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21:40:28
序论:在您撰写个人继续教育培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3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校本研修面对面》、《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小学语文》,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主渠道,以“学校教育质量工程”、“达标课”、“教材教法过关”实践自我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以校本的培训和研修,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如上公开课、示范课;或确定研究专题,组织本学科或跨学科研讨活动;或参与优秀教案、案例、课件及优质课评选或竞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参与各学科业务活动,切实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常规;使课堂教学在尊重学生、开放思维、鼓励交流、优化过程、提高效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人在2008年获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参与了地方课教材的编写。
4、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在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基础》培训考试工作的基础上,学习了《教育技术培训教程》,认真参与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及课堂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科带头人。
,在培训期间我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考试。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从“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在培训中,我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二、具体收获:
1、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素质》和
“八荣八耻”,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教师的要求,结合本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培训、自主学习、专项活动、专题讨论、师德论坛、案例分析、自我反省、对照检查、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更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
2、学习了《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及《校本研修面对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为主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和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并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了个人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五年中,曾在《人民教育》、《xxx教育》、《时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关键词: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创新;模式
一、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要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是要提升当地师资的力量。而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是实现教师师资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西部地区受教育人群角度来说,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教师的自身角度来说,继续教育培训的开展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农村地区学校教师作为西部地区学校的主导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农村地区存在经济落后、师资缺乏,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设施设备不足,知识信息闭塞,观念理念落后,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和阻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
第一,经费短缺,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培训实施。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是以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主,自我多方面的筹款为辅。由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水平落后,财政收入薄弱,有的县市甚至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障,更别提相关的继续教育经费的拨付了;[1]不少农村学校因为经费短缺,导致办学困难,教师的基础教学设备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有些村校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教师要外出参加培训,只能自掏腰包,但是很多教师自身的收入并不高,如此一来很多人就只好放弃继续教育培训。[2]第二,机会稀缺,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全面普及。继续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但中国西部地区的教师数量并不少,每年通过公招、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等各种渠道进入到西部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可是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对于教师队伍的数量来说是远远不足的。以“国培”计划为例,基本上一个县能够分到的名额就是两三个,一般均分配到县级重点学校,能够分到农村学校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3]第三,远程培训的制约,难以达到相应效果。很多农村地区网络条件和计算机硬件条件都比较缺乏,加之有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不能面对面地互动,使得远程教育难以落到实处。[4]
三、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尝试
第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培训机构在开展针对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时,可以结合在线点播与学校有效结合,搭建起在线的教育平台,整合国内的在线教育资源为教师进修培训服务,丰富其教育资源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PC或者手机连接互联网进行学习,培训机构通过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帮助教师异地进行进修和学习,还可以通过习题的设置和监控,规范教师在异地进修的行为,提高教师参与在线教育资源进修的效率。由于在线点播的培训进修不受时间、空间、位置的限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个人的时间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提高农村地区教学师资水平。第二,在现实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很多教师因为个人或其他的原因无法按时地参与培训进修,错过了直接学习的机会,这时便可以通过课堂视频直播,在家或者学校重新进行进修学习。视频直播拉近了教师与培训机构的距离,教师只需要利用电脑和互联网就可以搭建学习的课堂,有利于帮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实时地参与到专家、学者组织的趣味课堂,听取他们对重点难点热点的精辟分析,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与专家学者的互动了解,解疑答惑。第三,远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问题,但是,对于硬件条件的缺乏,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满足教师的培训需求;同时,培训机构也要组织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学习。第四,教师培训机构,应该经常组织相关的授课人员走进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考察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一些农村地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跟踪进行指导。捕捉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纳入教师培训的内容;收集一些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成为教师培训的理论支撑,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对于提升西部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教师培训机构,应该积极地联系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到资金和帮助,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搭建现代化的在线教育平台,让每位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培训机构还可以适时外聘专家学者亲自授课引领指导,层层辐射,推动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瑾瑜等.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送培进疆新课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1).
