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03:50:11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学风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诸位同窗:
想我等学子过中考之五关,斩高考之六将,历九九八十一难,经军训之洗礼,方可登财大之门,入大学之室。诸君回首大学之生活,近一年矣,然可成事乎?不外乎有课之时登楼入座,或专心致志,习先贤之言,然些许同窗或倚窗而走思,或捧一手机低头做学习状,更有甚者旷之。或是无课之时窝于床上,废大好青春于睡觉、手机、电脑之上,致时光流逝,多年之后,悔之,痛之。
古人有言: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诸君之自制虽颇为重要,然学风之建仍刻不容缓。学者,学校,学生,学习也;风者,风貌,风度,风气也;学风者,学校之风貌,学生之风度,学习之风气也。学风乃一校之精气神,可现一校师生之知、情、意、行。学风善,则诸君可养气度风貌,可锻学识技能。诸君登我财大之堂,必乃人中豪杰,想必定可明晰是非曲直,分辨善恶黑白,学风之重便不在此赘述,请诸君自明。
想来诸君必有疑惑,此优良学风如何建设?我等虽才疏学浅,然经细细思索,有些许薄见,劳烦诸位一观:
1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吾等需严守校规,不迟到早退,至于玩手机乃至旷课更是不可。
2诸君相必皆经历考试,考试之规自不赘述,望诸君(本倡议书来源于教客网范文频道倡议书栏目可守之,切不可以身试法,乃至十余年之努力毁于一旦。
3吾等皆有寝室班级,大学四年,舍友如兄弟,同学是朋友,如若有麻烦,全靠两者协,望诸君可与舍友同学和睦处之。
4诸位皆需严于律己,大学学习锻炼之事多矣,然专业学习实不可放,诸君乃人中龙凤,想必定可掌控自身。
5望诸位同窗可助学校建优良之学风,如遇破坏者,可挺身而出,为万千学子之楷模。
学风建设,非一日之功,需我等长期之努力,言之容易,践行难矣,望我等可不畏艰难,为学校留下优良之学风,使校园更为美好矣。
大学学风建设倡议书二
亲爱的同学们: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班级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班风关系着班级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也是班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设良好的学风,营造优良的校风,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行学风建设,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也是我们班级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在此,xx级电子工程系xx班班委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立志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树立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测绘工程系的班风学风建设,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勤奋,努力进取,独立思考,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校园环境。
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吸烟、不喝酒,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遵守电子工程系各项安全制度规定,不晚归、不昼夜不归,不违章使用电器;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作息时间,不做影响他人学习、生活的事;健康上网,不泡网吧,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通宵上网。
六、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各班干部,尤其是班长和团支书,要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班风学风建设活动,监督和督促全班同学按计划实现班级目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班风学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成为班级建设优良学风班级的倡导者,在创建和推进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
同学们,古人云:吾生有涯而学海无涯,愿乘一扁舟,长游书海里。面对着明天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更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们 每一天的生活学习做起,为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而厚积薄发!
学科技能竞赛是大学推进优良学风建设、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提升学校的良好口碑。本文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探究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推进大学学风建设新举措。
【关键词】
学科技能竞赛;学风建设;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学风建设和学科技能竞赛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指出,学风建设是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浓厚健康的学风是一股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牵引着学生积极向上,保证了教学质量,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学科技能竞赛对学风建设的具体作用
1.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一所大学学习氛围的好坏将决定着其学风建设的好坏。学科技能竞赛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在实践中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查漏补缺,进一步明白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提升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并找到自身不足之处,加强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营造出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2.有助于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5后,他们身上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具有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乐于去尝试和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同时,他们又具有探究问题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参与学校学科技能竞赛,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在竞赛过程中不断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带来获得感和满足感,进而使他们的内心更加热爱学习,激发出更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能保证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
3.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年毕业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历史新高的765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些“死读书”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结合笔者多年的就业工作经验,发现那些在学校里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同学,在校期间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本领,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团队意识,综合素质较高,容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中很多人进入著名的上市公司,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4.有助于学校良好口碑的提升。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他们中很多因高考发挥失常,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这部分同学在进校后会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他们本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进步空间,通过学校和学院老师的积极引导,让他们参与到学科技能竞赛中来,发挥优势,让他们获得阶段性成功,从而获得喜悦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这也会反映出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果,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笔者所在学校在2015年学科技能竞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喜获二等奖。
