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19 19:50:54

序论:在您撰写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

第1篇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异之处,首先表现在形式方面。中国人品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茶馆,在一些古装电视里经常会有茶馆出现,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中国的茶馆面向于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具有平民性、开放性的特点,茶馆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休闲方式。到了现在的中国,茶馆虽然已经不见身影响,但是一些极具古典特色的茶楼、茶间却开始出现,它与古代的茶馆一样,有着随意性、开放的特点。而日本的品茶形式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茶文化的场所主要是茶室,日本的茶室与中国的茶馆不同,以其严谨、繁琐与等级为特色。

在气氛与环境上,中日茶文化也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一些古老的茶馆里,我们会发现,其环境十分幽静,里面所收录的家具、茶具等都是极具古典气息的,有的茶馆里面甚至有花花草草、鱼虫等等,有的还会有大荧幕上的皮影戏表演,因而整体的氛围是“悠闲”与“自在”的。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氛围则相对要严肃很多,日本的茶室总是静悄悄的,茶室里的任何物品都极为讲究,给人一种严肃、严谨之感,并没有中国茶馆里的随意的感觉。此外,中日两国茶文化在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成熟于唐朝时期,此时的中国文化与思想已经处于成熟阶,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都已经定型,因而茶文化是处于主流文化的支流地位,它处于辅的地位。但是日本则与中国不同,茶文化传处入日本时正是七、八世纪,此时的日本文化还没有形成,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而茶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来说是一种主流性文化,对茶文化的改造与丰富,才使得日本文化具有本土性的特点,与中国茶文化的辅地位不同,日本茶文化则处于日本文化的主流地位。

第2篇

关键词:地球与空间科学 国际合作 学术交流 引文分析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72-08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向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相当多的科研难题必须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得以解决;同时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技术条件[1]。因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特别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为世界科技发展史做出不朽的贡献,但由于一些近现代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各学科领域发展迅速。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哺育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并奠定了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直至今天,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由此可见,中英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可谓各有优势,同时,两国间的交流渊源已久,早在17世纪,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传播到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对英国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英国传教士Robert Morrison是迄今所知最早将唐诗英译的汉学家[3];而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则被誉为“架起中英文化交流之桥”,他倾毕生精力撰著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科技史及西方中国学的研究树立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丰碑[4]。而近30年来,中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充分意识到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与其他各国学者间的合作,英国学者也不例外,中英在各领域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尤为突出。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问题。21世纪也是空间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以地球及其远近空间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点财富。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不仅在航天、资源堪察、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御等传统领域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数字地球等新领域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今天,地球与空间科学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发展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太空环境的充分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成为决定未来世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为样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及合作情况,以期为中国该领域学科规划发展决策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支撑,同时也为中英两国该领域未来更有序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真正使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说明

为充分了解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在该领域两国的国际间合作交流情况,我们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根据Web of Science的学科分类,选取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并将相近领域进行归类,来分析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从而增进两国对各自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通过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研究领域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研究领域包括:astronomy astrophysics(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engineering aerospace(航天工程)、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ical(工程学及工程地质)、engineering petroleum(石油工程)、geochemistry geophysics(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geography & geography physical(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地球科学综合学科)、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气象学和大气科学)、mineralogy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矿物学及矿业选矿矿物加工)、oceanography(海洋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remote sensing(遥测技术)和urban studies(城市发展研究)。