[2]曲中林.关于集成性—回应式教师培训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3]沈有禄.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2).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5年内共培训农业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培训,使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2、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紧跟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4、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识更新工程”实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主要内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2、专业科目。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农业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种植业:包括粮食安全、种子生产与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
(2)畜牧水产业:包括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动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现代养殖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3)农业机械: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机械电子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
3、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4、依托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农业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培训方式
1、开展“菜单式”公修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学时)。
从*年开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修课就开始实行“菜单式”培训,增强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成果,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学时)。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3、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会同市人事局,结合重大专业技术课题,确定选择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积极向省人事厅申报举办5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5年内通过高研培训的人才要达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选派10名左右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省份或国外进行学习培训,5年内培训40人。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l)集中培训。组织必要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难的有效办法,每年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本专业领域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办法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步实施。
1、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下发实施办法,组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宣传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适合继续教育社会化普及的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重点扶持优质的施教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市人事局、市农牧局共同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创办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农牧局负责制定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识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关“知识更新工程”的领导、培训科目备案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证书的验证和复验、培训管理等,要严格按省政府《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通〔*〕132号)精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各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和人员的岗位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定期制度。市农牧局将定期通报“知识更新工程”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列入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工程”的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知识更新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知识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
(二)经费保障
l、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县(市)、区人事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加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市委发〔*〕28号)相关规定,积极筹措经费,现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知识更新工程”投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省人事厅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将对“知识更新工程”的部分重点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在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施教机构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服务体系
1、搭建服务平台。市县政府人事部门、农业部门、农业协会继续教育机构,要加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为继续教育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教材库,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关键词:中小学;继续教育;粤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23-02
随着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小学专业人才培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有着一流的国际接轨人才,通过跨区域继续教育培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拓展国际化教育的新动向。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有着相同的民族背景,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相互学习与合作会更加便利,因此与台湾高校建立中小学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两岸师资培训本着“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理念,与其他区域培训机构共同合作,开辟新的教育资源,共同交流经验,可在台湾高校或大陆高校合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利用已有的资源共同进行教师培训。本文从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与大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几个合作模式。
一、台湾中小学教师培训特点
1.师资培养制度的规范性。台湾地区针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颁布了许多法律,使继续教育培训有法可循,通过台湾《终身学习法》、《国民教育法》、《高等中学法》、《师范教育法》、《教师法》、《师资培育法》、《中小学教师进修研究办法》、《高级中学以下学校及幼稚园教师在职进修方法》、《教师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对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台湾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观点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同样也是义务。由于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不及时补充就会落后于其他教师。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必要开展专业领域相关的培训活动,如研习、考察、学术研究、观摩学习等。
2.师资培训费用的补偿性。台湾颁布的《教师进修研究奖励办法》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享有带薪或留职停薪的权益,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方式,如,晋级加薪、学费补助、获得资金、公共休假等,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1]。台湾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一般不需要缴费,相关培训费用由政府买单,并且对培训内容非常重视,比较看重培训的实用性[2]。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其自有特点。
3.师资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从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项目来看,教师在职培训之课程与教材,应就各级学校教师进修教学与研究有关知能之需要,作有系统并具发展性的计划与安排[3]。通过构建终身教育理论,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内的学习与培训,获得优秀的自学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含了价值观、职业操守、人文知识更新等;学科专业类知识培训,补充与完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
4.师资培训方式的区别性。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短期培训为7~30天左右,长期培训分为几个学期中实施[4]。主要为两种类型:第一,初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中主要包含中小学教育研究会研究与小学教育辅导团及师专辅导区的研究辅导两种,长期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师专暑期及夜间培训。第二,中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由师范大学设立的中等学校教师研究中心承担,长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有夜间培训、研究所40个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研究所硕士学位继续教育培训及出国学习等。
二、广东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许多院校成了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部门。但是,对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方面仍存在众多问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与管理机制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性[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空泛[6],很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未能及时地改革培训内容、教学任务与培训方式。