三、继续推进的重要举措
1.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打造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教风和学风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他们相辅相成,一脉相承。学科技能竞赛可以将更多年轻有为、愿意投身学校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吸纳进来,通过指导和教育一批高素质的学生获奖成才,获得更多的成功感,甚至获得一定的学校经费奖励和优惠制度,这将为他们赢得更高的人气和认可度,将会有更多学生加入到学科技能竞赛这支队伍中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关系越发和谐,学生精神状态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2.以培养兴趣为动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学校通过积极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愉快心情和积极心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大学育人的初衷。广大学生们经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已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储备,进入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本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参加学科技能竞赛便是他们今后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产品研究和开发上,对未来就业和成长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提升学科技能竞赛的实力。参加学科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包括获得较好的成绩以及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首先,如果参加了比赛并且能获奖,这是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很大的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继续努力,潜心钻研。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是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因此要想让学生素质高、学风好,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抓手。在今后的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科技能竞赛选手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教育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提供智力支持。
作者:徐振华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许南阳.新教学评估模式下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
【关键词】 延安大学;大学生;学风;现状;原因;对策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和生命线,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支柱。良好的学风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及规范作用。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学风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整体校貌,通过学风可以看到一所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水平,教学传统和教学质量。学校的学风状况,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延安大学学风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掌握延安大学学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延安大学的大学生。调查共发出500份问卷,收回480份,回收率是96%。参加答卷的学生中本科生占98%;一年级学生3%,二年级学生47%,三年级学生41%,四年级学生7%;男生36%,女生64%。
问卷共30个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试题涉及学习目标、上学目的、课堂学习情况、学习兴趣、课余时间安排、作弊情况和对学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延安大学学风现状
39%的学生对延安大学的学风氛围感到满意。54%的学生对延安大学的学风氛围满意程度感到一般。学生认为延安大学学风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61%的学生认为创新性不强,缺乏实践的能力。56%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习。46%的同学认为是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学习、学术气氛。38%的同学认为是满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1、大学生学风整体较好,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积极
(1)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比较端正。在“您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43%的学生选择的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13%的学生选择了“为继续深造打基础”,48%的学生选择了“为了找个好工作,提高社会地位”,20%的学生选择了“为了报答父母”,21%的学生选择的是“为了应对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
(2)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您对待学习?”这一题中。12%的学生选择了“勤奋刻苦”,57%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努力”,23%的学生选择了“随大流”,8%的学生选择了“懒散”。在“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动的学习?”这一题中。40%的学生选择了“经常”,10%的学生选择了“总是如此”,4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2%的学生选择了“从不”。64%的学生“总是准时上课”。只有3%的学生“经常迟到”和“总是迟到”。40%的学生“从不旷课”。只有5%的学生“经常旷课”和“总是旷课”。
(3)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好课后学习。80%的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基本能按时交作业”。56%的学生平时每天课余时间自学时间为“2小时以上”。64%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当的放松自己,同时也不落下学习”。3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60%的学生“经常去教室或图书馆学习”。
2、大学生学风状况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您是否认真考虑过您的大学目标,对此您的大学目标明确吗?”这一题中。4%的学生选择的是“没有考虑也没有目标”,68%的学生对大学目标“考虑过但目标不清晰”。只有28%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目标“认真考虑且目标明确”。
(2)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有27%的学生周围的同学绝大多数对学习很感兴趣。53%的学生周围的同学差不多有一半对学习很感兴趣。部分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35%的学生旷课的原因对该课程不感兴趣,46%的学生上课不能用心听讲的原因是对课程没有兴趣,64%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是对课程不感兴趣。
(3)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大,上课不能用心听讲。6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旷课经历。旷课的主要原因是有其他事情,其次是对该课程不感兴趣,还有就是老师讲的不好。对于大学生迟到旷课现象的看法,57%的同学认为虽然是错误的行为,但是可以理解。部分同学上课未能认真听讲,20%的同学上课会与同学聊天,34%的同学上课会自己看书,5%的同学上课睡觉。在“您上课玩手机吗?”这一题中。87%的同学都有过上课玩手机的经历。
