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监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3-01-14 11:36:51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监测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监测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监测报告;三级审核;人员职责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45-02

监测报告是监测工作的最终产品,是环境监测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出具内容完整、信息全面、合法有效的监测报告是各级监测机构履行其基本职责和承担社会义务、服务客户的重要形式之一。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国家环保局 环监【1996】194号)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各级环境监测站应按计量认证的有关规定实行三级审核。”

一、三级审核的相关释义

一审由相关科室主任对报告编制人员签字后的报告审核;

二审由技术负责人对整个监测报告进行技术审核;

三审由授权签字人对报告进行最终审核,无误后签字发出。

一级科室主任对报告报出数据应检查,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判断和处理;报告经技术负责人签字为二级;三级为授权签字人审核签字盖章,经此三级审核,出具的数据和分析报告方为有效。

二、三级审核中各级审核人员的职责

(一)一审人员为相关各室主任

应熟悉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监测现场状况、监测分析方法、污染物类型,对监测方案及报告的整个编制过程负责,掌握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监测结果进行效验。

(二)二审人员为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应由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精通站业务、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人员担任。应熟悉监测业务技术运作,熟悉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过程,具有评价监测结果的能力。主要负责各类技术纪录格式的批准;负责检测报告(报表)的审核;负责对监测过程中技术问题允许例外偏离的批准;负责复核监测方案。

(三)三审人员为签发人(授权签字人)

授权签字人是指经认证机构认可,可在被认证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上签字并负有责任的人员。授权签字人通常由实验室按条件推荐,认证现场评审组在现场评审时逐一考核认可,并将考核结果及相应建议上报,最终由认证机构批准认可。授权签字人的主要职责是审查监测报告的完整性、项目齐全性、监测依据和结论的正确性,并负责批准监测报告。授权签字人有权拒绝签署不符合要求的监测报告,并责成有关人员改正。

三、三级审核的内容

(一)环境监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

每份监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1)标题;

(2)本站的全称、地址及通讯方法;(3)监测报告唯一性标识、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以及表明监测报告结束的标识;(4)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监测的地点;(5)监测样品的说明和明确标识;(6)样品性状描述;(7)采样日期、接收样品和进行监测的日期;(8)对所采用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方法)的标识,或者对所采用的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9)涉及的布点、采样方法(如果适用)说明及采样地点和位置(包括采样地点和位置的简图或照片);(10) 对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方法)的任何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影响监测结果解释的信息,如采样或监测的环境条件等;(11) 测试和导出的结果及其计量单位;(12)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或结论);(13) 报告编制、校核、审核人员的姓名和批准人员的签字、职务以及签发日期;(14) 作出本结果仅对所测样品有效的声明(如果适用);(15) 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监测报告的声明;(16) 遇到下述情况之一,还应在监测报告中提供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客户有要求时,不确定度对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不确定度对满足某标准、规范极限有影响时;(17) 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二)监测数据

发现和判别异常数据,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是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工作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的质量指标是: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并且监测全过程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的审核。监测数据代表性表现在“时空”代表性上,负责数据审核的人员应着重审核环境样品的采样原始记录是否全面,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认真作好记录,采样点位有无其它偶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等。对于污染源采样应注意采样时的工况、采样位置和取样方法等方面,及时发现异常数据。

2.环境监测数据精密性和准确性的审核。为了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必须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如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有一定比例的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密码样分析等。由质控人员详细审查分析人员在分析全过程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写出相关的质控报表。记录监测数据的精密性是否达到给定的室内标准偏差的要求,同时在环境分析中,许多待测组分含量属痕量分析范畴,且常与空白实验处于同一数量级,空白值大小和分散程度直接影响其精密度,为此,只有全面审核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3.环境监测数据完整性的审核。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不同可分为例行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等。不同的监测目的有不同的监测方案,与其对应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数据所要求的质量目标也各不相同。故在审核监测数据完整性时应着重审核不同监测对象的采样频次、监测项目是否达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是否符合监测目的的要求,若方法不当就会发生偏差或不准确。

4.环境监测数据可比性的审核。监测数据的可比性除了指采样、监测、数据处理等全过程都可比外,还包含有物质准确度、各行业之间、污染物之间、实验室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和统一性。