1.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在当前要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适应教学与学习的多样化。付建中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分析指出,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喜爱方式依次为:出国学习、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高级研讨班、短期研讨班及学术讲座等方式。同时培训中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互连贯通;改进培训方式与方法,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与教师工作实地结合,同时加大校本培训。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培训法规。台湾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法制建设上比较完善,大陆政府与教育部门也有针对性地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培训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理念。首先,完善五年一周期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五年周期内,修满的学时学分的培训课程等;其次,实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制订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再次,加强培训质量标准研究,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完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培训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最后,健全和完善教师培训奖惩制度。
3.落实培训经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保教师培训经费落实,要求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继续教育培训资金分配规定,构建政府、社会、个人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并建立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加强教师培训业务研究和指导工作。
借鉴台湾继续教育成功的范例,结合大陆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通过与台湾高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心理需求,消除时间限制;与台湾高校共同培训模式,改变培训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的现状,调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性;与台湾高校合作,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减少经费短缺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开展两岸培训教育可行性合作模式,以供参考与探讨。
三、两岸中小学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通过我国这几年中外合作教学与培训,形成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1.融合培训模式。融合模式即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可将大陆的培训模式与台湾高校的培训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引进台湾中小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设置及培训方法与方式;其次,聘请台湾高校培训机构来大陆讲学,派遣大陆中小学教师到台湾观摩学习,该模式以优秀教师、骨干教授,学者、课改人员等组成专家团,通识培训与教学培训结合;再次,相互探讨各方的培训方法,如观摩学习、研讨学习、案例探讨等;最后,培养出适合两岸的专业化教师,进一步推动两地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技术的提高。融合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相互共享,信息开放,优势互补,教师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将充分发挥高校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保证教师的知识领先与更新。
2.嫁接培训模式。与上述模式相比较,嫁接模式具有自有特点。嫁接模式通过充分保留各自的培训模式,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计划进行评估,达到相互认同的方式,然后双方派驻各方教师到对方学校接受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优点是,结合了大陆与台湾的培训优势,能让教师直接进入对方区域接受培训,对双方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教育观念等有较深刻理解,除专业知识以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人文观念,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培训模式花费较高。
3.顾问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聘请双方优秀教师相互讲学,双方教师互相学习,借鉴双方的培训经验。也是当前各个培训模式的尝试。顾问式培训模式对两岸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顾问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获准进入、调查分析、提出培训方案、引进培训人员、指导培训实施、总结等几个步骤。该模型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培训管理解决方案,聘请专家讲学有利于引起学校领导对培训的重视,专业的培训专家与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训资源的选择;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双方先进的教学与培训经验,利用各自资源提高培训水平与培训质量。
4.网络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是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培训技术,网络培训是传统培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衍生,具有很多优越性。首先网络培训让双方院校完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网络培训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施,教师完全可以在本校通过网络进行系统培训。其次,时间更具有弹性,网络培训增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灵活性。教师不必中断工作进行脱产培训,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最后,网络教师培训节约成本,培训使用的教材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下载,教师可依据自身需求定制培训内容与进度,并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讨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海峡两岸的合作模式,从知识体系到培训模式上都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讨,从而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京伟.台湾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概况[J].课程・教材・教法,1998,(12):47-51.
[2]廖圣河,吴永军.两岸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7):39-45.
[3]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77-78.
[4]郑少君.台湾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之特色[J].教育评论,2008,(5):119-121.
目前,国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子项目—培训包项目建设已完成,使我国培训平台开发与建设工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在国内同类专业的培训平台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位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牵头单位,规划出项目建设进展阶段,制定了培训平台开发的组织关系和责任分配形式,确定了网络提交作业及成绩公布的特色功能内容,为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长期、稳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项目组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服务对象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以辽宁省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辐射全国交通行业企业员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2)建设目标
建设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在线培训平台,满足行业企业员工培训需求,整合交通运输行业优质培训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任何场合的即时学习指导,实现继续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并保证学习资源的及时、持续更新;
(3)预计成效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建成并运行后,将极大的降低时间、空间对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制约作用,并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全员化、系统化、全程化提供技术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主要实现三层次用户管理、六模块自主添加、N门网络课程自主添加功能,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及远程交流平台,进一步缩短学员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远程网络自组式”学习框架,从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到教学考核均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为广大学员节省了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也为广大教育管理者节省了教育成本,使教育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节约。
1.三层次账户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远程登录功能,并使不同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不同需求,
(1)管理员用户:每期学习班学员、教师将获得唯一学号、帐号,审核学员、教师用户身份,审核技术交流平台交流内容,维护平台各种新闻。
(2)学员用户:经审核后学员完成课程在线学习,通过平成相应课程的学时,并在线完成主讲教师布置的作业,查询成绩。
(3)教师用户:经审核后可以自选模板添加课程,完成课程的搭建、上传资源、学时的组织、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出成绩并提交等工作。
2.六模块自主添加
根据目前继续教育生源及结构,开发六个主题模块,分别是:函授专科、函授本科、自学考试、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主题模块课根据具体培训形式的改变而自主添加和修改,以最优形式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各主题模块平台中不仅仅含有学员自主学习的必备教学文件,同时,涵盖了各主题模块的各类通知、公告及相应教学管理信息,使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管理一步实现,节省了传统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为继续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也为同类型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3.N门网络课程自主添加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具有强大的课程自主添加功能,平台搭建形式可动态自主添加课程、选择模板、完成课程组建,不需要重复由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设计,由平台管理员审核教师并自由添加课程,使平台建设达到一步到位的效果,规避了传统平台中课程需提前设置、后期课程无法增加的问题。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满足未来辽宁省继续教育的发展,为继续教育培训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主要功能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组成结构是:1+N。1是指一个平台管理中心,N是指多门网络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可以在平台管理中心中自主开通,并具有课程网站独立的管理后台和展示前台。