(4)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源以助于自己的学习。45%的同学对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设施、设备满意,但不能利用好以助于自己的学习,28%的学生对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设施、设备是不满意的,只有27%的同学既满意又能利用好。在“您是否经常听学术讲座”这一题中。只有6%的同学经常听学术讲座。94%的同学只是偶尔或者从不去听学术讲座。
(5)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对考试作弊存在侥幸心理,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关于作弊动机的内在因素,49%的同学对所学的课程或专业不感兴趣,应付考试。46%的同学认为虽说学习努力,仍怕考试不及格。关于作弊动机的外在因素,43%的同学认为是重修制度的压力,33%的同学认为周围存在不少的成功的作弊现象。关于触发考试作弊动机转变为行为的原因,62%的同学认为考场管理不严,给作弊者有机可乘。50%的同学认为作弊手段的隐蔽和高明,作弊容易成功。
二、延安大学学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性不强
学校没有很好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部分老师仅忙于一般的教学工作,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工作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从而疏忽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学科的前沿性和国际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学校重视必修课程而忽视选修课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涉及面过于狭窄,缺乏理科和文科的综合和互相渗透,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师缺乏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的道德水平、教学水平和责任心都会影响到学风。部分教师忙于其他的事情,缺乏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不能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和学术上进行有效指导,缺乏与学生的交流。部分教师不懂得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导致所教的课程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课程不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4、未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不够丰富,使学生没有把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缺乏动手能力,创新性不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举办学术讲座和学术活动的类型不够多样性,效果不是很明显。有时候只告诉学生举办讲座的时间和地点,并不告诉讲座主题和主讲老师,而且强调进行考勤,导致学生会对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产生反感,影响效果。办学的硬件跟不上学校的发展速度,未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和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5、考试制度不完善
未能营造良好考试氛围,使学生考试态度不够端正。考试制度落后,考试管理规章不健全,考试的环节不能找到相对应的依据。不能对考试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导致作弊容易成功。不能够严格执法,坚决惩治作弊行为,有的监考教师监考不负责任,对作弊现象听之任之。这些都影响着良好考风的形成。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根据调查问卷和多方面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延安大学学风建设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就要从学生抓起。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风的反映,那么加强学风建设,首先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目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大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尽快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2、合理设置课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高校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通过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获得该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课程设置应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学校在课本的选择上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其所展示的专业知识既成熟又与时俱进。除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外,可以增设指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鼓励、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倾向选择学习、研究方向。
3、提升高校教师素质,以教风促学风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统帅,在学风建设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前,不仅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诘问,学会学习,使学生不仅仅获得的是书本知识,更是一种学习能力。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师及学生评价机制,将整个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评价体系来操作,形成教风、学风相互约束的机制,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保证教师所教的课程能够适合当前的形势,与时俱进,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让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教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树立良好的榜样。
4、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和环境。一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各种社团的管理,营造出一个凝聚人心,积极向上的校园学风和文化氛围。二是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各种学术活动,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前沿,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优化学习设施和环境。改善图书馆和教室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文明、舒适的学习环境。
5、完善考试制度,形成良好考风
严肃校规校纪,健全考试制度,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用纪律约束学生。一是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使广大师生对考试违纪行为的危害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端正考试态度。二是完善考试制度,避免考试制度的落后。建立健全的考试管理规章,使考试每一个环节的进行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依据。三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对考试过程的有效监控,严格执法,对考试作弊行为按规定进行处理,坚决惩治,使广大学生引以为戒。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立良好的学风需要长期的洗练和实践。高校应重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广东,蒋文云,刘凌.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9.24-3.
[2] 缪娟.大学生学风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26-1.
[3] 位芳,王雪琴,曹刚强,田保明,司艳红.对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3.
