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21:16:27
序论:在您撰写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播放录像)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的美景。(板书:黄山)黄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哪个字突出了黄山的特点?(“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妙、神奇)
2. 黄山可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誉”字由哪两个字组成?(“兴”和“言”)对啊,“誉”就是高兴地说,去夸赞,有称赞、赞美的意思。谁来再赞美赞美?
3. (引读)黄山的“奇”就奇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钟”专注、集中;一,“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 自主学习,交流感受
1. 作者为何单对黄山松“情有独钟”?它究竟“奇”在哪里?翻开课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你感受到“奇”了吗?找出一句给大家读一读。你觉得“奇”在哪里?(位置、形态、精神)
三、 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 让我们一起前往黄山最好的观松处,在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看看吧。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四人小组合作读读第2自然段,想想如何分工读更合理。
2. (出图)考考你们,你能否用慧眼分辨出谁是谁?对照课文,仔细观察。
3. 让我们再去看看玉屏楼前迎接我们的第一棵松。这棵迎客松有什么特点?(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一丛枝干斜伸)
4. 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臂,比划比划,此时这棵迎客松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啊。
5. “遒劲”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可是,据资料称,这棵苍劲有力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岁了,请你想象一下,这棵千年松曾经历过哪些磨难呢?(骄阳把松树烤干,凛冽的寒风要把松树吹倒,厚厚的积雪压在迎客松的身上,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看来这棵黄山松真是饱经风霜,可它仍然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6. 看到这样一棵令人称奇的松,你想对它说什么?(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7. 读陪客松。这两棵松虽然很像,但作者用词不同,去发现细微差别,找一找哪棵松更贴近作者的描绘。
8. “绿色的巨人”说明这棵松怎么样?(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9. 它好像陪伴我们观景,给我们做讲解呢!指导朗读。
10. 读送客松。向山下伸出“手臂”,挥手告别,欢迎游人下次再来。
11. 盆景是园丁精心制作的装饰品,而制作送客松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12. 迎客松,枝干遒劲,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屹立山顶,如同巨人;送客松枝干蟠曲,如同“天然盆景”。让我们再次领略以下黄山松树的神奇吧!(配乐朗读第2段自然)
13. 同学们,在玉屏楼上其实除了看到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外,还能看到许多姿态不一的奇松。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图片)指名读第3自然段。
14. 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松,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给它起一个名字,试着用两三句话描绘它的姿态。(双子松、伞松、蘑菇松、飞天松、卧龙松、探海松、父子松)
15. 小结: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齐读第3自然段)
四、 总结全文,作业拓展
1.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奇而奇得绝,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难怪徐霞客会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2. 用你手中的画笔绘出你最喜欢的黄山奇松的样子,并向好朋友介绍介绍。
2. 把今天的见闻和感受告诉爸爸妈妈,也让他们分享一下。说不定,听了你的介绍,他们暑假带你黄山游玩呢!
4. (PPT出示: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陪客松、送客松“奇”在何处呢?
(1) 陪客松:作者把它比作“一个绿色的巨人”,让人感受到它的高大挺拔,生命力旺盛。
(2) 送客松:从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中,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姿态。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补充。
【设计意图】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文中第2自然段对三大名松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此环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相互交流、补充,感悟黄山松的奇特之处。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真切感受到作者称它们为“黄山奇松”的原因。
5. 作者在介绍迎客松时,分别介绍了它的姿态、名字由来和地位;介绍陪客松时,只介绍了它的名字由来;介绍送客松时,写了它的姿态和名字由来。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默读第2自然段,你有没有发现作者描写的特色呢?