(1)对比各种物质间关系,进行合理分析。由于物质本身的特性及各组分相互关系和实际情况存在必然联系,某些要素之间有很紧密的相关性,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审核数据。如在地表水监测中,同一水样CODCr、BOD5、CODMn、三者之间的监测数据存在以下规律:CODCr>BOD5;CODCr>CODMn。反之为异常。

另外在煤烟型污染的环境中,其大气中的SO2浓度一般大于NO2的浓度,一般约大2-6倍。但在城市公路两侧及汽车较多的非煤烟型环境中,则NO2浓度大于SO2浓度。这种变化特点在审核中要加以注意。

(2)利用类同监测对象的环境统计资料作类比分析。两个工厂产品相同,工艺条件相似其污染物性质、成分、排污状况大致都在一个范围波动,在准确掌握其中一个工厂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对另一个工厂的排污监测数据的审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结合其他环境要素,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在环境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结合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及水文等资料进行分析,如河流水质监测中,河水溶质成分与河水的补给状况(大气降水补给等)、流量的变化(丰水期、枯水期)有密切关系。

(三)监测过程的有效性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方法)依据和所用仪器设备应具有适用性和有效性;各类监测过程应按监测方案有效实施。监测报告要求说明监测的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所用仪器和检出限(必要时)。

(四)监测结论的正确性

环境监测报告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而结论是报告的关键、是点睛之笔。当人们拿到监测报告时,特别是委托监测,委托对象很自然的是先看报告的结论,且对结论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出示的监测报告结论必须客观、准确、简明、阅者皆懂。监测数据的统计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具有适用性;建议和结论的内容具有符合性、逻辑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未央分局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第五版)[M].

[2] 李月娥,李昌平.试论环境监测报告的审核[J].污染防治技术,2006,19(1):45-47.

[3] 杜新黎.论环境监测报告的三级审核[J].环境监测研究,2013,(1):8-10.

[4] 武凤霞,等.浅谈授权签字人对环境监测报告的审核[J].环境监测与技术,2011,34(6G):262-267.

[5] 朱广一.试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J].四川环境,2004,23(3):56-57.

第2篇

(巴东县环境监测站,湖北 巴东 444300)

【摘 要】本文以环境监测报告反映出来的问题为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 加强;监测报告;编制

现在,各级环境监测站硬件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地处中、西部的有些县级监测站也配置了双光源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等高精尖监测仪器。每年完成的各种监测任务多,分析生成的监测数据量大。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评估水平不深,编制的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据此,如何提高体现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监测报告编制质量水平?怎样实现提高监测工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的目标?让环保工作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是摆在广大环保工作者面前重要问题。

1 环境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参考同仁意见和文献资料。笔者认为,由于监测工作还不够科学规范等原因以及极少数技术人员工作态度和有的地方存在行政干扰情况等问题,导致编制的环境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从环境监测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1 表格报告

常见于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就是采样记录、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等几个表格,没有任何分析评价。看完监测报告后,不清楚环境质量优劣,也不知道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即便是报告结论中有少量文字表述部分,也是模糊的几句话。如某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受企业委托,H站于某月某日对企业厂界排放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最高达58.6dB(A),夜间最高达53.2dB(A)。建议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声源噪声。”仅给出监测数字,没有分析和评价,建议简单到极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2 数字报告

常见于污染源监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以监测数据为主,汇总、排列、推导一大堆数字,结果是数据,评价用系数,缺少文字表述,只见骨头不见肉。即便是报告中有文字表述,也是寥寥几个字夹在数字中。如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按(GB13271-2001)表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200mg/m3)评价,该锅炉烟尘排放浓度达182mg/m3,不超标。”没有分析,建议被省略,评价只用了几个数字。让人费解难思量。

1.3 猜测报告

常见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监测凋查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文字述说较多,评价分析时常用些“大概”、“可能”、“疑似”等副词,在

关键词 上常用些副词加以修辞,不予说清楚、道明白,致使整个监测报告性质演变成模糊的猜测推理报告。导致这种报告出笼的原因,一是出据监测报告单位怕担责,二是监测技术手段、评价分析水平高低问题,三是受监测报告的编制者文风影响。如某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中的“在模拟工况下,企业厂界的臭气浓度大概为40(无量纲),可能巳超标,对人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臭气中的污染物疑似氨、或者硫化氢等。”