1.教师用户
教师首次登录平台可进行用户注册,注册后需经平台管理员审核并开通课程方可登录,登录后进入继续教育培训平台课程管理后台,可以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课程搭建和管理,培训平台为每门课程提供五套模板备选,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并根据模板的模块安排搭建课程并上传课程相关资源。教师添加的课程会在前台首页上显示,若要查看所添加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点击首页页面左侧课程导航中的课程名称,本平台的课程简介部分内容为公开内容,而具体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安排需要拥有学员资格才能浏览和学习,有效保护了知识产权,详细可参见课程学习界面。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为选课的学员布置作业和测试题,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测试题将在对应的班级学员管理界面显示。
2.学员用户
管理员负责为取得网络学习资格的学员分配用户名和密码,学员可使用获得的用户名、密码进行平台登录,登录后学员可自行选择所学课程,选择课程后需经任课教师批准方能查看课程全部内容。学员用户的特色功能在于所选课程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测试题会在学员管理界面显示,学员查看到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下载进行答题,并上传已完成的作业到平台,同时,任课教师会收到该课程学员所提交的作业,进行在线批改,完成教学过程管理。
三、总结
一、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受训者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继续教育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及对大多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从思想上,教师们非常渴望参加继续教育,并且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却不高。很多教师归纳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课程特点及各个学校对物理课的安排比较紧密,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工作非常忙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对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使得很多教师好不容易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批准,也只能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不能将理想付诸于行动。①除了上述课程及学校原因外,还有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长些的老教师,职称评聘完之后就把继续教育视为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单单只是履行义务的行为。另外,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收入不高,对参加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培训经费问题个人能否承受,继续教育的结果与经济付出之间的利弊问题,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或个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师们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参与继续教育的行为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令人堪忧。当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还不健全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问题的缘由,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培训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瑕疵。(1)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是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敷衍性大。另外,节假日是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从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训时常有不到场、迟到、早退,聊天、打电话、处理私事等不良行为,导致培训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的时机,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训,中学学校管理者也应当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担和时间避让,化解培训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教师无障碍地完成培训。(2)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现如今,中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已经过多次改革,但继续教育的培训者多是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知识丰富,但与中学教育脱节,对多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对实际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性意义,是继续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调查时都谈到,大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尴尬的是教育培训者多采取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真正需求,使教师们感觉落不到实处,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对于大多数问题还是找不到出路,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培训过后感觉实际收获与预期差距太大。多次这样的培训下来,消磨掉了参训者的耐心,使参训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故而也就无法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深入的调研、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必须探索一种让新时代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需要根据培训的目的到实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调研教师们的真正需求,然后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解决继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3)混合培训的问题。大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往往按照教师职称高低或教育阶段分班培训,却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混合编制,而且培训的地点也多设置在城市,授课内容往往根据城市教师水平来设定,教学观摩也大多在城市的优秀学校举行。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教师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效果明显,农村学校完全不能相比较。由于校情、学情甚至师情都差别很大,培训后,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但多数情况下,教学条件没办法达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参训教师积极性。
3.培训费用昂贵,教师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困难主要体现着在岗教师脱产参加教育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实际没有办法有效结合,希望通过参加教育硕士学习来研究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但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微薄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继续教育还没起航就已经搁浅。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年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学理念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系统性的学习深造非常渴望。另外,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成果没有办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通过脱产继续教育学习深造来提升自我。但面对昂贵的学费问题时,养家糊口还是继续深造两难抉择,往往退缩。可见,经费问题也是导致我们在岗教师提升空间有限,对很多可争取到的机会望洋兴叹,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意向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完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创造优越条件。访谈中我们也对广大教师们的培训意向,进行了广泛调研,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目标等能更贴合教学实际,现总结如下:
1.培训机构多样化。作为继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机构,在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案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和培训成效的好坏。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组织者多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局,或各级各类的培训校,培训过程单一,培训内容枯燥。教师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渠道,比如大学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等。(1)大学研究生学院。“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进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它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其次,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教师职前教育所获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对日趋严重的教师队伍竞争趋势,参加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已势在必行。所以,教师们希望能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们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机会攻读教育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因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所学专业更多动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教师还提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也应该提上继续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另外,脱产进修可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物,让自己心无旁顾地静心学习,使继续教育成效更佳。(2)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进步的,所以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必不可少。对于太原市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到外省市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想了解外省市的办学特色就变的非常困难,所以教师们渴望培训机构能邀请到先进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适当取舍,不至于坐井观天。(3)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课堂上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变得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广大的中学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时间系统地充电,再加上外出进修机会少,常常应付乏力。另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空洞乏味,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理解起来困难又无助,诸多问题在实践中积累,解决方案不佳或无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在岗教师希望能与一线的教学能手或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新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改变,有所取舍。
