用,使中学生成为真正的“一个人”呢?我认为,加强对中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是优化班级工作的捷径。

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我修养、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克己自制的思想意识。这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衡量教育在学生身上所起作用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前期教育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是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根本点、出发点。

中学时代,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的增长,学生经常能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并且能够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对自己提出一些正确的要求,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教育中学生明白为谁活着、怎样活得更有意义的道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在人生道路上减少对困难的畏惧和疑惑,增加信心和力量,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完成教育的使命。

从高一年级的新生入校开始,学生都经过了军训,同时参观了武警中队营房、学习优良传统作风。听学校领导介绍桐城市第六中学的情况(了解校史),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高中学生日常规范》《××××高中奖惩条例》,参加汇演(军训汇报表演),组织同学们在操场表演节目、广播体操比赛等集体活动。特别是广播体操比赛那天,烈日当空、酷热难忍,有的班级一完毕就撤到荫凉处,而我班比赛完毕仍回到操场坐好,一直到比赛全部结束,才回到教室。我特别表扬了同学们遵守纪律,有良好的组织性、自觉性,在黑板上写了“比赛――比晒”,同学们一下子笑起来。后来,有的同学还在周记里记下了这件很有意义的事,说成是“高中生活第一课”。

为形成班集体正确的奋斗目标,在班级工作建设中,提出“作风、学风、班风”三风建设目标。确立了班训: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确立班里的目标:净、静、竞、进;确立了自我教育目标: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并加了一条萧伯纳名言“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质”。这些具体要求,都书写张贴在教室。使学生自觉将自己的努力、人格的形成与班级“三风”建设结合起来。

另外,举办了“我的理想”演讲主题班会、“顺境更有利于出人才,逆境更有利于出人才”的辩论赛、“爱护我们共有家园”知识竞赛等主题班会。这些活动,都是由班委或团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既增强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团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组长7人、管门窗1人、管桌凳1人、管电视柜1人……班级管理人员共29人。我倡导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只是自我教育意识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遇有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反复,他们头脑中的自我教育意识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或挫折的打击,所以要巩固前期教育成果,还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适时性、长期性。

二 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体系,引导学生能运用“道德修养法”,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的主要手段,此外还需加强“知”“行”的强化手段。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性的训练,以培养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它尤为适合独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自我管理体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将班级工作分为劳动、卫生、纪律、出勤、日常行为和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设立各负其责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监督权力,并认真做好班务日志记载。制定了《操行评定条例》,将以上六个方面分别列成细则,按照条例分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积分,一周总结公布一次。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工作在高一下学期基本形成完整体系,这套自我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表现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而这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或“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具有多种工作开端”,因此,在不断完善上述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会运用“道德修养法”来强化自我教育意识。

所谓“道德修养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参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强”等都是通过反省修养来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读书法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在班级工作和日常教学中,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念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时事资料,同时鼓励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并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笔记,用佳作展览等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从大量有益的书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养料。

2.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将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认识、行为与他人比较,与各种模范品质行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每学期开学初,每一个学生都订出《学习计划》,我给他们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总结”,学期结束前作“期末自我总结”,并且由班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当众公布。另外,由团支部组织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告别不良行为”“谈谈我们这个班”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是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

3.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人物、伟人,可以让他们从实实在在的英雄形象和身边熟悉的模范人物激励自己。我在班会课上讲述历届的优秀学生和高考佼佼者。我还提出“从班主任做起,从班干团做起,从‘我’做起”的要求。榜样示范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进行德育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

第3篇

信息技术是一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学科,刚开始我总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我演示一遍,学生也跟着做一遍,通过半年的实践,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差,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听,压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渐渐的我发现很多学生就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没有了兴趣,尤其在高一下学期学习算法的时候,尤其明显。经过几年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提高兴趣,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停留在黑板,小黑板、录音机、幻灯机上,教师讲解语言点,然后把例句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既费时、又沉闷,活跃不了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课文,教师只能依纲靠本按部就班,分单元分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很有限,而且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节省教学时间。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的放夭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文起到补充作用。

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这个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如在学习算法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游戏来作为开场白,提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讲授来达到效果。