本文的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9~2011年共13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现相关数据,具体数据包括从SCI-EXPANDED、SSCI、A&HCI(下文简称引文索引)和CPCI-S、CPCI-SSH(下文简称会议索引)中检索中英两国学者历年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数量,中国分别与英、美、德、法、日这五个国家学者历年合作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数量,并就中英两国间在该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如下数据,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论文(包括13个子领域类)1,016,218篇,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96,656篇,占总量的9.5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28,166篇,占中国总发文量的29.14%,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34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518,308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44,956篇,占总量的14.26%,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76,869篇,占英国总发文量的53.0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87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1,915,772次。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英国都远高于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英国学者也更加积极,有超过一半的论文是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如果从篇均被引频次上来看,英国达13.16次/篇,而中国不足英国的一半,仅为5.35次/篇;这一差距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均同样存在。因此就总体而言,中国该领域学者不仅要在论文的数量上,更要在论文的质量上得以提高;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研究比中国成熟,发表的论文得到更多学者的引用和借鉴,学术影响力更大。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学者被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文章不及英国,英国发文总量为中国的1.5倍(详细统计数据参见表1),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英国发文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1999~2011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的发文量除2007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英国。中国早期发文量较少,远不及英国,但发展速度快,与英国发文量差距日益减小,特别是在2007年,发文量到达顶峰,且反超英国;反观英国的情况,在1999~2011年13年间发文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000~13000篇之间(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比较见图1)。

众所周知,中国在古代和近代就对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不少领域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并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明代科学家万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为我国乃至世界该学科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可见中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近代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中国没有紧跟国际科学发展的步伐,在该学科领域停滞不前,同时中国学者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在该学科领域世界顶级期刊上的。虽然初期较少,但近年来发文数量有明显的提高,与英国差距也越来越小。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有显著地成就,其中不少子领域都有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6]。通过对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发现,近五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得益于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对该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会议,方便中国该领域学者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间的交流,了解领域先进知识,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发文量增长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使得该领域的发文量也自2006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相信随着最近神舟九号飞船的升空,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会进一步提高。而反观英国,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各领域均有长足的发展,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科发展较为成熟,近十几年来发文量变化幅度不大。

引文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示出科学研究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反映出知识流动方向和渗透关系。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则反映了文章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继而反映出该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根据项目和协议,我们对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同样在1999~2011年间的历年被引作了统计(详细数据见表2)。

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英国论文的被引总量是中国论文的被引总量的3.70倍,远高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论文总量不及英国,尤其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发文量与英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在2007年后中英两国发文量差别不大,但由于论文从出版到被引用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同时,文献的被引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造成了中英两国发文被引量的巨大差距。通过表1和表2我们也计算出发文的篇均被引量,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两国论文的影响度差异。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6次/篇,英国为13.22次/篇。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英国的篇均被引要远高于中国,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引用影响更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当然,随着近几年中国发文量的增加,未来阶段论文被引量势必有所提高,篇均被引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从中英两国之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图(见图2)可以看出,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发文被引量的差距逐年拉大,英国学者所的被引频次始终领先于中国学者,剪刀差已经形成。正如前所说,文献的被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且论文从出版到被引需要一段时间,而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论文的高产将会带来更多的被引机会,影响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本国近几年频繁举办学术会议的机会大量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更应重视发文的质量,得到更多国家学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该领域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进行国际间学术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造福两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通过统计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下13个子领域1999~2011年的总发文量,发文总被引量以及计算篇均被引量我们可以更清晰的比较出两国在各分支领域的发展情况(详细统计数据如见表3)。

由表3数据我们可以对比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13个子领域中的发文总量、总被引量及篇均被引量,数据显示中国虽然在一些子领域(例如工程地质&地质学、石油工程、遥测技术矿物学&矿业选矿矿物加工)的发文量要明显高于英国,但所有子领域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不及英国。我们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这些学科领域举办的大量的学术会议引起会议论文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发文总量提高,但这些会议可能由于其论文评审周期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收录论文质量不高,因此被引量很低。这给予我们中国学者以启示:通过举办会议论文的方式促进学科交流发展,这一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会议举办方应规范会议论文评审制度,我国领域学者也必须提高论文写作质量,避免造成发文泛滥的情况。英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目前英国在该领域发展成熟,中国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深化合作交流必将对中英两国均具有积极影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各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局限于本国,更多的会走出国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学科领域也同样如此。表4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从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中国学者的国际间合作度明显不及英国。中国在13年间共合作发文28,166篇,占全部发文的29.14%,而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总量高达78,669篇,占全部发文量的53.03%;比较中英两国历年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英国从1999~2011年比例由39.66%逐年增至64.13%,而中国该比例则变化不大;若比较中英两国合作国家/地区数量则发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球达134个,而与英国合作的国家/地球多达187个,由此可见,英国学者更注重且越来越善于和世界各国的领域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中英两国在13个子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展现(见表5),除在地理&自然地理学、古生物学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占学科总发文的比例高于英国外,其他学科国际合作比例中国均不及英国,在这13个子学科领域中英国有7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文数量超过学科总发文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绝大部分子领域英国学者比中国学者树立了更强的国际合作意识。