2.培训内容多元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成一名专业教师,还得成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师,那么对于物理老师而言,仅仅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就业问题严重。但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适合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我们教师应当对教育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综合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校之间作合适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另外,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必然是能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得到学生配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还有,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并融入学科所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紧跟时代潮流,触摸学科脉搏;另一方面能够互通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也不直观,如果通过flash小课件的演示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教师们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将板书抄写在ppt中,教师们希望将动画或视屏插入其中并与自己的教学步骤完美结合,小的视屏剪切或动画修改必不可少。但我们的教师是物理专科教师,对计算机模块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辅导,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模块式的具体培训,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总的来说,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根据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尽量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3.教师们希望培训方式网络化。“目前,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外,网络已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善。”①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替代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工作,一个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又可以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③通过组织者广泛收取基层教师的共同心声,搭建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平台,解决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极大化的扩展板块,让受训者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的制约,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实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结合的高效、经济的继续教育模式。④
三、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一、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促进教师培训创新发展
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终身教育的继续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拓宽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县区师资整体水平。
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任务。以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突出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项目的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技能的全员培训;强调教师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岗位培训。
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管理,挖掘教师培训潜力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源配置,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管理、指导的功能。做好教师、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资源,构建集信息、培训、教科研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
2.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管理。
加强领导,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成立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相关工作。推行《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工负责管理制度》,实施《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定向研修讲课制度》,建立《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制度》。
(二)实施强师工程,培养全能、精干的培训教师群体。
1.教师队伍,能者为师。
一是外聘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专家教授精彩的演讲、独到的见解,更能博得参训人员的好评,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举行岗位练兵”,挑选授课教师。组织开展教师“岗位练兵”说课评课活动,从中选拔确定授课人选,能者为师,确保授课的质量。三是让学员培训学员,以教师培训教师。这些授课教师来自一线,授课内容贴近一线,教师喜欢听,易接受,效果好。
2.加强训练,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
自觉专业学习,提高培训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个人研修做到有方向、有教材、有计划、有笔记、有提高。掌握培训技术,培养培训能力。
重视岗位练兵,提高培训教师教学水平。定期对培训教师的学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实施训前“讲稿”研讨、“说课”试讲,训后修改“讲稿”、“评课”总结的培训评价制度。
(三)加快硬件建设,形成现代、新型的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培训教学设施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室、办公电脑、卫星电视、互联网、教师博客网络平台等。做好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立县教育培训和教育研究的资源中心专门网站。教研员做好专题网页,引领学科,辐射全县。重视对基层学校研训网页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升级和管理利用的工作指导。
(四)加强基地建设,发挥校本培训导向、示范作用。
1.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基地中心建设。
要构建多功能大服务,上通下联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促进我校成为教育资源中心、信息中心、课改指导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育科研中心。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培训基地学校建设。
健全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制度,使之常态化。扩大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规模,使之一体化。加强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指导,使之规范化。推广继续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工作成果,使之示范化。
三、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培训实效
(一)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
1.按要求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常规,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培训。
3.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二)改进创新培训模式,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效果。
1.培训模式,打破常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与推广“三四五”培训模式:“三突出”,即突出学员的主体性,突出内容的针对性,突出方式的灵活性;“四模块”,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教师基本功的修炼,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管理疑难问题的诊治;“五平台”,即专家引领,自修反思,问题会诊,交流分享,行动跟进。
2.设置“精品”课型讲座。集中培训每天安排4节课,设置4个专题。这种小课题、短课时的精品课型讲座,有课题精炼、讲课精彩、听课精神的课堂集中培训效果。
3.实施综合培训与专业培训方案。综合培训类有小学校长培训、全员岗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等。专业培训类有骨干教师(名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务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培训等。
(三)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学内容,以需定教。在培训过程上力求做到三个注重:培训前注重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了解等方式真正弄清一线教师到底需求什么,而后确定培训的目标与重点。培训时注重对话,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留出一定时间,与学员现场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难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