一、不断提高对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
1、组织学生党员、团总支、学生会及班干部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学风建设文件,并召开动员大会,使他们明确开展学风建设的含义、目的。
2、各班召开主题班会,使学风建设入脑入耳,从而深入到各个同学之中。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打基础。
1、借我系教学检查的东风,抓好早读晚修的出勤,抓好早上第一节课、下午第一节课的出勤,对迟到、旷课作好思想教育,并对违规者给予适当处分。
2、以个体带动整体,抓好全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是深入作好班级学风建设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树立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让低年级的4个班先行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达标活动,与评优同步开展。三是各班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学风建设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
3、以评优为契机,对先进班集体,优秀三好学生等利用宣传工具网络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举办报告会感染教育全体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系学生争优创先。从而掀起学风建设的新。
三、把学风建设和系里其他工作密切结合,使学风建设渗透到教学、学生的日常工作中。
1、把学风建设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把学风建设与安全教育稳定紧密结和。安全稳定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把建立宿舍内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创建安全文明宿舍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把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1)要求学生党员成为学风建设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成为学生党支部重要工作。
(2)发展党员要考察发展对象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现。
(3)党校学习班把学风建设的内容渗透进党课里,要求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从进入党校起就要端正学风,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优良学风带头人。
(4)党小组活动要把学风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并经常开展活动。
(5)党建带团建,团支部、团小组也要围绕学风建设这一重点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各项活动,比如演讲赛、辩论赛于活动中。
四、不断深入开展优良学风达标班活动。
1、迅速制定优良学风达标的意见、办法,并组织全系各班认真学习讨论并提出实施意见。
2、把优良学风达标班与文明班级的评比紧密结合,坚持每月一评、学期中评、学年总评。
3、团总支、学生会组织优良学风班级达标的具体评分,作好各班优良学风达标活动的组织工作。
针对于以上四点,我系计划展开一系列的关于学风建设活动:
(一)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学习交流会
时间:3月29日晚上7点半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为了使09届同学更快地适应本学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邀请本系一些老师和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与他们进行经验交流。希望通过此机会让同学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各班班长学委交流会议
时间:3月19日中午
地点:系办
活动目的:增强与各班班委的沟通,了解各班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议出可行的改善方法。在各班上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总结,积累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我部门的工作水平与质量。
(三)“激扬青想,争当时代先锋”演讲比赛院系选拔赛
时间:3月31日晚上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响应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号召,“抓好党建促和谐,科学发展迎亚运”系列活动,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激扬青想,争当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党建演讲比赛。
(四)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活动
时间:4月1日开始
地点:待定
活动目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系列活动首先是举办一个经验交流会,邀请本系高分通过四级的同学作经验介绍,同学们可以对相关疑问进行提问。其次以班为单位形式开展,包括集体申请课室自修,复习四级。四级考前的一个月每个星期进行模拟考,作文可以让老师帮忙批改。希望我们院系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可以有所提升。
(四)亚运知识竞赛
活动时间:4月份
活动目的:为了迎接亚运的到来,营造浓厚的亚运氛围,丰富同学们课余的生活,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五)文明宿舍的评比
学生会生活部为主要负责,其他部门协助展开活动.
1、宿舍文化评比。
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0日~3月31日
活动地点: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巅峰pk”宿舍卫生安全知识竞答。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31日
活动地点: 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3、文章、相片或海报评比
活动时间:2011年3月22日
活动地点: 信息学院
活动对象:计算科学系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六)纪检
主要负责部门: 自律部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学风 教学改革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the University
HU Doumeng[1], ZHOU Weibin[2]
([1]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2] Teaching Affair Division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the University,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rol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analyze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style of study; educational reform; initiative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这里讲的学风,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具体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态度等学习精神方面的表现,是一个班级或者一个专业,甚至是一个学校的整体性表现,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就会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精神力量,能时刻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矢志成才。可以说,学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高校学风总体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如何自主支配课余时间;一些同学认为,大学是一个“补偿性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二是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基础知识不扎实。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只有一个体现在就业方向上的模糊概念,不知道专业课程该怎么学,或者认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太枯燥,缺乏实际意义。三是沉迷游戏现象日趋普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进入高校后都配置了电脑和智能手机,玩游戏、上网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学校学风。
学风建设需要教、学双管齐下,从“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如何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教师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上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这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提升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广大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指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开展专业竞赛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课外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科竞赛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大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近年来,很多高校在积极参与大型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结合自身教学特色的专业学科竞赛,尤其是部分学科竞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不但有效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还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学科竞赛有效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学科竞赛是以比赛的形式,考查大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对打造一支具有过硬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科竞赛的开展,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积极参与,这些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往往能够很快和参赛学生融合在一起。完成一项竞赛活动,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竞赛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针对实际问题的师生交流和互动,从前期培训,到后期具体指导,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到指导学生具体操作,这些环节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反馈,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馈。教师参与学科竞赛辅导,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修正自身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指导学生参与竞赛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自我提升的过程。