1.4 术语报告

常见于验收监测报告、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满篇术语,晦涩难懂。如某集镇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熏烟条件下,当夜间形成贴地逆温,日出后,由于地面层的热力湍流作用,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烟羽全部受到混合层的抑制自下扩散,地面浓度可达最高。导致集镇空气质量超标。”该报告只能供专家研究,对广大公众如读天书。

2 对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思考

环境监测报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单,只需用数据说明“合格”或“不合格”,也不同于数据报告、专业研究报告,仅供交流、参考。它是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对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并要面向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贴近生活公开的环境信息文件。因此,环境监测报告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准确、翔实的数据,还要有清晰、精辟的评价分析文字,而且表述要简洁、通俗,说清楚监测对象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道明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2.1 监测报告形式要多样

监测报告形式不能太过于简单。“要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拘泥于数字型、图表型、文字型等形式。监测报告制作不仅要向系统自动生成发展,但也应加强手工编写能力水平。要大力提倡制作混合型、综合型报告,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综合分析演示报告。系统内部门交流采用数字图表型,对外的要用文字图表型,综合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最好编制成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综合分析演示报告。

2.2 监测报告内容要丰富

监测报告内容应丰富多彩,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信息,还要有图文并茂的描述。监测报告的图、表、文字要做到“三位一体”。体现出技术支持文件的质量价值。据此,监测报告内容应该有监测项目概况、监测原因、适用标准、监测结果、结论建议等内容。要有必要的图、表,要有文字叙述。报告即可是监测站开出的一个技术“处方”,能说清楚某个环境“恶症”、解决某个环境问题,也可以对某区域生态质量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还可以对某个污染纠纷案例进行精雕细琢地剖析。同时,应结合当前环境形势,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监测信息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提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和简单适用的对策措施。

2.3 监测结论建议要精辟

结论是全部监测工作的总结,整个报告之“魂”,属画龙点睛之笔。应在概括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简洁、准确、客观地总结监测对象(或要素)是否符合执行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环境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客观、公正的监测结论。建议是监测结论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监测结论,简要分析产生环境影响的原因,提出应采取的环保措施。结论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说请楚问题,给出客观、准确、翔实的结论,而且要表述清晰、精辟、通俗;建议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对策措施,而且要经济、适用,技术可行。充分体现出环境监测工作测得准、说得清、成果可以用的技术功能。这样才能嬴得社会的认可,容易引起公众的重视。试举一例: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根据规定,A县城区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该企业锅炉2002年建成使用,且烟囱高度不符合要术,因此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0毫克/标立方米。对照标准,烟尘排放浓度超标0.8倍。由于锅炉房周围居民密集,烟尘排放产生的污染,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1)更新或维修除尘设施,或加高烟囱至标准高度25米,并修补排气管道;(2)空气过剩系数和烟气温度过高,表明锅炉运行与配风工况不符合,风量过大,影响燃烧,浪费燃料,造成污染,需调节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风量。”报告对企业告(下转第330页)(上接第302页)知了执行标准、要求,锅炉运行及排污状况,结论客观,建议合理,容易引起企业重视。同时,环保管理部门能根据报告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再试举一例,某企业《厂界环境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某企业位于某城市商混区,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监测数据显示,昼间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不超标,夜间东边界超标3.2dB(A)。东边界外3米处,有一栋6层居民楼,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导致超标原因是企业噪声源风冷机达84.0dB(A),且仅距企业东边界16.5米,之间又无任何构筑物、树木等隔音降声物体。建议(1)对风冷机加装消声设施,或者新建隔声风冷机房;(2)在风冷机房与东边界之间,按乔、灌、草结合方式,植树种草,隔声降噪。

2.4 监测报告审核要加强

各类监测报告均须经过包括校核、复核、审核三级审核程序。监测报告编写人员完成编(填)报后,交由第二人校核,数据、资料无差错后交质量保证负责人复核,监测报告有问题退回进入质量保证体系查原因;没问题,呈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技术负责人对本站发出的监测报告质量负责。在审核过程中,任何一级负责人员无权更改监测报告中的数据、资料和结论[1]。同时,要完善各级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上级有关部门对下级监测站出据的各类监测报告质量要加强监督,组织开间监测站之间监测报告质量监督检查、能力验证和水平评比。保障质量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落实。逐步有序引进“第三方监督”,提高监测报告“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我自2018年4月份转行任职以来,一直担任质控员一职,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报告编制工作,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尽自己的努力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认真工作,履行职责,下面将本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内容

