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6 06:35:52
序论:在您撰写分布式能源考察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政府办公建筑;楼宇智能化;节约用电
前言
楼宇能耗过大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楼宇的智能化控制是实现楼宇节能控制的重要举措,据建设部相关研究部门研究后发现,我国的建筑规模发展很快但是其中的很多的建筑的保温性能并不好,致使高层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供热或是供冷的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需要加强对于办公建筑使用的节能宣传,促进电能的合理、高效的利用。
1 智能系统在办公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通过在办公建筑中应用楼宇智能系统能够对楼宇中的能耗情况进行充分的调节与管理,从而达到节约电能、安全用电的目的。在现今我国所使用的很多的建筑中,其保温情况不容乐观,致使我国在办公建筑的供热或是供冷能耗方面要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致使我国的楼宇能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电能等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目的,除了需要加强对于楼宇工作人员的宣传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方法以实现对于办公建筑中的电能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政府办公建筑作为楼宇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应用,通过做好智能管理系统在政府办公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办公建筑中电能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通过智能调节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电能的合理管理,以避免造成电能的浪费。
2 做好办公建筑照明系统的智能管控
在办公建筑的电能耗费中主要集中在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两大部分。为提高办公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效率可以通过采用相应的措施从办公建筑照明系统的光源、灯光方面等来实现电能的合理利用以确保节约用电。
在办公建筑照明系统光源的选择上可以通过使用节能灯来取代原来高功率的灯源,从而从根本上完成节约电能的目的。随着国家推进节能灯具在建筑中的使用,建筑业对于光源节能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且其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先进。在控制了办公建筑内灯源的功率后还可以从灯源的使用时间入手以控制办公建筑照明系统的用电消耗。在现今的很多建筑内部都会将一部分的电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定时控制来决定灯光的使用时间,通过使用声控系统来控制电梯或是楼梯间的灯光。政府办公建筑在设计方面极少具有内部房间,大多数的办公区域都有一扇以上的窗户,因此政府办公建筑在白天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窗户用以实现对于室内的照明,同时在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对办公建筑进行灯光控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办公建筑内的照明区域根据灯光情况及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划分,根据照明区域内的灯光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用以实现良好的照明效果,其次通过在楼宇内安装的灯光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楼宇自控系统以对照明区的灯光需求进行分析判断,来对灯光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
3 做好办公建筑内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与节能调节
空调系统是办公建筑最主要的电能消耗系统之一,在办公建筑中主要采用的是中央空调系统来为整栋建筑进行供冷与供热,通过在办公建筑中应用中央空调系统可以为楼内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不足之处是楼内所使用空调系统由于负荷面积过大、空调系统容量设计不当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空调系统对于电能的消耗过大,在空调系统的节约用电方面具有极深的潜力可供挖掘。在空调系统的容量的选择与设备的匹配方面,如设备的容量、功率选择不当等会造成空调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从而造成办公建筑内的空调系统对于电能的消耗大大增加。同时在一些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的选型过程中,如果乘以过大的安全系数等会造成中央空调系统在工作时制冷机、水泵等的工作效率低下,长期处于怠速工作情况下不但不利于设备的安全使用也会造成空调系统的用电量的增加。同时在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如对于一些阀门的开闭管理不到位将会造成空调系统处于旁通状态造成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且电能消耗过大。通过在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便于空调运行人员根据空调系统的使用情况来对空调使用机组进行调节,对于一些工作利用率较低机组进行关停。同时在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电能使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空调待机情况下的电能消耗,根据与空调系统的厂家联系确定空调在开机前24小时进行预热即可,而无需空调机组长期待机以提高空调系统的预热情况以减少电能的消耗,且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根据办公建筑内的工作情况来对空调机组的使用进行智能调节,对于办公建筑下班无人时可以采用降低空调工作功率或是关停机组的方式来提高机组的工作效率,节约用电。
在办公建筑中所使用的新风系统主要功能是根据办公建筑楼层的面积大小用以输送一定量的外部新鲜空气以确保房间内的空气质量,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在办公建筑的应用可以对楼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在含量超出设定值时来输送新风。在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风量控制可以更好的实现空调系统的节约用电。当室内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与送风量的大小以实现对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采用变风量控制系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较传统的空调系统节能20%以上,同时对于风量的调节只有在冷热负荷达到峰值时才会使用,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的送风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以避免空调系统长时间处于满功率工作状态,提高办公建筑空调系统的电能利用效率,节约用电。变量送风系统主要是由带变频调节电机的空调机组和变风量可调风阀末端装置所组成的,用以实现对于空调送风系统中风机的启停、风机的运行以及空调系统中风机频率的调节,实现空调系统的合理利用。
4 办公建筑内其他电器的节能措施
办公建筑内其他的用电设备主要集中在电脑、打印机、水加热器等,需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宣传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养成下班后关闭办公室内用电设备的习惯等。
5 结束语
办公建筑的能耗过大是困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在提高电能的使用节约用电方面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共同做好对于电能使用的管理,节约用电。文章在分析办公建筑内电能消耗较大的照明、空调系统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在其上应用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节约电能使用的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郑阳平,景妮.物联网技术的办公楼宇照明节能用电系统[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6(1):35-38.