2 直观教学,加强记忆

中学学生的智力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方式,使学生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例如,运动智能较强的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比赛、球星等相关知识和自己喜欢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学习,如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原版声像资料等等。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智力特点,指导他们充分利用智力中的优势,帮助他们改进智力中的弱势。

在一个小游戏的作用下,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就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多媒体的运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多媒体在中学的运用还很不平衡。不仅学校的装备水平不平衡,而且教师的运用水平也不平衡。除了设备条件教好的学校的一部分素质全面的教师可以很好的应用多媒体促进教学外,许多农村学校和部分老教师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的用了也不是自己的作品。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视觉和听觉手段,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开发和利用网络等多种资源,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

3 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的开放性,学生大多数还是很喜欢学习信息技术。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是在现在的教学模式的一种表现。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教好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可以自行出个例子,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在课堂上死讲要好的多。比如分组开发网页设计,现在的高中学生,很自我,让学生自行分组来创建自己的网站,即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让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时候老师就要做好引路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给予帮助。

利用下课前十分钟,通过电脑屏幕全班共同来欣赏完成的比较好小组的作品,让小组成员来评价作品的优点所在。学生既提高了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

各位家长:

你们好!感谢你们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特别感谢很多家长能远路赶来参加家长会。我们都有一个愿望一个期待。期盼自己的子女在这里学习好、生活好、品行好。通过三年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你们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足以说明你们对我们学校的工作的支持和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我在此代表你的子女感谢你的到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家长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能通过家长会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还能说明你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还能给学生鼓劲。在学生看来,他们除了在乎我们家长会上老师会表扬还是批评他,他还在乎自己的父母亲能不能来参加家长会,若你们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就会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的力量源泉。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进对你的子女的了解,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在班级、年级所处的位置和面临着的艰巨的任务;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使你们的孩子在今后的高考中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以实现家长、孩子、老师共同的心愿。 下面说说家长关心的几个方面。

一、班集体建设情况

高一下学期文理科重新分班之后,高一(9)班现有53名学生,其中男生36人,女生17人。作为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我班学生整体上积极主动、乐观好学,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集体。

二、班级管理目标:

坚持抓好常规工作,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努力将班级建设成一个乐观向上、认真好学的优秀班集体。

关爱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

加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

适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困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寒假返校成绩分析

这次月考只考数学、物理两门基础学科, 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二是部分同学在寒假随心所欲地玩耍,不把学习当回事;三是有一部分同学成绩下滑的比较快;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偏科严重。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进取心,大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学得很轻松,成绩也就不是很拔尖。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希望家长给予积极的配合。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出现的问题

高中的整个三年:高一是起步适应期。这个时期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认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对学习有过高的期望值,而我们的家长在这一时期也因孩子的高昂情绪所感染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高兴。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阶段,并且面临人生道路的第一岔路口。高二是稳步提高期。经过了一年的高中生活,学生在学习上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学习和自学的能力都将有明显的提高,心态也比较稳定。但是随着这一时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且学习的要求的提高。于是学生的成绩必然会出现波动,身体状况也呈下降趋势,学生的整个状态比较低迷,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比较多,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特别的关注。高三是冲刺期。

但现在开学虽只有半个月,少数同学身上的缺陷和隐患已逐步暴露出来。

1.首先是一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个别学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其实与天赋资质、学业基础并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他们屡战屡败的原因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差了一点,自我学习的习惯差了一点。在校时的表现主要有:早读到班级后不能立即抓紧时间早读,上课思路不能跟着老师走,发言不够积极,听讲效率不高,课后作业没有真正弄明白,甚至于有抄袭作业的现象。自习又不能科学高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加之自学意识不强,只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无事可干。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但我认为,这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问题。在小学是老师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进入中学以后,学习难度加大了,作业量增多了,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也宽裕了,但学习方法还改变不了。在中学,学生应该有学习的主动性,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所以求知欲强的同学,成绩会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懒惰、怕吃苦的同学,想把成绩搞好就难了。我总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让同学们配合老师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思考问题,不要完全依靠老师,特别是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这点尤为重要。靠教师补,想有出色表现,难!因为很多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消化、领悟,最后达到触类旁通。所以我提倡同学们勤思、多问。当然,学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波折。作为学校,作为班主任,作为课任老师,我们都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尽管现在还存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一个目标。