1、负责公司检测报告格式的编制;2、负责及时完整出具检测报告,并及时与客户沟通,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3、熟悉相关行业标准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确保在报告中正确应用;4、严格遵守客户的保密协议和公司的相关保密制度;5、负责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检测或采样数据中发现的重大不符合可及时、直接向技术、质量负责人汇报;6、负责将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等与客服部门的交接;7、完成项目合同相关工作。8、及时有效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在工作中的认识和收获

了解行业知识和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很快的完成办公文档。2、懂得事情轻重缓急,做事较有条理。报告编制工作是企业内部非常严谨的一项重要工作,包含了对采样人员、送样人员、实验员、领导多方人脉进行沟通,做到上情下达,然后才能准确的出具检测报告,这也是质控员工作繁杂的特点。每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经常有计划之外的事情需要临时处理,并且一般比较紧急,让人不得不以一变应万变先去解决。3、工作中虽然能做到尽职尽责,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错误,为了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向各位同事请教。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接工作不够耐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同事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促进,这样才能相互配合完成工作。但是,经常因为双方态度不好导致工作上的不愉快,在这方面我还有很多要改正的地方,需要今后努力。2、工作细心度仍有所欠缺;在日常工作中,时常有些工作因为不够细心,从而浪费时间或是再做一遍。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本人一定会仔细、仔细、再仔细来完成每项工作;3、 对编制报告完成时间不够及时,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严格注意这一点,及时汇报完成编制报告的程度,以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四、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我会根据以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通过担任进测报告编制员的工作我体会到,编制报告是我们整个环境监测行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不轻视、不怠慢、分出轻重急缓、想办法将编制内容做到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根据实际合理设置工作程序,多思考总结,处理不当的事情要及时的改正,努力不犯同样错误!

四、自我评价:

我工作态度积极、认真,有团队精神,对待工作有热情,能立刻响应领导的指示,但是缺乏经验和一定的专业技能,需要好好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第4篇

关键词:报告;环境;行政;作用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7302

1引言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环境监测报告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属实,可以作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作为环境行政执法证据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属于鉴定结论。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环境的依据,具有执法监督和仲裁的法律效力。

2环境监测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环境监测报告是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按照法定程序针对某些特定的环境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的结论性书面意见。作为处罚证据的监测报告,出具监测报告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必须有CMA标志和监测字号。监测报告应当载明监测的项目、依据,使用的科技手段、执行的标准等事项,其采样、监测方法,审核、签发等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有分析、审核、签发人员签名和监测部门的盖章。

环境监测报告的专业性:只有经过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报告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属实后才可以作为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经过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监测机构的监测工作程序、质量管理、监测分析方法、监测人员都是经过专家和认可委、计量认证部门确认符合标准规范的,其出具的报告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实践中有许多其他部门和个人送样品到环境监测部门来检测,送检样不能保证样品的真实性,监测部门可以拒绝接受委托或问清样品来源,监测报告中说明只对来样负责。环保部指示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现场监测工作由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执法机构共同开展。环境执法机构人员负责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查,将采样过程记入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并要求排污单位当事人确认。采集的样品应当交被调查人员核对,如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补充或改正,在被调查人确认证据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这就说明了监测过程须由专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具备现场监测采样的资质。

环境监测报告的法定强制性:按照《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定职责。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环发[1999]246号)、《关于加强环境质量分析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6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等行政规章规定,环境监测机构在履行监督性监测职能时出具的监测报告具有法定强制性。环境执法机构应在收到污染源排放异常数据5d内开展初步审查,监测报告及现场检查情况足以认定违法事实的,应补充立案,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只有监测报告数据超标,缺乏其他证据材料的,应予以立案,组织调查取证。

环境监测报告的客观性:环境监测是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得出的监测报告具有客观性。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现场调查、布点采样分析、实验室分析得出结论,按照相关环境标准、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工作,出具的监测报告具有客观性。在监测工作中要求我们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加强质控措施,保证监测报告的客观性。

3环境监测报告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

应用环境监测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制作和审核环境监测报告,应当注重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做到以下几点。