(1) 介绍三棵名松时,描写有详有略。如果面面俱到,内容就显得没有变化,过于繁琐。
(2) 作者在描写三棵名松时,都展开了一定的想象。先介绍看到的松的姿态,再写自己的想象。既然都是想象,那么,三棵名松中作者想象的部分,能调换位置吗?体会作者是扣住松的不同姿态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来描写的。
6. 指导朗读,感受作者抓住三大名松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们的动人姿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高明写法。
【设计意图】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作者介绍三大名松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但作者是如何写的,又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可能不会关注到。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厘清从写什么、怎么写,到为什么这么写,知道作者不仅写出了所看到的,还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发挥合理的想象来描写,从而体会、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 观千松,赞叹黄山松之“奇”
1. 欣赏完了三大名松,作者还观赏到了黄山其他松,请你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这一段的描写又有什么特点?
(1) 用排比句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第一句是直接描写,第二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第三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 一个省略号,让读者感受到黄山松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
2. 如果把这段变换一下形式,读起来什么感觉?(PPT出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3. 小结:整齐的句式,独特的结构,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一个接一个分镜头,让我们感受到松奇、语言美。
【设计意图】通过PPT把课文中的文字呈现为诗的形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这样的句式简洁、整齐,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更体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4. 这一段和第2自然段相比,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交流:第2自然段抓住黄山松中典型的三大名松“奇”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第3自然段则略写了其他松的姿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 读写结合,总结全文
1. 黄山无石不松,松树千姿百态。你还知道黄山有哪些松?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配乐出示黄山松图片)
2. 这么多的松树,你喜欢哪一棵呢?请选择其中一棵松来介绍一下,我们要比一比,谁更能抓住黄山松的典型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它的神奇。
3.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名交流,相机评价,学生修改。
4. 黄山松千姿百态,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了其中的三棵松进行详细介绍呢?(选择典型)
5. 总结: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写景的文章,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揣摩揣摩作者是怎么写的。这样的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请学生选择自己搜集的一棵黄山松的资料,抓住它的典型特点,发挥合理想象来写一写。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描写黄山其他松树,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片段一】解读“千斤笔”,感悟“万钟情”
师: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信中写到,“我有病,写字困难”,可见这封信是他老人家在病中写成的。
生:他病得很重,手在颤抖,笔不听使唤。
生:既然这么困难,这信就可以不写了。
生:那不行,这是告诉孩子们,他只能写一封回信的原因。
生:这还告诉孩子们,来信他都读了。
师:说得有道理,这还从侧面让我们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尊重。
生:我觉得“千斤重”,就是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千斤爱”。
生:我认为“千斤重”,是讲巴金爷爷写信的艰难。
师:《巴金自传》的《病中》一文里有这样的话:“起初,圆珠笔或自来水笔,真像有千斤的重量,写一个字也很吃力,每天只能写上百字光景。”想一想,巴金爷爷写这封信该花多少时间,经受多少煎熬呀!
生:那为什么不请人呢?
师:这个问题,曾有一位老友向他建议过,但巴金爷爷说:“我是一个病人,我也无法使他了解我的心情,我只好照我的想法做下去。”巴金爷爷的想法是什么?请把信中相关的话找出来,把关键词语画出来,并以写信者的角色诵读,体会巴金爷爷的内心。(生自画自诵)
师:同学们画得准确,诵出了老人的真情,让我们共同诵读 “无论如何”这段话。(师生齐诵)
【评析】“以信为鉴”,紧扣“情”字,解读“千斤重”。其一,边读、边思、边议,触摸老人的情感脉搏,体会老人抱病写信的艰难历程;其二,精细阅读文句,于细微处引领学生钻研探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揣摩文字背后的深层含意;其三,角色涵泳,置学生于老人的特殊心境,循文溯源,走进老人的心灵深处,体验“无论如何”这一执意亲笔书写的真诚,感悟“见信如面”的万钟情怀。
【片段二】品味“无限爱”,聆听“心底声”
师:“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这是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讲的真心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你们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或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生:“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人们都说巴金爷爷著作等身,没有才华能行吗?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的“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些词语。(出示:潇洒挺秀 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天然盆景 千姿百态)