关键词:株洲职教城;融资;碳融资;BT模式;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株洲职教城是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项目,也是株洲市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达百亿元。作为投资主体的株洲市政府以及各入驻院校的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资金问题就成为项目建设顺利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大学城的开发建设的研究,笔者认为,株洲职教城的建设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以提高融资能力。
株洲职教城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各入驻院校,均为非盈利组织。如果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学校无力偿还贷款,将导致非常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株洲职教城的建设应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多元化融资模式,广开渠道,保证项目建设如期进行。融资方式除银行贷款、土地置换等传统的做法外,还可以采用碳融资模式、BT模式、BOT模式、TOT模式、BLT模式、PPP模式、资产置换和委托贷款等。
1.碳融资模式。碳融资即利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融资。该模式在国际上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株洲职教城可利用的碳融资标的物包括分布式能源站、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再生水回用和碳汇林道等低碳工程(CDM项目)。碳融资渠道可以选择国内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IFC碳基金、国内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国外投资银行和从事碳交易的风险投资基金、发行碳金融债券等多种渠道。
2.BT模式。BT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其具体做法是,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合同,在协议规定时间内由投资方负责融资和项目建设,并承担建设风险,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政府按照BT合同约定条款进行回购,投资方收回投资并取得相应利益。该融资模式具有融资速度快、数额大、风险小的特点。株洲职教城可利用这些优势,在道路、管网、绿化、体育馆、科技馆、图书馆、配套服务中心、技能认证及实训中心、研发孵化中心及商住楼开发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广泛采用。
3.BOT模式,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由项目公司一揽子总承包的一种融资模式。具体运作流程为:政府确立项目招标选择投资方成立项目公司项目融资项目建设经营管理项目移交。BOT有BOT、BOOT、BOO、BLT等具体形式。其中,BOOT是指项目由投资方建设好后,在一定期间内拥有项目经营权,通过运营取得收入来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经营期满移交给业主的一种融资模式。BOO模式是投资方按照政府授予的特许权,建设并永久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是并不在一定时期后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BLT是投资方把项目建设好后,在一定期限内出租给第三者,以租赁分期付款方式收回工程投资并取得收益,在租赁期结束后,所有资产再转移给政府部门的一种融资模式。株洲职教城各入驻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实施。
4.TOT模式,是融资方将现已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投资方进行运营,凭借该设施项目在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一次性地从投资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特许期届满时,投资方再将项目无偿移交给融资方。株洲职教城可采用这种融资方式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使新项目及时启动。
5.PPP模式,是指私营企业与政府通过实现风险共担、资源互通、利益共享而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政府选择项目合作公司确立项目成立项目公司项目融资项目建设运行管理项目移交。该模式主要由政府投资,项目合作公司只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取得政府的特许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或管理维护基础设施,通过政府付费来收回投资并实现收益。
6.资产置换,是一种企业资产经营模式。交易双方将经过评估的资产进行等值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以改善资产状况,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学校的经营也同样可以借鉴这个模式,将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寸土寸金的老校区的土地资源置换出去。学校的其他资产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进行置换。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以存量吸引增量,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难题。
7.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这种融资方式已在重庆部分高校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比较适合解决职教城各个入驻学校资金暂时短缺的问题。
株洲职教城的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耗资巨大,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能有效提高融资能力,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其资金成本高低不同,融资风险也有大小。因此,选择融资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刚.广州、深圳、珠海大学城的考察报告[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1.