3.1注重监测数据的合法性

监测报告作为证据是否具有效力,关键是监测资质、监测程序、监测结论是否合法,监测资质的合法性体现在是否经过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监测程序的合法性体现在监测主体、监测方法、监测能力的合法性。环境监测人员现场监测必须两人以上,衡量采样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本尺度是看采样是否符合环境方法标准。监测方法使用能力认证验证的方法,监测能力不能超出认证的能力范围,超出能力范围的可以分包给有监测能力的部门监测;监测结论是否合法体现在分析、审核、签发人员签名和监测部门的盖章,是否有CMA标志和监测字号。

环境监测人员每次到现场采样时都必须书写现场监测采样记录,明确注明采样地点、时间和采样人员;引用自动监测数据的需调取企业的数据有效性审核材料以及比对监测、质控样考核情况,不论是原件还是复印件,作为证据使用的,须由提供的单位在原件或复印件上签字或盖章,如为复印件还应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以证明证据来源或进行确认。注意及时收集保存好照片等视听资料,体现监测的真实性。

某市环保局诉三农公司一案中的监测报告的合法性就值得推敲。首先被告委托的两个检测机构虽然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符合法定形式,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疾控中心并没有经过环境监测计量认证,有可能就没有环境水样和污水的检测能力。其次,监测程序也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取样的水均为被告自己取样后送样监测,并不是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采样。上诉人自己取样肯定不符相关技术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送检样也不能保证该样品来源的真实性。因此,监测程序有严重瑕疵而导致其出具的报告的证据合法性存在问题。

3.2注重把握证据收集的时效性

环境违法行为的形成、发生以及产生的污染影响会随着时间削减或消失,因此环境监测活动都有时间限制,我们许多的监测预案中都规定了环境监测人员接到举报或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尤其是废水、废气的取样。同时对于报告制度,也都规定了快报、简报、跟踪报道、终报的时间节点。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求,这都要求我们尽快确定监测方案实施现场监测,能现场监测的尽量现场测定,采样结束后及时把样品送回实验室分析。

3.3注重把握监测形式的关联性

证据收集须完整、全面,不因细节缺失影响证据的法律效力。证据的客观性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是一笔一笔地从时间、地点、手段、结果等各个环节,一一查清了才算真正具备了客观性。

在开展监测时,须经过初步调查,对事故和可能影响的范围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在深入调查监测采样时,注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尽可能详尽而完整地反映环境违法行为和污染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污染事实的影响及其趋势,发挥监测数据的证据客观性、关联性、真实性。如污染事故的监测就要求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同时在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布设监测断面,只有科学、完整地布设点位才能体现数据间的关联性,真实地反应污染事故的影响,为科学决策、严格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

3.4注重把握监测渠道的多样性

环境违法案件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证据收集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在平时执法时,注意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水质在线监测仪器、空气自运监测仪器以及应急监测装备多渠道开展监测工作。

《关于自动环境监测仪器管理及认定工作的通知》(2001年)第5条规定:“校验合格并正常运行的仪器,其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的数据使用。”关于收费依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2)第10条规定:“排污者使用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检测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污染源自动监测存在着企业不配合、弄虚作假、职责不明等诸多违法现象,这就要求自动监测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在线监测仪器的现场标样考核和标样比对力度,保证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数据有效性审核部门要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发放标志,充分发挥自动监测报告的证据作用。

3.5注重把握环境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监测报告应简明易懂,经过三级审核,且应能体现监测过程和监测质量,现场记录信息应填写完整,各个环节与监测报告要保持一致性,原始记录要保证原始性、可追溯性、可重复性。原始记录要保证现场填写,如实记录,修改的要有修改人签字,一张原始记录单上修改应不超过两处;记录信息要完整,时间、地点、气象参数、采样断面、感官现状、周围环境记录清楚;必要时可以对证据收集过程进行同步录像、录音,保证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5篇

关键词: 提高; 报告;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测报告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开展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的时期,更说明环境监测报告是环保部门的最大资源。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 直接关系到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质量,尤其是在环境污染事故中,环境监测的每一个监测数据都将成为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的有力支撑。

1目前环境监测报告在服务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综合分析水平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大多数环境监测站从事综合分析的人员是非专业的,且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既不熟悉现场监测情况,也不了解污染源排放情况,同时参与管理机会少,对环境管理的重大措施与行动不甚了解,基础薄弱、支撑不力。监测月报、季报、年报大多数停留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进行一般现象叙述,原因分析往往流于形式,从以往的报告中、从书刊杂志中生搬硬套、简单复制,例如在环境质量分析报告中, 污染源评价与地表水评价相脱离, 没有对污染现状进行说明, 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解释不清, 找不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而环境管理部门和领导关心的不仅是环境量状况、同比、环比出现的变化,更为关注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对策措施和建议?