2. 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询问学习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

3. 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青春期的早恋问题。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光靠老师教育还是软弱的,家长更应关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4. 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有的家长在没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单凭某一学科或某一单元的学习成绩就盲目断定孩子"不行".我相信我们班级在座的各位家长一定能够积极主动、全面细致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充分地尊重孩子,周到地帮助孩子,热情地鼓励孩子的。

5. 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时代变化了,人才的标准也在变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爱因斯坦初中未能毕业、爱迪生小学被称为笨蛋,他们却成为对人类贡献卓著的科学家、发明家;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未毕业却能成为世界首富,因此我们应树立新的人才观。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高,您的孩子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不能认为分数就是一切,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既要与同学比,更要与自己比,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6. 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就应该适当的批评,如果孩子很尽力了,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建议家长们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一味地去斥责孩子,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那样孩子才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面对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7. 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的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教育孩子遇事要冷静对待,宽容大度,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

8. 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一种失职。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当然相当多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家长与老师要坦诚相待,相互交流、相互包容。家长应与老师沟通解决分歧和看法,一定要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的不足和短处,更不能贬低老师,坚定地站在学校、老师一边。同样老师也要努力维持家长的形象,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才能形成合力。孩子还小,一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那么连同这门功课,他们也会拒绝学习,这样的话,孩子的损失就大了。

9. 不娇惯孩子、学会对孩子说不。以色列有句名言:再富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给孩子的钱要控制,并问孩子是怎么花的。

10. 教会孩子一些做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在同学间、师生间传播一些制造矛盾不利团结的话,更不能传毫无根据、添枝加叶的话,让孩子做一个光明正大、诚实守信的人。胸怀大度、心胸宽广,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告诉孩子一个斤斤计较,小鸡肚肠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的。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互谅互让,不要意气用事,盲目冲动,干出傻事。

五、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醒各位家长要督促学生按时到校,一定不能迟到,一方面影响学生自己正常上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听课和干扰老师正常的上课进程。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在班级同学和任课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2、鼓励孩子多主动找老师交流和沟通:既可以及时解决疑问,更可以获取学习方法。

3、注意孩子周末的交往:与哪些同学交往,特别是注意孩子是否与某一异性同学交往密切,防止出现早恋。

4、电子产品不要带到学校:例如手机等,有百害而无一利;真正要用手机,例寄宿生放学时要与家长联系,可以到办公室打电话。现在的孩子自控能力还达不到带了手机而不玩(聊天、看小说、玩游戏等)的,特别要注意孩子晚自习、周末在家有没有玩手机和看网络小说。

5、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钱,钱多了会养成经常吃零食的习惯或积攒起来买电子产品等。这里,友情提醒做生意的家长要管好自己的钱,以防孩子拿了钱买手机等来干扰学习你都不知道。

6、培养孩子周末在家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孩子在周记本上制定好两天的学习生活计划,家长督促完成并签上您的意见或建议;务必督促孩子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5篇

一、课堂上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如:设x2+y2=1,求u=x+y的取值范围。若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u的取值范围不大容易求,但适当对x、y进行三角换元:容易求得u∈[-■,■],这里对x、y的适当变形实际上是数学的转换意识在起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如“因果转化意识”“类比转化意识”等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从容作答。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课后强调作业的完成

在高一下学期时,笔者采取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不留任何作业。这样一来,学生表面上对课堂上练习的题目能够掌握,但暴露了一个“量”的问题,毕竟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学生没做几个题,铃声就响了,总感觉“意犹未尽”,课后又缺乏练习与扩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仅仅满足于课堂所得。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扎实可靠的基本功,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产生了师生间的信任危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不仅仅靠教师教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得怎么样,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正是依靠课后作业的批改,这样才能暴露学生学习的弱点,对症下药。因此,从高二开始对学生作业严格监控,认真批阅,从作业中获取了学生不少巧思妙解,也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及老师教学上的不足。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管理

到高三后期,各个班级“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所以在教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如:在作业的布置上有难有易,对优等生着重强调中档题,有利于提高;而对后进生则以基础题为主,切实打好基本功,这样可以调和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吃不了”的矛盾。