师:谁来读一读?(强调“遒劲”的“劲”是后鼻音)
2.这些词语在课文中都是写谁的?(黄山松)
3.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你对黄山松的了解吗?(千姿百态、奇特)
4.黄山松究竟“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个答案。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追求简单,追求有效,以一组词语导入对新课的学习,既有效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引导学生走进对黄山松“奇”的探寻中。
二、 分层品奇
1.品“形”奇。
(1)“黄山之美始于松。”来到黄山,欣赏奇松,最好的去处便是玉屏楼了。(出示第一句话)
(2)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玉屏楼,欣赏一下楼前悬崖上的“三大奇松”。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三大奇松”形态的句子。(板书:形)
(3)思考:一边读着文字,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看看从画面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它们外形的奇。
(4)学生交流。(边交流边出示三个具体描写三棵松树姿态的句子和三幅松树的图。)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5)探寻:这黄山的松在外形上“奇”在哪里?它们的“名”与“形”有联系吗?(不同的“名”正是由不同的“形”得来的。)
(6)点拨写法:作者又用什么样的写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黄山松“形”的奇?(作者丰富的联想)
(7)再读这些句子,体会联想的妙处。
2.品“神”奇。
(1)三大名松的形态很奇特,人们的想象也很奇特,它们的顽强的生命力更是神奇!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划出词句,找找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写写自己的感触。
(2)交流。(出示句子及一张扎根在石缝中的迎客松的图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图文对照,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3)引导: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现它的茂盛,生命力顽强。
(4)重点理解“饱经风霜”一词。点拨:迎客松年代久远,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石缝中,屹立在黄山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可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请大家发挥想象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无论 ,还是 ,迎客松总是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八百多年来,迎客松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这就叫做“饱经风霜”。
(5)升华:这样的艰难经历只是一年、两年吗?十年、二十年吗?它经历了50年、100年、500年甚至800年呀!这时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迎客松?是啊!这就是它的精神。难怪迎客松如今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
(6)仅仅是迎客松饱经风霜吗?陪客松、送客松也是如此,让我们在读中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精神。
引导学生读出书中描写它们的语句:
迎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陪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送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在哪里?在对文本的咬文嚼字中,在对文本的扣词析句中。对于文中黄山松的“奇”,应层层剥笋式地讲深、讲透,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形”的奇,“神”的奇,以感受黄山松“奇”的特点。
三、 整体读奇
1.音乐渲染,美读奇。
同学们,这些奇特的松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咱们一起来读读。(出示,生配乐朗读)
迎客松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
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
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2.图文对照,诵读奇。
(1)我相信黄山松的奇特和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一边看着图,一边试着背诵。
(2)(一边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一边相应地出示相关的语句。)
①迎客松姿态 ,枝干 ,虽然 ,却仍然 , 。它有一丛 斜伸出去,如同 热情地 。
② 陪客松 ,如同 ,在陪同 。
③送客松 , ,游人把它比作 。它向 ,好像 。
(3)只出示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图片,请同学们做小导游,介绍它们。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黄山松“奇”的基础上,以诗的形式让学生读出这份“奇”,以图文对照的形式,让他们试着诵读出这份“奇”,以做小导游的形式,让他们内化出这份“奇”。
四、 想象写奇
1.玉屏楼前的三大名松是具有代表性的,其实在黄山还有很多奇松,它们千姿百态。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姿态的黄山松。
2.现在我们就亲眼目睹一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播放一组图片)
3.请同学们拿起笔,选择其中的一棵树,展开想象,也来写一写。
4.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课应该重视双基的训练。抓住空白,展开想象,课内练笔,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中感受到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
五、 总结全文,点出“情有独钟”
黄山的松,形态如此奇特,精神令人敬仰,如此奇特的松,在泰山能看到吗?在华山能看到吗?在峨眉山能看到吗?不,只有黄山。这样的松,黄山独有;这样的奇,黄山独有;这样的神,怎能不令人称奇!这样的奇松,真是让人不得不——情有独钟。想着这样的松,带着这样的情,让我们最后再读一次课题吧!