1.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尚待加强。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始终贯穿于采样、样品运输、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出具监测报告等整个监测过程之中。但是, 许多监测站因人员紧张、监测任务繁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质量控制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现场调查不详细, 采样的频率偏低,断面设置不合理、操作不够规范等,例如在采集工业废气时, 一般随机采样仅几分钟、十几分钟, 结果只能是一个瞬间值,导致了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 难以反映污染物真实情况。

1.3环境监测与管理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

目前,不少环境监测部门缺乏服务质量制约机制和服务意识, 管理缺乏依靠监测的制约机制和科学管理意识。一般情况下,在管理部门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监测部门只是将监测结果上报管理部门, 而忽视了监测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 从而缺少针对性强的监测分析报告, 造成环境管理部门真正需要的信息少,就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环境的监督管理。当然,监测部门监测数据不及时提交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忽视依靠监测数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提高监测报告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作用的对策:

2.1合理配备、选拔综合分析人才,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当前针对综合分析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选择综合分析人员时应统筹安排,根据综合分析工作的特点,从质量控制、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等业务科室合理安排、调配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充实综合分析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日常加强对综合分析人员的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同时鼓励综合分析人员积极参与环境质量、污染源、和重大环境管理活动,全方位了解情况,丰富综合分析素材。

2.2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提升监测数据质量。

环境监测数据是监测站的产品,数据的质量就是监测站的生命线,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是取得好的环境监测报告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质量保证工作应与各项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监督。日常工作中应从提高监测人员质量意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从现场调查、采样、样品运输保存、样品交接、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各监测环节均能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实施,努力实现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2.3强化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主动实现对环境管理中心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

监测要有地位,要在环保中心工作中有话语权,都是依靠监测数据和报告来实现的。因此,监测人员就应该主动思考,环境监测在一些重点工作中应该做点什么,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这样监测部门在开展监测工作时才能思路清楚,主动融入,写出的分析报告才能符合管理部门的口味。

环境监测报告在说清环境质量现状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通过同比、环比,分行业、分流域、分类型,采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进行一些分析,找出各种环境管理活动开展前后环境质量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形成原因,分析时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可行的建议,这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报告。

2.4加强部门协调沟通

第6篇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为使自己的思想尽快适应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我注意从提高自己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入手,一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且用于指导实践。二是认真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准确掌握政策,确保依法行政、科学行政。三是认真学习了有关业务知识,及时消化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保证分管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自觉的在工作中用党的政策、纪律和国家的法令、法规来指导自己、约束自己。

二、认真履职,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服务政府决策,按时高质提供环境质量信息

环境监测是政府环境管理决策的基础。环境监测站坚持对所辖区域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及时全面的监测分析,全年获取监测数据超过五千余个。

(二)服务环境监管,为守护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1、及时服务环境执法监测。一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我站调配监测力量,完成了监管区近20多家企业的污染监督监测,并及时出具了监测报告,为环境执法及时提供了依据。二是“三同时”项目监测。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工作,完成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并按要求编写监测报告,努力为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投诉监测。积极参与、协助对污染案件的处理,为有关管理部门回复投诉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及时服务政策要求及各类应急处置。一是按照我局开展“三查”专项行动再排查及流域环境污染隐患排查的实施方案,我站连续三个月对十三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污水的采样及室内分析工作,累计向管理部门报出分析数据200多个。二是按照冀环办发[2013]214号和张环办[2013]129号《关于做好全省县级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作为第一期建设单位之一,任务重,工期紧,目前实施PM2。5监测仪器已经,到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三)服务企业和群众,开展优质高效服务

为了更好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监测服务,今年以来我站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办就办好”的准旨,进一步提高我站的对外办事效率。年初我们制定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并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处处展现我们环保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水平。

三、从严要求,筑牢廉政自律的防线

能自觉遵守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廉政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能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总之,本人能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真正把执行纪律规定化作自觉行动,做到了清正廉洁。在以身作责的同时加强对站里每位同志的严格管理,真正做到遵纪守法,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一年来,在全面完成站内年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计量认证复评审,我站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本人也有幸荣获区五一劳动工作者称号。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7篇