四、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现象”。具体地说,总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从不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没有学会,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先要作自我总结,并及时督促学生纠正错误。倘若学生作业上出现错误,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责怪,很容易造成师生对立。

2.理解学生

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教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必要时可召开一个“我喜欢怎样的复习课”主题班会。比如,一个学生在班会上说:“老师,您课上讲得太多、太清楚了,我们只是不停地听,不住地记,能否给我们一点想和练的时间?”而另一位学生则说:“老师,您的心太好,布置作业还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诉我们,这样做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吗?”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心贴得更紧了,同时也为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3.相信学生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进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依据教材,把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划分为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几大板块,每个知识块又分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绘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去回忆,哪些地方已经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或不太懂,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不会的学生提问,会的学生讲解或辅导,教师巡视、点拨。

第6篇

【关键词】班干部 幸运星 身体力行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1-02

我,职业高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

“辉哥”是我的学生对我最亲昵的称呼。

从高一下学期分班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挑战来临了。我,被分配到电工电子专业代班主任。拿到学生名单,我就第一时间先了解了我班上的每名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啊!女生12名,其余是男生。热爱学习的不到三分之一,行为习惯差,也没有人生目标。

我不禁思考:该如何教育他们!脑海中闪现出校长曾经和我谈过的一句话“不成材,要成人”。以及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1]:“我很佩服那些能坚持在教室里坐上45分钟,但却没有学习的学生,即使他们的板凳腿由4条变为2条,又变成1条。可他们却没有逃学和旷课。这些不就是他们身上的的优点么!”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的,只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没有发现而已。如果我们能找到,就可以循循善诱,充分利用起来,进而培养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对于职高的学生,应该让他们懂得,只有明白人生的价值取向,只有明白有了健全思想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懂得了[2]“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才可以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进取、快乐、幸福的人!

所以进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学生写写自己的长处。不过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有学生交上来的纸条上写的是“无”。不过不碍事,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的,他们身上肯定有,就是需要我去挖掘,需要我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需要我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一件工作是宣布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都是班干部。“封官”?对,先得让学生都有职务,让他们每名同学都分管一项具体的工作。要知道从小学起,绝大部分同学从来都是被约束被管辖的对象,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被动”的,这样即使他们有些能力也会被埋没的,久而久之,就会缺乏主观能动性,变成一个“凡人”。现在就是要让他们都动起来,都有事做,这样才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先根据学生自荐的情况“封官”,其余的学生先随机安排,直到我准确的摸清了各自的情况后才有一一调整。

我们班级的职务都有哪些?比如,王梦是“生日成长委员”。她要记录好每一名学生的出生日期,然后在当天在黑板上写“xx同学,祝你生日快乐!”并起唱生日快乐歌。同时班上的“手工委员”蓝莺莺同学要送上一件手工制品作为生日礼物。再比如,我班的“环境委员”王雪梅同学,要定时给我们班级的所有盆栽植物浇水、松土等等。这样,我们班就达到了“人人有事做”的效果。由于每项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生本人的个性而设计的,所以大伙干起工作来也特别有劲。这就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工作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件工作,是评选每周的“幸运星”。班会时间同学们先自我总结一周的个人得失,主要从十个方面考查,这十个方面是我结合职高学生特点而制定的,它们分别是:

1.纪律星,上课是否有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

2.作业星,作业是否及时完成并上交;

3.出勤星,有无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

4.卫生星,是否及时完成卫生打扫;

5.寝室卫生星,寝室个人内务是否整理;

6.保洁星,自己周围环境是否干净,有无乱丢乱吐等行为;

7.效率星,出操、活动是否能保持高效率;

8.尽责星,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做到尽心尽责;

9.才艺星,是否能当众展现自己的特长;

10.贡献星,多做好人好事,能为班级争得荣誉。

自评完后再由班长审核并颁发由“手工委员”蓝莺莺同学手工叠的幸运星,学期末时得到的星星总数就是表彰优秀学生的评比标准。

此举,一方面鼓励能学习的同学搞好学习,另一方面又大力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同时给学生以竞争意识,利于今后的发展。