学术交流与国际间开展合作在当今社会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间交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间合作是否具有更大影响力?表6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统计,图3为根据表6数据所做的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

由表6中的数据和图3的变化趋势我们看出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发文被引量之间差距悬殊,且该差距逐年增大,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累积被引304,091次,而英国国际合作被引量是中国的4.28倍,高达1,301,769次,引起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际合作发文量逐年均远高于中国,而论文被引是一个按年度累计的过程,因此英国学者发文带来了更多的被引机会。我们也计算了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以此反映两国国际间合作发文的影响力,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合作论文篇均被引10.80次/篇,而英国达16.94次/篇,通过该指标我们发现英国国际合作发文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引用,中国与英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发现,中英两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相比全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得以提升,且中国提升幅度更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国际合作发文可以获得更高的被引频次,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国际合作性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对中国领域学者来说,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可以缩小与领域强国之间的学术差距,通过百家争鸣,才是科学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英两国都应该紧紧抓住合作的机遇,不断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以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世界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人类社会。

3.3 中英两国之间合作分析

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对地球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许多地球科学问题的宏大空间尺度和漫长时间尺度要求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合作研究,最近5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计划日益兴起,从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到后来的国际岩石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大洋钻探计划和日地能量计划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借助他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快实现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梦想,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7]。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五个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容小觑,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最一流的高等教育水平,特别是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顶尖水平[8]。

为此我们检索了1999~2011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见表7-表11,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见图4)。

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与美国合作数量最多,高达12514篇,占中国全部合作发文的份额的近一半,几乎与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的总和相持平,而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差别不大,保持在2000~4000篇的范围内,这说明中国学者尤其偏爱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进行学术交流,而中英在该领域合作数量虽然不多,仅高于中法合作发文数量,但被引总量名列第三,仅次于中美、中德合作发文被引量。这一点同样可以由表12看出,该表为我们清晰展现出中国与五国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量。

在中国与五国的合作中,中美虽合作发文量最高,篇均被引量却最低,仅12.24次/篇,而中法合作发文量最低,但篇均被引最高,达16.57次/篇,可见美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在与中国的合作进程中发文质量不高,没有得到更多领域学者的认可,而中法合作论文少而精,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正如前所说,中英合作虽然数量较少,但被引情况有所好转,且篇均被引13.35次/篇,处于中游水平,且自1999年至2011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两国可以通过互派学者访问、举办学术会议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共同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相信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篇均被引量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由地球与空间科学中13个子领域分别来比较和考量中英两国的合作情况(见表13)。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中,中英合作发文量占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在国际合作发文量不及英国的情况下,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该领域学者是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而由于英国发文量较大,且与欧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中英合作发文在英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13个子领域中,中国与英国在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比与其他四国往来更密切,合作更多,而在遥测技术领域, 中英两国合作发文量无论占该领域中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还是占该领域中国总发文量比例都是最低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开展合作研究,对两国该领域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两国要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合作的深度和全面性,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成熟的学科技术值得借鉴,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英国该领域学科来说是良好的“催化剂”。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与英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正逐步取得发展,且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中英两国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学术影响力,结论与建议如下:

(1)1999~2011年这13年间,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文总量与英国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古代及近代在该领域卓有成就,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中国学者英语水平限制了其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数量偏少,起步较晚,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发文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从2007年起发文量开始与英国齐头并进,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具有大量的研究人才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而英国在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一直保持较高发文量。

(2)中国在该领域的被引次数与英国相比,同样具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发文量本身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存在科研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崭露面孔的科研新生力量,若想在国际上取得更高的学术地位,需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不仅要注重论文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论文的质量,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国的学术影响力。