[2]王怀宇.沪、浙、深高教园(大学城)建设经验与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7-8.
[3]吴开俊.国外大学城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J].江苏高教,2003,1.
[4]李卢霞,黄旭.低碳金融模式研究:实践考察与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10,10.
[5]上官琳.我国大学城开发现状及开发运作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6,1.
[论文摘要]基于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油田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油田图书馆科研读者的需求,设计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知识成为企业资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石油企业在战略中重视并研究自己的知识管理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上许多油气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实施知识管理的办法,试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提高勘探开发决策水平,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开展基于现有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网络环境下开放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知识资源的管理系统,促进相同区域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知识交叉共享,引进外部的知识,对提高整个油田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分布状态
油田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纸本文献资料和数字信息资源。
1.1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料
截至2007年底,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158,890册;各类期刊现、过刊53,000多册,以石油地质类图书和期刊为主馆藏。日常业务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运行。
ILASII系统不包含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业务,而且设计了征订订购系统、联机编目系统、专项服务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预约/预借/闭架借书系统、联合目录管理系统、期刊目次管理系统、网上流通系统、我的图书馆等等,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家族。
1.2图书馆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数字化文献在网络上传播、安全共享,对油田图书馆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主要数字资源包括自建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1.2.1自建电子期刊
三新科技信息网于2001年9月25日正式开通。从2002年3月开始每周都有新信息上网。现已累计报道文献量达到900篇、330万字。其主要栏目有:①腾飞进军号:刊登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②科技新视野:主要登载当今世界“三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原始研究论文:③神州嘹望塔:主要登载国内油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动向;④江汉科技城:报道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⑤网上读书城:登载《江汉石油科技》和《国外油气地质信息》的摘要供读者查阅;⑥创新金点子:选择性地刊登一些有关“三新”技术方面的读者来信或论文。
1.2.2自建数据库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由研究院开发建没的二次文献型数据库,是江汉油田图书馆文献、技术档案等信息部门以及各二级厂处、科研单位了解我局科技成果、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查新、信息检索的必用工具。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1973年至2005年江汉油田的科技成果,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等专业。约220万字。
该数据库的检索路径有分类检索:主要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计算机应用、油盐化工等类别;关键词检索、课题完成人姓名检索以及综合性检索等检索方式。
该数据库目前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可供8000多个用户直接查询。
1.2.3引进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了《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2个数据库。
①中国知网
江汉油田图书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本行业的理工A、理工B两专辑。开通了镜像站,月访问量约15000次,下载5000篇,该网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资料比较齐全,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文献资料获取方式。
②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的第一个镜像资源,该馆根据油田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引进了理学和工业技术分类中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地球科学。它的引进,填补了油田在学位论文信息方面的空白,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运行,科研工作者对它的普遍反映是文章专业性、可参考能力强,由于它是作为一个镜像资源,所以它的访问速度也相当地快。访问量累计已达236030次,累计下载53600篇。
③《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两库分别收录了中文期刊256种,外文期刊近200种(包括,英、俄、日、法、德等语种)。此外,还收录了会议论文、科研成果报告、学位论文、考察报告、技术讲座总结、专利、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多种类型的中、外文文献。两库收录石油文献的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油气储运、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以及石油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石油工业12个专业大类。
④《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Tulsa(美国塔尔萨)大学编辑出版,是一个查找石油勘探开发有关文献和专利最权威的英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井、油气开采、油藏工程和开采方法、管道及储运、生态学和污染、替代燃料和能源、辅助工艺和其他矿产品等。