六、 布置作业
1.创意广告词:
我们学校在好几年前就将电脑装进了教室,PPT课件成了我们上课时的得力助手。但是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老师无法更改,学生无法参与。为做到课堂的互动,我们常常会在课前进行大量预设,制作很多的超链接,费时又费力。
2010年,学校给每个班级都装上了绿色班班通。电子白板这一全新的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有了电子白板,上课时使用的课件就可以制作得很简单。只要准备好一些课堂上要呈现的资料就行了。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运用白板中的线条、图形等功能对字词进行随机的勾画,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电子白板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就来谈谈笔者在教学《黄山奇松》一课时的一些感悟吧!
一、圈圈画画,促进生成与互动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黄山松的奇特。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去黄山观松的情境。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玉屏楼。站在玉屏楼上,呼吸着黄山上清新的空气,你感觉怎样?(真是心旷神怡!)接下来就开始我们的玉屏楼赏松之旅。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细心观赏,用心品味,玉屏楼前的松奇在哪里?你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生自读品味)
师:我看到同学们在赏松的过程中都非常投入,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收获。现在我们就来聊聊赏松的体会吧!
师:你喜欢哪棵松?它奇在哪里呢?
生纷纷举手。
生1:我喜欢迎客松。因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我觉得迎客松奇在姿态优美。
生2:我也喜欢迎客松。我觉得迎客松奇在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生3:我也喜欢迎客松。因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我觉得它像人一样热情好客。
……
在交流品味迎客松的奇特这一片段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白板的画笔功能圈画出有关词语,“姿态优美”、“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课堂气氛融洽,节奏紧凑,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及时的肯定与反馈促进了课堂上的生成与互动。当学生交流到“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这一句时,笔者用红色的粗线条沿着图中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枝条画了一下。顿时,一只迎客的手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领悟到了作者比喻的贴切与生动。
二、放大画面,加深理解与记忆
在学生交流品味送客松的奇特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师:你觉得送客松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送客松的神奇之处是姿态独特。
师:独特在哪儿呢?
生:它的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师:你能说说蟠曲的意思吗?
生摇头。
师:你用手比划比划也行。
生想了想,还是摇头。
师:其他同学能说说或比划一下吗?
无人举手。
(这时,师从白板的工具里点出一个放大镜,把它拖动到图中送客松的枝干处。)
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
生:有点像卷曲的弹簧。
师:现在,你能说说蟠曲的意思吗?
生:我知道了,蟠曲就是弯弯曲曲的,有点像弹簧的样子。
师:大家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生纷纷用手指或手臂回环曲折地比划着。
没有直观的形象,学生很难理解“蟠曲”这个词。课堂上的交流也似乎陷入了“卡壳”的状态。好在,白板工具中的放大镜派上了用场,及时为学生呈现了清晰直观的形象。学生看图之后便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蟠曲”这个词。同时,放大镜所呈现的这一形象也会清晰地映在学生的脑海里。日后某日,当学生看到“蟠曲”这个词时,很有可能脑海里就会跳出老师用白板中的放大镜所呈现的画面。
三、聚焦画面,学会聆听与思考
黄山松千奇百态,文中只具体介绍了三种。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黄山松的神奇,也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读写迁移。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师用白板出示各种黄山松的图片。图片先一张一张随着音乐出现,然后定格在有多幅图的页面。)
生全神贯注地欣赏,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黄山奇松真是别有情趣,请你任选一个画面,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仿照三大名松的写法,写两三句话。
生在轻柔的乐曲声中动笔描述。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1:我写的是壁虎松。壁虎松站立在陡峭的悬崖边。它的姿态独特,犹如一只巨大的壁虎紧紧地爬在岩壁上。
生2:我写的是孔雀松。孔雀松枝干松散。它像一只绿色的孔雀昂首挺立,正准备展翅高飞。
生3:我写的是黑虎松。黑虎松高大苍劲,犹如一只威风凛凛的黑虎,趴在黄山之巅。
……
在学生交流时,老师用白板工具中的聚光灯聚焦学生所写画面,让学生们在观察中聆听,在聆听中想象。
当学生的眼前呈现多幅画面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受到影响,很容易分散或转移。运用了白板中的聚光灯功能后,聚焦的画面依然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而其他的画面则都退到了幕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下子都集中到那幅清晰的画面中,不再受到其他画面的干扰和影响,可以更加认真地聆听与思考。