(3)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英国比中国更加积极,无论是合作发文数量、合作发文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和五个国家合作发文的数量,英国都普遍高于中国,中国该领域学者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学习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充实自己的科学研究,这对提升中国在领域内的学术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而英国在不少子领域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必将成为中国学者合作交流的主要对象。

(4)通过国际间合作交流而发表的论文更能得到该领域学者的认可。数据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与其他国家学者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高于全部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因此,加强各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影响力的有力措施。对于我们中国学者而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才能真正在该领域获得更大突破;同时在进行学术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国周边国家,更应该开拓视野,吸取各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融合。对于英国方面而言,则应该抓住中国处于科研上升期的机遇,发挥中国具有最广大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与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发文量和国际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单玉丽,苏美祥. 全球化视阈下的国家科技合作与我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1,(6):134-139.

[2]乐素娜. 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121-122,126.

[3]江岚,罗时进. 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J].文学研究,2009,(03):33-42.

[4]肖朗,施峥. 李约瑟与近代中英文化教育交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14.

[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EB/OL].[2012-09-05].http:///Index_xygk.asp.

[6]J.C.R. Huntand, A.J.Coates. Developments in space engineering and space scienc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2003,361(1802):205-218.

第3篇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日本;禅宗哲学;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64。04

收稿日期,2006―04―15

作者简介,向正祥(1964―),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 引言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总会让人感觉到一股禅气扑面,如同品尝一杯苦茶,能回味出它的寒素与枯涩。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特征,他所设计的建筑独有的那种酷似老僧禅定般的纯粹素净,或许会令东方人感觉生硬,也或许会让西方人感到陌生,但它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建筑的婉约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展现出日本现代建筑阳刚与阴柔综合美的奇特艺术魅力。

安藤的建筑与现代主义大师柯布相比,其清水混凝土反映出的建筑形象有着本质区别。柯布的建筑是塑性、连续、粗犷的;而安藤的建筑表现的是细腻、均质,更多的是为体现日本传统木构件之趣味(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墙面与日本传统木屋的纸格栅颇为类似),并且源自他的切身感受,包含着人性化的精神。故此,论及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时,完全可将柯布搁置一旁。安藤酷爱运用清水混凝土演绎建筑,这是因为他深刻理解其属性及其抽象的美学价值,能够赋予它一种更为精致的表达方式,尽管这种精致在历史的今天正日趋消失,但却依然能在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得以幸存,这与日本的民族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早在《源氏物语》时代,受原始的贬神论文化影响,日本人就已特别钟爱天然素材,且对材料本性的认识异常地敏感,对本身材料的开发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禅宗哲学传入之前,日本民族就已形成极其亲近自然的传统审美观,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喜欢运用简单、素朴的材料来塑造空间,安藤正是运用清水混凝土表达着这种简单与素朴。而禅宗一经传入后和日本母体文化嫁接,大力宣扬“无处不修禅”、“粪堆里寻佛”等禅宗义理,使得任何在常人看来低微的生活琐事,都被标榜“带有禅的体验”,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神境界。由此观之,日本当代涌现出的大量清水混凝土建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没有由来的审美体验,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这必定与日本的禅宗哲学以及传统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 日本禅宗哲学思想

禅宗是中日两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它创于中国而后又流传到朝鲜和日本。传于日本的禅宗一派,是日僧荣西和道元分别传入的临济宗和曹洞宗的禅法。宋元时期中日僧人的频繁交流,使禅宗的影响在是利时代以后的日本迅速扩大。

禅宗哲学的主要观点:

2.1“本性是佛”说

人性即是佛性,心中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3)。

2.2“无念为宗”说

“无念”是指心不为外物所牵,“不断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在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处身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

2.3“顿悟成佛”说

须累世修行,不用烦琐仪式,不做财物布施,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有所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界。

总之,禅宗认为,人的心性清净空寂,心中灵明的佛性则永不泯灭,只要静悟心中佛性就可成佛。这种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是相通之处,就是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禅宗哲学揭示了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此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似乎一脉相承。