⑤《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数据库始建于1986年,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查新数据库。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省、市、部委鉴定后上报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其收录成果范围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农林、能源、轻纺、建筑、交通、矿冶等十几个专业领域。《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详实性已使其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技术成果数据库。
1.2.4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可免费获取,根据油田科研生产需要,主要以专利文献数据库为主:
①《中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记录了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的全部中国专利文献的全文,面向公众提供免费专利检索服务和全文提供服务。提供检索的内容包括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相关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摘要与全文。
②《美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供,可以检索并浏览美国专利全文。收录了1790年至今的美国专利,1790至1975年的专利只能通过专利号和现行美国专利分类号进行检索,1976年至今的专利可以通过多个检索人口进行检索。
③《欧洲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由欧洲专利组织(EPO)及其成员国的专利局提供的,可以免费检索。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文摘、著录信息和说明书全文的国家有:欧洲专利组织(EPO)、法国、德国、瑞士、英国、美国、专利合作条约组织(EPO。可以查到文摘和著录信息的国家有:中国、日本。仅可以查到专利文献著录信息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印度、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古巴、丹麦、埃及、埃拉、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欧亚专利局(EurasianPatentOffice)等。检索结果记录中可以得到的项目内容:发明名称、专利号、公开日期、发明人、申请人、申请号、优先权号、国际专利分类号、欧洲专利分类号、等同专利号、权力要求项、专利说明书全文、专利附图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比较丰富。但各模块分别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向油田读者提供初级服务,尚未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知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2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笔者对油田图书馆部分科研读者所作的调查表明:科研读者目前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途径以局域网下载资料为主。到馆借阅逐渐递减;现有的电子资源能满足大部分的科研工作基本需要,但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数宅资源还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读者希望建立门户网站,提供简便检索方法,让读者自由使用电子资源。由此本文提出了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
2.1门户网站系统
江汉油田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在网上访问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入口点。主要任务为:
信息。包括新闻公告、专题资源、新书推荐、专题服务、读者指南、下载浏览器、FAQ等。这些栏目具有动态更新的特点,属于图书馆日常业务工作范畴,需要进行授权管理,规范数据加工过程与数据格式,及时、及时更新。这些栏目的实现是通过图书馆网站的功能来完成的。
系统嵌入。如电子资源、馆藏检索、咨询台、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站内导航等,各栏目分别由一个个功能独立的应用系统支持,构成了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可以引进第三方成熟产品,也可以自主开发。在建设过程中,网站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实现对这些栏目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以便支持这些功能。
2.2电子图书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目前尚没有图书数据库。为了满足油田广大员工对电子图书的需求,目前急需建设一个能够与已建资源相互补充的电子图书库。由于之前的期刊、论文等资源相对比较专业,所以此项目需建设一个集石化、采矿、工业技术图书及综合社科类图书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图书数据库。
江汉油田电子图书数据库的读者定位为江汉油田的内部员工,所有江汉油田的员工将可以通过江汉油田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
为了能够使得电子图书数据库与传统纸书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作用,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需要与现有的纸书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通过纸质书系统与电子书系统的互联和互检,读者将能够从纸书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进行自由的切换访问并获取相应的借阅、查询等服务。
电子图书库应该具备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等主体功能,为了能够及时监控电子图书的借阅、流通和使用情况,电子图书库的管理平台需要提供相关统计功能,并能定期生产统计报告,以方便图书馆迅速了解图书借阅情况,并调整相应服务策略或进行相关决策。
用户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两者管理方式,lP范围用户管理和非IP范围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方面可以设置相关的检索方式,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检索电子图书,实现简单检索、模糊检索、全文检索、分类导航等多种检索方式,无论是从书号、书名、作者还是图书类别或图书内容等都可以实现查询。为了能够保证广大江汉油田员工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更多好书和新书,电子图书库的图书资源需能够定期更新,更新后的资源能迅速上架。
2.3资源数字化加工系统
资源数字化加工系统实现纸质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图集、文件等多种形态文献的数字化,其工作流程包括扫描、上传、标引、等。资源数字化加工系统支持数字图书馆用户的检索、浏览等操作,是专题资源建设、新书通报等服务的基本支撑工具。在江汉油田图书馆中,数字化加工资源仅仅是对购买电子资源的补充,主要是用于建立本馆特有油气勘探开发知识资源的特色数据库,因此,只要具备扫描、转换、元数据加工和等基本功能即可。
通过调研,方正德赛(DESi)特色资源库建设系统解决方案将各式各样的文献资源数字化,统一成符合国际标准格式的电子资源,再进行深度数据加工和加密处理后在局域网上安全,或者以光盘介质出版,供特定范围内的读者进行使用。
2.4跨库检索系统