第五组课文共有三篇,分别是《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从内容、情感主题上看,本组课文都是描绘祖国的风景名胜、赞美祖国江山秀丽多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组课文,我们会发现:三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在写景时都采用了“先写实后联想”的表达手法,从而把所描绘的景物写得具体生动。如,“三大名松”的描写,迎客松如同“好客的主人”,陪客松如同“绿色的巨人”,送客松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再如,《黄果树瀑布》中对瀑布声音的描写,“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莫高窟》中对“飞天”的描写,“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等等。正因为作者丰富、合理的联想,所以读者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鉴于文本的这一特点,我们把本组课文的语言训练主题定为“先写实后写想”,扎扎实实地围绕这一训练主题实施教学。
二、课时安排
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要求,这三篇课文共需8课时。现在我们用3课时学好教材,用2课时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江山如此多娇》,用1课时汇报交流阅读的收获。这样,用6课时的时间就能学好一组课文并读好一本拓展书,省时高效。
第一课时预习过关课:写好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下发已设计的预习卡,包括:“我能读准”(要写、要认的生字词)、“我的字最漂亮”(限于本单元自认为难写的生字)、“我能读正确”三个栏目。课堂上,在学生充分自学后,采用同桌互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班内交流的办法,过字词关和朗读关。
第二课时主题精品课:《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
抓住“先写实后写想”的关键语句,体会黄山松的神奇和黄果树瀑布的壮美,领悟“先写实后写想”的表达方法,并仿照“先写实后写想”的方法,口头描述黄山的其他松,做到理解与运用的融合、教法与学法的融合。
第三课时主题略品课:《莫高窟》,依法自学
先理清文章线索:写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然后重点抓住“飞天”一段的描写,让学生找到“先写实后写想”的句子并尝试运用此法补写“飞天”的其他姿态,深刻体会“飞天”的精美。再尝试着运用此法改写一种形态的彩塑,做到读写结合。最后,背诵第2至第4自然段,积累语言。
第四、五课时 自由阅读课:《江山如此多娇》,反三归一
在拓展阅读时,也要紧紧扣住“先写实后写想”这一训练重点。一是积累优美的四字词语,二是积累“先写实后写想”的优美句子。读文章,找句子,谈感受,感悟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第六课时闯关汇报课:《江山如此多娇》。巩固强化
抓住文章的内容、四字词语、“先写实后写想”的句子、习作练笔等,采用闯关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收到美文共欣赏、得失寸心知的良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具体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主题精品课:《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
一、谈话导入
预习课上,大家认读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谁来谈谈,黄山松和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自己的话简练地说一说。
二、精读《黄果树瀑布》,以例悟法
1.走进黄果树瀑布,感受它的“壮美”!请你找到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的句子,读一读并想一想各有什么特点。
2.班内交流。
(1)让学生畅谈自己找到的句子,当谈到第3自然段时,出示并品析句子: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课本中的原句好在哪里?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从岩壁上流下来。水声“哗哗”的。
引导学生抓住“泻”字,想到“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感受瀑布的声势浩大,体会用词的准确。
引导学生抓住“宽幅白练”,体会瀑布的宽度、高度,使学生认识到瀑布形态的宽和美;抓住“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体会声响的巨大,从而感受比喻句的好处。
(2)感情朗读。出示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和句子,让学生人情入境地读,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3)填空背诵。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 ),上面( ),好像( )。那“哗哗”的水声( )。
(4)小结。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先写实后写想”的表达方法,所以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同学们,像这样“先写实后写想”的句子,文中还有一些,找一处读一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略读《黄山奇松》,依法自学
同学们,请读读《黄山奇松》一课中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哪些句子是作者想到的。
1.学生自读自画。
2.交流画出的句子。
(1)从写实部分“饱经风霜”却“郁郁苍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补充:迎客松资料,板书:顽强不屈)
(2)从写想部分“有的像好客的主人,有的像绿色的巨人,有的好像在和游客告别”,我们又体会到黄山松的什么特点?(板书:千姿百态)
3.学习运用。
(1)齐读最后一段“黄山松千姿百态……更加秀美”,你能不能也用“先写实后写想”的办法来描述一下孔雀松?(出示孔雀松图片,学生尝试习作)
(2)出示一些不知名的黄山松,让学生命名并运用“先写实后写想”的办法,练习习作。
(3)小结。正因为黄山松千姿百态、顽强不屈,所以被称为“奇松”。黄山有七十二座山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难怪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四、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