学科竞赛的选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学科前瞻性,或者具有一定市场需求,往往能够为指导教师指明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为本学科教学体系改革和科研方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目前,学科竞赛得到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的普遍重视,已经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指导教师在实践过程与管理部门的不断沟通和磨合,竞赛的前期培训、中期管理和后期总结评估,只有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其中,赛事的组织、管理和经费安排,也只有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因此,指导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和教学管理的参与者,通过参与学科竞赛,能够为学校建立科学竞赛运行机制和合理的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2 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首先,学科竞赛对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希望大学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完美结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或者说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即通过在竞赛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既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将这些知识加以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取得成就感,参赛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科竞赛能够为参赛学生在短期内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即要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在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学科竞赛能够有效推动大学生对学科专业的学习。与常规学习不同,通过学科竞赛,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明显提升,这种学习模式是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一种延伸。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随着竞赛开展的深入,参赛学生必须要将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梳理,逐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竞赛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有些问题,学生需要从未学习过的知识中寻找答案,甚至需要在其他学科专业领域寻找解决办法,不但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有效拓宽了学生学科结构和知识面。
再次,学科竞赛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科竞赛的开展,首先就是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而开展的。学科竞赛的赛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竞赛级别越高,完成赛题的难度越大。赛题一般采用要求参赛选手对所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作符合主题的作品等形式,赛题的本身就对学生创新性提出了要求。要完成赛题,参赛学生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在不断吸收竞赛课题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去分析问题,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定竞赛方案,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大学生综合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体现,对于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学科竞赛有利于大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学科竞赛的开展,就是希望通过竞争的形式,激发参赛选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名次。作为参赛者的大学生,都期望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够获得回报,因此竞争意识会贯穿整个竞赛的全程。学科竞赛有一部分采用个人参赛的形式,更多的则是采用团队参赛的形式,这种类型的竞赛,从赛题设置的角度来说,需要的知识面相对较宽,在指定时间内一个人往往不可能单独完成比赛,团队成员必须对课题任务进行分解,每人负责某一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几个方面共同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赛题。这个过程,是团队不断交流、不断磨合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促进学风建设的有力手段。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规范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赛热情,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史宁,陈芳.简论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
[2] 韦伟.试析学科竞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5(6).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1]大学教育也进入重要的转型与发展期。大学教育转型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学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2]。因此,探讨社会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就成为大学转型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及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及要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着国际的竞争和国内校级之间双重竞争,要求大学学风必须注重内涵建设。从广义角度看,大学学风包括一所大学教师的治学之风和学生的学习之风,它是一所大学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品格、道德价值、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总和,是一所大学灵魂的展现。良好的学风能促进师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养成,帮助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要充分抓住根本,以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且能很好适应时代竞争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二)转型期大学学风面临的实际问题
市场经济带来的大学生思想价值多元化、文化观念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等不确定因素给学风建设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主性不强。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量数倍增加,面对新的环境,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快找到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其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强。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大学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校园周边娱乐亚文化的盛行使得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过分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低头一族”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其背后所隐现的是时下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3.大学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从大学扩招至今,大学生教学资源减少,有限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且教学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技能为辅,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考风不端正,挫伤部分学生积极性。大学考试复习模式相对高中考试模式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考试作弊,严重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挫伤了那些学习勤奋刻苦学生的积极性。
5.部分教师学风不正,学术不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但在利益诱惑下,部分大学教师心态浮躁,教学上不能潜心治学,学术上剽窃他人成果、科研之风不正,严重影响了校风、教风。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
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主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的影响。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