跨库检索系统是借助单一的检索接口,利用统一的检索方法,实现对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检索的系统。用户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接El,向系统提交检索请求,跨库检索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检索式后利用并发机制将其转化为各个数据源能够识别的模式,同步发送到目标资源获取相关检索结果,系统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结果进行整合,将结果记录转化为统一的标准格式,并进行排序、去重等操作,最终,形成格式统一的结果集,显示给用户。
近年来,随着电子资源建设的发展,油田图书馆购买了大量的数字资源,由于不同厂家系统结构的差异,用户要进入不同的资源系统,按不同检索规定进行查询,才能找到所需的信息,手续繁杂,费时费力。电子资源的种类越多,用户的检索负担越重。通过跨库检索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库检索系统是小型专业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进行资源整合及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手段。方正CAII.S统一检索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CALLS统一检索系统能够提供以下三类检索服务
1)对多种异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的联邦检索服务。
2)对各种数字资源元数据联合仓库的跨库检索服务。
3)对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检索服务。
[论文摘要]基于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油田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油田图书馆科研读者的需求,设计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知识成为企业资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石油企业在战略中重视并研究自己的知识管理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上许多油气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实施知识管理的办法,试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提高勘探开发决策水平,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开展基于现有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网络环境下开放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知识资源的管理系统,促进相同区域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知识交叉共享,引进外部的知识,对提高整个油田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分布状态
油田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纸本文献资料和数字信息资源。
1.1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料
截至2007年底,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158,890册;各类期刊现、过刊53,000多册,以石油地质类图书和期刊为主馆藏。日常业务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运行。
ILASII系统不包含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业务,而且设计了征订订购系统、联机编目系统、专项服务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预约/预借/闭架借书系统、联合目录管理系统、期刊目次管理系统、网上流通系统、我的图书馆等等,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家族。
1.2图书馆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数字化文献在网络上传播、安全共享,对油田图书馆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主要数字资源包括自建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1.2.1自建电子期刊
三新科技信息网于2001年9月25日正式开通。从2002年3月开始每周都有新信息上网。现已累计报道文献量达到900篇、330万字。其主要栏目有:①腾飞进军号:刊登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②科技新视野:主要登载当今世界“三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原始研究论文:③神州嘹望塔:主要登载国内油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动向;④江汉科技城:报道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⑤网上读书城:登载《江汉石油科技》和《国外油气地质信息》的摘要供读者查阅;⑥创新金点子:选择性地刊登一些有关“三新”技术方面的读者来信或论文。
1.2.2自建数据库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由研究院开发建没的二次文献型数据库,是江汉油田图书馆文献、技术档案等信息部门以及各二级厂处、科研单位了解我局科技成果、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查新、信息检索的必用工具。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1973年至2005年江汉油田的科技成果,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等专业。约220万字。
该数据库的检索路径有分类检索:主要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计算机应用、油盐化工等类别;关键词检索、课题完成人姓名检索以及综合性检索等检索方式。
该数据库目前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可供8000多个用户直接查询。
1.2.3引进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了《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2个数据库。
①中国知网
江汉油田图书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本行业的理工A、理工B两专辑。开通了镜像站,月访问量约15000次,下载5000篇,该网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资料比较齐全,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文献资料获取方式。
②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的第一个镜像资源,该馆根据油田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引进了理学和工业技术分类中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地球科学。它的引进,填补了油田在学位论文信息方面的空白,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运行,科研工作者对它的普遍反映是文章专业性、可参考能力强,由于它是作为一个镜像资源,所以它的访问速度也相当地快。访问量累计已达236030次,累计下载53600篇。
③《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两库分别收录了中文期刊256种,外文期刊近200种(包括,英、俄、日、法、德等语种)。此外,还收录了会议论文、科研成果报告、学位论文、考察报告、技术讲座总结、专利、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多种类型的中、外文文献。两库收录石油文献的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油气储运、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以及石油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石油工业12个专业大类。