做到上述这些还是不够的,对学生你有动机有目标,对自身呢?更要讲“人格艺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教师就是班主任。“亲其师,信其教”,你的人格魅力越强,学生就会越亲近你。同时[3]加里宁也指出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这种监督对班主任会更胜一筹。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时一个动作、一句话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兴趣、追求和事业。想想,几十年后,当学生谈起你还是头头是道,记忆犹新,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你的人格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永世不灭的。

因此,第三件工作是我处处身体力行,做一个勤快的班主任。

一、“足勤”。[4]乌申斯基说,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我尽一切可能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在我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总能及时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一个早自习我发现王旭阳没来,正纳闷,门卫来告诉我,一个学生要进学校,说是我班的学生。我过去一看正是他。他的神情让我大吃一惊:麻木的脸上嵌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浑身脏兮兮的。问明原因果然和我心中所想一样,王旭阳昨晚包夜上网去了。我拉起他,怀着复杂的心情将他带到办公室。我让他洗了把脸,然后让他爬在我的办公桌上休息。

随后我到班上去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心中有了主意。

放学后我叫醒他,叮嘱他路上小心,并告诉他下午如果休息好后来找我。如期而至,我对他讲述了我在班上理解的情况:“别的同学都说你对电脑是个行家,特别是懂好多黑客技术。”还称赞他微机课时爱发言,爱帮大家解决许多网络问题。听到我的赞美,他低下了头小声说:“我很笨,除了这我什么都听不进去。”“别逗了,连黑客技术都懂,怎么可能差呢?我知道你以前的成绩,基础是不错的,只要你认真努力,什么都能学好的!”他腼腆的笑了。在这笑容中证实了他心中仍存留着些许的自尊与自信。随后,我特意安排了他做“如何防范密码被盗”的报告。他细致的讲解、流畅的语言、自信的神态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件事后,他找到的目标、自信,以学习的热情代替了网上冲浪,各科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口勤”。我想班主任如果想教育好学生,不是在课堂上、主题班会上大讲特讲,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而是应该在私下个别交流,要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我班有名学生叫宋达权,一个月假来校的晚自习上,我突然发现在这个男生的左耳上有一个别致的耳钉,一下我来气了,就想发怒,但我同时发现:他也怕我发现,所以一直用手遮掩着左耳。有门!于是当晚我并没在班上呵斥他,而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我班的各项班级常规检查和总结任务。第二天上完课,我把他叫到学校的一角,询问他扎耳钉的事情,他很诚实的就说明了情况。当即我告诉他这种行为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他立刻取下。刚刚很痛快就说出事实的他现在却根本不动,意思就是告诉我:不取!我情绪一下就激动起来,告诉他,如果不取,我将告诉他的家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转身离去,丢下一句话:“想告家长就去告去,反正你们老师不都会这一套吗?”看着他的离去,我心情复杂的立在那。

告学生的状,不,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下午我再次找到他,先向他就我的态度道了歉,接着称赞他昨晚挡耳朵的行为也是有知道自己做的不合适的地方,是有是非之心的。然后和他对男生如何做才是最帅气的问题交流了看法。最终他心悦诚服的摘下了耳钉走势仍旧留下一句话:“老师,您是我上学以来唯一一个不告我状的人!”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学生需要尊重和沟通,如果我们都能用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变围追堵截为巧妙疏导,变简单粗暴为精雕细刻,变向家长告状为促膝交谈,一样可以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目的。学生们解读着班主任的任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希望从中找到关注自己或是嫌弃自己的答案。所以我总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切的感到班主任很重视他们,关心他们。

至此,不论教学任务有多忙,我一定会抽出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谈话我能掌握同学们的心理和班级的大小事情,既有利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有有利于开展班级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谈话过后,只要学生能觉悟,哪怕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便及时给予肯定,并且我总是在这个时候会把学生的进步通知家长,让家长高兴更让学生有了大人们的认可后获得工作和学习的信心。

三、“手勤”。与学生交往中,往往需要班主任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作出示范。是学生“耳濡目染”,听其言,还观其行。这样久而久之就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要知道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也同样重要,甚至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带动下,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领导多次对我班给予了肯定,我班还被誉为是我校“有史以来最好的理科班”。