1.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源质量下滑。高校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生源结构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异质化,质量普遍下滑,给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大学生价值观呈多元化态势。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受到西方几大社会思潮的影响,成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本位价值观、重义轻利价值观等逐渐被个体本位价值观或功利价值观侵蚀。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学习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良思想倾向,给大学良好学风建设造成不小冲击。
3.扭曲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转型期,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交叠变化,使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拼爹拼钱现象、啃老一族等社会病态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投机心理,学习价值目标和精神家园的失落。
4.就业方式新变化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过程中的残酷竞争,导致一些学生认识和行为取向出现偏差,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勇气。部分未毕业大学生采取旷课、逃课等方式提前上班工作或休学创业或放弃学业等现象常有发生,对大学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冲击。
5.娱乐等亚文化的发达影响大学学风建设。来自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发现:“有61.0%的网友认为‘娱乐至死’是社会流行的病症。”[3]这说明娱乐之风、享乐之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社会疾病。校园周边盛行的“娱乐亚文化”对大学学风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1.大学功能存在认识误区。大学具有社会服务、知识传播、文化传播、学术创新的综合功能。目前少部分大学在教学和科研功能划分上重点不明确,过分倾向学术科研,轻视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科研成果成了衡量教师水平和决定教师晋职与待遇的根本依据,造成学校的教风不正。
2.学分制条件下学风建设缺乏班级实体。班级是大学生交流思想、价值、文化、学习的重要根据地,但这种实体现在被学分制教育模式打破。大学班级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对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弱化,出现“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同学之间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导致班级涣散、凝聚力不强,学生缺乏归属感。
3.教师教风不佳的暗示作用。市场经济利益诱惑下,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追逐商业利益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丰富更新上,缺乏敬业精神,对学生不负责任,几年重复着同样的备课笔记、不了解最新学术前沿成果。“在某高校的本科生教育大普查中,66%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师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教师授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4]
4.学风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学校各职能部门不能形成对学风建设的合力,管理上条块分割、缺少协调。因而在学风建设中缺少深层次把握和对影响学风因素的深入分析,不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缺乏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学生个人层面原因
1.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差。部分大学生学习缺少管束性和自控性,完全处于一种无管理、混乱状态,不能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学习驱动力弱化,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缺乏兴趣,成为“学习困难生”。据对某高校某专业历届毕业生毕业情况调查发现:“毕业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合格不能毕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不能毕业的大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在校期间无理想、无追求的学生。”
2.缺乏合理的目标激励。告别高中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进入大学轻松惬意状态的大学生处于理想“间歇期”,在没有得到很好导引下显得茫然和无助,不能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容易陷入得过且过的状态。
3.功利价值大于理性价值。文科学生对理工科知识不感兴趣,理工科学生很少涉猎人文社科知识。大学校园各种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中,学术类的报告、讲座学生主动参与热情不高,而娱乐类的晚会、舞会则爆场。
4.专业认知出现偏差。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在没有认清所学专业情况下,轻视专业学习或盲目转专业,如有的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了解到学校所学知识最多用到10%等方面的不当信息后,轻视专业知识学习;有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盲目跟风转向就业率高的专业,结果发现新专业不适合自己,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和逃学现象。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学风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大学学风建设机制研究
1.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大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赢得自身发展、社会信誉和提高竞争力的生命线。学风建设要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实践育人为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2.形成学风建设合力机制和长效机制。学校要理顺学风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条块关系,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明确、措施有效”的学风建设的合力机制;制定并严格执行学风建设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有效开展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各项活动,形成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学风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3.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学要着力抓好教师教学规范,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良好治学习惯;选树一批教书育人优秀典型,弘扬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展示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服务学生的良好师德师风,鼓励更多教师当好学生的学业导师、人生导师和心灵导师,为优良学风建设做出贡献。
(二)发挥二级学院的教学主体性作用
1.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权,重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设计一些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2.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新生进入大学的初期,就要为他们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每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刚开始都有茫然无助的感觉,不知道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该如何迅速融入这个环境中。二级学院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新生入学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怎样学好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将来的出路是什么。
3.丰富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二级教学部门要努力改善整体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抓好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建设,以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吸引学生,以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学生,以优质的精品课程培育学生,以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感染学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学习纪律。目前,许多高校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教风要求都很高,据我国高校实际而言,在试行学分制过程中,有必要辅之以硬性管理机制,如学生早操制度、自习制度、课堂考勤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较好的学生约束机制,以弥补学分制条件下学风建设的空白和不足。
5.规范考试制度,强化考风考纪的监督。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考风考纪督察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创新考试方式和考试模式,增强学生自律意识。
(三)重视班级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1.重视班集体学风建设,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学风是班风的核心,是衡量这个学生集体的首要标准。”[5]大学班级作为学风建设的基本单元,必须确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奋斗集体和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激发班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及荣誉感,努力提升班级学生间的凝聚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最终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教师主导性 学生主体性