关键词:网络资源;语文学习;促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96-1
一、借助网络,实现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
网络如同海洋,学生们则如同未经时世的鱼儿,鱼儿们融入大海,在无助的状况下自然会迷失方向。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该是在教师、学生和信息资源三者积极互动的状况下实现的。此时教师尽管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传播者”,但也不应该成为不闻不问的旁观者。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度的调空和必要的帮助。如:提供能动的搜索,筛选相关的信息,下挂有价值的资料,建立科学的操作平台。教师要从学习者差异出发,适度信息,适度辅导,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困难,又预留能力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二、利用网络,提升语文学习的探究性
1.制作网络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黄山奇松》时,与课文有关的黄山资料用网页的形式制作成为网络教材,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连接,如“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迎客松”、“送客松”等,只需在这些词语上轻轻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学生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2.结合资料初读,提出探究问题
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教材初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资料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从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研究。
3.自主合作学习,深入探究问题
学生有了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去朗读课文,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图片、影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4.精读品味课文,交流点拨提高
学生通过“超媒体”阅读,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心中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和情感的积淀。这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味。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如学生在汇报“为什么说迎客松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整个黄山的象征?”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让学生把有关课文内容读出来,接着通过观察网络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影片,引导学生说出迎客松“奇”在哪儿。这样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然后,通过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学生很容易地读懂了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教材进行激情渲染。此时,学生通过品味、朗读,把自己对迎客松的理解、感悟感情,尽情地表达出来。
5.虚拟生活空间,架设展示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核心。我们在《黄山奇松》网络教材中,设置了“创造天地”这个栏目。教学中,先通过“创造天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向:“通过网络教材《黄山奇松》学习,你是否已被这丰富的内容、精美图片、生动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动了呢?你是否已深深地陶醉在这秀丽的景色之中了呢?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请你学习《黄山奇松》一文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网络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先向别人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再把它写下来,并在网络上发表,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我们的家乡。”请你根据“创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如此通过信息技术虚拟的生活空间提出研究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能激发起学生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
三、依托网络,增强语文学习的情感性
案例 《悲壮的一幕》教学设计
1.走近文本,走进科马洛夫
A.上网查找1969年这个背景下,当时苏联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了解科马洛夫殉难这个事件的背景,从整体上感悟民族英雄的壮举,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科马洛夫的敬佩之情。
B.查找关于科马洛夫的个人资料,让科马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立体化。
2.感悟智慧,思考现实
A.透过这悲壮的一幕,我们中国孩子感受到了什么?从科马洛夫殉难这个事件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B.科马洛夫的故事又使你想到了哪些类似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了这一类故事,你的心灵是否为之一震?它们对你的成长有怎样的作用?