关键词:县级环境监测;管理;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 X8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72

县级环境监测指的是县级的检测站等环保部门利用特定的环境检测设备和手段,对区域内的环境变化状况进行实时长效的检测监督,以及时发现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同时,也为其他环保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呈现出该地区的总体环境状态。县级环境监测对于地区内的环境污染管理、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经济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县级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负责实地环境调查、日常的环境质量监督,环保设施及污染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1 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依照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政策标准,对该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管理并及时处理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收集并记录环境监测所得数据,撰写环境质量报告。

2 环境监测工作目标

环境监测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让群众在使用各种资源及能源生活生产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的结果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一是科学的监测标准,这主要由国家环保部门制定;二是通过监测数据确定污染发生的确切地点,并对污染进行分析,给环保部门的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在长期的监测工作中收集记录环境数据,以此反映一个地区完整的环境状况动态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系统的、充足的研究资料。此外,监测所得的数据还可以作为我国完善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提供数据参考。可见,无论是在环境污染的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还是相关环境法律的制定上,环境监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做好县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意义

做好县级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等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监测工作大都依照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因而能够保证监测地区的环境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环保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实时的监测,基层环境保护部门能够及时发现突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迅速组织人员、设计方案作出应对,保障环境安全,编制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这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能够倒逼环保部门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或是监测人员自身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此外,县级环保部门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是时展的一大趋势,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相契合,必能带动基层人员积极参与环境监测工作,促使其主动学习并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保障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

4 县级监测工作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

当前,县级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监测人员对监测质量的不重视。不仅相关环境部门对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不高,监测人员也大都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以致其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不能主动参与到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中,使得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无法有序推进。

4.2 监测管理工作关系不畅

县级监测站作为一个最基层的环境监测部门,各项工作都直接受到上级环保部门的指挥与协调。除此之外,其他同一级别的有关环保工作的部门也对其起着监督作用。而如何处理与上级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尤其是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分歧矛盾,是摆在县级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面前的一个问题。

4.3 监测技术能力不足

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保障。然而,我国无论是在环境监测技术还是监测设备上都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尤其对于资金相对缺乏、资源少的县级监测站来说,现有的监测手段都是以较为落后的人工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为主,只有空气质量的监测实现了自动化。而且,在对污染进行实验室分析时,分析人员往往不重视监测质量,对监测过程的管理也是有名无实,使得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研究价值都大大降低。

4.4 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欠佳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大部分由从事监测或分析等的技术人员兼任。而他们的本职工作都是主攻技术,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虽然在环境监测的工作经历上有一定优势,但管理思维比不上专业人员,无法很好地胜任管理工作。此外,对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也不足,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人员选拔、培训和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5 做好县级环境监管理的对策

5.1 明确管理岗位中的职责

在当前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由于专业人员不足,这使得监测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管理效率也不高。要做的便是组建出一支专业的监测管理队伍,并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人,明确到位,提高工作效率;要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其认真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为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积极影响。

5.2 改变县级监测站运转模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

县级环境管理监测的模式都是采用监测站监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环境变化的要求。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形式已经足够成熟,可以逐步取代监测站的模式,相对独立地展开各项监测以及数据记录工作,为环境保护的其他工作提供充足准确的数据支持。

5.3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若要改善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应对监测部门内部进行强力的监管,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由于环境监测大都在室外进行,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而若是为了避免环境的影响而选择在室内监测,则会大大降低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在进行监测前,监测人员应做好充分的考察研究准备,选定最合适的检测点。同时,对于收集而来的数据,监测人员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操作规范结合专业知识科学分析,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5.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

环境监测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参与监测过程的每一个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其工作质量、业务水平、表现以及工作态度等,都对监测结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加强当前的监测人员队伍的建设,对其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更新其工作理念及监测技术,提高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

5.5 健全管理人员督查与奖惩制度

加强对县级监测管理队伍的建设,除了对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外,还需建立健全对管理人员的督查以及奖惩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定期的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督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对于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或有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于态度懒散、工作懈怠的人员给予警告或一定的惩罚,借此来督促人员尽心尽力投入工作,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积极紧张的工作氛围,提高监测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晓飞.试论县级环境监测站的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2] 栾辉,张译之,张芳,王淑梅,邹诚诚.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