但是,为了学生,我忘记了父母;为了学生,我忘记了爱人;为了学生,我也忘记了自己的孩子……是的,面对父母,我不是好儿女,因为我没能在老人膝下尽孝;面对爱人,我不是一名好丈夫,因为我没能与你共同担负起生活的重担;面对孩子,我不是好父亲,因为我把原本属于你的这份关爱奉献给了更多的孩子。我愧对这些至亲至爱的亲人,但我却可以无悔的说:我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我愿拿我所有的爱与责任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2002.8.1 漓江出版社

[2]李白《将进酒》

第7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鉴于此,我就一年来有关课改中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解新《课标》,注重创新思维引导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课改中的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充当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由传统的讲授式转向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演绎知识认知与探究的过程中引领着学生前进,帮助学生开拓知识领域。

二、探究新《课标》,深化创新思维教学

新《课标》的精髓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参与模式,它着益于数学思想的渗透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反对包办代替,倡导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指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不但要讲,而且要多讲,讲深讲透,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当然,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做到启发引导,讲学生所需,抓讲解的时机,注重实效。要做到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师生合作的参与者。在高一下学期,上到向量这一章内容时,有一学生感觉掌握很好,我就让他当小老师上了一节课《向量的数量积》,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他求助于同学、老师,我还向他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是课前必须准备的,这样他不仅掌握本节的内容,而且学会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还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展示自我的动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转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应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出教材中的典型题目,并努力创设出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设计多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执行新《课标》,激发创新思维

新《课标》更多地强调“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传统课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这一环节安排大概五分钟左右,主要时间都用在教师讲评类型题,讲评练习上。这样使得学生成为解题机器,不能联系运用,更不会举一反三。经常有学生问:“老师,数学学那么多,如三角函数,导数,数列,有什么用?”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在上《集合》这一章内容时,集合的性质:唯一性、无序性、确定性,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

案例1:下列表达是否能形成集合,理由:①高一(1)班高个子男生,②高一年段身高超过1.70m的学生,③大于2的整数,④{5,7,11,-7,5,3+4},……

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后掌握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因此,应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或数学中的生活,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四、深入新《课标》,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探索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奥妙,了解其背景,改变传统的先直接给出定义定理,接着举例运用,然后就是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我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公理的应用与证明过程,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能力,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而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确实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教学,学生对知识掌握深刻,也能自我总结,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也能自己推敲。

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求和公式可以运用在由等差和等比组成的数列求和中:等比数列{a}前n项和S,公式推导:S=a+ag+ag+…+ag――①,gS=ag+ag+ag+…+ag――②,①-②得:(1-g)S=a-ag,S==,此法可用于求类似于数列{n•2}前n项和S:S=1•2+2•2+…+n•2――①,2S=1•2+2•2+3•2+…+n•2――②,②-①得S=n•2+2-4。

新课程要求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认知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操作者,因此,教师应随时戒备着,注意把握方向。

五、投入新《课标》,鼓励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此,应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使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也能充分体现,学生不只是听,而是说,尽量说,一起讨论,知识碰撞,思维交接,学习兴趣被激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3:在讲解复数这一节内容时,有一道习题:设复数z•z+2iz-2iz+1=0,-z=2i,求z和z。此题考查复数及其共厄复数运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一般都能想到:设;z=a+bi;z=c+di,=c-di(a,b,c,d∈R),将它们代入原式,四个方程,四个未知数,来求解。但这样计算过程繁杂。可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探讨简便方法。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思维、知识结构来分析问题,有些组得出了(z-2i)(z+2i)=3。而对于有些小组可以作恰当的提示:因式分解。这样不仅每个人的思维都在动,而且让学生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地发展,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追求创新的价值,创新思维得到锻炼。

六、创设开放性问题,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朝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方式。课改教材中的案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但案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学生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也习惯于和本节知识挂钩,而且思考方法比较单一,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不能有效发挥案例、习题的功能。而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不追求大统一,不设计标准答案,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鼓励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探索和研究问题,寻求不同答案,即鼓励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所以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要让课改中的数学教学真正地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胡柄生,吴俊,王佩瑾,孙国汗.现代数学观点下的中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兼,黄翔.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