3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受禅宗哲学的影响,日本传统的美学观也颇具禅意,在日本传统的艺术审美观中也相继出现了“余情”、“幽玄”、“寂”、“刹”等禅学美意识,讲求“韵味”与“余情”,注重“空灵”、“冲淡”、“闲寂”与“清幽”,试图以此来体现直觉顿悟之妙意。日本传统审美文化就是禅趣所赋予的一些独特的美意识。

3.1韵味与余情

含蓄美造就出的韵昧与余情是日本美学文化“幽玄”的中核。日本文艺审美也极其注重”余情”,这些大量反映在纪贯之《古今集序》中。众所周知,日语的显著特点,即是朦胧意味,三十一音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得以暗示气氛和情绪。“韵味”与“余情”也是日本中世纪歌论文化的核心。

3,2空灵冲淡与闲寂枯淡

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从中世纪开始,受禅宗意识影响而趋向闲寂清幽的禅趣。到中世纪后期,日本的能乐家们大肆倡言“枯萎风体”、“冷寂之曲”、“无心之能”及“无文之能”等空灵、枯淡的艺术美,带有浓厚的禅趣,追求圆通无碍的空寂之境,推崇的更是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蕉门俳谐讲求“寂”重视的还是闲寂清幽,以及此种“寂”境中隐现的华采,这些乃是日本传统美学文化与禅宗思潮的集中反映,日本的禅文化较之中国更加突出闲寂与枯淡。

4 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除了表面涂有一、两层透明的保护剂外,不加任何修饰,直接体现天然的表面肌理,用于建筑立面装饰显得格外的天然与庄重。它与身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其它现代建材所无法比拟的,不仅能对人的感官和精神产生极大的:中击,还能传达出设计师的创作情感。这种潜在的高贵朴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感染力,极其接近于日本的传统美学与禅学思想,无外乎日本的现代建筑在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利用现代建筑的外墙修补技术结合传统手工艺,对混凝土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脱膜后墙面呈现出的自然纹理在缝与螺栓孔的划分限定下,能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天然质朴与厚实,且还能借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气质。这种极其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思想精神世界的建筑素材,被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广泛融入创作,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5 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外表,他的建筑多半其局部或

整体由清水混凝土构筑,且墙面不加任何修饰,依然保留着由模板螺栓留下的圆形孔洞。他就是运用这种朴素的建筑语言,巧妙地向世人诠释着日本民族的传统哲学,造就出一部“安氏混凝土美学”。在20世纪的日本,很少有人能像安藤这样将清水混凝土演绎地如此完美:

5.1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是安藤的成名作,这是对大阪的旧式住宅进行的一次改造项目。为能更好地满足当地人们生活对采光、日照、通风等条件的需求,丰富空间层次,设计中切掉了部分原有建筑,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混凝土立方体间插入了一个具抽象艺术表现力的混凝土方柱。建筑外墙上没有采光,似乎就是一个封闭严实的黑匣子,但中庭为室内注入的大量光照与日光,使得室内异常地明亮。安藤的住吉长屋从表面上看,均一、单调且缺乏细部装饰,它留给人们更多地的是一种空间体验。这座建筑的中心――庭院,占据总面积的1/3,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暗示,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住宅生活的中心,并且呼唤着现代生活正日趋消失的光、风、雨等自然物质[1]室内光线从天空渗入,落到内庭四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阴影,人们能通过光影的微妙变化,体验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以及气候变化,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庭院,它能够激发人产生出与自然界间的情感触动。安藤通过住吉长屋中清水混凝土建筑形式揭示出日本人的生活与自然(如光)共生中的亲密性,这也是禅宗哲学揭示的“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的朴素辨证哲学观的主要理念。