3.展示作品,显示才华
假如你是编剧或者导演,你会挑选哪段场景,你会给这部小话剧起个什么题目呢?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会挑选谁扮演这个角色?给演员什么演出提示呢?假如你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你会扮演谁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58-02
阅读教学的功能在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会读写。阅读课设计应当旨在教会学生掌握文章的导读思路,实现以读促写,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特级教师管建刚致力于“指向写作”阅读的研究,在2014年秋季杭州“千课万人”研讨课上,笔者得以聆听管建刚老师的教学公开课。管建刚老师教学了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篇幅简短,教学设计有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指向引导学生写作,教师教学思路简洁清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自始至终向学生渗透着强烈的写作意识。这也是一堂强调写作方法和充满写作智慧的指导课,值得借鉴和品味。
一、在预习检测中渗透写作方法
教学的第一环节是预习检查,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文本内容效果的检测,所花时间不多,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管建刚老师对这个环节的处理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抓住了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渗透写作的教学思想。
师:三大名松是哪三棵?
生1:迎客松、送客松,还有陪客松。
师:是的,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这是你说的顺序。谁能换一个更顺耳的顺序?谁来说一说。
生2: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是课文的顺序)
师(问生1):你同意吗?(同意)你再说一遍。(生1重复)你为什么同意这个顺序?
生1:因为这是按照游览顺序得出的。一进门先看见迎客松,然后到玉屏楼看见陪客松,最后下山时看送客松告别。
师(问生1):我问你,难道到黄山去,一眼看到的一定是迎客松吗?(不一定)不一定的。(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说三大名松的顺序看似是师生之间很随意的问答,其实包含了教师渗透写作顺序的用心所在。教师抓住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做引导,让学生对文章写“三棵松”顺序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提出的疑问进行问答,为接下来专门点拨“写作顺序”做了很好的铺垫,体现了教师强烈的目标教学意识。
二、在品味“三奇”中指导写作方法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点拨写作方法。教师预习检查完以后直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三棵松的“奇”,要求学生画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再请学生们推荐三个同学上讲台读书,生1读松树的姿态,生2读名字由来,生3读地位的顺序,读出写三棵名松的句子,并反复品读三棵松名字的由来,最后形成板书:
这个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对三棵名松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完成。特级教师周一贯说:“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的主体的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使学生内化课文语言,体现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践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有效指导写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较好体现了“语用”的思想。接着,教师根据板书和反复朗读描写三棵松句子中渗透写作的方法。
师:你们发现没有?“姿态”读了2次,“名字由来”读了3次,“地位”读了1次。现在我要请问(生2),为什么你要读3次“名字”?她(生1)只读了2次“姿态”,她(生3)只读了1次“地位”,你(生2)却3次都读到了?
生2:因为重点介绍了三棵松的名字。
师:为什么三棵树的名字的由来要介绍呢?
生2:不然怎么知道它们分别叫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生1(补充):不然就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很奇了。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凭什么名字的由来要介绍3次,3次都有它的份呢?……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指导。”管建刚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了树的“名字由来”必须要写(板书:必须要写的),陪客松的姿态不必写。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象征”不必写(板书:不必要写的),然后渗透写作顺序,课文是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顺序写,结论是(板书):“了解的顺序≠作文的顺序”。管建刚老师在这里进行作文表达手法的指导,其中“必须要写的”“不必要写的”是向学生传递写作技巧,即作文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了解的顺序≠作文的顺序”是向学生传递了谋篇布局的写作思想。
三、在品味语言中实现“言意兼得”
文章犹如一棵树,思路、写法只是“树”的主干,树必须有树叶,遣词造句就是这棵“树”的枝叶。管建刚老师在教学的第三环节――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带领学生去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深意。管建刚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黄山奇松很美的句子,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句子“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并分析得出:这个句子只有29个字,3个分句。管建刚老师是这样教学的:1.从4个分句逐一体会正面描写姿态、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受黄山松树千姿百态的神奇。2.以“或”“有的”作为切入点,先把“或”改成“有的”品读,再把“或”全部换成“有的”品读,最后把“或”和“有的”互换位置品读,在比较揣摩中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3.对“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句中省略的内容进行想象、补充,强调用上“状如、形似”进行遣词造句,感受文章表达的奥秘。管建刚老师第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了文章的表达属性,这一指向写作的教学,本质上给学生在原有的内容习惯上增加一条思路,就是具有写作意识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