一所大学的学风不仅是该高校的气质的表现,更是一所高校重要的基础建设[1]。它会直接改变学生的独特气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影响学校能否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合格的毕业生,这一关于我国教育大计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3-6]。学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等;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师的风范和校园的氛围。因此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还受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校园氛围和学校的管理体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交织形成了一所大学独特学风。
一、大学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大学的学风建设首先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学习风气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值得欣喜的,同时也是迷茫的,不同渠道的“声音”对他们影响很大。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就是不会再像高中阶段那样努力学习了。很多学生在这个时候出现厌学情绪,认为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没有兴趣再学习,枯燥的学习生活与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根本就是矛盾的,于是出现了上课迟到和缺课现象,以及活动中表现积极、学习中一蹶不振的现象。对他们来说,此时容易丧失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如不及时纠正这种思想,久而久之,这样的学习态度就形成一种惯性。这种不思进取的学习风气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而且会对学校以后招入的还没有“抵抗力”的新生造成恶劣影响,因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二)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
教师在大学学风中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是否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对学生是否公平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当前,影响教师教学态度的首要因素是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在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处于同一个级别,但科研和教学给教师所带来的收入甚至是社会经济地位相差较大,因而轻教学重科研的风气一旦蔓延开来,教师就不会全身心地将精力投入到向学生传授知识中,也就不存在乐教敬业的精神,这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是很不利的。而重教学轻科研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做科研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它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更多实践的知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探究和学习兴趣,因而学风建设还需要教师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在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中,教学和科研问题是教师需要平衡好的重要问题。
(三)高校管理问题
高校的管理问题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需要具体体现在对每一名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上,体现在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上,一步步逐渐完成。如果高校没有严格的治学管理,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建设的宗旨和目标,没有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没有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出发点,那么学生在学校就体现不出他们的中心地位,也可以想象出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想要建设良好的学风何其困难。
二、大学学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根据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笔者对以上几个问题提出几个解决的建议。
(一)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
针对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及时引导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世界观。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是最容易受别人影响的群体,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会本能地认为他们是过来人,从而表现出什么都应向他们看齐的态度。对于好的方面,应该加以鼓励学习;有关学习风气的方面,班主任和辅导员则需要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问题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
具体的尝试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并帮助他们早日确立学习目标或理想,然后通过设计学习计划,思考如何利用大学几年的时间去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自我规划与执行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自己的理想,不要因为改变了学习环境,或没有人监督而产生排斥学习的情绪。对于每一位同学的目标,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及时给出建议,防止因出现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目标而让学生产生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失败感。对学生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完成,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展自控能力。此外让各年级学生多去参加校园招聘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了解现在的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从而增强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动力。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效果和达到学习目标是大学生应该尝试做到的几点内容,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做一个公正的评价,了解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找到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办法。同时也要正确对待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地位,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总之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是大学学风建设的第一要素。
(二)发挥教师主导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的工作是离不开学生的,给学生合理的指导是教师工作的本质要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对教师言行的观察判断教师是怎样的人,一旦他们认定一个教师的印象后,就很难改变。所以班主任和辅导员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需要及时帮助他们,并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当前的学习目标进行思考。
对于课程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上课时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在课下也要对科研有严谨的精神,二者互相促进,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科研中得到解决,在科研中解决好的问题又可以促进教学。同时在课上与课下要对学生表现出一致性,这会让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并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端正的学习和科研的态度。因而教师主导性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把言传身教作为工作的核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树立优良学风,而且对整个学校的学风建设能形成正面影响。
(三)加强高校管理机制
学校的管理对学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出在对学风建设的制度制定方面。制度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对学生素质有要求,对学生学习目标有要求,对教师治学态度和教学任务有要求等。只有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管理,一切以学生为本,才能更好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结语
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不仅仅是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有其他多个方面的影响,如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管理,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等。但对一个学生来说,外界因素只能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应当意识到好的学风对未来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大学的学风建设一定要以学生的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同时注意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尽早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达到学习目标的可实行方案,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脚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沁平.要把学风建设作为高校的基础建设来抓[J].中国高等教育,2002(13):3-5.
[2]金一斌.学风建设:培育高尚灵魂与独特气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2(08),1.
[3]刘洁,王婷.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学风建设评价研究-以A大学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36-239.
[4]龚成.对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9(3):69-70.
[5]王丽.C大学学风状况及分析[J].学习月刊,201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