5.2“双生观”茶室

“双生观”最初是安藤为两个兄弟家庭设计的住宅,而后改造成的一个抽象、独特,且充分继承日本茶文化的冰冷茶室。(采用混凝土这样的硬制素材建造茶室,让使用者感觉到非常紧张,这是一个茶室从未有过的冰冷)建筑外形依旧处理成单调的混凝土几何形式――通过平台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方盒子。室内从混凝土直墙上小天窗射入的光线,沿着墙面由高到低逐渐削弱,且各层光线生成的光影之变化各不相同,它们变化微妙且层次丰富。利用预制混凝土板悬梁组建的两个榻榻米房间,室内没有任何照明,仅由墙上并排的三个接地窗射入的光线会使坐在对面的客人产生强烈的苛求欲,感觉这是一个隐藏在光缝深处的专门用来品茶的空间,在这里能真正地感受到品茶的乐趣。茶道是日本人修身养性的一门生活艺术,他们为了陶冶内在的精神及培养礼让恭敬的品德,而将禅宗精神的隐逸思想融入生活。日本茶室建筑一向注重格调洗练、简约,重点突出隐逸气势,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在传统的茶室中,光线经由撑张在框栅中的纸来分割,光穿过纸时在室内静静地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形成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的茶室建筑正是凭借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光影变化赋予室内。在安藤的“双生观”中,清水混凝土将这一切装扮地朴实无华,凭借无形的自然光力量,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式将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品茶修禅。

5.3直岛当代美术馆/分馆

美术馆建筑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曲面直墙围合成一筒柱体,顶部没有封合,不经意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天井,且随建筑顶光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形态:有的可以形成完整的圆,而有的只呈现出扁的……然而,不论你观察到的形态究竟如何,在该混凝土墙体下方的水面总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正圆投影。安藤主要依托清水混凝土墙体来组织光、影、水这一类自然元素,无形中为凝固着的建筑赋予了自然的生命力,造就出一种奇特的动态建筑。禅宗思想尤其注重对意象思维的激发,在当代美术馆中安藤表现出对禅圆通无碍空寂之境的追求与向往,这座清水混凝土建筑向人们展现着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它抽象的几何造型,纯净的装饰语言,为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受禅宗“空、静”观念的深刻影响,馆中的池水也显得异常地明澈、纯净,加上倒影在文口镜水面上的实物与景象的虚实变化,构成一副空幽的图景,使得建筑的清幽与凝重、动与静能如此完美地相互综合。

5.4光主教堂

这栋建筑几乎完全由坚实的清水混凝土直墙围合,没有施加额外装饰,只是墙面开出纵横交错的两条裂缝,为空间赋予了张力,使建筑变的神圣化。室内没有任何照明设施,然而在这异常昏暗的环境中却依然能浮现出由墙面裂缝产生的“十字”光束。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它单纯而简洁,光主教堂室内的冷灰色光调,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会使人们深刻感悟出这座神圣殿堂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一个黝黑的教堂室内,在这极其抽象的文脉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割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直墙上,不禁让人感觉到它连接着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安藤就是这样运用朴素、纯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采用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禅学理念,抽象地渲染着已被净化的室外光线,为建筑的神圣赋予了高度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安藤对自己的设计解释道:当世间万事万物被光照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人们便有了精神上的存在,甚至可以达到更高境界,同时亦可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种看似无形胜有形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6 结束语

解读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这即是隐藏在安氏清水混凝土建筑深处的精神源泉――感性中的直觉领悟,这也是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日本禅宗哲学揭示出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这种认识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其说安藤的建筑是一部承载着日本民族传统的清水混凝土艺术,毋宁说是一部清水混凝土禅学文化。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具有的这种抽象、纯净的物质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他以自己的人生观、思想素养和生活经历来塑造心目中神圣或美好的净土。他对建筑的追求与其说是美学境界,不如说是禅宗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与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日本人的民族情感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姜文清.日本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36-48。

[2]井上靖,东山魁夷.日本人与日本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高宁,李卓.日本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WWW.abbs.com.cn建筑论坛

[5]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宗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M].商务印书馆,1992.

[8]铃木大拙.禅宗与精神分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今道友伯东方的美[M].三联出版社,1997

[10]季羡林,吴亨根.禅与东方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6.