④《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Tulsa(美国塔尔萨)大学编辑出版,是一个查找石油勘探开发有关文献和专利最权威的英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井、油气开采、油藏工程和开采方法、管道及储运、生态学和污染、替代燃料和能源、辅助工艺和其他矿产品等。
⑤《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数据库始建于1986年,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查新数据库。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省、市、部委鉴定后上报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其收录成果范围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农林、能源、轻纺、建筑、交通、矿冶等十几个专业领域。《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详实性已使其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技术成果数据库。
1.2.4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可免费获取,根据油田科研生产需要,主要以专利文献数据库为主:
①《中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记录了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的全部中国专利文献的全文,面向公众提供免费专利检索服务和全文提供服务。提供检索的内容包括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相关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摘要与全文。
②《美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供,可以检索并浏览美国专利全文。收录了1790年至今的美国专利,1790至1975年的专利只能通过专利号和现行美国专利分类号进行检索,1976年至今的专利可以通过多个检索人口进行检索。
③《欧洲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由欧洲专利组织(EPO)及其成员国的专利局提供的,可以免费检索。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文摘、著录信息和说明书全文的国家有:欧洲专利组织(EPO)、法国、德国、瑞士、英国、美国、专利合作条约组织(EPO。可以查到文摘和著录信息的国家有:中国、日本。仅可以查到专利文献著录信息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印度、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古巴、丹麦、埃及、埃拉、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欧亚专利局(EurasianPatentOffice)等。检索结果记录中可以得到的项目内容:发明名称、专利号、公开日期、发明人、申请人、申请号、优先权号、国际专利分类号、欧洲专利分类号、等同专利号、权力要求项、专利说明书全文、专利附图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比较丰富。但各模块分别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向油田读者提供初级服务,尚未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知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2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笔者对油田图书馆部分科研读者所作的调查表明:科研读者目前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途径以局域网下载资料为主。到馆借阅逐渐递减;现有的电子资源能满足大部分的科研工作基本需要,但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数宅资源还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读者希望建立门户网站,提供简便检索方法,让读者自由使用电子资源。由此本文提出了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
2.1门户网站系统
江汉油田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在网上访问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入口点。主要任务为:
信息。包括新闻公告、专题资源、新书推荐、专题服务、读者指南、下载浏览器、FAQ等。这些栏目具有动态更新的特点,属于图书馆日常业务工作范畴,需要进行授权管理,规范数据加工过程与数据格式,及时、及时更新。这些栏目的实现是通过图书馆网站的功能来完成的。
系统嵌入。如电子资源、馆藏检索、咨询台、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站内导航等,各栏目分别由一个个功能独立的应用系统支持,构成了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可以引进第三方成熟产品,也可以自主开发。在建设过程中,网站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实现对这些栏目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以便支持这些功能。
2.2电子图书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目前尚没有图书数据库。为了满足油田广大员工对电子图书的需求,目前急需建设一个能够与已建资源相互补充的电子图书库。由于之前的期刊、论文等资源相对比较专业,所以此项目需建设一个集石化、采矿、工业技术图书及综合社科类图书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图书数据库。
江汉油田电子图书数据库的读者定位为江汉油田的内部员工,所有江汉油田的员工将可以通过江汉油田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超级秘书网
为了能够使得电子图书数据库与传统纸书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作用,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需要与现有的纸书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通过纸质书系统与电子书系统的互联和互检,读者将能够从纸书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进行自由的切换访问并获取相应的借阅、查询等服务。
电子图书库应该具备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等主体功能,为了能够及时监控电子图书的借阅、流通和使用情况,电子图书库的管理平台需要提供相关统计功能,并能定期生产统计报告,以方便图书馆迅速了解图书借阅情况,并调整相应服务策略或进行相关决策。
用户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两者管理方式,lP范围用户管理和非IP范围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方面可以设置相关的检索方式,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检索电子图书,实现简单检索、模糊检索、全文检索、分类导航等多种检索方式,无论是从书号、书名、作者还是图书类别或图书内容等都可以实现查询。为了能够保证广大江汉油田员工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更多好书和新书,电子图书库的图书资源需能够定期更新,更新后的资源能迅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